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凝固剂及加工条件对豆腐凝胶形成及品质影响研究进展
1
作者 孙冰玉 郑欣茹 +6 位作者 刘琳琳 吕铭守 黄雨洋 朱颖 曲敏 朱秀清 石彦国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8-396,共9页
豆腐的本质是一种蛋白质凝胶体,是大豆蛋白(主要是7S和11S球蛋白)在热处理下发生变性使蛋白质分子结构展开,再通过盐离子、氢离子或酶等凝固剂作用下发生聚集,形成致密均匀且具有网状结构蛋白凝胶。豆腐凝胶的形成及豆腐品质受多种因素... 豆腐的本质是一种蛋白质凝胶体,是大豆蛋白(主要是7S和11S球蛋白)在热处理下发生变性使蛋白质分子结构展开,再通过盐离子、氢离子或酶等凝固剂作用下发生聚集,形成致密均匀且具有网状结构蛋白凝胶。豆腐凝胶的形成及豆腐品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从凝固剂种类(盐类、酸类和酶类凝固剂)以及加工条件(加工原料、制浆方法、豆浆体系pH、热处理条件)角度出发,阐明凝固剂及加工条件对豆腐凝胶形成以及品质的影响研究进展。以期为豆腐制品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指导,为豆腐食品的研究开发与品质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腐凝胶 凝固剂 加工条件 形成机理 品质调控
下载PDF
不同乳酸菌发酵黄浆水对酸浆豆腐凝胶特性及其品质的影响
2
作者 郑欣茹 刘琳琳 +7 位作者 吕铭守 杨春华 黄雨洋 朱颖 曲敏 朱秀清 石彦国 孙冰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274-282,共9页
目的研究不同乳酸菌发酵黄浆水对酸浆豆腐凝胶特性及其品质的影响,探究酸浆豆腐的凝固机制,提高酸浆豆腐的品质稳定性,量化生产工艺参数。方法以大豆为原料,分别以鼠李糖乳杆菌、耐高温鼠李糖乳杆菌、混合菌(乳酸链球菌乳亚种、嗜热链... 目的研究不同乳酸菌发酵黄浆水对酸浆豆腐凝胶特性及其品质的影响,探究酸浆豆腐的凝固机制,提高酸浆豆腐的品质稳定性,量化生产工艺参数。方法以大豆为原料,分别以鼠李糖乳杆菌、耐高温鼠李糖乳杆菌、混合菌(乳酸链球菌乳亚种、嗜热链球菌和耐高温鼠李糖乳杆菌)发酵黄浆水制成的酸浆作为凝固剂制作豆腐,测定豆腐的凝胶强度、持水性、出品率、色差、质构特性、感官评价、流变特性、水分分布、二级结构、三级结构、表面疏水性和微观结构等指标。结果混合菌酸浆诱导的豆腐质构特性最好,具有较高的凝胶强度、持水性和储能模量,分别为579.63g、69.93%和8166.4Pa,感官评分最高。而耐高温鼠李糖乳杆菌酸浆诱导的豆腐凝胶强度和持水性比鼠李糖乳杆菌酸浆诱导的豆腐高。鼠李糖乳杆菌酸浆诱导的豆腐则硬度较低,为1481.38 gf,水分流动性较大。表面疏水性结果显示,混合菌酸浆诱导的豆腐表面疏水性较低,为268.75%,三级构象最为紧密,鼠李糖乳杆菌酸浆豆腐表面疏水性较大,为469.29%,三级构象较为松散。扫描电镜结果显示,混合菌酸浆豆腐呈致密均匀的三维网状结构,耐高温鼠李糖乳杆菌酸浆豆腐凝胶较为连续,孔隙较大,鼠李糖乳杆菌酸浆豆腐凝胶网络结构较松散。结论混合菌酸浆可使豆腐具有较好的凝胶特性和品质,为酸浆豆腐的品质提高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浆 豆腐 凝胶特性 流变特性 品质
原文传递
不同凝固方式制备豆腐的特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高越 杨雪飞 +2 位作者 郑志 麻志刚 季一顺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18-126,共9页
目的 研究氯化镁(magnesium chlorid,MgCl_(2))、葡萄糖酸内酯(glucono-δ-lactone,GDL)和谷氨酰胺转氨酶(transglutaminase,TG) 3种不同的凝固剂对豆腐质构特性、流变特性、微观结构等的影响。方法 以“皖豆21551”大豆品种为原料,分... 目的 研究氯化镁(magnesium chlorid,MgCl_(2))、葡萄糖酸内酯(glucono-δ-lactone,GDL)和谷氨酰胺转氨酶(transglutaminase,TG) 3种不同的凝固剂对豆腐质构特性、流变特性、微观结构等的影响。方法 以“皖豆21551”大豆品种为原料,分别添加MgCl_(2)、GDL和TG,测定凝胶化过程中pH、豆腐凝胶强度、持水性(water holding capacity,WHC)、流变性质、水分分布、微观结构等指标。结果 3种凝固剂(MgCl_(2)、GDL和TG)的最佳添加量分别是0.20%、0.45%和0.20%。MgCl_(2)豆腐(TMgCl_(2))具有最高的临界应变(γc)、储能模量(G’)和损耗模量(G’’),TG促豆腐(TTG)处于中间值,GDL豆腐(TGDL)最低。3种凝固剂都能导致豆乳蛋白分子的解折叠和重组,并增加β-折叠含量。低场核磁共振(low-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LF-NMR)结果显示豆腐样品中有3个峰,分别代表结合水、固定水和自由水。TMgCl_(2)凝胶强度最高[(62.0±0.66) g],但网络结构粗糙;TGDL凝胶强度为(20.8±1.33) g,网络结构相对均匀;TTG具有较高的凝胶强度[(54.6±1.63) g],均匀致密的网络结构。结论 3种凝固剂制备豆腐的特性不同,可根据加工需要选择不同的凝固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豆21551 氯化镁 葡萄糖酸内酯 谷氨酰胺转氨酶 豆腐 凝胶性质
原文传递
δ-葡萄糖酸内酯添加量对豆腐凝胶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杨雅婧 张志衡 +2 位作者 琚魏波 李玉娥 陈振家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3-187,194,共6页
以内酯豆腐为研究对象,在豆浆中添加不同比例(0.2%、0.3%、0.4%)的δ-葡萄糖酸内酯(GDL),通过质构仪、SDS-PAGE、红外光谱、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等仪器,对其组织结构、含水量和保水性、凝胶作用力组成、蛋白质亚基组成、二级结构和微... 以内酯豆腐为研究对象,在豆浆中添加不同比例(0.2%、0.3%、0.4%)的δ-葡萄糖酸内酯(GDL),通过质构仪、SDS-PAGE、红外光谱、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等仪器,对其组织结构、含水量和保水性、凝胶作用力组成、蛋白质亚基组成、二级结构和微观结构进行测定,分析GDL添加量对豆腐凝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GDL添加量的增加,其硬度、弹性和咀嚼性显著提高(P<0.05),当GDL添加量为0.4%时,保水性最好,达到了83.38%,豆腐中疏水作用逐渐增强,可溶性蛋白的亚基条带逐渐减少,蛋白质向凝胶转化的趋势增大,豆腐蛋白质中β-折叠含量由31.93%增加到38.43%,无规则卷曲含量由13.93%下降到13.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酯豆腐 δ-葡萄糖酸内酯 凝胶作用力 电泳图谱
下载PDF
大豆蛋白热变性程度对豆腐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3
5
作者 李里特 汪立君 +1 位作者 李再贵 辰巳英三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4,共4页
本文主要研究了豆腐加工过程中 ,生豆浆在不同加热处理条件下对豆腐强度和失水率的影响 ,得出豆浆在 95℃ ,保温 10min的加热条件下 ,豆腐的强度最大 ,失水率最低。分析了不同加热条件下 ,豆浆中蛋白的表面疏水性和巯基含量 ,得出豆浆... 本文主要研究了豆腐加工过程中 ,生豆浆在不同加热处理条件下对豆腐强度和失水率的影响 ,得出豆浆在 95℃ ,保温 10min的加热条件下 ,豆腐的强度最大 ,失水率最低。分析了不同加热条件下 ,豆浆中蛋白的表面疏水性和巯基含量 ,得出豆浆蛋白表面疏水性的增加和巯基含量的增多 ,可以使豆腐强度增大 ,失水率降低。本文为豆腐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有益的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腐 强度 失水率 表面疏水性 巯基 大豆蛋白 热变性 豆浆
下载PDF
谷氨酰胺转胺酶对豆腐凝胶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13
6
作者 张涛 沐万孟 +1 位作者 江波 倪逸慧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2007年第10期18-21,共4页
本文主要研究谷氨酰胺转胺酶(TGase)对豆腐的凝胶强度的影响。运用单因素及正交实验法得出:在豆浆中蛋白质浓度为9%的条件下,TGase酶的添加量0.8 U/g蛋白质,离子强度0.3、pH 7.0时,在50℃下加热1.5 h时凝胶强度为148.6 g,并且具有良好... 本文主要研究谷氨酰胺转胺酶(TGase)对豆腐的凝胶强度的影响。运用单因素及正交实验法得出:在豆浆中蛋白质浓度为9%的条件下,TGase酶的添加量0.8 U/g蛋白质,离子强度0.3、pH 7.0时,在50℃下加热1.5 h时凝胶强度为148.6 g,并且具有良好的感官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酰胺转胺酶 豆腐 凝胶强度 感官品质
下载PDF
豆浆凝固过程中大豆蛋白质二级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20
7
作者 顾小红 孟旭 汤坚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6期675-678,共4页
用变温ATR-FT-IR测定了豆浆加热、豆浆凝固过程中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变化,结果显示:随着温度的升高,熟豆浆中蛋白质分子间强相互作用氢键(1β)和总相互作用氢键(1β+2β)明显下降,豆浆从20℃升温到80℃时,1β由29.2%下降到16.1%,表明蛋白... 用变温ATR-FT-IR测定了豆浆加热、豆浆凝固过程中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变化,结果显示:随着温度的升高,熟豆浆中蛋白质分子间强相互作用氢键(1β)和总相互作用氢键(1β+2β)明显下降,豆浆从20℃升温到80℃时,1β由29.2%下降到16.1%,表明蛋白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减弱;豆腐的核心结构(β+α)约38.0%变化不大。随豆腐凝胶强度增加,1β由17.4%上升到43.3%,而维持蛋白质紧密结构的氢键(β+α)由38.8%下降到17.4%。豆浆凝固过程中1β的变化与其凝胶特性G*变化完全一致,说明蛋白质分子间强相互作用氢键与豆腐的硬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二级结构 傅立叶红外光谱 豆粉 豆腐 凝胶特性
下载PDF
豆腐盐类凝固剂的凝固特性与作用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56
8
作者 刘志胜 李里特 辰巳英三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9-42,共4页
本文研究了盐类凝固剂 (氯化钙、氯化镁和硫酸钙 )对豆腐凝胶强度、保水性的影响 ,分析了盐类凝固剂的作用机理和凝固特性。增加盐类凝固剂浓度 ,可以强化豆腐凝胶强度 ,但对保水性有弱化作用。
关键词 盐类凝固剂 豆腐 凝胶强度 保水性 凝固机理
下载PDF
血水比例对羊血豆腐凝胶特性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陈琳 张新笑 +6 位作者 卞欢 吴海虹 孙冲 邹烨 诸永志 王道营 徐为民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5-9,共5页
血水比例是调控血豆腐口感品质的关键。本实验以湖羊血液为原料,按照血水比(v/v)1∶0、1∶1、1∶2、1∶3、1∶4、1∶5、1∶6稀释后制作血豆腐凝胶,从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动态流变特性、微观结构、质构、保水性等指标的角度,研究血水比... 血水比例是调控血豆腐口感品质的关键。本实验以湖羊血液为原料,按照血水比(v/v)1∶0、1∶1、1∶2、1∶3、1∶4、1∶5、1∶6稀释后制作血豆腐凝胶,从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动态流变特性、微观结构、质构、保水性等指标的角度,研究血水比例对血豆腐凝胶特性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血浓度降低,血豆腐储能模量、损能模量弱化,凝胶强度呈下降趋势,同时血豆腐凝胶蒸煮损失和离心损失增大,不易流动水比例下降,水分向慢弛豫方向移动。当血水比<1∶3时,凝胶网状结构稳定性下降,水分易渗出,且不具有动态流变特性,凝胶强度极弱;除弹性外,血豆腐硬度、咀嚼性、内聚性以及黏性均显著降低。血水比≥1∶3时能较好地保持羊血豆腐凝胶的质构特性和持水力,是制作血豆腐的适宜比例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血 血水比例 血豆腐 凝胶特性
下载PDF
超高压生成豆腐凝胶的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11
10
作者 张宏康 李里特 +1 位作者 辰巳英三 甘雅玲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45-447,共3页
本文借助SEM测试技术对超高压下生成的不同凝固剂的新型豆腐凝胶的形态结构进行了观察 ,以求分析超高压生成新型豆腐凝胶的特点 。
关键词 超高压 豆腐凝胶 SEM检测 形态结构 食品工业
下载PDF
豆腐复合凝固剂的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荣荣 王家东 刘恩岐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5-27,共3页
实验先以凝胶强度、保水性和感官评价确定了3种单一凝固剂(葡萄糖酸?δ?内酯、乙酸钙和氯化镁)的最佳用量,然后按照优选法的原则,确定了3种凝固剂用量比例为2∶1∶1时,制作出的豆腐在各项品质均优于单一凝固剂。
关键词 豆腐 凝胶强度 复合凝固剂
下载PDF
盐类凝固剂短时间内凝固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薛文通 任媛媛 +1 位作者 张泽俊 燕平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30-132,共3页
研究了豆腐盐类凝固剂(氯化镁、硫酸镁、氯化钙)短时间内的凝胶强度、持水性、pH的变化规律。在较短的时间内,增大盐类凝固剂的浓度,凝胶强度增大,持水性降低,pH降低;温度越高,凝胶强度越大,持水性越低;时间越长,凝胶强度越大,持水性越... 研究了豆腐盐类凝固剂(氯化镁、硫酸镁、氯化钙)短时间内的凝胶强度、持水性、pH的变化规律。在较短的时间内,增大盐类凝固剂的浓度,凝胶强度增大,持水性降低,pH降低;温度越高,凝胶强度越大,持水性越低;时间越长,凝胶强度越大,持水性越高。氯化钙的凝固速率略大于氯化镁,大于硫酸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类凝固剂 短时间 凝胶强度 持水性
原文传递
新型W/O盐卤凝固剂对大豆蛋白凝胶中水分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朱巧梅 郦金龙 +1 位作者 刘妍 殷丽君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0-105,共6页
探讨新型油包水(W/O)盐卤凝固剂对大豆蛋白凝胶中水分变化的影响。利用差示量热扫描仪(DSC)和低场核磁共振(LF-NMR)来研究豆腐凝胶过程中水分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豆腐凝固的过程中,总水分含量下降,自由水下降,结合水含量总体呈现上升趋... 探讨新型油包水(W/O)盐卤凝固剂对大豆蛋白凝胶中水分变化的影响。利用差示量热扫描仪(DSC)和低场核磁共振(LF-NMR)来研究豆腐凝胶过程中水分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豆腐凝固的过程中,总水分含量下降,自由水下降,结合水含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豆腐凝胶结构中的水分自由度在不断减少。与传统盐卤凝固豆腐相比,新型W/O盐卤豆腐凝胶在同一阶段的自由水含量较高,弛豫时间较长,W/O凝固剂的缓释可以改善豆腐的质量。此外,WPI含量不仅对乳液稳定性起作用,而且会改善豆腐品质。在0.5%WPI W/O乳液作为凝固剂得到的豆腐样品核磁共振成像中氢质子的密度最大,说明WPI可以提高豆腐的持水性和品质,因此可将0.5%WPI制备的W/O乳液凝固剂作为豆腐生产用凝固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状态 豆腐凝胶 差示量热扫描 T2弛豫时间
下载PDF
不同大豆品种加工北豆腐的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香英 康立宁 +2 位作者 田志刚 南喜平 代永刚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48-852,857,共6页
选用来自黑龙江、吉林、辽宁及内蒙古自治区的31个大豆栽培品种进行北豆腐加工,对大豆品种原料理化指标、豆腐得率和质构特性指标进行测定、分析,并对不同大豆品种的豆腐加工适用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大豆品种间的蛋白质、脂肪、... 选用来自黑龙江、吉林、辽宁及内蒙古自治区的31个大豆栽培品种进行北豆腐加工,对大豆品种原料理化指标、豆腐得率和质构特性指标进行测定、分析,并对不同大豆品种的豆腐加工适用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大豆品种间的蛋白质、脂肪、植酸及大豆球蛋白11S和7S含量有着较大差别,引起不同大豆品种制作北豆腐的得率的差异。大豆品种籽粒品质与豆腐品质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表明:脂肪含量与蛋白含量、干豆腐得率与保水性、硬度与粘聚性、硬度与回复性、硬度与黏附性、表观弹性率与保水性、11S与7S、表观破断应力与保水性、11S与弹性等呈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湿豆腐得率与综合评分、硬度与咀嚼度、弹性与咀嚼度、粘聚性与回复性、粘聚性与黏附性、粘聚性与综合评分、咀嚼度与表观弹性率、回复性与黏附性、回复性与综合评分、硬度与表观弹性率、综合评分与保水性、蛋白质与干豆腐得率以及植酸与表观弹性率等均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就所选取的31个大豆品种而言,黑河49、铁丰37、东农48、辽豆21、合丰43、垦丰17、哈北46和蒙豆16更适合于北豆腐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品种 豆腐凝胶 质构特性 相关性
下载PDF
鸡蛋壳钙凝固条件对豆腐凝胶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林敏 杨洪景 +1 位作者 骆开艳 张倩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45-147,共3页
研究了鸡蛋壳活化钙对豆腐凝胶强度、保水率、白度的影响,比较不同条件下鸡蛋壳活化钙凝胶物性的特点,测定凝固剂种类、用量与浓度以及点浆温度对豆腐胶凝品质特性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鸡蛋壳活化碳酸钙在酸性条件下凝固的豆腐具有较... 研究了鸡蛋壳活化钙对豆腐凝胶强度、保水率、白度的影响,比较不同条件下鸡蛋壳活化钙凝胶物性的特点,测定凝固剂种类、用量与浓度以及点浆温度对豆腐胶凝品质特性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鸡蛋壳活化碳酸钙在酸性条件下凝固的豆腐具有较强的凝胶强度和保水率,与使用醋酸和硫酸钙作为凝固剂的豆腐的物性品质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确定了鸡蛋壳活化钙作为豆腐凝固剂的基本凝固条件:3%活化碳酸钙,在酸性条件下(pH=4·5),点浆温度为90℃,蹲脑时间2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蛋壳 凝固剂 豆腐 凝胶强度
原文传递
花生豆腐品质及其出品率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郭天松 左锦静 +2 位作者 姚永志 李宋喆 范小仲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12-114,共3页
研究淀粉种类、煮浆温度及加水量对花生豆腐品质及其出品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红薯淀粉,在等量花生和淀粉的配比下,加入8倍花生量的水,煮浆温度选择85℃能够得到较为理想的花生豆腐。
关键词 花生豆腐 淀粉 凝胶强度 失水率
下载PDF
大豆品种品质性状与豆腐凝胶特性的关系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明晶 魏益民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2-37,共6页
为探讨大豆品种品质特性与豆腐凝胶特性的关系,选用15个来自黑龙江、北京等地的食用大豆品种为试材,测定籽粒百粒重、容重、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并且研究相同条件下制作GDL豆腐的凝胶体积和质构特性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大豆品种籽粒品质... 为探讨大豆品种品质特性与豆腐凝胶特性的关系,选用15个来自黑龙江、北京等地的食用大豆品种为试材,测定籽粒百粒重、容重、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并且研究相同条件下制作GDL豆腐的凝胶体积和质构特性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大豆品种籽粒品质特性和豆腐凝胶特性均存在显著差异。相关性分析表明:豆腐凝胶体积与质构参数中的弹性、内聚性和耐咀嚼性呈极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7750、0.8410和0.7932),而与硬度和胶粘性呈极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7556和-0.8196);大豆籽粒品质特性与豆腐凝胶特性间的相关性不显著,说明并不能由大豆品种粗蛋白含量、百粒重和容重等简单指标判定豆腐得率与品质。产生这种差异的化学和分子学基础,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品种 豆腐凝胶 质构特性
下载PDF
加工条件对豆腐凝胶物性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9
18
作者 李里特 刘志胜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北京 辰巳英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6-29,共4页
研究了豆浆加热条件、凝固条件和GDL浓度对豆腐凝胶强度和保水性的影响。大豆蛋白的变性程度对豆腐凝胶网络结构有重要影响:生豆浆加热到95~100℃并保温5min左右是制取强度高、保水好的豆腐凝胶的基本条件:豆浆中的GD... 研究了豆浆加热条件、凝固条件和GDL浓度对豆腐凝胶强度和保水性的影响。大豆蛋白的变性程度对豆腐凝胶网络结构有重要影响:生豆浆加热到95~100℃并保温5min左右是制取强度高、保水好的豆腐凝胶的基本条件:豆浆中的GDL浓度对豆腐凝胶保水性没有影响,但适度增加GDL浓度,可显著提高豆腐凝胶强度;提高凝固温度,可以缩短凝固时间,并可显著增加豆腐凝胶的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腐凝胶 凝胶强度 保水性 豆浆
下载PDF
细菌纤维素在传统豆腐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燕燕 鲁志刚 +3 位作者 刘丽 毛文颖 赵炎明 孙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48-51,共4页
目的:改善传统豆腐中纤维素含量及豆腐品质。方法:将细菌纤维素作为一种膳食纤维应用到传统豆腐加工中,研究其对传统豆腐凝胶强度、保水性、感官等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当细菌纤维素添加量为3.0g/100mL时,豆腐品质特性较好。豆腐凝胶... 目的:改善传统豆腐中纤维素含量及豆腐品质。方法:将细菌纤维素作为一种膳食纤维应用到传统豆腐加工中,研究其对传统豆腐凝胶强度、保水性、感官等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当细菌纤维素添加量为3.0g/100mL时,豆腐品质特性较好。豆腐凝胶强度为181g,失水率为17.2%,与未添加细菌纤维素豆腐样品相比,凝胶强度无显著变化,但失水率降低了9.5%。结论:添加细菌纤维素的豆腐质地细腻光滑,有弹性,无明显粗糙感,其膳食纤维含量得到进一步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纤维素 豆腐 失水率 凝胶强度
下载PDF
富含大豆异黄酮豆腐凝胶的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汪建明 于水淼 张燕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1-45,共5页
为了进一步改进豆腐加工工艺,减少大豆异黄酮流失,制备富含大豆异黄酮的豆腐,以豆腐得率和大豆异黄酮保持率为分析指标,考察食用胶添加量、LL-50A接种量、蛋白酶制剂添加量对大豆异黄酮保持率的影响.通过正交分析法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 为了进一步改进豆腐加工工艺,减少大豆异黄酮流失,制备富含大豆异黄酮的豆腐,以豆腐得率和大豆异黄酮保持率为分析指标,考察食用胶添加量、LL-50A接种量、蛋白酶制剂添加量对大豆异黄酮保持率的影响.通过正交分析法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卡拉胶添加量1.25‰、LL-50A接种量0.03%、蛋白酶制剂添加量300,U/L.在此条件下,豆腐得率为213.43,g/100,g,大豆异黄酮保持率为2.52,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异黄酮 豆腐凝胶 正交实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