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响应面法优化卡氏芽孢杆菌ST-1产芽孢发酵培养基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敏 黄满 +4 位作者 邱炜玥 李焕梅 贾子民 龙同 赵锦芳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3-198,共6页
以卡氏芽孢杆菌(Bacillus cabrialesii)ST-1为研究对象,芽孢数为响应值,采用单因素试验、Plackett-Burman试验、最陡爬坡试验及响应面试验对其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影响卡氏芽孢杆菌ST-1芽孢数的主要因素为蔗糖、麸皮和蛋白胨... 以卡氏芽孢杆菌(Bacillus cabrialesii)ST-1为研究对象,芽孢数为响应值,采用单因素试验、Plackett-Burman试验、最陡爬坡试验及响应面试验对其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影响卡氏芽孢杆菌ST-1芽孢数的主要因素为蔗糖、麸皮和蛋白胨、磷酸二氢钾,卡氏芽孢杆菌ST-1产芽孢的最适宜培养基配方为:蔗糖13.1 g/L,麸皮+蛋白胨(1∶2)17.0 g/L,磷酸二氢钾2.0 g/L。在此最优条件下,卡氏芽孢杆菌ST-1发酵液中芽孢数达到5.96×10^(9) CFU/mL,是优化前的32.2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氏芽孢杆菌 芽孢数 培养基优化 响应面法
下载PDF
分光光度法测定酱油种曲的孢子数
2
作者 李兴周 刘建华 +1 位作者 李远珍 黄佳玲 《食品安全导刊》 2023年第13期55-57,61,共4页
建立了一种分光光度法测定酱油种曲的孢子数的方法,以酱油种曲的湿基孢子数与对应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与传统的血球计数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湿基孢子数在14~72亿个/g线性关系良好,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y=93.70x-1.53,相关系数R^(2... 建立了一种分光光度法测定酱油种曲的孢子数的方法,以酱油种曲的湿基孢子数与对应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与传统的血球计数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湿基孢子数在14~72亿个/g线性关系良好,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y=93.70x-1.53,相关系数R^(2)=0.9988,精密度实验RSD为1.62%,重复性实验RSD为1.92%,与血球计数法相比,方法间平均相对偏差为6.32%,方法间相对偏差合格率为100%,该方法简便快捷、稳定可靠、重复性好。分光光度法能够替代血球计数法用于测定酱油种曲的孢子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子数测定 种曲孢子数 方法对比 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解淀粉芽孢杆菌BSK532的发酵条件优化及抑菌活性研究
3
作者 武若楠 周莉 +10 位作者 刘守德 潘渝 黄芳 熊圆圆 万俊 曾凡强 伍淼 彭依凡 倪浩翔 胡国元 刘华梅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23年第3期36-43,共8页
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实验对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BSK532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最佳发酵条件为:碳源淀粉浓度41.36 g·L^(-1)、氮源蛋白胨浓度26.13 g·L^(-1)、pH值7.24、装液量75 mL/500 mL,在... 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实验对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BSK532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最佳发酵条件为:碳源淀粉浓度41.36 g·L^(-1)、氮源蛋白胨浓度26.13 g·L^(-1)、pH值7.24、装液量75 mL/500 mL,在此条件下,芽孢数达到195.33×108 CFU·mL^(-1),较优化前提高了94.36%;优化后发酵液的粒径分布范围为0~10μm,D_(90)为1.565μm,较优化前(粒径分布范围为0~200μm,D_(90)为95.44μm)大幅减小,减小发酵液粒径可以防止大疆T20植保无人机喷头堵塞;采用平板对峙法测定了优化前、后解淀粉芽孢杆菌BSK532发酵液对6种常见农作物病原菌的抑菌带宽度,优化后的抑菌带宽度较优化前增加了50%~60%,表明提高芽孢数可以增强抑菌作用。为解淀粉芽孢杆菌制剂的开发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淀粉芽孢杆菌 发酵条件优化 芽孢数 粒径 抑菌带宽度
下载PDF
培养基质对丛枝菌根(AM)真菌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9
4
作者 陈宁 王幼珊 +4 位作者 蒋家珍 杨延杰 林多 仇宏伟 张美庆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205-207,共3页
温室条件下,以盆栽培养方法研究不同培养基质对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e,AM)真菌Glomus mosseae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理化性质的基质对菌根共生体生长发育的影响不同,综合考虑菌根长度、根外菌丝量及孢子数3项指标,以... 温室条件下,以盆栽培养方法研究不同培养基质对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e,AM)真菌Glomus mosseae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理化性质的基质对菌根共生体生长发育的影响不同,综合考虑菌根长度、根外菌丝量及孢子数3项指标,以沙土混合物(体积比3∶1)对G.mosseae菌剂的生长发育最为有利。宿主植物菌根长度及根中的可溶性糖浓度与根外孢子数有正相关关系,而宿主植物中磷浓度与菌根真菌的生长发育也有类似的关系。说明培养基质的养分状况、水分状况、通气状况等诸多因素都会影响菌根共生体的建立和发展。宿主植物的菌根长度、根中可溶性糖浓度以及宿主植物磷浓度对菌根真菌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因此,工厂化AM菌剂生产中,应以沙土混合物(体积比3∶1)为生产G.mosseae菌剂的培养基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基质 丛枝菌根(AM)真菌 侵染率 菌丝量 孢子数
下载PDF
不同氮磷比例营养液对AM真菌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5
5
作者 陈宁 王幼珊 +4 位作者 杨延杰 林多 仇宏伟 倪小会 张美庆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3-147,共5页
温室条件下,研究不同氮磷比例营养液对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e,AM)真菌(Glomus mosseae)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磷水平条件下增加氮的水平,有利于菌根真菌的生长发育,但超过一定水平则会抑制菌根真菌的生长发育,说明... 温室条件下,研究不同氮磷比例营养液对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e,AM)真菌(Glomus mosseae)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磷水平条件下增加氮的水平,有利于菌根真菌的生长发育,但超过一定水平则会抑制菌根真菌的生长发育,说明氮水平也会影响菌根真菌的生长发育,这种影响与氮磷比例有关。综合比较菌根长度、根外菌丝量及孢子数三项指标,在20%浓度Hoagland营养液的基础上,将氮磷比例提高到4∶2有利真菌生长。在AM菌剂生产中,通过营养液中氮磷比例的调控能获得较大数量的侵染根段、菌丝及孢子等繁殖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磷比例 侵染率 菌丝量 孢子数 AM菌剂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产芽孢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50
6
作者 郭夏丽 狄源宁 王岩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99-103,共5页
为了提高枯草芽孢杆菌的芽孢数量及产芽孢率,采用分批培养法研究了营养条件、初始pH值、溶氧量对其生孢的影响。结果表明,麸皮和玉米粉分别是枯草芽孢杆菌生孢的最佳碳、氮源;无机盐和锰元素对芽孢生成有显著的影响。最佳生孢培养基组成... 为了提高枯草芽孢杆菌的芽孢数量及产芽孢率,采用分批培养法研究了营养条件、初始pH值、溶氧量对其生孢的影响。结果表明,麸皮和玉米粉分别是枯草芽孢杆菌生孢的最佳碳、氮源;无机盐和锰元素对芽孢生成有显著的影响。最佳生孢培养基组成:麸皮5 g,玉米粉10 g,NaCl 5 g,KH2PO41 g,MnSO4.H2O 0.4 g,水1 000 mL;最佳生孢条件:初始pH值为7.0,最佳装液量为250 mL锥形瓶装50 mL培养液。在150 r.min-1、30℃恒温培养72 h后,芽孢数可达到3.4×109cfu.mL-1,产芽孢率可达8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培养条件 芽孢数量 细菌数量
下载PDF
宿主植物栽培密度对AM真菌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21
7
作者 陈宁 王幼珊 +4 位作者 李晓林 张美庆 邢礼军 冯固 倪小会 《菌物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8-94,共7页
温室盆栽条件下宿主植物高粱(Sorghum vulgare Pers.)的栽培密度对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e, AM)真菌Glomus mosseae (Nicol.& Gerd.)Gerdemann & Trappe 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60株/盆密度处理的根外菌丝量及... 温室盆栽条件下宿主植物高粱(Sorghum vulgare Pers.)的栽培密度对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e, AM)真菌Glomus mosseae (Nicol.& Gerd.)Gerdemann & Trappe 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60株/盆密度处理的根外菌丝量及孢子数均高于其它处理.在一定栽培密度下(20~60株/盆),植株根系可溶性糖浓度与根外菌丝量呈显著负相关,与菌根侵染率呈显著正相关.植株根中磷浓度与根外菌丝量、根外菌丝量与孢子数均呈显著正相关.植株根中磷浓度与菌根侵染率呈显著负相关.结果说明:适当密植虽对植株生长有一定影响,但却促进了真菌的生长,此时菌根共生体有可能由互惠共生开始向偏利共生或弱寄生转化.密植作为一种调控手段,在菌剂生产中能获得较大数量的侵染根段、菌丝及孢子等繁殖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侵染率 根外菌丝量 孢子数 菌剂 宿主植物 栽培密度 AM真菌 生长发育
下载PDF
一株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s)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被引量:6
8
作者 董佩佩 汪祥燕 +5 位作者 刘元香 辛国芹 徐海燕 谷巍 郑军红 陈梅楠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8-32,共5页
以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s)为研究对象,芽孢数为响应值,对其发酵培养基进行响应面优化分析。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出对芽孢数有显著影响的因素为麸皮和牛肉膏。由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及响应面分析优... 以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s)为研究对象,芽孢数为响应值,对其发酵培养基进行响应面优化分析。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出对芽孢数有显著影响的因素为麸皮和牛肉膏。由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及响应面分析优化确定最优发酵培养基配方为麸皮32.12g/L,牛肉膏15.24g/L,硫酸镁0.49g/L,硫酸锰0.34g/L,磷酸二氢钠0.31g/L。在此最佳条件下,发酵液中凝结芽孢杆菌芽孢数达到3.38×108CFU/mL,是优化前的5.28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结芽孢杆菌 芽孢数 培养基 响应面法 优化
下载PDF
米曲霉A100-8种曲的培养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鲁梅芳 綦伟 +1 位作者 曹小红 刘卓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0-23,共4页
米曲霉A100-8菌种,是经离子注入诱变育种后,是以沪酿3.042为对照筛选得到的其特点为蛋白酶、糖化酶以及纤维素酶活力均有明显提高,且以偏酸性蛋白酶活力为主。因此,本文着重研究了A100-8种曲的培养条件。通过对原料的加水量、培养时间... 米曲霉A100-8菌种,是经离子注入诱变育种后,是以沪酿3.042为对照筛选得到的其特点为蛋白酶、糖化酶以及纤维素酶活力均有明显提高,且以偏酸性蛋白酶活力为主。因此,本文着重研究了A100-8种曲的培养条件。通过对原料的加水量、培养时间及有关无机盐的添加等的有效试验,最终由正交试验确立米曲霉A100-8的最佳培养工艺为,原料的加水量为120%;硫酸锰的添加量为0.04%、氯化钙为0.4%、磷酸盐为0.2%;培养时间为72h。成曲孢子数可达192亿/g左右;出芽率为95%以上(均以干基计),较优化前均提高3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曲 无机盐 培养工艺 孢子数
下载PDF
淡紫拟青霉M-1固体发酵工艺优化及基于自动化种曲机的中试生产 被引量:7
10
作者 周莲 谢小林 +3 位作者 吴天福 陈美标 姚青 朱红惠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93-804,共12页
淡紫拟青霉Paecilomyceslilacinus在线虫生物防治上表现出巨大的潜力,但大规模生产技术的不成熟以及产品货架期短限制其工业化生产。为获得淡紫拟青霉M-1固体发酵的最佳条件,并建立其规模化生产工艺,本研究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淡紫... 淡紫拟青霉Paecilomyceslilacinus在线虫生物防治上表现出巨大的潜力,但大规模生产技术的不成熟以及产品货架期短限制其工业化生产。为获得淡紫拟青霉M-1固体发酵的最佳条件,并建立其规模化生产工艺,本研究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淡紫拟青霉M-1固体发酵培养的组成、发酵条件以及烘干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淡紫拟青霉M-1固体发酵最佳的培养基组成为麸皮:玉米粉为1:1、蔗糖添加量5%、尿素添加量0.1%、硫酸铵添加量0.1%、料水比1:0.67,固体发酵最佳的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28℃、培养时间为7 d、液体接种量为5%、固体接种量为0.5%,固体菌剂最适烘干条件为在35℃烘干24h,在此条件下淡紫拟青霉M-1固体菌剂的有效活菌数为9.47×10^9CFU/g。在此基础上,基于自动化种曲机,建立淡紫拟青霉M-1规模化固体发酵工艺,并通过3个批次规模化生产进行验证,获得将近2 t淡紫拟青霉M-1固体菌剂产品,菌剂有效活菌数能达到15.6×10^9 CFU/g,杂菌率极低(<0.01%),水分含量为9.68%。由此说明,该工艺可用于淡紫拟青霉M-1工业化生产,且产品质量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紫拟青霉M-1 固体发酵 自动化种曲机 分生孢子数 有效活菌数
下载PDF
补光光源对AM真菌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宁 王幼珊 +4 位作者 杨延杰 林多 仇宏伟 倪小会 张美庆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62-165,共4页
温室条件下,研究不同补光光源对丛枝菌根(A rbuscu lar m ycorrh izae,AM)真菌G lom us m osseae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补光光源的光谱不同,对菌根共生体生长发育的影响不同,以农艺钠灯作为补光光源处理的宿主植物的光合速率及... 温室条件下,研究不同补光光源对丛枝菌根(A rbuscu lar m ycorrh izae,AM)真菌G lom us m osseae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补光光源的光谱不同,对菌根共生体生长发育的影响不同,以农艺钠灯作为补光光源处理的宿主植物的光合速率及可溶性糖含量高于其它两种光源处理,综合比较菌根长度、根外菌丝量及孢子数三项指标,以农艺钠灯作为补充光源对真菌G.m osseae的生长发育最为有利。金属卤灯、荧光灯两处理宿主植物中氮、磷浓度高于农艺钠灯处理,可能对菌根真菌的生长发育有不利影响。因此,工厂化AM菌剂生产中,如果需要补充光照,应以农艺钠灯作为补光光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光光源 农艺钠灯 AM菌剂 侵染率 菌丝量 孢子数
下载PDF
柿叶黄酮对BSD-2菌株芽胞数量及抑菌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尹淑丽 张丽萍 +3 位作者 梁然 黄亚丽 张蕾 段普凡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6期47-50,共4页
研究PB液体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柿叶黄酮对内生枯草芽胞杆菌生长、芽胞形成及抑菌活性的影响,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菌体形态、稀释平板法统计芽胞数量、平板扩散法和病原菌生物测定的方法测定抑菌效果。结果表明,加入柿叶黄酮浓度为0.5... 研究PB液体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柿叶黄酮对内生枯草芽胞杆菌生长、芽胞形成及抑菌活性的影响,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菌体形态、稀释平板法统计芽胞数量、平板扩散法和病原菌生物测定的方法测定抑菌效果。结果表明,加入柿叶黄酮浓度为0.5%的处理对菌体生长无影响,使芽胞数量提高100倍,同时增强对灰霉、黑斑、黄萎病原菌的抑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柿叶黄酮 芽胞数量 抑菌活性
下载PDF
大豆轮作及秸秆还田模式对白菜根肿病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魏兰芳 张荣琴 +5 位作者 姚博 张晋豪 熊新颖 代真林 艾瑛 姬广海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2-62,共11页
【目的】为研究大豆/白菜轮作及大豆秸秆还田对白菜根肿病的防治机理,并为今后该种植的绿色综合防控模式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探索防治白菜根肿病新方法提供可靠思路。【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土壤微生物高通量测序和温室盆栽... 【目的】为研究大豆/白菜轮作及大豆秸秆还田对白菜根肿病的防治机理,并为今后该种植的绿色综合防控模式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探索防治白菜根肿病新方法提供可靠思路。【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土壤微生物高通量测序和温室盆栽防效测定等方法,研究大豆/白菜轮作和大豆秸秆还田处理对白菜根肿病发生和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大豆与白菜轮作+大豆秸秆还田处理防治白菜根肿病的相对防效高达52.59%。大豆轮作处理的白菜根际土壤样品中每克土壤所含根肿菌休眠孢子数量减少了约77%,由原来的105个/克土壤减少到104个/克土壤。与白菜连作模式相比,大豆白菜轮作后根际土壤中细菌的OTU数,Ace,Chao1和Shannon指数均显著增加,表明大豆与白菜轮作模式能够增加根际土壤细菌的多样性。白菜连作根际土壤富集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和阿克曼菌属(Akkermansia)等,使得根际土壤微生物种群较少,而大豆与白菜轮作的根际土壤中增加了根瘤菌、鞘氨醇单胞菌等有益微生物菌的群落多样性。在真菌属水平群落结构的测序结果发现,大豆白菜轮作和大豆/白菜轮作+大豆秸秆还田的2种模式相对白菜连作模式,都显著增加了小被孢霉属(Mortierella)的丰度。进一步灌施分离来自大豆根瘤的8株根瘤菌,测定该8株根瘤菌对白菜根肿病的防效,结果显示8株根瘤菌的防治效果都高于45%,其中防治效果最好的是RG-4菌株,相对防效达到66.39%,表明大豆根瘤菌在大豆轮作中防治白菜根肿病起到重要作用。【结论】大豆/白菜轮作后显著降低了白菜根肿病的病情指数,对控制白菜根肿病具有良好的效果,该种植模式可作为防治白菜根肿病的重要栽培措施,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推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根肿病 根肿菌孢子数量 轮作 根际微生物多样性 大豆根瘤菌
下载PDF
河北省果树AM真菌优良菌株的筛选 被引量:3
14
作者 高克祥 刘晓光 +3 位作者 商金杰 甄志先 王树良 朱天博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8-50,共3页
通过对河北省果树AM真菌资源的调查.发现果树中均有AM真菌分布.以Glomus、Gigas-pora,Acaulospora为主、其中以Olomus属的种类最多。在AM真菌资源调查的基础上.从来自4个地区的8种果树中选择了侵染率较高、根际土壤中孢子数量较多... 通过对河北省果树AM真菌资源的调查.发现果树中均有AM真菌分布.以Glomus、Gigas-pora,Acaulospora为主、其中以Olomus属的种类最多。在AM真菌资源调查的基础上.从来自4个地区的8种果树中选择了侵染率较高、根际土壤中孢子数量较多的10个AM真菌菌株,进行优良菌株的筛选试验。结果表明.NM、G、S3个菌株对苹果组培苗有较强的侵染能力,并明显促进其生长。这为今后优良菌株的进一步测试以及苹果树苗根化苗木的培育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树 AM真菌 孢子量 侵染率 优良菌株 苹果
下载PDF
金矿床区蜡质芽孢杆菌孢子数与金矿化关系 被引量:8
15
作者 汤显春 陈绳亮 +1 位作者 周修高 王红梅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4期17-21,共5页
土壤中蜡质芽孢杆菌(Bacilluscereus)孢子数目是寻找隐伏金矿床的一种较理想的探矿法。利用此法对我国2个金矿床区的土壤样品进行了该菌的分离鉴定。从55份样品中分离到阳性菌对9株,从739林中挑取11株进行了生理生化特性鉴定,结果... 土壤中蜡质芽孢杆菌(Bacilluscereus)孢子数目是寻找隐伏金矿床的一种较理想的探矿法。利用此法对我国2个金矿床区的土壤样品进行了该菌的分离鉴定。从55份样品中分离到阳性菌对9株,从739林中挑取11株进行了生理生化特性鉴定,结果证明,该分离株均为典型的蜡质芽孢杆菌。分析矿区每克土壤中蜡质芽孢杆菌数量最高可达19000余个,与背景矿区比较要高达几百倍至几千倍。同时对55份土壤也进行了金含量的分析;结果发现,该菌孢子异常与金异常有一空间上的分离。依据这些研究,作者认为蜡质芽孢杆菌孢子数是指示金矿床区金含量多少的一项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样品 蜡质芽孢杆菌孢子数 金矿化 金矿床
下载PDF
外加营养物对酱油种曲孢子数和成曲酶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杨兰 赵谋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297-300,共4页
以提高酱油种曲孢子数和成曲酶活力为目标,在麸皮培养基的基础上,对酱油种曲培养基的外加碳源、氮源、无机盐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葡萄糖1.00%、氯化钙0.10%、硫酸锌0.05%、豆粕3.00%的条件下孢子数可达(15.77±0.49)×109... 以提高酱油种曲孢子数和成曲酶活力为目标,在麸皮培养基的基础上,对酱油种曲培养基的外加碳源、氮源、无机盐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葡萄糖1.00%、氯化钙0.10%、硫酸锌0.05%、豆粕3.00%的条件下孢子数可达(15.77±0.49)×109个/g干重,比对照组提高了84.87%。同时对优化种曲和利用该种曲制得的大曲的酶活力进行比较,表明种曲培养基的优劣对酱油发酵有重要影响,其中种曲酶活力提高25.04%,大曲酶活力提高17.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曲霉 种曲 孢子数 中性蛋白酶活力
下载PDF
泸州荔枝果园AM真菌菌根及孢子数量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姜国金 许兰珍 +2 位作者 杨晓红 王容春 朱邦松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2期6701-6702,共2页
[目的]对泸州荔枝园AM真菌进行调查,确认荔枝菌根类型,了解果园土壤中AM真菌孢子种群数量的大致情况。[方法]利用“湿筛法”和Phllips&Hayman的方法对3个泸州荔枝果园春季的土壤AM真菌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荔枝菌根是内生菌根,共生... [目的]对泸州荔枝园AM真菌进行调查,确认荔枝菌根类型,了解果园土壤中AM真菌孢子种群数量的大致情况。[方法]利用“湿筛法”和Phllips&Hayman的方法对3个泸州荔枝果园春季的土壤AM真菌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荔枝菌根是内生菌根,共生真菌为囊泡--丛枝菌根真菌,即AM真菌。春季的菌根感染率在9%-32%之间,普遍低于25%。VA菌根感染率的平均值在15%-21%之间,低于25%。三个荔枝园每25 g土样中AM真菌孢子数平均值为869±76个。[结论]果园生草或对果园进行有机覆盖,是促进荔枝生长,增加荔枝果实产量,改善荔枝果实品质的一种绿色环保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 AM真菌 孢子数量 菌根感染率
下载PDF
培养容器容积对AM真菌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宁 王幼珊 +4 位作者 仇宏伟 林多 杨延杰 倪小会 张美庆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24-429,共6页
研究宿主植物栽培容器对丛枝菌根(Arbuscularmycorrhizae,AM)真菌Glomusmosseae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小容积容器的根系密度相对较大,在菌根共生体建立初期,菌根真菌繁殖体与根接触的机会增大,对于菌根真菌的迅速侵染及共生体的迅... 研究宿主植物栽培容器对丛枝菌根(Arbuscularmycorrhizae,AM)真菌Glomusmosseae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小容积容器的根系密度相对较大,在菌根共生体建立初期,菌根真菌繁殖体与根接触的机会增大,对于菌根真菌的迅速侵染及共生体的迅速建立非常有利,同时还增大了根外菌丝二次侵染的机会,从而使菌根真菌生长发育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最终有利于根外孢子的形成。容器对共生体的影响决不是简单的盆的体积问题,而与其面积和体积之比有关,也和种植密度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菌剂 侵染率 菌丝量 孢子数
下载PDF
不同磷水平下接种AM真菌对矿区废弃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韩阳 郝鲜俊 张又丹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402-1407,共6页
【目的】针对煤矿开采造成土壤肥力下降,结构破坏,尤其是土壤酶活性降低的严重问题。【方法】以玉米为宿主植物,以矿区废弃地土壤为供试基质,通过不同磷水平(0,25,50,100 mg/kg)下接种不同AM真菌(G.e,G.m,G.i)的双因素盆栽试验,研究其... 【目的】针对煤矿开采造成土壤肥力下降,结构破坏,尤其是土壤酶活性降低的严重问题。【方法】以玉米为宿主植物,以矿区废弃地土壤为供试基质,通过不同磷水平(0,25,50,100 mg/kg)下接种不同AM真菌(G.e,G.m,G.i)的双因素盆栽试验,研究其对废弃地土壤AM真菌孢子数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旨在为矿区废弃地土壤质量改善筛选优势AM真菌种属及施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接种处理土壤中均发现孢子,同一施磷水平AM真菌孢子数均呈G.e>G.m≥G.i的变化趋势。与不接种的对照处理相比,接种AM真菌可以提高土壤碱性磷酸酶,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其中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以25 mg/kg磷水平接种G.e处理提高幅度最大,达29.9%;土壤脲酶活性以100 mg/kg磷水平接种G.e处理提高幅度最大,达29.8%;土壤蔗糖酶活性以0mg/kg磷水平接种G.i处理提高幅度最大,达12.5%。【结论】接种AM真菌与施磷水平互作对土壤AM真菌孢子数及土壤脲酶活性具有极显著影响,对土壤碱性磷酸酶及蔗糖酶活性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水平 AM真菌 矿区废弃地 孢子数量 土壤酶活性
下载PDF
牛粪沼液对枯草芽孢杆菌产孢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文哲 王金秋 +3 位作者 范金霞 殷丽丽 马依文 李泽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3-60,共8页
枯草芽孢杆菌是生产微生物菌肥的有效微生物菌种之一,芽孢含量直接影响菌肥效果。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发酵液中芽孢数量,探究牛粪沼液对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D1产孢影响。采用分批培养法确定发酵培养基中沼液最适浓度及碳源... 枯草芽孢杆菌是生产微生物菌肥的有效微生物菌种之一,芽孢含量直接影响菌肥效果。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发酵液中芽孢数量,探究牛粪沼液对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D1产孢影响。采用分批培养法确定发酵培养基中沼液最适浓度及碳源与氮源种类和含量。利用比浊法和稀释平板涂布法检测枯草芽孢杆菌的菌体数量及芽孢产率,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沼液中金属离子含量。结果表明,牛粪沼液中含有对产孢有显著影响的Ca^(2+)、Mn^(2+)、Mg^(2+)三种离子;当沼液与水配比为11时,产孢效果最佳;麸皮和大豆粉分别是菌株生孢最佳碳源、氮源;最适碳源和氮源含量分别为2.0%和0.5%(质量比),35℃,120 r·min^(-1)恒温培养24 h后,产芽孢率可达83.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沼液 芽孢产率 菌体数量 培养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