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icacy of Solution Form of Ethylenediaminetetraacetic Acid on Removing Smear Layer of Root Canal at Different Exposure Time In Vitro 被引量:4
1
作者 Sitashi Poudyal 潘卫红 占柳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2014年第3期420-424,共5页
This study was aim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solution form of 17% ethylenediaminetetraacetic acid(EDTA) on removing smear layer of root canals at different exposure time periods and to provide scientific basi... This study was aim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solution form of 17% ethylenediaminetetraacetic acid(EDTA) on removing smear layer of root canals at different exposure time periods and to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EDTA as a choice of root canal irriga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 Twenty-five single-rooted teeth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5 groups: control group(group A) was given 2.5% NaOCl, and 4 experimental groups were given 2.5% NaOCl and 17% EDTA, including groups B, C, D and E with exposure time of 1, 3, 5 and 7 min, respectively. After preparation of the root canals, the teeth were split along their longitudinal axis, and the root sections were examined under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for evaluation of smear layer removal and erosion on the surface of the root canal walls. The specimens in group B showed presence of smear layer on the walls of the root canal with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from that in group A(P>0.05). In groups C and D, partial removal of smear layer was obtained, 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 but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removal of smear layer between group C and group B(P<0.05). Root canal walls in group E specimens showed almost complete removal of smear layer, and the removal of smear layer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at in group D(P<0.01).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change in the structure of the surface of root canal for each sample. It was concluded that combined irrigation with 17% EDTA and 2.5% NaOCl could remove the smear layer with no significant alteration in dentinal structure when the chelating agent was applied for 7 min. At 3 and 5 min of application, partial removal of smear layer was observed and at 1 min negligible removal of smear layer was achie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胺四乙酸 曝光时间 乙酸溶液 玷污 根管 扫描电子显微镜 EDTA 药效
下载PDF
Observation of the effect of cleaning the smear layer and tubule plugs with SEM 被引量:1
2
作者 YU Dan-ni1,DONG Ya-li2 1 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 of the 2nd Hospital of 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Tianjin 300211,China 2 The Electron Microscope Center of 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0,China 《Chinese Journal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English Edition)》 2001年第1期44-46,共3页
To clean out the smear layer on teeth surface, and protect the teeth medulla, the experiment applied the study observing the cleanup of six groups of surface smear layer of dental caries and the tubule plugs reserving... To clean out the smear layer on teeth surface, and protect the teeth medulla, the experiment applied the study observing the cleanup of six groups of surface smear layer of dental caries and the tubule plugs reserving effect after using of different cavity cleansers with the help of SEM. The result implied that both the acidic preparations and chelator could clean out the smear layer on teeth surface in some way, but the later one could also reserve partial tubule plugs, which reduce the stimulation to the teeth medulla. So the chelator is better cleansers in clinical u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M smear layer TUBULE plugs CAVITY cleansers
下载PDF
次氯酸钠配合SmearClear清除根管玷污层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吴丽更 吴宾 +1 位作者 邓秀丽 穆颖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9-32,58,共5页
目的:比较4种根管冲洗方法清除根管玷污层的效果,研究出有效去除根管玷污层的方法。方法:20个无龋单根前牙随机分为4组,A组:60℃30 g/L次氯酸钠液加170 g/L EDTA,#15K锉提拉冲洗;B组:60℃30 g/L次氯酸钠液加SmearClear,#15K锉提拉冲洗;C... 目的:比较4种根管冲洗方法清除根管玷污层的效果,研究出有效去除根管玷污层的方法。方法:20个无龋单根前牙随机分为4组,A组:60℃30 g/L次氯酸钠液加170 g/L EDTA,#15K锉提拉冲洗;B组:60℃30 g/L次氯酸钠液加SmearClear,#15K锉提拉冲洗;C组:60℃30 g/L次氯酸钠液加170 g/LEDTA液超声荡洗;D组:60℃30 g/L次氯酸钠液加SmearClear超声荡洗。扫描电镜下放大2 500倍和4 000倍观察根尖1/3、根中1/3和根上1/3玷污层清除情况。按照根管壁玷污层清除情况和根管壁腐蚀程度的分级标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根管壁玷污层清除情况:4组在根上2/3区玷污层均有效去除,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根尖1/3基本无玷污层,A、C、D组仅见少部分玷污层被去除,B组与A、C、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根管壁腐蚀性比较:C、D组根上2/3区腐蚀度较大,而A、B组未见明显腐蚀。C、D组与A、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根尖1/3根管壁腐蚀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mearClear与60℃30 g/L次氯酸钠液联合应用能更有效的去除根管玷污层,且对根管壁表面结构无明显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earClear 次氯酸钠 EDTA 超声荡洗 玷污层
下载PDF
Nd:YAG激光根管清理对纤维桩粘接效果的影响
4
作者 苏征 杨子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23年第4期271-275,共5页
目的:利用钕钇铝石榴石(Nd:YAG)激光进行根管清理,探讨其对纤维桩粘接效果的影响。方法:36颗完整离体单根管牙,统一截冠后进行根管预备,依据不同的处理方法分为对照组、Nd-Ⅰ期组及Nd-Ⅰ+Ⅱ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根管预备,Nd-Ⅰ期组与Nd-... 目的:利用钕钇铝石榴石(Nd:YAG)激光进行根管清理,探讨其对纤维桩粘接效果的影响。方法:36颗完整离体单根管牙,统一截冠后进行根管预备,依据不同的处理方法分为对照组、Nd-Ⅰ期组及Nd-Ⅰ+Ⅱ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根管预备,Nd-Ⅰ期组与Nd-Ⅰ+Ⅱ期组采用Nd:YAG激光处理根管,其余同对照组。各组行根管充填,随后对照组及Nd-Ⅰ期组行常规桩道预备,Nd-Ⅰ+Ⅱ期组桩道预备后再次进行Nd:YAG激光处理,扫描电镜下观察处理后根管牙本质表面形貌。3组样本经纤维桩粘接后制备1.0 mm厚的横切薄片,行推出实验并记录各组样本的纤维桩剪切粘接强度,并通过扫面电镜观察粘接界面。结果:Nd:YAG激光可有效去除根管内玷污层,促进牙本质小管开放。Nd-Ⅰ期组及Nd-Ⅰ+Ⅱ期组进入牙本质小管内的树脂突的数目和深度优于对照组,桩剪切粘接强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但Nd-Ⅰ期组及Nd-Ⅰ+Ⅱ期组桩粘接强度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根管治疗过程中采用Nd:YAG激光清理根管,可取得较好的牙本质清洁效果,有利于提高纤维桩的粘接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YAG激光 玷污层 纤维桩 粘接强度
下载PDF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声波辅助根管荡洗作用时间对玷污层清理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肖敏 刘瑾 +6 位作者 范晓敏 吴昊泽 王珏钰 王可境 李娜 蒋文凯 梅笑寒 《口腔医学》 CAS 2023年第1期46-51,共6页
目的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不同作用时间下根管壁玷污层的清除情况,以明确临床中使用声波辅助设备荡洗根管的最佳时间。方法选择单直根管的人离体前牙56颗,常规机械预备后根据冲洗剂不同分为2个实验组:生理盐水组和EDTA组,每组均... 目的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不同作用时间下根管壁玷污层的清除情况,以明确临床中使用声波辅助设备荡洗根管的最佳时间。方法选择单直根管的人离体前牙56颗,常规机械预备后根据冲洗剂不同分为2个实验组:生理盐水组和EDTA组,每组均辅助使用声波驱动的VDW荡洗工作尖完成根管荡洗。生理盐水组根据荡洗时间分为3个亚组:5 s组,30 s组,50 s组;EDTA组根据荡洗时间分为6个亚组:5 s组,10 s组,20 s组,30 s组,40 s组,50 s组。对照组不进行根管冲洗及荡洗。SEM观察根管壁冠、中、根三段的玷污层情况。结果生理盐水组荡洗30 s后冠方1/3与对照组及5 s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中下段无差异(P>0.05);50 s后根尖区玷污层评分与其余各组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DTA组荡洗5或10 s后,根管中上段玷污层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尖区无意义(P>0.05);20 s~40 s组根尖区与前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0 s组根尖区与其余各组相比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对比两个实验组间荡洗50 s后的玷污层清洁效果,根管全段均表现出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EDTA辅助使用声波荡洗50 s玷污层清洁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冲洗 声波荡洗 玷污层 EDTA 扫描电子显微镜
下载PDF
两种根尖预备终末宽度和终末冲洗方法对根管清理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吴苗苗 仪红 +3 位作者 柯瑞蓉 刘洋 沈志安 姜莹莹 《中国医刊》 CAS 2023年第3期328-332,共5页
目的比较两种根尖预备终末宽度和终末冲洗方法对根管清理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6月至2021年4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因正畸减数拔除的下颌第一前磨牙60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颗。一组根管预备至25号、0.04锥... 目的比较两种根尖预备终末宽度和终末冲洗方法对根管清理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6月至2021年4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因正畸减数拔除的下颌第一前磨牙60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颗。一组根管预备至25号、0.04锥度(25/0.04组),另一组根管预备至40号、0.04锥度(40/0.04组)。每组根据终末冲洗方法不同再随机分为注射器冲洗组、EDDY声波冲洗组和对照组(不进行终末冲洗)三个亚组,每组10颗。根管预备完成后,测量根尖碎屑推出量,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并对根管壁玷污层进行评分。结果25/0.04组采用注射器冲洗和EDDY声波冲洗的根尖碎屑推出量均低于40/0.04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同一根尖预备终末宽度下,注射器冲洗组和EDDY声波冲洗组的玷污层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根尖部EDDY声波冲洗组低于注射器冲洗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注射器冲洗组和EDDY声波冲洗组根尖部的玷污层评分明显高于根冠部和根中部,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根冠部和根中部的玷污层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根尖部的玷污层评分高于根冠部,差异有显著性(P<0.05)。40/0.04组采用注射器冲洗的根管壁玷污层评分在根冠部、根中部、根尖部均低于25/0.04组,采用EDDY声波冲洗的根管壁玷污层评分在根中部、根尖部均低于25/0.04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根管预备过程中均会有碎屑从根尖孔推出,根尖终末宽度预备至25/0.04时的根尖碎屑推出量较少。在根尖部根尖终末宽度预备至40号对根尖部根管壁的清理效果优于预备至25号,且EDDY声波冲洗的清理效果优于注射器冲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尖预备终末宽度 终末冲洗 玷污层 碎屑
下载PDF
超声处理对牙本质玷污层性状及粘接强度的影响
7
作者 王如玉 潘雅慧 +1 位作者 聂蓉蓉 孟翔峰 《口腔医学》 CAS 2023年第1期52-56,共5页
目的探究超声处理对牙本质表面玷污层性状及其对通用型树脂粘接剂自酸蚀模式下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将40颗人无龋下颌第三磨牙随机分为320目碳化硅砂纸打磨组以及砂纸打磨加超声处理组,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牙本质表面玷污层性状;处... 目的探究超声处理对牙本质表面玷污层性状及其对通用型树脂粘接剂自酸蚀模式下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将40颗人无龋下颌第三磨牙随机分为320目碳化硅砂纸打磨组以及砂纸打磨加超声处理组,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牙本质表面玷污层性状;处理后的牙体分别用Rhodamine B染色的2种通用型树脂粘接剂(Clearfil Universal Bond和All-Bond Universal,pH值分别为2.3和3.1)粘接复合树脂,观察粘接界面的渗透情况;最后制作微拉伸试件进行微拉伸强度测试。结果扫描电子显微镜显示,超声处理能够使大量牙本质小管暴露;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显示超声处理过后2种粘接剂都能沿牙本质小管渗透入牙本质深部;微拉伸强度测试结果表明超声处理能够增强2种通用型树脂粘接剂自酸蚀模式下的粘接强度;但在相同的牙本质表面处理条件下,这两种粘接剂间的粘接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处理能够部分去除牙本质表面玷污层,暴露牙本质小管,增加通用型树脂粘接剂自酸蚀模式下的粘接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牙本质 玷污层 通用型树脂粘接剂 微拉伸强度
下载PDF
Er:YAG激光的应用对根管玷污层清除率和牙本质显微硬度的影响
8
作者 朱维晨 陈如婷 张红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599-1603,共5页
目的探究Er:YAG激光荡洗技术去除根管玷污层的效果和对牙本质显微硬度的影响。方法选取102颗离体的前磨牙截冠,取长度13 mm的牙根,机械预备后分为实验组(3%次氯酸钠,3%NaOCl)和对照组(0.9%氯化钠溶液,NS),分别接受注射器、超声和Er:YAG... 目的探究Er:YAG激光荡洗技术去除根管玷污层的效果和对牙本质显微硬度的影响。方法选取102颗离体的前磨牙截冠,取长度13 mm的牙根,机械预备后分为实验组(3%次氯酸钠,3%NaOCl)和对照组(0.9%氯化钠溶液,NS),分别接受注射器、超声和Er:YAG激光终末荡洗,具体分组为NaOCl+注射器、NaOCl+超声、NaOCl+激光、NS+注射器、NS+超声和NS+激光组(n=17)。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评估根管冠方、根中和根尖处玷污层的去除情况、维氏显微硬度仪测量荡洗前后牙本质的显微硬度。结果NaOCl+激光组去除根管玷污层的效果最佳,降低牙本质显微硬度的幅度最大,与NaOCl+超声组降低显微硬度的幅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Er:YAG激光激活NaOCl溶液提高了玷污层的清除率,降低了对牙本质显微硬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YAG激光 显微硬度 终末荡洗 玷污层
下载PDF
Er∶YAG激光PIPS技术对乳牙根尖1/3玷污层去除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冯一帆 周永川 +2 位作者 范伟笑 张润 平雅坤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9-122,共4页
纳入40个符合标准的离体乳牙,体外行根管预备,根据不同终末冲洗方法及牙位分为4组(n=10):乳切牙PIPS组(20mJ,15 Hz,0.3 W)(A组)、乳磨牙PIPS组(20 mJ,15 Hz,0.3 W)(B组)、乳切牙冲洗针组(C组)、乳磨牙冲洗针组(D组),扫描电镜下观察乳牙... 纳入40个符合标准的离体乳牙,体外行根管预备,根据不同终末冲洗方法及牙位分为4组(n=10):乳切牙PIPS组(20mJ,15 Hz,0.3 W)(A组)、乳磨牙PIPS组(20 mJ,15 Hz,0.3 W)(B组)、乳切牙冲洗针组(C组)、乳磨牙冲洗针组(D组),扫描电镜下观察乳牙根尖1/3玷污层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Er∶YAG激光PIPS技术作为乳牙根管预备终末冲洗方式可以有效去除乳牙根尖1/3玷污层,开放更多的牙本质小管,优于冲洗针冲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YAG激光 PIPS 乳牙 根管冲洗 玷污层
下载PDF
酸性氧化电位水在根管治疗中的研究与应用
10
作者 高宇天 苏勤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4期401-406,共6页
根管治疗是目前治疗牙髓根尖周疾病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根管治疗成功的关键之一在于有效的根管冲洗。酸性氧化电位水是一种由氯盐电解产生的,具有高氧化还原电位和低pH值,含一定浓度有效氯的液体,具有较强的氧化能力和快速灭菌作用。相... 根管治疗是目前治疗牙髓根尖周疾病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根管治疗成功的关键之一在于有效的根管冲洗。酸性氧化电位水是一种由氯盐电解产生的,具有高氧化还原电位和低pH值,含一定浓度有效氯的液体,具有较强的氧化能力和快速灭菌作用。相较于临床上常用的根管冲洗剂次氯酸钠溶液,酸性氧化电位水对人体无毒,对皮肤黏膜无刺激,对根管玷污层具有一定的清除作用。这些优点使其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重视,有望作为一种较为理想的根管冲洗剂应用。本文就目前酸性氧化电位水的制备与保存,用作根管冲洗剂的性能特点、应用前景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氧化电位水 根管治疗 抗菌能力 玷污层
下载PDF
铒激光对不同长度与弯曲度根管玷污层的清理效果研究
11
作者 曲超杰 郭威 《口腔医学》 CAS 2023年第5期427-433,共7页
目的 比较3种功率Er:YAG激光对不同长度、弯曲度根管的玷污层清理效果及根管内壁的损伤情况。方法 将144颗恒磨牙上的某一单根管牙根,按根长不同分为短根组和长根组,每组按根管弯曲度不同分为轻弯组、中弯组和重弯组3个亚组,每亚组依据... 目的 比较3种功率Er:YAG激光对不同长度、弯曲度根管的玷污层清理效果及根管内壁的损伤情况。方法 将144颗恒磨牙上的某一单根管牙根,按根长不同分为短根组和长根组,每组按根管弯曲度不同分为轻弯组、中弯组和重弯组3个亚组,每亚组依据根管清理方法不同分为超声对照组及0.3 W、0.6 W、0.9 W PIPS组4组(n=6)进行根管清理。完成后将牙根一劈为二,随机选取一份于扫描电镜下(×1 000)观察玷污层,按评分标准进行玷污层评估。结果 实验组(Er:YAG激光)玷污层清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超声)(P<0.05)。实验组中,(1)短根冠方,0.3 W时可见各组绝大多数牙本质小管开放;0.6 W时中、重度弯组清理效果明显增强(P<0.05);在0.9 W时各组清理效果不变,而重弯组出现微裂纹;短根根方,随能量增加清理效果增强,但明显弱于冠方(P<0.05)。(2)长根冠方,0.3 W时仍可实现轻、中弯组绝大多数牙本质小管开放,但根方较差,当达到0.9 W时可见轻、中弯组牙本质小管清理效果明显增强(P<0.05),但重弯组无明显改善同时于冠方再次出现微裂纹。结论 0.3 W可使短根轻度弯曲根管获得良好清理效果;中度弯曲根管则需达到0.9 W;长根在0.9 W时可达到较好的轻、中度弯曲根管清理效果;而对于重度弯曲根管不论长短,即使功率增加到0.9 W仍不能达到良好清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YAG激光 玷污层 根管冲洗 弯曲根管
下载PDF
不同声能冲洗激活器辅助清理弯曲根管玷污层的扫描电镜研究
12
作者 王艳茹 陆亚倩 +1 位作者 赵麒桐 李谨 《口腔医学》 CAS 2023年第7期608-613,632,共7页
目的比较不同声能冲洗激活器对弯曲根管玷污层的辅助清理效果。方法收集人成熟恒磨牙66颗,均含VertucciⅠ型根管的L形弯曲牙根。ProTaper Next预备后,L形根管平均弯曲的角度、半径和长度分别为39.9°±8.4°、(2.5±1.1... 目的比较不同声能冲洗激活器对弯曲根管玷污层的辅助清理效果。方法收集人成熟恒磨牙66颗,均含VertucciⅠ型根管的L形弯曲牙根。ProTaper Next预备后,L形根管平均弯曲的角度、半径和长度分别为39.9°±8.4°、(2.5±1.1)mm和(4.7±0.5)mm。随机分为对照组(n=6)和5个实验组(n=12)进行如下终末冲洗:无额外冲洗、手动激活冲洗(manual dynamic irrigation,MDI)、超声⁃K15/.02(ultrasonic,U⁃K)、超声⁃Irrisafe20/.00(ultrasonic,U⁃IRR)、声波EndoActivator 25/.04(EA)、声波EDDY20/.04(ED)。截取含有根方6 mm根管的牙根部分并暴露其弯曲内外侧根管壁,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观察每侧上、中、下3个2 mm段的玷污层残留情况,采用5级评分法评估并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在根管弯曲段不同位置水平处的管壁洁净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在上段外侧壁,U⁃IRR和ED玷污层评分低于其他组,与MDI和EA有统计学差异(P<0.05);上段内侧壁,U⁃K评分最大,管壁清洁度不如U⁃IRR和声波组(P<0.05)。在中段2 mm即弯曲最明显处,ED优于U⁃K且在内侧壁优于EA(P<0.05)。在下段外侧壁,U⁃IRR和ED优于MDI(P<0.05);下段内侧壁,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I和声波组在上段内侧壁优于下段外侧壁,超声波组在下段内侧壁优于中下段外侧壁(P<0.05)。结论EDDY和Irrisafe对根管弯曲段玷污层的辅助清理效果整体较优,根管下段外侧壁的清洁度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能冲洗 玷污层 弯曲根管
下载PDF
3种辅助冲洗方法对离体牙弯曲根管内壁的清洁效果
13
作者 温超颖 左雯鑫 +1 位作者 罗文 何飞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54-562,共9页
目的比较超声、声波和激光3种辅助冲洗方法对弯曲根管内壁的清洁效果。方法92颗具有弯曲度为20°~40°独立根管的磨牙,标准化预备至0425#,龙胆紫溶液染色72 h。52个样本随机分为4组(n=13):注射器组(对照组)、超声组、声波组及... 目的比较超声、声波和激光3种辅助冲洗方法对弯曲根管内壁的清洁效果。方法92颗具有弯曲度为20°~40°独立根管的磨牙,标准化预备至0425#,龙胆紫溶液染色72 h。52个样本随机分为4组(n=13):注射器组(对照组)、超声组、声波组及激光组,分别进行终末冲洗。每组10个样本垂直于牙长轴分为弯曲上段、弯曲段及根尖段,体视显微镜及Image J软件测量各部位冲洗液渗入牙本质的深度。每组剩余3个样本沿牙体长轴劈开,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测玷污层情况。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筛选促渗透作用最佳的冲洗方法。40个样本使用筛选出的方法进行终末冲洗,根据冲洗时间随机分为4组(n=10):10、20、30、40 s,检测冲洗液渗入深度。结果弯曲上段,各实验组与对照组冲洗液渗入的平均深度无显著差异(P>0.05)。玷污层评分,激光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声波组(P<0.01)。弯曲段,超声组冲洗液渗入平均深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各实验组玷污层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根尖段,超声组和激光组冲洗液渗入平均深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玷污层评分,激光组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根尖段,冲洗液渗入深度随超声冲洗时间延长而增加。结论弯曲根管内超声和激光辅助方法能很好地促冲洗液渗入牙本质小管,尤其是根尖段。弯曲根管中激光辅助冲洗能有效去除玷污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 玷污层 被动超声 EDDY 激光 弯曲根管
下载PDF
不同去腐方式对自酸蚀粘结剂的分组比较与粘接强度测试
14
作者 董鑫 刘婷 《粘接》 CAS 2023年第2期53-56,共4页
通过扫描电镜和微拉伸粘接强度实验,评价Carisolv(伢典)去腐凝胶、Er:YAG激光和传统涡轮3种不同的去腐方式对自酸蚀粘结剂粘接强度的影响。实验1通过扫描电镜观察3种去腐方式对牙本质表面微结构及其清洁度的影响,传统去腐组牙本质表面... 通过扫描电镜和微拉伸粘接强度实验,评价Carisolv(伢典)去腐凝胶、Er:YAG激光和传统涡轮3种不同的去腐方式对自酸蚀粘结剂粘接强度的影响。实验1通过扫描电镜观察3种去腐方式对牙本质表面微结构及其清洁度的影响,传统去腐组牙本质表面可见粗糙的玷污层;激光去腐组牙本质表面未见明显玷污层,可见开放的牙本质小管;Carisolv凝胶去腐组可见牙本质表面一薄层玷污层,一部分牙本质小管暴露。实验2通过微拉伸粘接强度测试3种去腐方式对自酸蚀粘结剂粘接强度,3组相比大小依次为:Er:YAG激光组、Carisolv凝胶组、传统涡轮组,但Carisolv凝胶组和传统涡轮组的粘接强度差异不具有显著性。3种不同的去腐方式相比,Er:YAG激光去腐方式可以获得更好的粘接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本质 ER:YAG激光 Carisolv凝胶 玷污层
下载PDF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在宫颈病变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15
作者 刘君子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20期91-93,共3页
目的:分析在宫颈病变病理诊断中应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7月于浏阳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接受宫颈病变检查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接受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巴氏涂片检查及病理... 目的:分析在宫颈病变病理诊断中应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7月于浏阳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接受宫颈病变检查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接受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巴氏涂片检查及病理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与巴氏涂片检查的诊断效能。结果:病理诊断阳性率为30.00%(30/100),阴性率为70.00%(70/100);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阳性率为29.00%(29/100),阴性率为71.00%(71/100);巴氏涂片检查阳性率为28.00%(28/100),阴性率为72.00%(72/100)。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于巴氏涂片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在宫颈病变诊断中使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病变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 巴氏涂片检查 诊断效能
下载PDF
液基薄层细胞制片及巴氏涂片在宫颈癌筛查中的效果比较
16
作者 魏源 《医药前沿》 2023年第6期14-17,共4页
目的:比较宫颈细胞学液基薄层细胞制片与巴氏涂片在宫颈癌筛查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2年1月成都大学附属医院200例宫颈癌筛查患者,分别采用液基薄层细胞制片、巴氏涂片检测,分析检测准确率。结果:通过病理检测发现,共检测... 目的:比较宫颈细胞学液基薄层细胞制片与巴氏涂片在宫颈癌筛查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2年1月成都大学附属医院200例宫颈癌筛查患者,分别采用液基薄层细胞制片、巴氏涂片检测,分析检测准确率。结果:通过病理检测发现,共检测出95例阳性病例,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46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31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15例、鳞状细胞癌(SCC)3例;液基薄层细胞制片检测出86例阳性病例,巴氏涂片检测出61例阳性病例。液基薄层细胞制片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及鳞状上皮细胞病变程度分类,ASC、LSIL和总符合率高于巴氏涂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宫颈癌筛查中,液基薄层细胞制片检测的准确度、特异度、灵敏度高于巴氏涂片,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细胞学 液基薄层细胞制片 巴氏涂片
下载PDF
不同冲洗方法与机用镍钛锉结合应用对根管壁的清洁作用 被引量:11
17
作者 王世明 张成飞 +1 位作者 段成钢 姚丽萍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419-421,共3页
目的 应用扫描电镜来观察四种不同冲洗方法与机用镍钛锉结合预备根管 ,对根管壁的清洁效果。方法 将 4 0颗前牙分成 4组 ,采用不同的冲洗方法 :A组 :生理盐水 ;B组 :2 .5 %次氯酸钠 ;C组 :GlydeFilePrep和2 .5 %次氯酸钠交替冲洗 ;D组... 目的 应用扫描电镜来观察四种不同冲洗方法与机用镍钛锉结合预备根管 ,对根管壁的清洁效果。方法 将 4 0颗前牙分成 4组 ,采用不同的冲洗方法 :A组 :生理盐水 ;B组 :2 .5 %次氯酸钠 ;C组 :GlydeFilePrep和2 .5 %次氯酸钠交替冲洗 ;D组 :2 .5 %次氯酸钠冲洗 ,预备完成后 ,用无菌纸尖蘸上次氯酸钠和GlydeFilePrep交替处理根尖区。在根管的三个不同深度采用扫描电镜记录牙本质碎屑、玷污层和牙本质小管情况。结果 A、B组与C、D比较组存在着明显的增厚的玷污层 ,开放的小管数目也明显减少 ,A组样本与其它冲洗方法组有统计学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洗方法 机用镍钛锉 根管壁 根管预备 扫描电镜 牙本质小管
下载PDF
5种冲洗剂组合对前牙直根管清洁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13
18
作者 李辰 杜嵘 朱亚琴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93-297,共5页
目的:比较5种冲洗剂组合对前牙直根管的清洁效果。方法:25颗离体直根管前牙,随机分为5组,不锈钢K锉常规法预备根管,应用5种冲洗剂组合进行冲洗。第1组:根管器械预备期间和预备结束后依次用1%NaOCl和3%H2O2冲洗;第2组:根管器械预备期间用... 目的:比较5种冲洗剂组合对前牙直根管的清洁效果。方法:25颗离体直根管前牙,随机分为5组,不锈钢K锉常规法预备根管,应用5种冲洗剂组合进行冲洗。第1组:根管器械预备期间和预备结束后依次用1%NaOCl和3%H2O2冲洗;第2组:根管器械预备期间用1%NaOCl冲洗,预备结束后用17%EDTA冲洗;第3组:根管器械预备期间和预备结束后依次用1%NaOCl和17%EDTA冲洗;第4组:根管器械预备期间依次用17%EDTA和1%NaOCl冲洗,器械预备结束后用17%EDTA冲洗;第5组:根管器械预备期间依次用17%EDTA、1%TritonX-100(表面活性剂)和1%NaOCl冲洗,器械预备结束后用17%EDTA冲洗。每组冲洗剂剂量和冲洗时间均为22ml和7min。将牙纵劈后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第1组,根管壁上见典型玷污层结构和大量杂质和残屑。第2组在根管冠、中1/3能部分去除玷污层,根尖1/3残留大量玷污层。第3组虽然能有效去除玷污层,但会引起牙本质小管中度腐蚀。第5组在根管冠、中1/3能部分去除玷污层,但根管壁上黏着大量杂质和残屑,此外还存在重度腐蚀现象。第4组根管清洁效果最好,且对牙本质小管无腐蚀性。结论:在严格控制冲洗时间和顺序的情况下,联合应用17%EDTA和1%NaOCl能有效去除玷污层,且不会腐蚀牙本质小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冲洗剂 玷污层 次氯酸钠 EDTA 表面活性剂
下载PDF
玷污层对根尖微渗漏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谢晓莉 陈敏慜 +2 位作者 刘柳慧 殷凌云 姜艳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6期616-620,共5页
目的:利用扫描电镜和葡萄糖定量法评价玷污层对离体牙根管充填后根尖微渗漏的影响。方法:选取51颗单直根管离体牙,随机分为5组进行根管预备,并按分组进行根管冲洗。A组(11颗)——17%乙二胺四乙酸和1%次氯酸钠,B组(11颗)——1%盐酸四环素... 目的:利用扫描电镜和葡萄糖定量法评价玷污层对离体牙根管充填后根尖微渗漏的影响。方法:选取51颗单直根管离体牙,随机分为5组进行根管预备,并按分组进行根管冲洗。A组(11颗)——17%乙二胺四乙酸和1%次氯酸钠,B组(11颗)——1%盐酸四环素和1%次氯酸钠,C组(11颗)——10%枸橼酸和1%次氯酸钠,D组(9颗)——1%次氯酸钠,E组(9颗)——生理盐水。每组各选取1个样本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其余样本进行根管侧压充填。于第1、2、4、7、10、15、20、30天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从冠方向根方渗漏的葡萄糖量。实验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包进行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和SNK-q检验。结果:A、B、C组根管无玷污层结构,微渗漏量较D、E组小(P<0.05);D、E组根管玷污层多,微渗漏量大,E组微渗漏量大于D组(P<0.05)。结论:去除玷污层可有效减少微渗漏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玷污层 微渗漏 扫描电镜 葡萄糖氧化酶法
原文传递
Biopure MTAD去除根管壁玷污层效能的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莉 王月秋 +2 位作者 于鑫 孙亮 苏勤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83-286,共4页
目的采用离体牙评价Biopure MTAD作为根管冲洗液去除根管壁玷污层的能力。方法将40颗人单根牙随机分为5组进行根管预备。各组根管预备过程中和预备完成时的冲洗液分别为:A组蒸馏水,B组5.25%NaClO和17%EDTA,C组1.3%NaClO,D组1.3%NaClO和B... 目的采用离体牙评价Biopure MTAD作为根管冲洗液去除根管壁玷污层的能力。方法将40颗人单根牙随机分为5组进行根管预备。各组根管预备过程中和预备完成时的冲洗液分别为:A组蒸馏水,B组5.25%NaClO和17%EDTA,C组1.3%NaClO,D组1.3%NaClO和Biopure MTAD,E组1.3%NaClO和3%EDTA。预备完后将样本纵向剖开,在扫描电镜下观察,评价根管壁玷污层和腐蚀情况。结果A组和C组实验样本整个根管壁都有玷污层覆盖。B、D、E组牙根冠和中1/3区根管壁玷污层均被有效去除,3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D组根尖1/3区根管壁基本无玷污层,与B、E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B组根冠和根中1/3的根管壁的腐蚀度较大,与D、E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根尖1/3区各组根管壁的腐蚀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Biopure MTAD与1.3%的NaClO联合使用能更有效去除根管壁玷污层且对根管壁表面的结构无明显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预备 根管冲洗 玷污层 Biopure MTAD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