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upled Model of Two-phase Debris Flow,Sediment Transport and Morphological Evolution 被引量:5
1
作者 HE Siming OUYANG Chaojun +1 位作者 LIU Wei WANG Dongpo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6期2206-2215,共10页
The volume fraction of the solid and liquid phase of debris flows, which evolves simultaneously across terrains, largely determines the dynamic property of debris flows. The entrainment process significantly influence... The volume fraction of the solid and liquid phase of debris flows, which evolves simultaneously across terrains, largely determines the dynamic property of debris flows. The entrainment process significantly influences the amplitude of the volume fraction.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 depth-averaged two-phase debris-flow model describing the simultaneous evolution of the phase velocity and depth, the solid and fluid volume fractions and the bed morphological evolution. The model employs the Mohr–Coulomb plasticity for the solid stress, and the fluid stress is modeled as a Newtonian viscous stress. The interfacial momentum transfer includes viscous drag and buoyancy. A new extended entrainment rate formula that satisfies the boundary momentum jump condition (Iverson and Ouyang, 2015) is presented. In this formula, the basal traction stress is a function of the solid volume fraction and can take advantage of both the Coulomb and velocity-dependent friction models. A finite volume method using Roe’s Riemann approximation is suggested to solve the equations. Three computational cases are conducted and compared with experiments or previous resul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urrent computational model and framework are robust and suitable for captu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ebris flow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bris flows two-phase model sediment transport entrainment rate finite volume method
下载PDF
面向输沙过程模拟的改进流向算法
2
作者 沈心怡 代文 +2 位作者 刘爱利 陶宇 赵成义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80-1387,共8页
流域中的输沙过程是地貌学和地表动力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前人通过流向算法和实测地形变化来推测输沙率的空间分布,但是简单地应用流向算法会造成模拟过程中出现质量不守恒的情况。因此,设计了面向输沙过程模拟的改进流向算法,判断模拟... 流域中的输沙过程是地貌学和地表动力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前人通过流向算法和实测地形变化来推测输沙率的空间分布,但是简单地应用流向算法会造成模拟过程中出现质量不守恒的情况。因此,设计了面向输沙过程模拟的改进流向算法,判断模拟过程中质量守恒情况,即输沙率是否为负值,若存在,则将负值输沙率重设,阻止负值输沙率向下游传播。对经典的D8、MFD-se、MFD-md 3种流向算法进行了改进实验。结果表明:(1)改进后的D8单流向算法相较于改进前的性能平均提升了1.26%。(2)改进后的MFD-se单流向算法相较于改进前的性能平均提升了4.17%。(3)改进后的MFD-md单流向算法相较于改进前的性能平均提升了4.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向算法 数字高程模型 输沙率 质量守恒 地形变化
下载PDF
恒定流作用下珊瑚砂输运特性试验研究
3
作者 陈杰 罗元拼 +4 位作者 蒋昌波 伍志元 李勰 李川楠 蒋超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4期11-19,共9页
【目的】针对现有对珊瑚砂起动和输运研究的不足,基于室内水槽试验,研究了恒定流作用下珊瑚砂的起动规律和输运特性。【方法】利用电子显微镜对珊瑚砂颗粒进行观测,确定了珊瑚砂中轴长度与筛分粒径之间的关系;利用现代化测量技术测得了... 【目的】针对现有对珊瑚砂起动和输运研究的不足,基于室内水槽试验,研究了恒定流作用下珊瑚砂的起动规律和输运特性。【方法】利用电子显微镜对珊瑚砂颗粒进行观测,确定了珊瑚砂中轴长度与筛分粒径之间的关系;利用现代化测量技术测得了珊瑚砂起动流速和输沙率。【结果】与经典的石英砂起动流速及输沙率计算公式进行了比较分析,并修正了经验公式,使其适用于珊瑚砂起动流速的计算。【结论】由于珊瑚砂的形状极不规则,相比筛分粒径相同的石英砂,珊瑚砂的起动流速更小,珊瑚砂单宽推移质输沙率随水深的增加而显著减小。研究成果丰富了泥沙输运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砂 泥沙起动 推移质 输沙率 恒定流
下载PDF
渭干河上游流域近60年的入库水沙变化特征及趋势分析
4
作者 姚海坤 侍克斌 +2 位作者 孔选昭 刘思海 张明旺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1-129,共9页
研究干旱半干旱地区多沙河流的水沙特性及趋势,对流域内水沙调控、水沙预测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宏观(微观)的角度来详细研究干旱半干旱地区多沙河流的水沙特性及趋势,以期为流域内水沙调控、水沙预测提供理论帮助。应用累积距平法、ITA法... 研究干旱半干旱地区多沙河流的水沙特性及趋势,对流域内水沙调控、水沙预测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宏观(微观)的角度来详细研究干旱半干旱地区多沙河流的水沙特性及趋势,以期为流域内水沙调控、水沙预测提供理论帮助。应用累积距平法、ITA法和ITA-CB法计算克孜尔水库入库流量、入库输沙率,并分别从年内、年际、年代际3个尺度系统地分析流量、输沙率的变化特征与趋势。结果表明:(1)年内水沙分布特征高度相似,二者的最高值均分布在7月,其最低值分别分布在3月和1月,年际尺度上波动性强且差异明显;(2)年度入库流量呈现上升趋势且有增加倾向,夏季表现为上升趋势且存在减弱倾向,其中高值区升高趋势减弱,需要注意干旱的极端气候;(3)年度输沙率呈上升趋势,季度尺度下的趋势特征均表现为下降趋势,其中夏秋两季下降趋势有减弱倾向,冬季出现增强倾向。与传统分析方法相比,ITA与ITA-CB方法能够有效识别出序列内部间存在的微观趋势,有助于详细分析区域水沙的变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A法 ITA-CB法 流量 输沙率 渭干河
下载PDF
正弦派生曲线弯道中水沙运动特性动床试验 被引量:19
5
作者 许栋 白玉川 谭艳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62-770,共9页
为了研究流量和弯曲度对弯道内水流泥沙运动特性的影响,在无黏沙质床面上进行固定边壁动床弯道模型试验,测量不同弯曲度和不同流量组合条件下弯道内的水流运动特性、地形演变和输沙强度.试验表明,水流动力轴线在相邻2个弯顶之间形成过渡... 为了研究流量和弯曲度对弯道内水流泥沙运动特性的影响,在无黏沙质床面上进行固定边壁动床弯道模型试验,测量不同弯曲度和不同流量组合条件下弯道内的水流运动特性、地形演变和输沙强度.试验表明,水流动力轴线在相邻2个弯顶之间形成过渡段,弯顶下游凸岸一侧存在局部低流速区,该区域最早出现边滩形态;流量与床面形态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小幅度的流量变化引起较大的床面变化;微弯河道中浅滩、深槽分布规则,当河道弯曲超过一定程度时,显著影响床面的稳定性,床面形态变得复杂;随着弯曲度的增大,河道的输沙能力有减小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道 模型试验 水沙运动 地形演变 输沙强度
下载PDF
坡面植被覆盖度对泥沙输移的影响特性 被引量:7
6
作者 孙一 刘晓燕 +2 位作者 田勇 伊晓燕 王协康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18,共7页
植被恢复是黄土高原产沙大幅减小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探究坡面植被覆盖度对泥沙输移的影响,采用理论分析和野外小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植被覆盖度与坡面输沙率之间的关系。基于Einstein泥沙运动理论,从泥沙运动的角度对坡面泥沙颗... 植被恢复是黄土高原产沙大幅减小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探究坡面植被覆盖度对泥沙输移的影响,采用理论分析和野外小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植被覆盖度与坡面输沙率之间的关系。基于Einstein泥沙运动理论,从泥沙运动的角度对坡面泥沙颗粒的运动过程进行理论分析,建立了坡面相对输沙率与植被覆盖度间的关系式;通过野外径流冲刷试验对该关系式予以验证,试验共设置6个流量级(流量范围在0.14~1.40 L·s^(-1)之间,分别为0.14、0.28、0.56、0.83、1.11、1.40 L·s^(-1))、8个植被覆盖度(0、20%、30%、40%、50%、60%、80%、100%),共48组试验。结果表明:计算值较实测值整体偏大,大流量条件下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小流量条件下计算值与实测值有一定的偏差。综合理论与试验分析可知:植被对输沙能力的影响与植被覆盖度、植被株径和泥沙粒径有关;在相同的坡面地形及植被覆盖度条件下,株径较小的植被比株径较大的植被更有利于减沙;同一种植被,在泥沙粒径较粗的地区减沙效果更为明显,只需达到一个较小的覆盖度,便可以开始发挥有效的减沙效益;在植被覆盖度较低时,发挥有效减沙效果的覆盖度阈值由坡面泥沙粒径和植被株径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植被覆盖度 坡面水流 输沙率 有效减沙阈值
下载PDF
雨滴击溅对坡面径流输沙的影响 被引量:16
7
作者 徐震 高建恩 +1 位作者 赵春红 韩浩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0-23,共4页
针对雨滴击溅下坡面径流输沙研究中存在的研究方法及机理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通过室内人工模拟降雨与放水冲刷试验相对比的方法,研究有无雨滴击溅对坡面径流输沙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雨滴击溅会增强水流的紊动作用和水流流态的不稳定性... 针对雨滴击溅下坡面径流输沙研究中存在的研究方法及机理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通过室内人工模拟降雨与放水冲刷试验相对比的方法,研究有无雨滴击溅对坡面径流输沙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雨滴击溅会增强水流的紊动作用和水流流态的不稳定性,但这并不意味着雨滴击溅总是增加坡面输沙的强度;当坡度较大时(10°~12°),随雨强的增加,雨滴击溅对坡面流单宽输沙率的贡献由增强转为抑制。初步给出坡面输沙的影响因素及雨滴击溅对坡面产沙的贡献关系。上述研究对深入探讨坡面输沙机理提供了新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滴击溅 坡面流 单宽输沙率
下载PDF
估算细沟含沙水流剥蚀率的改进方法 被引量:12
8
作者 赵宇 陈晓燕 +1 位作者 米宏星 莫斌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174-181,共8页
为了得到更接近实际的细沟侵蚀模拟数据,改进了前人研究细沟含沙水流剥蚀率的方法。选取黄土高原的典型土壤(安塞黄绵土),采用12 m长土槽在5个坡度(5°,10°,15°,20°,25°)和3个流量(2、4、8 L/min)条件下进行细... 为了得到更接近实际的细沟侵蚀模拟数据,改进了前人研究细沟含沙水流剥蚀率的方法。选取黄土高原的典型土壤(安塞黄绵土),采用12 m长土槽在5个坡度(5°,10°,15°,20°,25°)和3个流量(2、4、8 L/min)条件下进行细沟侵蚀过程模拟试验。估算各水力工况下沿细沟含沙水流剥蚀率,探究含沙量,沟长,坡度及流量对于剥蚀率的影响并验证该试验方法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剥蚀率随含沙量的增加呈线性递减,在陡坡(15°,20°,25°)上,随细沟长度的递增呈指数下降,该变化规律在陡坡和大流量下更为显著;并与前人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相关系数为0.917,说明与前人结果吻合度高,验证了该研究试验方法的准确性。研究结果将为更好地描述黄土细沟侵蚀过程及土壤侵蚀预测预报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侵蚀 泥沙运移 剥蚀率 侵蚀细沟 侵蚀过程 含沙水流 土槽试验
下载PDF
泥沙输移强度计算公式的再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黄才安 严恺 奚斌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25-632,共8页
 输沙强度计算公式的精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流强度指标的选取。本文在对以往各种水流强度指标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统一的水流强度指标形式,并由此推导出一般形式的输沙强度计算公式,该公式可概括现有的有关输沙公式。同时利用多组...  输沙强度计算公式的精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流强度指标的选取。本文在对以往各种水流强度指标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统一的水流强度指标形式,并由此推导出一般形式的输沙强度计算公式,该公式可概括现有的有关输沙公式。同时利用多组实测水槽资料对公式中的系数进行了率定,与其它几个输沙强度公式比较表明,本文公式具有较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沙输移强度 计算公式 水流强度指标 水槽资料 输沙率 泥沙运动
下载PDF
近岸悬沙质量浓度垂向分布公式 被引量:5
10
作者 郑俊 李瑞杰 +1 位作者 丰青 陆莎莎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52-455,共4页
为解决现有悬沙质量浓度分布公式积分难的问题,基于流速幂函数及摩阻流速推导出一个近岸流速垂向分布公式,并结合悬沙扩散方程推导出平衡状态下可有效避免Rouse公式在水表面为零的不合理性的悬沙质量浓度分布公式。近岸水文及泥沙实测... 为解决现有悬沙质量浓度分布公式积分难的问题,基于流速幂函数及摩阻流速推导出一个近岸流速垂向分布公式,并结合悬沙扩散方程推导出平衡状态下可有效避免Rouse公式在水表面为零的不合理性的悬沙质量浓度分布公式。近岸水文及泥沙实测资料验证分析结果表明:该流速、悬沙质量浓度分布公式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根据流速、悬沙质量浓度分布公式推导的悬沙输沙率公式可由初等函数表示,并能有效解决爱因斯坦方法积分难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速垂向分布 悬沙质量浓度垂向分布 悬沙输沙率 含沙水流 近岸海域
下载PDF
林草措施调控坡面降雨径流输沙效应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田栋 高建恩 +3 位作者 吴普特 舒若杰 杨世伟 唐小娟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9-22,共4页
利用人工模拟降雨小区试验,分析了林地和草地2种生物措施在不同坡度、不同雨强下的径流调控和产沙机制。结果表明,产流时间和降雨强度之间存在幂函数关系,与单宽输沙率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单宽输沙率与单宽流量之间亦存在线性关系。并对2... 利用人工模拟降雨小区试验,分析了林地和草地2种生物措施在不同坡度、不同雨强下的径流调控和产沙机制。结果表明,产流时间和降雨强度之间存在幂函数关系,与单宽输沙率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单宽输沙率与单宽流量之间亦存在线性关系。并对2种措施的调控效应进行比较,草地措施的产流、产沙调控效应均优于林地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草措施 径流调控 产流起始时间 单宽输沙率 调控效应
下载PDF
风沙流中沙粒相输移的测量 被引量:7
12
作者 杨斌 王元 王大伟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846-850,共5页
在风洞内对风沙流中运动沙粒进行了粒子图像速度场(PIV)测量,通过调整进光量和降噪处理得到了满意的PIV图像与沙粒相的速度场.结果表明颗粒在空中的运动受到球形度、风速的影响:在1m/s来流风速下,在固定点处50~63μm沉降沙粒的... 在风洞内对风沙流中运动沙粒进行了粒子图像速度场(PIV)测量,通过调整进光量和降噪处理得到了满意的PIV图像与沙粒相的速度场.结果表明颗粒在空中的运动受到球形度、风速的影响:在1m/s来流风速下,在固定点处50~63μm沉降沙粒的垂向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出现双峰性,其时均值抹平了瞬时速度的波动;随着风速的增大,沙粒受气流脉动作用的影响越发显著,当来流风速增大到3.5m/s时,观察域内的63~80μm沙粒处于悬移状态;当来流风速为5m/s时,整个测量流场内沙粒的垂向速度的平均值为正值,方向向上.采用图像处理的数字掩码技术,处理图像得到了沙粒在流场中的面密度以及单宽输沙率.分析指出实验的误差主要是由沙粒的粒径尺寸和沙粒图像形心位置的不确定性所造成,且提出减小误差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沙流 粒子图像速度场仪 球形度 面密度 单宽输沙率 形心位置
下载PDF
人工植被变化对坡面流水沙运动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海波 陈鑫 +2 位作者 张扬 张永禄 刘其世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4-97,共4页
基于室内坡面流试验,研究了人工植被分布变化对坡面水流及输沙特性的影响。试验采用PVC管模拟植被,通过改变管径、分布方式来模拟不同的植被分布情况,包括"细管整齐排列""细管错开排列""粗管错开排列"等... 基于室内坡面流试验,研究了人工植被分布变化对坡面水流及输沙特性的影响。试验采用PVC管模拟植被,通过改变管径、分布方式来模拟不同的植被分布情况,包括"细管整齐排列""细管错开排列""粗管错开排列"等植被分布方式。研究结果表明,植被分布变化对坡面流扰动程度影响显著,使得水流流速、流态差异很大;对有淤积情况下的坡面流输沙率、拦沙率影响显著,而对没有淤积情况下的坡面流输沙率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面流 植被分布 输沙率 拦沙率
下载PDF
不同权重的前期和始发日降雨量与泥石流产沙规模的分析——特大型泥石流灾害发生的思考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裕宜 田冰 +2 位作者 詹钱登 洪勇 邹仁元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09年第1期32-38,共7页
通过对特大型泥石流灾害发生的思考,详细分析了蒋家沟1995-1997年43场泥石流暴发的不同权重的前期和始发日降雨量与泥石流产沙规模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泥石流的产沙规模与不同权重降雨的入渗范围、深度的土体极限应力状态(C、φ、PW)... 通过对特大型泥石流灾害发生的思考,详细分析了蒋家沟1995-1997年43场泥石流暴发的不同权重的前期和始发日降雨量与泥石流产沙规模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泥石流的产沙规模与不同权重降雨的入渗范围、深度的土体极限应力状态(C、φ、PW)有关。根据不同权重的前期和始发日降雨量与泥石流产沙规模的关系,可以将泥石流分为:土力型(A)和迳流型(B)两大类型。土力型(A)泥石流有24场占总样本的55.81%,而其产沙量却占样本总产沙量的85%。迳流型(B)泥石流有19场占总样本的44.19%,但该类泥石流的产沙量只占样本总产沙量的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前期和始发日降雨量 不同权重 产沙规模 土力型 迳流型 云南东川蒋家沟
下载PDF
推移质输沙率公式的统一形式 被引量:18
15
作者 黄才安 奚斌 《水利水运科学研究》 CSCD 2000年第2期72-78,共7页
对以往的各种推移质输沙率公式中的水流强度指标进行了综合、归纳 ,提出了统一的水流强度指标形式 ,并由此推导出推移质输沙率公式的统一形式 .利用 75 7组实测水槽资料对该统一形式中的系数进行了率定 ,并与其它几个推移质输沙率公式... 对以往的各种推移质输沙率公式中的水流强度指标进行了综合、归纳 ,提出了统一的水流强度指标形式 ,并由此推导出推移质输沙率公式的统一形式 .利用 75 7组实测水槽资料对该统一形式中的系数进行了率定 ,并与其它几个推移质输沙率公式比较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移质 输沙率 水流强度指标 统一形式 水槽资料
下载PDF
冲泻区形态动力学耦合模型研究Ⅰ:分段输沙率公式建立 被引量:2
16
作者 邓斌 蒋昌波 +1 位作者 杨树清 陈杰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409-1419,共11页
海岸泥沙运动的床面推移质输沙率公式多采用修正的单向流泥沙输运的计算公式,难以描述近岸带往复急变非恒定流作用下冲泻区床面泥沙运动规律及其力学机理。本文在总结分析3家冲泻区泥沙运动希尔兹参数修正公式的基础上,对比分析垂向流... 海岸泥沙运动的床面推移质输沙率公式多采用修正的单向流泥沙输运的计算公式,难以描述近岸带往复急变非恒定流作用下冲泻区床面泥沙运动规律及其力学机理。本文在总结分析3家冲泻区泥沙运动希尔兹参数修正公式的基础上,对比分析垂向流速、岸坡、渗流等因素对岸滩形态改变的影响,提出符合冲泻区水沙动力特征的瞬时希尔兹参数修正公式,确定了公式所含参数的计算方法,建立了表征冲泻区泥沙运动的推移质分段输沙率公式,并基于理论分析设计水槽实验对公式参数进行计算,拟合得到的分段参数L表征量位于低冲泻区和中冲泻区的衔接处。结果显示,分段进行冲泻区推移质输沙率的计算是可行的,为后续岸滩形态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泻区 往复急变流 输沙率 希尔兹参数 分段公式
下载PDF
乌兰布和沙漠新月形沙丘迎风坡风速变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婷婷 丁国栋 +2 位作者 郝玉光 马士龙 尚润阳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18-219,225,共3页
对乌兰布和沙漠新月形沙丘表面风速的野外观测结果表明,沙丘迎风坡气流加速量主要和沙丘坡面形态、迎风坡前来流风速有关,迎风坡风速放大率介于1.02~1.59之间。近地面风速和输沙强度由坡脚至丘顶总体呈递增趋势,丘顶风速和输沙率... 对乌兰布和沙漠新月形沙丘表面风速的野外观测结果表明,沙丘迎风坡气流加速量主要和沙丘坡面形态、迎风坡前来流风速有关,迎风坡风速放大率介于1.02~1.59之间。近地面风速和输沙强度由坡脚至丘顶总体呈递增趋势,丘顶风速和输沙率最大,到背风坡因涡流作用。风速由丘顶至坡脚减小,输沙率锐减,相对于丘顶的风速率变化在0.17~0.49之间。由于输沙率与起沙风速的立方成正比,因而风速在迎风坡上向丘顶增加时.丘顶区域的输沙率(相对于坡脚)将成倍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兰布和沙漠 新月形沙丘 表面气流 输沙率
下载PDF
汊道演变的水沙过程影响分析——以监利河段为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晓芳 黄河清 樊金生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8,共8页
长江中下游许多汊道河段主支汊易位频繁,但对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驱动机理与影响因素一直争议不休。研究采用距平分析法、Mann-Kendall分析与基于分形理论的极差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详细分析了监利河段1951年-2009年间流量和输沙率时间... 长江中下游许多汊道河段主支汊易位频繁,但对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驱动机理与影响因素一直争议不休。研究采用距平分析法、Mann-Kendall分析与基于分形理论的极差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详细分析了监利河段1951年-2009年间流量和输沙率时间序列年尺度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流量及输沙率的Hurst数分别为0.943 0和0.923 9,均十分接近1.0,具有很强的持续性。Mann-Kendall分析发现,输沙率序列无明显突变,流量序列仅在1967年出现突变,主要由上游实施裁弯工程所致。系统分析来水来沙的匹配关系发现,该河段主支汊易位时间与水沙序列匹配状态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在"水多沙少"时期,监利右汊为主汊;而在"沙多水少"时期,监利左汊为主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利河段 分汊河道 主支汊易位 流量 输沙率 匹配关系
下载PDF
动床沙粒阻力与底沙输移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国祥 杨永荻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89年第4期70-78,共9页
本文在输沙实验的基础上,从研究水流结构着手,分析了水流和泥沙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讨论了动床沙粒阻力和底沙输移规律.结果表明,动床沙粒阻力与输沙有关.本文还导得动平床情况下的流速分布公式、阻力公式和输沙率公式,使动床的水流运... 本文在输沙实验的基础上,从研究水流结构着手,分析了水流和泥沙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讨论了动床沙粒阻力和底沙输移规律.结果表明,动床沙粒阻力与输沙有关.本文还导得动平床情况下的流速分布公式、阻力公式和输沙率公式,使动床的水流运动和输沙过程得以联解.通过295组水槽实测资料详尽的验证,证明本文结果与实测资料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床 沙粒阻力 流速分布 底沙 输沙率 两相流
下载PDF
不同年代退耕地上2种积沙仪风沙流特征比较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菁菁 李得禄 +4 位作者 满多清 严子柱 张德魁 马俊梅 郭树江 《中国农学通报》 2021年第8期60-65,共6页
在不同年代退耕地上安装2种不同类型的积沙仪,通过风沙流结构特征的比较研究,分析2种积沙仪收集风沙流的异同点,为干旱荒漠区不同风沙环境条件下风沙流研究筛选出理想的积沙仪。研究结果表明:(1)2号积沙仪的年输沙量明显高于1号积沙仪,... 在不同年代退耕地上安装2种不同类型的积沙仪,通过风沙流结构特征的比较研究,分析2种积沙仪收集风沙流的异同点,为干旱荒漠区不同风沙环境条件下风沙流研究筛选出理想的积沙仪。研究结果表明:(1)2号积沙仪的年输沙量明显高于1号积沙仪,风沙流越大,差异越显著,且与退耕地距沙源的远近关系密切,距沙源越近,差异越显著;(2)2种积沙仪年输沙量呈显著的线性相关,相关系数达0.998,表明2种积沙仪收集的风沙流在量上呈显著直线相关;(3)从2种积沙仪输沙率月变化来看,总体上表现为输沙量与当地的风季相一致,二者之间的月变化规律也十分相似,而各月输沙量仍表现为积沙仪2大于积沙仪1;(4)在同一风速条件下,随着退耕年限的增加2种积沙仪输沙率呈下降趋势,退耕年限越长输沙率越大,在0~50 cm范围内输沙率变化幅度较大,而退耕时间越短输沙率也越小,在0~50 cm范围内输沙率变化幅度很小。通过试验表明在同一条件下积沙仪2收集的沙量为积沙仪1的1.7~1.9倍,在风沙较大的区域可以使用2种积沙仪观测风沙流,而在风沙较小的区域使用积沙仪2观测风沙流能够取得较好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地 积沙仪 风沙流 输沙量 输沙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