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铁矿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优化
1
作者 李宁 刘海林 +4 位作者 王雨波 李鸿飞 李鹏程 刘帅 赵宗正 《现代矿业》 2025年第2期36-39,共4页
针对某大型铁矿采用单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存在采切工程量大、底柱回收难、开采成本高、矿石回采率低等问题,提出了并阶段连续开采嗣后充填采矿方法,结合矿体赋存条件和井下生产现状进行并阶段采矿方法优化设计,并开展现场工业试验... 针对某大型铁矿采用单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存在采切工程量大、底柱回收难、开采成本高、矿石回采率低等问题,提出了并阶段连续开采嗣后充填采矿方法,结合矿体赋存条件和井下生产现状进行并阶段采矿方法优化设计,并开展现场工业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单采场采出矿量增加113.4%,矿石回采率提高了6个百分点,单位矿石开采成本下降10.8%,获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指标,对矿山后续生产和经营具有较好的综合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段合并 采矿方法优化 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
下载PDF
预控顶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高效回采支护技术研究
2
作者 耿帅 孙丁丁 +3 位作者 高光宇 何伟 尹爱民 宁刘伟 《煤炭技术》 2025年第3期31-34,共4页
为解决某铁矿破碎围岩区域回采稳定性问题,采用预控顶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安全高效回采,开展预控顶巷道支护方案优化研究。以某铁矿北部区域破碎矿体为研究对象,结合矿体赋存条件、预控顶作用机理及岩体稳定性等因素,提出预控顶分段... 为解决某铁矿破碎围岩区域回采稳定性问题,采用预控顶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安全高效回采,开展预控顶巷道支护方案优化研究。以某铁矿北部区域破碎矿体为研究对象,结合矿体赋存条件、预控顶作用机理及岩体稳定性等因素,提出预控顶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的技术方案;其次结合现有采切工程布置方案,对采矿方法进行优化,提出了“锚网喷+短锚索+长锚索”的护顶巷联合支护方法。现场实践验证,该预控顶支护技术适合破碎围岩矿体的开采技术条件,具有采场稳定性好、损失贫化率低、综合回采成本低等优点,取得良好应用效果,研究成果可为类似矿山高效回采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碎矿体 预控顶支护 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 联合支护技术
原文传递
基于FLAC3D数值模拟的阶段采场应力演化与稳定性分析
3
作者 张亚宾 李宜杨 周建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2期37-46,共10页
为分析某铁矿阶段开采的采场稳定性,根据矿山生产情况,利用FLAC3D针对-230阶段、-290阶段和-350阶段的5个矿块进行开采全过程模拟。结果表明:矿房开采与矿柱开采两种工序对于压应力值的影响较大,充填工序对围岩压应力变化值影响较小。... 为分析某铁矿阶段开采的采场稳定性,根据矿山生产情况,利用FLAC3D针对-230阶段、-290阶段和-350阶段的5个矿块进行开采全过程模拟。结果表明:矿房开采与矿柱开采两种工序对于压应力值的影响较大,充填工序对围岩压应力变化值影响较小。上下盘围岩的压应力受到矿块开采的影响而增大,单个矿块增加幅度分别在1.0 MPa~2.5 MPa之间与0.2 MPa~2.3MPa之间。上盘位移最大出现在-350阶段,下盘位移最大出现在-230阶段。开采-230阶段矿块1时,采场稳定性最好,-290阶段的稳定性低于-230阶段,-350阶段开采整体较稳定。通过对阶段采场的各工序模拟,获得了采场应力场分布、位移场和塑性区变化,可为矿山安全生产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段开采 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 数值模拟 稳定性分析
下载PDF
Stability analysis of large-scale stope using stage subsequent fillingmining method in Sijiaying iron mine 被引量:17
4
作者 Zhiqiang Yang Shuhua Zhai +1 位作者 Qian Gao Maohui Li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7-94,共8页
To improve mining production capacity, a stage subsequent filling mining(SSFM) method is employed for Sijiaying iron mine. The height of the stage stope is approximately 100 m. As there are farmlands and villages on t... To improve mining production capacity, a stage subsequent filling mining(SSFM) method is employed for Sijiaying iron mine. The height of the stage stope is approximately 100 m. As there are farmlands and villages on the surface of the mine, the surface deformation should be controlled when the ore is mined out for the purpose of stope stability and minimizing surface subsidence. 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site-specificgeological conditions, the self-stability of the stagefi lling body was analyzed, and the failure mechanism of back filling body was defined. Thu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xposed height of filling body and the required strength was obtained. Next, the stability of back filling body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urface subsidence due to mining of 450 m level were analyzed using physical modeling.Finally, a three-dimensional numerical model was established using FLAC3 D, with which the surface subsidence and the stability of stope were achiev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ope basically remains stable during the two-step recovery process. The maximum magnitude of the incline is 10.99 mm/m, a little larger than the permissible value of 10 mm/m, and the horizontal deformation is 5.9 mm/m,approaching the critical value of 6.0 mm/m, suggesting that the mine design is feasible for safety mi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GE subsequent filling mining (SSFM)method Self-stability analysis of filling body Physical modeling Three-dimensional numerical mode
原文传递
分段空场嗣后充填法人工矿柱多源信息融合稳定性评价模型
5
作者 张泽群 钟文 +4 位作者 杨华泽 周伶杰 林圣杰 毛基腾 赵奎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94-904,共11页
针对分段空场嗣后充填法人工矿柱(充填体)稳定性评价指标因素概率分配过程和权重分配中存在的问题,综合考虑工程地质环境、岩体质量、力学响应指标、声发射参数特征和几何形态5类信息源的影响,建立了涵盖17项稳定性影响因素的人工矿柱(... 针对分段空场嗣后充填法人工矿柱(充填体)稳定性评价指标因素概率分配过程和权重分配中存在的问题,综合考虑工程地质环境、岩体质量、力学响应指标、声发射参数特征和几何形态5类信息源的影响,建立了涵盖17项稳定性影响因素的人工矿柱(充填体)稳定性多源信息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此确立了人工矿柱(充填体)稳定性D-S证据理论的识别框架及评价指标分级标准。通过引入正态隶属度函数及改进的K-L距离对指标因素概率分配和权重分配进行优化,构建了基于改进D-S证据理论多源信息融合的人工矿柱(充填体)稳定性评价模型。选取某分段空场嗣后充填开采矿山5个典型人工矿柱(充填体)对模型的适用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多源信息融合稳定性评价等级分别为AP-2、AP-3和AP-5(Ⅱ级)>AP-4(Ⅲ级)>AP-1(Ⅳ级),稳定性评价结果与前期位移、声发射现场监测分析评价和数值模拟分析评价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评价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科学有效性。该模型为人工矿柱(充填体)稳定性分析提供了一种更全面的综合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段空场嗣后充填法 人工矿柱(充填体) 多源信息融合 稳定性评价模型 D-S证据理论 隶属度函数
下载PDF
倾斜中厚矿体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工艺优化研究
6
作者 黄敏 王晓军 +3 位作者 邱纪香 谷亚州 蔡思杰 黄明清 《矿业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3-492,共10页
分段凿岩阶段空场嗣后充填法是倾斜中厚矿体的高效采矿方法,但爆破、充填与采场稳定性之间关系复杂,可能存在地表塌陷、顶底板垮塌和回采损失率高的问题。采用工程类比、工业试验等手段,从回采顺序、切割方式、底部结构布置等方面对倾... 分段凿岩阶段空场嗣后充填法是倾斜中厚矿体的高效采矿方法,但爆破、充填与采场稳定性之间关系复杂,可能存在地表塌陷、顶底板垮塌和回采损失率高的问题。采用工程类比、工业试验等手段,从回采顺序、切割方式、底部结构布置等方面对倾斜中厚矿体分段凿岩阶段空场嗣后充填法进行了工艺优化,并提出采场内不留间柱的布置方法。该方法在一步骤充填后将充填体侧帮直接与矿房相连接,并采用挤压爆破提高充填体强度和矿块的回采率。实施时间是该方法的关键,ANSYS/LS-DYNA数值模拟表明:采用中深孔挤压爆破形成切割槽时,应在采场充填及充填体养护7~9 d后进行。工程实践表明该方法具有可行性,能够为矿山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斜中厚矿体 分段凿岩阶段空场嗣后充填法 切割槽 底部结构 ANSYS/LS-DYNA
下载PDF
智能采掘装备在阶段空场嗣后充填法中的应用
7
作者 颜武刚 张浩 +4 位作者 代建龙 李智勇 尹千才 王锋 未崴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24年第3期178-185,共8页
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地下矿产资源需求量不断增大,金、银、铜、铁等战略性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为满足国家工业生产需求,需要提升地下矿山的开采效率,由于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便于实现机械化开采,在我国地下矿山得到... 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地下矿产资源需求量不断增大,金、银、铜、铁等战略性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为满足国家工业生产需求,需要提升地下矿山的开采效率,由于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便于实现机械化开采,在我国地下矿山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但目前阶段其仍然存在关键环节和重点部位用人多、智能化程度较低、安全风险高等问题,如何实现安全、智能、绿色、高效开采是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详细介绍了采准、切割、回采三个环节智能采掘装备的特点及应用,提出了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的智能采掘方案,并已将该技术成功应用于矿山实际生产,实现了凿岩穿孔智能化、天井掘进无人化,对推动我国智能矿山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技术装备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采掘装备 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 智能矿山 天井掘进 掏槽掘进 中深孔 大直径深孔
下载PDF
某金矿深部矿体采矿方法优选
8
作者 孙书彬 江国建 +1 位作者 陆宇超 钟生元 《现代矿业》 CAS 2024年第5期40-44,共5页
某金矿2#矿体采用上向水平废石充填采矿法,开采过程中预留大量顶柱和间柱,造成资源浪费。为提升矿产资源回收率,提出了上向水平点柱式非胶结充填法、上向水平分层与进路胶结联合充填采矿法以及预控顶分段嗣后充填法,并对比了不同采矿方... 某金矿2#矿体采用上向水平废石充填采矿法,开采过程中预留大量顶柱和间柱,造成资源浪费。为提升矿产资源回收率,提出了上向水平点柱式非胶结充填法、上向水平分层与进路胶结联合充填采矿法以及预控顶分段嗣后充填法,并对比了不同采矿方法的经济技术指标,得出预控顶分段嗣后充填法明显优于另外2种方案。在矿山的实际应用中,试验采场可为矿山带来经济效益2 871.27万元,2^(#)矿体深部矿石多回收的资源量价值高达3.67亿元,该方法为相似条件的深井矿床开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开采 采矿方法优选 预控顶分段嗣后充填法
下载PDF
大直径深孔嗣后充填法不稳固顶板支护方案研究
9
作者 李凡 罗正良 龙赣 《云南冶金》 2024年第3期41-47,共7页
采场切顶巷道支护成大直径深孔嗣后充填采矿法的重点难点,支护方案显的尤为重要。针对大直径深孔侧向崩矿嗣后充填法顶板支护方案,统筹分析了切顶巷道的失稳原因,提出了切顶层两侧布置点柱与预应力锚杆-锚索支护方式,顶板区域位移监测... 采场切顶巷道支护成大直径深孔嗣后充填采矿法的重点难点,支护方案显的尤为重要。针对大直径深孔侧向崩矿嗣后充填法顶板支护方案,统筹分析了切顶巷道的失稳原因,提出了切顶层两侧布置点柱与预应力锚杆-锚索支护方式,顶板区域位移监测量仅为5.97 mm,进而大幅度提高了顶板稳定性,可为类似矿山采场顶板支护方案设计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直径深孔嗣后充填采矿法 不稳固顶板 支护方案 理论分析
下载PDF
红牛铜矿超前切顶下向大直径深孔落矿阶段出矿嗣后充填法的研究与应用
10
作者 李雪澜 施伟江 李晓斌 《有色矿冶》 2024年第3期11-14,共4页
根据红牛铜矿东部KT2、KT2-1矿段采用的超前切顶下向大直径深孔落矿阶段出矿嗣后充填采矿法采矿工艺特点,通过结合当期生产试验阶段的生产实际情况,对工艺的优缺点和采矿方法的应用以及现场实践应用情况分析,对矿山今后开采积累了大量... 根据红牛铜矿东部KT2、KT2-1矿段采用的超前切顶下向大直径深孔落矿阶段出矿嗣后充填采矿法采矿工艺特点,通过结合当期生产试验阶段的生产实际情况,对工艺的优缺点和采矿方法的应用以及现场实践应用情况分析,对矿山今后开采积累了大量有价值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直径深孔 采矿方法 嗣后充填 采场布置 崩矿方式
下载PDF
分段留矿全面嗣后充填采矿法在羊拉铜矿的应用研究
11
作者 张浩 保文鹏 《云南冶金》 2024年第6期19-23,共5页
近年来,随着羊拉铜矿平硐开采逐渐向深部发展,里农矿段原使用的采矿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矿山安全生产的要求。此外,探矿工程的不断实施,里农矿段矿体的赋存条件、分布范围均发生了变化,需新增采矿方法以适应矿体的变化。针对该矿段倾角为30... 近年来,随着羊拉铜矿平硐开采逐渐向深部发展,里农矿段原使用的采矿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矿山安全生产的要求。此外,探矿工程的不断实施,里农矿段矿体的赋存条件、分布范围均发生了变化,需新增采矿方法以适应矿体的变化。针对该矿段倾角为30°~50°,厚度小于4 m的倾斜薄矿体,提出了分段留矿全面嗣后充填采矿方法。在3100中段21采场对该方法进行工业试验后,表明优化后的采矿方法减少了电耙搬迁次数,降低了采矿损失率,提高了回采率以及矿山生产安全效益和经济效益,羊拉铜矿同类型矿体亦可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斜薄矿体 全面嗣后充填法 采矿方法优化 技术经济指标
下载PDF
兴隆磷矿两步骤回采嗣后充填采矿方法应用实践 被引量:5
12
作者 周磊 王湖鑫 +2 位作者 蔡桂生 李慧 胡建军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182-184,共3页
房柱法为兴隆磷矿现使用的采矿方法,该采矿方法在回采过程中需要留设大量的矿柱,导致矿石回收率低,而且后期采空区处理工程复杂、安全管理压力大。结合矿山开采技术条件及矿山现状,研究采用矿房、矿柱两步回采嗣后充填采矿法进行回采。... 房柱法为兴隆磷矿现使用的采矿方法,该采矿方法在回采过程中需要留设大量的矿柱,导致矿石回收率低,而且后期采空区处理工程复杂、安全管理压力大。结合矿山开采技术条件及矿山现状,研究采用矿房、矿柱两步回采嗣后充填采矿法进行回采。浅孔落矿,二步骤回采,先采矿柱,采用高强度胶结充填;后采矿房,矿房采用尾砂非胶结或者废石充填,无大面积采空区暴露。该采矿方法有利于矿山地压管理,同时可提高矿石资源的回收率,减少尾砂废石排放对地表环境产生的污染,改善矿区环境的同时减轻拦渣坝防洪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柱法 矿房 矿柱 嗣后充填
下载PDF
深埋厚大矿体采场结构参数优化 被引量:15
13
作者 邬金 李元辉 +1 位作者 司呈斌 徐帅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15,共5页
合理的采场结构参数可使采场处于有利的力学状态,使围岩的应力、应变分布趋于均匀化,在保证开采系统稳定和生产安全的前提下,减少支护工作量,提高采矿强度和生产效率。在深入分析思山岭铁矿地质概况与采矿方法的基础上,对影响矿房回采... 合理的采场结构参数可使采场处于有利的力学状态,使围岩的应力、应变分布趋于均匀化,在保证开采系统稳定和生产安全的前提下,减少支护工作量,提高采矿强度和生产效率。在深入分析思山岭铁矿地质概况与采矿方法的基础上,对影响矿房回采稳定性的矿房高度、矿房宽度、采场长度、矿柱宽度、矿柱充填方式等5个关键因素进行2水平正交设计,获得8种试验方案。运用大型岩土软件FLAC3D对盘区内不同方案的采场结构参数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其在不同结构参数下应力、位移、塑性区等特征,初步得出采场处于最有利力学状态时的结构参数方案(采场高60 m、采场长60 m,矿房宽18 m、矿柱宽20 m的参数方案)。计算结果表明:回采过程中,采场长度对顶板应力和顶板位移的影响最大,采场越长,应力值越大,且压应力主要在盘区间柱集中,顶底板处出现拉应力集中。分析结果可为盘区矿房矿柱的安全高效回采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设计 深部厚大矿体 阶段矿房嗣后充填法 结构参数优化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三山岛金矿井下无人开采区域中深孔落矿嗣后充填连续采矿工艺设计 被引量:5
14
作者 赵兴东 曾楠 +5 位作者 陈玉民 魏慧 王成龙 侯成录 杜云龙 范纯超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21年第2期200-207,共8页
为了建成国内首个井下无人采矿示范区,在三山岛金矿西山矿区选取-630 m中段至-645 m中段作为试验采场。通过工程地质调查,结合矿床地质、工程地质与岩石力学基础资料以及无人采矿设备的应用,提出采用下向中深孔落矿嗣后充填连续采矿法... 为了建成国内首个井下无人采矿示范区,在三山岛金矿西山矿区选取-630 m中段至-645 m中段作为试验采场。通过工程地质调查,结合矿床地质、工程地质与岩石力学基础资料以及无人采矿设备的应用,提出采用下向中深孔落矿嗣后充填连续采矿法。该采场方法的各个开采中段与主斜坡道相通,设备可在各个中段之间按照开采计划进行调度;中段通过辅助斜坡道与各个分段相通,保证设备在生产中段内部的作业调度;各分段均布置采场联络巷与矿体连通,方便设备进入矿体进行凿岩、爆破、铲运等作业,有利于无人机械设备在各个地点通行作业。采矿过程涵盖了"掘—采—运—充—辅助"各工艺环节的连续无人作业过程,能够有效保障多类型无人开采装备安全、高效和连续化生产、运行,在保障矿山生产安全的同时,提高矿山生产能力,对我国未来矿业智能化发展具有推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采矿 采矿方法 下向中深孔 嗣后充填 连续开采工艺 三山岛金矿
下载PDF
粉煤灰在下向分层胶结充填采矿中的应用试验 被引量:9
15
作者 杨志强 陈得信 +1 位作者 高谦 郭慧高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2-156,共5页
针对粉煤灰替代水泥的充填体强度普遍偏低和充填体脆性增大,对安全生产带来安全隐患的问题.采用粉煤灰替代水泥的胶结充填配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粉煤灰替代水泥的充填料浆流动性好,有利于充填料浆管道输送.但充填体强度随着粉煤灰替代... 针对粉煤灰替代水泥的充填体强度普遍偏低和充填体脆性增大,对安全生产带来安全隐患的问题.采用粉煤灰替代水泥的胶结充填配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粉煤灰替代水泥的充填料浆流动性好,有利于充填料浆管道输送.但充填体强度随着粉煤灰替代量增加而降低,对于早期强度尤为突出根据金川镍矿下向进路式采矿对充填体强度要求,确定了粉煤灰最高掺入质量分数为13%.同时还对掺入粉煤灰的水泥特性和技术标准开展研究,制定掺粉煤灰水泥的技术标准,为粉煤灰在金川镍矿的安全、高效和经济的心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替代水泥 胶结充填 下向分层充填采矿法 物理力学特性 现场试验 工业化应用 技术标准
原文传递
基于正交设计试验方案的云南某铜矿采场结构参数优化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黄德镛 贾子月 +2 位作者 吕世玮 高聪 杨洋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1-119,共9页
采场结构参数的优化选择对采矿的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有着重要意义。以云南香格里拉某铜矿为背景,结合矿山采用的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根据矿山岩体力学参数、充填体力学参数以及采场的布置特征,运用FLAC3D软件建立采场模型,通过正交... 采场结构参数的优化选择对采矿的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有着重要意义。以云南香格里拉某铜矿为背景,结合矿山采用的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根据矿山岩体力学参数、充填体力学参数以及采场的布置特征,运用FLAC3D软件建立采场模型,通过正交设计试验设计了16种不同的采场结构参数方案,对所有采场方案进行稳定性分析,并用建立FAHP-CRITIC法组合赋权的综合评价模型进行优选,得到最优采场结构参数尺寸及最佳充填配比。方案在矿山各中段推广使用,为类似矿山的采场试验提供了良好的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 采场结构参数 FLAC3D模拟 正交设计试验 FAHP-CRITIC法
下载PDF
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集约化开采顺序优化研究 被引量:16
17
作者 任卫东 范玉乾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67-171,共5页
某矿山是一个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生产多年的老矿山,矿山采用空场法开采,多中段同时生产,采场多,生产效率低,时有采场顶板冒落等问题发生,严重影响企业的安全生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企业采用了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虽然大大改善了采... 某矿山是一个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生产多年的老矿山,矿山采用空场法开采,多中段同时生产,采场多,生产效率低,时有采场顶板冒落等问题发生,严重影响企业的安全生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企业采用了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虽然大大改善了采场回采的安全,但矿山采用多中段生产,造成中段间相互影响,生产效率低,且存在潜在安全隐患,本研究在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的前提下,采用数值模拟软件,依据摩尔-库伦破坏准则,通过对拟定的不同开采顺序采场回采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不同开采顺序采场的应力及位移的变化情况,从而能选择适合矿山的开采顺序,为矿山实现集约化、规模化开采提供了依据,对矿山的安全、高效、经济的回采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也为类似矿山的开采提供了借鉴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段空场法 嗣后充填 采矿法 集约化开采 开采顺序优化
下载PDF
改进传统采矿工艺实现资源综合利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汪德文 严体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12年第1期9-13,共5页
大红山矿床铜铁资源丰富,但是长期以来受投资、设备、技术,特别是铜金属市场价格低迷的限制,铜铁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早期铜资源利用率不足50%,铁资源仅利用了伴生在铜矿体中的部分。结合大红山铜矿的生产实际、工艺特点、矿体赋存条件... 大红山矿床铜铁资源丰富,但是长期以来受投资、设备、技术,特别是铜金属市场价格低迷的限制,铜铁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早期铜资源利用率不足50%,铁资源仅利用了伴生在铜矿体中的部分。结合大红山铜矿的生产实际、工艺特点、矿体赋存条件,提出了先采矿柱,胶结充填后再采用空场开采嗣后充填方案,采用下向深孔侧向落矿空场法,将铜资源综合利用率提高到70%以上,铁资源综合回收率提高到50%以上,促进大红山铜矿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铁合采 胶结充填 空场开采嗣后充填 综合利用 大红山铜矿
下载PDF
复杂第四系条件下急倾斜厚大破碎矿体采矿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崔松 鲁忠华 +1 位作者 董凯程 于世波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14年第1期10-13,共4页
根据某铁矿矿区难采破碎矿体—第四系条件下急倾斜厚大矿体的具体特点以及矿山生产现状,对其进行采矿方法研究,提出了几种适合此类矿体开采的采矿方法,经比较优选出适用于该矿体开采条件的分步后退式大直径深孔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 根据某铁矿矿区难采破碎矿体—第四系条件下急倾斜厚大矿体的具体特点以及矿山生产现状,对其进行采矿方法研究,提出了几种适合此类矿体开采的采矿方法,经比较优选出适用于该矿体开采条件的分步后退式大直径深孔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为国内其他类似开采技术条件的矿体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系 急倾斜厚大矿体 分步后退式大直径深孔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
下载PDF
条带式预支护嗣后块石胶结充填法技术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任红岗 王海军 李密林 《化工矿物与加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64-67,共4页
针对宜昌地区中厚缓倾斜磷矿体,为了解决其开采过程中存在的顶板垮落、采空区垮塌、资源回采率低等问题,提出了条带式嗣后块石充填采矿法,对切顶、支护、降底、充填工序进行改进和优化。采用对接式长锚杆支护边帮,可有效提高采场安全性... 针对宜昌地区中厚缓倾斜磷矿体,为了解决其开采过程中存在的顶板垮落、采空区垮塌、资源回采率低等问题,提出了条带式嗣后块石充填采矿法,对切顶、支护、降底、充填工序进行改进和优化。采用对接式长锚杆支护边帮,可有效提高采场安全性。在块石充填工艺环节,为解决充填挡墙施工耗时、耗资,且安全性差等施工问题,提出采用模袋法砌筑挡墙,实现高效作业。分析结果表明,该采矿方法可保持围岩稳定,避免采空区出现大面积垮塌,最大限度地回收矿产资源,同时充分利用废石充填采空区,减轻了矿区环境压力,具有明显的安全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带式 嗣后充填 采矿方法 模袋法 接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