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循证护理在点式直线偏振光疼痛治疗仪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朱青 曲丽媛 王烨华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154-158,共5页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点式直线偏振光疼痛治疗仪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2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按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观察1个月...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点式直线偏振光疼痛治疗仪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2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按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观察1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疼痛程度、咬肌表面肌电图指标、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为71.43%,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关节区、肌肉区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咬肌表面肌电图的紧咬棉棒5 s、牙尖交错位最大自主紧咬和下颌姿势位测试结果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1),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简明量表总分及社会关系领域、心理领域、环境领域、生理领域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点式直线偏振光疼痛治疗仪治疗中,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予以循证护理,能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表面肌电图,减轻患者疼痛,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循证护理 点式直线偏振光疼痛治疗仪 表面肌电图 疼痛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超激光疼痛治疗仪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45
2
作者 袁欣 张克进 马飒飒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2-123,共2页
目的比较超激光疼痛治疗仪(SL)与神经阻滞单独及联合应用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治疗效果。方法 90例PHN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单纯神经阻滞、超激光及二者联合治疗,疗效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观察3组镇痛效果... 目的比较超激光疼痛治疗仪(SL)与神经阻滞单独及联合应用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治疗效果。方法 90例PHN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单纯神经阻滞、超激光及二者联合治疗,疗效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观察3组镇痛效果;观察3组治疗后显效率、有效率和无效率。结果 3组治疗前后的VAS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的显效率分别为23.33%,26.67%和60.00%,有效率分别为73.33%,70.00%和93.33%,联合组与神经阻滞组、超激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L联合神经阻滞治疗PHN的疗效显著优于单独使用SL和神经阻滞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激光疼痛治疗仪 带状疱疹 后遗神经痛 镇痛
原文传递
超激光疼痛治疗仪照射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疼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3
作者 杨江宁 王俊 +3 位作者 宋涛 许国忠 郑晓伟 许勇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3期147-150,共4页
本工作选择疼痛门诊慢性软组织损伤性疼痛患者,观察组使用点式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疼痛治疗仪Super-LizerHA-550(商品名“超激光疼痛治疗仪”,S-L)照射治疗;对照组使用传统的神经阻滞疗法,两组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结果表明,两... 本工作选择疼痛门诊慢性软组织损伤性疼痛患者,观察组使用点式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疼痛治疗仪Super-LizerHA-550(商品名“超激光疼痛治疗仪”,S-L)照射治疗;对照组使用传统的神经阻滞疗法,两组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结果表明,两种治疗方法均有明显疗效,治疗后两组的VAS值及其下降率、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治疗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而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S-L法起效比较缓慢,但其作用比较持久且不易复发。最突出的优点是无损伤、操作简单、能安全地用于高龄及全身状态差的患者,是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性疼痛有效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 软组织损伤 疼痛 激光疗法
下载PDF
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超激光)合并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4
作者 桑清文 白树东 严相默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2期94-96,共3页
目的 :观察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仪照射合并神经阻滞对带状疱疹的治疗效果。方法 :7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Ⅰ组在神经阻滞的基础上给予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照射 ,Ⅱ组只采用单纯神经阻滞疗法。以VAS评价两组的疗效 ,比较观察两组... 目的 :观察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仪照射合并神经阻滞对带状疱疹的治疗效果。方法 :7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Ⅰ组在神经阻滞的基础上给予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照射 ,Ⅱ组只采用单纯神经阻滞疗法。以VAS评价两组的疗效 ,比较观察两组治疗后疼痛缓解及皮损改善的显效率 ,好转率 ,无效率和有效率。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VAS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疼痛缓解的显效率和有效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皮损改善的显效率Ⅰ组为 15% ,Ⅱ组为 2 6.7% ,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结论 :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治疗仪照射合并神经阻滞优于单纯神经阻滞 ,前者在治疗带状疱疹皮损改善中有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 神经阻滞 带状疱疹 超激光治疗
下载PDF
直线偏光近红外线经会阴部照射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及其疼痛的疗效 被引量:5
5
作者 蒋克泉 朋立超 +2 位作者 周任远 吴贵龙 杨美蓉 《中国临床医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22-323,共2页
目的:研究直线偏光近红外线(SUPER LIZER,超激光)经会阴部照射对慢性前列腺炎及其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慢性前列腺炎伴有疼痛且口服抗生素无效患者60例,随机分为A组(超激光组,只经会阴部照射超激光)和B组(超激光加服药组除与A组一样照... 目的:研究直线偏光近红外线(SUPER LIZER,超激光)经会阴部照射对慢性前列腺炎及其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慢性前列腺炎伴有疼痛且口服抗生素无效患者60例,随机分为A组(超激光组,只经会阴部照射超激光)和B组(超激光加服药组除与A组一样照射超激光外还口服抗生素)。用超激光经会阴部照射前列腺部位,体位为截石位,C探头,照射及间歇比为7:1.每次20min,每周2次.10次为1个疗程。检查治疗前后前列腺液(ESP)镜检白细胞,记录治疗前后慢性前列腺炎症状积分指数(NIH—CPSI)。结果:A组治疗后前列腺液镜检白细胞结果显示76%减少,12%无改变,12%增加;慢性前列腺炎症状积分指数以及VAS评分均明显降低;疼痛不适评分、排尿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有效率分别为 81%、82%、81%。B组治疗前后前列腺液镜检白细胞比较结果为白细胞91%减少,3%无改变,3%增加;B组治疗后慢性前列腺炎症状积分指数以及VAS评分标均明显降低;疼痛不适评分、排尿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有效率分别为93%、 97%、98%。A组与B组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包括前列腺液镜检白细胞、慢性前列腺炎症状积分指数、VAS评分疗效比较及症状改善程度)均未见明显差别。结论:超激光经会阴部照射对慢性前列腺炎及其疼痛有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激光 疼痛治疗 前列腺痛 前列腺炎
下载PDF
局部阻滞联合直线偏光近红外线照射用于几种常见软组织损伤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刘贵明 丁学琴 +2 位作者 许国忠 王俊科 许勇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0-12,共3页
目的 :观察局部阻滞和直线偏光近红外线治疗仪照射单独或联合用于治疗几种常见软组织损伤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诊断明确的几种软组织损伤痛病人 90例 ,随机分为三组 ,每组 30例 ,分别接受局部阻滞 (L组 )、直线偏光近红外线治疗仪 (... 目的 :观察局部阻滞和直线偏光近红外线治疗仪照射单独或联合用于治疗几种常见软组织损伤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诊断明确的几种软组织损伤痛病人 90例 ,随机分为三组 ,每组 30例 ,分别接受局部阻滞 (L组 )、直线偏光近红外线治疗仪 (S L)照射 (S组 )或二者联合应用 (L +S组 )。疗效判定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分别记录每个病人治疗前后的最高VAS值、治疗次数及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 3~ 8个月 ,记录复发情况。结果 :三组病人的年龄、性别及治疗前VAS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种治疗方法对慢性软组织损伤痛均有较好疗效 ,总有效率均在80 %以上。但L +S组在治疗后VAS下降率及总有效率明显好于L组和S组 ;L +S组的局部阻滞次数明显少于L组的次数 ,S L照射次数少于S组的次数 ,复发率明显低于L组和S组 ;P <0 .0 5。结论 :三种治疗方法对该类疾病均有良好效果 ,但相比较而言 ,局部阻滞和S L照射联合应用优于单独应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阻滞 直线偏光近红外线治疗仪 软组织损伤 视觉模拟评分法 疼痛
下载PDF
直线偏振光红外线(超激光)治疗变形性关节炎疗效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7
作者 吴新军 许国忠 王俊科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56-158,共3页
目的 :明确超激光疼痛治疗仪对确诊变形性关节炎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及与局部神经阻滞疗效的对比。方法 :变形性关节炎患者 40例 ,随机均分为两组。S组使用点式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治疗仪SuperLlizerHA 5 5 0 (商品名“超激光疼痛治疗仪”... 目的 :明确超激光疼痛治疗仪对确诊变形性关节炎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及与局部神经阻滞疗效的对比。方法 :变形性关节炎患者 40例 ,随机均分为两组。S组使用点式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治疗仪SuperLlizerHA 5 5 0 (商品名“超激光疼痛治疗仪” ,SL)照射治疗 ,每次时间控制在 35分钟 ,每日治疗一次 ,6次一个疗程。C组为对照组 ,使用传统的神经阻滞治疗 ,隔日注射一次 ,3次一个疗程。治疗前后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记录疼痛评分及副作用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病人无明显差异 ,治疗后均有明显疗效 ,VAS显著降低。两组相比 ,S组显效率较高 (P<0 .0 5 ) ,复发率较低 (P <0 .0 5 )。虽然S组两组治疗次数多于C者 ,但可避免局部神经阻滞治疗给病人带来的痛苦 ,而且作用持久且不易复发 ,另外直线偏振光红外线治疗范围远比神经阻滞要广 ,副作用很少。结论 :超激光疼痛治疗仪用于变形性关节炎治疗疗效显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激光疼痛治疗仪 变形性关节炎 VAS 神经阻滞
下载PDF
上皮生长因子、局部注射激素封闭与直线偏光红外线治疗口腔顽固性溃疡疗效比较 被引量:3
8
作者 郭建茹 许楠 +3 位作者 龚连喜 张风林 王丽 查建鑫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5年第23期3482-3483,3486,共3页
目的对上皮生长因子、局部注射激素封闭与直线偏光红外线治疗口腔顽固性溃疡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究。方法选取在唐山市协和医院接受治疗的212例患有口腔顽固性溃疡疾病的患者,将其平均分为A、B、C、D 4组,每组53例,分别采用局部注射激... 目的对上皮生长因子、局部注射激素封闭与直线偏光红外线治疗口腔顽固性溃疡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究。方法选取在唐山市协和医院接受治疗的212例患有口腔顽固性溃疡疾病的患者,将其平均分为A、B、C、D 4组,每组53例,分别采用局部注射激素封闭、上皮生长因子与直线偏光红外线3种治疗方法对A、B、C 3组患者进行治疗,D组不给予任何处理措施,使其自然愈合,对比分析4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各组患者自然愈合病程情况。结果 C组患者自然愈合病程(7.9±2.1)d,B组患者自然愈合病程(11.8±3.3)d,A组患者自然愈合病程(14.5±3.6)d,D组患者自然愈合病程(18.3±1.9)d,C组与A、B、D组相比,自然愈合病程明显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34%,B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0.38%,A组患者总有效率为50.95%,D组患者总有效率为47.17%,C组与A、B、D组相比,患者总有效率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线偏光红外线治疗口腔顽固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明显高于上皮生长因子、局部注射激素封闭治疗效果,安全可靠,缩短了自然愈合时间,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生长因子 局部注射激素封闭 直线偏光红外线 口腔顽固性溃疡
下载PDF
超激光照射治疗下肢神经病理性疼痛 被引量:9
9
作者 郑蓓洁 王祥瑞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17-218,共2页
目的观察直线偏光近红外线(超激光)照射腰交感神经节,治疗下肢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疗效。方法采用超激光治疗仪,以L2为中心对腰交感神经节进行照射,每日1次,每次20min,连续照射30d。评价指标为下肢皮肤温度、VAS评分及痛阈。结果照射后皮... 目的观察直线偏光近红外线(超激光)照射腰交感神经节,治疗下肢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疗效。方法采用超激光治疗仪,以L2为中心对腰交感神经节进行照射,每日1次,每次20min,连续照射30d。评价指标为下肢皮肤温度、VAS评分及痛阈。结果照射后皮肤温度明显高于照射前(P<0.01),治疗后VA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痛阈高于治疗前(P<0.01)。结论超激光照射对下肢神经病理性疼痛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激光照射 神经病理性疼痛 腰交感神经节
下载PDF
加巴喷丁联合星状神经节超激光照射治疗头面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纪均 黄慧敏 姜虹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1年第6期581-584,共4页
目的:评估加巴喷丁联合星状神经节超激光照射治疗头面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方法:60例病人随机分A、B、C 3组,进行为期21 d的治疗。A组单服加巴喷丁900 mg/d;B组除服药外,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每周2次;C组联合超激光星状神经节照射,... 目的:评估加巴喷丁联合星状神经节超激光照射治疗头面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方法:60例病人随机分A、B、C 3组,进行为期21 d的治疗。A组单服加巴喷丁900 mg/d;B组除服药外,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每周2次;C组联合超激光星状神经节照射,每周5次。分析各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第3、7、14、21天病人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变化,比较每组病人的补救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及治疗结束时的总有效率。结果:3组病人治疗后第3天与治疗前相比VAS明显降低(A组:t=13.1,P<0.01;B组:t=5.2,P<0.01;C组:t=18.5,P<0.01),治疗第3、7天B组VAS明显低于A、C组(第3天:F=4.1,P=0.02;第7天:F=4.4,P=0.02),第14、21天,B组和C组VAS显著低于A组(第14天:F=5.0,P=0.01;第21天:F=3.9,P=0.02)。治疗后第3天,A、B、C 3组补救用药率分别为40%、5%和15%(X2=7.5,P=0.027),之后无统计学差异。治疗结束时,各组总有效率没有差异,但完全缓解率B、C组明显优于A组(X2=11.6,P=0.04),不良反应发生率B组高达30%,C组仅为15%。结论:加巴喷丁联合星状神经节超激光照射的疗效优于单用加巴喷丁治疗,治疗2周后疗效和加巴喷丁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相似,是一种治疗头面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安全、无创和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神经痛 超激光 星状神经节 加巴喷丁
原文传递
超激光疼痛治疗仪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43例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杨亚军 舒国建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5年第14期31-33,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上应用超激光疼痛治疗仪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4年10月本院收治的86例退行性膝关节炎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在常规理疗、保护膝关节治疗基础上给予非甾体类抗炎治疗... 目的:探讨临床上应用超激光疼痛治疗仪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4年10月本院收治的86例退行性膝关节炎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在常规理疗、保护膝关节治疗基础上给予非甾体类抗炎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超激光疼痛治疗仪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膝关节功能情况及疼痛缓解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0.69%,对照组为72.09%,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HSS评分及WOMA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SS评分及WOMAC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患者的HSS评分及WOMAC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超级光疼痛治疗仪的方案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止痛效果明显,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有着重要的临床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膝关节炎 超激光治疗仪 疼痛 疗效
下载PDF
超激光等综合治疗中重度慢性盆腔炎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小平 李雅兰 +1 位作者 王晓玉 蔡继业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1-212,共2页
目的观察在常规妇科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超激光局部照射加星状神经节照射治疗中、重度慢性盆腔炎的效果。方法62例中、重度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超激光联合照射治疗组(观察组):采用超激光下腹部局部照射加星状神经节照射治疗;超激... 目的观察在常规妇科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超激光局部照射加星状神经节照射治疗中、重度慢性盆腔炎的效果。方法62例中、重度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超激光联合照射治疗组(观察组):采用超激光下腹部局部照射加星状神经节照射治疗;超激光局部照射治疗组(对照组):采用超激光下腹部局部照射,2组患者均接受妇科中、重度慢性盆腔炎常规药物治疗及全日康电脑脉冲按摩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痊愈率分别为58%和3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常规妇科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超激光局部照射加星状神经节照射治疗中、重度慢性盆腔炎效果优于单纯下腹部局部照射,是一种短程、高效的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炎 慢性超 激光 治疗
下载PDF
基于USB接口的虚拟光治疗仪控制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磊 丁金华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533-2535,2538,共4页
介绍了虚拟光治疗仪控制系统的原理与系统的总体架构设计,基于此设计的LabVIEW与单片机之间的USB通讯系统;USB接口芯片采用的是silicon公司的C8051F340混合信号微控制器;分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两方面进行介绍,首先介绍了光治疗仪系统的... 介绍了虚拟光治疗仪控制系统的原理与系统的总体架构设计,基于此设计的LabVIEW与单片机之间的USB通讯系统;USB接口芯片采用的是silicon公司的C8051F340混合信号微控制器;分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两方面进行介绍,首先介绍了光治疗仪系统的电路设计,然后介绍了C8051F340及其内嵌的USB控制器的特点;在软件设计中简述了LabVIEW虚拟仪器软件如何使用silicon公司提供的USBXpress开发软件包实现的与光治疗仪硬件系统通讯的程序,并给出了相应的设计步骤和程序;该设计思路新颖,接口简单,适应范围广为传统的医疗设备的控制系统的设计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光治疗仪 LABVIEW USB USBXpress
下载PDF
超激光疼痛治疗仪治疗椎管内麻醉后腰背疼痛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蒯卫华 杨璐 《西部医学》 2015年第2期193-195,共3页
目的观察超激光疼痛治疗仪(简称SL)照射治疗椎管内麻醉后引起腰背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椎管内麻醉后腰背疼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SL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SL治疗组采用SL照射疗法并辅以常规非甾体抗炎药,对照组采用常规非甾体抗... 目的观察超激光疼痛治疗仪(简称SL)照射治疗椎管内麻醉后引起腰背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椎管内麻醉后腰背疼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SL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SL治疗组采用SL照射疗法并辅以常规非甾体抗炎药,对照组采用常规非甾体抗炎药并辅以静卧加局部热敷。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变化、疼痛消失时间及治疗次数和复发率的差异。结果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后,两组在VAS评分下降率、疼痛消失时间及治疗次数和复发率上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SL照射治疗椎管内麻醉后腰背痛,可明显消除疼痛症状,减少治疗时间和治疗次数,降低疼痛复发率,明显优于常规的治疗。同时,SL照射治疗又具有安全性高、可控性高、无侵袭性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激光疼痛治疗仪 椎管内麻醉 腰背痛
下载PDF
光治疗仪液晶显示模块的设计和控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磊 丁金华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68-272,共5页
根据工业应用的要求,结合Silicon的微控制器C8051F310,介绍了一种应用于光治疗仪的定制式液晶模块VT066的设计及驱动控制,详细阐述了显示系统的硬件构成和软件设计,给出了硬件接口框图和软件流程图。该液晶显示模块具有性能稳定、界面... 根据工业应用的要求,结合Silicon的微控制器C8051F310,介绍了一种应用于光治疗仪的定制式液晶模块VT066的设计及驱动控制,详细阐述了显示系统的硬件构成和软件设计,给出了硬件接口框图和软件流程图。该液晶显示模块具有性能稳定、界面友好、显示内容丰富且占用I/O口较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8051F310 段式液晶 VT066 光治疗仪
下载PDF
超激光疼痛治疗仪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止痛疗效观察和护理 被引量:7
16
作者 陈成妹 陈瑞林 邱可为 《现代医药卫生》 2011年第16期2447-2448,共2页
目的:探讨超激光疼痛治疗仪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止痛效果和护理方法。方法:将78例R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9例,两组均常规抗风湿治疗,治疗组加超激光疼痛治疗仪行相应关节疼痛点照射,1次/天,7天为... 目的:探讨超激光疼痛治疗仪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止痛效果和护理方法。方法:将78例R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9例,两组均常规抗风湿治疗,治疗组加超激光疼痛治疗仪行相应关节疼痛点照射,1次/天,7天为一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关节疼痛程度和疗效比较。结果:按照VAS疼痛分级标准进行临床疗效评价,治疗组患者关节疼痛减轻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19例,显效1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9.7%,对照组有效13例,显效15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1.8%,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超激光疼痛治疗仪治疗RA可改善患者疼痛症状,患者无痛苦、易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激光疼痛治疗仪 类风湿关节炎 临床疗效 护理
下载PDF
超激光联合汽化药热疗法治疗糖尿病患者冻结肩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梁倩 黄锴亮 +1 位作者 王小平 李雅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294-1296,共3页
目的观察超激光联合汽化药热疗法治疗冻结肩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探讨安全、有效、无创治疗冻结肩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方法。方法 84例冻结肩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疗程均为20 d。对照组(C组):采用药物治疗和肩关节功能锻炼;超激光... 目的观察超激光联合汽化药热疗法治疗冻结肩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探讨安全、有效、无创治疗冻结肩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方法。方法 84例冻结肩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疗程均为20 d。对照组(C组):采用药物治疗和肩关节功能锻炼;超激光组(S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超激光照射治疗,1次/d;超激光+汽化药热疗组(S+P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超激光照射及汽化药热疗法治疗,1次/d。以患肩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肩关节活动障碍度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3组患者治疗20 d后VAS评分及肩关节活动障碍度积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1);S+P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和肩关节活动障碍度积分低于C组及S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S+P组治愈率较C组及S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超激光联合汽化药热疗法可明显提高冻结肩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愈率,是一种无创、短程、高效的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周炎 糖尿病 超激光 热气流疗法
下载PDF
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照射对原代培养的兔软骨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海洋 王小平 +1 位作者 贺牡丹 李雅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465-1468,共4页
目的 观察不同强度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超激光)照射诱导软骨细胞增殖效果,探讨超激光照射对兔软骨细胞增殖的影响。 方法 采用输出功率为0%(0 mW)、20%(360 mW)、40%(720 mW)、60%(1080 mW)、80%(1440 mW)和100%(1800 mW... 目的 观察不同强度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超激光)照射诱导软骨细胞增殖效果,探讨超激光照射对兔软骨细胞增殖的影响。 方法 采用输出功率为0%(0 mW)、20%(360 mW)、40%(720 mW)、60%(1080 mW)、80%(1440 mW)和100%(1800 mW)的超激光对原代培养的兔关节软骨细胞进行5 min/d连续5 d的照射,然后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 结果 超激光强度60%组 D450值为1.88±0.11,80%组D450值为1.99±0.05,分别与对照组D450值0.95±0.38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D450值比较,超激光强度20%、40%及100%组D450值虽有增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超激光照射能诱导软骨细胞活力增加,20%-80%四组细胞活力增加的比率分别为(48.75±15.4)%、(67.02±29.61)%、(97.93±11.57)%和(108.52±5.81)%,但随着照射强度增加至100%时,细胞活力增加的比率下降,比率为(62.84±31.12)%。 结论 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照射对软骨细胞有促增殖作用,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照射对细胞的增殖作用具有强度依赖性,照射强度为80%(1440 mW)软骨细胞活力增加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 超激光 软骨细胞 增殖
下载PDF
针刺与点式直线偏振光照射治疗腰椎骨关节病临床疗效对比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万龙 汪芗 +1 位作者 钟亚彬 范桂清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年第8期803-805,共3页
目的对比针刺与点式直线偏振光(Super Lizer以下简称SL)照射治疗腰椎骨关节病引起的腰腿痛临床疗效的侧重点。方法将60例腰椎骨关节病引起腰腿痛的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30例与SL照射组30例,分别给予针刺治疗(取双侧肾俞、大肠俞、腰眼、... 目的对比针刺与点式直线偏振光(Super Lizer以下简称SL)照射治疗腰椎骨关节病引起的腰腿痛临床疗效的侧重点。方法将60例腰椎骨关节病引起腰腿痛的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30例与SL照射组30例,分别给予针刺治疗(取双侧肾俞、大肠俞、腰眼、环跳、秩边、委中、太溪,10次为1个疗程)和SL照射(每日1次,每周5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并于治疗前、治疗1周、治疗后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生活质量评定(健康状况问卷SF-36)。结果治疗后两组的VAS值均下降,针刺组的VAS下降幅度低于SL照射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SF-36值均上升,且针刺组SF-36的上升幅度高于SL照射组(P<0.05)。结论针刺疗法的全身调节作用显著,SL照射则具有显著的止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super lizer 腰腿痛 腰椎骨关节病
下载PDF
直线偏振光红外线疼痛治疗仪星状神经节照射治疗血管性头痛及其机制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宋凤英 范雪云 +2 位作者 高桂林 张吉宏 苏新磊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2期69-72,共4页
目的 :观察和对比研究直线偏振光红外线 (SL)疼痛治疗仪星状神经节照射治疗血管性头痛及其经颅多普勒 (TCD)的变化。方法 :采用SL行双侧星状神经节照射治疗血管性头痛 3 0例 ,照射前、后进行TCD检测颅内 11条主要动脉 ,观察其变化 ,对... 目的 :观察和对比研究直线偏振光红外线 (SL)疼痛治疗仪星状神经节照射治疗血管性头痛及其经颅多普勒 (TCD)的变化。方法 :采用SL行双侧星状神经节照射治疗血管性头痛 3 0例 ,照射前、后进行TCD检测颅内 11条主要动脉 ,观察其变化 ,对比分析。结果 :头痛治愈率达 60 % ,有效率 93 %。由TCD检查发现 ,11条颅内动脉其中 9条血流速度减慢 ,与治疗前对比t检验有显著性和非常显著性差异 (P<0 .0 5~ 0 .0 1)。提示本疗法可解除颅内血管痉挛、使血管管径扩张 ,血管阻力降低 ,血流速度向正常转化。结论 :SL星状神经节照射能治疗或缓解血管性头痛 ,尤对丛集性头痛、月经性血管性头痛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偏振光红外线 星状神经节 血管性头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