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9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llateral Monetary Policy,Regional Financial Development,and Nonfinancial Firms'Shadow Banking Activities
1
作者 Chao Yuan Hai Jiang +1 位作者 Jiawen Ren Nikos Kapitsinis 《China & World Economy》 2024年第5期166-196,共31页
The disparity in credit access between large firms and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contributes to the prevalence of shadow banking activities,where large,nonfinancial firms with high credit ratings have become ... The disparity in credit access between large firms and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contributes to the prevalence of shadow banking activities,where large,nonfinancial firms with high credit ratings have become new financial intermediaries.These activities vary geographically and are afected significantly by collateral monetary policy.This paper examines the effect of collateral monetary policy,its reform,and regional financial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n large firms'shadow banking activities,with a focus on the medium-term lending facility(MLF),the primary collateral monetary policy instrument in China.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MLF encouraged large firms'shadow banking activity.However,the MLF reform in 2018 mitigated this effect by broadening the range of acceptable collateral.Regional financial development,such as a higher number of bank branches around firms,facilitated large firms'shadow banking activities and amplified the MLF's stimulating effect.In contrast,regional advancements in digital finance and market development limited both shadow banking activities and MLF's impa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lateral monetary policy financial geography medium-term lending facilities shadow banking
原文传递
Structural Monetary Policy, Bank Credit and Bank Liquidity—An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VAR Model
2
作者 PAN qiufeng LIU xinghua 《Economics World》 2021年第1期29-41,共13页
After the outbreak of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based on traditional monetary policy tools,launched a series of structural monetary policy tools such as standing lending facility(S... After the outbreak of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based on traditional monetary policy tools,launched a series of structural monetary policy tools such as standing lending facility(SLF),medium-term lending facility(MLF),and pledged supplementary lending(PSL)and targeted at liquidity via the commercial banking system.In order to test the credit transmission effect of structured monetary policy,this paper empirically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ructured monetary policy,bank liquidity and bank credit based on the VAR model.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implementation of structured monetary policy reduces the liquidity of commercial banks in the short term and increases in loans to small or micro enterprises and agriculture-related loans,these policies have produced significant short-term effects on credit transmission in steady of long-term effects.Thus,a series of supporting measures are needed to fully exert the effects of structural monetary poli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uctural monetary policy bank liquidity credit transmission VAR model
下载PDF
The Effectiveness of Structural Monetary Policy and Macro-Prudential Policies——Based on the DSGE Model That Includes Bank Heterogeneous Credit 被引量:2
3
作者 KUANG Xiong WANG Qian CHEN Xia 《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 Complexity》 SCIE EI CSCD 2021年第6期2267-2290,共24页
Structural monetary policy and macro-prudential policies are important parts of the policy system of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By constructing a dynamic stochastic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 that includes the heterog... Structural monetary policy and macro-prudential policies are important parts of the policy system of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By constructing a dynamic stochastic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 that includes the heterogeneity of corporate and bank credit,the authors divide the policies of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 into seven categories,and explores the policy effectiveness of structural monetary policy,macro-prudential policy and traditional aggregate monetary policy.Through simulation of the model,it is found that whether facing technical shocks,interest rate shocks or credit shocks,the structural two-pillar policy tool that uses the deposit reserve interest rate as the target of operation is most conducive to economic stability.Technological progress has the most positive and lasting impact on output.Interest rates and credit policies will leave follow-up problems in the adjustment of the economy,and structural two-pillar policies can alleviate the impact of these probl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terogeneous bank credit macro-prudential policy structural monetary policy two-pillar policy
原文传递
高质量发展阶段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有效性——基于银行流动性创造的视角
4
作者 张勇 邹伟 梁燚焱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6-123,207,共19页
提升货币政策传导效率是高质量发展阶段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建设的客观要求。鉴于我国货币政策面临着“宽货币”难以向“宽信用”传导的梗阻困境,本文从银行流动性创造理论视角提炼高质量发展阶段货币政策传导的典型事实,在此基础上,从流... 提升货币政策传导效率是高质量发展阶段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建设的客观要求。鉴于我国货币政策面临着“宽货币”难以向“宽信用”传导的梗阻困境,本文从银行流动性创造理论视角提炼高质量发展阶段货币政策传导的典型事实,在此基础上,从流动性创造发挥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功能应当具备的可控性、相关性和可测性出发,考察货币政策流动性创造渠道的机理,并利用上市银行2016—2022年季度数据展开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在高质量发展阶段,随着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推进,银行经营模式从存贷业务模式向批发业务模式转变、货币政策调控框架从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银行流动性创造渠道会比银行贷款渠道发挥更为关键的作用。中央银行应充分认识到银行流动性创造功能的重要性,并将流动性创造纳入货币政策调控的中介目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货币政策 传导渠道 银行 流动性创造
下载PDF
货币政策不确定性、风险承担与银行信贷期限
5
作者 顾海峰 周祉晴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9,共8页
基于中国商业银行的微观数据,构建面板回归模型,考察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银行信贷期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银行信贷期限具有缩减效应。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加大了银行风险承担,促使银行更倾向于短期信贷配置决... 基于中国商业银行的微观数据,构建面板回归模型,考察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银行信贷期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银行信贷期限具有缩减效应。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加大了银行风险承担,促使银行更倾向于短期信贷配置决策而引致信贷期限缩减效应,“货币政策不确定性—风险承担—银行信贷期限”的传导渠道有效。此外,宏观审慎政策、跨境资本流动及银行家乐观度均能够负向调节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引发的信贷期限缩减效应。基于此,为防控以信贷期限为特征的时间维度的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应建立及完善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相互协作调控的双支柱政策框架,并优化跨境资本开放时序以及构建基于货币政策感受指数的银行家乐观度监测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不确定性 银行信贷期限 银行风险承担 宏观审慎政策 跨境资本流动
下载PDF
借贷便利创新工具、资产收益率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
6
作者 申韬 黄艳香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2,共10页
本文基于2014—2021年中国203家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考察借贷便利创新工具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影响。实证分析发现:借贷便利创新操作会显著增加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该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以及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 本文基于2014—2021年中国203家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考察借贷便利创新工具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影响。实证分析发现:借贷便利创新操作会显著增加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该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以及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检验显示,这一政策效应在区域性商业银行、规模较小的商业银行中表现得更为明显。中介效应模型检验表明,借贷便利创新工具通过抑制商业银行资产收益率的渠道增加信用风险。调节效应模型检验结果说明,资本监管力度和银行家乐观度的提高均会减弱借贷便利创新工具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加剧效应。该研究结论对于中央银行适时适量地进行借贷便利操作和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防控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借贷便利创新工具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 资产收益率 资本监管 银行家乐观度 新型货币政策工具
下载PDF
绿色信贷政策会提高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吗?——基于中国31家上市商业银行的准自然实验
7
作者 胡桃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88-101,共14页
探究绿色信贷政策的实施如何影响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问题,对防范、化解银行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2008—2022年中国商业银行年度数据为样本,通过构建双重差分(DID)模型,探究绿色信贷政策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作用及内在机制。... 探究绿色信贷政策的实施如何影响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问题,对防范、化解银行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2008—2022年中国商业银行年度数据为样本,通过构建双重差分(DID)模型,探究绿色信贷政策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作用及内在机制。研究发现,绿色信贷政策的实施会提高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绿色信贷政策通过提高流动性创造和贷款集中度从而提高商业银行风险承担,银行竞争在二者之间发挥负向调节作用。基于此,商业银行可以通过适度降低贷款集中度和流动性创造、引进精通绿色信贷的复合型人才;金融监管部门可以构建差异化的绿色信贷供给格局,来降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信贷政策 商业银行风险承担 流动性创造 贷款集中度
下载PDF
绿色信贷是否会影响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基于社会责任与绿色声誉渠道 被引量:25
8
作者 顾海峰 史欠欠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10,共9页
选取2007—2021年中国30家商业银行年度数据就绿色信贷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绿色信贷对银行风险承担具有抑制作用。相对于国有银行,绿色信贷对非国有银行风险承担的抑制力度更大。绿色信贷主要通过... 选取2007—2021年中国30家商业银行年度数据就绿色信贷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绿色信贷对银行风险承担具有抑制作用。相对于国有银行,绿色信贷对非国有银行风险承担的抑制力度更大。绿色信贷主要通过提高银行社会责任履行度及绿色声誉渠道来抑制银行风险承担,“绿色信贷—社会责任/绿色声誉—银行风险承担”的传导渠道均有效。货币政策对绿色信贷与银行风险承担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宽松货币政策会加剧绿色信贷对银行风险承担的抑制作用。银行业竞争对两者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银行业竞争加剧会减弱绿色信贷对银行风险承担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信贷 银行风险承担 社会责任 绿色声誉 货币政策
下载PDF
影子银行、货币政策与银行风险承担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晶 陈帅 +1 位作者 刘超 陈卓 《经济与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8-87,共20页
针对影子银行、货币政策与银行风险承担问题,基于D-L-M模型,同时从商业银行资产方和负债方引入影子银行构建新的理论模型,数理推导得到三个基本假设,然后基于2009-2019年35家上市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理... 针对影子银行、货币政策与银行风险承担问题,基于D-L-M模型,同时从商业银行资产方和负债方引入影子银行构建新的理论模型,数理推导得到三个基本假设,然后基于2009-2019年35家上市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理论和实证结果表明低利率的宽松货币政策和影子银行的存在会引起银行风险承担上升,同时影子银行能够强化放大宽松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正向影响。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以上结论在股份制商业银行中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子银行 风险承担 货币政策 资产传递效应 风险转移效应
下载PDF
非银行金融机构影子贷款是否影响银行流动性创造? 被引量:1
10
作者 顾海峰 朱慧萍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68-76,共9页
本文选取2010—2022年中国177家商业银行的微观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非银行金融机构影子贷款对银行流动性创造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表明:(1)非银行金融机构影子贷款对银行流动性创造具有抑制作用。相对于股份制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影子... 本文选取2010—2022年中国177家商业银行的微观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非银行金融机构影子贷款对银行流动性创造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表明:(1)非银行金融机构影子贷款对银行流动性创造具有抑制作用。相对于股份制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影子贷款对国有银行与城农商行流动性创造的抑制力度更大。资管新规的实施有助于减缓非银行金融机构影子贷款对银行流动性创造的抑制力度。(2)同业业务在非银行金融机构影子贷款与银行流动性创造的关系中承担着中介作用,非银行金融机构影子贷款主要通过降低银行同业业务规模的渠道来抑制银行流动性创造。(3)区分同业业务类型的渠道检验表明,相对于新兴同业业务渠道,传统同业业务渠道的中介效应占比更大,非银行金融机构影子贷款更易通过传统同业业务渠道来影响银行流动性创造。本文为提升非银行金融机构影子贷款监管效率及防控流动性创造维度的银行业系统性风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与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银行金融机构 影子贷款 银行流动性创造 同业业务 货币政策
下载PDF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商业银行信贷供给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千红 王慧敏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1-10,共10页
以2007—2020年中国108家商业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为样本,探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商业银行信贷供给规模和结构两方面的影响,并建立了3个间接作用机制。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加大会显著抑制商业银行的信贷供给规模,且大型... 以2007—2020年中国108家商业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为样本,探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商业银行信贷供给规模和结构两方面的影响,并建立了3个间接作用机制。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加大会显著抑制商业银行的信贷供给规模,且大型国有商业银行更为敏感;随着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加大,商业银行会改变其信贷供给结构,将信贷投向风险较小的个人贷款、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信贷资金来源方的储蓄意愿、信贷需求方的贷款需求,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影响商业银行信贷供给的过程中,承担着部分中介作用,而货币政策渠道具有一定的遮掩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 银行信贷供给 储蓄意愿 贷款需求 货币政策
下载PDF
货币政策预期管理的言行调控效应——基于商业银行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东阳 李成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5-61,共17页
科学合理的货币政策预期管理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的重要保障。基于货币政策预期管理调控机理的系统分析,构造指数探究货币政策预期管理中“沟通”和“行动”的实际调控效应。研究发现:货币政策预期管理的“沟通”和“行动”两类工... 科学合理的货币政策预期管理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的重要保障。基于货币政策预期管理调控机理的系统分析,构造指数探究货币政策预期管理中“沟通”和“行动”的实际调控效应。研究发现:货币政策预期管理的“沟通”和“行动”两类工具都能对银行信贷投放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言行一致有助于增强货币政策预期管理的调控效应,言行不一致则严重削弱“行动”的调控效应;中国人民银行对预期管理的重视、提升预期管理频率、提醒公众关注预期信号等,均能够显著提升预期管理的调控效应;经济增长高速阶段“行动”类工具效应较强,经济增长减速阶段“沟通”类工具效应较强;预期管理的“行动”类工具对各类型商业银行均具有显著影响,“沟通”类工具则未能有效影响地方法人银行的信贷投放。中央银行应逐步完善预期管理的政策框架,注重保持言行一致,培养公众敏感性,加大沟通力度,关注市场信号反馈,以有效应对当前预期转弱的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预期管理 沟通 行动 银行信贷
下载PDF
货币政策不确定性、银行贷款期限结构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来自银行业的证据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成明 王月含 董志勇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27,共23页
保持货币政策稳定性是稳定市场预期的重要方面,也是新冠疫情冲击下“稳信贷”、“稳投资”与“稳增长”的关键举措。本文采用2007—2020年131家银行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银行贷款期限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货币政策不... 保持货币政策稳定性是稳定市场预期的重要方面,也是新冠疫情冲击下“稳信贷”、“稳投资”与“稳增长”的关键举措。本文采用2007—2020年131家银行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银行贷款期限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货币政策不确定性能够显著缩短银行贷款期限,其中资产价格下降和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规模增加是重要影响渠道,且对规模较小、流动性资产比例较低、非国有型银行的贷款期限缩短效应更加明显。进一步分析发现,货币政策不确定性降低了贷款投放总规模,导致短期贷款对长期贷款的挤出;此外,货币政策的灵活实施部分抵消了经济衰退对信贷短期化的影响;宽松货币政策也可以缓解不确定性对信贷短期化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不确定性 银行贷款期限结构 信贷紧缩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下载PDF
金融“脱实向虚”背景下双支柱调控框架构建与政策协调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志成 张敏 +1 位作者 刘震 潘雨晨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93-107,共15页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影子银行无序发展造成金融体系“脱实向虚”问题愈发严重,传统信贷渠道受阻,社会融资出现结构性失衡。对此,中国人民银行强化影子银行监管并创设多种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在遏制影子银行无序发展的同时定向支持...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影子银行无序发展造成金融体系“脱实向虚”问题愈发严重,传统信贷渠道受阻,社会融资出现结构性失衡。对此,中国人民银行强化影子银行监管并创设多种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在遏制影子银行无序发展的同时定向支持实体经济扩大信贷融资,双管齐下破解金融“脱实向虚”问题。本文将结构性货币政策与影子银行宏观审慎监管纳入双支柱调控框架,分析双支柱调控框架的政策效应与可行的政策搭配。研究发现,传统的信贷监管与总量货币政策容易诱发监管套利行为,难以实现精准调控。相较而言,结构性货币政策可以定向降低银行信贷资金成本,疏通信贷渠道,推动金融“向实”;影子银行宏观审慎政策可以限制影子银行盲目扩张,促进金融“脱虚”。进一步研究表明,两类政策具有叠加效应,可以形成较好的政策合力。此外,有效识别影子银行底层资产风险可以通过风险渠道抑制影子银行逆周期扩张,在货币政策紧缩阶段达成更好的政策效果。本文研究为双支柱相关政策边界拓展与政策协调搭配提供了新的分析思路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管套利 影子银行 结构性货币政策 宏观审慎政策
下载PDF
普惠目标约束、银行微观竞争与货币政策效能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页 罗凯 +1 位作者 袁金凌 陈美熹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3-97,共15页
近年来,为持续改善小微企业的融资环境,金融监管机构提出“增量、降价、扩面”的普惠目标考核,导致银行之间的竞争加剧。而差异化的目标考核又导致大型银行持续挤压中小银行的生存空间。本文以四川省175家银行机构的微观数据进行实证研... 近年来,为持续改善小微企业的融资环境,金融监管机构提出“增量、降价、扩面”的普惠目标考核,导致银行之间的竞争加剧。而差异化的目标考核又导致大型银行持续挤压中小银行的生存空间。本文以四川省175家银行机构的微观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普惠目标约束虽促进普惠小微贷款增长,但其外溢效应却抑制非普惠小微贷款增长,使得总贷款增速下降,最终影响货币政策效能的发挥,且这种影响对大型银行更加明显。因此,有必要优化现行的普惠目标考核,注重强化银行服务小微企业长效机制的考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惠金融 目标约束 银行竞争 货币政策 信贷政策 小微企业融资 融资约束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
下载PDF
影子银行、信用创造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被引量:17
16
作者 王森 周茜茜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8-52,68,共6页
中国的影子银行规模已经达到GDP的一半,因此研究与之相关的问题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影子银行具有特殊的信用创造功能,能影响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选取2008~2013年的月度数据,通过建立VAR模型、Johansen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分析、方差分... 中国的影子银行规模已经达到GDP的一半,因此研究与之相关的问题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影子银行具有特殊的信用创造功能,能影响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选取2008~2013年的月度数据,通过建立VAR模型、Johansen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分析、方差分解等方法,实证研究影子银行在计量角度上对货币政策各层次的影响效果。结果显示:影子银行规模与通货膨胀率、广义货币供应量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影子银行规模对物价有较强烈冲击,同时对货币供应量有时滞性的长期影响,在一定时间内对经济增长有负面影响,这说明需要出台相应的措施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子银行 信用创造 货币政策 传导机制
下载PDF
货币政策、银行竞争力与流动性创造 被引量:15
17
作者 巴曙松 何雅婷 曾智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45-56,共12页
本文基于2006—2014年中国112家商业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研究了中国货币政策、银行竞争力对流动性创造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第一,不同货币政策工具对流动性创造的影响存在差异,贷款基准利率、存款准备金货币... 本文基于2006—2014年中国112家商业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研究了中国货币政策、银行竞争力对流动性创造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第一,不同货币政策工具对流动性创造的影响存在差异,贷款基准利率、存款准备金货币政策工具对流动性创造是反向影响,而M2增长率与存款基准率对流动性创造则是正向影响;第二,中国商业银行"脆弱性渠道"存在,竞争力的加剧会减少流动性创造,按规模分类后发现银行竞争力的加剧会增加规模较大银行的流动性创造水平;第三,货币政策对不同类型银行的传导影响存在差异,存款准备金的提高会减少股份制和城市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创造,增加其他类别银行的流动性创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银行竞争力 流动性创造 脆弱性渠道 中国银行业
下载PDF
影子银行与正规金融双重结构下中国货币政策规则比较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刘喜和 郝毅 田野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26,共12页
将影子银行体系纳入到经济运行系统中,建立影子银行与正规金融双重结构下的DSGE模型,并依据2010—2012年的数据,比较分析影子银行贷款额、影子银行贷款利率、国内产出、通货膨胀对货币政策规则变动冲击的响应。结果表明:货币政策规... 将影子银行体系纳入到经济运行系统中,建立影子银行与正规金融双重结构下的DSGE模型,并依据2010—2012年的数据,比较分析影子银行贷款额、影子银行贷款利率、国内产出、通货膨胀对货币政策规则变动冲击的响应。结果表明:货币政策规则的变动直接影响着影子银行贷款额和贷款利率;数量型货币政策规则对产出的冲击强于价格型,二者对通货膨胀的冲击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规则 影子银行 DSGE模型
下载PDF
利率市场化视角下货币政策对银行流动性创造的影响——基于银行风险承担的中介效应检验 被引量:10
19
作者 邓向荣 张嘉明 +1 位作者 李宝伟 张云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18,共9页
运用1997-2015年中国186家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银行风险承担在货币政策影响银行流动性创造过程中所发挥的中介效应。结果发现:货币政策通过影响银行风险承担而对银行流动性创造产生影响,即银行风险承担在货币政策影响银行流... 运用1997-2015年中国186家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银行风险承担在货币政策影响银行流动性创造过程中所发挥的中介效应。结果发现:货币政策通过影响银行风险承担而对银行流动性创造产生影响,即银行风险承担在货币政策影响银行流动性创造的过程中起到了中介作用。此外,货币政策通过影响银行风险承担对银行表内流动性创造和表外流动性创造都会产生影响。采用四种货币政策度量指标、两种银行流动性创造度量指标和两种银行风险承担度量指标的稳健性检验均支持了以上结论。进一步的实证研究表明: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和银行流动性创造的作用都会受到利率市场化水平的影响,即随着利率市场化水平的提升,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会有所减弱,价格型货币政策对银行流动性创造的影响也会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利率市场化 银行风险承担 银行流动性创造
下载PDF
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与银行信贷决策——基于新闻报道文本分析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6
20
作者 邝雄 胡南贤 徐艳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8-79,共12页
基于对网络新闻报道文本分析测度中国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并运用2008-2017年中国上市商业银行数据实证考察中国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银行信贷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银行信贷供给有显著的抑制效应。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增... 基于对网络新闻报道文本分析测度中国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并运用2008-2017年中国上市商业银行数据实证考察中国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银行信贷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银行信贷供给有显著的抑制效应。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增加时,商业银行会降低信贷供给,同时通过调整信贷结构来降低信贷风险,偏向于发放风险较低的短期贷款和担保贷款。货币当局应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定性,主动防范和化解政策冲击带来的负面影响,以期更好地促进金融良性循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政策不确定性 银行信贷供给 银行信贷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