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6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rain-induced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vertical sound barriers influenced by several factors
1
作者 Xiaowei Qiu Xiaozhen Li +1 位作者 Jing Zheng Ming Wang 《Railway Engineering Science》 EI 2024年第2期177-193,共17页
Investigations into the aerodynamic properties of vertical sound barriers exposed to high-speed operations employ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The primary focus of this research is to evaluate the influence of train s... Investigations into the aerodynamic properties of vertical sound barriers exposed to high-speed operations employ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The primary focus of this research is to evaluate the influence of train speed and the distance(D)from the track centerline under various operating conditions.The findings elucidate a marked elevation in the aerodynamic effect amplitude on sound barriers as train speeds increase.In single-train passages,the aerodynamic effect amplitude manifests a direct relationship with the square of the train speed.When two trains pass each other,the aerodynamic amplitude intensifies due to an additional aerodynamic increment on the sound barrier.This increment exhibits an approximate quadratic correlation with the retrograde train speed.Notably,the impact of high-speed trains on sound barrier aerodynamics surpasses that of low-speed trains,and this discrepancy amplifies with larger speed differentials between trains.Moreover,the train-induced aerodynamic effect diminishes significantly with greater distance(D),with occurrences of pressure coefficient(CP)exceeding the standard thresholds during dual-train passages.This study culminates in the formulation of universal equations for quantifying the influence of train speed and distance(D)on sound barrier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across various operational scenario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 sound barrier Two trains passing each other Distance from track centerline CFD simulation
下载PDF
Sound Character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of Sound Barrier Based on Acoustoelectric Analogy 被引量:1
2
作者 朱从云 吴睿 +2 位作者 黄盼许 丁国芳 黄其柏 《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19年第4期369-376,共8页
A new acoustic barrier structure with resonant sound of micro-perforation board absorption structure and impedance composite sound-absorption structure is proposed.The acoustic impedance and the sound-absorption coeff... A new acoustic barrier structure with resonant sound of micro-perforation board absorption structure and impedance composite sound-absorption structure is proposed.The acoustic impedance and the sound-absorption coefficient of the acoustic structure are calculated via means of equivalent circuit.MATLAB is used to calcul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arameters of the ontology structure and the sound-absorption coefficient and the sound insulation.It is revealed that the sound barrier of the new ontology structure is 7.659.80 dB,which is more than the sound barrier of the traditional reflective structures.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parameters of sound-absorption structure,sound-absorption coefficient,and sound insulation performance are obtained.In addition,the parameters can be transformed to satisfy the noise reduction requirements of various road sections,which has a admirable adaptability.The acoustic barrier can have tremendous acoustic performance only if there is a splendid sound insulation in the traffic noise frequency ba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oustic barrier micro-perforation board sound-absorption coefficient sound INSULATION
下载PDF
Performance analysis and material distribution optimization for sound barriers using a semianalytical meshless method
3
作者 Hanqing Liu Fajie Wang Chuanzeng Zha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chanical System Dynamics》 EI 2023年第4期331-344,共14页
With the increase in car ownership,traffic noise pollution has increased considerably and is one of the most severe types of noise pollution that affects living standards.Noise reduction by sound barriers is a common ... With the increase in car ownership,traffic noise pollution has increased considerably and is one of the most severe types of noise pollution that affects living standards.Noise reduction by sound barriers is a common protective measure used in this country and abroad.The acoustic performance of a sound barrier is highly dependent on its shape and material.In this paper,a semianalytical meshless Burton-Miller‐type singular boundary method is proposed to analyze the acoustic performance of various shapes of sound barriers,and the distribution of sound‐absorbing materials on the surface of sound barriers is optimized by combining a solid isotropic material with a penalization method.The acoustic effect of the sound‐absorbing material is simplified as the acoustical impedance boundary condition.The objective of optimization is to minimize the sound pressure in a given reference plane.The volume of the sound‐absorbing material is used as a constraint.The density of the nodes covered with the sound‐absorbing material is used as the design variable.The method of moving asymptotes was used to update the design variables.This model completely avoids the mesh discretization process in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and requires only boundary nodes.In addition,the approach also does not require the singular integral calculation in the boundary element method.The method is illustrated and validated using numerical examples to demonstrate its accuracy and efficien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und barrier acoustic analysis material distribution optimization semianalytical meshless method
原文传递
Advancements in Sound Reflection and Airborne Sound Insulation Measurement on Noise Barriers
4
作者 Paolo Guidorzi Massimo Garai 《Open Journal of Acoustics》 2013年第2期25-38,共14页
The in-situ measurement of sound reflection and airborne sound insul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 noise barrier in Europe are currently performed following the CEN/TS 1793-5 European standard guidelines (last revision pu... The in-situ measurement of sound reflection and airborne sound insul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 noise barrier in Europe are currently performed following the CEN/TS 1793-5 European standard guidelines (last revision published in 2003 [1]). After some years a large number of barriers measured, the original method has been significantly enhanced and validated in the frame of the EU funded QUIESST project, WP3 [2]. The sound reflection measurement method has been improved using a square 9-microphone grid not rigidly connected to the loudspeaker, an optimized alignment algorithm of free-field and reflected impulse responses, including fractional step shifts and least squares estimation of the best relative position, and a correction for geometrical divergence and sound source directivity. Each single measurement is then validated by means of the Reduction Factor calculation. The airborne sound insulation measurement method has not been markedly changed since 2003, because the procedure is robust and easily applicable as it is, but some problems may still be encountered when measuring highly insulating noise barriers, due to a poor signal to noise ratio of the transmitted impulse response. In those cases it is difficult to realize just after the measurement whether the obtained data are valid or not. A method, applicable on site, to overcome this problem is described here. It is based on the Signal to Noise Ratio estimation of critical parts of the acquired impulse responses and gives a strong validation criter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ise barrier REFLECTION INDEX sound INSULATION INDEX MLS In-Situ Measurements
下载PDF
400 km/h高速铁路直立式声屏障降噪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5
作者 丁亚超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37,共7页
开展400 km/h高速铁路噪声影响研究是践行“交通强国”战略的有力举措。为研究400 km/h高速铁路噪声特性及辐射源强,获取现有直立式声屏障在速度400 km/h条件下降噪效果及适应性,采用有限元模型进行仿真计算,模拟计算400 km/h高速铁路... 开展400 km/h高速铁路噪声影响研究是践行“交通强国”战略的有力举措。为研究400 km/h高速铁路噪声特性及辐射源强,获取现有直立式声屏障在速度400 km/h条件下降噪效果及适应性,采用有限元模型进行仿真计算,模拟计算400 km/h高速铁路噪声源强并进行组成分析,对高速铁路通用的直立式声屏障降噪效果、耐久性、安全性等进行分析研究,对目前直立式声屏障适应性提出实施建议。研究表明:高速列车以速度400 km/h运行时,距离铁路外轨中心线25 m、轨上3.5 m处,桥梁段总声级为97.8 dB(A),路基段总声级为96.7 dB(A),气动噪声大于轮轨噪声;提出现有直立式声屏障在速度400 km/h条件下插入损失为2.7~8.9 dB(A);在安全方面,提出立柱底部螺栓养护年限;针对目前铁路直立式声屏障通用图适用性进行分析,提出结构安全优化建议。研究结果可指导400 km/h高速铁路噪声影响分析及直立式声屏障设计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00 km/h高速铁路 噪声总声压级 直立式声屏障 声屏障降噪 气动噪声 轮轨噪声
下载PDF
高速公路旁校园建筑立面声屏障设计
6
作者 陈岩 古林强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5-229,279,共6页
传统声屏障外观在降噪改造中往往显得突兀而单调,难以融入周边环境,有必要将建筑形式和景观需求相结合对声屏障形式进行一定设计。以广州市一高速公路旁某中小学为例,对校园室内外声环境现状进行实测分析,运用SoundPLAN软件对校园声环... 传统声屏障外观在降噪改造中往往显得突兀而单调,难以融入周边环境,有必要将建筑形式和景观需求相结合对声屏障形式进行一定设计。以广州市一高速公路旁某中小学为例,对校园室内外声环境现状进行实测分析,运用SoundPLAN软件对校园声环境现状进行模拟。在满足降噪效果的基础上,结合建筑立面形式和景观要求设计了3种立面声屏障,并利用Odeon Combined软件对不同设计形式的屏障进行模拟,探究其对教室内声环境的改善效果。研究表明,在门窗全开的情况下,不同形式的屏障降噪效果在5~9 dB(A)之间,对教室内语言传输指数(Speech Transmission Index,STI)的提升效果在0.09~0.15之间,能较好地缓解教室内声环境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校园声环境 交通噪声 声屏障设计 软件模拟
下载PDF
赣深高速铁路桥上半封闭式声屏障设计
7
作者 蔡涛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4年第7期112-115,共4页
赣深高铁涉及深圳市城市建成区,结合城区路段噪声敏感建筑物以及环评降噪要求,对半封闭式声屏障从梁型、结构型式、安装方式等方面进行研究,以期选择最佳的半封闭声屏障,为高速铁路采用半封闭声屏障降噪设计提供了实际工程案例,为后续... 赣深高铁涉及深圳市城市建成区,结合城区路段噪声敏感建筑物以及环评降噪要求,对半封闭式声屏障从梁型、结构型式、安装方式等方面进行研究,以期选择最佳的半封闭声屏障,为高速铁路采用半封闭声屏障降噪设计提供了实际工程案例,为后续解决高速铁路城区段噪声问题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半封闭式声屏障 降噪设计
下载PDF
高速铁路声屏障动力特性试验与理论研究
8
作者 陈兴 张毅超 +4 位作者 陈迎庆 邢星 伍向阳 李耀增 刘兰华 《铁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3-98,共6页
研究目的:为更好地指导高速铁路声屏障结构设计与性能评估,通过开展声屏障结构动力响应现场试验,分析动力作用的传递方式,识别钢立柱与单元板等主要构件的动力行为,揭示声屏障动力作用机理,并进一步构建声屏障非线性动力分析模型,讨论板... 研究目的:为更好地指导高速铁路声屏障结构设计与性能评估,通过开展声屏障结构动力响应现场试验,分析动力作用的传递方式,识别钢立柱与单元板等主要构件的动力行为,揭示声屏障动力作用机理,并进一步构建声屏障非线性动力分析模型,讨论板-柱连接刚度对结构动力性能的影响,研究声屏障结构频响特性,提出声屏障动力性能提升的相关建议。研究结论:(1)列车气动荷载作用下,立柱和单元板分别以弯曲振动和刚体运动为主,结构呈现非线性振动特征;(2)提出的高速铁路声屏障结构动力分析模型揭示了非线性振动作用机理,理论分析与现场实测结果基本吻合;(3)板-柱连接刚度是表征单元板约束状态和影响结构动力响应的关键参数,建议增加板-柱连接刚度相关控制要求;(4)声屏障结构动力分析方法可用于指导声屏障结构的优化设计与性能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动力特性 试验与理论研究 声屏障 作用机理
下载PDF
铁路声屏障表观病害智能检测技术
9
作者 李健超 柴雪松 +4 位作者 李会强 王浩 陆薇臣 周念军 刘阅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5-69,共5页
针对铁路声屏障外观状态检查效率低、检测精度差的现状,为满足自动化、智能化检测需求,开展声屏障表观病害智能检测技术研究。通过调研分析声屏障检测技术现状,提出基于图像的铁路声屏障表观病害智能检测技术方案。重点对声屏障外观成... 针对铁路声屏障外观状态检查效率低、检测精度差的现状,为满足自动化、智能化检测需求,开展声屏障表观病害智能检测技术研究。通过调研分析声屏障检测技术现状,提出基于图像的铁路声屏障表观病害智能检测技术方案。重点对声屏障外观成像、主从协同控制、在线识别等关键技术的实现方式进行研究,同时对部分功能进行了试验验证;基于钢轨探伤车进行图像采集,检测速度80 km/h,建立声屏障病害典型样本数据集,验证了在线识别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铁路声屏障表观病害智能检测技术可大幅提升病害检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声屏障 表观状态 智能检测技术 表观病害 图像检测 在线识别
下载PDF
金属声屏障用陶粒吸声板制备及性能实验研究
10
作者 韩珈琪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4-211,共8页
陶粒吸声板耐候性好、对环境影响小,是一种极具潜力的吸声材料,应用于金属声屏障需要深入研究其吸声、隔声性能。基于多孔材料的声学机理,通过振动加压成型技术,制备了陶粒吸声板,研究不同因素对其吸声、隔声性能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 陶粒吸声板耐候性好、对环境影响小,是一种极具潜力的吸声材料,应用于金属声屏障需要深入研究其吸声、隔声性能。基于多孔材料的声学机理,通过振动加压成型技术,制备了陶粒吸声板,研究不同因素对其吸声、隔声性能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不同工况陶粒吸声板吸声系数、隔声量曲线趋势基本一致,中低频区段吸声系数逐渐增加,1000 Hz左右达到峰值,1000~5000 Hz吸声系数曲线存在波动及第二峰值;隔声量曲线基本呈先降低后增加趋势,区间存在波动,5000 Hz达到峰值;陶粒吸声板采用的陶粒粒径越小,吸声系数、隔声量越高;骨胶比由3.5提升至5.0,吸声系数、隔声量降低;降低水胶比,高频区段吸声系数增加明显,中高频隔声量降低明显;板厚增加,中高频段吸声系数曲线有向低频平移趋势,隔声量整体变化不大;陶粒吸声板放入金属外壳形成单元板后,吸声系数、隔声量较单一陶粒板整体提升显著。经过设计配比陶粒吸声板可以达到Ⅱ级吸声要求,同时兼具一定的隔声效果,放置入金属外壳组成声屏障单元板后,满足TB/T 3122—2019《铁路声屏障声学构件》标准要求,将陶粒吸声板用于金属声屏障吸声材料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粒吸声板 金属声屏障 粒径 骨胶比 水灰比 吸声系数 隔声量
下载PDF
公路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声屏障尺寸研究
11
作者 韩龙芝 熊丛博 +1 位作者 张永强 刘建强 《环境科学导刊》 2024年第2期81-84,共4页
通过对线源设置声屏障后插入损失的计算方法的研究,明确了公路项目设计降噪目标值的确定方法,推导出了声屏障尺寸计算公式,并通过实例进行了验算,计算结果与现行规范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可以作为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确定声屏障尺寸的依据。
关键词 交通噪声 环境影响评价 声屏障 插入损失
下载PDF
光伏声屏障在城市快速路上应用可行性分析
12
作者 李洋洋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4年第1期248-250,M0020,M0021,共5页
结合石家庄市槐安路高架西延工程,在光伏声屏障常规组件和彩色组件两种方案下,分别研究了离网系统与并网系统的电气系统、发电量、全寿命周期成本、效益等,并进行了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储能装置成本无法显著降低的条件下,光伏声屏... 结合石家庄市槐安路高架西延工程,在光伏声屏障常规组件和彩色组件两种方案下,分别研究了离网系统与并网系统的电气系统、发电量、全寿命周期成本、效益等,并进行了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储能装置成本无法显著降低的条件下,光伏声屏障使用离网系统供照明用电经济上不可行;彩色组件光伏声屏障影响发电效率,同时成本较高,经济上不可行;常规组件光伏声屏障并网系统经济上可行,同时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声屏障 城市快速路 离网系统 并网系统 可行性分析
下载PDF
高速铁路声屏障通透隔声板选型设计研究
13
作者 周继超 郑博文 《铁道勘察》 2024年第1期8-15,共8页
声屏障通透隔声板是高速铁路声学构件常见类型之一,作为轨旁设施长期承受列车气动荷载,其选型设计是否正确直接影响铁路运营安全。在声屏障通透隔声板选型设计过程中,还存在通透材料抗荷指标未按使用工况进行明确,忽视通透材料厚度设计... 声屏障通透隔声板是高速铁路声学构件常见类型之一,作为轨旁设施长期承受列车气动荷载,其选型设计是否正确直接影响铁路运营安全。在声屏障通透隔声板选型设计过程中,还存在通透材料抗荷指标未按使用工况进行明确,忽视通透材料厚度设计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首先对声屏障通透隔声板通透材料的隔声量、燃烧性能、抗荷性能和抗冲击性能等指标进行分析,给出不同使用场景和不同速度目标值下,玻璃和亚克力等常用通透材料的选用建议;再通过高速铁路通透声屏障列车气动荷载、限制性风速荷载和自然风荷载的取值和工况组合分析,提出声屏障通透隔声板不同工况下的变形抗荷指标、断裂抗荷指标和疲劳抗荷指标;此外,通过对声屏障通透隔声板隔声量、抗冲击性能和挠度的研究,给出不同工况下型材尺寸和不同通透材料厚度。研究表明,常规尺寸的夹层玻璃通透板厚度由抗冲击性能控制,建议其厚度≮(10+0.76+10)mm,台风地区桥梁地段2000 mm×1960 mm规格夹层玻璃厚度建议增加至(11+0.76+11)mm。亚克力材料厚度与通透隔声板尺寸有关,500 mm×1960 mm小尺寸规格亚克力隔声板通透材料厚度由抗冲击性能控制,建议其厚度≮15 mm;1000 mm×1960 mm以上大尺寸规格亚克力隔声板通透材料厚度由挠度控制,其中1000 mm×1960 mm规格亚克力隔声板应用于桥梁地段时,在时速350 km工况下,建议其厚度≮18 mm,台风工况下其厚度≮20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通透声屏障 单元板 通透材料 噪声治理 抗荷性能
下载PDF
江苏省高速公路声屏障降噪效果影响因素研究
14
作者 郭晓峰 徐文文 +3 位作者 王玉红 吕相龙 黄峰 陈莉莎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24年第2期102-105,共4页
选择江苏省高速公路已建设的48段声屏障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声屏障插入损失值检测和现场调查,研究声屏障材料、破损程度对于其降噪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吸声材料降噪效果平均能够提高2 dB左右,吸声屏体内非金属填充物降噪效果持久性不如... 选择江苏省高速公路已建设的48段声屏障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声屏障插入损失值检测和现场调查,研究声屏障材料、破损程度对于其降噪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吸声材料降噪效果平均能够提高2 dB左右,吸声屏体内非金属填充物降噪效果持久性不如金属填充物;隔声屏体的差异性对声屏障降噪效果的影响较小;声屏障发生破损对降噪效果影响较大,其中夹胶安全玻璃爆裂会对声屏障降噪效果产生约1.2 dB的损失,屏体松动对于声屏障降噪效果的影响可达到5 dB以上;综合考虑成本及养护难度,声屏障隔声屏体建议使用亚克力板,吸声屏体面板建议使用铝合金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屏障 降噪效果 吸声材料 透明屏体 江苏省
下载PDF
基于Fano共振效应与多孔吸声的全向通风高铁声屏障
15
作者 牛亚文 《铁道勘测与设计》 2024年第1期60-65,共6页
针对现有高速铁路声屏障通风性能差、自重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高铁声屏障设计。首先基于Fano共振效应提出一种由螺旋通道与中空通路相互组合的声学超单元结构,再根据隔、吸声相结合的设计理念在超单元内壁添加多孔材料形成复合结构... 针对现有高速铁路声屏障通风性能差、自重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高铁声屏障设计。首先基于Fano共振效应提出一种由螺旋通道与中空通路相互组合的声学超单元结构,再根据隔、吸声相结合的设计理念在超单元内壁添加多孔材料形成复合结构,来进行声屏障的构建,并对声屏障整体结构进行了安全性分析。主要结论如下:参数优化后的超单元结构可以达到实际应用要求;复合结构的降噪效果优于单独的超单元,并通过参数化分析确定了选用厚度为15mm的多孔材料构建声屏障;相较超单元声屏障,复合结构声屏障在全频段范围内均表现出了出色的降噪效果,且具有全向性;所设计的声屏障可以保证在组合风荷载作用下的安全性,验证了设计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声学超材料 Fano共振 通风声屏障 噪声控制 安全性分析
下载PDF
高速铁路5 m高声屏障简支箱梁结构设计研究
16
作者 陈偲鹏 《工程技术研究》 2024年第4期175-178,共4页
铁路桥梁通用参考图一般按常规高度声屏障设计,往往无法适用环保要求采用非标准高度声屏障的情况。文章以高速铁路32 m标准双线简支箱梁为依托,对5 m高声屏障箱梁进行结构设计研究。通过有限元计算得出,桥面板受集中力矩作用时,采用实... 铁路桥梁通用参考图一般按常规高度声屏障设计,往往无法适用环保要求采用非标准高度声屏障的情况。文章以高速铁路32 m标准双线简支箱梁为依托,对5 m高声屏障箱梁进行结构设计研究。通过有限元计算得出,桥面板受集中力矩作用时,采用实体模型分析能较好地模拟应力分布。对于桥上设置5 m高声屏障简支箱梁,适当加强翼缘钢筋可满足结构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 m高声屏障 简支箱梁 实体模型 结构设计
下载PDF
考虑声源尺度的声屏障插入损失优化算法
17
作者 李志强 郑撼 +1 位作者 刘兰华 江楠 《环境影响评价》 2024年第1期62-66,共5页
声屏障与声源距离较近时,声源尺度对其插入损失计算结果有较大影响。将声源细化为多个子声源能提高准确度,但会导致计算过程复杂化。以靠近声屏障的线声源为研究对象,利用接收点至声屏障顶点的延伸线将声源划分为两部分,提出一种对声源... 声屏障与声源距离较近时,声源尺度对其插入损失计算结果有较大影响。将声源细化为多个子声源能提高准确度,但会导致计算过程复杂化。以靠近声屏障的线声源为研究对象,利用接收点至声屏障顶点的延伸线将声源划分为两部分,提出一种对声源动态划分的插入损失修正公式,从声屏障对噪声源不同区域的影响效果角度优化了插入损失计算方法。与将声源等效为单个线声源及划分为多个子线声源的计算结果对比表明,该优化算法的计算结果近似于将声源划分为无限个子线声源的计算结果,但计算复杂度并未显著增加,既解决了声影区边界处插入损失突变的问题,又提高了插入损失计算的准确度,对提升噪声预测的精度、规划适宜的声屏障结构、提出经济有效的噪声防护措施等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屏障 插入损失 线声源 声源尺度
下载PDF
高速列车轮轨噪声控制的新型声屏障设计方法研究
18
作者 张小安 宋杲 +3 位作者 曹兴潇 朱胜阳 杨建近 张晓芸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231-239,共9页
我国轨道交通的基础建设已得到快速发展。随着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的实施,轨道交通对于沿线声环境的污染防治也将成为后期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因此有必要提高轨道交通重要降噪设备声屏障在隔声性能方面的要求;针对轨... 我国轨道交通的基础建设已得到快速发展。随着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的实施,轨道交通对于沿线声环境的污染防治也将成为后期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因此有必要提高轨道交通重要降噪设备声屏障在隔声性能方面的要求;针对轨道交通轮轨噪声的频段范围,基于Bragg带隙机理提出了三种针对轨道交通轮轨噪声的新型的二维气-固声子晶体型能带结构设计方案,分析了三种设计方案对应的带隙特性,并通过声传递损失评价了三种设计方案的隔声效果。研究表明:结合声子晶体理论设计的能带结构排布方式,能够对特定频段内的轮轨噪声形成高效的阻隔;通过合理设计散射体的布置形式和几何参数,可进一步实现特定多频段的有效隔声;将提出的方案应用于声屏障设计,能针对性地提升声屏障的隔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声屏障 声子晶体 隔声性能 带隙特性
下载PDF
带百叶吸声体的轨道交通全封闭声屏障声学设计研究
19
作者 徐志胜 李绍富 +2 位作者 张群 吴斌 张晓杰 《四川环境》 2023年第1期121-124,共4页
依据相关设计规范,轨道交通全封闭声屏障应设置不少于水平投影响面积5%的自然排烟通道,这将直接导致全封闭声屏障顶部严重漏声。为减少全封闭声屏障顶部漏声,提出并设计了全封闭声屏障顶部开口处百叶吸声体。采用SoundPLAN噪声预测软件... 依据相关设计规范,轨道交通全封闭声屏障应设置不少于水平投影响面积5%的自然排烟通道,这将直接导致全封闭声屏障顶部严重漏声。为减少全封闭声屏障顶部漏声,提出并设计了全封闭声屏障顶部开口处百叶吸声体。采用SoundPLAN噪声预测软件,模拟全封闭声屏障顶部开口位置安装百叶吸声体前后对周边敏感建筑的噪声影响。在全封闭声屏障顶部开口位置处安装百叶吸声体后,敏感点的噪声值比安装前明显降低;不同厚度和不同材质的百叶吸声体对全封闭声屏障整体降噪效果均有影响。结果表明,在全封闭声屏障顶部开口位置安装百叶吸声体可以提高声屏障降噪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全封闭声屏障 百叶吸声体 排烟通道 声学设计
下载PDF
屏障影响下慢行道隧道防止烟气倒灌策略研究
20
作者 姜学鹏 朱盼 刘家平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334-1338,1343,共6页
因事故隧道火灾烟气蔓延至隧道洞口时,在环境风作用下会倒灌至相邻非事故隧道。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不同环境风速下设慢行道交通隧道洞口烟气倒灌特性,探究封闭声屏障设置自然开口协同防烟倒灌最优方案。结果表明:非事故孔洞不采取防烟措施... 因事故隧道火灾烟气蔓延至隧道洞口时,在环境风作用下会倒灌至相邻非事故隧道。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不同环境风速下设慢行道交通隧道洞口烟气倒灌特性,探究封闭声屏障设置自然开口协同防烟倒灌最优方案。结果表明:非事故孔洞不采取防烟措施时,火灾烟气倒灌侵入率随着环境风速的增加而增加;慢行道发生火灾时,车行道防止烟气倒灌的防烟风速随着环境风速增加而增加,并呈现线性变化;车行道发生火灾时,慢行道维持正常的运营风速0.5 m/s即可防止烟气倒灌侵入慢行道;在封闭声屏障自然排烟口开口率设置为10%时,连续开口和挡烟垂壁的自然排烟协同方案最佳,火灾烟气对非事故孔洞的侵入率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慢行道 烟气倒灌 协同防烟 封闭声屏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