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深海来源真菌Alternaria tenuissma DFFSCS013中混源萜类化合物及其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潘冬艳
黄钟辉
+2 位作者
梁潇
马宣
漆淑华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166-1169,1201,共5页
采用多种色谱法从深海来源真菌Alternaria tenuissma DFFSCS013的发酵产物中分离得到了6个混源萜类化合物,利用波谱学方法鉴定了它们,结构分别鉴定为Tricycloalternarene J(1)、Tricycloalternarene 2b(2)、Tricycloalternarene 1b(3)、...
采用多种色谱法从深海来源真菌Alternaria tenuissma DFFSCS013的发酵产物中分离得到了6个混源萜类化合物,利用波谱学方法鉴定了它们,结构分别鉴定为Tricycloalternarene J(1)、Tricycloalternarene 2b(2)、Tricycloalternarene 1b(3)、Tricycloalternarene 6b(4)、Tricycloalternarene 3b(5)、Tricycloalternarene 1a(6)。对这6个化合物进行了抗菌和抗真菌活性测试,在100μg/纸片浓度下,只有化合物5有显著抑制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生长的作用,其它化合物都活性微弱。这是首次报道化合物1~2和4~5的抗细菌活性、以及5的抗真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来源真菌
ALTERNARIA
tenuissma
混源萜类化合物tricycloalternarene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罗非鱼肠道真菌Alternaria tenuissima SCSIO41701中的抗菌化合物
2
作者
刘瑶
张晓勇
+2 位作者
程霞
梁潇
漆淑华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1年第10期1713-1719,共7页
对罗非鱼肠道来源真菌Alternaria tenuissima SCSIO41701大米培养基发酵产物中抑制罗非鱼无乳链球菌和海豚链球菌生长的活性化合物进行研究。结合抗菌活性追踪,采用硅胶柱层析和HPLC等色谱技术对其抗菌活性组分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1H NM...
对罗非鱼肠道来源真菌Alternaria tenuissima SCSIO41701大米培养基发酵产物中抑制罗非鱼无乳链球菌和海豚链球菌生长的活性化合物进行研究。结合抗菌活性追踪,采用硅胶柱层析和HPLC等色谱技术对其抗菌活性组分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1H NMR和13 C NMR波谱技术,以及与文献报道的NMR数据相比较鉴定化合物结构。共分离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是aternariol(1)、aternariol methyl ether(2)、3-hydroxyalternariol 5-O-methylether(3)、(-)-altenuene(4)、(+)-isoaltenuene(5)、altenusin derivative(6)、alternariphent(7)、talaroflavonene(8)、alternarienonic acid B(9)。其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1抗菌活性最强,在25μg/disc的浓度下对罗非鱼病原菌无乳链球菌和海豚链球菌均有显著抑制作用,抑菌圈直径均为10 mm,且其MIC值均为12.5μg/mL。这是首次报道化合物1抗罗非鱼链球病病原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
Alternaria
tenuissima
抗菌化合物
无乳链球菌
海豚链球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深海来源真菌Alternaria tenuissma DFFSCS013中混源萜类化合物及其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潘冬艳
黄钟辉
梁潇
马宣
漆淑华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海洋药物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出处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166-1169,1201,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76160
81673326)
文摘
采用多种色谱法从深海来源真菌Alternaria tenuissma DFFSCS013的发酵产物中分离得到了6个混源萜类化合物,利用波谱学方法鉴定了它们,结构分别鉴定为Tricycloalternarene J(1)、Tricycloalternarene 2b(2)、Tricycloalternarene 1b(3)、Tricycloalternarene 6b(4)、Tricycloalternarene 3b(5)、Tricycloalternarene 1a(6)。对这6个化合物进行了抗菌和抗真菌活性测试,在100μg/纸片浓度下,只有化合物5有显著抑制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生长的作用,其它化合物都活性微弱。这是首次报道化合物1~2和4~5的抗细菌活性、以及5的抗真菌活性。
关键词
深海来源真菌
ALTERNARIA
tenuissma
混源萜类化合物tricycloalternarene
Keywords
deep-sea derived fungus
Alternaria
tenuissma
trieyeloalternarene
分类号
R284.2 [医药卫生—中药学]
Q93-3 [生物学—微生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罗非鱼肠道真菌Alternaria tenuissima SCSIO41701中的抗菌化合物
2
作者
刘瑶
张晓勇
程霞
梁潇
漆淑华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
华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
出处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1年第10期1713-1719,共7页
基金
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编号粤自然资合[2020]032号)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人才团队引进重大专项(GML2019ZD0406)
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2020B1111030005)。
文摘
对罗非鱼肠道来源真菌Alternaria tenuissima SCSIO41701大米培养基发酵产物中抑制罗非鱼无乳链球菌和海豚链球菌生长的活性化合物进行研究。结合抗菌活性追踪,采用硅胶柱层析和HPLC等色谱技术对其抗菌活性组分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1H NMR和13 C NMR波谱技术,以及与文献报道的NMR数据相比较鉴定化合物结构。共分离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是aternariol(1)、aternariol methyl ether(2)、3-hydroxyalternariol 5-O-methylether(3)、(-)-altenuene(4)、(+)-isoaltenuene(5)、altenusin derivative(6)、alternariphent(7)、talaroflavonene(8)、alternarienonic acid B(9)。其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1抗菌活性最强,在25μg/disc的浓度下对罗非鱼病原菌无乳链球菌和海豚链球菌均有显著抑制作用,抑菌圈直径均为10 mm,且其MIC值均为12.5μg/mL。这是首次报道化合物1抗罗非鱼链球病病原菌活性。
关键词
真菌
Alternaria
tenuissima
抗菌化合物
无乳链球菌
海豚链球菌
Keywords
fungus
Alternaria
tenuissma
antibacterial compound
Streptococcus iniae
S.agalactiae
分类号
R284.2 [医药卫生—中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深海来源真菌Alternaria tenuissma DFFSCS013中混源萜类化合物及其抗菌活性研究
潘冬艳
黄钟辉
梁潇
马宣
漆淑华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罗非鱼肠道真菌Alternaria tenuissima SCSIO41701中的抗菌化合物
刘瑶
张晓勇
程霞
梁潇
漆淑华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