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盆地本溪组碎屑障壁海岸砂体微相南北变化
1
作者 孟祥振 窦天财 +4 位作者 蒲仁海 高小平 刘刚 宋明 樊宇洁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55-568,共14页
在延长探区近1500口钻井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大量岩心和薄片观察以及砂厚和砂地比统计,探究鄂尔多斯盆地本溪组的砂体微相类型、平面形态和分布的沿岸变化及其控制因素。结果表明,延长气田本溪组总体均为中小潮差环境下的陆源碎屑障壁海... 在延长探区近1500口钻井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大量岩心和薄片观察以及砂厚和砂地比统计,探究鄂尔多斯盆地本溪组的砂体微相类型、平面形态和分布的沿岸变化及其控制因素。结果表明,延长气田本溪组总体均为中小潮差环境下的陆源碎屑障壁海岸沉积,但南部的甘泉—富县地区波浪作用较弱,形成了典型的障壁砂坝和障壁后沉积。北部延安—靖边南地区波浪作用较强,形成了改造障壁、浅滩和下切谷充填潮道3种主要微相砂体。障壁砂体呈平行岸线的带状或串珠状排列,近源和近岸分布;浅滩砂体呈多个分散的卵圆形远源远岸分布;潮道带砂体充填则受控于古地貌凹槽。该研究结果对延长气田和类似环境的储层识别和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波浪型障壁 弱波浪型障壁 浅滩 潮道 砂体规模与形态
下载PDF
冲刷及整治工程叠加作用下武汉河段滩槽调整特征与成因
2
作者 章广越 谈广鸣 +2 位作者 张为 尹志 王静雯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29-644,共16页
大型水库的修建引起了坝下游的滩槽调整,进而对河势、航运、防洪及生态等产生显著影响。为探究滩槽调整的驱动机制,采用1952—2022年水沙和1959—2021年地形观测资料,以长江武汉河段为例,分析了床沙组成、来水来沙及整治工程等因素的影... 大型水库的修建引起了坝下游的滩槽调整,进而对河势、航运、防洪及生态等产生显著影响。为探究滩槽调整的驱动机制,采用1952—2022年水沙和1959—2021年地形观测资料,以长江武汉河段为例,分析了床沙组成、来水来沙及整治工程等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①武汉河段枯水河槽冲刷量占全河槽冲刷量的90.4%,断面趋向窄深化,河相系数减小。不同江心洲及汊道冲淤出现差异性调整,2001—2021年,铁板洲和白沙洲洲体面积分别减少了63.1%和61.5%,潜洲和天兴洲洲体面积分别增大了212.3%和14.5%;2013年后,铁板洲左右汊均冲,天兴洲汊道左淤右冲。②来沙量锐减,河床以0.125 mm≤d<0.25 mm的细沙居多,抗冲性较弱,是冲刷加剧的先决条件;三峡水库的削峰补枯作用加剧了枯水倾向汊河的冲刷幅度;整治工程改变了滩槽冲淤的横向分布,是江心洲差异性调整的主导因素,也是天兴洲保持左淤右冲的重要原因。③三峡水库蓄水前,洲滩之间演变联动性强;三峡水库蓄水后,来沙减少和中水期时间延长导致洲滩冲刷萎缩,洲滩之间演变联动性变弱;整治工程实施后,工程保持了心滩稳定且其缓流滞沙效应提高了抗冲性,心滩淤长的同时限制了边滩发育,叠加来沙进一步减少,边滩之间、心滩之间演变联动性进一步变弱,边滩与心滩之间演变联动性再次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槽调整 水沙变化 整治工程 洲滩联动 武汉河段 三峡水库
下载PDF
长江口北支上段滩槽演变过程研究
3
作者 王凌霄 戴志军 +3 位作者 梅雪菲 王杰 楼亚颖 乔红杰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63-676,共14页
滩槽系统是河口普遍存在的地貌单元,其演变过程直接关乎航槽稳定与滩涂资源利用。利用1992年—2022年长江口北支上段实测地形资料、Landsat遥感影像及长江入海水沙、南北支分流比等数据,分析北支上段滩槽演变过程及可能的影响因素。结... 滩槽系统是河口普遍存在的地貌单元,其演变过程直接关乎航槽稳定与滩涂资源利用。利用1992年—2022年长江口北支上段实测地形资料、Landsat遥感影像及长江入海水沙、南北支分流比等数据,分析北支上段滩槽演变过程及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崇头边滩淤涨速率为0.32 km^(2)/a,新跃沙为0.25 km^(2)/a,其中超过50%的研究区边滩淤涨发生在2000年—2003年。同时,崇头河槽在2000年—2008年发生明显侵蚀,容积扩大超过50%。崇头边滩与新跃沙淤涨泥沙来源主要由潮流带入,受上游来沙影响较小。由于北支青龙港河道弯曲及涌潮现象,引起新跃沙快速淤涨。崇头边滩在洪季受径潮流顶托造成泥沙落淤;在枯季因科氏力与淤涨滩涂扩展,形成涨潮冲刷槽,构成北支“槽冲滩淤”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槽系统 动力地貌演变 潮汐不对称 长江口 北支
下载PDF
汉江狗头湾滩段航道整治工程方案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求生 漆炼勇 《水运工程》 2024年第1期178-183,共6页
狗头湾滩段作为汉江中下游重要的通航河段,在丹江口水库和引江济汉调水工程实施后,其上游来水历时、流量均发生巨大变化,水流、泥沙运动和河床变化十分复杂。结合近年实测河道水文、地形资料以及模型试验资料研究狗头湾整治方案,重点分... 狗头湾滩段作为汉江中下游重要的通航河段,在丹江口水库和引江济汉调水工程实施后,其上游来水历时、流量均发生巨大变化,水流、泥沙运动和河床变化十分复杂。结合近年实测河道水文、地形资料以及模型试验资料研究狗头湾整治方案,重点分析了该段浅滩的演变特征、水流与泥沙的运动关系以及碍航特性,提出整治工程方案。验证结果表明,整治工程的实施稳定了工程河段洲滩,束窄了中、枯水河宽,深槽普遍冲刷且走向稳定,中、枯水河势得以有效控制和巩固。研究成果可为狗头湾段浅滩和相似河道整治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质河床 复式浅滩 航道整治 工程方案
下载PDF
长江上游叉鱼碛滩航道特性及维护对策
5
作者 李俊青 包明金 樊书刚 《水运工程》 2024年第7期157-164,共8页
叉鱼碛为长江上游过渡段浅滩,位于泸州境内,属于天然河段。2013年向家坝水电站完成蓄水,2015年长江上游航道最小维护水深从2.7 m提高至2.9 m。2016年禁采前由于人为无序的挖砂采石对上游诸多滩段造成较大的破坏,枯水期水流分散,冲刷能... 叉鱼碛为长江上游过渡段浅滩,位于泸州境内,属于天然河段。2013年向家坝水电站完成蓄水,2015年长江上游航道最小维护水深从2.7 m提高至2.9 m。2016年禁采前由于人为无序的挖砂采石对上游诸多滩段造成较大的破坏,枯水期水流分散,冲刷能力减弱。在诸多背景下,长江上游诸多碍航滩段枯水期航道畅通面临较大的挑战,叉鱼碛滩段为其中的一个代表。根据实测资料分析向家坝水电站蓄水前后水沙条件的变化,对滩段近年来的演变规律进行总结,并且根据近年航道维护疏浚实施情况、疏浚效果以及相关问题,对滩段的航道维护对策进行分析,为滩段养护疏浚的设计、施工提出相关建议以及加抛整治建筑物的治理方案,可为航道维护及航道治理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河流 浅滩 航道疏浚 叉鱼碛滩
下载PDF
涡河航道浅滩-深槽生境恢复措施效果研究
6
作者 林燕清 胡飞 《水运工程》 2024年第1期161-169,共9页
为了满足绿色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在水运工程建设中常进行生境恢复措施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目前河道的生境恢复措施主要偏向于岸坡生态建设。根据涡河实际情况,针对“四大家鱼”、荆涂峡鲤、长吻鮠以及底栖生物,探究其水深、流速适宜... 为了满足绿色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在水运工程建设中常进行生境恢复措施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目前河道的生境恢复措施主要偏向于岸坡生态建设。根据涡河实际情况,针对“四大家鱼”、荆涂峡鲤、长吻鮠以及底栖生物,探究其水深、流速适宜性曲线,在此基础上建立生境恢复模型,并提出在河道建立浅滩-深槽交错分布的生境恢复措施。利用生境恢复模型,研究不同流量条件下浅滩-深槽生境恢复措施的工程效果。结果表明,浅滩-深槽生境措施实施以后能有效提高鱼类和底栖动物的生境适宜度,可以扩大其生境适宜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道整治 生境恢复 浅滩-深槽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长江口白茆沙河段南强北弱格局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杜德军 王晓俊 +3 位作者 成泽霖 贾梦豪 闻云呈 李阳帆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5-90,共6页
近年来白茆沙汊道“南强北弱”态势持续增强,南水道主槽和近岸河床冲刷明显,日益威胁水下岸坡稳定与附近码头安全。通过对白茆沙汊道演变态势与分流比变化特征展开分析,进而对白茆沙汊道“南强北弱”分流格局变化及原因进行了系统研究... 近年来白茆沙汊道“南强北弱”态势持续增强,南水道主槽和近岸河床冲刷明显,日益威胁水下岸坡稳定与附近码头安全。通过对白茆沙汊道演变态势与分流比变化特征展开分析,进而对白茆沙汊道“南强北弱”分流格局变化及原因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认为:白茆沙汊道“南强北弱”格局增强的态势是白茆沙汊道历年来周期性演变中某一阶段的表现形式;鉴于不同方法计算的汊道分流比存在差异,故用分流比表征汊道强弱时,应选用同一类型的值进行比较;深水航道一期整治工程实施遏制了白茆沙冲刷后退的态势,改变了该河段周期性演变的模式,有利于河势稳定;在现有水情、工情及河势条件下,白茆沙汊道“南强北弱”的格局变化将趋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茆沙 南水道 北水道 南强北弱 分流比 长江口
下载PDF
珠江黄茅海河口湾滩槽结构演变及动态平衡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清书 傅林曦 +4 位作者 魏稳 贾良文 李博 王恒 黄恩茂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8-81,共14页
河口湾常由滩、槽地貌系统组合而成,其滩槽结构演变及动态平衡既是河口海岸研究的重要科学问题,又是河口规划治理与港口航道建设的理论基石。本文以黄茅海河口湾为研究靶区,采用“动力−沉积−地貌”的研究思路,基于不同历史年代的海图资... 河口湾常由滩、槽地貌系统组合而成,其滩槽结构演变及动态平衡既是河口海岸研究的重要科学问题,又是河口规划治理与港口航道建设的理论基石。本文以黄茅海河口湾为研究靶区,采用“动力−沉积−地貌”的研究思路,基于不同历史年代的海图资料,运用地貌信息熵等分析方法,研究黄茅海河口湾滩槽结构的系统演变特征及动态平衡机制,主要发现包括:(1)黄茅海河口湾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地貌演变,大致以2007年为转折点,经历由淤积到冲刷的状态转换,其在1940-2007年呈淤积状态,年均淤积率为1.4cm/a,在2007-2015年呈冲刷状态,年均冲刷率为1.2cm/a。(2)黄茅海河口湾的滩槽结构发生转换,在2003-2007年之间由“三滩两槽”的结构转换为“两滩一槽”的结构,受围垦和疏浚工程影响,滩槽分异趋于加强,呈现浅滩淤浅、深槽刷深的演变特征。(3)黄茅海河口湾地貌信息熵熵值先减后增,从缓慢淤积相对稳定的有序状态向人为干预下冲淤格局变化及滩槽演变的不确定性增加转换;滩槽结构的稳态存在差异,浅滩相对于深槽显示出更高的不确定性。(4)人类活动将滩槽结构的原有稳态打破,疏浚工程使得东槽的活力提升,促进深槽自适应重构平衡向有序方向发展。西滩和东滩经历围垦等人类活动干扰平衡,浅滩失稳呈无序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茅海 滩槽结构演变 地貌信息熵 动态平衡 河口湾
下载PDF
饶河双港—褚溪河口航道整治后浅滩演变及最低通航水位变化
9
作者 和悦 陈界仁 屈一晗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0-103,111,共5页
饶河双港—褚溪河口航道整治工程实施后,遭遇2022年极端枯水条件下,局部存在碍航浅滩段。依据实测资料及数学模型计算,对浅滩演变、基本站设计水位变化及最低通航水位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工程后朱袍山—褚溪河口段航槽深泓高程以下... 饶河双港—褚溪河口航道整治工程实施后,遭遇2022年极端枯水条件下,局部存在碍航浅滩段。依据实测资料及数学模型计算,对浅滩演变、基本站设计水位变化及最低通航水位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工程后朱袍山—褚溪河口段航槽深泓高程以下降为主,平均值为0.7~3.0 m,冲刷总量为137.31万m^(3);延长水文系列至2021年,饶河双港下游段基本站设计最低通航水位下降值为0.12~0.61 m;设计最低通航流量条件下,饶河湖区段水位下降最大值为0.13~0.25 m,平均为0.05~0.11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饶河航道 浅滩演变 模型计算 最低通航水位
下载PDF
横沙东滩圈围八期工程实施对周边河势的影响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国庆 韩露 +2 位作者 刘杰 张志林 王元叶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20-124,132,共6页
针对横沙东滩圈围八期工程实施对工程附近水域产生的影响,采用河势分析方法对工程实施后的2017—2021年水沙及地形冲淤变化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洪季北港落潮分流比介于52.4%~55.9%,总体无趋势性变化;2)北槽、北港中下段主槽及横... 针对横沙东滩圈围八期工程实施对工程附近水域产生的影响,采用河势分析方法对工程实施后的2017—2021年水沙及地形冲淤变化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洪季北港落潮分流比介于52.4%~55.9%,总体无趋势性变化;2)北槽、北港中下段主槽及横沙浅滩延续2010年以来冲淤态势;3)北港下段主槽深泓有所南偏且更加平顺;4)横沙通道容积保持稳定。此外,N 23潜堤头部及临近潜堤的横沙浅滩北沿冲刷明显,需继续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沙东滩圈围八期工程 北港中下段主槽 横沙浅滩
下载PDF
长江口新河势下横沙浅滩发展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锐 《机电设备》 2023年第4期77-80,共4页
从长江口新河势的基本特征出发,按时间线阐述新河势下横沙浅滩侵蚀作用的发展过程,并预测未来趋势。基于自然和人工等2个因素分析侵蚀的成因,以期为后期固沙保滩、航道整治等工程的方案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新河势 横沙浅滩 侵蚀 航道稳定 长江口
下载PDF
长江上游叉鱼碛滩段水流特性数值模拟
12
作者 彭毕帅 贺艺伟 +1 位作者 张文江 陈希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6-92,100,共8页
长江上游叉鱼碛滩段为汊道出口处的枯水期过渡段急浅滩,船舶上行困难,且每年进行维护性疏浚才能保持畅通。针对叉鱼碛滩段卡口处急流、过渡段出浅的特性,应用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进行水流特性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整治措施。结果表明,拆... 长江上游叉鱼碛滩段为汊道出口处的枯水期过渡段急浅滩,船舶上行困难,且每年进行维护性疏浚才能保持畅通。针对叉鱼碛滩段卡口处急流、过渡段出浅的特性,应用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进行水流特性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整治措施。结果表明,拆除已建的叉鱼碛顺坝,同时增强过渡段浅区冲刷历时的整治措施才能有效缓解碍航;整治方案实施后急滩特征消失,且在多年平均流量附近航槽内过渡段平均流速均有增加,有利于减小过渡段浅区的淤积,航道尺度满足规划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滩 浅滩 航道整治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南京以下12.5m深水航道通州沙河段完善工程物理模型研究
13
作者 刘高峰 王统泽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7-102,108,共7页
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一期、二期工程总体取得了良好的整治效果,针对通州沙局部区段未完全稳定、新开沙还在持续冲刷后退等问题,为进一步稳定航道开展了后续完善工程的研究,采用定床物理模型试验的方案对完善工程实施后的流场进行研... 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一期、二期工程总体取得了良好的整治效果,针对通州沙局部区段未完全稳定、新开沙还在持续冲刷后退等问题,为进一步稳定航道开展了后续完善工程的研究,采用定床物理模型试验的方案对完善工程实施后的流场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完善工程方案的水动力轴线在南通水道和通州沙东水道进口处均有一定程度的向东北偏移,工程方案使得通州沙堤线的涨潮越堤流量和新开沙—裤子港沙之间串沟的越堤落潮量大幅度减小。完善工程方案实施后天生港—龙爪岩河段落潮平均流速以增加为主,且普遍覆盖现有航道位置,落潮动力以及落潮输沙能力增强,因此工程可以达到稳定沙体和改善航道维护条件的整治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州沙河段 新开沙 航道整治 物理模型
下载PDF
海南陵水新村潟湖口外滩槽演变分析
14
作者 刘林 周鸿权 张永强 《中国港湾建设》 2023年第12期41-45,共5页
海南陵水新村潟湖口外滩槽稳定性差,制约了潟湖的整治和开发利用,为了研究潟湖口外滩槽的演变规律,结合潟湖的地形地貌、海岸动力和泥沙冲淤特点,通过对比潟湖近30 a的遥感影像资料,分析了潟湖口外海岸线、浅滩及深槽的冲淤变化,研究表... 海南陵水新村潟湖口外滩槽稳定性差,制约了潟湖的整治和开发利用,为了研究潟湖口外滩槽的演变规律,结合潟湖的地形地貌、海岸动力和泥沙冲淤特点,通过对比潟湖近30 a的遥感影像资料,分析了潟湖口外海岸线、浅滩及深槽的冲淤变化,研究表明潟湖口外潮汐汊道深槽主轴线不稳定,周围岸滩亦存在强烈的冲淤变化,滩槽地貌一直处于单通道和双通道的相互演变之中,一个相对完整的演变期大约需要经历10~20 a左右的时间,波流作用下自东向西的沿岸输沙以及台风等极端事件影响是造成滩槽变化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村潟湖 滩槽 演变分析 潮汐汊道
下载PDF
湘江株洲枢纽库尾整治河段船舶操纵运动模拟
15
作者 舒小红 邹开明 汪映红 《山东交通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153-162,共10页
为解决散乱浅滩弯曲河段水流条件复杂、船舶航行困难且易受浅水效应影响的问题,建立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及船舶操纵运动数学模型,以湘江株洲枢纽库尾鱼弄子滩为例,通过实测资料验证数学模型的可靠性,对典型工况进行船舶运动数值模拟,... 为解决散乱浅滩弯曲河段水流条件复杂、船舶航行困难且易受浅水效应影响的问题,建立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及船舶操纵运动数学模型,以湘江株洲枢纽库尾鱼弄子滩为例,通过实测资料验证数学模型的可靠性,对典型工况进行船舶运动数值模拟,计算相应航行参数,评估航道整治效果及通航条件。结果表明:疏浚受散乱浅滩影响的弯曲航道能有效优化航道水流流态,明显改善船舶通航条件。该数值模拟可为评估散乱浅滩弯曲航道的整治效果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操纵运动数学模型 浅水效应 散乱浅滩 弯曲航道
下载PDF
伶仃洋茅洲河口动力地貌演变过程 被引量:6
16
作者 季荣耀 陆永军 +3 位作者 詹小磊 莫思平 顾继一 王志力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81-788,共8页
利用长系列的水文泥沙、水下地形和遥感影像等数据,通过数字地形高程模型和水动力数学模型等方法,探讨了伶仃洋茅洲河口的动力地貌演变过程及主要原因。结果表明:伶仃洋中滩海区近年冲刷态势明显,拦江沙与矾石浅滩呈现逐渐分离并有发育... 利用长系列的水文泥沙、水下地形和遥感影像等数据,通过数字地形高程模型和水动力数学模型等方法,探讨了伶仃洋茅洲河口的动力地貌演变过程及主要原因。结果表明:伶仃洋中滩海区近年冲刷态势明显,拦江沙与矾石浅滩呈现逐渐分离并有发育形成“新中槽”的演变趋势;茅洲河口门深槽的形成发育以落潮流动力作用为主,交椅湾深槽具有涨潮沟的性质,交椅沙形成发育对于稳定周边海区滩槽格局具有重要作用;大规模围涂造地和海床采砂等人类开发活动显著改变了伶仃洋的地形边界条件,进而影响河口水沙输移和滩槽格局,亟需加强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槽稳定性 动力地貌 人类活动 茅洲河口 伶仃洋
下载PDF
三峡蓄水后枝江-江口水道演变趋势初步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朱玲玲 李义天 +1 位作者 孙昭华 葛华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15,共8页
利用三峡蓄水后5年的观测资料,分析枝江江口河段航道条件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运用二维数学模型进行河床可动性研究。结果表明该河段河床可动性较强,洲滩以及河槽的冲刷变化将会导致枝江上浅区的水浅问题加剧,而枝江下浅区和江口... 利用三峡蓄水后5年的观测资料,分析枝江江口河段航道条件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运用二维数学模型进行河床可动性研究。结果表明该河段河床可动性较强,洲滩以及河槽的冲刷变化将会导致枝江上浅区的水浅问题加剧,而枝江下浅区和江口浅区的碍航问题可以得到改善,同时冲刷将引起昌门溪枯水水位较大幅度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卵石河段 浅滩 可动性 极限冲刷
下载PDF
曹妃甸深水大港滩槽稳定及工程效应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陆永军 季荣耀 左利钦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3-46,共14页
曹妃甸是渤海唯一不需要开挖航道和港池即可建设30万t级大型泊位的天然港址.该深水大港滩槽及潮沟为一个整体,自然条件下能否长期稳定是关注的焦点,只有稳定才能建港.本文简述了曹妃甸近岸海区地貌及水沙运动特征,从海岸体系的形成发育... 曹妃甸是渤海唯一不需要开挖航道和港池即可建设30万t级大型泊位的天然港址.该深水大港滩槽及潮沟为一个整体,自然条件下能否长期稳定是关注的焦点,只有稳定才能建港.本文简述了曹妃甸近岸海区地貌及水沙运动特征,从海岸体系的形成发育过程出发,分析了滩槽长期稳定性的变化趋势.近期接岸大堤、港区围填与码头建设等工程效应的分析表明,甸头前沿深槽以冲刷为主,规划方案实施两至三年后工程引起的甸头前沿海床冲淤基本达到平衡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槽演变 动力地貌 稳定性 深水大港 曹妃甸 渤海湾
下载PDF
瓯江口中沙采沙对温州港航道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李孟国 吴以喜 蒋厚武 《水道港口》 2005年第4期195-200,共6页
采用水动力泥沙环境分析、中沙水域冲淤演变分析、潮流数学模型计算、航道泥沙淤积计算等手段对中沙有限量采沙对温州进出港主航道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论证。结果表明,在中沙浅滩进行有限量的采沙基本不会对温州港进出港主航道造成负面... 采用水动力泥沙环境分析、中沙水域冲淤演变分析、潮流数学模型计算、航道泥沙淤积计算等手段对中沙有限量采沙对温州进出港主航道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论证。结果表明,在中沙浅滩进行有限量的采沙基本不会对温州港进出港主航道造成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瓯江口 中沙 航道 潮流 泥沙 数学模型
下载PDF
曹妃甸填海工程阻断浅滩潮道初期老龙沟深槽的地形变化 被引量:7
20
作者 尹延鸿 褚宏宪 +3 位作者 李绍全 胡刚 毕世普 袁红明 《海洋地质前沿》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6,共6页
通过研究1992、1997、2006年的测深资料,对比分析了横切老龙沟深槽口门处的地形横剖面和大致沿老龙沟深槽轴线的地形纵剖面,可知在此期间深槽内的水深有变浅和淤积的趋势。总体看来,老龙沟深槽的淤积厚度在0.61-4.8 m之间,并且老龙沟深... 通过研究1992、1997、2006年的测深资料,对比分析了横切老龙沟深槽口门处的地形横剖面和大致沿老龙沟深槽轴线的地形纵剖面,可知在此期间深槽内的水深有变浅和淤积的趋势。总体看来,老龙沟深槽的淤积厚度在0.61-4.8 m之间,并且老龙沟深槽轴线也有自东向西迁移的趋势。自2004年曹妃甸填海工程的通岛公路阻断浅滩潮道后,使老龙沟深槽内的潮流流量和流速减小,是引起老龙沟深槽内的水深变浅和淤积的主要原因。淤积可能主要发生在通岛公路阻断浅滩潮道后的初期即2004—2006年期间。该研究结果也证实了我们阻断浅滩潮道会引起老龙沟深槽淤积的推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龙沟深槽 地形变化 曹妃甸 浅滩潮道 淤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