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8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effects of science,technology,society,environment(STSE)interactions on teaching chemistry 被引量:2
1
作者 Nuray Yoruk Inci Morgil Nilgun Secken 《Natural Science》 2010年第12期1417-1424,共8页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making Science, Technology, Society and En-vironment relations on students’ comprehen-sion of chemistry topics through teaching che-mistry using STSE approach at seconda...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making Science, Technology, Society and En-vironment relations on students’ comprehen-sion of chemistry topics through teaching che-mistry using STSE approach at secondary level. The study made use of the research model where pre and post tests were administered to control and treatment groups. The Chemistry Achievement Test (CAT) was used in the study. The sampling consisted of Grade 9 students studying at Anatolian High School and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ince the sampling had not been equated, in order to determine students’ logical and spatial thinking skills, they were administered Logical Thinking Skill Test and Mental Rotation test as pretests. Students were chosen randomly to take part in two control and two treatment groups. This experimental study was applied to the treatment group in teaching of “Separation of Mixtures” topic in Grade 9 Chemistry course during a four-week period. Stud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aught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The data obtained were analyzed through the SPSS Software. As a result of the study,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ncreases were observed in the achievement levels of treatment group which received instruction using STSE relations. The change observed in the achievement levels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achievement levels of control and treatment groups in the posttests were favoring the treatment grou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ience technology society Environment(STSE) Chemistry Education Separation of Mixtures
下载PD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sociations and Social Governance of Britain in the Middle and Late 19^(th) Century
2
作者 ZHAO Wenyuan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19年第1期108-110,113,共4页
Civi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sociations have been widely springing up everywhere in Britain, especially the new industrial towns in the eighteenth and nineteenth centuries. Associations held various academic activit... Civi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sociations have been widely springing up everywhere in Britain, especially the new industrial towns in the eighteenth and nineteenth centuries. Associations held various academic activities, organized and funded scientific research, which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society. Based on case study on British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nd Manchester Literary and Philosophical Society by academic circles at home and abroad,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Britis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sociations in the middle and late 19^(th) century is summarized, and a series of activities of associations participating in industrial and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health reform are systematically sorted out, while the promoting rol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sociations in the social development of Britain in the 19^(th) century is explo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ITA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ocieties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Public health
下载PDF
Ceramic Art Reality in the Context of Technology History
3
作者 HAN Guangda ZHENG Naizhang WU Junming 《Cultural and Religious Studies》 2021年第7期321-337,共17页
The art of ceramics originates from the basic activities of human beings,and uses the tools,following the methods,and the visual production activities combined with aesthetics.Modern technology has spawned new ceramic... The art of ceramics originates from the basic activities of human beings,and uses the tools,following the methods,and the visual production activities combined with aesthetics.Modern technology has spawned new ceramic decoration methods and provided new ideas for artistic creation.Ceramic art relies on ceramic crafts.As the most technical form of many art categories,it i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Combination of Art and Crafts”of arts and crafts,and it is the perfect embodiment of“Beauty”in the space-time carrier.The history of Chinese ceramic glaze shows that the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ceramic technology should rely on the aesthetics of ceramics,and the problems related to the interpretation of modern ceramic art can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context of the history of ceramic technolo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TTERY technical thought GLAZE
下载PDF
底线思维与科技审度:高风险社会治理的要义与进路 被引量:3
4
作者 刘益东 《哲学分析》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1-173,199,共14页
当前AI大爆发及其应对乏力表明,西方科技发展模式的缺陷与人类社会的脆弱及学界研究的薄弱,更加凸显人类风险防控机制存在诸多漏洞及其引发的科技危机与人类安全危机,已把人类带入高风险社会。用底线思维与刘大椿提出的科技审度予以破解... 当前AI大爆发及其应对乏力表明,西方科技发展模式的缺陷与人类社会的脆弱及学界研究的薄弱,更加凸显人类风险防控机制存在诸多漏洞及其引发的科技危机与人类安全危机,已把人类带入高风险社会。用底线思维与刘大椿提出的科技审度予以破解:底线思维解决非共识下的议而不决;科技审度和审度思维所特有的执两用中、包容互补、多元开放、整合升级、共识决策等,可提供有效的治理对策。科技转型是治理科技风险的根本解决之道,科技审度可发挥重要的启发与引导作用,以构建真善美的新型科技发展模式,加快世界科学中心建设,据此总结出高风险社会治理的要义与进路,以作为科技风险治理的研究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审度 高风险社会 动车困境 误识内卷 科技重大风险
下载PDF
经济安全治理体系的生成逻辑和实现路径 被引量:1
5
作者 郭冠清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7-90,F0002,共15页
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是经济发展的前提。首先,文本从人民至上的价值观、唯物史观、科学思想方法三个层面,探索了经济安全治理体系演变的方法论基础;其次,以开放条件下社会再生产理论为依托,对经济安全治理体系生成的理论逻辑进行... 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是经济发展的前提。首先,文本从人民至上的价值观、唯物史观、科学思想方法三个层面,探索了经济安全治理体系演变的方法论基础;其次,以开放条件下社会再生产理论为依托,对经济安全治理体系生成的理论逻辑进行研究,对为什么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为什么要提高自主生产能力、为什么要提高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进行分析;再次,以经济思想史为视角,对经济安全治理理念标识性概念从统筹革命与建设的关系到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再到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最后到统筹发展和安全演化进行梳理;最后,从全面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和总体国家安全观、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提高国内外双循环的动力和活力等方面,对如何增强经济安全性的主动权,推动经济安全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史观 科学思想方法 统筹发展和安全关系 科技自立自强 增强发展安全性的主动权
原文传递
全球科技社团发展现状与趋势
6
作者 孟凡蓉 张润强 梅苹苹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2024年第18期205-214,共10页
科技社团与科技创新相辅相成,是驱动国家创新发展的重要社会力量。基于2019至2022年世界一流科技社团评估数据库,以3 016家全球科技社团为研究样本,通过大样本跨案例比较、统计分析、规范分析等方法,从组织维度、功能维度和影响维度总... 科技社团与科技创新相辅相成,是驱动国家创新发展的重要社会力量。基于2019至2022年世界一流科技社团评估数据库,以3 016家全球科技社团为研究样本,通过大样本跨案例比较、统计分析、规范分析等方法,从组织维度、功能维度和影响维度总结了全球科技社团的发展特征与规律,发现全球科技社团日益呈现出治理敏捷化、功能集成化、业务生态化、运营公司化、服务泛在化、资源开放化、影响大众化、组织联合化、合作全球化、地位进阶化等十大发展趋势。凝练和把握全球科技社团发展现状与趋势,为赋予全球科技社团踔厉奋发的使命感、增强政府部门对科技社团治理的决策力、激发全球学界对科技社团研究的兴趣,推动科技社团更好地服务全球科技创新发展,促进科技向善、造福人类社会提供参考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社团 科学共同体 学会 全球科技治理 科技自立自强
下载PDF
三维框架下非政府科技奖的认同困境与出路——以科技社团奖励为例
7
作者 李胜会 夏敏 程思佳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24-134,共11页
认同是科技奖励系统的动力机制,以全国性学会为主的一流科技社团奖励代表着中国非政府科技奖励的较高水准,但外界对其认同程度远不及政府科技奖励,因此限制了科技社团奖励作用的发挥。结合以认同为基础的组织合法性理论,从奖励地位、奖... 认同是科技奖励系统的动力机制,以全国性学会为主的一流科技社团奖励代表着中国非政府科技奖励的较高水准,但外界对其认同程度远不及政府科技奖励,因此限制了科技社团奖励作用的发挥。结合以认同为基础的组织合法性理论,从奖励地位、奖项设立、奖励评审及效应几个方面比较分析国家、行政部门、科研人员和其他社会公众对政府科技奖励与科技社团奖励的认同度,发现不同主体对两种奖励之间的认同度存在互斥与互补并存的非均衡特点。这反映出政府通过法律认同层面的设奖主体地位压制、行政认同层面的设奖权力限制以及社会认同层面的制度高压与功利诱导挤压了科技社团奖励的生存发展空间的问题。基于此,可以加强非政府科技奖励的协同性、社会性、价值性和有效性以提升其外界认同度,进而扩大科技社团等社会力量在科技奖励中与政府互补与共治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社团 科技奖励 组织合法性 认同
下载PDF
有所作为:将信息研究转化为实践、政策和行动——2023年ASIS&T年会综述
8
作者 樊振佳 杨丽娟 赵子琪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6-160,共15页
[目的/意义]探究第86届ASIS&T年会成果特点,有利于把握图书情报与信息科学领域2023年研究进展,展示其最新研究动态。[研究设计/方法]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可视化图谱和文本分析法,对2023年ASIS&T年会收录成果进行文献综述,并对... [目的/意义]探究第86届ASIS&T年会成果特点,有利于把握图书情报与信息科学领域2023年研究进展,展示其最新研究动态。[研究设计/方法]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可视化图谱和文本分析法,对2023年ASIS&T年会收录成果进行文献综述,并对近10年ASIS&T年会论文内容特征的演变与发展进行分析、总结。[结论/发现] 2023年ASIS&T年会成果集中在信息技术、信息与社会、信息服务与用户行为、理论与方法论四大主题,ChatGPT、大语言模型、GAI等主题成为年度新兴热点;近10年ASIS&T年会持续关注社会需求、坚守“图书馆”传统阵地、围绕“用户中心”的技术与应用持续发展、密切关注人工智能、数据科学、数字人文等新领域和交叉领域,彰显了本学科的跨学科性。[创新/价值]揭示近年来图书情报与信息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为学科研究与发展提供风向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科学与技术协会 ASIS&T 2023年年会 图书情报与信息科学 信息与社会
下载PDF
张爱萍将军研究述评
9
作者 何先成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3-22,共10页
张爱萍将军在抗日战争时期领导军民创建了皖东北、苏北抗日根据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是第一支人民海军——华东海军的创建者,我军第一次陆海空三军联合作战的指挥者,“两弹一星”伟大事业的领军人。另外,他还是著名的将军诗人、... 张爱萍将军在抗日战争时期领导军民创建了皖东北、苏北抗日根据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是第一支人民海军——华东海军的创建者,我军第一次陆海空三军联合作战的指挥者,“两弹一星”伟大事业的领军人。另外,他还是著名的将军诗人、书法家、摄影家。回顾和总结学者对张爱萍将军研究的有关成果,有助于进一步推动这一课题走向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萍 “两弹一星” 国防科技思想 研究述评
下载PDF
延安时期毛泽东科学技术思想研究
10
作者 田新民 刘强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20-29,共10页
面对全球新科技革命浪潮的冲击、以及党中央关于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战略目标的提出,毛泽东科学技术思想研究成为理论界一个热点问题。针对毛泽东科学技术思想在延安13年为代表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及之前的相关... 面对全球新科技革命浪潮的冲击、以及党中央关于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战略目标的提出,毛泽东科学技术思想研究成为理论界一个热点问题。针对毛泽东科学技术思想在延安13年为代表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及之前的相关内容关注较少的问题,通过文献分析和比较论证法,系统梳理和研究了延安时期毛泽东科学技术思想的主要内容、成功实践以及延安时期毛泽东科学技术思想在新中国的延续与发展,认真总结中国共产党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坚定不移发展科学技术的经验。研究认为,延安时期毛泽东科学技术思想的主要是:人是自然界的奴隶又是自然界的主人,自然科学是人们争取自由的一种武装,实践是科学认识产生的源泉、也是检验科学思想是否正确的标准,系统阐明了自然科学的功能及其与社会科学的关系等,在毛泽东科学技术思想指导下,边区经济建设、科学技术活动以及教育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延安时期毛泽东科学技术思想在新中国成立后得到了充分延续和发展,并形成了中国共产党“向科学进军”的3个阶段: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发动并完成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任务,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发动并完成中国人民富起来了的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发动并完成中国人民强起来了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科学技术思想 延安时期 自然科学观 《矛盾论》 《实践论》 知识分子
下载PDF
数字法学真的来了吗? 被引量:5
11
作者 宋维志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8-91,共14页
对数字技术发展所带来法律问题的研究推动数字法学作为学术命题被提出。虽然数字法学发展迅速,已成为学界热门研究领域,但关于数字法学立论基础等理论问题的研究仍较为薄弱。一方面,数字法学缺乏明确的问题领域,所研究的问题本质上是技... 对数字技术发展所带来法律问题的研究推动数字法学作为学术命题被提出。虽然数字法学发展迅速,已成为学界热门研究领域,但关于数字法学立论基础等理论问题的研究仍较为薄弱。一方面,数字法学缺乏明确的问题领域,所研究的问题本质上是技术问题,可以通过对现有法学理论体系的完善获得解释;另一方面,数字法学缺少充分的理论建构,既没有突破传统权力理论框架,也没有提出技术超越理论。因此,数字法学在问题领域和理论建构两方面均无法被证成。与其说数字法学是一种法学研究新范式,不如承认数字法学本质上是对技术应用场景的模糊概括。数字社会只是观察社会的众多视角之一,数字社会的到来并不必然意味着法学研究转向了数字法学。在法学理论上,数字法学并不是一个真实的学术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法学 数字社会 数字技术 法学理论 新法学
下载PDF
习近平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法治化意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谭启平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17,共14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战略全局的核心位置。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形成了“坚持党对科技事业的全面领导”...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战略全局的核心位置。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形成了“坚持党对科技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人才是科技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等十多个方面的重要论述。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高水平实现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目标任务进程中,习近平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应该全面系统转化为科技创新立法的基本规定,不断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法治体系,在法治轨道上全面推动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以法治促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科技创新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全局中核心地位的落实,不断丰富和发展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内涵和外延,努力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蓝图的加快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科技自立自强 创新型国家 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法治 习近平法治思想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科技思想的历史演变与实践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万长松 陈程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85-91,共7页
以“科技立国”为目标的毛泽东科技思想、以“科教兴国”为指引的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科技思想和以“科技强国”为旨归的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共同构成中国共产党科技思想体系的基本内容。在中国共产党科技思想历史演变中形成了坚持... 以“科技立国”为目标的毛泽东科技思想、以“科教兴国”为指引的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科技思想和以“科技强国”为旨归的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共同构成中国共产党科技思想体系的基本内容。在中国共产党科技思想历史演变中形成了坚持党领导科技工作的“科学性”、坚持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坚持独立自主和以人为本地发展科技的历史经验,探索出以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为目标导向、以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为根本要求、以注重发挥人民群众首创精神为关键依托、以营造全社会创新氛围为重要保障的实践路径,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提供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科技思想 高质量发展 科技自立自强 科技强国
下载PDF
学会工作人员职业发展现状及需求研究——以参与科普职称情况为例
14
作者 黄荣丽 曹晶 +2 位作者 闫进芳 沈丹 李红林 《今日科苑》 2024年第3期7-17,共11页
学会工作人员的职业发展路径及发展期待关系到学会发展质量和发展持续性。通过对中国科协所属全国学会的调查及访谈发现,学会工作人员职称发展通道不畅、以科普专业职称为代表的社会化职称评审未能有效解决学会工作人员发展现实等问题... 学会工作人员的职业发展路径及发展期待关系到学会发展质量和发展持续性。通过对中国科协所属全国学会的调查及访谈发现,学会工作人员职称发展通道不畅、以科普专业职称为代表的社会化职称评审未能有效解决学会工作人员发展现实等问题仍然存在。“合理的晋升途径”“职称评审评聘问题”“良好的工作待遇”及“获得科普工作支持”是学会工作人员的主要诉求。为此,建议主管部门、各学会及工作人员自身三个主体共同发力:加强顶层设计,做好培训宣传;完善人才管理体系,健全激励培训机制;做好自身规划,积极提升个人能力,以有效助力学会工作人员的职业提升,建设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精干高效、充满活力的工作人员队伍,推动学会工作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会 职业发展 科普职称 科普培训
下载PDF
科学传播的“吹哨人”角色探究:基于卡森对DDT历史影响的案例分析
15
作者 郭茹月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9-85,共7页
在环境保护的历史进程中,蕾切尔·卡森的科学传播活动扮演了至关重要的“吹哨人”角色。科学传播对DDT技术发展的具体影响常被低估,但通过深入分析DDT的历史发展脉络,并量化评估卡森的贡献,可以确定科学传播在工业生产与技术研发中... 在环境保护的历史进程中,蕾切尔·卡森的科学传播活动扮演了至关重要的“吹哨人”角色。科学传播对DDT技术发展的具体影响常被低估,但通过深入分析DDT的历史发展脉络,并量化评估卡森的贡献,可以确定科学传播在工业生产与技术研发中的巨大影响。研究发现科学传播的两大核心着力点:第一,向公众传播环境风险预警,推动环境保护运动的发展;第二,促使科研工作者反思技术,不断激发技术革新,从而在根本上缓解由技术应用引发的社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传播 “吹哨人” 科学技术与社会 蕾切尔·卡森 DDT
下载PDF
从STS到STSE的扩展: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的一个新动态
16
作者 陈志琨 图力古日 《天津科技》 2024年第5期97-100,共4页
随着科学技术对环境影响的日益加剧,社会发展中的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很多科学、技术与社会(STS)领域的问题需要从生态维度去考虑。在以往的STS研究中,虽然涉及一定生态环境内容,但还未充分突出其重要性、独立性。通过分析当前国内外STS... 随着科学技术对环境影响的日益加剧,社会发展中的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很多科学、技术与社会(STS)领域的问题需要从生态维度去考虑。在以往的STS研究中,虽然涉及一定生态环境内容,但还未充分突出其重要性、独立性。通过分析当前国内外STS研究动态,特别是其中涉及生态环境的部分,STS研究展现出向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研究扩展的趋势。在这一扩展中,把环境视为一种独立要素,从而为原来的STS研究带来新的认知维度,建立“科学-技术-社会-环境”新的系统,具有一定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技术与社会(STS) 新动态 生态文明
下载PDF
法律如何解开科技社会的“戈尔迪之结”——科技伦理下的法律治理模式
17
作者 高尚 华梦莹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1-164,共14页
现代科技颠覆性地改变了人类所处的生活环境。技术理性与人类意义世界之间愈加明显的断裂,成为当前社会治理中难以梳理的“戈尔迪之结”。人类必须直面现代科技对法理和伦理的双重挑战,但传统视角下法律的稳定性和回应性特征已难以妥适... 现代科技颠覆性地改变了人类所处的生活环境。技术理性与人类意义世界之间愈加明显的断裂,成为当前社会治理中难以梳理的“戈尔迪之结”。人类必须直面现代科技对法理和伦理的双重挑战,但传统视角下法律的稳定性和回应性特征已难以妥适回答其背后所隐含的人类理性与经验相悖离的问题。将法律系统的视角转换为具有反思性结构的程序自治机制,从而在实践中构建起“伦理先导+类型区分”的法律程序运作模式,即以伦理为程序导向、以程序为法理和伦理的沟通平台,根据社会行动主体和价值进行类型化区分,对于斩断“戈尔迪之结”似乎是一种有益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社会 科技伦理 法律治理模式 类型区分
下载PDF
近代科学未发生于印度与中国之原因——关于李约瑟难题之一项思想史诠释
18
作者 戴景贤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70-285,共16页
李约瑟于世界科学史之整体诠释,提出“难解之谜”,使之成为研究者探索之对象,其基本观点在于:人类文明之科学发展,虽系基于世界范围内种种交流与积累所构成,为一集体之成果,然以“科学史”之角度而言,如何诠释历史之进程中“科学”与“... 李约瑟于世界科学史之整体诠释,提出“难解之谜”,使之成为研究者探索之对象,其基本观点在于:人类文明之科学发展,虽系基于世界范围内种种交流与积累所构成,为一集体之成果,然以“科学史”之角度而言,如何诠释历史之进程中“科学”与“技术”推动之必要环节,并阐明其关键性,成为必须处理之核心问题;故就此项诠释而言,必然同时关联于“科学思想”所以能产生突破之“内因”与“外缘”。以是“科学史问题”之最终解答,必然须涉入世界范围内之“文明史”。李约瑟之分项叙述之“科学史”研究,最终导向不同“文明进程”之比较,且于最终提出一重要之疑问:何以自伽利略起始之“近代科学”之突飞猛进,与其后出现之“工业革命”,皆仅肇生于近代欧洲,而未出现于印度与中国?尤其中国于14、15世纪之前,科学技术长期领先于西方,却不能有此突破,为一可异之事。此一属于现实之结果,虽已为史家所接受,视为乃西方文明发展中特殊因素所造成,无足称奇,然对于“科学史”之研究者而言,则仍应予以重视,不宜轻看。李约瑟“科学史之问”是否持续值得关注,从而有所谓“李约瑟难题”?端视质问者对于此一既属“科学史”,亦牵涉“文明史”之问题之理解深度。其中可能存在之探索角度,重要之方面大致有五:一属哲学史,一属专业之科学史,一属社会史,一属经济史,另一则属思想史。本文撰述之角度,即属上述五方面中,与“思想史”相关之部分,其内容包括“间接因素”与“直接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史 李约瑟 中国哲学 中国科技史 中国思想史
下载PDF
科技自立自强思想融入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的价值意蕴及实践路径 被引量:1
19
作者 宋丽娜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22-127,共6页
科技自立自强思想是我国增强科技创新实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思想基础,蕴含着坚定中国特色“自主”意志、发挥举国体制“自强”战略和实现民族复兴“自信”目标的时代内涵,将其融入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具有推动青年学生树立报国志向、丰... 科技自立自强思想是我国增强科技创新实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思想基础,蕴含着坚定中国特色“自主”意志、发挥举国体制“自强”战略和实现民族复兴“自信”目标的时代内涵,将其融入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具有推动青年学生树立报国志向、丰富精神世界和增强历史主动的价值张力,融入路径包括教学思维的“理念引导”、教学目标的“需求输入”和教学内容的“情境创设”,以此来传承科技精神、激发青年学生使命担当,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教育本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自立自强思想 课程思政教学 时代内涵 价值意蕴 实践路径
下载PDF
近十年国内科学技术哲学研究态势分析及未来展望——基于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的文本分析
20
作者 刘燊 赵静雯 颜笑涵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50-60,共11页
文章基于2013-2022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科学技术哲学》(B2)的载文数据,从词频统计和编码分析两个角度入手,借助NVivo20软件进行文本分析,从技术哲学与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史、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技术与文化、科学哲学与科学方法论... 文章基于2013-2022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科学技术哲学》(B2)的载文数据,从词频统计和编码分析两个角度入手,借助NVivo20软件进行文本分析,从技术哲学与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史、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技术与文化、科学哲学与科学方法论、学术动态与书评、自然观研究、自然科学哲学问题八个维度梳理我国科学技术哲学的发展脉络。在此基础上,从技术哲学与社会关系探索、科学哲学与技术的伦理性提升、跨学科研究兴起、科学方法论与技术方法论创新四个方面展望我国科学技术哲学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技术哲学 科学技术与社会 文本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