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9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精度重磁方法寻找隐伏矽卡岩型铁矿
1
作者 董健 李肖鹏 +5 位作者 付超 党智财 赵晓博 曾庆斌 胡雪平 王金辉 《物探与化探》 CAS 2024年第1期31-39,共9页
位于华北克拉通东部的鲁中莱芜地区是矽卡岩型富铁矿重要产区,矿床主要产于矿山岩体与中奥陶统碳酸盐岩地层的接触带中。本文利用最新重磁测量成果,对矿山岩体外围西部石家泉—刘家庙一带重磁异常特征进行了细致研究,结合区内已知铁矿... 位于华北克拉通东部的鲁中莱芜地区是矽卡岩型富铁矿重要产区,矿床主要产于矿山岩体与中奥陶统碳酸盐岩地层的接触带中。本文利用最新重磁测量成果,对矿山岩体外围西部石家泉—刘家庙一带重磁异常特征进行了细致研究,结合区内已知铁矿重磁场特征,圈定了深部找矿靶区。在成矿有利地段布设了大比例尺重磁剖面,以已知钻孔为约束条件,利用2.5D重磁联合反演技术,对重磁异常进行了定性及定量解释。解释结果为后续钻孔位置布设及深度预测提供了依据,该钻孔揭露了15.8 m厚的富铁矿,找矿效果显著,为今后本区进一步寻找矽卡岩型铁矿提供了重要指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芜地区 布格重力异常 航磁异常 矽卡岩型铁矿 2.5D重磁联合反演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矽卡岩型富铁矿成矿关键控制因素:来自地层学的制约
2
作者 张保涛 梅贞华 +6 位作者 李秀章 姜晓平 胡兆国 王小玉 赵晓博 胡加斌 柳森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8-116,共19页
华北克拉通矽卡岩型富铁矿床成矿关键控制因素一直是科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也是制约下一步找矿方向和进一步实现找矿突破的关键。本次工作基于对华北克拉通典型矿床矿体分布规律的研究,基于地层学分析,研究了矿体分布的关键控制因素和... 华北克拉通矽卡岩型富铁矿床成矿关键控制因素一直是科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也是制约下一步找矿方向和进一步实现找矿突破的关键。本次工作基于对华北克拉通典型矿床矿体分布规律的研究,基于地层学分析,研究了矿体分布的关键控制因素和制约机理。华北克拉通各典型矽卡岩型富铁矿床主矿体与围岩层系、岩溶层、膏岩层等的空间关系密切,主要分布于中奥陶统峰峰组二段、下马家沟组二段和上马家沟组二段,处于主要含膏层的上覆强岩溶层。地层学因素对矽卡岩型富铁矿床成矿的关键控制作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岩溶层系的垂向分布制约富铁矿体就位的有利空间;不整合面的发育控制岩溶系统发育的程度,影响富铁矿体规模;层序地层对岩溶期次的约束作用,限定了岩溶发育层位以及富铁矿层的分布;膏盐岩层指示阶段性强岩溶作用的底界,限定富铁矿体赋存的有利空间下限。根据研究认识,建立了华北克拉通矽卡岩型富铁矿床地质找矿模型,提出七个潜在成矿空间层段,其中包括三个主力成矿层段,并指出了下一步重点找矿及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控制因素 富铁矿 矽卡岩型 地层学 华北克拉通
下载PDF
河北中关矽卡岩铁矿床钴元素分布规律与沉淀机制研究及意义
3
作者 张岱岳 曹冲 +5 位作者 王树志 曹庆 董博萧 李悦 董桂玉 王玲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4-264,共21页
河北中关铁矿是“邯邢式”矽卡岩铁矿的代表矿床,本文将中关铁矿床成矿过程划分为5个阶段:干矽卡岩阶段、湿矽卡岩阶段、氧化物阶段、铁铜硫化物阶段和铅锌硫化物阶段。对湿矽卡岩阶段、氧化物阶段和铁铜硫化物阶段的金属矿物(包括黄铁... 河北中关铁矿是“邯邢式”矽卡岩铁矿的代表矿床,本文将中关铁矿床成矿过程划分为5个阶段:干矽卡岩阶段、湿矽卡岩阶段、氧化物阶段、铁铜硫化物阶段和铅锌硫化物阶段。对湿矽卡岩阶段、氧化物阶段和铁铜硫化物阶段的金属矿物(包括黄铁矿、磁铁矿、赤铁矿等)开展电子探针测试,并且对这三个成矿阶段的代表性磁铁矿进行LA-ICP-MS微量元素测试,旨在查明中关铁矿床中Co的赋存状态以及在矿床不同成矿阶段的分布规律,探讨Co元素迁移演化-沉淀机制。研究结果表明,Co主要以类质同象的形式存在于黄铁矿中。不同成矿阶段的Co元素分布不均匀,氧化物阶段黄铁矿和磁铁矿中的Co含量最高,分别为0.12%~1.39%、41×10^(-6)~76×10^(-6);铁铜硫化物阶段黄铁矿大量出现,且Co含量相对较高,为BDL(低于检测限)~0.45%,同时期条带状磁铁矿为32×10^(-6)~71×10^(-6),故此阶段为Co元素最主要的富集阶段。湿矽卡岩阶段为较高温、弱氧化条件,氧化物阶段温度逐渐降低,氧逸度增加,Co可能主要以CoCl_(4)^(2-)形式络合迁移;铁铜硫化物阶段温度进一步降低,但还原性增加,Co可能主要以CoCl_(4)^(2-)和Co(HS)+形式络合迁移。温度降低以及氧化还原条件的变化可能是控制Co沉淀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赋存状态 分布规律 迁移和沉淀机制 矽卡岩 中关铁矿 河北
下载PDF
鲁西北潘店重磁异常带矽卡岩型铁矿精细找矿方向——来自广域电磁法深部找矿的启示
4
作者 郭国强 李亚东 +7 位作者 王阳 于嘉宾 王润生 高晓丰 张大明 胡东宁 方磊 国玮芳 《物探与化探》 CAS 2024年第2期327-333,共7页
山东省鲁西北潘店地区超深覆盖区航磁和重力异常明显,通过系统的重磁异常查证工作,在研究区重磁异常带开展的多个钻孔均取得了深部矽卡岩型铁矿床找矿突破,但由于重磁异常带范围较大且其特征不能直接指示找矿方向,造成部分钻孔不见矿或... 山东省鲁西北潘店地区超深覆盖区航磁和重力异常明显,通过系统的重磁异常查证工作,在研究区重磁异常带开展的多个钻孔均取得了深部矽卡岩型铁矿床找矿突破,但由于重磁异常带范围较大且其特征不能直接指示找矿方向,造成部分钻孔不见矿或见矿情况差。因此,为了更好地在重磁异常带精细圈定成矿位置,实现新的更大的找矿大突破,本文旨在已查证的潘店重磁异常带开展广域电磁测深(WFEM)工作,结合钻探验证情况,圈定深覆盖区矽卡岩型铁矿深部成矿区间及成矿有利结构面,提出深部精细找矿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潘店地区 矽卡岩型铁矿 重磁异常带 广域电磁测深 精细找矿方向
下载PDF
豫西前坪铁多金属矿床破矿构造解析及找矿前景分析
5
作者 张伟 王亚伟 +2 位作者 丁毅 赵晶磊 李腾腾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24年第3期186-194,共9页
在分析区域成矿背景及矿区地质特征的基础上,依据目前生产勘探成果,重点讨论破矿构造发育特征,为后期勘查指出了五处找矿靶区。笔者认为研究区矿床成因类型属接触交代-热液型多金属矿床,后期破矿构造较发育,导致矿体呈现出叠瓦状的分布... 在分析区域成矿背景及矿区地质特征的基础上,依据目前生产勘探成果,重点讨论破矿构造发育特征,为后期勘查指出了五处找矿靶区。笔者认为研究区矿床成因类型属接触交代-热液型多金属矿床,后期破矿构造较发育,导致矿体呈现出叠瓦状的分布特征。该认识对前坪矿区的后期勘查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对区域类似矿产的勘查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坪铁多金属矿 构造破矿 叠瓦状 矽卡岩型矿床 正长斑岩体
下载PDF
Mineralization, Mineralogy and Geochemistry of Saheb Fe-Cu Deposit of Saqqez (Kurdestan), NW Iran
6
作者 Zahra Zandi Alireza Jafari Rad +1 位作者 Arash Gourabjeripour Mohammad Lotfi 《Open Journal of Geology》 2018年第5期514-528,共15页
The Saheb Fe-Cu skarn deposit is located in the Sanandaj-Sirjan metamorphic belt, SE Saqqez, western Iran and has been formed along the contact between the Oligo-Miocene aged Saheb granitoid and the Permian aged impur... The Saheb Fe-Cu skarn deposit is located in the Sanandaj-Sirjan metamorphic belt, SE Saqqez, western Iran and has been formed along the contact between the Oligo-Miocene aged Saheb granitoid and the Permian aged impure calcareous rocks and includes endoskarn and exoskarn. Exoskarn is widely developed and includes garnet and epidote skarn zones. The majority of mineralized zones are concentrated in garnet skarn. The relatively oxidizing mineralogical assemblage of the Saheb skarn includes garnet (andradite-grossular), pyroxene (diopside-hedenbergite), magnetite and hematite. Magnetite is the main and abundant ore mineral throughout the ore deposit. Based on field evidences and microscopic studies of skarn zone samples, two stages of prograde and retrograde alteration are distinguishable.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sample analysis of Saheb skarn intrusive body by XRF and ICP-MS techniques, the combination of this body is chiefly granite to granodiorite-diorite and belongs to the I-type granitoids, metaluminous and K-rich calc-alkaline series. The Saheb granitoid is related to the VAG (Volcanic Arc Granite) tectonic sett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ran Saqqez Saheb deposit iron skarn METASOMATISM MAGNETITE
下载PDF
鲁西超深覆盖区矽卡岩型铁矿勘查技术体系研究——以齐河—禹城地区铁矿勘查为例
7
作者 郝兴中 张文 +7 位作者 朱学强 智云宝 王润生 刘伟 王巧云 李英平 张贵丽 彭观峰 《山东国土资源》 2023年第3期102-109,共8页
鲁西齐河-禹城超深覆盖区矽卡岩型铁矿找矿成功案例对于深覆盖区铁矿勘查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齐河—禹城地区属低缓地球物理异常区,铁矿位于新生界巨厚覆盖层之下,勘查难度大;目前勘查发现的铁矿体位于李屯、大张、郭店村等地,总... 鲁西齐河-禹城超深覆盖区矽卡岩型铁矿找矿成功案例对于深覆盖区铁矿勘查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齐河—禹城地区属低缓地球物理异常区,铁矿位于新生界巨厚覆盖层之下,勘查难度大;目前勘查发现的铁矿体位于李屯、大张、郭店村等地,总体具有“埋藏深、厚度大、品位高、储量多”的特点。本次研究在总结区域矿产勘查经验基础上,分析区内勘查技术手段的有效性,优选了专项地质测量(综合研究)、面积性磁法测量、面积性重力测量、大比例尺综合物探剖面测量(磁法、重力、电法、地震等)、钻探和测井等技术手段进行优化组合开展勘查工作。通过研究该区铁矿勘查成果,按照面上选区、区内选段、段中选点的思路,构建了超深覆盖区矽卡岩型铁矿勘查技术体系,综合研究全程指导—信息集成异常初选—航空物探异常选区—地面物探异常选段—物探剖面异常选点—钻孔测井查证异常。在勘查过程中需持续分析研究各找矿手段的技术优势,以获得最佳找矿效果,为在类似地区矽卡岩型铁矿找矿过程中提供技术手段和勘查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覆盖区 矽卡岩型铁矿 找矿方法 勘查技术体系 鲁西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朱冲富钴矽卡岩型铁矿床的钴成矿机制:来自原位硫同位素和锆石U-Pb年龄的约束 被引量:1
8
作者 梁贤 汪方跃 +4 位作者 周涛发 魏长帅 张龙 国显正 张昆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015-3030,共16页
钴作为关键战略性稀贵金属,主要以共伴生形式产于多类矿床中。其中,富钴矽卡岩型铁矿床是重要的具备开发潜力的矿床类型之一,但其钴的来源和富集机制不清。朱冲富钴矽卡岩型铁矿床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安庆-贵池矿集区,是成矿带内新近... 钴作为关键战略性稀贵金属,主要以共伴生形式产于多类矿床中。其中,富钴矽卡岩型铁矿床是重要的具备开发潜力的矿床类型之一,但其钴的来源和富集机制不清。朱冲富钴矽卡岩型铁矿床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安庆-贵池矿集区,是成矿带内新近发现的首个大型矽卡岩型富铁矿床,其伴生的钴资源量达到了中等规模。同时,朱冲富钴矽卡岩型铁矿床中钴品位在长江中下游同类矿床中最高,达190g/t。本研究对朱冲富钴矽卡岩型铁矿床开展了成矿岩体锆石的U-Pb定年和矿床垂向(钻孔剖面)上黄铁矿原位硫同位素的空间变化分析。结果表明,两个深部隐伏的岩浆岩样品的锆石U-Pb年龄分别为139.6±1.0Ma和138.9±0.6Ma,为早白垩世。垂向上,黄铁矿硫同位素总体范围为+5.3‰~+13.9‰,δ^(34)S自上而下变化极大,且呈现较强的不均一性,明显不同于安庆铁铜矿的硫同位素组成。朱冲富钴矽卡岩铁矿自下而上矿化-蚀变分带中富钴磁铁矿矿体中黄铁矿δ^(34)S范围为5.3‰~10.0‰;近矿透辉石矽卡岩带中脉状黄铁矿δ^(34)S范围为12.1‰~13.9‰;蚀变闪长岩中脉状黄铁矿δ^(34) S范围为7.1‰~10.8‰;外带矽卡岩中脉状黄铁矿δ^(34)S范围为6.8‰~7.6‰;月山组含膏盐粉砂岩中黄铁矿δ^(34)S范围为12.0‰~12.7‰;最上部铜头尖组粉砂岩脉状黄铁矿δ^(34)S范围为6.1‰~7.8‰。朱冲富钴磁铁矿矿石中黄铁矿硫同位素介于月山岩体和月山组含膏盐粉砂岩硫同位素之间,矿石中硫同位素记录了两个端元的混合。长江中下游富钴矽卡岩型矿床(铁铜钴)成矿规模及品位的统计表明,钴矿化与铁铜矿床类型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成矿热液中膏盐层硫的加入对钴矿化没有明显的影响,富钴矽卡岩型铁矿床钴主要源于岩浆热液,钴的沉淀主要受控于高温热液的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冲Co-Fe矿床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 锆石U-PB定年 硫同位素 富钴矽卡岩型铁矿床
下载PDF
基于重磁资料在山东齐河——禹城探获矽卡岩型富铁矿:对超深覆盖区找矿的启示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润生 郝兴中 +7 位作者 胡蕾 陈宏杰 刘辉 陈方博 于露 刘伟 方磊 康一鸣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31-346,共16页
【研究目的】山东齐河—禹城矿集区内分布近南北向且具有一定同源特征的重磁异常带,前期陆续在北部李屯、南部大张重磁异常内揭露到厚大的矽卡岩型富铁矿床,铁矿勘查工作取得较大进展,但矿集区中部潘店异常区被超深的新生界覆盖,异常规... 【研究目的】山东齐河—禹城矿集区内分布近南北向且具有一定同源特征的重磁异常带,前期陆续在北部李屯、南部大张重磁异常内揭露到厚大的矽卡岩型富铁矿床,铁矿勘查工作取得较大进展,但矿集区中部潘店异常区被超深的新生界覆盖,异常规模小、强度弱,深部铁矿体的地球物理信息被极大弱化,且矿致磁异常又一定程度被大规模的磁性岩体异常所掩盖,识别和提取难度较大,因此一直未取得找矿突破。【研究方法】本文充分结合相邻矿区重磁勘查的成功找矿经验,由已知到未知,对潘店重磁异常进行平面剖析和剖面定量反演,实现了研究区构造格架划分、成矿地质体圈定、异常剖析研究及2.5D联合反演的全流程解译。【研究结果】基于高精度重磁资料的综合研究,获取了超深覆盖层下的深部找矿信息,最终在齐河—禹城矿集区中部实现了矽卡岩型富铁矿的找矿新突破,使矿集区内3处重磁异常得以紧密关联,并证实了大张、潘店、李屯三处铁矿床处于同一近南北向的中性岩浆岩带内,开辟了齐河—禹城矿集区内又一处重要的找矿新空间。【结论】本次找矿成果为后续进一步开展超深覆盖层下的深部找矿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和指示,同时表明齐河—禹城矿集区内具有广阔的矽卡岩型富铁矿找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覆盖区 矽卡岩型铁矿 重磁异常 重磁联合反演 矿产勘查工程 齐河—禹城 山东省
下载PDF
山西塔儿山-二峰山地区新民铁矿床Fe同位素特征及其成矿指示意义
10
作者 相轩 白洋 +6 位作者 冯志强 任大陆 白阳 苗洪运 王米 侯建斌 郝书清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87-200,共14页
新民铁矿是晋南塔儿山-二峰山地区近年来接触交代型矿床最具代表性的矿产勘查成果之一,查明其成矿铁质来源及矿化过程对其成矿具有指示意义。系统分析了新民铁矿见矿钻孔中蚀变闪长岩体、赋矿灰岩(白云岩)及不同类型磁铁矿样品的铁同位... 新民铁矿是晋南塔儿山-二峰山地区近年来接触交代型矿床最具代表性的矿产勘查成果之一,查明其成矿铁质来源及矿化过程对其成矿具有指示意义。系统分析了新民铁矿见矿钻孔中蚀变闪长岩体、赋矿灰岩(白云岩)及不同类型磁铁矿样品的铁同位素组成。结果显示δ^(56)Fe分布范围分别为0.23‰,0~0.19‰,-0.56‰~0.07‰。蚀变闪长岩体的铁同位素组成较上地壳δ^(56)Fe平均值(0.07‰)明显更重,可能与矽卡岩/钠长石化过程中流体迁移相关,轻铁同位素优先从岩体中淋滤而出。灰岩、白云岩的δ^(56)Fe变化范围较大,且与磁铁矿的铁同位素组成有明显差异,可能并非成矿铁元素的主要来源。磁铁矿相比于两类围岩明显富集轻铁同位素,在钻孔剖面上呈现明显的从矿体的核部到边部变重趋势,指示成矿流体从岩体淋滤、迁移,并在灰岩地层中沉淀,导致磁铁矿δ^(56)Fe与Fe含量之间呈现出明显的负相关性。本研究与前人针对矽卡岩型铁矿床Fe同位素的系统研究结果相一致,为其接触交代成因的厘定提供了重要证据,同时也预示着塔儿山-二峰山地区,尤其是具有高δ^(56)Fe组成的蚀变闪长岩体,可能具备开展富铁矿找矿工作的广阔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同位素 矽卡岩型铁矿床 新民铁矿 塔儿山-二峰山地区
下载PDF
安徽安庆-贵池矿集区朱冲矽卡岩型铁铜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识
11
作者 史俊 《安徽地质》 2023年第2期113-115,185,共4页
安庆-贵池矿集区内新发现的朱冲矿床对于重新认识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铁铜分离成矿规律及寻找铁矿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最新的勘查成果,系统总结研究了朱冲矿床的地质特征,厘定了该矿床关键的成矿地质条件,并进一步提出朱冲矿床具有明... 安庆-贵池矿集区内新发现的朱冲矿床对于重新认识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铁铜分离成矿规律及寻找铁矿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最新的勘查成果,系统总结研究了朱冲矿床的地质特征,厘定了该矿床关键的成矿地质条件,并进一步提出朱冲矿床具有明显不同于矿集区内其他矽卡岩型铜矿床的围岩蚀变特点,论证了导致围岩蚀变差异的主导因素,并提出了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带和强烈钠化蚀变可能是该矿集区寻找矽卡岩型铁矿的重要场所和地质找矿标志,为矿区的深边部找矿和成矿带内下一步矽卡岩型铁矿床的勘探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庆-贵池矿集区 朱冲矿床 地质特征 矽卡岩型铁矿床
下载PDF
新疆南天山东段长泉山铁矿矽卡岩特征及成因
12
作者 郭勇明 吴晓贵 +3 位作者 祖力哈尔 马晓涛 李新峰 赵云江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23年第2期204-209,共6页
长泉山铁矿床位于南天山东段,矿体赋存于碳酸盐岩与岩体接触带矽卡岩中。矿体主要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近矿围岩蚀变强烈,形成透辉石矽卡岩、透辉石榴矽卡岩、石榴石绿帘石矽卡岩等镁质矽卡岩。通过矿床地质特征、矿物学及矿石地球... 长泉山铁矿床位于南天山东段,矿体赋存于碳酸盐岩与岩体接触带矽卡岩中。矿体主要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近矿围岩蚀变强烈,形成透辉石矽卡岩、透辉石榴矽卡岩、石榴石绿帘石矽卡岩等镁质矽卡岩。通过矿床地质特征、矿物学及矿石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认为,矿石经过一个热液交代作用过程,表明长泉山铁矿的形成与岩浆热液交代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泉山铁矿床 地球化学特征 矽卡岩 磁铁矿
下载PDF
广东新丰县铁帽顶铁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研究
13
作者 李瑜 《现代矿业》 CAS 2023年第11期26-30,共5页
铁帽顶矿区位于华南大陆向南凸出的边缘地带,濒临南海,地质构造基本上被北东向的新华夏-华夏系扭动构造体系控制。为进一步了解铁帽顶矿区的成矿原理,通过总结矿区的地质特征,利用矿区主要岩石、矿石化学分析结果研究其对应的岩石地球... 铁帽顶矿区位于华南大陆向南凸出的边缘地带,濒临南海,地质构造基本上被北东向的新华夏-华夏系扭动构造体系控制。为进一步了解铁帽顶矿区的成矿原理,通过总结矿区的地质特征,利用矿区主要岩石、矿石化学分析结果研究其对应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并收集矿区所在的石背岩体近年来的测年数据,综合分析其成矿模式。矿区的铁矿体赋存于花岗岩和碳酸盐岩接触带内的变质岩带中,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区地质特征显示矿石原岩为火山沉积岩,成矿时代为早侏罗世晚期-中侏罗世早期;铁帽顶铁矿其形成过程为浅海相富铁质钙质沉积—火山喷发溢出—热液改造,属海相火山沉积-热液改造的矽卡岩型铁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相火山沉积 花岗岩 矽卡岩 铁矿 热液改造
下载PDF
The Paleozoic Huoshenmiao iron skarn deposit in the Tongbai area of North Qinling Orogen,China:Insights from garnet U-Pb dating and geological constraints
14
作者 Mingchun CHAI Hao HU +2 位作者 Jianwei LI Shiguang DU Linfeng HOU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SCD 2021年第12期2172-2189,共18页
The Qinling Orogen is a composite orogenic belt that can be subdivided into the North and South Qinling,broadly separated by the Shangdan suture zone.These two orogenic belts were generated by subduction-collisional p... The Qinling Orogen is a composite orogenic belt that can be subdivided into the North and South Qinling,broadly separated by the Shangdan suture zone.These two orogenic belts were generated by subduction-collisional processes in the Early Paleozoic and Late Triassic,respectively.During the Late Jurassic to Early Cretaceous,the eastern portion of the Qinling Orogen was tectonically reactivated due to westerly subduction of the Izanagi plate underneath the East China continental margin.The Qinling Orogen is well-endowed with numerous Au,Mo,Ag-Pb-Zn deposits that predominantly formed in the Late Triassic to Early Cretaceous,with rare Paleozoic varieties documented.In this study,we present garnet and zircon U-Pb dating results to show that the Huoshenmiao iron skarn deposit in the Tongbai area of North Qinling orogenic belt formed in the Early Silurian and is genetically related to subduction-related magmatism.The Huoshenmiao deposit consists of lenticular and stratiform orebodies that contain massive or densely disseminated magnetite variably associated with garnet,diopside,epidote,hornblende,and actinolite.Garnets from iron ores are andradite and grossular in composition(Ad_(83.1)Gr_(13.3)-Ad_(86.5)Gr_(10.2))and characterized by enrichment in light rare earth elements(ΣLREE=57.85-103.82 ppm)and depletion in heavy rare earth elements(ΣHREE=5.50-11.34 ppm),with significantly positive Eu and Ce anomalies(δEu of 1.09-1.89 andδCe of 1.39-1.69).These compositional signatures are distinctly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garnets in the ore-hosting metamorphic rocks that are typically dominated by almandine,spessartine and grossular(Al_(47.4)Sp_(30.4)Gr_(13.8)-Al_(51.9)Sp_(24.8)Gr_(17.6)),depleted in LREE(0.14-0.69 ppm),enriched in HREE(95.68-841.60 ppm)and have pronounced negative Eu anomalies(δEu=0.24-0.51).In addition,garnets from iron ores of the Huoshenmiao deposit contain abundant daughter mineral-bearing,multiphase fluid inclusions,further confirming their hydrothermal origin.Two samples of those hydrothermal garnets yield U-Pb dates of 437±9 Ma and 437±10 Ma(2σ),revealing a Paleozoic mineralization event that has long been ignored and rarely documented.These garnet dates agree well with zircon U-Pb dates of 438±4 Ma to 436±3 Ma for a gabbroic diorite and 430±4 Ma for a granite intrusion in close proximity of the mine,supporting a possible genetic link between the iron mineralization and Early Silurian magmatism.The Paleozoic intrusions are enriched in large ion lithophile elements(LILEs:Ba,K,Sr)and LREEs,depleted in high field strength elements(HFSEs:Nb,Ta,P,Ti),have whole-rock(^(87)Sr/^(86)Sr)i,ε_(Nd)(t),and zirconεHf(t)values of 0.7039-0.7042,3.32-4.33,and 13.0-14.9,respectively.These geochemical and isotopic characteristics suggest that the Paleozoic intrusions were affiliated with arc magmatism triggered by subduction of the Shangdan oceanic plate in the Early Paleozoic.Recognition of the Silurian Huoshenmiao iron skarn deposit opens a new window for exploration of Paleozoic mineral resources in the Tongbai area and other portions of the North Qinling Orog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oshenmiao iron skarn deposit Tongbai area North Qinling orogenic belt Paleozoic metallogeny
原文传递
膏盐层在矽卡岩型铁矿成矿中的作用 被引量:40
15
作者 李延河 谢桂青 +2 位作者 段超 韩丹 王成玉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324-1334,共11页
矽卡岩型铁矿是我国富铁矿的重要类型,约占全国富铁矿总储量的60%。虽然膏盐层与矽卡岩型铁矿的关系已引起部分矿床学家的关注,但膏盐层的控矿机制尚不清楚。本文以我国最重要的大冶式和邯邢式矽卡岩型铁矿为例,探讨了膏盐层在矽卡岩型... 矽卡岩型铁矿是我国富铁矿的重要类型,约占全国富铁矿总储量的60%。虽然膏盐层与矽卡岩型铁矿的关系已引起部分矿床学家的关注,但膏盐层的控矿机制尚不清楚。本文以我国最重要的大冶式和邯邢式矽卡岩型铁矿为例,探讨了膏盐层在矽卡岩型铁矿成矿中的作用。膏盐层富含碳酸盐、石膏和石盐等,不仅可以为成矿提供大量Na^+、Cl^-、CO3^(2+)等矿化剂,使围岩发生钠长石化、方柱石化(氯化)和矽卡岩化等蚀变,使Fe^(2+)以NaFe-Cl等络合物形式搬运,膏盐层还是地壳深处最重要的氧化障,能够将硅酸盐熔体和成矿溶液中的Fe^(2+)氧化成Fe^(3+),富集形成铁矿床,是矽卡岩型铁矿成矿的关键因素。大冶地区的膏盐层属于中三叠统下部的嘉陵江组,邯邢地区的膏盐层属于中奥陶统马家沟组—峰峰组。大冶和邯邢式矽卡岩型铁矿中硫化物的δ^(34)S_(V-CDT)值异常高,计算结果表明矿床中约80%的硫来自膏盐层硫酸盐的还原,还原温度多在500℃以上,但硫化物的沉淀温度相对较低,就位时间稍晚;硫酸盐的δ^(34)S_(V-CDT)值和还原温度越高,硫化物的δ^(34)S_(V-CDT)值越高,原始岩浆硫所占比例越高,硫化物的δ^(34)S_(V-CDT)值越低。当炽热的岩浆与膏盐层(CaSO_4)发生同化混染时,SO_4^(2-)将硅酸盐熔体中的Fe^(2+)氧化成Fe^(3+),Fe^(3+)无法进入硅酸盐矿物晶格,而形成Fe_3O_4/Fe_2O_3进入熔体,铁氧化物在磷、氯化钠、水等挥发分和盐类物质的作用下在岩浆房中与硅酸盐熔体发生不混熔,形成铁矿浆,沿构造有利部位贯入,形成矿浆型铁矿床。在矽卡岩型铁矿床中,矿浆充填型和热液交代型矿体同时存在,二者在空间上具有一定的分带性,有时渐变过渡,矿浆充填型铁矿体通常位于深部靠近成矿岩体的部位,而热液交代型铁矿体位于成矿流体运移的前方。在SO_4^(2-)氧化Fe^(2+)的同时自身被还原为S^(2-),与Fe^(2+)结合形成硫铁矿,分布在铁矿的上部或边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矽卡岩型铁矿 膏盐层 氧化障 铁矿浆 硫同位素
下载PDF
新疆阿尔泰乌吐布拉克铁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张志欣 杨富全 +6 位作者 柴凤梅 刘锋 耿新霞 吕书君 姜丽萍 钟天智 欧阳刘进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7-102,共16页
乌吐布拉克中型铁矿床位于阿尔泰南缘成矿带东段麦兹盆地,矿体赋存于上志留统-下泥盆统康布铁堡组变质火山-沉积岩系中,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矿体及其周围发育大量的矽卡岩矿物。矿区多数围岩的稀土元素配分曲线为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型... 乌吐布拉克中型铁矿床位于阿尔泰南缘成矿带东段麦兹盆地,矿体赋存于上志留统-下泥盆统康布铁堡组变质火山-沉积岩系中,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矿体及其周围发育大量的矽卡岩矿物。矿区多数围岩的稀土元素配分曲线为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型,具有中等程度的Eu负异常及中等程度的Ce负异常;斜长角闪岩、含磁铁矿石榴子石矽卡岩、绿帘石矽卡岩及矿石的稀土元素配分曲线表现出相似性,多为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型,具有强的Eu正异常及中等程度的Ce负异常,表明它们是由一种高温、铕强烈富集的岩浆流体在氧化环境下形成的。结合矿床地质特征,判定乌吐布拉克铁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为斜长角闪岩,磁铁矿的形成与矽卡岩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稀土元素 矽卡岩 铁矿床 乌吐布拉克 阿尔泰
下载PDF
冀南邯邢地区白涧和西石门夕卡岩型铁矿磁铁矿成因矿物学研究 被引量:21
17
作者 张聚全 李胜荣 +5 位作者 王吉中 白明 卢静 魏宏飞 聂潇 刘海明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6-87,共12页
对邯邢地区典型夕卡岩型铁矿床白涧铁矿和西石门铁矿中不同产状的磁铁矿的成分、热电性、爆裂温度及O同位素进行了详细的成因矿物学研究。研究发现:层间矿体具有低Ti、∑REE、爆裂温度、δ18 O的特征,热电性系数较小但变化范围大;接触... 对邯邢地区典型夕卡岩型铁矿床白涧铁矿和西石门铁矿中不同产状的磁铁矿的成分、热电性、爆裂温度及O同位素进行了详细的成因矿物学研究。研究发现:层间矿体具有低Ti、∑REE、爆裂温度、δ18 O的特征,热电性系数较小但变化范围大;接触带矿体为高Ti、∑REE、爆裂温度、δ18 O的特征,热电性系数较大,变化范围小。白涧铁矿层间矿和西石门铁矿中磁铁矿的REE表现出Eu的正异常,而白涧铁矿接触带矿为负异常。白涧铁矿磁铁矿中单层矿体热电性系数具有中部小、顶底大的特征。综合磁铁矿的成因矿物学研究,以热电性的空间变化规律为基础,建立了该区夕卡岩型铁矿的成因和找矿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邯邢地区 夕卡岩型铁矿 磁铁矿 成因矿物学
下载PDF
湖北金山店大型矽卡岩型铁矿热液榍石特征和原位微区LA-ICPMS U-Pb定年 被引量:25
18
作者 朱乔乔 谢桂青 +2 位作者 蒋宗胜 孙金凤 李伟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22-1338,共17页
本文对湖北金山店大型矽卡岩型铁矿床的矽卡岩和钠长石化岩体中的热液榍石进行了LA-ICPMS微量元素和UPb同位素定年分析,结果表明,与方柱石和透辉石矽卡岩中的榍石相比,钠长石蚀变岩中的榍石具有明显偏低的稀土元素含量和明显的轻重稀土... 本文对湖北金山店大型矽卡岩型铁矿床的矽卡岩和钠长石化岩体中的热液榍石进行了LA-ICPMS微量元素和UPb同位素定年分析,结果表明,与方柱石和透辉石矽卡岩中的榍石相比,钠长石蚀变岩中的榍石具有明显偏低的稀土元素含量和明显的轻重稀土分异、更小的δEu值、较低的Th、U、Lu含量和Th/U、Lu/Hf比值,以及高的Hf含量,表明二者的形成环境有所差异。热液榍石中的Ti可能主要来自于蚀变过程中岩体含Ti副矿物榍石、钛铁矿和金红石等矿物的分解。热液榍石原位微区LA-ICPMS U-Pb定年结果表明,矽卡岩和钠长石蚀变岩中的榍石形成时代分别为129.5±1.1Ma^130.4±1.2Ma和127±12Ma,与前人所得的成岩成矿时代在误差范围内一致,代表了成矿阶段的热液活动时间。热液榍石的年龄与鄂东南地区铁-铜矿化类型时代相近,均形成于区域早白垩世岩石圈减薄的环境。研究结果表明热液榍石原位微区LA-ICPMS U-Pb定年是确定矽卡岩型铁矿矿床年代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液榍石 原位微区定年 矽卡岩型铁矿 鄂东南地区
下载PDF
西藏冈底斯尼雄超大型富铁矿的成矿地质特征 被引量:20
19
作者 曹圣华 李德威 +3 位作者 余忠珍 袁建芽 吴旭铃 胡为正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28-334,共7页
近年来在班公湖-怒江成矿带南侧的冈底斯北带发现尼雄超大型富铁矿床。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测试分析,从构造演化和成矿演化的角度对冈底斯措勤县尼雄富铁矿的地质特征和构造控矿规律进行了初步的研究。认为本区富铁矿主成矿期... 近年来在班公湖-怒江成矿带南侧的冈底斯北带发现尼雄超大型富铁矿床。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测试分析,从构造演化和成矿演化的角度对冈底斯措勤县尼雄富铁矿的地质特征和构造控矿规律进行了初步的研究。认为本区富铁矿主成矿期为晚白垩世,形成于板块俯冲、碰撞造陆到青藏高原新生代板内造山、地壳增厚、隆升伸展的重大构造转换过程中。与冈底斯南缘晚新生代斑岩型铜矿床相比,显示青藏高原大规模成矿具有从北向南迁移演化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特征 矽卡岩型富铁矿 成矿构造 尼雄 冈底斯
下载PDF
河北省南部邯郸-邢台地区西石门矽卡岩型铁矿床金云母^(40)Ar-^(39)Ar定年及意义 被引量:22
20
作者 郑建民 谢桂青 +5 位作者 刘珺 陈懋弘 王三民 郭少峰 高雄 李广栋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513-2518,共6页
西石门铁矿是河北省南部邯郸.邢台地区最大的矽卡岩型铁矿。主要矿石矿物为磁铁矿。对矿石中与磁铁矿共生的金云母的^(40)Ar-^(39)Ar同位素测年结果表明,样品的坪年龄为133.1±1.3Ma,相对应的等时线年龄为133.6±2.5Ma,表明西... 西石门铁矿是河北省南部邯郸.邢台地区最大的矽卡岩型铁矿。主要矿石矿物为磁铁矿。对矿石中与磁铁矿共生的金云母的^(40)Ar-^(39)Ar同位素测年结果表明,样品的坪年龄为133.1±1.3Ma,相对应的等时线年龄为133.6±2.5Ma,表明西石门铁矿形成于早白垩世。与宁芜玢岩铁矿和山东莱芜、金岭等地矽卡岩铁矿形成时间一致或相近,其形成的构造背景为岩石圈大规模减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矽卡岩型铁矿 金云母 40AR-39AR年龄 邯郸-邢台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