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FINITING AND ITS GEOLOGIC MEANING OF SOUTH-NORTH TREND FAULTED STRUCTURE BELT IN QIANGTANG BASIN, NORTH PART OF TIBET 被引量:6
1
作者 Liu Chiyang,Yang Xingke,Ren Zhangli,Wang Dingyi,Cheng Gang,Zheng Menlin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0年第S1期223-224,共2页
There were more expounding to north—west (west) trend fault and north\|east trend fault within Qiangtang Basin, North Part of Tibet, in the past literature. With increasing of geophysical exploration data, nearly eas... There were more expounding to north—west (west) trend fault and north\|east trend fault within Qiangtang Basin, North Part of Tibet, in the past literature. With increasing of geophysical exploration data, nearly east\|west trend structure began to be taken note to. Since the year of 1995, by a synthetic study to geophysical and geological data, that south\|north trend faulted structures are well developed. These structures should be paid much more attention to, because they have important theoretical meaning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1 Spreading of south\|north faulted structure belt According to different geological and geophysical data, the six larger scale nearly south\|north faulted structure belt could be distinguished within the scope of east longitude 84°~96° and near Qiangtang Basin. The actual location of the six belts are nearly located in the west of the six meridian of east longitude 85°,87°,89°,91°,93°,95° or located near these meridian. The six south\|north faulted structure belts spread in the same interval with near 2° longitude interval. The more clear and much more significance of south\|north trend faulted structure belts are the two S—N trend faulted structure belts of east longitude 87° and 89°. There are S—N trend faulted structure belts in the west of east longitude 83°,81°, or near the longitudes. The structure belts spreading features,manifestation,geological function and its importance, and inter texture and structure are not exactly so same. The structure belts all different degree caused different region of geological structure or gravity field and magnetic field. There is different scale near S—N trend faulted structure belt between the be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inghai—Tibet plateau qiangtang Basin south—north TREND STRUCTURE BELT transverse transform STRUCTURE strike\|slip adjustment division of east—west region oil & gas prospecting
下载PDF
深反射地震成像揭示的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Moho断阶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2
作者 程建 刘志伟 +5 位作者 赵文津 史大年 田涛 邓世广 张克强 张若渔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5,共15页
揭示班公湖-怒江(班怒)缝合带Moho(莫霍面)结构对于认识中特提斯洋壳俯冲和南羌塘坳陷成因具有重要地球动力学意义。基于横跨班怒缝合带的深反射地震数据(88°30′E),本文采用了中长波长静校正、噪声压制、优化叠加和叠前深度偏移(P... 揭示班公湖-怒江(班怒)缝合带Moho(莫霍面)结构对于认识中特提斯洋壳俯冲和南羌塘坳陷成因具有重要地球动力学意义。基于横跨班怒缝合带的深反射地震数据(88°30′E),本文采用了中长波长静校正、噪声压制、优化叠加和叠前深度偏移(PSDM)等地震处理技术,获得了深度域地震反射偏移剖面、层速度场和高分辨率Moho结构。由深度域剖面显示,班怒缝合带Moho位于地表以下65~80 km,呈不连续北向抬升趋势,指示在拉萨地块与南羌塘地块之间存在岩石圈上地幔断阶,最大阶步可达15 km。综合分析缝合带两侧的Moho形态认为,这些断阶受南侧拉萨地体的岩石圈上地幔以19.5°北倾俯冲与北侧南羌塘地块的上地壳抬升驱动,可能与深部存在局部熔融相关。班怒缝合带下的Moho结构表明,随着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中特提斯洋闭合,南羌塘地体由边缘海沉积向前陆盆地转换,形成南羌塘坳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反射地震成像 叠前深度偏移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Moho界面 南羌塘坳陷
下载PDF
羌塘盆地侏罗系曲色组烃源岩特征及生烃潜力
3
作者 贠文凯 谢渊 +1 位作者 宋春彦 张阳 《科学技术创新》 2024年第19期13-16,共4页
应用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方法,对羌塘盆地侏罗系曲色组烃源岩进行评价。勘探早期对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研究的基本地球化学指标包括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有机质成熟度三个指标。通过分析,曲色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高,油页岩有机碳平均... 应用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方法,对羌塘盆地侏罗系曲色组烃源岩进行评价。勘探早期对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研究的基本地球化学指标包括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有机质成熟度三个指标。通过分析,曲色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高,油页岩有机碳平均质量分数为5.208%,总体表现为好烃源岩特征。有机质组成以镜质组和腐泥组为主,H/C原子比介于0.59~0.89之间,O/C原子比介于0.10~0.14之间,干酪根类型指数TI介于-56.245~49.22之间,油页岩总体表现为Ⅱ型少部分Ⅲ型。岩石热解峰温(Tmax)介于424~502℃之间,主体进入成熟演化阶段,部分达到过成熟阶段,具有良好的生烃潜力及勘探前景,可以作为后续羌塘油气勘探的目标层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羌塘盆地 曲色组 烃源岩
下载PDF
Late Cambrian to Early Silurian Granitic Rocks of the Gemuri Area, Central Qiangtang, North Tibet: New Constraints on the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Northern Margin of Gondwana 被引量:2
4
作者 WANG Haitao ZHAI Qingguo +3 位作者 HU Peiyuan ZENG Lingsen TANG Yue ZHU Zhicai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4期1007-1019,共13页
The Paleozoic tectonic framework and paleo–plate configuration of the northern margin of Gondwana remain controversial. The South Qiangtang terrane is located along the northern margin of Gondwana and records key pro... The Paleozoic tectonic framework and paleo–plate configuration of the northern margin of Gondwana remain controversial. The South Qiangtang terrane is located along the northern margin of Gondwana and records key processes in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this supercontinent. Here, we present new field, petrological, zircon U-Pb geochronological, and Lu-Hf isotopic data for granitic rocks of the Gemuri pluton, all of which provide new insights into the evolution of the northern margin of Gondwana. Zircon U-Pb dating of the Gemuri pluton yielded three concordant ages of 488.5 ± 2.1, 479.9 ± 8.9, and 438.5 ± 3.5 Ma. Combining these ages with the results of previous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the South Qiangtang terrane records two magmatic episodes at 502–471 and 453–439 Ma. These two episodes are associated with enriched zircon Hf isotopic compositions(εHf(t) =-10.1 to-3.9 and-16.6 to-6.5, respectively), suggesting the granites were formed by the partial melting of Paleoproterozoic–Mesoproterozoic metasedimentary rocks(Two–stage Hf model ages(TCDM) = 2094–1704 and 2466–1827 Ma, respectively). Combining these data with the presence of linearly distributed, contemporaneous Paleozoic igneous rocks along the northern margin of Gondwana, we suggest that all of these rocks were formed in an active continental margin setting. This manifests that the two magmatic episodes within the Gemuri area were associated with southward subduction in the Proto-(Paleo-) Tethys Oce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nitic rocks Early Paleozoic south qiangtang TIBET GONDWANA
下载PDF
南羌塘印支期增生造山带组成、结构及演化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根厚 李典 梁晓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42-261,共20页
造山带可分为增生型、碰撞型和板内型3种类型。增生型造山带由于能最大程度保存大洋俯冲过程中的地质信息,对反演古洋盆的俯冲碰撞历史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识别增生型造山带所包含的海沟、增生杂岩、弧前盆地、岩浆弧和弧后盆地等古俯... 造山带可分为增生型、碰撞型和板内型3种类型。增生型造山带由于能最大程度保存大洋俯冲过程中的地质信息,对反演古洋盆的俯冲碰撞历史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识别增生型造山带所包含的海沟、增生杂岩、弧前盆地、岩浆弧和弧后盆地等古俯冲带基本单元,是阐明其大地构造意义的关键。其中,增生杂岩作为大洋俯冲增生的主体产物,其内部物质组成、平面和垂向结构,以及所记录的构造变形变质历史等信息,可直接揭示汇聚过程中的动力学演化和增生造山历史。南羌塘增生杂岩是近年来在西藏中部新识别出的地质单元,是解答古特提斯洋形成演化、羌塘中央隆起的成因等科学问题的重要载体,具有重要的资源和能源意义。然而,该套杂岩在大地构造属性、动力学过程、精细的俯冲带结构以及深部地质过程等方面仍存在大量未解决的问题。本文因此开展古俯冲带识别、增生杂岩物质和结构精细研究以及高压变质岩折返机制探讨等研究,以期阐明南羌塘增生杂岩的组成、结构及地质演化,为研究资源、能源成矿背景及勘查布局提供理论基础。本文研究发现,羌塘地体中部保留着相对完整的沟弧盆体系,包含陆缘弧、弧前盆地、海沟斜坡盆地、含高压变质岩增生杂岩等构造单元,证实了羌塘中部古俯冲带的存在。造山带结构解剖研究表明:南羌塘增生造山带平面上呈现为不同尺度的“糜棱结构”,体现了板块俯冲过程中广泛而强烈的韧性剪切流变作用;垂向上则具有明显的双层结构,上层为南羌塘地体的史密斯地层变形而成的褶皱冲断带,下层由多期变形的非史密斯地层组成,体现了造山过程中陆缘俯冲的重要作用。此外,带内高压变质岩变质演化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折返机制复杂、多样,体现了俯冲带复杂的深部作用过程。综上,根据目前研究资料,南羌塘增生造山带是晚泥盆世—早石炭世扩张的龙木错双湖古特提斯洋盆在二叠纪—早三叠世俯冲增生的产物,并于中—晚三叠世随着南北羌塘陆陆碰撞而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杂岩 俯冲带 古特提斯洋 南羌塘
下载PDF
ANISOTROPIC FEATURE OF QIANGTANG MASSIF TEXTURE 被引量:4
6
作者 Yang Xingke,Liu Chiyang,Sun Dongsheng,Wang Dingyi,Lu Bing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0年第S1期137-138,共2页
Qiangtang Massif is located in the hinterland of Qinghai—Tibet plateau, which belong to the mid\|east section of Tethys Tectonic Domain.1 Features of the whole texture and structure of Qiangtang massif By synthetic a... Qiangtang Massif is located in the hinterland of Qinghai—Tibet plateau, which belong to the mid\|east section of Tethys Tectonic Domain.1 Features of the whole texture and structure of Qiangtang massif By synthetic analysis of gravity,magnetic field,MT,seismic surveying,etc. Geophysical data, the massif, lied in the tectonic setting and geodynamic setting mingled by the south,north tectonic belts, have the features of massif,basin and tectonic belt three forming an organic whole,multi\|degree coupling in plane and section with division of region in south\|north trend,division of block\|fault in east\|west trend,division of sphere\|layer in vertical direction. (1) Belting in south\|north trend: Qiangtang massif could be divided into four units from north to south, that is north edge doming zone, west part doming area,Qiangtang Basin and south edge doming zone. Qiangtang Basin also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tectonic units—north Qiangtang down\|warping region, middle downing zone, south Qiangtang down\|warping and east part slope region. The near east\|west trend tectonic zones are well developed. There is aero\|magnetic anomaly distributed in belting with east\|west trend but also concentrated in section. Gravity anomaly is high in the south\|west part and low in the northeast part. Inter\|crust low resistance layer alternately distributed with high and low belting of sou th\|north trend in pla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inghai—Tibet plateau qiangtang MASSIF TEXTURE anisotropism belting of south\|north TREND block\|faulting of east\|west TREND vertical sphere\|layering deep TEXTURE
下载PDF
南羌塘坳陷上三叠统—下侏罗统碳酸盐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指示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谭梅 季长军 +1 位作者 周冰洋 康少伟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43-958,共16页
南羌塘坳陷三叠系与侏罗系地层之间存在广泛的沉积间断,针对这一时期地层的研究对于南羌塘盆地在该时期的沉积环境以及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笔者等以南羌塘坳陷内上三叠统—下侏罗统索布查组碳酸盐岩的地球化学元素为对象进行相关分... 南羌塘坳陷三叠系与侏罗系地层之间存在广泛的沉积间断,针对这一时期地层的研究对于南羌塘盆地在该时期的沉积环境以及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笔者等以南羌塘坳陷内上三叠统—下侏罗统索布查组碳酸盐岩的地球化学元素为对象进行相关分析。剔除陆源组分影响之后利用微量元素对碳酸盐岩进行沉积环境分析显示索布查组碳酸盐岩沉积时处于氧化环境,且地层由下往上水体逐渐变深,盐度逐渐增加,且研究区在当时处于炎热干燥的气候环境下。碳酸盐岩中的REE含量主要受陆源组分的影响,Ce与Eu主要反映的是陆源碎屑的特征。Ce的负异常反映陆源碎屑源岩沉积时为氧化环境,Eu的正异常主要来自含长石碎屑岩的风化淋滤导致。根据样品中与陆源碎屑相关的稳定元素特征结合区域地质调查推断陆源碎屑源岩为研究区北部中央隆起带附近的上三叠统土门格拉组地层。土门格拉组地层由于南、北羌塘地块汇聚隆升而成为索布查组碳酸盐岩中陆源碎屑的来源,之后南羌塘坳陷开始拉伸,索布查组碳酸盐岩开始沉积,其形成表示南羌塘坳陷开始进入被动大陆边缘沉积的演化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羌塘坳陷 晚三叠世—早侏罗世 碳酸盐岩 元素分析
下载PDF
青藏高原北部新生代走构油茶错、纳丁错火山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13
8
作者 刘建峰 迟效国 +4 位作者 赵秀羽 赵芝 董春艳 黎广荣 赵院东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259-3274,共16页
本文对分布于藏北南羌塘地区的走构油茶错和纳丁错新生代火山岩进行了岩石学、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两个地区火山岩主要由粗面玄武岩、橄榄粗安岩、安粗岩及粗面岩组成,具有从碱性系列火山岩到高钾钙碱性火山岩连续演化的特征... 本文对分布于藏北南羌塘地区的走构油茶错和纳丁错新生代火山岩进行了岩石学、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两个地区火山岩主要由粗面玄武岩、橄榄粗安岩、安粗岩及粗面岩组成,具有从碱性系列火山岩到高钾钙碱性火山岩连续演化的特征。锆石U-Pb定年表明两个地区火山岩形成时代分别为34.64±0.55Ma和35.03±0.54Ma,另外在走构油茶错安粗岩和粗面岩中发现了大量的捕获锆石。地球化学分析显示,岩石ε_(Hf)(t)均为正值,但随SiO_2含量的增高,ε_(Hf)(t)有减小的趋势。稀土元素配分曲线上轻重稀土分馏明显,无或轻微Eu负异常,尤其是重稀土出现分馏,大多数样品(Sm/Yb)_N值介于6.30~8.25之间,表明原生岩浆起源于含有石榴石的弱亏损型软流圈地幔,中酸性岩浆所具有的类似埃达克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是原生幔源岩浆经AFC作用形成的。始新世末期南羌塘地区的火山活动可能与向北俯冲的拉萨地块的岩石圈地幔断离造成的软流圈上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北部 新生代火山岩 油茶 高钾钙碱性火山岩 同位素年代学 地球化学特征 构造意义 Tibetan Plateau northern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fractional crystallization area Cenozoic VOLCANICS 稀土元素配分曲线 羌塘地区 volcanic rocks 轻重稀土分馏 岩石圈地幔 软流圈上涌 地球化学分析
下载PDF
西藏南羌塘盆地侏罗系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20
9
作者 陈文彬 廖忠礼 +4 位作者 刘建清 付修根 杜佰伟 冯兴雷 杜秋定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54-661,共8页
依据剖面露头样品的实验测试资料,通过Rock-Eval岩石评价、显微镜下观察、镜质体反射率、烃源岩可溶有机质特征、单体烃碳同位素等分析方法,对南羌塘盆地侏罗系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综合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南羌塘盆地侏罗系烃源岩有... 依据剖面露头样品的实验测试资料,通过Rock-Eval岩石评价、显微镜下观察、镜质体反射率、烃源岩可溶有机质特征、单体烃碳同位素等分析方法,对南羌塘盆地侏罗系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综合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南羌塘盆地侏罗系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低,总体上夏里组泥质烃源岩要好于布曲组和索瓦组碳酸盐岩烃源岩;烃源岩的有机质类型较好,主要为Ⅱ1型,并且反映出烃源岩形成于具一定盐度的较强还原环境,其有机质以海相低等水生生物为主;烃源岩的热演化程度总体较高,达到高成熟阶段。正构烷烃单体烃碳同位素分析表明,侏罗系各组烃源岩之间在母质输入上可能存在较大差异,该地区白云岩油苗与夏里组泥质烃源岩有很强亲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羌塘盆地 侏罗系 烃源岩 干酪根 地球化学特征
下载PDF
藏北羌塘奥陶纪平行不整合面的厘定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20
10
作者 杨耀 赵中宝 +2 位作者 苑婷媛 刘焰 李聪颖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381-2392,共12页
西藏羌塘块体有无变质基底、其前新生代构造属性与演化过程是长期争论的议题。本文报道南羌塘块体北部,中、上奥陶统塔石山组底砾岩平行不整合于浅变质中厚层石英砂岩夹薄层泥灰岩之上。近600粒碎屑锆石测年结果表明浅变质石英砂岩的最... 西藏羌塘块体有无变质基底、其前新生代构造属性与演化过程是长期争论的议题。本文报道南羌塘块体北部,中、上奥陶统塔石山组底砾岩平行不整合于浅变质中厚层石英砂岩夹薄层泥灰岩之上。近600粒碎屑锆石测年结果表明浅变质石英砂岩的最大沉积年龄为527±7Ma,300余粒碎屑锆石测年结果表明塔石山组底部石英砂岩的最大沉积年龄为471±6Ma。不整合面上、下石英砂岩最大沉积年龄之差达56Myr,表明这两套石英砂岩之间存在明显的沉积间断,证实了该平行不整合面的时代为奥陶纪早期。另一独立的证据是在邻区发现了早奥陶世花岗岩类岩石(471~477Ma)侵位于该浅变质石英岩,因此将不整合面之下的浅变质石英岩暂命名为荣玛组,归入寒武系地层。阴极发光与年代学研究进一步表明不整合面之上的碎屑锆石主要来源于在“泛非”运动晚期形成的结晶岩,为近源锆石,表明“泛非运动”晚期所形成的结晶岩在奥陶纪早期就已隆升,遭受剥蚀,为区内中上奥陶统沉积岩的形成提供物质来源。该奥陶纪平行不整合面的发现,表明南羌塘块体与喜马拉雅、拉萨等块体相似,同属冈瓦纳大陆体系。南、北羌塘早古生代地层系统之间的显著差异表明在寒武-奥陶纪之交,南、北羌塘块体就已被古大洋盆分隔开,开始各自独立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屑锆石 奥陶纪不整合面 泛非运动 藏北南羌塘 冈瓦纳大陆
下载PDF
南羌塘侏罗系烃源岩氯仿沥青“A”组分碳同位素特征 被引量:8
11
作者 陈文彬 伊海生 +4 位作者 谭富文 廖忠礼 付修根 杜佰伟 冯兴雷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740-1746,共7页
对南羌塘侏罗系布曲组和夏里组烃源岩氯仿沥青"A"组分碳同位素分析表明,碳同位素主要受有机母质及沉积环境影响,夏里组烃源岩氯仿沥青"A"组分的碳同位素较重,而布曲组烃源岩氯仿沥青"A"中族组分的碳同位... 对南羌塘侏罗系布曲组和夏里组烃源岩氯仿沥青"A"组分碳同位素分析表明,碳同位素主要受有机母质及沉积环境影响,夏里组烃源岩氯仿沥青"A"组分的碳同位素较重,而布曲组烃源岩氯仿沥青"A"中族组分的碳同位素组成相对较轻。并且它们普遍存在碳同位素逆转现象,夏里组烃源岩氯仿沥青"A"组分的碳同位素逆转表现为:δ13C饱和烃<δ13C非烃<δ13C芳烃<δ13C沥青质,主要受有机质母源控制;布曲组烃源岩氯仿沥青"A"组分的碳同位素逆转表现为:δ13C非烃>δ13C沥青质>δ13C饱和烃>δ13C芳烃,主要与生物降解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羌塘 烃源岩 氯仿沥青“A” 碳同位素
下载PDF
西藏南羌塘坳陷色哇地区中—下侏罗统深色岩系地层的重新厘定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明 谭富文 +2 位作者 汪正江 熊国庆 梁虹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41-447,共7页
针对南羌塘多玛地层分区中—下侏罗统深色岩系地层划分的混乱状况,2005年在进行羌塘盆地石油地质调查中实测了色哇地区松可尔剖面,并系统采集到大量有时代意义的菊石化石。依据化石鉴定成果,结合沉积充填序列、沉积相及层序地层分析,对... 针对南羌塘多玛地层分区中—下侏罗统深色岩系地层划分的混乱状况,2005年在进行羌塘盆地石油地质调查中实测了色哇地区松可尔剖面,并系统采集到大量有时代意义的菊石化石。依据化石鉴定成果,结合沉积充填序列、沉积相及层序地层分析,对该套深色岩系地层进行了重新清理,把剖面中下部黑色、深灰色泥页岩夹灰岩和中部深灰色灰岩、泥灰岩夹泥岩地层厘定为下侏罗统曲色组,上部灰色、深灰色粉砂质泥页岩厘定为中侏罗统色哇组。该剖面大量菊石的获取和地层的重新厘定,一方面丰富了本区古生物学的内容,另一方面对该区地层的划分与对比、古地理演化研究等都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南羌塘坳陷 松可尔剖面 菊石化石 曲色组 色哇组 侏罗系
下载PDF
南羌塘扎仁地区白云岩油苗芳烃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文彬 廖忠礼 +3 位作者 伊海生 付修根 杜佰伟 冯兴雷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94-697,共4页
南羌塘发现了大规模的白云岩古油藏带,这对该区油气勘探意义重大。采用GC-MS分析技术探讨了南羌塘盆地扎仁地区白云岩油苗芳烃化合物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研究的样品中萘系列化合物质量分数低,总体上具有三甲基萘大于二甲基萘大... 南羌塘发现了大规模的白云岩古油藏带,这对该区油气勘探意义重大。采用GC-MS分析技术探讨了南羌塘盆地扎仁地区白云岩油苗芳烃化合物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研究的样品中萘系列化合物质量分数低,总体上具有三甲基萘大于二甲基萘大于甲基萘大于萘的分布规律,MNR值变化于0.96~1.97,说明白云岩油苗经受了一定热演化,是甲基重排的结果;菲系列化合物质量分数较高,且甲基菲的分布模式为9-甲基菲大于2-甲基菲大于1-甲基菲大于3-甲基菲,反映了白云岩油苗生烃母质主要为低等水生生物,甲基菲成熟度指标MPI1为0.44~0.61,由此算出其成熟度Ro值为0.67%~0.77%,表明油苗的热演化大致为低—中成熟阶段;三芴系列在芳烃中质量分数较高,并且氧芴和芴的质量分数很低,而硫芴的质量分数很高,DBT/P值介于1.04~2.58,表明白云岩油苗生烃母质形成于海相偏还原环境;三芳甾烷质量分数很低,其与沉积环境有关的C26(20S)/C28(20S)值为0.29~0.37,表明白云岩油苗生烃母质形成于淡水、微咸水沉积环境,其与成熟度有关的C20/[C20+C26(20S)]值介于0.61~0.77,表明扎仁地区白云岩油苗处于成熟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烃化合物 白云岩油苗 成熟度 扎仁地区 南羌塘
下载PDF
藏北南羌塘盆地曲瑞恰乃地区中侏罗世色哇组、莎巧木组、布曲组的生物地层特征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永胜 张树岐 +4 位作者 郑春子 李庆武 冯德臣 李学彬 于喜文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2-100,共9页
对藏北南羌塘盆地曲瑞恰乃地区的晚三叠世—侏罗纪地层进行了研究,自下而上划分为晚三叠世日干配错群,晚三叠世—早侏罗世索布查组,早侏罗世曲色组,中侏罗世色哇组、莎巧木组、布曲组、夏里组和晚侏罗世索瓦组。其中,对中侏罗世色哇组... 对藏北南羌塘盆地曲瑞恰乃地区的晚三叠世—侏罗纪地层进行了研究,自下而上划分为晚三叠世日干配错群,晚三叠世—早侏罗世索布查组,早侏罗世曲色组,中侏罗世色哇组、莎巧木组、布曲组、夏里组和晚侏罗世索瓦组。其中,对中侏罗世色哇组、莎巧木组、布曲组生物地层的研究为本文的主要内容,研究成果为该区中侏罗世地层层序的建立和详细对比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北 南羌塘盆地 曲瑞恰乃地区 中侏罗世 色哇组 莎巧木组 布曲组 生物地层
下载PDF
藏北南羌塘陆块北缘晚三叠世弄佰组火山岩的特征及构造环境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永胜 曲永贵 +3 位作者 孙中纲 郑春子 谢元和 鲁宗林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82-691,共10页
藏北南羌塘陆块北缘发育一套晚三叠世火山岩,命名为弄佰组。该组火山岩以玄武岩为主。岩石化学成分以低TiO_2、FeO+Fe_2O_3、K_2O为特征。∑REE介于162.91×10^(-6)383.4×10^(-6)之间,∑Ce/∑Y介于1.83~3.00之间,δEu介于0.4... 藏北南羌塘陆块北缘发育一套晚三叠世火山岩,命名为弄佰组。该组火山岩以玄武岩为主。岩石化学成分以低TiO_2、FeO+Fe_2O_3、K_2O为特征。∑REE介于162.91×10^(-6)383.4×10^(-6)之间,∑Ce/∑Y介于1.83~3.00之间,δEu介于0.47~0.97之间,平均为0.73,负Eu异常较明显。微量元素Sr、K、Rb、Ba、Th、Ce、Sm强烈富集,Ta、Nb、P、Ti、Cr相对亏损。岩石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弄佰组火山岩形成于消减带岛弧区。弄佰组火山岩出露于龙木错-双湖结合带的南侧,K-Ar同位素年龄值为223Ma±5Ma.与双湖带中蓝片岩和绿片岩相变质岩系的形成年龄(220~235Ma)基本一致,时空关系的紧密相连,说明其形成可能与晚三叠世龙木错-双湖古特提斯洋的南向俯冲消减事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三叠世 弄佰组 火山岩 构造环境 南羌塘陆块北缘 龙木错-双湖结合带 藏北
下载PDF
西藏羌塘南缘早白垩世普让岩体的锆石U-Pb年龄和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1
16
作者 黄瀚霄 龚福志 +4 位作者 李光明 刘洪 陈华安 祝向平 肖万峰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69-584,共16页
普让岩体位于西藏羌塘南缘多龙矿集区西北部,岩体的岩石类型组合为石英二长岩—二长岩—二长闪长岩,侵位于三叠纪日干配错群灰岩中,并形成矽卡岩型磁铁矿。石英二长岩LA-ICP-MS的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16±2Ma(MSWD=6... 普让岩体位于西藏羌塘南缘多龙矿集区西北部,岩体的岩石类型组合为石英二长岩—二长岩—二长闪长岩,侵位于三叠纪日干配错群灰岩中,并形成矽卡岩型磁铁矿。石英二长岩LA-ICP-MS的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16±2Ma(MSWD=6.5),与该带上的多龙含矿斑岩成岩年龄基本一致。普让岩体不含白云母,且标准矿物中富含透辉石,具有较高的Al_2O_3,较低的Ti O_2,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和重稀土元素(HREE),显示Nb和Ta的负异常,具有明显的岛弧型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属于准铝质I型花岗岩。与多龙含矿斑岩相比,普让岩体具有相似的ε_(Nd)(t)值(-7.22^-6.81),n(^(87)Sr)/n(^(86)Sr)i值(0.707525~0.708243)和古老的Nd的模式年龄(1.29~1.63Ga)。研究表明:普让岩体可能是在班公湖—怒江洋壳北向俯冲的背景下,下地壳重熔,且在上升的过程中经历了分离结晶和地壳混染作用下形成的。多龙外围的岩浆岩带不仅具有寻找斑岩铜矿的潜力,也是形成和寻找的矽卡岩型多金属矿的有利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代学 地球化学 岛弧 找矿意义 羌塘南缘 西藏
下载PDF
南羌塘盆地侏罗系砂糖状白云岩古油藏油源研究——来自芳烃化合物和单体烃碳同位素的证据 被引量:5
17
作者 唐友军 张欣越 +6 位作者 季长军 王霆 何大祥 杨易卓 孙鹏 李博偲 裴冰冰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第2期1-11,共11页
近些年关于南羌塘盆地侏罗系砂糖状白云岩古油藏的油源问题一直存在着较大的争议,主要原因是降解作用对常规的饱和烃化合物以及参数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芳烃和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抗生物降解能力强,且蕴藏反映油藏的成烃母质来源、成烃... 近些年关于南羌塘盆地侏罗系砂糖状白云岩古油藏的油源问题一直存在着较大的争议,主要原因是降解作用对常规的饱和烃化合物以及参数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芳烃和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抗生物降解能力强,且蕴藏反映油藏的成烃母质来源、成烃环境以及热成熟度等多方面地质地球化学信息。对砂糖状白云岩古油藏以及油源可能性较高的上三叠统与中下侏罗统烃源岩样品抽提物中的芳烃馏分进行了GC-MS分析,并且采用GC-IRMS仪器对其中的正构烷烃单体碳、氢同位素进行测定,旨在揭示古油藏以及相关烃源岩芳烃化合物和单体碳同位素的组成与分布特征。研究表明,南羌塘盆地古油藏可分为2类:Ⅰ类古油藏,甲基菲指数相对较高、高硫芴低氧芴以及单体碳同位素相对较重,表征以高等植物碎屑贡献为主,且形成于还原沉积环境下的成熟有机质,为上三叠统扎那组烃源岩;Ⅱ类古油藏,甲基菲指数相对较小,三芴系列具有高氧芴低硫芴的分布特征和相对较轻的单体烃碳同位素特征,表明其来源于有机质以低等水生藻类和细菌为主,并沉积于弱还原条件下的低熟成熟下侏罗统曲色组的烃源岩。上述研究进一步证实了南羌塘盆地上三叠统扎那组和下侏罗统曲色组具备良好的油气资源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羌塘盆地 古油藏 芳烃化合物 单体烃碳同位素 油源对比
下载PDF
南羌塘坳陷早侏罗系曲色组下部泥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 被引量:5
18
作者 金峰 伊海生 李启来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5期208-215,共8页
以南羌塘坳陷早侏罗系曲色组下部的泥岩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地球化学的研究。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曲色组泥岩沉积有较多的陆源物质,且Cr/Zr、Th/Sc、Th/U、Rb/Sr的值反映了泥岩物源区具有浅源、长英质、风化较严重的特点。稀土元素特... 以南羌塘坳陷早侏罗系曲色组下部的泥岩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地球化学的研究。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曲色组泥岩沉积有较多的陆源物质,且Cr/Zr、Th/Sc、Th/U、Rb/Sr的值反映了泥岩物源区具有浅源、长英质、风化较严重的特点。稀土元素特征表明泥岩重稀土较轻稀土元素富集,具有轻微的Ce与Eu的负异常。通过Ceanom、V/(Ni+V)与CIA的值判断泥岩沉积时处于缺氧的沉积环境,且当时处于温暖潮湿的气候。通过La-Th-Sc和Th-Co-Zr/10物源区构造判别图,再结合La/Th的值与Hf的含量,判断曲色组泥岩的物源区构造背景以大陆岛弧为主,且兼具大陆边缘构造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羌塘坳陷 曲色组 泥岩 地球化学
下载PDF
索曲流域现代河流阶地对南羌塘陆块新构造运动的反演 被引量:2
19
作者 贾建称 李建伍 +2 位作者 王根厚 李秋实 于海量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17-21,共5页
索曲流域位于南羌塘陆块东部,由发源于唐古拉山南坡的本曲、索曲、连曲和益曲等四条贯通性河流组成,是怒江上游面积最大的汇水区域。流域内现代河流及河流阶地十分发育。对比研究流域上游、中游和下游河流阶地的发育程度、类型、级别和... 索曲流域位于南羌塘陆块东部,由发源于唐古拉山南坡的本曲、索曲、连曲和益曲等四条贯通性河流组成,是怒江上游面积最大的汇水区域。流域内现代河流及河流阶地十分发育。对比研究流域上游、中游和下游河流阶地的发育程度、类型、级别和阶地的构造变形特征,结合区域构造背景,笔者提出南羌塘陆块新构造运动主要形式是在总体隆升背景下,由南-南东向北-北西方向的断块式不均匀掀斜。这种运动形式是印度板块持续振荡式向北挤压、双湖—查吾拉断裂带与班公湖—怒江断裂带差异性活动联合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羌塘陆块 索曲流域 河流阶地 新构造运动
下载PDF
青藏高原南羌塘盆地西部中二叠统龙格组地层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毕志伟 《地质调查与研究》 2017年第2期89-98,共10页
龙格组为青藏高原南羌塘盆地西部晚古生代地层,本次工作对其岩石组合、古生物面貌、沉积环境、层序特征等进行了详细研究,将龙格组进一步划分为三个段,初步认定一段主要形成于开阔台地亚相、二段形成于局限台地和潮坪亚相、三段形成于... 龙格组为青藏高原南羌塘盆地西部晚古生代地层,本次工作对其岩石组合、古生物面貌、沉积环境、层序特征等进行了详细研究,将龙格组进一步划分为三个段,初步认定一段主要形成于开阔台地亚相、二段形成于局限台地和潮坪亚相、三段形成于潮间带-潮上带微相,从下往上反映海水逐渐变浅过程。依据地层中出露的蜓类、腕足类、腹足类、双壳类和珊瑚等海相化石的详细鉴定结果,认定龙格组形成于中二叠世栖霞期-茅口期。此研究可为深入探讨南羌塘盆地西部古生代大地构造背景及晚古生代盆地边界、盆地属性等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地质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格组 南羌塘盆地 古生物特征 栖霞阶-茅口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