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icient seismic analysis for nonlinear soil-structure interaction with a thick soil layer 被引量:1
1
作者 Gao Zhidong Zhao Xu +3 位作者 Zhao Mi Du Xiuli Wang Junjie Liu Pengcheng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SCIE EI CSCD 2021年第3期553-565,共13页
The direct finite element method is a type commonly used for nonlinear seismic soil-structure interaction(SSI)analysis.This method introduces a truncated boundary referred to as an artificial boundary meant to divide ... The direct finite element method is a type commonly used for nonlinear seismic soil-structure interaction(SSI)analysis.This method introduces a truncated boundary referred to as an artificial boundary meant to divide the soil-structure system into finite and infinite domains.An artificial boundary condition is used on a truncated boundary to achieve seismic input and simulate the wave radiation effect of infinite domain.When the soil layer is particularly thick,especially for a three-dimensional problem,the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 of seismic SSI analysis is very low due to the large size of the finite element model,which contains an whole thick soil layer.In this paper,an accurate and efficient scheme is developed to solve the nonlinear seismic SSI problem regarding thick soil layers.The process consists of nonlinear site response and SSI analysis.The nonlinear site response analysis is still performed for the whole thick soil layer.The artificial boundary at the bottom of the SSI analysis model is subsequently relocated upward from the bottom of the soil layer(bedrock surface)to the location nearest to the structure as possible.Finally,three types of typical sites and underground structures are adopted with seismic SSI analysis to evaluate the accuracy and efficiency of the proposed efficient analysis sche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il-structure interaction thick soil layer efficient analysis absorbing boundary
下载PDF
基于土壤有机碳含量的黑土层厚度预测及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刘凯 戴慧敏 +4 位作者 刘国栋 梁帅 魏明辉 杨泽 宋运红 《物探与化探》 CAS 2024年第5期1368-1376,共9页
黑土层厚度是黑土的一项基本属性,是衡量土壤肥力和侵蚀程度的重要指标,其空间预测的研究对支撑我国黑土地保护工程、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参考土壤系统分类中黑土层的诊断特征,将有机碳含量高于成土母质6×10~(-3)作为... 黑土层厚度是黑土的一项基本属性,是衡量土壤肥力和侵蚀程度的重要指标,其空间预测的研究对支撑我国黑土地保护工程、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参考土壤系统分类中黑土层的诊断特征,将有机碳含量高于成土母质6×10~(-3)作为黑土层的判定标准,并利用有机碳在土壤垂向剖面上的指数分布规律,推算出黑土层厚度的计算公式。基于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获取的62 896个表层土壤和15 687个深层土壤的有机碳测试数据,对松辽平原黑土层厚度进行了详尽的空间预测分析,并探讨了黑土层厚度与土壤类型和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松辽平原黑土层厚度在0~165 cm之间,中位数为23.33 cm。黑土层空间分布呈现出显著的非均质性,整体呈西南薄、东北厚的分布特点。沼泽土和泥炭土的黑土层平均厚度最大,在60~80 cm之间,其次为黑土,平均厚度为56 cm,白浆土和草甸土的黑土层平均厚度在40~50 cm之间。黑土层厚度的空间分布与气候条件关系紧密,主要表现为与温度呈显著的负相关,与降雨量呈正相关。同时,研究发现年均温0℃是影响黑土厚度的一个重要温度阈值,当年均温高于0℃时,黑土层平均厚度在80 cm以上,并且不再随温度发生变化。随着气候变暖,年均温0℃等温线的南移可能对黑土层厚度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地 黑土层厚度 土壤有机碳 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 中国东北
下载PDF
厚软土层下高层建筑长短桩复合地基承载性能研究
3
作者 乔旭 《宁波工程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56-62,共7页
为了提升厚软土层下高层建筑地基的承载力,提出长短桩复合地基承载性能研究。基于地质勘测结果设计长短桩复合地基,分析其承载性状及沉降情况;利用Mohr-Coulomb模型,完成承载性能模拟。实验结果显示:在短桩和长桩桩体的单桩承载载荷最大... 为了提升厚软土层下高层建筑地基的承载力,提出长短桩复合地基承载性能研究。基于地质勘测结果设计长短桩复合地基,分析其承载性状及沉降情况;利用Mohr-Coulomb模型,完成承载性能模拟。实验结果显示:在短桩和长桩桩体的单桩承载载荷最大时,沉降结果均在5.00 cm左右;楼体层高为30.00 m时,单位载荷沉降平均值为0.51 cm。所提方法能够可靠分析厚软土层的高层建筑长短桩复合地基承载性能,为厚软土层的高层建筑长短桩复合地基设计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软土层 高层建筑 长短桩复合地基 土顶应力 单桩桩径
下载PDF
山地枣树在不同土层厚度下的土壤水分状况变化
4
作者 冯喆 马理辉 王志昊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0-146,共7页
土层厚度作为土壤的关键属性,决定了生根空间、水分和养分储量等影响植物生长的一系列条件。为探究不同土层厚度下山地枣树土壤水分状况及耗水策略,构建足够大且可控制的土体空间,设置2、3、4、5、6 m共5种土层厚度的试验小区,对其土壤... 土层厚度作为土壤的关键属性,决定了生根空间、水分和养分储量等影响植物生长的一系列条件。为探究不同土层厚度下山地枣树土壤水分状况及耗水策略,构建足够大且可控制的土体空间,设置2、3、4、5、6 m共5种土层厚度的试验小区,对其土壤水分进行定位观测。结果表明,枣树耗水量随着土层厚度的增加呈现先降低后增高的变化趋势,浅土层抑制了枣树地上部分的生长而加强了细根的生长发育,越厚的土层枣树生长状况越好,细根生长发育随之得到加强;土层越厚,枣树土壤水分状况越好,2~4 m深土层在11 a枣树耗水下深层土壤水分已邻近凋萎湿度,此后枣树耗水仅能依靠降雨补充,5 m和6 m深土层因土壤储水充足其浅层土壤水分较2~4 m深土层更高;不同土层厚度下降雨补给量和补给深度不同,厚土层较浅土层降雨补给深度更深。因此,枣树在深层土壤储水严重缺乏的浅土层中会抑制自身生长发育而加强根系吸水能力,随着土层厚度与深层土壤储水的增加,枣树保持着深层土壤储水越多、生长状况越好、耗水量越多的规律。该研究阐明了枣树为适应土层厚度带来的土壤储水量差异其耗水机制的改变,揭示了深层土壤储水对枣树生长耗水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干旱区植被恢复与重建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层厚度 土壤水分 枣树 耗水 垂直分布
下载PDF
土层厚度与灌溉方式对寒地水稻节水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5
作者 卢程悦 曹志富 +2 位作者 张万锋 辛海霞 杨树青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3期27-32,共6页
【目的】探究不同土层厚度与灌溉方式对寒地水稻生长的影响。【方法】于2020年在兴安盟乌兰浩特市科右前旗袁隆平水稻试验基地开展水稻田间试验,试验设置15~20 cm(H1)、20~25 cm(H2)和25~30 cm(H3)3种土层厚度,设置控制灌溉(K)、常规灌... 【目的】探究不同土层厚度与灌溉方式对寒地水稻生长的影响。【方法】于2020年在兴安盟乌兰浩特市科右前旗袁隆平水稻试验基地开展水稻田间试验,试验设置15~20 cm(H1)、20~25 cm(H2)和25~30 cm(H3)3种土层厚度,设置控制灌溉(K)、常规灌溉(CK)2种灌溉方式,共计6个处理,探究不同土层厚度与灌溉方式对寒地水稻生长的影响。【结果】K处理下的水稻株高相比CK矮,根长、茎粗、每穴有效穗数、千粒质量及产量相比CK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H2和H3土层厚度下的水稻产量相比H1增加30.49%~32.91%和63.74%~76.33%,K处理下的总灌水量相比CK减少55.04%~56.84%,K处理下的灌溉水生产率相比CK增加1.55~1.86倍,H2和H3土层厚度下的水稻灌溉水生产率相比H1增加35.61%~38.62%和73.07%~94.14%。【结论】25~30 cm土层厚度下采用控制灌溉的水稻节水增产效果最优,适宜当地水稻种植,研究结果可为寒地水稻种植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层厚度 灌溉方式 寒地水稻 控制灌溉 产量
下载PDF
东北典型黑土区小流域黑土层厚度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6
作者 刘若轩 王志强 谭玉萍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46-353,361,共9页
[目的]为掌握典型黑土区小流域黑土层厚度现状及其空间变化格局,实现小流域黑土层厚度动态监测。[方法]研究选择典型黑土区黑龙江省嫩江市鹤山农场小流域,以100 m间距均匀布设样点,用土钻采集由地表到母质的原状土剖面土样,判断黑土层厚... [目的]为掌握典型黑土区小流域黑土层厚度现状及其空间变化格局,实现小流域黑土层厚度动态监测。[方法]研究选择典型黑土区黑龙江省嫩江市鹤山农场小流域,以100 m间距均匀布设样点,用土钻采集由地表到母质的原状土剖面土样,判断黑土层厚度,同时基于无人机航拍影像提取地形、土地利用等数据,分析小流域黑土层厚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在小流域295个样点中,黑土层厚度变化于0—160 cm,平均44.1 cm,“破皮黄”(黑土层厚度≤20 cm)占17.63%,薄层(<30 cm)占43.39%,中层(30—60 cm)占36.27%,厚层(>60 cm)占20.34%;厚层黑土主要分布在小流域的坡底、沟道附近和其他地形平缓部位,薄层黑土主要分布在陡坡和砂砾质母质区域,其他区域以中层黑土为主;地形位置指数、曲率、坡度等地形参数与黑土层厚度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耕地黑土层厚度显著低于草地和林地。[结论]黑土层厚度在小流域内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这主要受地形、土壤母质和土地利用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作为代表区域黑土层厚度动态监测的基础之一,同时可为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制定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黑土区 小流域 地形 黑土 黑土层厚度
下载PDF
厚松散层底部土层抗渗透破坏突水溃砂研究
7
作者 康方 胡东祥 +1 位作者 孟凡贞 朱术云 《矿业安全与环保》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3-159,165,共8页
为了探究厚松散层底部土层抗渗透破坏特征,以兴隆庄煤矿巨厚松散层薄基岩下开采四采区浅部资源为工程背景,通过对上、下2组土样进行颗粒级配、微观测试、抗渗透试验、安全临界水头高度理论计算等综合分析,探究山西组3煤层上覆含水层发... 为了探究厚松散层底部土层抗渗透破坏特征,以兴隆庄煤矿巨厚松散层薄基岩下开采四采区浅部资源为工程背景,通过对上、下2组土样进行颗粒级配、微观测试、抗渗透试验、安全临界水头高度理论计算等综合分析,探究山西组3煤层上覆含水层发生突水溃砂的临界条件。研究发现:土样的颗粒级配及颜色变化差异较大,粒径小于0.075 mm的细粒土的质量分数,上组的不到30%,而下组的高达70%;上组土样以长石为主,长石质量分数超过90%,结构疏松,SiO_(2)质量分数高,属于典型的砂性土类;下组土样以高岭石为主,质量分数超过70%,结构致密,Al_(2)O_(3)质量分数高,属于典型的黏性土类;确定了不同裂缝宽度下临界水压及临界水力坡度量化取值,随着裂缝宽度不断增加,临界水压和临界水力坡度均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当裂缝为20 mm时,均出现明显拐点;理论类比计算了安全临界水头高度,初步确定了研究区第四系底部含水层允许安全水头高度为54~70 m,通过与实际水头值对比,分析认为正常开采条件下该区域不会发生突水溃砂渗透破坏事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松散层 底部土层 抗渗透破坏 突水溃砂 颗粒级配 微观测试
下载PDF
土层厚度分布不均时基坑剖面的近似等效计算
8
作者 张森 《山西建筑》 2024年第13期120-123,131,共5页
以广州市某地埋式污水处理厂锚拉式基坑支护设计为例,巧妙利用理正深基坑支护设计软件坑内加固土功能,通过人为调整基坑底部被动区土层宽度、厚度、内摩擦角、黏聚力等参数,在锚拉式支挡结构支护单元剖面计算中近似等效体现预应力锚索... 以广州市某地埋式污水处理厂锚拉式基坑支护设计为例,巧妙利用理正深基坑支护设计软件坑内加固土功能,通过人为调整基坑底部被动区土层宽度、厚度、内摩擦角、黏聚力等参数,在锚拉式支挡结构支护单元剖面计算中近似等效体现预应力锚索长度范围内各勘察孔揭示的土层厚度分布不均的影响,尽量减少常规设计中采用最不利勘察孔揭示的土层厚度进行建模计算导致的围护结构嵌固深度等工程量失真,可供类似基坑工程支护设计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拉式支挡结构 支护单元剖面计算 土层厚度分布不均 坑内加固土
下载PDF
上硬下软层状土中锚板抗拔承载特性研究
9
作者 舒健 毋晓妮 +2 位作者 唐超 陈锦剑 李濡宇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4-67,共14页
锚板基础是一类在海工系泊系统中广泛应用的锚固基础,其特点是具有较高的承载力和稳定性。锚板的承载能力是基础设计的重要参考因素,而承载能力与土体的性质密切相关。现有关于锚板承载力的研究多集中在单一均质土层中,而对层状土尤其... 锚板基础是一类在海工系泊系统中广泛应用的锚固基础,其特点是具有较高的承载力和稳定性。锚板的承载能力是基础设计的重要参考因素,而承载能力与土体的性质密切相关。现有关于锚板承载力的研究多集中在单一均质土层中,而对层状土尤其是上硬下软这类层状土体中的承载特性认识不足。基于数值分析,综合考虑层状土的分层性质,对锚板基础在硬黏-软黏层状土体及砂土-软黏土复合土体中的承载特性展开研究,分析锚板埋深、土层抗剪强度比、层厚比及土体性质等关键因素对锚板周围土体破坏模式和承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硬黏-软黏土体中,随着抗剪强度比、层厚比的增加,极限承载力均显著增加;在砂土-软黏土体中,极限承载力同样随着层厚比的增加而增加,当下层软黏土中的锚板破坏进入局部破坏后,层厚比对承载力的影响逐渐减弱。研究可以为上硬下软层状土中锚板基础的承载力确定提供计算方法和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板基础 抗拔承载力 层状土 埋深比 抗剪强度比 层厚比
下载PDF
厚松散层矿区开采沉陷拉伸区域土体内部变形演化规律研究——以淮北孙疃煤矿为例
10
作者 蔡毅 沈华章 +5 位作者 黄厚旭 严家平 蔡国军 蔡永祥 杨博 孙斌杨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6-49,共14页
为了研究厚松散层矿区开采沉陷拉伸区域相应土体内部变形演化规律,针对淮北孙疃煤矿10111,沿垂直于工作面推进方向,于拟采空区地表投影区域外侧(拉伸区域)以60 m间隔由近及远布设1~3号竖向钻孔;采煤沉陷过程中基于光纤(1号钻孔)、测斜仪... 为了研究厚松散层矿区开采沉陷拉伸区域相应土体内部变形演化规律,针对淮北孙疃煤矿10111,沿垂直于工作面推进方向,于拟采空区地表投影区域外侧(拉伸区域)以60 m间隔由近及远布设1~3号竖向钻孔;采煤沉陷过程中基于光纤(1号钻孔)、测斜仪(2~3号钻孔)技术开展钻孔变形监测;将煤炭开采引发移动的上覆岩层与松散层所占区域视为变形区,并引入任意厚度地层移动角的概念,分析开采沉陷拉伸区域相应松散层变形演化特征。结果表明:1号钻孔发生应变的最大孔深约157 m,且钻孔深部较浅部先达到活跃期;2、3号钻孔孔口最终累计水平位移量分别为129.8 mm和99.4 mm,最大位移深度分别约为108 m和75 m;2、3号钻孔监测范围内地层从下至上均可分为稳定段、变形区下段、中段与上段;2、3号钻孔从下至上水平位移量总体分布较均匀,每米深钻孔的平均水平位移量分别约为1.2 mm和1.3 mm;2、3号钻孔变形区下段均先于上段达到活跃期,且变形区下段稳定后上段仍有微弱变形;松散层内一定厚度地层,其地层移动角随地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松散层变形区下边界的深度h随着与工作面水平距离l的增加而减小,h与l满足指数函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松散层矿区 拉伸区域 土体内部变形 光纤监测 钻孔测斜
下载PDF
孔内深层超强夯法处理厚层人工回填土的应用研究
11
作者 李越 《中国建材科技》 CAS 2024年第1期83-86,78,共5页
介绍了孔内深层超强夯法(SDDC)的基本原理,并将SDDC工法运用于处理某机场内厚层人工回填土地基,对无机固体废料进行了资源化回收利用。通过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标准贯入试验和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对SDDC施工质量进行检测,对SDDC桩体和桩间... 介绍了孔内深层超强夯法(SDDC)的基本原理,并将SDDC工法运用于处理某机场内厚层人工回填土地基,对无机固体废料进行了资源化回收利用。通过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标准贯入试验和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对SDDC施工质量进行检测,对SDDC桩体和桩间土的承载力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经SDDC工法处理后的复合地基均匀性较好,承载力显著提高,达到工程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内深层超强夯法 厚层人工回填土 复合地基载荷试验 标准贯入试验 重型动力触探试验
下载PDF
黏土地层中控制盾构隧道管片上浮技术研究
12
作者 蒋华 《山西交通科技》 2024年第2期124-127,共4页
近年来,在我国城市地铁建设中,穿越黏土地层的盾构隧道施工时,管片上浮的现象越来越突出。衬砌管片受力是否均匀、同步注浆材料配置是否合理以及盾构隧道管片覆土层厚度大小均对管片上浮有较大影响。通过模拟受力状态和试验统计分析,详... 近年来,在我国城市地铁建设中,穿越黏土地层的盾构隧道施工时,管片上浮的现象越来越突出。衬砌管片受力是否均匀、同步注浆材料配置是否合理以及盾构隧道管片覆土层厚度大小均对管片上浮有较大影响。通过模拟受力状态和试验统计分析,详细探讨了盾构掘进过程中管片上浮的机理及其相关控制技术,并给出有效控制措施,为后期黏土地区盾构隧道施工提供有效指导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黏土层 管片上浮 同步注浆 覆土层厚度
下载PDF
水土化学作用对离子型稀土矿体抗剪强度参数的影响机理
13
作者 张振顺 刘文利 +2 位作者 洪本根 黄豪 江仰龙 《福建冶金》 2024年第1期4-12,共9页
为研究水土化学作用对离子型稀土矿体抗剪强度的影响,将矿体分别浸泡于不同浓度的硫酸铵溶液中,明确硫酸铵浓度对矿体颗粒表面双电层中滑动层厚度和矿体颗粒间净作用力的影响,由此探讨了硫酸铵浓度对矿体抗剪强度参数的影响机理。研究表... 为研究水土化学作用对离子型稀土矿体抗剪强度的影响,将矿体分别浸泡于不同浓度的硫酸铵溶液中,明确硫酸铵浓度对矿体颗粒表面双电层中滑动层厚度和矿体颗粒间净作用力的影响,由此探讨了硫酸铵浓度对矿体抗剪强度参数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当硫酸铵溶液浓度由0.08 mol/L增大到0.23 mol/L时,矿体颗粒间最大净引力的绝对值由10.44 atm增加到13.20 atm,矿体中的黏粒和细粉粒逐步团聚成粗粉粒、极细砂和细砂,且硫酸铵浓度越高,黏粒和细粉粒团聚成的大颗粒团越多,黏性颗粒间的接触面积由0.089 m^(2)/g减小到0.052 m^(2)/g,故矿体的黏聚力减少;同理,当硫酸铵浓度由0.08 mol/L增大到0.23 mol/L时,矿体颗粒表面双电层中的滑动层厚度由3.12 nm减小到2.25 nm,矿体颗粒表面的双电层厚度减小,矿体颗粒间直接接触面积增大,且矿体中的黏粒和细粉粒逐步团聚成粗粉粒、极细砂和细砂,则矿体的滑动摩擦强度和咬合摩擦强度均增大,即矿体的摩擦强度增大,矿体的内摩擦角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化学作用 离子型稀土矿体 滑动层厚度 净作用力 抗剪强度参数
下载PDF
厚土层薄基岩高强度开采覆岩破坏高度与特征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玉军 李友伟 +1 位作者 肖杰 张风达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12,共9页
为研究厚土层薄基岩高强度开采覆岩破坏特征,以千树塔煤矿12305工作面为研究背景,综合运用UDEC数值模拟、现场实测和理论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工作面开采后厚土层薄基岩类似地质条件下覆岩移动破坏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工作面不断推进,覆岩... 为研究厚土层薄基岩高强度开采覆岩破坏特征,以千树塔煤矿12305工作面为研究背景,综合运用UDEC数值模拟、现场实测和理论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工作面开采后厚土层薄基岩类似地质条件下覆岩移动破坏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工作面不断推进,覆岩破坏高度变化呈现出缓增、突增、稳定3个阶段,缓增和突增阶段主要发生在薄基岩中,而稳定阶段则发生在厚土层中,同时厚土层存在一定的液性指数,导致地表下沉滞后;通过冲洗液漏失量观测和注水试验得到该工作面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为84.5~86.5 m,裂采比为7.9~8.1,数值模拟及理论计算结果均与实测结果较为接近;阐述了厚土层薄基岩“两带”破坏模式,该模式中薄基岩和厚土层分别起到支撑和施荷的作用,薄基岩易被采动裂缝贯穿,而厚土层对采动裂缝的上向发育具有抑制作用。研究结果可为类似条件下矿井的安全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土层薄基岩 高强度开采 覆岩破坏特征 UDEC数值模拟
下载PDF
沿海港口工程中互层土直剪抗剪强度指标的探讨
15
作者 戚玉红 张宏明 刘攀 《水道港口》 2023年第3期454-459,共6页
互层土是沿海港口工程中常见的一种特殊性土,具有明显的水平层理构造、不均匀性、各向异性等特点,其抗剪强度在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上差异较大,常规水平方向直剪抗剪强度指标不能全面表征互层土的抗剪性质。依托苏北地区工程实例,利用数... 互层土是沿海港口工程中常见的一种特殊性土,具有明显的水平层理构造、不均匀性、各向异性等特点,其抗剪强度在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上差异较大,常规水平方向直剪抗剪强度指标不能全面表征互层土的抗剪性质。依托苏北地区工程实例,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对互层土直剪抗剪强度指标进行了初步研究,提出了一种利用常规水平方向抗剪强度试验成果确定互层土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直剪抗剪强度指标的实用方法,同时也提出了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抗剪强度在互层土边坡稳定性验算中的应用准则,研究成果可为今后类似工程勘察和地基计算及互层土性质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层土 厚度比 抗剪强度 力学性质
下载PDF
耕层厚度对潮土中化肥氮素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丁世杰 杨文亮 +5 位作者 信秀丽 张先凤 朱安宁 杨娇 任国翠 李梦柔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87-1698,共12页
耕层厚度是影响土壤肥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其对潮土中化肥氮素转化的影响尚不清楚。利用田间土柱模拟试验,采用15N示踪技术,探究在不同耕层厚度处理下,化肥氮在3种质地潮土0~40 cm土层中有机氮、无机氮与固定态铵库中的动态变化以及作... 耕层厚度是影响土壤肥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其对潮土中化肥氮素转化的影响尚不清楚。利用田间土柱模拟试验,采用15N示踪技术,探究在不同耕层厚度处理下,化肥氮在3种质地潮土0~40 cm土层中有机氮、无机氮与固定态铵库中的动态变化以及作物对化肥氮的吸收利用。结果表明:耕层厚度显著影响化肥氮在土壤不同氮库中的转化及其在土壤-作物系统中的去向,且在不同质地潮土中的作用效果一致。在不同质地潮土中,残留于土壤中的化肥氮83%以上以有机氮的形式存在,影响化肥氮的保蓄与供给。增加耕层厚度虽然降低了化肥氮向固定态铵库的转化,但提高了0~40 cm土层中的肥料来源有机氮储量,尤其是在施肥当季,耕层厚度25 cm(PLT-25)处理下的肥料来源有机氮储量平均较耕层厚度15 cm(PLT-15)处理提高8.9%。增加耕层厚度显著(P<0.05)提高了施肥当季与后茬作物生长季内肥料来源无机氮的供给,在此期间PLT-25处理下作物对化肥氮的利用率较PLT-15处理提高8.0%左右,而化肥氮的当季损失率与累积损失率则较PLT-15处理分别降低12.3%与9.1%。就土壤质地的角度而言,砂粒含量高制约着化肥氮向有机氮库的转化,不利于作物对化肥氮的吸收利用,增大了氮肥损失。由此可见,在不同质地潮土中,增加耕层厚度在提高化肥氮素当季利用率的同时也增大了化肥氮在土壤中的残留量,减少了化肥氮的损失。残留的化肥氮在后茬作物生长季释放出来供作物吸收利用,促进了化肥氮累积利用率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土 耕层厚度 土壤质地 氮肥转化与去向 氮肥利用率
下载PDF
基于土层厚度变化的地基沉降概率分析
17
作者 杨婷婷 谢永利 +2 位作者 张宏光 岳夏冰 郑维程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004-2010,2027,共8页
为解决厚度离散性较大的多土层地基沉降计算问题,首先采用概率分析的方法,通过推导不均匀厚度土层的沉降均值、方差和水平自相关距离,给出了计算不均匀厚度多土层地基沉降的概率模型,然后对采用数值模拟所得沉降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根据K-... 为解决厚度离散性较大的多土层地基沉降计算问题,首先采用概率分析的方法,通过推导不均匀厚度土层的沉降均值、方差和水平自相关距离,给出了计算不均匀厚度多土层地基沉降的概率模型,然后对采用数值模拟所得沉降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根据K-S检验得出地基沉降的最优分布模型,最后对数值模拟结果与理论推导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为计算简便,水平相关距离值的求取应选用改进递推空间法,该值可为钻探点的间隔距离选取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直接概率分析法建立了沉降计算的概率模型,同时经K-S检验,沉降数据分布模型更符合对数正态分布;运用该沉降分布模型预测所得沉降值与数值模拟所得结果的统计值十分相近,证明了该模型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 沉降 土层厚度 概率 钻探间距
原文传递
贵州烟田不同土壤类型pH和速效钾含量分布特征 被引量:2
18
作者 高维常 袁玉波 +2 位作者 潘首慧 张恒 蔡凯 《中国农学通报》 2023年第10期88-94,共7页
揭示贵州烟田不同土壤类型pH和速效钾含量及分布特征,指导植烟土壤保育。选取贵州代表性烟田,分析不同土壤类型耕层厚度、pH和速效钾含量的分布特征,及深耕后pH和速效钾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贵州烟田土壤耕层普遍偏浅,平均为18.88 cm... 揭示贵州烟田不同土壤类型pH和速效钾含量及分布特征,指导植烟土壤保育。选取贵州代表性烟田,分析不同土壤类型耕层厚度、pH和速效钾含量的分布特征,及深耕后pH和速效钾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贵州烟田土壤耕层普遍偏浅,平均为18.88 cm。平均pH 6.21,依次为人为土>淋溶土>雏形土>富铁土>新成土,不同土壤类型间无显著差异。速效钾含量平均为332.81 mg/kg,依次为淋溶土>富铁土>人为土>雏形土>新成土,其中淋溶土和富铁土显著高于人为土、雏形土,淋溶土与富铁土、人为土与雏形土之间无显著差异。pH和速效钾含量均表现为递减型、递增型和均一型3种模式,pH以递增型为主(72.21%),速效钾以递减型为主(72.21%)。深耕后不同土壤类型pH平均增加0.12个单位,速效钾含量平均减少49.43 mg/kg。贵州烟田土壤耕层偏浅,存在酸化现象,速效钾含量总体偏高,不同土壤类型pH和速效钾含量不同,剖面分布特征影响土壤深耕后pH和速效钾含量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类型 耕层厚度 PH 速效钾 土壤保育
原文传递
中国西部土壤冻融起止期和冻结深度及其与气温关系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悦绮 文军 +4 位作者 刘闻慧 陈逸豪 陈亚玲 张强 刘正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57-670,共14页
冻土变化对寒区基础建设、水文、生态等都有重要影响,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探究土壤冻融过程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基于中国自然地理特征和冻土特性,划分出中国西部地区(以下简称西部地区)作为研究区域,并利用1981年1月至2020年6月ERA-5... 冻土变化对寒区基础建设、水文、生态等都有重要影响,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探究土壤冻融过程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基于中国自然地理特征和冻土特性,划分出中国西部地区(以下简称西部地区)作为研究区域,并利用1981年1月至2020年6月ERA-5地表温度、土壤体积水含量和逐月气温数据,分析了近40年中国西部地区土壤冻融状况、活动层厚度和最大冻结深度空间分布,探讨了冻融状态与气温、海拔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西部地区冻融起始时间空间分布具有由高海拔地区至低海拔地区冻结推迟、融化提前的特征。高海拔的藏北高原冻结最早,融化最晚,冻结持续时间最久昆仑山脉上零星区域冻结最长可持续300天以上。海拔低且土壤含水量低的西部西北塔里木盆地,冻结最晚,融化最早,融化持续时间最长,塔克拉玛干沙漠区域融化可维持在280天以上。多年冻土活动层厚度基本都超过2.0 m,只有喀喇昆仑山脉附近的区域才有较大范围活动层厚度低于2 m的区域,青藏高原的季节性冻土冻结深度最大,厚度可以达到2 m以上,塔里木盆地冻结深度最浅,厚度在0.6 m以内。1981-2020年间,西部地区冻结起始日推迟,融化起始日提前,开始冻结和完全冻结起始时间分别以0.089 d·a^(-1)和0.061 d·a^(-1)的速率上升。开始融化与完全融化起始时间分别以0.102 d·a^(-1)和0.156 d·a^(-1)的速率下降。在冻结趋势上升,融化趋势下降的情形下,完全融化持续时间以0.256 d·a^(-1)的速率增加了12天左右,完全冻结持续时间以0.164 d·a^(-1)的速率缩短约11天,研究期间,完全融化起始时间在1996年发生突变,开始冻结起始时间与完全融化持续时间在1997年发生突变。西部地区冻融起始时间整体变化趋势一致,局部地区略有差异,黄土高原开始冻结与完全冻结持续时间分别以0.166 d·a^(-1)和0.405 d·a^(-1)的速率下降最快。整个研究期间,开始冻结持续时间和完全冻结持续时间分别缩短7天和16天左右。4个区域的完全融化期持续时间趋势都呈上升趋势。但黄土高原完全融化持续时间以0.435 d·a^(-1)的速率快速上升,在1981-2020年间,增加约17天。西部地区冻融起始时间与年平均气温和海拔存在显著相关性,年平均气温与所有冻融时间的相关性均超过0.79,其中完全融化起始时间与年均气温的负相关高达0.963。气温每升高1.0℃,开始冻结起始时间推迟2.03天,完全冻结起始时间推迟2.12天,开始融化起始时间与完全融化起始时间分别提前5.10天和5.17天。海拔每升高1000 m,开始冻结与完全冻结起始日期分别提前6.1天和4.5天,开始融化与完全融化起始日期分别推迟14.4天和19.9天。本文研究结果揭示了中国西部土壤冻融状况及近年来的变化规律,为中国西部地区寒区生态环境和基础建设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西部 土壤冻融 活动层厚度 冻结最大深度 时空分布
下载PDF
泡沫轻质土换填公路浅埋中厚层软土地基处理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唐勇斌 《路基工程》 2023年第4期108-112,共5页
依托广东省某公路项目,介绍泡沫轻质土换填的设计计算流程,提出泡沫轻质土换填方案不大于10 cm沉降标准,给出换填底面附加应力和采用高程数据抗浮验算的近似计算方法。沉降计算和抗浮稳定性计算与工程应用效果对比分析,验明泡沫轻质土... 依托广东省某公路项目,介绍泡沫轻质土换填的设计计算流程,提出泡沫轻质土换填方案不大于10 cm沉降标准,给出换填底面附加应力和采用高程数据抗浮验算的近似计算方法。沉降计算和抗浮稳定性计算与工程应用效果对比分析,验明泡沫轻质土换填在公路浅埋中厚层软土地基处理中技术上可行;与原设计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处理方案的造价对比分析,说明泡沫轻质土换填方案具备一定的经济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中厚层 软土地基 换填 沉降控制 抗浮 经济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