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8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e_3O_4@PAM@NTA-Ni^(2+) Magnetic Composite Nanoparticles for Highly Specific Separation of His-tagged Proteins 被引量:2
1
作者 郭惠玲 SUN Honghao +2 位作者 SU Zhengding HU Shuchao WANG Xiaotao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SCIE EI CAS 2018年第3期559-565,共7页
A facile approach has been developed to synthesize Fe3O4@PAM(polyacrylamide) nanoparticles(NPs) with carboxyl groups on the surfaces by copolymerization with acrylamide and acrylic acid in Fe3O4 NPs aqueous suspen... A facile approach has been developed to synthesize Fe3O4@PAM(polyacrylamide) nanoparticles(NPs) with carboxyl groups on the surfaces by copolymerization with acrylamide and acrylic acid in Fe3O4 NPs aqueous suspension. Nitrilotriacetic acid(NTA) was conjugated to the magnetic NPs via well-known carboniimide chemistry using EDC and NHS. The Ni^(2+) ions loaded on the surface of NPs provide abundant docking sites for immobilization of His-tagg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s(His-tagged GFP). The high magnetic property of Fe3O4@PAM@NTA-Ni^(2+) allows an easy separation of the NPs from solution under an external magnetic field, with high His-tagged protein binding capacity(42 μg protein/mg of NPs). The NPs can be recycled for at least four times without significant loss of binding capacity to proteins. These materials show great potential to separate His-tagged protein with low-cost purification at industrial sca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netic nanoparticles polyacrylamide protein separation his-tagged protein
原文传递
Identification of protein targets for the antidepressant effects of Kai-Xin-San in Chinese medicine using isobaric tags for relative and absolute quantitation 被引量:4
2
作者 Xian-Zhe Dong Dong-Xiao Wang +3 位作者 Tian-Yi Zhang Xu Liu Ping Liu Yuan Hu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2期302-310,共9页
Kai-Xin-San consists of Ginseng Radix, Polygalae Radix, Acori Tatarinowii Rhizoma, and Poria at a ratio of 3:3:2:2. Kai-Xin-San has been widely used for the treatment of emotional disorders in China. However, no studi... Kai-Xin-San consists of Ginseng Radix, Polygalae Radix, Acori Tatarinowii Rhizoma, and Poria at a ratio of 3:3:2:2. Kai-Xin-San has been widely used for the treatment of emotional disorders in China. However, no studies have identified the key proteins implicated in response to Kai-Xin-San treatment. In this study, rat models of chronic mild stress were established using different stress methods over 28 days. After 14 days of stress stimulation, rats received daily intragastric administrations of 600 mg/kg Kai-Xin-San. The sucrose preference test was used to determine depression-like behavior in rats, while isobaric tags were used for relative and absolute quantitation-based proteomics to identify altered proteins following Kai-Xin-San treatment. Kai-Xin-San treatment for 2 weeks noticeably improved depression-like behaviors in rats with chronic mild stress. We identified 33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proteins: 7 were upregulated and 26 were downregulated. Functional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se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proteins participate in synaptic plasticity, neurodevelopment, and neurogenesis.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Kai-Xin-San has an important role in regulating the key node proteins in the synaptic signaling network, and are helpful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mechanism of the antidepressive effects of Kai-Xin-San and to provide objectiv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 The study was approved by the Ethics Committee for Animal Research from the Chinese PLA General Hospital(approval No. X5-2016-07) on March 5, 20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signal pathway depression ISOBARIC tags for RELATIVE and absolute quantitation Kai-Xin-San neurogenesis protein network proteomics analysis synaptic plasticit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下载PDF
急性期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血清差异蛋白组学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卜献忠 卜保献 +7 位作者 许伟 张驰 张翼升 钟远鸣 李智斐 唐福波 麦威 周劲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5-541,共7页
背景:正常健康人向急性期神经根型颈椎病转化的具体分子机制尚未完全明确,需进一步深入研究。目的:探讨正常健康人群与急性期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血清蛋白组学差异表达,并寻找及鉴定两者之间的潜在特异性血清标志物。方法:收集急性期... 背景:正常健康人向急性期神经根型颈椎病转化的具体分子机制尚未完全明确,需进一步深入研究。目的:探讨正常健康人群与急性期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血清蛋白组学差异表达,并寻找及鉴定两者之间的潜在特异性血清标志物。方法:收集急性期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正常健康人群血清各8例,应用绝对定量技术联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进行蛋白组学筛选与分析,以期探寻与鉴定急性期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差异表达的血清蛋白质。结果与结论:①绝对定量技术筛查出有意义差异蛋白183种,鉴定出11种显著性差异蛋白质(P<0.05),其中与正常健康人组相比,急性期神经根型颈椎病组中人类白细胞抗原A、分泌珠蛋白家族1a成员1、蛋白4-羟基苯丙酮酸双加氧酶等3种差异蛋白显著上调,免疫球蛋白IgG3恒定区、皮肤因子、肌球蛋白轻链3等7种差异蛋白显著下调;②基因本体富集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差异蛋白参与了抗原结合、免疫球蛋白受体结合等分子功能;③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分析表明,正常健康人群与急性期神经根型颈椎病之间的共同差异蛋白中HLA-A、HPD、PSMA3、DMKN、SCGB1A1、MYL3等6种位于功能网络节点,且与机体免疫、细胞炎症反应、能量代谢、机械压力等系统关系密切;④采用免疫印迹实验对显著性差异蛋白HLA-A、HPD、MYL3进行验证,其验证结果与蛋白组学结果相一致;⑤提示通过绝对定量技术联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发现正常健康人群与急性期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之间的血清差异表达蛋白质,并初步认为HLA-A、HPD、MYL3可能是急性期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特异性血清标志物,为进一步研究其发病机制提供了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期神经根型颈椎病 绝对定量技术 血清蛋白质 生物标记物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基于Fe_3O_4@SiO_2/Ni-NTA磁性微球的His-tag融合蛋白纯化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6
4
作者 王文加 郭晓林 +2 位作者 韦安慧 付常皓 韩振国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03-307,共5页
合成了表面共价结合Ni-氨基三乙酸(Ni-NTA)基团的Fe3O4@SiO2微球,这种磁性微球可用于分离含有His-tag标签的融合蛋白.微球中心由尺寸约402 nm的Fe3O4微粒组成,赋予了微球极好的磁性分离和离心分离的特性.应用Fe3O4@SiO2/Ni-NTA磁性微球... 合成了表面共价结合Ni-氨基三乙酸(Ni-NTA)基团的Fe3O4@SiO2微球,这种磁性微球可用于分离含有His-tag标签的融合蛋白.微球中心由尺寸约402 nm的Fe3O4微粒组成,赋予了微球极好的磁性分离和离心分离的特性.应用Fe3O4@SiO2/Ni-NTA磁性微球对含有6×His-tag(6聚组氨酸)标签的蛋白进行了分离纯化,结果表明,10 mg Fe3O4@SiO2/Ni-NTA微球能够从10 mL重组蛋白裂解液中纯化出约1 mg带有6×His-tag标签的融合蛋白.微球的高效分离效果使其能够用于含量较低的带有6×His-tag标签蛋白的分离纯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微球 6×His-tag蛋白 亲和纯化 Ni-氨基三乙酸
下载PDF
His-tag不影响RSV重组蛋白G1F/M2的免疫原性 被引量:9
5
作者 曾瑞红 王卫华 +3 位作者 房桂珍 龚伟 梅兴国 魏林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066-1070,共5页
目的:观察His-tag是否影响RSV重组蛋白G1F/M2的免疫原性。方法:PCR扩增G1和F/M2基因片段,插入表达载体pET-His和pET-DsbA-His中,转化E.coli BL21(DE3),IPTG诱导表达,采用Ni+螯合亲和层析法纯化得His-G1F/M2和DsbA-His-G1F/M2,将后者用... 目的:观察His-tag是否影响RSV重组蛋白G1F/M2的免疫原性。方法:PCR扩增G1和F/M2基因片段,插入表达载体pET-His和pET-DsbA-His中,转化E.coli BL21(DE3),IPTG诱导表达,采用Ni+螯合亲和层析法纯化得His-G1F/M2和DsbA-His-G1F/M2,将后者用凝血酶消化,再经Ni+螯合亲和层析法纯化得G1F/M2,将His-G1F/M2和G1F/M2免疫BALB/c小鼠,用ELISA测定抗体滴度,MTT法测定细胞毒性T细胞活性(CTL)。结果:两种蛋白在BALB/c小鼠中诱导的RSV特异性抗体和CTL活性无显著差异。结论:His-tag不影响RSV重组蛋白G1F/M2的免疫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病毒 HIS-tag 重组蛋白G1F/M2 免疫原性
下载PDF
SDS-PAGE 法测定His-tag 融合蛋白分子量产生偏差的原因 被引量:125
6
作者 唐威华 张景六 +1 位作者 王宗阳 洪孟民 《植物生理学报(0257-4829)》 CSCD 2000年第1期64-68,共5页
Histag/NiNTA系统是新发展起来的一个亲和纯化重组蛋白的有用工具,现常用于基因编码产物的特性研究中。SDSPAGE是实验室测定蛋白质分子量通常采用的方法,而许多实验室用此方法检测Histag融合蛋白时... Histag/NiNTA系统是新发展起来的一个亲和纯化重组蛋白的有用工具,现常用于基因编码产物的特性研究中。SDSPAGE是实验室测定蛋白质分子量通常采用的方法,而许多实验室用此方法检测Histag融合蛋白时却常发现测得的分子量偏大,产生偏差的原因尚未阐明。为弄清这一问题,本实验室在研究一个Histag融合蛋白P73His时,首先用SDSPAGE法测得其分子量确实比理论计算值大,然后对其进行C末端氨基酸顺序测定、电喷雾质谱分析,结果证实其实际分子量与理论值一致。酶切去除包括Histag在内的部分肽段使SDSPAGE法测量蛋白分子量的偏差大大降低,证实Histag确实是造成偏差的原因之一。推测由于Histag中的碱性氨基酸的作用造成蛋白在SDSPAGE中迁移变慢,而导致偏差。这一现象值得引起有关研究者的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蛋白 SDS-PAGE 分子量 HIS-tag Ni-NTA
下载PDF
荧光激活蛋白研究进展
7
作者 陈政达 刘洋 +1 位作者 刘啸宇 陈显军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290-298,共9页
荧光蛋白历经三十余年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生命科学领域不可或缺的研究工具,在生物学、医学和生物工程等领域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与有机荧光染料相比,荧光蛋白存在的亮度低、光稳定性差和光谱可调性差等不足限制了其在活体标记、超分辨... 荧光蛋白历经三十余年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生命科学领域不可或缺的研究工具,在生物学、医学和生物工程等领域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与有机荧光染料相比,荧光蛋白存在的亮度低、光稳定性差和光谱可调性差等不足限制了其在活体标记、超分辨成像等方面的应用.荧光激活蛋白是一类可特异性结合小分子荧光配体,并显著激活配体产生荧光的蛋白质标签.相较于传统的荧光蛋白,荧光激活蛋白不仅具有可遗传编码的特点,同时还具有小分子荧光配体的亮度高、光稳定性好及光谱可调的优点.近十年来,研究者基于不同的策略,设计构建了一系列荧光激活蛋白,这些荧光激活蛋白已经在超分辨成像、分子传感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荧光激活蛋白及其衍生技术的发展源于研究者对生命和化学规律的深入理解,相关技术的发展将推动新一代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蛋白 荧光激活蛋白 蛋白质标签 荧光团
下载PDF
AccQ·Tag法测定绿豆蛋白酶解液中氨基酸含量 被引量:2
8
作者 卢珍华 郭彩华 +1 位作者 吴光斌 林峰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CAS 2005年第3期76-79,共4页
采用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AccQ·Tag法)同时测定17种氨基酸,氨基酸浓度在10~100μmol·L-1(胱氨酸浓度在5~50μmol·L-1)时,其峰面积和氨基酸浓度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在0.99以上,17种氨基酸的加标回收率在92.1%~103.7%之... 采用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AccQ·Tag法)同时测定17种氨基酸,氨基酸浓度在10~100μmol·L-1(胱氨酸浓度在5~50μmol·L-1)时,其峰面积和氨基酸浓度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在0.99以上,17种氨基酸的加标回收率在92.1%~103.7%之间,用此法测定了绿豆蛋白酶解液氨基酸的含量,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氨基酸 AccQ·tag 酶解液
下载PDF
AccQ·Tag法测定绿豆蛋白酶解液中的氨基酸含量 被引量:13
9
作者 卢珍华 郭彩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38-241,共4页
采用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AccQ·Tag法)同时测定17种氨基酸,氨基酸浓度在10~100μmol/L(胱氨酸浓度在5~50μmol/L)时,其峰面积和氨基酸浓度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在0.99以上,17种氨基酸的加标回收率在92.1%~103.7%之间,用此法测定... 采用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AccQ·Tag法)同时测定17种氨基酸,氨基酸浓度在10~100μmol/L(胱氨酸浓度在5~50μmol/L)时,其峰面积和氨基酸浓度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在0.99以上,17种氨基酸的加标回收率在92.1%~103.7%之间,用此法测定了绿豆蛋白酶解液氨基酸的含量,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氨基酸 AccQ·tag方法 酶解液
下载PDF
基于Avi-tag技术的人胚肾细胞内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的生物素化、纯化和检测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丹丹 李英 +3 位作者 吴小桃 鲁云霞 王学军 王升启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11年第5期647-650,666,共5页
目的:建立并优化基于Avi-tag标签技术的人胚肾细胞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定点生物素化标记、纯化和检测方法。方法:分别构建具有Avi-tag标签的eGFP真核表达载体plenti-Avi-eGFP和BirA酶真核过表达载体pQCXIH-BirA,将plenti-Avi-eGF... 目的:建立并优化基于Avi-tag标签技术的人胚肾细胞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定点生物素化标记、纯化和检测方法。方法:分别构建具有Avi-tag标签的eGFP真核表达载体plenti-Avi-eGFP和BirA酶真核过表达载体pQCXIH-BirA,将plenti-Avi-eGFP和pQCXIH-BirA共转染人胚肾293T细胞,12 h后观察Avi-tag标签对eGFP蛋白在细胞内定位的影响;48 h后裂解细胞,用链霉亲和素珠子纯化生物素标记的eGFP,SDS-PAGE观察eGFP纯化和富集情况,并优化基于Western印迹的生物素化eGFP检测方法。结果:Avi-tag标签对eGFP在细胞内的定位无影响,同时BirA酶在293T细胞内可将带Avi-tag标签的eGFP标记上生物素;生物素化的eGFP可特异性地被链霉亲和素珠子纯化和富集,纯度可达95%;Western印迹检测生物素化蛋白的最终条件为5%的BSA作为封闭液和终浓度为100 ng/mL的链霉亲和素-HRP。结论:建立了基于Avi-tag技术的人胚肾细胞内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的生物素化标记、纯化与检测方法,为该方法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前期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vi-tag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BirA酶 人胚肾细胞 亲和纯化
下载PDF
柯乐猪异常乳腺组织的TMT蛋白组学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春源 熊力 +4 位作者 杨红文 郭小江 张依裕 谭元成 杨酸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9-78,共10页
【目的】基于串联体量标记(TMT)定量蛋白组学技术探讨柯乐猪母猪乳腺发育的调控机制,为选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乳腺发育正常和异常的柯乐猪母猪各3头,采集乳腺组织,利用TMT定量蛋白组学技术探究正常和异常乳腺组织的差异表达蛋... 【目的】基于串联体量标记(TMT)定量蛋白组学技术探讨柯乐猪母猪乳腺发育的调控机制,为选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乳腺发育正常和异常的柯乐猪母猪各3头,采集乳腺组织,利用TMT定量蛋白组学技术探究正常和异常乳腺组织的差异表达蛋白,筛选与乳腺发育相关的差异关键蛋白,并对差异表达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从柯乐猪乳腺组织中共筛选出474个差异表达蛋白,包括245个上调蛋白、229个下调蛋白;基因本体(GO)功能注释和富集分析显示,差异表达蛋白主要富集在上皮细胞分化、皮肤形成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分化等生物学过程中,主要分布在胞外区和细胞外空隙中,参与调节肽酶抑制剂活性和肽链内切酶活性;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显示,差异表达蛋白主要富集在补体系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等信号通路上;结合差异表达蛋白互作网络分析,筛选出10个核心差异表达蛋白[上调蛋白有P14287(骨桥蛋白)、F1RXF9(角蛋白25)、I3LDS3(角蛋白10)、Q75QW1(上皮细胞黏附分子)、A0A5S8KLN1(丛生蛋白)、F1RW75(桥粒素),下调蛋白有A0A286ZT13(白蛋白)、P06867(血纤维蛋白溶酶原)、F1SCC9(含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结构域的蛋白)、P50447(α-1-抗胰蛋白酶)]。【结论】采用TMT定量蛋白组学技术能有效筛选出母猪正常和异常乳腺组织中的差异表达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乐猪 串联体量标记(TMT)技术 乳腺组织 差异表达蛋白
下载PDF
人工蛋白XXA促进人源肿瘤抑素Tumstatin可溶性表达
12
作者 敖龙 朱玲玉 +7 位作者 庞欣 辛瑜 郭忠鹏 朱瑞 李默影 顾正华 郭自涛 张梁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共8页
为实现人源肿瘤抑素Tumstatin在大肠杆菌中的可溶性表达,构建了5种不同促溶性融合标签与tumstatin基因融合表达的重组大肠杆菌BL21(DE3),利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sopropyl-β-D-thiogalactopyranoside,IPTG)诱导重组菌进行摇瓶发... 为实现人源肿瘤抑素Tumstatin在大肠杆菌中的可溶性表达,构建了5种不同促溶性融合标签与tumstatin基因融合表达的重组大肠杆菌BL21(DE3),利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sopropyl-β-D-thiogalactopyranoside,IPTG)诱导重组菌进行摇瓶发酵,利用SDS-PAGE和Western-Blot分析并筛选出能可溶性表达Tumstatin蛋白的重组菌。构建的重组菌中BL21/pGEX-6p-1-Tum(含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标签—GST标签)、BL21/pET28a-MBP-Tum(含麦芽糖结合蛋白标签—MBP标签)、BL21/pET28a-Tum(无标签)都是以包涵体的形式表达融合蛋白Tumstatin,只有重组菌BL21/pET28a-XXA-Tum(含抗冻蛋白的反向蛋白—XXA标签)能以可溶性的形式表达融合蛋白且目的蛋白占菌体总蛋白45%以上。利用亲和层析对目的蛋白进行纯化并进行Western-Blot分析,得到分子质量为50.9 kDa的目的条带,与理论分子质量一致。进一步对重组菌BL21/pET28a-XXA-Tum的诱导剂添加浓度、诱导剂添加时间、诱导温度、诱导时间诱导条件进行优化。最终选择Tumstatin融合蛋白诱导条件为:诱导剂浓度0.1 mmol/L、2 h添加诱导剂、诱导温度16℃、诱导时间36 h。人源肿瘤抑素在大肠杆菌中可溶性表达为大量制备可溶性人源肿瘤抑素奠定了基础,可为功能性多肽在大肠杆菌中的可溶性表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源肿瘤抑素 大肠杆菌 可溶性表达 融合标签 抗冻蛋白的反向蛋白
下载PDF
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后差异蛋白质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13
作者 李翔 张永海 +6 位作者 杨凡 张玉 杨万吉 高冉 文岳 马少玲 马汉祥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6期571-576,共6页
目的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定量分析静脉注射利多卡因(IVL)前后血清中差异蛋白质的表达。方法选取健康志愿者5例,IVL 1.5 mg·kg^(-1)后再以3 mg·(kg·h)^(-1)持续泵注30 min。IVL前和IVL后1 h各采集静脉血5 mL,通过串联质谱... 目的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定量分析静脉注射利多卡因(IVL)前后血清中差异蛋白质的表达。方法选取健康志愿者5例,IVL 1.5 mg·kg^(-1)后再以3 mg·(kg·h)^(-1)持续泵注30 min。IVL前和IVL后1 h各采集静脉血5 mL,通过串联质谱标记及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技术鉴定IVL后差异表达蛋白,并采用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和基因本体论(GO)数据库分析鉴定差异蛋白的生物学信息。结果检测到IVL前后的血清中差异蛋白共15种,其中上调蛋白6种、下调蛋白9种。GO分析发现,大部分差异蛋白参与了细胞进程;亚细胞结构定位发现多数差异蛋白定位于细胞外区域及细胞质;功能富集分析发现多数蛋白参与炎性反应调节、B细胞的活化调控和蛋白质加工。上调蛋白组KEGG通路富集到p53信号通路。通过对上调组和下调组差异蛋白分析,发现差异蛋白依托泊苷诱导的2.4号蛋白(EI24)参与p53信号通路且调控钙离子浓度。结论IVL可能通过调控依托泊苷诱导的EI24和上池蛋白(SBSN)抑制肿瘤细胞的发生与发展;EI24可能通过调控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参与IVL产生的镇静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异蛋白 基因本体论 富集分析 串联质谱标签 利多卡因
下载PDF
TAG1抗原HLA-A2限制性表位预测及Hsp70融合蛋白的表达纯化
14
作者 栾琪 高天文 +4 位作者 李春英 王刚 沈柱 党育平 李强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0期1865-1867,共3页
目的:对在恶性黑素瘤(MM)组织中表达率极高并具有强免疫原性的新型睾丸肿瘤(C/T)抗原TAG1表位的HLAA2限制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表位进行预测,并表达、纯化所预测表位与热休克蛋白70(Hsp70)融合蛋白,为特异性主动免疫治疗MM打下物质... 目的:对在恶性黑素瘤(MM)组织中表达率极高并具有强免疫原性的新型睾丸肿瘤(C/T)抗原TAG1表位的HLAA2限制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表位进行预测,并表达、纯化所预测表位与热休克蛋白70(Hsp70)融合蛋白,为特异性主动免疫治疗MM打下物质基础.方法:利用SYFPEITHI法和多项式方案结合预测TAG1的HLAA2限制性CTL表位,并将预测所得表位基因片断双串连后进行生物合成,克隆入带有GST标签并含Hsp70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在IPTG诱导表达后,用GST蛋白纯化系统纯化.结果:预测并得到了三个TAG1的HLAA2限制性表位,成功地构建了表位与Hsp70的原核表达质粒(PGEXbwHSP70);表达和纯化得到了三个表位与Hsp70的可溶性融合蛋白.结论:成功获得三个预测表位与Hsp70的融合蛋白,为进一步研究其免疫功能、研制TAG1对MM的特异性治疗肽疫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肿瘤 抗原 肿瘤 tagI 热休克蛋白70 表位 多项式方案
下载PDF
大理野茄M239响应黄萎病病菌侵染的差异表达蛋白分析
15
作者 蔚亚楠 黎志彬 +5 位作者 龚亚菊 鲍锐 桂敏 杜光辉 刘家迅 吴丽艳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5-174,共10页
为了探索植物响应黄萎病病原菌侵染的作用机制,以黄萎病高感野茄材料大理野茄(M239)为研究对象,通过人工接种黄萎病病原菌大丽轮枝菌的方法,首先测定M239在接种大丽轮枝菌后0,6,12,24,48 h的根部4个关键生理指标,即过氧化物酶(POD)、过... 为了探索植物响应黄萎病病原菌侵染的作用机制,以黄萎病高感野茄材料大理野茄(M239)为研究对象,通过人工接种黄萎病病原菌大丽轮枝菌的方法,首先测定M239在接种大丽轮枝菌后0,6,12,24,48 h的根部4个关键生理指标,即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和可溶性蛋白(SP)含量的变化。结果确定接种大丽轮枝菌后12,24 h为蛋白组分析取样的关键时间点;在此基础上,利用iTRAQ技术分析M239在接种大丽轮枝菌后根部蛋白的变化。结果发现,与清水接种(CK)相比,M239接种大丽轮枝菌后12 h有463个差异表达蛋白(DEPs),其中305个下调,158个上调;接种后24 h,有456个DEPs被病原菌诱导表达,包括296个下调,160个上调。这些蛋白主要富集在碳代谢、乙醛酸和二羧酸代谢、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丙酮酸代谢、新陈代谢等途径。通过与已报道的黄萎病抗性材料的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M239在响应大丽轮枝菌的侵染过程中,参与防御响应的蛋白数量和代谢通路较少,未能形成有效的防御网络,最终表现为感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茄 黄萎病 大丽轮枝菌 iTRAQ技术 差异表达蛋白
下载PDF
阿仑膦酸钠治疗骨质疏松模型大鼠机制的串联质量标签蛋白质组学分析
16
作者 黄惠敏 谢冰颖 +4 位作者 黄景文 黄小彬 谢丽华 李生强 葛继荣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505-2511,共7页
背景:目前关于阿仑膦酸钠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及作用靶点,仍需深入研究。目的:探究阿仑膦酸钠调节骨质疏松模型大鼠骨代谢的作用机制,并进行差异表达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阿仑膦酸钠组、假手术组,... 背景:目前关于阿仑膦酸钠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及作用靶点,仍需深入研究。目的:探究阿仑膦酸钠调节骨质疏松模型大鼠骨代谢的作用机制,并进行差异表达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阿仑膦酸钠组、假手术组,每组12只,前两组均采用去卵巢法建立骨质疏松症模型,造模4周后阿仑膦酸钠组大鼠予阿仑膦酸钠灌胃;另外两组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灌胃12周后测定胫骨骨密度,采用串联质量标签联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联用技术对大鼠腰椎进行蛋白质组学分析,筛选出差异表达蛋白,并进行基因本体、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及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分析。结果与结论:①筛选出阿仑膦酸钠组与模型组组间上调/下调差异表达蛋白分别为32个/51个;②基因本体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表达蛋白主要参与结合、催化活性等分子功能以及细胞过程、代谢过程等生物过程;③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富集分析结果显示,阿仑膦酸钠组/模型组组间差异表达蛋白功能主要参与泛酸和辅酶A的生物合成过程;④蛋白相互作用分析结果表明,阿仑膦酸钠组/模型组组间共同差异表达蛋白中Hspa1l、Enpp3、Unc45a、Myh9、Cant1位于蛋白互作网络节点并与骨代谢密切相关;⑤结果显示,阿仑膦酸钠可能通过调控差异表达蛋白及泛酸和辅酶A生物合成过程来调节骨质疏松模型大鼠的骨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仑膦酸钠 串联质量标签技术 骨质疏松 蛋白质组学 蛋白互作 差异表达蛋白 骨代谢
下载PDF
基于Avi-tag技术的双生物素分子位点专一性标记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爽佳 鲍如梦 +3 位作者 唐海科 包雪翠 杨洪鸣 唐金宝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55-658,共4页
目的:利用Avi-tag技术制备双生物素分子位点专一性标记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方法:PCR方式扩增EGFP基因片段,重组至带有双Avi-tag标签的中间质粒载体pdi-Avitag,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 EGFP-(Avitag)2并转化E-.coli DH5α;表达菌株... 目的:利用Avi-tag技术制备双生物素分子位点专一性标记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方法:PCR方式扩增EGFP基因片段,重组至带有双Avi-tag标签的中间质粒载体pdi-Avitag,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 EGFP-(Avitag)2并转化E-.coli DH5α;表达菌株菌体冻融上清经金属离子亲和色谱纯化目的蛋白EGFP-(Avitag)2,以Bir A酶体外催化生物素分子与目的蛋白在Avi-tag位点的生物连接,并以Western blot和竞争ELISA鉴定生物素化产物EGFP-B2的生物素化效果。结果:成功构建p EGFP-(Avitag)2载体,并在E.coli DH5α中可溶性表达EGFP-(Avitag)2,经Western blot和竞争ELISA鉴定,EGFP-(Avitag)2分子经Bir A酶体外催化可连接两个生物素分子。结论:成功获得双生物素分子位点专一性标记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为其在BAS体系中的应用奠定了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生物素化 Avi-tag Bir A酶
下载PDF
Cloning, expression, pur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LC-1 ScFv with GFP tag 被引量:2
18
作者 卢敏 龚兴国 +1 位作者 于红 郦剑勇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05年第8期832-837,共6页
Total RNA was isolated from the hybridoma cell line (LC- 1 ), which secretes anti-lung adenocarcinoma monoclonal antibody, and was transferred into cDNA. Based on the FRl (framework region l) and FR4 conserved reg... Total RNA was isolated from the hybridoma cell line (LC- 1 ), which secretes anti-lung adenocarcinoma monoclonal antibody, and was transferred into cDNA. Based on the FRl (framework region l) and FR4 conserved regions of LC-1 gene, the variable regions of heavy chain (Vh) and light chain (Vl) were amplified, and the Vh and modified Vl were connected to single chain Fv (ScFv) by SOE-PCR (splice overlap extension PCR). The modified ScFv was fused with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GFP) and introduced into E. coli JM109. The fusion protein induced by lPTG (Isopropylthiogalactoside) was about 57000 on a 10% SDS-PAGE gel (10% Sds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and primarily manifested as inclusion bodies. The renatured protein purified by Ni-NTA Superflow resins showed ability to bind to antigen on SPC-A-l lung adenocarcinoma. In addition, the induced host cells fluoresced bright green under 395 nm wavelength, which indicated that the expected protein with dual activity was expressed in the prokaryotic system. The ScFv with GFP tag used in this research can be applied as a new reagent to detect immunological dye, and provide a feasible way to detect adenocarcinoma in a clinical sett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Fv (single chain variable fragment) GFP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tag protein fusion PURIFICATION
下载PDF
新载体pET-DB对带有His-tag的仓鼠二氢叶酸还原酶的高效表达与纯化
19
作者 朱志勇 谭波 +1 位作者 张文河 张洪杰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655-658,共4页
报道了带有His tag的仓鼠二氢叶酸还原酶基因的克隆和在DB序列增强下T7启动子调控该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可溶性高效表达 ,SDS PAGE分析表明 ,带有His tag的仓鼠二氢叶酸还原酶的含量可占大肠杆菌细胞总蛋白质含量的 4 6 % .该酶的纯化可... 报道了带有His tag的仓鼠二氢叶酸还原酶基因的克隆和在DB序列增强下T7启动子调控该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可溶性高效表达 ,SDS PAGE分析表明 ,带有His tag的仓鼠二氢叶酸还原酶的含量可占大肠杆菌细胞总蛋白质含量的 4 6 % .该酶的纯化可用常规的金属络合树脂一步纯化至SDS PAGE一条带 ,经凝血酶切去His tag的仓鼠二氢叶酸还原酶与用等电聚焦法获得的无His tag的酶有相同的酶活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表达 二氢叶酸还原酶 pET—DB载体 His—tag
下载PDF
Preparation and immunogenicity of tag-free recombinant human eppin
20
作者 Jie Zhang Xin-Liang Ding +4 位作者 Zeng-Hui Bian Yan-Kai Xia Shou-Lin Wang Ling Song Xin-Ru Wang 《Asian Journal of Andrology》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6期889-894,共6页
Human epididymal protease inhibitor (eppin) may be effective as a male contraceptive vaccine. In a number of studies, eppin with an engineered His6-tag has been produced using prokaryotic expression systems. For pro... Human epididymal protease inhibitor (eppin) may be effective as a male contraceptive vaccine. In a number of studies, eppin with an engineered His6-tag has been produced using prokaryotic expression systems. For production of pharmaceutical-grade proteins for human use, however, the His6-tag must be removed. This study describes a method for producing recombinant human eppin without a His6-tag. We constructed plasmid pET28a (+)-His6-tobacco etch virus (TEV)-eppin for expression in Escherichia coli. After purification and refolding, the fusion protein His6-TEV-eppin was digested with TEV protease to remove the His6-tag and was further purified by NTA-Ni2+ affinity chromatography. Using this procedure, 2 mg of eppin without a His6-tag was isolated from 1 I of culture with a purity of 〉95%. The immunogenicity of the eppin was characterized using male Balb/c m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pin IMMUNOGENICITY male contraception recombinant protein preparation tag-free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