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5
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古希腊雅典学派与先秦儒家正义本质观比较
1
作者
杨君武
李学伟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0-108,共9页
正义与义形成于古希腊和先秦时期,构成一组可类比的概念,两者在雅典学派和儒家的相关理论中集成,共同构成轴心文明时代两种典型的正义论。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希腊守法正义观关注个人外在行为规范,与荀子行义以礼等观念具有相似性,...
正义与义形成于古希腊和先秦时期,构成一组可类比的概念,两者在雅典学派和儒家的相关理论中集成,共同构成轴心文明时代两种典型的正义论。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希腊守法正义观关注个人外在行为规范,与荀子行义以礼等观念具有相似性,构成两种不同道德规范体系;古希腊公平正义观涉及利益占有行为,不同于孔孟个体道德领域的义利之辩,却与荀子礼义观具有相似处。柏拉图个人正义强调心灵和谐状态,类似于孟子义内说之寡欲集义,两者聚焦个体内在德性,但属于不同人格类型。从社会制度德性而言,柏拉图城邦正义与亚里士多德分配正义,各与荀子群居和一说及度量分界论具有极大相似性,两者皆强调基于天赋资质的社会分工和个人优绩的差等分配。正义与义容纳德性与规范维度,在个体或社会层面体现秩序与公正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希腊
先秦儒家
正义
义
比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孔子对子产形象的多维评议
2
作者
胡姝梦
刘志伟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4-54,共11页
孔子对子产形象的散点式评论,暗含了一套涉及政治文明理想和人物典范的评议体系。归纳了孔子评议子产的话语类型,发现该体系有着严密的内部逻辑,其以子产的执政理念和政治功绩为关键依据,并与子产的个体修养构成双重评判标准,进而达成...
孔子对子产形象的散点式评论,暗含了一套涉及政治文明理想和人物典范的评议体系。归纳了孔子评议子产的话语类型,发现该体系有着严密的内部逻辑,其以子产的执政理念和政治功绩为关键依据,并与子产的个体修养构成双重评判标准,进而达成了“圣贤”文化系统中的近源范式塑造。孔子之所以建立对子产形象的多维评议,一则借助子产的“贤臣”身份传递自身政治文明理想的核心诉求,二则经由子产的“君子”品格展现理想人格的诸种特质。此外,在现存文献记载中,孔子对子产的负面评价较少,研究发现这是后儒的改造,而这一话语类型正反映出孔子评议体系的文化影响力及子产形象在后世的接受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子产
评议
儒家
先秦思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先秦儒家义利观探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郭诺明
张丽华
《唐都学刊》
2023年第2期68-73,共6页
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在义利观上的深刻洞见奠定了中国古代儒家伦理思想的基本路向。先秦儒家认为,礼义与利益并非单线统摄,而是双向互动的关系。义利既可两有,又会相互冲突。面对义利冲突,先秦儒家主张通过礼义的方式...
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在义利观上的深刻洞见奠定了中国古代儒家伦理思想的基本路向。先秦儒家认为,礼义与利益并非单线统摄,而是双向互动的关系。义利既可两有,又会相互冲突。面对义利冲突,先秦儒家主张通过礼义的方式去解决和调节公私、群己、人我的利益冲突,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义以为上”“义之与比”“见利思义”“义然后取”的义利抉择原则,其内在根据是“义以为质”,把义视为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规定,从而将人是什么、应该做什么人、怎样做人这些根本问题统合到如何做一个仁人义士的问题上,为儒家君子成德之教的展开奠定了基础。先秦儒家对义利观的思考,对于新时代社会主义义利观的建构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儒家
孔子
孟子
荀子
义利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先秦儒家“善”的三重境界
被引量:
1
4
作者
廉天娇
《唐都学刊》
2023年第2期62-67,共6页
先秦儒家对“善”的境界的阐发,具有三个层级:一是以“自足其乐”为中心的一般境界,此种境界追求的“乐”并非物质生活的享受,而是内心的充实快乐,以此实现自我的价值,发挥“善”的潜质,达到理想人格;二是渐次境界的淑世情怀,体现为博...
先秦儒家对“善”的境界的阐发,具有三个层级:一是以“自足其乐”为中心的一般境界,此种境界追求的“乐”并非物质生活的享受,而是内心的充实快乐,以此实现自我的价值,发挥“善”的潜质,达到理想人格;二是渐次境界的淑世情怀,体现为博施济众、修己安人的道德精神,并将个人之善推广到天下,使个人与群体关系达到和谐;三是最高境界的止于至善,这是儒家所提倡的最高的价值目标和道德境界,“至善”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对本性的复归,自我生命的升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儒家
善
自足其乐
淑世情怀
止于至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先秦儒家的人格思想对心理学研究的价值
被引量:
4
5
作者
冯大彪
刘国权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1-124,共4页
现代西方心理学在本体论思维方式的引领下,主要对人格的实然展开研究,缺少了对人格的应然探讨。先秦儒家则着重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我的三个关系纬度对人格进行了应然的设计和塑造,指出了理想人格的标准和实现的途径。它对人...
现代西方心理学在本体论思维方式的引领下,主要对人格的实然展开研究,缺少了对人格的应然探讨。先秦儒家则着重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我的三个关系纬度对人格进行了应然的设计和塑造,指出了理想人格的标准和实现的途径。它对人格心理学研究的价值在于:注重在实然的基础上对人格的应然设计;突出人格成长中知和情的和谐一致;强调人格的自觉和发展;着眼于人格的社会关系和社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体论
先秦儒家
人格
心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先秦儒法两家重农思想之比较
被引量:
2
6
作者
向德富
赵川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65-68,共4页
春秋战国时期,儒法两家就农业发展的问题进行了一系列探讨,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重农思想。在重农的目的上,儒家主张裕民兴教,法家推崇农战强国;在重农手段上,儒家主张采用引导劝教的方法,法家推崇法术权利的运用;在对士农关系的认识上,儒...
春秋战国时期,儒法两家就农业发展的问题进行了一系列探讨,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重农思想。在重农的目的上,儒家主张裕民兴教,法家推崇农战强国;在重农手段上,儒家主张采用引导劝教的方法,法家推崇法术权利的运用;在对士农关系的认识上,儒家主张士不用稼,法家则推崇粟爵粟任,以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两家思想各有差异,对今天"三农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
儒家
法家
重农思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先秦儒家道德修养方法及其时代价值
被引量:
3
7
作者
陈春莲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5-79,共5页
先秦儒家主张以"仁"、"礼"作为做人的根本原则,提出了一系列的道德修养方法,应当正确看待这些方法。它们对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公民道德建设,加强自身道德修养,等等,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积极的借...
先秦儒家主张以"仁"、"礼"作为做人的根本原则,提出了一系列的道德修养方法,应当正确看待这些方法。它们对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公民道德建设,加强自身道德修养,等等,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积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儒家
道德修养
方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智者不惑”的道德意涵
被引量:
5
8
作者
林贵长
《伦理学研究》
CSSCI
2008年第3期89-93,共5页
"智者不惑"是先秦儒家尊崇的君子三大德行之一。"智者"之所以"不惑",并非仅仅因为具备认识论意义上的认知能力而能知物识理,而是更多地指具备人事活动领域的道德理性而能明善祛恶,它主要体现为:明是非、...
"智者不惑"是先秦儒家尊崇的君子三大德行之一。"智者"之所以"不惑",并非仅仅因为具备认识论意义上的认知能力而能知物识理,而是更多地指具备人事活动领域的道德理性而能明善祛恶,它主要体现为:明是非、辨善恶,贵知己、善识人,知当务、识时势。正因为对明善祛恶之智的强调,促使儒学在某种程度上成了"成人之教",而有异于西方的"爱智之学"。"智者不惑"蕴含的人文内涵有助于纠正现代社会过于倚重科技理性之风,是以真善美为底色、崇尚人的全面发展之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思想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德
君子
智者不惑
先秦儒家
和谐文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先秦时期的历政文化
被引量:
5
9
作者
梁韦弦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9-33,共5页
中国古代自尧制新历起形成了实质上与巫史文化对立的历政文化,这标志着中国古人对最基本的自然规律开始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从而对以农业为主的社会生产发生了重大的积极作用,并孕育了中国古代的唯物主义天人哲学,故历政文化是中国古代...
中国古代自尧制新历起形成了实质上与巫史文化对立的历政文化,这标志着中国古人对最基本的自然规律开始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从而对以农业为主的社会生产发生了重大的积极作用,并孕育了中国古代的唯物主义天人哲学,故历政文化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优良传统文化之一。在先秦学术中,真正继承历政文化精髓并使之升华的是儒家之学,渊源于历政文化的阴阳五行之学则最终沦为一种“舍人事而任鬼神”的“小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政文化
天人哲学
阴阳五行
先秦儒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先秦儒家易学略论
被引量:
3
10
作者
赵建功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6期29-34,共6页
绝大多数先秦儒家很重视《周易》,《周易》是其主要研习经典之一 ,且其易学造诣很高。他们在讲进学顺序时经常不提《周易》,只是由于他们认为读书次序应该是先易后难 ,《周易》最难读 ,不宜初学和人人皆学 ,而决不意味着他们不重视《周...
绝大多数先秦儒家很重视《周易》,《周易》是其主要研习经典之一 ,且其易学造诣很高。他们在讲进学顺序时经常不提《周易》,只是由于他们认为读书次序应该是先易后难 ,《周易》最难读 ,不宜初学和人人皆学 ,而决不意味着他们不重视《周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
儒家
先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先秦儒家的农业开发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量:
2
11
作者
张世友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1-143,共3页
根植于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先秦儒家,提出了注重把握农时、推行惠农政策、发展大农业系统、推广"绿色"农业技术、保护农业资源等一系列独到见解,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农业开发思想。它对当前社会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及农业生态环...
根植于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先秦儒家,提出了注重把握农时、推行惠农政策、发展大农业系统、推广"绿色"农业技术、保护农业资源等一系列独到见解,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农业开发思想。它对当前社会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及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仍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儒家
农业开发
农业资源
农业生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先秦儒家的审美教育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被引量:
2
12
作者
祝菊贤
《唐都学刊》
2007年第5期73-77,共5页
先秦儒家认为,审美教育是实现人性完善和社会和谐的根本途径。音乐以其节奏、旋律、秩序等和谐的形式影响人的心理结构,使人的感性生命节律化、秩序化,使人的情感快乐、真挚、丰富、超越;同时,音乐的结构还与政治异质而同构,社会政治的...
先秦儒家认为,审美教育是实现人性完善和社会和谐的根本途径。音乐以其节奏、旋律、秩序等和谐的形式影响人的心理结构,使人的感性生命节律化、秩序化,使人的情感快乐、真挚、丰富、超越;同时,音乐的结构还与政治异质而同构,社会政治的最高目标是达到"至乐无声而天下之民和"的音乐境界;音乐的形式结构及其运动也象征着化育长养万物生命的宇宙之道。先秦儒家通过审美教育追求人的感性欲望与精神生命之间和谐、有度、中庸,追求社会政治和人与自然之间的音乐化境界的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实现人的物质功利追求与精神追求之间的平衡,对于政治、经济、科技、管理中以人为本,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儒家
审美教育
现代意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先秦儒家论玉的思想视界——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例
被引量:
2
13
作者
姚海涛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期5-10,共6页
先秦儒家论玉具有鲜明的学派传承特征,在立论上具有明显一贯性,在入思向度上却呈现出差异性,可谓"玉"彩纷呈。孔子、孟子、荀子论玉不以器型立论,而以玉所呈露的品质立论,且具有以比喻义论玉的一贯特点。孔子论玉主要从比德...
先秦儒家论玉具有鲜明的学派传承特征,在立论上具有明显一贯性,在入思向度上却呈现出差异性,可谓"玉"彩纷呈。孔子、孟子、荀子论玉不以器型立论,而以玉所呈露的品质立论,且具有以比喻义论玉的一贯特点。孔子论玉主要从比德于玉的角度立论,孟子论玉最大特点是以玉喻政、以玉喻人,荀子则从德玉、礼玉、人才玉等多视角、多论域立论。先秦儒家玉论极大丰富了中华玉文化的哲理内涵,打开了玉文化广阔的思想视野,提升了玉的文化品格与精神价值。正像后来儒家文化成为中国文化主流一样,儒家对玉的功能、价值的理论阐释也成为中华玉文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儒家
玉
思想视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先秦儒家的战争观——从竹书《曹沫之阵》到《孟子》
被引量:
2
14
作者
欧阳祯人
《衡水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29-41,共13页
《曹沫之阵》虽然汲取了墨家的思想,但它仍是一部货真价实的儒家兵书。它代表了战国时期先秦儒家面临新的时代,急剧改变自己以适应新的社会环境的思潮涌动。《曹沫之阵》提出的军事思想实际上是政治思想与军事思想的交融,体现了孔子?德...
《曹沫之阵》虽然汲取了墨家的思想,但它仍是一部货真价实的儒家兵书。它代表了战国时期先秦儒家面临新的时代,急剧改变自己以适应新的社会环境的思潮涌动。《曹沫之阵》提出的军事思想实际上是政治思想与军事思想的交融,体现了孔子?德政?的理想。由此,本文揭示了一个重要的事实:那就是与曹沫同时或稍晚的孟子,在撰写《孟子》文本的时候,直接或间接地吸收了这一思潮的精华。《孟子》的成功是长期以来此前儒家不断探索、积淀而形成的结果,其深刻的政治理念不仅是对《六韬》《孙子兵法》等同类著作的超越,在其精神境界上已经超过了德国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沫之阵》
《墨子》
《孟子》
兵书
先秦儒家
政治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周军礼与儒家思想的形成
被引量:
1
15
作者
李娟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22-24,共3页
西周军礼属于古代礼乐文明的范畴,既映射出夏、商、周三代文明演化的特点,也对儒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克服战乱时,儒家着重承继了西周军礼的政治和道德因素。
关键词
先秦诸子
军礼
儒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先秦儒家道德修养论及其现代意义
被引量:
3
16
作者
刘书正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27-29,共3页
先秦儒家的道德修养理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人人格的完善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其道德修养的内容、目的、方法在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先秦
儒家
道德修养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孝道说略——兼论先秦儒家对中国孝文化的贡献
被引量:
1
17
作者
康怀远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44-48,共5页
中国人倡孝、讲孝、崇孝、尽孝,是千百年的传统。孝最初的含义跟"慎终追远"的祭祀有关。《诗经》中出现了数量可观、主题比较鲜明的孝亲诗篇。孔子对孝的观念进行了理论提升。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孝论。曾参重孝,是沟通孔...
中国人倡孝、讲孝、崇孝、尽孝,是千百年的传统。孝最初的含义跟"慎终追远"的祭祀有关。《诗经》中出现了数量可观、主题比较鲜明的孝亲诗篇。孔子对孝的观念进行了理论提升。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孝论。曾参重孝,是沟通孔孟之道的关键性人物。对先秦孝文化,我们应持基本的肯定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传统
先秦
儒家
贡献
孝文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先秦儒家经权思想
被引量:
2
18
作者
赵丽端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36-39,共4页
先秦儒学中经与权的关系,与群己、义利之辩紧密地联系着,是先秦儒家哲学所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不同的儒家思想家对经权关系的阐释不尽相同,但作为先秦儒家整体趋向的则是在强调经即道德原则绝对性的同时,没有否认权变,这在某种程度上...
先秦儒学中经与权的关系,与群己、义利之辩紧密地联系着,是先秦儒家哲学所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不同的儒家思想家对经权关系的阐释不尽相同,但作为先秦儒家整体趋向的则是在强调经即道德原则绝对性的同时,没有否认权变,这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对权即道德原则相对性的确认。在经权关系上,先秦儒家的思路大致预示了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对作为经之本的仁义的普遍制约性的强调,蕴含着导向独断论与权威主义的理论向度;其二,对权即道德原则相对性的确认,又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对独断论与权威主义的内在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儒家
经权
道德原则
权威主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人性论视角的先秦儒家教育伦理观
被引量:
1
19
作者
唐献玲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11-12,共2页
孔子的“性相近”、“习相远”开拓沟通了“有教无类”的教育公正平等理念与“因材施教”的教育科学方法。孟子“性善论”,将道德修养定位为为教育伦理的重要内容。荀子虽持“性恶论”,却也乐观地强调主客观上的“积”与“教”最终能达...
孔子的“性相近”、“习相远”开拓沟通了“有教无类”的教育公正平等理念与“因材施教”的教育科学方法。孟子“性善论”,将道德修养定位为为教育伦理的重要内容。荀子虽持“性恶论”,却也乐观地强调主客观上的“积”与“教”最终能达到人性向善。人性论视角的先秦儒家理论,蕴涵着丰富且可资借鉴的教育伦理思想,有助于我们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对教育进行多方省察,将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到实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儒家
孔子
孟子
荀子
教育伦理
人性论视角
原文传递
先秦儒家的“先教”说
20
作者
陈桂生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4-25,共2页
先秦儒家提出"先教"说,孔子、孟子、荀子从不同角度都有论及,"先教"说要义为:不行"先教",罪不在民;"先教"并非"唯教"等。
关键词
先秦儒家
孔子
孟子
荀子
“先教”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古希腊雅典学派与先秦儒家正义本质观比较
1
作者
杨君武
李学伟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哲学系
出处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0-108,共9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华民族道德生活中的价值认同研究”(22AZD115)
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君子文化融入高校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22B25)。
文摘
正义与义形成于古希腊和先秦时期,构成一组可类比的概念,两者在雅典学派和儒家的相关理论中集成,共同构成轴心文明时代两种典型的正义论。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希腊守法正义观关注个人外在行为规范,与荀子行义以礼等观念具有相似性,构成两种不同道德规范体系;古希腊公平正义观涉及利益占有行为,不同于孔孟个体道德领域的义利之辩,却与荀子礼义观具有相似处。柏拉图个人正义强调心灵和谐状态,类似于孟子义内说之寡欲集义,两者聚焦个体内在德性,但属于不同人格类型。从社会制度德性而言,柏拉图城邦正义与亚里士多德分配正义,各与荀子群居和一说及度量分界论具有极大相似性,两者皆强调基于天赋资质的社会分工和个人优绩的差等分配。正义与义容纳德性与规范维度,在个体或社会层面体现秩序与公正本质。
关键词
古希腊
先秦儒家
正义
义
比较
Keywords
Ancient Greece
the
confucianist
s in the
pre
-
qin
Period
Justice
Yi
Comparison
分类号
B0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孔子对子产形象的多维评议
2
作者
胡姝梦
刘志伟
机构
郑州大学文学院
出处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4-54,共11页
基金
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2022-JCZD-22)——《子产文献辑要》校笺。
文摘
孔子对子产形象的散点式评论,暗含了一套涉及政治文明理想和人物典范的评议体系。归纳了孔子评议子产的话语类型,发现该体系有着严密的内部逻辑,其以子产的执政理念和政治功绩为关键依据,并与子产的个体修养构成双重评判标准,进而达成了“圣贤”文化系统中的近源范式塑造。孔子之所以建立对子产形象的多维评议,一则借助子产的“贤臣”身份传递自身政治文明理想的核心诉求,二则经由子产的“君子”品格展现理想人格的诸种特质。此外,在现存文献记载中,孔子对子产的负面评价较少,研究发现这是后儒的改造,而这一话语类型正反映出孔子评议体系的文化影响力及子产形象在后世的接受情况。
关键词
孔子
子产
评议
儒家
先秦思想
Keywords
Confucius
Zi Chan
evaluation
confucianist
pre
-
qin
thoughts
分类号
K203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先秦儒家义利观探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郭诺明
张丽华
机构
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
南昌职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唐都学刊》
2023年第2期68-73,共6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江右王门四书学文献整理与思想研究”(19YJC720013)成果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江右王门《四书》诠释思想研究”(ZX18201)阶段性成果。
文摘
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在义利观上的深刻洞见奠定了中国古代儒家伦理思想的基本路向。先秦儒家认为,礼义与利益并非单线统摄,而是双向互动的关系。义利既可两有,又会相互冲突。面对义利冲突,先秦儒家主张通过礼义的方式去解决和调节公私、群己、人我的利益冲突,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义以为上”“义之与比”“见利思义”“义然后取”的义利抉择原则,其内在根据是“义以为质”,把义视为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规定,从而将人是什么、应该做什么人、怎样做人这些根本问题统合到如何做一个仁人义士的问题上,为儒家君子成德之教的展开奠定了基础。先秦儒家对义利观的思考,对于新时代社会主义义利观的建构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先秦儒家
孔子
孟子
荀子
义利观
Keywords
pre
-
qin
confucianist
s
Confucius
Mencius
Xunzi
concept of justice and benefit
分类号
B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先秦儒家“善”的三重境界
被引量:
1
4
作者
廉天娇
机构
江苏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唐都学刊》
2023年第2期62-67,共6页
基金
江苏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先秦儒家善观念探微及其当代价值建构”(21XFRX021)阶段性成果。
文摘
先秦儒家对“善”的境界的阐发,具有三个层级:一是以“自足其乐”为中心的一般境界,此种境界追求的“乐”并非物质生活的享受,而是内心的充实快乐,以此实现自我的价值,发挥“善”的潜质,达到理想人格;二是渐次境界的淑世情怀,体现为博施济众、修己安人的道德精神,并将个人之善推广到天下,使个人与群体关系达到和谐;三是最高境界的止于至善,这是儒家所提倡的最高的价值目标和道德境界,“至善”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对本性的复归,自我生命的升华。
关键词
先秦儒家
善
自足其乐
淑世情怀
止于至善
Keywords
pre
-
qin
confucianist
s
goodness
self
-
contentedness
feeling for making the world a better place
commitment to excellence
分类号
B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先秦儒家的人格思想对心理学研究的价值
被引量:
4
5
作者
冯大彪
刘国权
机构
吉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出处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1-124,共4页
文摘
现代西方心理学在本体论思维方式的引领下,主要对人格的实然展开研究,缺少了对人格的应然探讨。先秦儒家则着重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我的三个关系纬度对人格进行了应然的设计和塑造,指出了理想人格的标准和实现的途径。它对人格心理学研究的价值在于:注重在实然的基础上对人格的应然设计;突出人格成长中知和情的和谐一致;强调人格的自觉和发展;着眼于人格的社会关系和社会价值。
关键词
本体论
先秦儒家
人格
心理学
Keywords
ontology
pre
-
qin
confucianist
personalities
psycholog
分类号
B84 [哲学宗教—心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先秦儒法两家重农思想之比较
被引量:
2
6
作者
向德富
赵川
机构
长江大学文学院
出处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65-68,共4页
文摘
春秋战国时期,儒法两家就农业发展的问题进行了一系列探讨,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重农思想。在重农的目的上,儒家主张裕民兴教,法家推崇农战强国;在重农手段上,儒家主张采用引导劝教的方法,法家推崇法术权利的运用;在对士农关系的认识上,儒家主张士不用稼,法家则推崇粟爵粟任,以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两家思想各有差异,对今天"三农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启迪。
关键词
先秦
儒家
法家
重农思想
Keywords
pre
-
qin
period
confucianist
s
Legalists
physiocracy
分类号
B22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先秦儒家道德修养方法及其时代价值
被引量:
3
7
作者
陈春莲
机构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社会法律工作系
出处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5-79,共5页
文摘
先秦儒家主张以"仁"、"礼"作为做人的根本原则,提出了一系列的道德修养方法,应当正确看待这些方法。它们对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公民道德建设,加强自身道德修养,等等,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先秦儒家
道德修养
方法
Keywords
pre
-
qin
confucianist
s moral cultivation ways
分类号
B82-06 [哲学宗教—伦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智者不惑”的道德意涵
被引量:
5
8
作者
林贵长
机构
浙江理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
出处
《伦理学研究》
CSSCI
2008年第3期89-93,共5页
文摘
"智者不惑"是先秦儒家尊崇的君子三大德行之一。"智者"之所以"不惑",并非仅仅因为具备认识论意义上的认知能力而能知物识理,而是更多地指具备人事活动领域的道德理性而能明善祛恶,它主要体现为:明是非、辨善恶,贵知己、善识人,知当务、识时势。正因为对明善祛恶之智的强调,促使儒学在某种程度上成了"成人之教",而有异于西方的"爱智之学"。"智者不惑"蕴含的人文内涵有助于纠正现代社会过于倚重科技理性之风,是以真善美为底色、崇尚人的全面发展之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思想资源。
关键词
智德
君子
智者不惑
先秦儒家
和谐文化
Keywords
moral of wisdom Junzi the wise free from perplexities
confucianist
s in
pre
-
qin
Dynasty harmonious culture
分类号
B82-09 [哲学宗教—伦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先秦时期的历政文化
被引量:
5
9
作者
梁韦弦
机构
吉林师范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
出处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9-33,共5页
文摘
中国古代自尧制新历起形成了实质上与巫史文化对立的历政文化,这标志着中国古人对最基本的自然规律开始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从而对以农业为主的社会生产发生了重大的积极作用,并孕育了中国古代的唯物主义天人哲学,故历政文化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优良传统文化之一。在先秦学术中,真正继承历政文化精髓并使之升华的是儒家之学,渊源于历政文化的阴阳五行之学则最终沦为一种“舍人事而任鬼神”的“小数”。
关键词
历政文化
天人哲学
阴阳五行
先秦儒家
Keywords
calendar management culture
philosophy of heaven and man
five elements of Yin and Yang
the
confucianist
s of the
pre
-
qin
times
分类号
K225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先秦儒家易学略论
被引量:
3
10
作者
赵建功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
出处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6期29-34,共6页
文摘
绝大多数先秦儒家很重视《周易》,《周易》是其主要研习经典之一 ,且其易学造诣很高。他们在讲进学顺序时经常不提《周易》,只是由于他们认为读书次序应该是先易后难 ,《周易》最难读 ,不宜初学和人人皆学 ,而决不意味着他们不重视《周易》。
关键词
《周易》
儒家
先秦
Keywords
Zhouyi
confucianist
s
pre
qin
分类号
B23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先秦儒家的农业开发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量:
2
11
作者
张世友
机构
涪陵师范学院社科部
出处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1-143,共3页
文摘
根植于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先秦儒家,提出了注重把握农时、推行惠农政策、发展大农业系统、推广"绿色"农业技术、保护农业资源等一系列独到见解,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农业开发思想。它对当前社会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及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仍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
先秦儒家
农业开发
农业资源
农业生态
Keywords
confucianist
s in
pre
-
qi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gricultural resource
agricultural ecology
分类号
B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先秦儒家的审美教育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被引量:
2
12
作者
祝菊贤
机构
西北大学文学院
出处
《唐都学刊》
2007年第5期73-77,共5页
文摘
先秦儒家认为,审美教育是实现人性完善和社会和谐的根本途径。音乐以其节奏、旋律、秩序等和谐的形式影响人的心理结构,使人的感性生命节律化、秩序化,使人的情感快乐、真挚、丰富、超越;同时,音乐的结构还与政治异质而同构,社会政治的最高目标是达到"至乐无声而天下之民和"的音乐境界;音乐的形式结构及其运动也象征着化育长养万物生命的宇宙之道。先秦儒家通过审美教育追求人的感性欲望与精神生命之间和谐、有度、中庸,追求社会政治和人与自然之间的音乐化境界的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实现人的物质功利追求与精神追求之间的平衡,对于政治、经济、科技、管理中以人为本,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先秦儒家
审美教育
现代意义
Keywords
confucianist
s in
pre
-
qin
Dynasty
aesthetic education
modern significance
分类号
B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B83-2 [哲学宗教—美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先秦儒家论玉的思想视界——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例
被引量:
2
13
作者
姚海涛
机构
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
青岛康成书院文化研究中心
出处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期5-10,共6页
基金
2016年度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文化批判与理论熔铸--齐鲁文化合流中荀子的关键作用研究"(1607293)
2016年度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理工类独立学院人文通识教育模式研究"(2016001A)
文摘
先秦儒家论玉具有鲜明的学派传承特征,在立论上具有明显一贯性,在入思向度上却呈现出差异性,可谓"玉"彩纷呈。孔子、孟子、荀子论玉不以器型立论,而以玉所呈露的品质立论,且具有以比喻义论玉的一贯特点。孔子论玉主要从比德于玉的角度立论,孟子论玉最大特点是以玉喻政、以玉喻人,荀子则从德玉、礼玉、人才玉等多视角、多论域立论。先秦儒家玉论极大丰富了中华玉文化的哲理内涵,打开了玉文化广阔的思想视野,提升了玉的文化品格与精神价值。正像后来儒家文化成为中国文化主流一样,儒家对玉的功能、价值的理论阐释也成为中华玉文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关键词
先秦儒家
玉
思想视界
Keywords
pre
-
qin
confucianist
s
jade
perspectives
分类号
B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G122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先秦儒家的战争观——从竹书《曹沫之阵》到《孟子》
被引量:
2
14
作者
欧阳祯人
机构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出处
《衡水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29-41,共13页
文摘
《曹沫之阵》虽然汲取了墨家的思想,但它仍是一部货真价实的儒家兵书。它代表了战国时期先秦儒家面临新的时代,急剧改变自己以适应新的社会环境的思潮涌动。《曹沫之阵》提出的军事思想实际上是政治思想与军事思想的交融,体现了孔子?德政?的理想。由此,本文揭示了一个重要的事实:那就是与曹沫同时或稍晚的孟子,在撰写《孟子》文本的时候,直接或间接地吸收了这一思潮的精华。《孟子》的成功是长期以来此前儒家不断探索、积淀而形成的结果,其深刻的政治理念不仅是对《六韬》《孙子兵法》等同类著作的超越,在其精神境界上已经超过了德国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
关键词
《曹沫之阵》
《墨子》
《孟子》
兵书
先秦儒家
政治哲学
Keywords
Cao Mo's Military Srategies
Mo
-
tse
Mencius
military books
pre
-
qin
confucianist
s
political philosophy
分类号
B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周军礼与儒家思想的形成
被引量:
1
15
作者
李娟
机构
山西大同大学政法学院
出处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22-24,共3页
文摘
西周军礼属于古代礼乐文明的范畴,既映射出夏、商、周三代文明演化的特点,也对儒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克服战乱时,儒家着重承继了西周军礼的政治和道德因素。
关键词
先秦诸子
军礼
儒家
Keywords
pre
-
qin
Scholars
military etiquettes
the
confucianist
s
分类号
K224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先秦儒家道德修养论及其现代意义
被引量:
3
16
作者
刘书正
机构
曲阜师范大学经法学院
出处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27-29,共3页
文摘
先秦儒家的道德修养理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人人格的完善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其道德修养的内容、目的、方法在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先秦
儒家
道德修养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Keywords
pre
-
qin
days
confucianist
educating moral qualifies
harmonious society of socialiam
分类号
B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孝道说略——兼论先秦儒家对中国孝文化的贡献
被引量:
1
17
作者
康怀远
机构
重庆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出处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44-48,共5页
文摘
中国人倡孝、讲孝、崇孝、尽孝,是千百年的传统。孝最初的含义跟"慎终追远"的祭祀有关。《诗经》中出现了数量可观、主题比较鲜明的孝亲诗篇。孔子对孝的观念进行了理论提升。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孝论。曾参重孝,是沟通孔孟之道的关键性人物。对先秦孝文化,我们应持基本的肯定态度。
关键词
中国
传统
先秦
儒家
贡献
孝文化
Keywords
pre
-
qin
confucianist
s
contribution
filial culture
分类号
B823.1 [哲学宗教—伦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先秦儒家经权思想
被引量:
2
18
作者
赵丽端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
出处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36-39,共4页
文摘
先秦儒学中经与权的关系,与群己、义利之辩紧密地联系着,是先秦儒家哲学所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不同的儒家思想家对经权关系的阐释不尽相同,但作为先秦儒家整体趋向的则是在强调经即道德原则绝对性的同时,没有否认权变,这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对权即道德原则相对性的确认。在经权关系上,先秦儒家的思路大致预示了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对作为经之本的仁义的普遍制约性的强调,蕴含着导向独断论与权威主义的理论向度;其二,对权即道德原则相对性的确认,又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对独断论与权威主义的内在限制。
关键词
先秦儒家
经权
道德原则
权威主义
Keywords
the pre - qin confucianist
"Jing" and "Quan" on "Jing" and "Quan" is displayed tentatively
moral principles
authority
分类号
B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性论视角的先秦儒家教育伦理观
被引量:
1
19
作者
唐献玲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11-12,共2页
文摘
孔子的“性相近”、“习相远”开拓沟通了“有教无类”的教育公正平等理念与“因材施教”的教育科学方法。孟子“性善论”,将道德修养定位为为教育伦理的重要内容。荀子虽持“性恶论”,却也乐观地强调主客观上的“积”与“教”最终能达到人性向善。人性论视角的先秦儒家理论,蕴涵着丰富且可资借鉴的教育伦理思想,有助于我们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对教育进行多方省察,将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到实处。
关键词
先秦儒家
孔子
孟子
荀子
教育伦理
人性论视角
Keywords
pre
-
qin
confucianist
s
Confucius
Mencius
Xunzi
educational ethics
perspective of the human nature theory
分类号
B2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B222.5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先秦儒家的“先教”说
20
作者
陈桂生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
出处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4-25,共2页
文摘
先秦儒家提出"先教"说,孔子、孟子、荀子从不同角度都有论及,"先教"说要义为:不行"先教",罪不在民;"先教"并非"唯教"等。
关键词
先秦儒家
孔子
孟子
荀子
“先教”说
Keywords
pre
-
qin
confucianist
s
Confucius
Mencius
Xunzi
teaching
分类号
G40-09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古希腊雅典学派与先秦儒家正义本质观比较
杨君武
李学伟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孔子对子产形象的多维评议
胡姝梦
刘志伟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先秦儒家义利观探析
郭诺明
张丽华
《唐都学刊》
202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论先秦儒家“善”的三重境界
廉天娇
《唐都学刊》
202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先秦儒家的人格思想对心理学研究的价值
冯大彪
刘国权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先秦儒法两家重农思想之比较
向德富
赵川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先秦儒家道德修养方法及其时代价值
陈春莲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智者不惑”的道德意涵
林贵长
《伦理学研究》
CSSCI
2008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先秦时期的历政文化
梁韦弦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先秦儒家易学略论
赵建功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先秦儒家的农业开发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张世友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论先秦儒家的审美教育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祝菊贤
《唐都学刊》
2007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先秦儒家论玉的思想视界——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例
姚海涛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先秦儒家的战争观——从竹书《曹沫之阵》到《孟子》
欧阳祯人
《衡水学院学报》
2017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西周军礼与儒家思想的形成
李娟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先秦儒家道德修养论及其现代意义
刘书正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2006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孝道说略——兼论先秦儒家对中国孝文化的贡献
康怀远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1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论先秦儒家经权思想
赵丽端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09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人性论视角的先秦儒家教育伦理观
唐献玲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05
1
原文传递
20
先秦儒家的“先教”说
陈桂生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