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9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Hcy、TBIL联合SUA检测对首发缺血性脑卒中及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王鹏 吕凤华 +1 位作者 时兴华 白银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1073-1079,共7页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总胆红素(TBIL)联合血尿酸(SUA)水平检测对首发缺血性脑卒中(FIS)及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该研究为回顾性分析,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在该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210例FIS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匹配同...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总胆红素(TBIL)联合血尿酸(SUA)水平检测对首发缺血性脑卒中(FIS)及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该研究为回顾性分析,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在该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210例FIS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匹配同期体检健康者21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Hcy、TBIL和SUA水平。统计FIS患者出院后1个月时的脑卒中致残、复发情况并使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出院3个月时的预后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FIS及其不良预后事件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Hcy、TBIL和SUA联合检测对FIS及复发、致残、mRS评分≥3分等不良预后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FIS患者的血清Hcy和SUA水平均显著升高,血清TBIL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现复发、致残和mRS评分≥3分等不良预后事件的患者群体血清Hcy和SUA水平显著升高,血清TBIL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cy、TBIL和SUA不仅是FIS的影响因素(P<0.01),也是FIS患者疾病复发、致残和mRS评分≥3分等不良预后事件的影响因素(P<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cy、TBIL和SUA 3项指标联合诊断FIS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35(95%CI:0.789~0.875),3项指标联合诊断FIS的效能显著优于单指标检测(P<0.01)。3项指标联合检测对致残(AUC=0.859,95%CI:0.804~0.903)、复发(AUC=0.807,95%CI:0.747~0.858)、mRS≥3分(AUC=0.847,95%CI:0.791~0.893)等不良预后事件也具备一定的预测效能,且预测效能显著优于单指标检测(P<0.05)。结论血清Hcy、TBIL和SUA水平与FIS发生及预后密切相关,血清Hcy、TBIL和SUA联合检测在FIS的诊断和预后评估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总胆红素 血尿酸 预后评估
下载PDF
白蛋白、丙种球蛋白辅助蓝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对比研究
2
作者 张飞 刘秋雄 蒋红新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5期32-36,共5页
目的探讨白蛋白、丙种球蛋白辅助蓝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对比。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2月梧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5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根据其诊断结果分为丙种球蛋白组33例(诊断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引起的高胆红... 目的探讨白蛋白、丙种球蛋白辅助蓝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对比。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2月梧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5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根据其诊断结果分为丙种球蛋白组33例(诊断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引起的高胆红素血症)与白蛋白组32例(未诊断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引起的高胆红素血症)。丙种球蛋白组采取丙种球蛋白辅助蓝光进行治疗,白蛋白组采取白蛋白辅助蓝光进行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血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间接胆红素(indirect bilirubin,IBIL)、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白蛋白组(84.38%)比较,丙种球蛋白组临床疗效(93.94%)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血清TBIL、IBIL、DBIL显著降低,丙种球蛋白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白蛋白组(12.50%)比较,丙种球蛋白组治疗期间(6.06%)总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蛋白、丙种球蛋白辅助蓝光均可有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但相较于白蛋白,丙种球蛋白辅助蓝光治疗的疗效更为显著,不良反应更少,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蛋白 丙种球蛋白 蓝光治疗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血清总胆红素 直接胆红素
下载PDF
Correlation between Transcutaneous Bilirubinemia and Blood Bilirubinemia in Screening Term Newborn for Neonatal Jaundice at the Essos Hospital Centre (EHC), Yaoundé, Cameroon
3
作者 Anne Esther Njom Nlend Dominique Kamtchoua Ndjenje Arsène Brunelle Sandie 《Open Journal of Pediatrics》 CAS 2022年第3期594-605,共12页
Background: Early and non-invasive diagnosis of neonatal hyperbilirubinemia remains critical in dark skinned babies of low resource settings. Objective: To assess correlation/agreement between transcutaneous bilirubin... Background: Early and non-invasive diagnosis of neonatal hyperbilirubinemia remains critical in dark skinned babies of low resource settings. Objective: To assess correlation/agreement between transcutaneous bilirubin (Tcb) and serum bilirubin (Tsb) values in full term neonates with jaundice. Methodology: An analytical cross-sectional study was conducted at the neonatology unit of the Essos Hospital Centre (EHC) from January to June 2019. All full-term neonates aged 0 to 7 days with suspected jaundice who did not receive phototherapy were eligible for the study. The enrolled neonates in the study were assessed clinically, then with the MBJ20 transcutaneous bilirubinometer (TcB). The MBJ20 transcutaneous bilirubinometer highest measurement over the forehead and the sternum were compared to TsB. Data were entered and then analysed with the CsPro7.2 and R (version 3.6.0) software. Correlation was captured by Bland & Alman plots and Concordanc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CCC) estimates. The 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and Student test for paired data were used for descriptions purposes, and the significance level was 5%. Results: We recruited 88 neonates. The sex ratio of the babies included was 1.25 favouring males. Median Post-natal age was 3 days with 62% aged 72 hours or more. The mean TcB corresponding to the maximum average between frontal and sternal measurement was 153 mg/dl ± 48 and the average Tsb was 123.80 mg/dl ± 50.48. A good linear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TcB and total serum bilirubin level r = 0.86 [0.80;0.91]. Positive correlation was noted between both (forehead and sternum) TcB measurements sites, namely r = 0.78 and r = 0.86. The Bland & Altman plot measured the bias at -29.68 mg/l (confidence interval at 95%, 21.14 - 80.50). The CCC estimate was 0.2 varying from -0.22 to 0.76 according to TcB measurement threshold and post-natal age. The ROC area under the curve value for a threshold < 100 mg/l equals 90% proving to be a good predictor for this threshold. Conclusion: A good linear correlation was found despite a poor agreement between TcB and Tsb. TcB method systematically overestimated the value of Ts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onatal Jaundice Transcutaneous bilirubin Measurement total serum bilirubin Screening in Full Term Infant
下载PDF
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慢血流患者冠心病发病风险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雪鹤 刘芬 +6 位作者 胡恺轩 赵倩 张冀鑫 李文玲 张桐 杨毅宁 李晓梅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3年第3期240-245,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慢血流患者36个月内冠心病发病的相关性。方法连续入选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就诊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的慢血流患者279例。随访36个月,根据患者在随访期间冠心病发病情况分为冠心病慢血流组...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慢血流患者36个月内冠心病发病的相关性。方法连续入选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就诊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的慢血流患者279例。随访36个月,根据患者在随访期间冠心病发病情况分为冠心病慢血流组(16例)与非冠心病慢血流组(263例),分析总胆红素水平与慢血流患者冠心病发病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慢血流组与非冠心病慢血流组患者之间性别、年龄、既往史等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冠心病慢血流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较非冠心病慢血流组高[11.68(10.19,15.40)μmol/L比9.80(7.50,12.50)μmol/L,P=0.004]。进一步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是慢血流患者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HR=1.321,95%CI 1.101~1.586,P=0.003)。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表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预测慢血流患者冠心病发病的曲线下面积为0.714(95%CI 0.605~0.823,P=0.004)。结论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慢血流患者冠心病发病存在相关性,是反映慢血流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慢血流 血清总胆红素 冠心病 发病风险
下载PDF
血清总胆红素、网织红细胞联合血常规检测对新生儿溶血病早期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6
5
作者 刘寅寅 刘磊 夏帮坤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3年第2期269-272,共4页
目的 探究血清总胆红素、网织红细胞联合血常规检测对新生儿溶血病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分析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阜阳市人民医院205例母婴血型不合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将发生溶血病的新生儿归为发生组(n=61),未发生溶血病的新生儿归为... 目的 探究血清总胆红素、网织红细胞联合血常规检测对新生儿溶血病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分析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阜阳市人民医院205例母婴血型不合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将发生溶血病的新生儿归为发生组(n=61),未发生溶血病的新生儿归为未发生组(n=144)。对比两组新生儿的血清总胆红素、网织红细胞水平及血常规检测情况,并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总胆红素、网织红细胞联合血常规检测对新生儿溶血病的诊断价值。结果 发生组的血清总胆红素及网织红细胞水平明显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492,5.875;P均<0.05);发生组的WBC水平明显高于未发生组,RBC及Hb水平明显低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34,3.079,4.168;P均<0.05);两组的PLT及RDW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总胆红素、网织红细胞、WBC、RBC、Hb预测新生儿溶血病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1、0.808、0.681、0.619、0.674;血清总胆红素、网织红细胞、联合血常规指标(WBC、RBC、Hb)预测新生儿溶血病的面积为0.934。结论 血清总胆红素、网织红细胞联合血常规检测可准确的对新生儿溶血病进行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总胆红素 网织红细胞 血常规检测 新生儿溶血病 早期诊断
下载PDF
血液学指标联合临床特征对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预测价值
6
作者 韩素 龚婧娴 王杨 《妇儿健康导刊》 2023年第11期7-10,14,F0003,共6页
目的探讨血液学指标联合临床特征对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35例的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BPD诊断标准分为BPD组(62例)和非BPD组(73例)。比较两组临... 目的探讨血液学指标联合临床特征对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35例的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BPD诊断标准分为BPD组(62例)和非BPD组(73例)。比较两组临床特征和血液学指标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液学指标联合临床特征对早产儿BPD的预测价值。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胎龄、第2周血清总胆红素(TSB)、第4周中性粒细胞与BPD发生有关(P<0.05)。胎龄、第2周TSB、第4周中性粒细胞联合的预测价值[AUC=0.881,95%CI(0.822~0.940)]最大,敏感度为76.3%,特异度为85.2%。结论胎龄、第2周TSB及第4周中性粒细胞对早产儿BPD有一定的预测作用,三者联合预测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早产儿 胎龄 血清总胆红素 中性粒细胞
下载PDF
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对肝衰竭的诊断价值研究
7
作者 杨阳 陈丹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17期73-76,共4页
目的 探究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对肝衰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30例肝衰竭患者作为研究组,根据肝衰竭时期不同分为轻度组和中重度组,每组15例;另选择3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免疫球蛋... 目的 探究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对肝衰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30例肝衰竭患者作为研究组,根据肝衰竭时期不同分为轻度组和中重度组,每组15例;另选择3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及总胆红素、白蛋白及凝血酶原活动度;比较研究组不同肝衰竭时期的IgG、IgA、IgM水平及总胆红素、白蛋白及凝血酶原活动度。结果 研究组IgG(23.52±5.61)g/L、IgA(13.21±3.61)g/L、IgM(12.62±4.10)g/L、总胆红素(382.43±32.64)μmol/L高于对照组的(11.20±4.31)g/L、(4.02±1.23)g/L、(3.76±1.21)g/L、(13.61±7.64)μmol/L,白蛋白(28.61±8.49)g/L、凝血酶原活动度(34.61±8.59)%低于对照组的(37.12±9.31)g/L、(91.35±9.6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组IgG(26.37±9.12)g/L、IgA(17.58±6.43)g/L、IgM(17.51±6.35)g/L、总胆红素(420.61±31.26)μmol/L高于轻度组的(20.67±4.13)g/L、(8.84±1.52)g/L、(7.73±1.32)g/L、(344.25±17.63)μmol/L,白蛋白(22.70±8.36)g/L、凝血酶原活动度(31.23±8.56)%低于轻度组的(34.52±9.79)g/L、(37.99±6.2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对肝衰竭具有显著的临床诊断价值,不仅能够提高诊断准确率,而且能够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衰竭 血清免疫球蛋白 总胆红素 凝血酶原活动度
下载PDF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蓝光治疗对新生儿黄疸患儿黄疸指数、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8
作者 赵亚楠 张秀英 +2 位作者 董静 申永霞 崔永忠 《罕少疾病杂志》 2023年第3期87-89,共3页
目的探究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蓝光治疗对新生儿黄疸(NJ)患儿黄疸指数、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自2019年2月至2021年11月于我院治疗的NJ患儿中随机选取82例,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联合组和蓝光治疗组,各41例。蓝光治疗... 目的探究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蓝光治疗对新生儿黄疸(NJ)患儿黄疸指数、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自2019年2月至2021年11月于我院治疗的NJ患儿中随机选取82例,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联合组和蓝光治疗组,各41例。蓝光治疗组NJ患儿采取蓝光治疗,联合组NJ患儿在其基础上加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比较治疗前、治疗3d时、治疗7d时,两组患儿黄疸指数水平,记录治疗前及治疗7d后,两组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对比两组患儿治疗7d内不良反应(腹泻、呕吐、发热、皮疹)发生率。结果治疗3d时、治疗7d时较治疗前,两组患儿黄疸指数均有下降,且联合组治疗后黄疸指数均低于同时间段蓝光治疗组(P<0.05)。治疗7d后较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TBIL、DBIL)水平均有下降,且联合组低于蓝光治疗组(P<0.05)。治疗7d内,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蓝光能够帮助NJ患儿迅速降低黄疸指数,改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且具有安全性,具有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 蓝光治疗 新生儿黄疸 黄疸指数 血清总胆红素
下载PDF
不同TSB水平新生儿期黄疸患儿T1WI信号强度、mI/Cr、Glx/Cr差异及对ABE的诊断价值
9
作者 张捷宇 康志雷 +2 位作者 刘朝艳 李洋 姜立杰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3-158,共6页
本研究旨在分析不同总胆红素(TSB)水平新生儿期黄疸患儿T1加权成像(T1WI)信号强度、mI/Cr、Glx/Cr差异,并探讨其对急性胆红素脑病(ABE)的诊断价值。选取118例新生儿期黄疸患儿,根据TSB水平分为3组(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均行颅脑磁... 本研究旨在分析不同总胆红素(TSB)水平新生儿期黄疸患儿T1加权成像(T1WI)信号强度、mI/Cr、Glx/Cr差异,并探讨其对急性胆红素脑病(ABE)的诊断价值。选取118例新生儿期黄疸患儿,根据TSB水平分为3组(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均行颅脑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波谱成像(MRS)检查。同时,根据是否并发ABE,分为单纯黄疸组和ABE组。比较各组患者总胆汁酸(TBA)、苍白球T1WI信号强度、MRS图像肌醇(mI)/肌酸复合物(Cr)、谷氨酸及谷氨酰胺复合物(Glx)/肌酸复合物(Cr)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不同组T1WI信号强度、MRS图像mI/Cr、Glx/Cr存在明显差异,且与TSB、TBA水平和新生儿期黄疸病情呈明显相关性。左侧、右侧苍白球T1WI信号强度,MRS图像mI/Cr、Glx/Cr诊断ABE的AUC分别为0.847、0.831、0.742、0.840。说明新生儿期黄疸患儿苍白球T1WI信号强度、MRS图像mI/Cr、Glx/Cr与血清TSB、TBA水平呈正相关,且各指标对ABE均有良好诊断价值,有利于ABE早期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胆红素 新生儿期黄疸 苍白球 T1加权成像 波谱成像 肌醇 肌酸复合物 谷氨酸及谷氨酰胺复合物 急性胆红素脑病
下载PDF
PLGF、sFlt-1、sFlt-1/PLGF比值及TBIL预测子痫前期的临床应用价值
10
作者 林海斌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17期186-189,共4页
目的 探究孕妇妊娠早中期血清中胎盘生长因子(PLGF)、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 Flt-1)、s Flt-1/PLGF比值及总胆红素(TBIL)水平对子痫前期疾病发生的预测价值,为子痫前期的临床防治提供切实有效的实验室依据。方法 选取福建省立... 目的 探究孕妇妊娠早中期血清中胎盘生长因子(PLGF)、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 Flt-1)、s Flt-1/PLGF比值及总胆红素(TBIL)水平对子痫前期疾病发生的预测价值,为子痫前期的临床防治提供切实有效的实验室依据。方法 选取福建省立金山医院2019年11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173例子痫前期的孕妇作为研究组,另外选取同时期进行常规孕检的健康孕妇175名作为对照组,开展回顾性研究。比较两组血清中PLGF、s Flt-1、s Flt-1/PLGF比值及TBIL水平的高低,分析血清中PLGF、s Flt-1、s Flt-1/PLGF比值及TBIL单项指标检测对预测子痫前期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研究组中血清PLGF和TBIL的水平低于对照组,研究组中的s Flt-1水平和s Flt-1/PLGF比值高于对照组(P <0.05)。接受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LGF、s Flt-1、s Flt-1/PLGF比值及TBIL对子痫前提的诊断曲线下面积(AUC)结果分别为0.923、0.927、0.942、0.890,四项指标均对子痫前期具有预测意义(P <0.05)。结论 妊娠早中期检测血清PLGF、s Flt-1、s Flt-1/PLGF比值及TBIL对子痫前期的诊断均具有良好的预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血清胎盘生长因子 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 总胆红素
下载PDF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关系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利军 刘冰 +3 位作者 史亚男 牛凯 郭岚 董春霞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39-642,共4页
目的观察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变化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关系。方法选择慢性肾脏病患者48例和对照组16例,测定血清胆红素水平,用高分辨二维颈动脉超声技术测定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及粥样硬化斑块。结果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胆红... 目的观察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变化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关系。方法选择慢性肾脏病患者48例和对照组16例,测定血清胆红素水平,用高分辨二维颈动脉超声技术测定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及粥样硬化斑块。结果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胆红素水平随肾功能降低而减低。平均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和动脉粥样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慢性肾脏病伴颈动脉硬化组较无颈动脉硬化组血清胆红素(5.38±1.95μmol/L比9.15±3.53μmol/L)水平明显降低(P<0.01);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胆红素与尿素氮、肌酐呈显著负相关(r=-0.611和-0.492,P<0.0001),与肾小球滤过率、血红蛋白呈显著正相关(r=0.693和0.602,P<0.0001)。血清总胆红素(β=0.918,P=0.004)是慢性肾脏病患者并发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慢性肾脏病患者存在低胆红素血症,低胆红素血症可能参与了慢性肾脏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胆红素 颈动脉 内膜中膜厚度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肝功指标判断汉坦病毒所致肝损害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5
12
作者 杜磊 王昌源 +2 位作者 张立华 谭炳芹 司爱华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10期740-742,共3页
目的探讨常用肝功能指标判断汉坦病毒所致肝损害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7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肝功能指标、病情及治疗结局的关系。结果HFRS患者ALT、AST、TBIL及白蛋白异常分别占73.84%(271/367)、79.84%(293/367)、13.35%... 目的探讨常用肝功能指标判断汉坦病毒所致肝损害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7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肝功能指标、病情及治疗结局的关系。结果HFRS患者ALT、AST、TBIL及白蛋白异常分别占73.84%(271/367)、79.84%(293/367)、13.35%(49/367)和44.41%(163/367)。HFRS不同临床型间ALT、AST和TBI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白蛋白各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汉坦病毒易于引起肝脏损害,肝损害程度与病情、预后有关;ALT、AST及TBIL是反映肝脏损害程度的重要指标;而白蛋白不能作为汉坦病毒肝损害程度的判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坦病毒 肝功能损伤 谷丙转氨酶 谷草转氨酶 血清总胆红素 血清白蛋白
下载PDF
我国血清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检验项目参考区间现状与即将发布行业标准的分析比较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诗诗 王薇 +3 位作者 赵海建 何法霖 钟堃 王治国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152-156,共5页
目的分析我国临床实验室血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检验项目的参考区间现状,并与即将发布的行业标准WS/T404第4部分进行比较。方法采用基于Web方式的室间质量评价(EQA)软件,收集参加卫生... 目的分析我国临床实验室血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检验项目的参考区间现状,并与即将发布的行业标准WS/T404第4部分进行比较。方法采用基于Web方式的室间质量评价(EQA)软件,收集参加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2014年全国临床常规化学血清TBIL,DBIL项目EQA活动中的所有临床实验室的参考区间相关信息,包括参考区间来源、分组与验证情况、上下限、所用仪器、试剂、方法和校准物等。使用Microsoft Excel 2010和SPSS 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单样本均数t检验比较实验室使用参考区间与即将发布行业标准的差异;并根据检测系统对来源比例最高的实验室中的配套实验室进行分组,选取其中使用较多的3种配套系统所用参考区间分别与即将发布行业标准进行比较。结果纳入TBIL和DBIL项目参考区间来源分布调查的实验室分别为749和709家;其中分布比例最高的均是试剂厂家说明书(TBIL 58.08%,DBIL 58.67%),其次是《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3版)(TBIL 29.64%,DBIL 28.91%),其他来源不足10%;验证参考区间的比例分别是50.60%和49.93%。各项目实验室使用参考区间上、下限分别与即将发布行业标准参考区间上、下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目实验室使用参考区间均比即将发布行业标准窄。血清TBIL,DBIL项目参考区间来源为试剂厂家说明书的实验室中,使用配套系统的实验室分别占41.88%和41.48%;单样本均数t检验结果显示,除Beckman检测系统对应的血清DBIL项目参考区间下限(P=0.068)和HITACHI检测系统对应的血清DBIL项目参考区间上限(P=0.087)以外,各配套检测系统对应的各项目参考区间上下限与行业标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前我国临床实验室血清TBIL,DBIL项目参考区间使用情况不够科学合理,与即将发布行业标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应该尽快发布行业标准WS/T404第4部分,帮助临床实验室建立合适的参考区间,促进参考区间使用规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总胆红素 血清直接胆红素 参考区间 质量控制
下载PDF
血清总胆红素与动脉硬化性脑梗死发病率的关系 被引量:10
14
作者 何院娟 李凤菊 李静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7-158,共2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的发病与血清胆红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314例和对照组313例,两组均采集清晨空腹肘静脉血测定血清总胆红素的浓度,比较两组间总胆红素浓度的差异,进一步探讨总胆红素在脑梗死发病中的作用。结果脑... 目的探讨脑梗死的发病与血清胆红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314例和对照组313例,两组均采集清晨空腹肘静脉血测定血清总胆红素的浓度,比较两组间总胆红素浓度的差异,进一步探讨总胆红素在脑梗死发病中的作用。结果脑梗死组血清总胆红素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总胆红素浓度高低的构成比明显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胆红素值正常范围内,低浓度血清总胆红素可能导致脑梗死的发病率增高,血清总胆红素可能在脑血管病的预防中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胆红素 动脉硬化 脑梗死
下载PDF
茵栀黄颗粒联合布拉酵母菌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5
作者 黄鹏 曾绮丹 童锋 《中国药师》 CAS 2014年第1期114-116,共3页
目的:观察菌栀黄颗粒联合布拉酵母茼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调查10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其中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5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颗粒1 g,po,tid,布拉酵母菌250 mg,po,qd。结... 目的:观察菌栀黄颗粒联合布拉酵母茼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调查10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其中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5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颗粒1 g,po,tid,布拉酵母菌250 mg,po,qd。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血清总胆红素和经皮测胆红素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6%和96%,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颗粒联合布拉酵母菌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茵栀黄 布拉酵母菌 血清总胆红素 疗效观察
原文传递
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尿酸及总胆红素变化分析及意义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杜兆洪 陈家强 +2 位作者 罗庆新 朱进才 陈广阳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2年第9期1060-1061,共2页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利培酮对血清尿酸及总胆红素的影响。方法采用Olympus-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单服利培酮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30例进行治疗前、治疗后4周、治疗后8周的血清尿酸及总胆红素检测对比分析。结果精神分裂症患...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利培酮对血清尿酸及总胆红素的影响。方法采用Olympus-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单服利培酮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30例进行治疗前、治疗后4周、治疗后8周的血清尿酸及总胆红素检测对比分析。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利培酮药物在治疗前、治疗后4周、治疗后8周对比血清尿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胆红素在治疗前与治疗后8周对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前与治疗后4周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培酮可导致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尿酸及总胆红素代谢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利培酮 血清尿酸 总胆红素
下载PDF
经皮胆红素检测在新生儿溶血性黄疸中的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杨文青 詹玉 +3 位作者 聂睿 姚斌 王建辉 余加林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7年第8期1063-1064,共2页
目的在新生儿溶血性黄疸动态监测过程中,对比经皮胆红素(TcB)值和血液胆红素(TsB)值,为临床通过新生儿TcB值评估黄疸治疗效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10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儿科住院诊断为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性溶血病62例作为研究... 目的在新生儿溶血性黄疸动态监测过程中,对比经皮胆红素(TcB)值和血液胆红素(TsB)值,为临床通过新生儿TcB值评估黄疸治疗效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10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儿科住院诊断为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性溶血病6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住院新生儿在入院时、光疗8~10h后及光疗48h后分别进行TcB检测。在TcB检测的同时抽取静脉血进行TsB检测。结果入院时、光疗8~10h后及光疗48h后的TcB值与TsB值均有显著相关性(r=0.886、0.717、0.867,P<0.05),其中入院时和光疗48h后的TcB值与TsB值相关性最好;对TcB值与TsB值进行t检验发现,入院时和光疗48h后的TcB值与TsB值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56,P=0.799;t=1.6,P=0.115),而光疗8~10h后的TcB值与TsB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01,P<0.05)。结论光疗前与光疗48h后的TcB值与TsB值之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而光疗8~10h后的TcB值与TsB值则存在较大差异,此时的TcB值不能准确反映实际的胆红素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疸 血液胆红素 经皮胆红素 新生儿
下载PDF
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冠状动脉介入围手术期心血管事件的关系 被引量:5
18
作者 杨天贵 付鹏 +3 位作者 许长禄 刘晓霞 陈洁 牛铁生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81-284,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围手术期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相关性。方法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行PCI术的111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统计其血清总胆红素等生化指标...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围手术期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相关性。方法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行PCI术的111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统计其血清总胆红素等生化指标、临床资料特点、PCI手术资料,记录围手术期MACE的发生情况,将患者按有无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分为MACE组和非MACE组。结果 MACE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较非MACE组明显降低(9.32±2.79μmpl/L比11.97±5.20μmpl/L;P〈0.01),以COX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显示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升高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行PCI术围手术期MACE发生的独立保护因子(RR=0.917,95%CI为0.867~0.970,P〈0.01)。结论高血清总胆红素是PCI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围手术期MACE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胆红素 不稳定型心绞痛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血清总胆红素与冠状动脉狭窄的相关性 被引量:11
19
作者 孙全格 童文玲 +3 位作者 武文 郑强荪 柳荫 薛玉生 《心脏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432-433,436,共3页
目的 :探讨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 :符合条件的冠状动脉造影患者 14 6例 ,根据狭窄程度分成 3组。正常组 :6 0例 ,血管狭窄程度 <10 %。轻度狭窄组 :16例 ,狭窄程度 10 %~ 4 9%。重度狭窄组 :70例 ,至少... 目的 :探讨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 :符合条件的冠状动脉造影患者 14 6例 ,根据狭窄程度分成 3组。正常组 :6 0例 ,血管狭窄程度 <10 %。轻度狭窄组 :16例 ,狭窄程度 10 %~ 4 9%。重度狭窄组 :70例 ,至少一支血管狭窄 >5 0 %。采空腹肘静脉血测定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正常组血清总胆红素显著高于轻度狭窄组及重度狭窄组 (P<0 .0 5 ) ,轻度狭窄组与重度狭窄组之间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差异无显著性。重度狭窄组中单支病变与两支病变、单支病变与三支病变的总胆红素水平有高度显著差异 (P<0 .0 1)。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越低者 ,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越重。结论 :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总胆红素 冠状动脉疾病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 冠状动脉狭窄
下载PDF
脓毒症患者肝功能变化与病情严重度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8
20
作者 翁志雄 余志金 +3 位作者 龙国清 王国标 乐胜 刘志红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30期31-33,共3页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肝功能变化与病情严重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将2009年5月~2012年5月入住我院有完整临床资料的脓毒症患者126例分成死亡组(A组,n=35)和存活组(B组,n=91),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主要肝功能指标的差异及主要肝功能...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肝功能变化与病情严重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将2009年5月~2012年5月入住我院有完整临床资料的脓毒症患者126例分成死亡组(A组,n=35)和存活组(B组,n=91),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主要肝功能指标的差异及主要肝功能指标异常与病情严重度(APACHE—m评分)的关系。同时,根据APACHE—Ⅲ评分的三分位数分为I组(n=16)、Ⅱ组(n=83)和Ⅲ组(n=27),分析比较不同分值组间肝功能主要指标的差异性。结果①死亡组患者与肝功能相关的主要指标:死亡组的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坍)、谷草转氨酶(AST)、总胆汁酸(TBA)明显高于存活组(P〈0.01),而白蛋白(ALB)、胆碱酯酶(CHE)明显低于存活组(P〈0.01)。@APACHE-Ⅲ评分Ⅲ组的TBIL、ALT、AST、TBA高于I、Ⅱ组(P〈0.01),而Ⅲ组的ALB、CHE低于I、Ⅱ组(P〈0.01)。③APACHE-Ⅲ评分与TBIL、ALT、AST、TBA呈正相关(P〈0.01),与ALB、CHE呈负相关(P〈0.01)。结论与肝功能相关的主要指标ALB、TBIL、ALT、AST、CHE和TBA的检测对判断脓毒症患者的预后及评估病情严重度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血清白蛋白 总胆红素 谷丙转氨酶 谷草转氨酶 血清胆碱酯酶 总胆汁酸 APACHE一Ⅲ评分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