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D-slicer软件+手机sina软件在高血压性脑出血穿刺引流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
作者 彭逸龙 伍益 +6 位作者 陈少霭 李智斌 董家军 冯子泽 古机泳 钟鸣谷 贾继明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8年第6期427-429,共3页
目的探讨3D-slicer软件以及手机软件Sina在高血压性脑出血穿刺引流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资料,术前运用3D-slicer软件进行血肿等三维重建,之后在手机软件Sina的辅助下行血肿穿刺置管引流术。结果 20... 目的探讨3D-slicer软件以及手机软件Sina在高血压性脑出血穿刺引流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资料,术前运用3D-slicer软件进行血肿等三维重建,之后在手机软件Sina的辅助下行血肿穿刺置管引流术。结果 20例均成功穿刺血肿,其中15例达预设位置。术后第二天行头颅CT检查示引流管均位于血肿腔内,未发现颅内再出血及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3D-slicer软件可以为高血压性脑出血穿刺引流术治疗提供客观、精确的定位,而手机Sina软件可以指导手术操作,提高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脑出血 3D-slicer软件 手机sina软件 穿刺引流术
下载PDF
3D Slicer联合手机sina软件辅助定位神经内镜下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6
2
作者 张茂彬 孙宇 《中国医刊》 CAS 2019年第12期1361-1364,共4页
目的探讨3D Slicer联合手机sina软件辅助定位神经内镜下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辽宁省丹东市中心医院诊治的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32例,按照手术方法分为开颅手术组和内镜手术组,每组6... 目的探讨3D Slicer联合手机sina软件辅助定位神经内镜下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辽宁省丹东市中心医院诊治的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32例,按照手术方法分为开颅手术组和内镜手术组,每组66例。开颅手术组行显微镜下经额颞开颅血肿清除术,内镜手术组实施在3D Slicer联合手机sina软件辅助定位下的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3d的血肿清除率,再出血率,穿刺血肿达目标位置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近期预后状况。结果内镜手术组术后1、3d时的血肿清除率均明显高于开颅手术组(P<0.05);内镜手术组再出血率为3.03%、成功穿刺率为96.97%、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03%,而对照组分别为13.64%、83.33%、18.1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内镜手术组术后3个月预后良好率为84.85%,显著高于开颅组的46.97%(P<0.05)。结论3D Slicer联合手机sina软件能够为高血压脑病患者神经内镜下治疗提供效果更加确切、安全的术前定位,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 脑出血 神经内镜 3D Slicer sina软件
下载PDF
3D-Slicer联合sina软件辅助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5
3
作者 伍学斌 康强 +4 位作者 李敏 曾胜田 彭远强 翁志蓬 陈洪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34-139,共6页
目的观察3D-Slicer联合sina软件辅助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探讨3D-Slicer联合sina软件在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术前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5年7月至2017年10月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脑病科... 目的观察3D-Slicer联合sina软件辅助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探讨3D-Slicer联合sina软件在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术前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5年7月至2017年10月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脑病科收治的幕上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38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内镜组和穿刺组,每组19例。内镜组为3D-Slicer联合sina软件辅助下行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穿刺组为CT定位下行血肿微创软通道穿刺引流术。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及第3天的血肿清除率、穿刺到预设位置成功、术后再出血、术后并发症和术后3个月预后良好情况,评估3D-Slicer联合sina软件在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术前定位的效果。结果内镜组术后第1天血肿清除率明显高于穿刺组[(90±10)%比(46±16)%;t=2.348,P<0.05],穿刺到预设位置成功情况内镜组优于穿刺组(19/19比14/19;χ~2=5.758,P=0.016),内镜组术后再出血率低于穿刺组(0比4/19;χ~2=4.471,P=0.0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感染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个月内镜组预后良好17例,穿刺组预后良好11例,预后良好情况内镜组优于穿刺组(χ~2=4.866,P=0.027)。结论 3 D-Slicer联合sina软件辅助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优于CT定位下血肿微创软通道穿刺引流术,3D-Slicer联合sina软件可以为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提供快速、准确的手术前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 神经内镜 3D-Slicer软件 sina软件 智能手机
下载PDF
Sina软件合并CT图像融合辅助硬通道穿刺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张锋 季猛 +5 位作者 张靖 张闻闻 孙吉林 朱勋 王玉海 徐亦农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29-30,共2页
目的探讨Sina软件合并CT图像融合辅助硬通道穿刺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分为融合组(n=15)和对照组(n=15)。融合组病人接受Sina软件合并CT图像融合辅助硬通道穿刺治疗,而对照组... 目的探讨Sina软件合并CT图像融合辅助硬通道穿刺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分为融合组(n=15)和对照组(n=15)。融合组病人接受Sina软件合并CT图像融合辅助硬通道穿刺治疗,而对照组病人接受传统硬通道盲穿治疗。比较两组病人术后血肿清除率、术后再出血、颅内感染和术后3个月预后情况。结果融合组术后第1天血肿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感染、再出血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随访结果表明融合组预后良好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Sina软件合并CT图像融合技术可以为血肿清除术中硬通道穿刺提供准确的定位,其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优于盲穿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 穿刺性 硬通道 sina软件 图像融合
下载PDF
Sina软件在颅内幕上病变手术中的定位与神经导航定位对比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杨松 何裕超 +6 位作者 杨远维 徐进 黄龙 李猛 蔡卫 蔡畅 许志剑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10期452-454,共3页
目的对比研究在颅内幕上病变手术中Sina软件定位与神经导航定位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开颅手术治疗的20例颅内幕上病变病人的临床资料,按术前定位方法将病人分为Sina定位组(n=10)和导航定位组(n=10),Sina定位组术前采用Sina软件定... 目的对比研究在颅内幕上病变手术中Sina软件定位与神经导航定位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开颅手术治疗的20例颅内幕上病变病人的临床资料,按术前定位方法将病人分为Sina定位组(n=10)和导航定位组(n=10),Sina定位组术前采用Sina软件定位,设计手术切口。导航定位组术前采用神经导航系统定位,设计手术切口,术中采用神经导航系统评估病变切除情况。比较两组病人术前定位时间、术中病变暴露情况、术后病变切除情况以及GOS评分。结果 Sina定位组在颅内幕上病变定位时间上短于导航定位组(P=0.001),两组病人在术中病变暴露、病变切除情况、术后GOS评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颅内幕上病变中,Sina软件可以做到快速定位,为手术提供简便的定位方法,因其经济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变 颅内 幕上 sina软件 定位 神经导航
下载PDF
3D-Slicer联合sina软件辅助经皮穿刺球囊压迫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
6
作者 宋旭东 罗波 +2 位作者 刘毅 陈华轩 王潇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20-1124,共5页
目的探讨3D-Slicer联合sina软件辅助经皮穿刺球囊压迫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65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纳入研究,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分为3D-Slicer联合sina软件辅助穿刺手术组(观察组)35例和传统徒手定位穿刺... 目的探讨3D-Slicer联合sina软件辅助经皮穿刺球囊压迫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65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纳入研究,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分为3D-Slicer联合sina软件辅助穿刺手术组(观察组)35例和传统徒手定位穿刺手术组(对照组)30例。比较手术时间、穿刺时间、穿刺次数、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射线量、球囊成形不良例数、术后第1天Barrow神经病学研究所(BNI)疼痛强度评分以及术后6个月内的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穿刺时间、穿刺次数、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射线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球囊成形不良例数、术后第1天疼痛完全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内随访,两组患者面部麻木、复视、咬肌无力、角膜炎、唇疱疹、血管损伤、复发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Slicer联合sina软件可辅助精准、快捷穿刺卵圆孔以及注入适量造影剂进行压迫,可缩短穿刺和手术时间,减少穿刺、透视次数,降低术中射线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Slicer软件 sina软件 三叉神经痛 经皮穿刺球囊压迫
下载PDF
3D-Slicer联合sina软件辅助椎弓根置钉在椎管内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7
作者 宋旭东 刘毅 +1 位作者 罗波 王潇娅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2年第5期341-344,共4页
目的 探讨3D-Slicer联合sina软件辅助椎弓根置钉技术在椎管内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手术治疗的46例椎管内肿瘤的临床资料。术中应用3D-Slicer联合sina软件辅助定位置钉26例(观察组),徒手定位置钉20... 目的 探讨3D-Slicer联合sina软件辅助椎弓根置钉技术在椎管内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手术治疗的46例椎管内肿瘤的临床资料。术中应用3D-Slicer联合sina软件辅助定位置钉26例(观察组),徒手定位置钉20例(对照组)。术后行C臂、CT扫描,按照Gertzbein-Robbins方法评估置钉的准确性。结果 观察组术中射线量、单钉置入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术区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置钉穿破皮质骨发生率(16.38%)、不良置钉率(5.17%)、术中调整置钉率(18.10%)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31.11%、13.33%、37.78%;P<0.05)。两组血管神经损伤及术后1年内钉棒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与徒手定位置钉相比,3D-Slicer联合sina软件辅助椎弓根置钉,明显提高置钉的准确性,并具减少手术相关的副损伤,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内肿瘤 显微手术 椎弓根置钉 3D-Slicer软件 sina软件
下载PDF
3D-slicer 联合sina软件在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康强 曾胜田 +1 位作者 陈洪 伍学斌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3期84-85,共2页
目的 观察3D-slicer联合sina软件在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术前定位的应用,对于3D-slicer+sina软件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治疗中的临床价值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来我院诊断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疾病的患者进行研究,50例患者均采取神... 目的 观察3D-slicer联合sina软件在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术前定位的应用,对于3D-slicer+sina软件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治疗中的临床价值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来我院诊断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疾病的患者进行研究,50例患者均采取神经内镜辅助下的血肿清除术疗法治疗疾病,按术前定位方法 不同分为3D-slicer软件定位组(观察组)和CT定位组(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两种方法 下患者颅内血肿术前定位效果,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的手术疗效.结果 术后第1天血肿清除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前定位准确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一次穿刺至预设位置成功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术后再出血率方面,观察组患者的数据结果 好,术后并发症方面,两组数据并无较大的差别(P>0.05),预后良好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χ2=4.367,P<0.05).结论 3D-slicer联合sina软件疗法有操作简便、精准的手术前定位优势,可以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改善患者预后等,以期患者病情可得到有效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slicer联合sina软件 高血压脑出血 神经内镜微创手术
下载PDF
Sina软件合并CT图像融合辅助硬通道穿刺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中的应用
9
作者 季猛 徐亦农 +1 位作者 张闻闻 孙吉林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1年第10期0226-0228,共3页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神经外科中经常会出现的一种危急型病状,在病情初期便可严重危及到患者生命。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中,通常是以硬通道穿刺的方式来进行治疗,但是在穿刺治疗过程中,对于血肿部位的确定以及穿刺的方向和深度尤为重要,然而...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神经外科中经常会出现的一种危急型病状,在病情初期便可严重危及到患者生命。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中,通常是以硬通道穿刺的方式来进行治疗,但是在穿刺治疗过程中,对于血肿部位的确定以及穿刺的方向和深度尤为重要,然而传统型的穿刺方式均是通过头部CT来确定,之后便由术者以自身经验进行盲穿,但是这种情况通常需要多次为患者进行穿刺,这就容易使患者造成一定损伤。所以现阶段可以充分运用手机软件来确定穿刺位置,比如Sina软件合并CT图像融合辅助的方式,因此本次研究将通过具体数据对其进行研究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na软件 CT图形 硬通道穿刺 高血压脑出血 应用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