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名实难副——从《庄子》“内七篇”看庄子的语言游戏及解构策略
1
作者 金洁 王玉明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23-28,共6页
解构作为一种古老的智慧并非德里达专有。天然解构大师庄子在《庄子》“内七篇”里以自由游戏的姿态切断了语言确定性的根基,并假借一群“名不副实”之人在“名”与“实”间进行自由游戏,从而揭露了“名”与“实”、能指与所指之间的矛... 解构作为一种古老的智慧并非德里达专有。天然解构大师庄子在《庄子》“内七篇”里以自由游戏的姿态切断了语言确定性的根基,并假借一群“名不副实”之人在“名”与“实”间进行自由游戏,从而揭露了“名”与“实”、能指与所指之间的矛盾和不一致。这一东方解构范例在传统庄子诠释学之外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活泼且具有现代意义的庄子形象。同时,庄子对名言枷锁的解构,也使得儒道精神大放异彩,揭开了中国古代文化哲学儒道兼宗的序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内七篇” 解构
下载PDF
经世的庄子与庄子的经世——论钟泰对庄子内圣外王之道的开显
2
作者 郭敬东 《中国文化与管理》 2024年第1期82-93,271,共13页
历代解庄、注庄者在诠释庄子思想时,多将庄子视为岩穴之士,而忽略了其思想中所具有的经世之志与治理主张。钟泰则通过对《庄子》文本的分析,在梳理庄子形象变迁的基础上,指出了庄子思想中所具有的忧患意识与现实关照。他认为《庄子》内... 历代解庄、注庄者在诠释庄子思想时,多将庄子视为岩穴之士,而忽略了其思想中所具有的经世之志与治理主张。钟泰则通过对《庄子》文本的分析,在梳理庄子形象变迁的基础上,指出了庄子思想中所具有的忧患意识与现实关照。他认为《庄子》内七篇完整地阐发了庄子本人的内圣外王之道:《逍遥游》阐明了内圣外王之道的价值指向,《齐物论》为内圣外王之道奠定了认识论基础,《养生主》指出了内圣外王之道的修养工夫,《人间世》则阐发了内圣外王之道的实践智慧,《德充符》则诠释了内圣外王之道的内在关联,《大宗师》与《应帝王》则论述了内圣外王之道的实施路径。以此内七篇为基础,钟泰分别细致剖析了庄子内圣之学与外王之道的具体含义,彰显了庄子经世思想的内在逻辑,为理解庄子治道思想开显了政治哲学视域下的诠释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钟泰 庄子 内圣外王
下载PDF
苏珊·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下理雅各《庄子》内篇英译本解读
3
作者 张林影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61-65,共5页
《庄子》是一部极具中国文化特色的古典名著之一,其英译版本众多。以理雅各《庄子》内篇英译本为研究对象,从苏珊·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视角出发,探讨理雅各在翻译标题、基本哲学概念以及代表性修辞手法时为实现原文与译文文化功能... 《庄子》是一部极具中国文化特色的古典名著之一,其英译版本众多。以理雅各《庄子》内篇英译本为研究对象,从苏珊·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视角出发,探讨理雅各在翻译标题、基本哲学概念以及代表性修辞手法时为实现原文与译文文化功能对等所运用的翻译策略与方法。研究发现:理雅各《庄子》内篇英译本中,音译意译结合、音译加注等翻译方式较为常见;其对原语文化信息的处理方法符合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对译者所提出的要求,在翻译过程中尽量保留原作的文化元素,产出了可读性强、符合目的语读者需求的译文。从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视角研究理雅各《庄子》内篇英译本中的语言现象与问题,探寻西方译者在英译中国文化典籍中采取的策略与方法,有助于还原中华经典文化外译风貌,助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内篇 理雅各 文化翻译观 道家思想
下载PDF
互文性视域下庄子“吾丧我”阐释——以《庄子》内篇为核心
4
作者 朱玉婷 《管子学刊》 2024年第1期19-30,共12页
“吾丧我”之说源自《庄子·齐物论》,因其深刻的哲学意味,为历代治庄者所关注。“丧”是整体上的“减法”状态——从“我”之中剥离出去一部分,“吾”是高于“我”存在的某种理想的人格状态。“丧我”,即消解以“形体之我”为基础... “吾丧我”之说源自《庄子·齐物论》,因其深刻的哲学意味,为历代治庄者所关注。“丧”是整体上的“减法”状态——从“我”之中剥离出去一部分,“吾”是高于“我”存在的某种理想的人格状态。“丧我”,即消解以“形体之我”为基础、以“精神之我”为核心、以“人物关系之我”为张力碰撞凝合而成的“我”,复归自然之“吾”。通过以“吾丧我”为线索的一系列“互文性图景”的建构,庄子不断深化消解一切“不齐”,表达“复归于道”的寓意。看似文字游戏的“吾丧我”,实则凝聚着庄子对个体生存境遇、精神世界的关注与思考,也是其为“我”摆脱束缚与局限,走向开放的生命提供的途径。在纷争加剧、矛盾凸显、人与他者关系更为紧张的今天,“吾丧我”之说尤其具有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吾丧我 《庄子》内篇 消解 复归 互文性
下载PDF
从《庄子》内篇中的孔子形象探究庄子对孔子思想的补偏
5
作者 黎京焱 宋庆楠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3期27-32,共6页
孔子是《庄子》一书中最重要的对话对象之一。庄子深谙孔子的学说,知其潜藏的偏失,因此特借孔子之口阐发对其学说的思考。在《庄子》内篇中,孔子于《人间世》《德充符》《大宗师》三篇频繁出场,或为“师者”阐发入世发用之旨、或以“无... 孔子是《庄子》一书中最重要的对话对象之一。庄子深谙孔子的学说,知其潜藏的偏失,因此特借孔子之口阐发对其学说的思考。在《庄子》内篇中,孔子于《人间世》《德充符》《大宗师》三篇频繁出场,或为“师者”阐发入世发用之旨、或以“无言者”的姿态静默聆听、或自嘲“天之戮民”、或为游于方内的“向道者”……在庄孔对话中,庄子回应了孔子的学说,并指出:未“存诸己”便急于“存诸人”,执于发用而忽略了“无用之大用”,为“名”所累以至困于方内,过度重“情”导致内伤其身等。在庄子笔下,孔子的形象具有了多重阐释的空间,耐人寻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内篇 孔子形象 庄孔对话
下载PDF
《庄子》内七篇结构研究综述
6
作者 李媛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94-100,共7页
历代诸家对《庄子》内七篇整体性的认识,往往通过与外、杂篇的差异体现出来,大概可以从标题、义理两方面窥见,关于内七篇具体结构的探讨,逐渐深入且精细化,主要可以概括为五种模式:以次序纶贯;以《逍遥游》为宗;以《逍遥游》《齐物论》... 历代诸家对《庄子》内七篇整体性的认识,往往通过与外、杂篇的差异体现出来,大概可以从标题、义理两方面窥见,关于内七篇具体结构的探讨,逐渐深入且精细化,主要可以概括为五种模式:以次序纶贯;以《逍遥游》为宗;以《逍遥游》《齐物论》为纲;以《人间世》为枢纽;以内七篇为回环。不同模式的区别,本质在于对内七篇和各篇主旨的把握不同。厘清并辨析各家对内七篇结构布局的观点,补充这一问题的学术梳理,有利于进一步探讨内篇的思想主旨和表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内七篇 整体性 结构
下载PDF
由“全生”至“全于道”:王雱对《庄子》内七篇的解读
7
作者 由美子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10-116,共7页
王雱《南华真经新传》探绎了《庄子》各篇上下之间的逻辑次序及内在关联,将内七篇看作层层递进的整体,形成完整的性命系统。在内七篇中,《逍遥游》为总序,其余六篇两两成对,分别体现了个人的“全生”、经世的“全生”、由“全生”至“... 王雱《南华真经新传》探绎了《庄子》各篇上下之间的逻辑次序及内在关联,将内七篇看作层层递进的整体,形成完整的性命系统。在内七篇中,《逍遥游》为总序,其余六篇两两成对,分别体现了个人的“全生”、经世的“全生”、由“全生”至“全于道”三个阶段的修养理路。由此反映出“有为入于无为”始终存于王雱的思想中,展现了王安石新学派哲学的理论关切和思想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雱 《南华真经新传》 “全生” 无为 《庄子》内七篇
下载PDF
《庄子·内篇》哲学的解释学研究——读周海春的《道之通见:〈庄子·内篇〉哲学注》
8
作者 杨清琦 《昭通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06-112,共7页
在《道之通见:〈庄子·内篇〉哲学注》中,周海春教授站在“文本范畴解释学”的立场,以“道之通见”的观念系统为核心,对《庄子·内篇》文本进行了哲学式的注疏,通过文本互释的方法揭示其哲学意蕴和内在关联,这种“哲学注疏”体... 在《道之通见:〈庄子·内篇〉哲学注》中,周海春教授站在“文本范畴解释学”的立场,以“道之通见”的观念系统为核心,对《庄子·内篇》文本进行了哲学式的注疏,通过文本互释的方法揭示其哲学意蕴和内在关联,这种“哲学注疏”体例为解庄者提供了一条崭新的思路;从哲学隐喻与概念论辩的角度分析了《庄子·内篇》哲学,给出了直觉体认与理性分析并重的中国哲学研究方法,以“道之通见”的视角反驳了认为中国哲学缺乏思辨与逻辑的观点;在坚持中国哲学立场的前提下,借助康德、海德格尔对《庄子·内篇》哲学进行了一种整体性的逻辑把握,实现了本体论、语言论、认识论、价值论等方面在“道之通见”上的统一,有助于读者从中领会中国哲学的真精神。周教授的研究方法可以为学界带来启示:从逻辑上把握文本,反映中国哲学的特征;以哲学原著的阐发为主,反映“中国哲学”的个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内篇》 哲学 解释学 “道之通见”
下载PDF
《庄子》内篇中的生态思想探析
9
作者 金红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2期76-79,共4页
《庄子》内篇中的生态思想是一种大生态观,包括精神生态思想、自然生态思想和社会生态思想,是一个有机的生态思想系统。其中精神生态思想是根本思想,按照庄子的观点,实现个人健康的精神生态的根本之道是忘掉小我,通过心斋、坐忘达到大... 《庄子》内篇中的生态思想是一种大生态观,包括精神生态思想、自然生态思想和社会生态思想,是一个有机的生态思想系统。其中精神生态思想是根本思想,按照庄子的观点,实现个人健康的精神生态的根本之道是忘掉小我,通过心斋、坐忘达到大我的状态,取消与他人、与他物的界限,与道为一。如此可达到与自我的和谐,实现精神生态的健康,可保持、恢复、建设自然生态环境,并能实现社会生态的和谐,最终成就人与自身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他人的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内篇》 生态思想
下载PDF
葛洪《抱朴子内篇》版本探究及相关研究评述
10
作者 龙泽黯 《惠州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49-58,共10页
自葛洪在道教史上的地位被认可以来,学界对于葛洪的“道家”著述《抱朴子内篇》的研究逐渐丰富,但还并未有专门梳理《抱朴子内篇》研究成果的文章出现。目前学界关于《抱朴子内篇》的研究,主要围绕着葛洪的仙道思想体系为核心展开。部... 自葛洪在道教史上的地位被认可以来,学界对于葛洪的“道家”著述《抱朴子内篇》的研究逐渐丰富,但还并未有专门梳理《抱朴子内篇》研究成果的文章出现。目前学界关于《抱朴子内篇》的研究,主要围绕着葛洪的仙道思想体系为核心展开。部分学者通过葛洪的生平及《抱朴子内篇》的成书流传情况,说明葛洪在道教思想史中的地位,更多的学者则通过对《抱朴子内篇》的理论、概念等研究,揭示葛洪的思想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洪 《抱朴子内篇》 研究综述
下载PDF
《庄子》内七篇之篇名由来问题的再检讨 被引量:2
11
作者 邓联合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8-63,共6页
《庄子》内七篇的篇名由来问题是现代庄学研究中的难解之谜。张恒寿、崔大华先生对此都提出了重要见解。通过把内篇的七个题目叠合起来所透露出的精神内蕴与《淮南子》的黄老道家思想进行比较,同时结合刘安、刘向各自的身份和思想特征,... 《庄子》内七篇的篇名由来问题是现代庄学研究中的难解之谜。张恒寿、崔大华先生对此都提出了重要见解。通过把内篇的七个题目叠合起来所透露出的精神内蕴与《淮南子》的黄老道家思想进行比较,同时结合刘安、刘向各自的身份和思想特征,以及他们分别所处的西汉早期和中后期的社会思潮特点,可以推断,内七篇的篇名极有可能出自刘安之手,而不可能是刘向所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内篇 篇名
下载PDF
《庄子》内篇中文化因素翻译探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顾毅 杨春香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2年第6期54-58,共5页
《庄子》是一部具有哲学、文学、宗教色彩的中国文化典籍。通过分析《庄子》内篇的三个英译本中有关生态文化、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宗教文化和语言文化的翻译实例,归纳出直译、意译、增译和音译等文化因素的翻译方法。主张在翻译实践... 《庄子》是一部具有哲学、文学、宗教色彩的中国文化典籍。通过分析《庄子》内篇的三个英译本中有关生态文化、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宗教文化和语言文化的翻译实例,归纳出直译、意译、增译和音译等文化因素的翻译方法。主张在翻译实践中灵活运用这些方法,尽量在保留原文字面意义的同时传递源语的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内篇 文化因素 翻译
下载PDF
庄子思想的独特性及其内在矛盾 被引量:3
13
作者 严春友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6-39,共4页
庄子的思想存在着内在矛盾,这些矛盾是由于庄子没有把道的观点贯彻到底造成的。这种内在矛盾或许是不可避免的,因为若把道的观点贯彻到底就会导致自我否定。《庄子》作为一个文本,是世界思想史上将哲学与诗完美结合的独一无二的经典,这... 庄子的思想存在着内在矛盾,这些矛盾是由于庄子没有把道的观点贯彻到底造成的。这种内在矛盾或许是不可避免的,因为若把道的观点贯彻到底就会导致自我否定。《庄子》作为一个文本,是世界思想史上将哲学与诗完美结合的独一无二的经典,这样的文本是不可研究的。我们所谓的研究既违背了庄子思想的本意,又是对这个经典文本的某种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内在矛盾 思想的特性 不可研究性
下载PDF
《庄子》文献要论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攸欣 《长江学术》 2017年第1期64-74,共11页
《庄子》文献是一个现代以来异议纷呈的论题,迄无定论。作者纵览概述各种研究结论,自出裁断,并就内篇文献作出较新的辨析,认为《庄子》分篇编纂出自淮南王刘安与其门客,确定内篇篇名非庄子本人所命,很可能系淮南王刘安所定,并不适当,因... 《庄子》文献是一个现代以来异议纷呈的论题,迄无定论。作者纵览概述各种研究结论,自出裁断,并就内篇文献作出较新的辨析,认为《庄子》分篇编纂出自淮南王刘安与其门客,确定内篇篇名非庄子本人所命,很可能系淮南王刘安所定,并不适当,因此为内篇全部重新标题,述其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文献 辨析 内篇标题
下载PDF
虚体与德性——《庄子》内篇之内圣思想 被引量:2
15
作者 劳悦强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2期1-14,共14页
庄子思想纷繁复杂,而又以无所依傍的"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来表述发挥,令人难以捉摸其真际。然而,根据《天下》篇所概括,庄子思想讲求内圣外王之道,而内圣与外王的关系是一种体用模式的思想。本文以《庄子》内七篇... 庄子思想纷繁复杂,而又以无所依傍的"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来表述发挥,令人难以捉摸其真际。然而,根据《天下》篇所概括,庄子思想讲求内圣外王之道,而内圣与外王的关系是一种体用模式的思想。本文以《庄子》内七篇为主要根据,分析虚、全、命、才、质、德、性等概念,提出新解,从而建立庄子思想的整体,以说明其内圣外王之道。具体而言,内圣是外王的基础,而修行之根本在于心体之"虚";心体之"虚"发而为用,则称之为"德"。修行者之心来自天,而心在人身上之本源则谓之"性"。"性"的禀赋是"才"与"质",心是才与质化为材用的枢机。处身于人间世中,人必有其随时而更变的分位,心之修养落实于待人接物,自然随人的分位而有所不同;分位上的修行,内篇称为"命",极富积极意义。修行与家国天下,乃至天地宇宙都息息相关,并非纯粹个人之事,此之谓"内圣外王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内圣思想 虚体 德性
下载PDF
《抱朴子内篇》中连词“而”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郑琳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71-73,共3页
《抱朴子内篇》是东晋葛洪所著的一部重要道教典籍,保留了较多的魏晋口语成分。连词"而"在《抱朴子内篇》中共1 082例,有的地方单独用为连词,有的地方跟其他词组成"而"字词组做连词,还有的地方与其他连词或副词搭... 《抱朴子内篇》是东晋葛洪所著的一部重要道教典籍,保留了较多的魏晋口语成分。连词"而"在《抱朴子内篇》中共1 082例,有的地方单独用为连词,有的地方跟其他词组成"而"字词组做连词,还有的地方与其他连词或副词搭配使用,组成关联词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抱朴子内篇》 连词 “而”
下载PDF
庄子“逍遥游”义辨——以《庄子》内篇为基础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红 吴战洪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6期101-114,共14页
注家解"逍遥游",多诠"逍遥"为"快乐愉悦""自由自在""无依无待"等义,多注"逍遥游"为超脱功名利欲、艰险困厄诸多限制,至达绝对自由之精神世界的生存状态。考之典籍与《庄子... 注家解"逍遥游",多诠"逍遥"为"快乐愉悦""自由自在""无依无待"等义,多注"逍遥游"为超脱功名利欲、艰险困厄诸多限制,至达绝对自由之精神世界的生存状态。考之典籍与《庄子》,结合音义通转情况及时代背景综合辨析,"逍遥"不必为"自由""快乐""无待"之义,而别有"忍受顺适""消灾除患""愉和身心""超拔险恶""成济事功"诸内涵,且这些内涵既合乎庄子道论宗旨,又可在《庄子》寓言中得到确证。"逍遥游"作为庄子倡行的处世方略,既有待世人对本真的坚守,更需要世人勤修笃行自然无为之道,以此顺适险恶而全生葆真,乐观放达而自然作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庄子》内篇 逍遥游 道论 本真
下载PDF
《抱朴子内篇》异文考释 被引量:1
18
作者 真大成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4年第4期178-181,共4页
东晋葛洪所著《抱朴子内篇》是研治中古道教史的重要文献,在传世过程中产生了大量异文,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增订本)对此有所整理和考辨,但仍留下了不少问题值得进一步探索。本文以《抱朴子内篇校释》所揭举的异文为中心,对其中十五... 东晋葛洪所著《抱朴子内篇》是研治中古道教史的重要文献,在传世过程中产生了大量异文,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增订本)对此有所整理和考辨,但仍留下了不少问题值得进一步探索。本文以《抱朴子内篇校释》所揭举的异文为中心,对其中十五条异文作了考辨,提出自己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抱朴子内篇》 异文 考释
下载PDF
论庄子视野中理想“干部”形象及其当代启示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春根 《嘉应学院学报》 2013年第7期35-42,共8页
庄子心目中的理想型"干部"的最高境界是"内圣外王"。由于这样的理想型"干部""所仰唯大道"、崇尚人格的提升、见贤思齐而淡于对政治地位或个人私利的追逐,因此,无论是任职或去职,其总能够表现... 庄子心目中的理想型"干部"的最高境界是"内圣外王"。由于这样的理想型"干部""所仰唯大道"、崇尚人格的提升、见贤思齐而淡于对政治地位或个人私利的追逐,因此,无论是任职或去职,其总能够表现出宠辱不惊的淡定、超然的心态。庄子心目中的理想型"干部",特别是"内圣外王"型"干部",可能在现实社会中永远是一种"在路上"的未完成状态,但其重要意义之一在于,能够让人们看到现实中的真实干部存在着的问题、差距和努力方向所在。庄子构思的理想型"干部",对于我们今天建设一支"两袖清风、一身正气"的清正廉明的强有力的干部队伍仍然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干部” 宠辱不惊 学习 内圣外王
下载PDF
《庄子》内篇的“齐物”、“逍遥”和“养生”
20
作者 李开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1-6,共6页
从言语分析和逻辑认知看《庄子》内篇,相对主义的"齐万物"的言语同类与否之辩,寻求大道和言语的同一性,又作相似性的说明,是先秦语言哲学。绝对自由的"逍遥"圣人的确立多寓言故事,"名者,实之宾"之说是先... 从言语分析和逻辑认知看《庄子》内篇,相对主义的"齐万物"的言语同类与否之辩,寻求大道和言语的同一性,又作相似性的说明,是先秦语言哲学。绝对自由的"逍遥"圣人的确立多寓言故事,"名者,实之宾"之说是先秦语言哲学逻辑,它的语境外延成了近代启蒙逻辑;"大宗师"以宇宙大道为师,真人的确立允有十论。以生命信息内容、以天道知识为精神的"养生主"及其环比论文,皆一如"齐物"和"逍遥",系于人和人性论,不仅其内在逻辑、名理思想一致,且出于天道而入于人生,处处人化、人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内篇 “齐物” “逍遥” “养生” 言语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