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莲花中首次分离的一个酚酸类化合物及其抗炎和抑菌活性 被引量:11
1
作者 彭玉帅 刘莉嘉 +2 位作者 赵灿 郭丽娜 王如峰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49-1351,共3页
目的:研究首次从金莲花(Trollius chinensis Bunge)中分离得到的一个酚酸类化合物的结构及其体外生物活性。方法:经波谱方法鉴定其化学结构,采用微量稀释法和Griess法对该化合物进行了体外抑菌和抗炎活性研究。结果:经1H NMR、13C NMR... 目的:研究首次从金莲花(Trollius chinensis Bunge)中分离得到的一个酚酸类化合物的结构及其体外生物活性。方法:经波谱方法鉴定其化学结构,采用微量稀释法和Griess法对该化合物进行了体外抑菌和抗炎活性研究。结果:经1H NMR、13C NMR和二维谱鉴定该化合物为藜芦酸葡萄糖酯,对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释放NO的抑制作用的IC50=264.1μmol·L-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MIC值分别为256和128μg·m L-1。结论:该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炎和抑菌作用,可被视为金莲花的抗炎和抑菌有效成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莲花 藜芦酸葡萄糖酯 抗炎活性 抑菌活性
原文传递
藜芦酸葡萄糖酯的人肠内菌转化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郭丽娜 郑时奇 +3 位作者 王腾宇 师朵芝 乔姗姗 王如峰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921-2924,共4页
采用人肠内菌体外转化模型对藜芦酸葡萄糖酯的肠内菌转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藜芦酸葡萄糖酯在3 h内被完全转化为藜芦酸,而肠内菌增殖的对数生长期为1.5-3 h。因此,藜芦酸葡萄糖酯可被人肠内菌转化为藜芦酸,其转化速率与肠内菌的增殖... 采用人肠内菌体外转化模型对藜芦酸葡萄糖酯的肠内菌转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藜芦酸葡萄糖酯在3 h内被完全转化为藜芦酸,而肠内菌增殖的对数生长期为1.5-3 h。因此,藜芦酸葡萄糖酯可被人肠内菌转化为藜芦酸,其转化速率与肠内菌的增殖速率呈现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芦酸葡萄糖酯 金莲花 肠内菌 生物转化
原文传递
肝微粒体和肝S9转化藜芦酸葡萄糖酯比较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乔姗姗 郑时奇 +4 位作者 方明月 师朵芝 李德利 王腾宇 王如峰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12期60-63,共4页
目的比较2种体外肝代谢模型转化藜芦酸葡萄糖酯的转化样式和转化率差异。方法通过大鼠肝微粒体和肝S9体外转化模型对藜芦酸葡萄糖酯进行生物转化,采用HPLC检测转化底物及产物的含量,检测波长254 nm,流动相为乙腈(A)-1%乙酸溶液(B),梯度... 目的比较2种体外肝代谢模型转化藜芦酸葡萄糖酯的转化样式和转化率差异。方法通过大鼠肝微粒体和肝S9体外转化模型对藜芦酸葡萄糖酯进行生物转化,采用HPLC检测转化底物及产物的含量,检测波长254 nm,流动相为乙腈(A)-1%乙酸溶液(B),梯度洗脱(0~6 min,5%~40%A;6~9 min,40%~50%A;9~11 min,50%~5%A),流速1.0 m L/min。结果 2种模型均可将藜芦酸葡萄糖酯转化为藜芦酸,但应用肝S9模型得到的代谢产物多于肝微粒体模型,且肝S9模型对酯类的转化率高于肝微粒体模型。结论肝S9模型对酯类的转化能力高于肝微粒体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芦酸葡萄糖酯 藜芦酸 肝微粒体 肝S9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