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6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葡萄无核基因的SCAR标记及Southern blot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杨英军 王跃进 +2 位作者 周鹏 王西平 张剑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7-80,共4页
 根据无核基因特异RAPD标记的序列进行分析,合成1对特异引物P1+P3(序列分别是P1:5′CTCATCTTCTTGATGGTGAT3′;P3:5′AAGTGAAGAACATCATTAAGAAC3′),对30个葡萄材料进行PCR扩增,成功地将RAPD标记转换成SCAR标记。并对含有该标记序列的重...  根据无核基因特异RAPD标记的序列进行分析,合成1对特异引物P1+P3(序列分别是P1:5′CTCATCTTCTTGATGGTGAT3′;P3:5′AAGTGAAGAACATCATTAAGAAC3′),对30个葡萄材料进行PCR扩增,成功地将RAPD标记转换成SCAR标记。并对含有该标记序列的重组质粒进行Hind 和Spe 双酶切,获得的310bp片段回收后制成探测葡萄无核基因存在与否的杂交探针,成功地对7个葡萄品种进行Southernblot分析,实现了分子标记检测葡萄无核基因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无核基因 SCAR标记 southern-blot分析
下载PDF
基于DIG-化学发光法的Southern blot方法优化 被引量:4
2
作者 张晓 张锐 +5 位作者 于源华 史计 孟志刚 孙国清 周焘 郭三堆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05-210,共6页
目前,基于DIG-化学发光法的Southern blot技术已在生物实验室广泛应用,但在试验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背景黑、目的信号弱等问题,以致不能获得理想结果。在棉花线粒体基因组RFLP分析过程中结合前人经验对基于DIG-化学发光法的Southern blot... 目前,基于DIG-化学发光法的Southern blot技术已在生物实验室广泛应用,但在试验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背景黑、目的信号弱等问题,以致不能获得理想结果。在棉花线粒体基因组RFLP分析过程中结合前人经验对基于DIG-化学发光法的Southern blot技术在探针标记、探针浓度、探针剥离等方面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方法重复性好,一张转好的尼龙膜最多可以反复使用11次;一份杂交液在两年内至少可以反复使用5次且不会明显降低杂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uthern blot DIG标记 化学发光法 尼龙膜 探针
下载PDF
小花棘豆Alternaria oxytropis内生真菌酵母氨酸还原酶基因的Southern blot检测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珠丽 卢萍 +3 位作者 席领军 高峰 李玉玲 姜凯 《生物化工》 2019年第6期16-20,共5页
用Southern blot技术检测小花棘豆Alternaria oxytropis内生真菌野生株(OW7.8)和酵母氨酸还原酶基因(sac)敲除株(M1),为研究基因功能奠定基础。以OW7.8和M1为材料,利用PCR法制备地高辛(DIG)标记探针,进行基因组Southern blot检测。用Pv... 用Southern blot技术检测小花棘豆Alternaria oxytropis内生真菌野生株(OW7.8)和酵母氨酸还原酶基因(sac)敲除株(M1),为研究基因功能奠定基础。以OW7.8和M1为材料,利用PCR法制备地高辛(DIG)标记探针,进行基因组Southern blot检测。用PvuⅡ切割M1基因组DNA后,用sac特异性探针对其进行Southern blot,杂交结果呈阴性,表明M1中sac已被敲除;用Eco RⅤ和PstⅠ切割OW7.8基因组DNA,杂交结果呈阳性,说明野生株有sac;用hph特异性探针与M1的PvuⅡ酶切产物进行Southern blot,M1杂交结果呈阳性,说明标记基因hph成功整合到M1基因组中;用hph特异性探针与Eco RⅤ和PstⅠ切割的OW7.8基因组DNA杂交,结果呈阴性。Southern blot检测到OW7.8中有sac中间序列,在M1中被hph替换,证明sac被敲除。sac基因以单拷贝形式存在于OW7.8基因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高辛 southern blot 丝状真菌 技术优化
下载PDF
低温诱导甜菜(Beta vulgaris L.)Ty7Br600基因的Northern blotting和Southern blotting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戴建军 程大友 +3 位作者 常缨 李彩凤 闫桂萍 马凤鸣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0-83,共4页
以低温诱导甜菜幼苗为试验材料,以未进行低温诱导的甜菜幼苗为对照,采用α-32P-ATP放射标记按随机引物标记法标记本实验室克隆的Ty7Br600基因,进行Northern杂交。Northern杂交试验结果显示,在低温诱导培养的甜菜幼苗的RNA群体中,出现较... 以低温诱导甜菜幼苗为试验材料,以未进行低温诱导的甜菜幼苗为对照,采用α-32P-ATP放射标记按随机引物标记法标记本实验室克隆的Ty7Br600基因,进行Northern杂交。Northern杂交试验结果显示,在低温诱导培养的甜菜幼苗的RNA群体中,出现较强的杂交条带,而在未诱导培养的甜菜幼苗的RNA群体中,则几乎没有阳性杂交条带出现。因此,Ty7Br600这一序列有可能是二年生甜菜幼苗经低温诱导处理之后被诱导表达的与抽薹相关的新基因序列。Southern杂交结果发现,在每一组酶切中至少有2~3条条带,表明Ty7Br600确为甜菜基因组片段,也同时表明该基因在甜菜基因组中以2个拷贝或低拷贝形式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Beta VULGARIS L.) 低温诱导 NORTHERN杂交 southern杂交
下载PDF
热带果树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的改良及Southern blot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彭军 曾凡云 +2 位作者 龙海波 黄俊生 郭建荣 《热带生物学报》 2012年第3期252-257,共6页
以香蕉、番木瓜、龙眼为代表材料,建立一套适合热带果树基因组DNA提取的方法——改良CTAB法。将提取各基因组DNA经限制性内切酶完全消化后,分别以香蕉內源乙烯受体基因(AF113748)、番木瓜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基因PDS(DQ779922)、龙眼开... 以香蕉、番木瓜、龙眼为代表材料,建立一套适合热带果树基因组DNA提取的方法——改良CTAB法。将提取各基因组DNA经限制性内切酶完全消化后,分别以香蕉內源乙烯受体基因(AF113748)、番木瓜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基因PDS(DQ779922)、龙眼开花相关基因LEAFY(ADQ160214)为探针进行Southern blot杂交,3种植物的基因组DNA适宜上样量的60μg,杂交条带清晰,背景弱,说明采用改良CTAB法,能保证基因组DNA提取的浓度和纯度,符合Southern blot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果树 DNA提取 CTAB southern blot
下载PDF
转基因拟南芥中外源基因的Southern blot检测 被引量:1
6
作者 芦春斌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16,共3页
外源基因在转基因植物的稳定表达是获得理想转基因植物的首要条件。在我们进行的转基因植物研究中,根据转基因植物所带有的转基因成分和标记基因的DNA序列,采用Southern blot技术对转基因植物中的猪α-乳清蛋白基因和标记基因的拷贝数... 外源基因在转基因植物的稳定表达是获得理想转基因植物的首要条件。在我们进行的转基因植物研究中,根据转基因植物所带有的转基因成分和标记基因的DNA序列,采用Southern blot技术对转基因植物中的猪α-乳清蛋白基因和标记基因的拷贝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外源基因的拷贝数和外源基因的稳定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植物 基因沉默 猪α-乳清蛋白基因 southern blot分析
下载PDF
Identification Transgenic DNA of Transformed Arabidopsis Using PCR and Southern Blot
7
作者 Al-Baraa Akram Glen McCann Triaziana Sgamma 《Advances in Bio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2022年第3期134-144,共11页
For identification of transgenic DNA of Arabidopsis plant material, the followed methods are transformation and growing of seeds after bleaching them for sterilization should be performed then using polymerase chain r... For identification of transgenic DNA of Arabidopsis plant material, the followed methods are transformation and growing of seeds after bleaching them for sterilization should be performed then using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for amplification the gene before making gel electrophoresis to be ready for southern blot analysis, this method is possible because the length of the given primers, there are slightly modifications in the methods as ligating PCR technique developed for amplification of the unknown DNA after extracting it to determine its transgenicity. The methods were specific and reproducible for many different plants from transgenic and non-transgenic cell lines. Furthermore, the number of products of PCR result can be considered as a good estimation of transgenic DNA, during comparison to southern blot analysis, the results obtained by the PCR give information about DNA of Arabidopsis, applications of the approach to Arabidopsis plants after transformation with an Agrobacterium-mediated transformation will be describ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ABIDOPSIS southern blot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GROBACTERIUM Primeres
下载PDF
PCR和Southern Blot检测土拉弗氏菌气溶胶 被引量:4
8
作者 翟俊辉 杨瑞馥 +2 位作者 车凤翔 陈梅玲 张松乐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1998年第2期35-39,共5页
为提高检测土拉弗氏菌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建立了土拉菌PCR及核酸杂交检测方法。运用平板计数、多聚酶链反应对土拉菌气溶胶稳定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PCR具有较高灵敏度,并且在采样后3小时PCR就可以得出定性结果,而平板计... 为提高检测土拉弗氏菌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建立了土拉菌PCR及核酸杂交检测方法。运用平板计数、多聚酶链反应对土拉菌气溶胶稳定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PCR具有较高灵敏度,并且在采样后3小时PCR就可以得出定性结果,而平板计数则需要3~7天。采用PCR法合成了土拉菌376-bp探针,分别对细菌菌液、568-bpPCR产物和气溶胶样品进行杂交,结果表明菌悬液直接杂交可检出105CFU左右的细菌,检测PCR产物可达40p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拉弗氏菌 PCR 野兔热 气溶胶
下载PDF
Southern blot和Western blot分析鉴定志贺氏菌侵袭毒力表达
9
作者 王红 芮贤良 +3 位作者 俞守义 苏国富 陈云战 杨芳娣 《中国公共卫生学报》 1995年第3期141-143,共3页
应用Southernblot结合Westernblot分析了61株福氏2a的侵袭毒力表达(ipaBC和IpaBC)。结果表明:61株福氏2a的侵袭基因位于7.6kb、2.5kb和1.6kb的EcoRI酶切片段。58株... 应用Southernblot结合Westernblot分析了61株福氏2a的侵袭毒力表达(ipaBC和IpaBC)。结果表明:61株福氏2a的侵袭基因位于7.6kb、2.5kb和1.6kb的EcoRI酶切片段。58株广州分离株及福州分离株F003、F410侵袭蛋白表达良好,而福州分离株F008无侵袭蛋白表达,但ipaBC基因探针杂交阳性,显示F008的ipa的表达调控基因有部分缺失。作者认为Southernblot和Westernblot分析具有特异、准确、快速的特点,不仅适用于鉴定志贺氏菌侵袭毒力表达而且可用于其它致病菌的相关毒力表达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贺氏菌 southern blot 侵袭毒力表达 鉴定
下载PDF
化学发光Southern blot法检测HBV体外复制及其应用于药物对HBV的抑制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易学瑞 袁有成 +4 位作者 陈文吟 苏蔚 张峰 刘振扬 孔祥平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8-82,共5页
目的:建立化学发光Southern blot检测细胞内HBVDNA的方法,同时检测3种不同靶点抗乙肝药物的体外作用。方法:用地高辛标记HBV探针,优化杂交条件,检测来自HepG2及HepG2.2.15 HBV DNA复制中间体;利用建立的化学发光Southern blot检测HBV DN... 目的:建立化学发光Southern blot检测细胞内HBVDNA的方法,同时检测3种不同靶点抗乙肝药物的体外作用。方法:用地高辛标记HBV探针,优化杂交条件,检测来自HepG2及HepG2.2.15 HBV DNA复制中间体;利用建立的化学发光Southern blot检测HBV DNA的方法检测经拉米夫定、Bay41-4109、α-Galcer以不同药物浓度处理的HepG2.2.15HBV DNA复制中间体的水平。结果:(1)标记的HBV探针的检测灵敏度为0.1pg,杂交系统的检测灵敏度为1pg,可检测到HepG2.2.15细胞内的HBV DNA特异性信号;(2)以该法检测胞内HBV DNA可见3种药物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半数有效量(IC50)分别为1.53μmol/L、0.41μmol/L、0.01μmol/L。结论:胞质HBVDNA的水平能准确地反映不同靶点抗HBV药物的抗病毒效果,建议在观察药物特别是中药抗病毒研究中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G2.2.15细胞 HBV复制中间体 southern blot 拉米夫定 Bay41-4109 Α-GALCER
原文传递
Detection of immunoglobulin gene rearrangement in leukemia by seminested PCR amplification and Southern blot hybridization
11
作者 徐兵 周淑芸 孙竞 《Journal of Medical Colleges of PLA(China)》 CAS 1996年第1期7-10,共4页
DetectionofimmunoglobulingenerearrangementinleukemiabyseminestedPCRamplificationandSouthernblothybridization... DetectionofimmunoglobulingenerearrangementinleukemiabyseminestedPCRamplificationandSouthernblothybridizationXuBing(徐兵);ZhouS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UKEMIA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southern blot IMMUNOGLOBULIN heavy CHAIN (IgH)
下载PDF
近江牡蛎Hsc70蛋白基因cDNA片段的克隆及Southern杂交和RT-PCR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张其中 吴信忠 +1 位作者 高劲松 潘金培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08-712,共5页
In order to elucidate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the oyster (Crassostrea ariakensis) against adverse stimulating factors, we cloned and sequenced a partial cDNA encoding a 70 kDa heat shock cognate protein (Hsc70) fr... In order to elucidate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the oyster (Crassostrea ariakensis) against adverse stimulating factors, we cloned and sequenced a partial cDNA encoding a 70 kDa heat shock cognate protein (Hsc70) from the oyster. The live oysters were obtained from Chengcun, Yangxi County,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 Various tissues, including mantle, gills, adductor muscle, heart and blood cells, were respectively collected from 5 untreated live oysters or treated ones at 36℃ for 1 5 hours, and immediately frozen in liquid nitrogen except for the blood cells which were suspended with Trizol Reagent after centrifugation ( 12 000 r/min for 30 s) and stored at -20℃. Total RNA was isolated using Trizol Reagent according to the manufacture’s instructions. The first strand cDNA was synthesized using reverse transcriptase Superscript Ⅱ according to the manufacture’s instructions. The primers were designed from a conserved region of C. gigas Hsc70 cDNA sequence (GeneBank accession No. AF144646). Th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was performed for 30 cycles with denaturation at 94℃ for 30 s, annealing at 49℃ for 40 s, and elongation at 72℃ for 30 s. The product was cloned to pGEM T easy vector and sequenced. It is 509 base pairs (bp) and possesses 94% identity with the cDNA encoding C. gigas Hsc70 using Blastn. This homology was strongly confirmed by amino acid sequence comparison using the Blastx (99%). The 509 bp fragment was labeled with α 32 pdCTP and a random primer DNA labeling kit and employed as a probe to perform Southern blotting, the result demonstrated that the cDNA came from a partial mRNA transcript of C. ariakensis genomic DNA gene. Th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was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of Hsc70, Using the cDNAs of several tissues, such as gills (heat shocked), mantle, adductor muscle (heat shocked), heart, blood cells (one sample with heat shock for 1 5 hours at 36℃ and another without any stimulus). The PCR results revealed that Hsc70 transcripts could be detected in all the tissues analyzed and greatly increased in the tissues with heat shock.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Hsc70 is ubiquitously and constitutively expressed but can be stimulated by heat shock. All the facts above firmly established that the cloned cDNA fragment was a part of the cDNA encoding a Hsc70 protein in the oyster C. ariakensis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江牡蛎 Hsc70蛋白基因 CDNA片段 克隆 southern杂交 RT-PCR分析
下载PDF
地高辛标记探针Southern印迹杂交技术要点及改进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立鸿 许璐 +2 位作者 汪凯 张富春 马正海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8年第3期57-59,共3页
Southern印迹杂交技术是检测特定DNA片段的常规方法之一,其操作程序繁琐,对基因组DNA的提取、纯化、酶切等均有较高要求,要获得理想杂交结果需要反复摸索。总结地高辛标记探针Southern印迹杂交的技术要点,并结合具体操作提出改良方案。
关键词 地高辛 southern杂交 改进 技术要点
下载PDF
一种简捷的Southern印迹杂交方法 被引量:8
14
作者 朱华晨 许新萍 李宝健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28-130,共3页
在综合前人方法的基础上,发展了一种简捷、灵敏、廉价、效果可靠的Southern印迹杂交方案。使用0 4mol LNaOH溶液将琼脂糖凝胶上的DNA在变性的同时转移到尼龙膜上,晾干膜后无需固定就可以直接用于杂交。预杂交液和杂交液选用Church缓冲系... 在综合前人方法的基础上,发展了一种简捷、灵敏、廉价、效果可靠的Southern印迹杂交方案。使用0 4mol LNaOH溶液将琼脂糖凝胶上的DNA在变性的同时转移到尼龙膜上,晾干膜后无需固定就可以直接用于杂交。预杂交液和杂交液选用Church缓冲系统,该缓冲系统中仅需10g LBSA作为封闭剂即可。整个洗膜过程可简化为一种溶液、2~3次洗涤。碱变性及转移后的尼龙膜,也可以用于地高辛(DIG)等非放射性检测系统,并可耐多轮杂交和洗脱。本方法可适用于包括高等植物基因组在内的多种生物材料的DNA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uthern印迹 DNA 杂交 植物基因组
下载PDF
华山新麦草特异重复序列的筛选、克隆及Southern杂交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林刚 武军 +5 位作者 赵继新 刘淑会 杨群慧 杜万里 庞玉辉 陈新宏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3-28,共6页
为了寻找华山新麦草特异重复序列,以华山新麦草、栽培一粒小麦、栽培二粒小麦、野生一粒小麦、野生二粒小麦、圆锥小麦、阿拉拉特小麦、茹科夫斯基小麦、斯卑尔脱小麦、普通小麦"中国春"(CS)为材料,利用200条RAPD引物筛选出11条华... 为了寻找华山新麦草特异重复序列,以华山新麦草、栽培一粒小麦、栽培二粒小麦、野生一粒小麦、野生二粒小麦、圆锥小麦、阿拉拉特小麦、茹科夫斯基小麦、斯卑尔脱小麦、普通小麦"中国春"(CS)为材料,利用200条RAPD引物筛选出11条华山新麦草特异条带(命名为RHS1-RHS11),并对这些条带进行回收、克隆、测序。将序列在NCBI数据库中进行比对,其中RHS1、RHS2、RHS3、RHS4、RHS6、RHS8、RHS9在NCBI数据库中未发现与其同源的序列。RHS5、RHS7、RHS10、RHS11在NCBI数据库中有相似序列,其最高覆盖度和最高相似性分别为:83%和100%、99%和85%、49%和100%、19%和83%。通过Southern blotting进行序列特异性检测,RHS1、RHS2、RHS4、RHS6和RHS9等5个克隆在10种材料中都没有杂交信号;RHS7、RHS10和RHS11在华山新麦草及其他9种材料中都有弥散分布的杂交信号;RHS3、RHS5和RHS8只在华山新麦草中有杂交信号的序列。这些结果说明RHS3、RHS5、RHS8为华山新麦草基因组特异重复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山新麦草 特异重复序列 克隆 southern杂交
下载PDF
转基因甘蔗植株Southern杂交体系的优化 被引量:7
16
作者 崔学强 张树珍 +1 位作者 沈林波 冯翠莲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05-109,共5页
对甘蔗Southern杂交体系的优化,旨为转基因甘蔗Southern杂交鉴定分析提供参考。以转基因甘蔗为材料,就探针不同标记方法的比较、甘蔗基因组DNA的提取、基因组DNA酶切量、酶切时间及杂交过程等方面,对地高辛标记的Southern杂交技术进行... 对甘蔗Southern杂交体系的优化,旨为转基因甘蔗Southern杂交鉴定分析提供参考。以转基因甘蔗为材料,就探针不同标记方法的比较、甘蔗基因组DNA的提取、基因组DNA酶切量、酶切时间及杂交过程等方面,对地高辛标记的Southern杂交技术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改良的CTAB法提取的甘蔗DNA能满足后期实验的要求;PCR法标记探针的效率较随机引物法标记探针的效率高,更适合用于Southern杂交;40μg的DNA在400μL酶切体系中,酶切10 h可获得良好的酶切效果;杂交温度40℃,杂交18 h,可获得清晰的杂交条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southern杂交 地高辛 PCR法标记探针 酶切
下载PDF
向下转膜法在乙肝病毒Southern杂交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秉强 吴莹 +4 位作者 唐霓 郭进军 黄英 汤华 黄爱龙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5年第2期26-28,共3页
目的评价向下转膜法在乙肝病毒(HBV)Southern杂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用带有1.3倍HBV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HepG2细胞,使其产生瞬时HBV表达,72小时收集细胞并提取细胞总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后,以向上和向下两种方式转移在尼龙膜上;用化... 目的评价向下转膜法在乙肝病毒(HBV)Southern杂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用带有1.3倍HBV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HepG2细胞,使其产生瞬时HBV表达,72小时收集细胞并提取细胞总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后,以向上和向下两种方式转移在尼龙膜上;用化学发光标记和检测试剂盒将乙肝病毒基因片段标记成探针,再与向上和向下转膜后的尼龙膜进行杂交,判断产生明显HBV杂交条带所需的细胞总DNA量,从而验证向下转膜法在乙肝病毒Southern杂交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发现向下转膜后,检测HBV表达所需的细胞总DNA量极少,灵敏度高,0.5μg细胞总DNA电泳后转膜,即可检测出HBVDNA的表达,凝胶中仅有8%的DNA残留;而向上转膜所需的总DNA量大,灵敏度低,25μg的细胞总DNA电泳后转膜,仅能检测出弱的条带。结论向下转膜法是一种较好的转膜方式,适于对乙肝病毒的Southern杂交,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uthern杂交 乙肝病毒 膜法 HepG2细胞 琼脂糖凝胶电泳 真核表达载体 总DNA 化学发光标记 DNA量 HBV 检测试剂盒 基因片段 推广应用 尼龙膜 灵敏度 条带 转染 探针
下载PDF
RT-PCR/Southern杂交方法检测肝癌患者外周血AFP mRNA 被引量:4
18
作者 智慧 詹俊 +3 位作者 邓庆丽 黄志清 周雨迁 黄志明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1年第4期324-327,共4页
目的 寻找一种敏感的方法以检外外周血中的肝癌细胞。方法 分离原发性肝癌患者以及肝硬化、急慢性肝炎、肝转移癌、肝脏良性肿瘤患者和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提取单个核细胞的总RAN ,进行RT -PCR/Southern杂交检测AFPmRNA。... 目的 寻找一种敏感的方法以检外外周血中的肝癌细胞。方法 分离原发性肝癌患者以及肝硬化、急慢性肝炎、肝转移癌、肝脏良性肿瘤患者和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提取单个核细胞的总RAN ,进行RT -PCR/Southern杂交检测AFPmRNA。结果 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AFPmRAN的检出率为 41.4% ,其检出率与肿瘤大小以及TNM分期有关 ,对照组均为阴性。结论 肝癌患者外周血中的AFPmRNA可以作为肝癌细胞的血液微小转移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微小转移 AFP MRNA 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southern杂交
下载PDF
橡胶树转基因植株Southern杂交体系的优化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季 鲁旭 +2 位作者 黄天带 华玉伟 黄华孙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6-81,共6页
以地高辛标记的Southern杂交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多个物种中。选择橡胶树为材料,就基因组DNA的提取、探针标记方法的选择以及具体的杂交操作过程等方面对该体系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至少40μg高质量的DNA在300μL的大酶切体系中,酶切12 h... 以地高辛标记的Southern杂交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多个物种中。选择橡胶树为材料,就基因组DNA的提取、探针标记方法的选择以及具体的杂交操作过程等方面对该体系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至少40μg高质量的DNA在300μL的大酶切体系中,酶切12 h可获得良好效果;PCR法标记的探针杂交条带清晰、背景浅,其效率明显强于随机引物法标记的探针。本研究优化的体系信号强、背景浅和灵敏度高,为橡胶树Southern杂交鉴定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树 转基因 southern blot 地高辛 PCR法标记
下载PDF
大赖草及近缘物种原位杂交和Southern杂交的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苏玲 齐莉莉 +1 位作者 陈佩度 刘大钧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1999年第4期359-363,共5页
用Thinopyrumbesarabicum(Savul.&Rays)A.Lve的基因组DNA作探针,分别与大赖草Leymusracemosus(Lam.)Tzvel.和脆轴偃麦草Th.junceum(Savul.&... 用Thinopyrumbesarabicum(Savul.&Rays)A.Lve的基因组DNA作探针,分别与大赖草Leymusracemosus(Lam.)Tzvel.和脆轴偃麦草Th.junceum(Savul.&Rays)A.Lve的体细胞杂交,大赖草的14对染色体均出现杂交信号,脆轴偃麦草只有7对染色体有杂交信号。在用重复DNA序列PHv62作探针的原位杂交中,Th.besarabicum有4对染色体有杂交信号,大赖草有13对染色体显示杂交信号,新麦草Psathyrostachysjuncea(Fisch.)Nevski和脆轴偃麦草无杂交信号。用PHv62作探针的Southern杂交结果与原位杂交相似。在被检测的12个普通小麦大赖草异源染色体系中,除二体附加系中5Lr#1和双二体附加系1Lr#1+5Lr#1没有杂交信号外,其余的异染色体系与PHv62都有特异杂交信号。据此推测Th.besarabicum有可能参予了赖草属物种的形成过程。但是,大赖草的染色体组在进化过程中显然已发生过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麦草 大赖草 原位杂交 southern杂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