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9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种植基台材料对种植体周围软硬组织影响的前瞻性临床研究
1
作者 胡硕红 郑学彬 +1 位作者 李富杰 王鸿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4-98,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基台材料对种植体周围软硬组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单颗前牙缺损行种植修复的75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纯钛组、氧化锆组和氧化铝组3组,每组25例,分别采用相应材料的基台种植并完... 目的探讨不同基台材料对种植体周围软硬组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单颗前牙缺损行种植修复的75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纯钛组、氧化锆组和氧化铝组3组,每组25例,分别采用相应材料的基台种植并完成单冠修复。观察并比较3组修复术后12月的种植体留存率、临床牙周指标、种植体边缘骨吸收量、粉色美学指数(pink esthetic score,PES)指数、白色美学指数(white esthetic score,WES)、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满意度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修复术后12月,纯钛组和氧化锆组种植体存留率为100%,无种植体松动、脱落等机械并发症,氧化铝组1例基台断裂,留存率96.0%。3组患者牙周探诊深度、龈沟出血指数及龈乳头指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氧化锆组菌斑指数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纯钛组种植体边缘骨吸收量高于其他组(P<0.05);3组PES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氧化锆组>氧化铝组>纯钛组,WES无显著差异(P>0.05);3组患者的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氧化锆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其他组;3组患者生物并发症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单颗前牙缺损的治疗,采用3种材料基台的种植修复术短期留存率、临床生物学效果以及患者整体满意度相当,与纯钛基台相比,采用氧化锆和氧化铝基台种植修复边缘骨吸收减少,氧化锆基台的美学效果最好,患者对美观效果更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 口腔材料 基台 氧化锆 前牙缺损
原文传递
三维有限元下后牙牙体缺损修复的研究现状
2
作者 张孟婷 高岚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8期1239-1243,共5页
根管治疗后的牙齿脆性强、强度弱,在长期发挥咀嚼功能的过程中可能会造成牙体劈裂,磨牙最为明显,因此需要制作“冠类”修复体进行保护。随着修复材料及粘接技术的迭代更新,牙体缺损的修复方式日趋多样化、微创化。牙齿是行使咀嚼功能的... 根管治疗后的牙齿脆性强、强度弱,在长期发挥咀嚼功能的过程中可能会造成牙体劈裂,磨牙最为明显,因此需要制作“冠类”修复体进行保护。随着修复材料及粘接技术的迭代更新,牙体缺损的修复方式日趋多样化、微创化。牙齿是行使咀嚼功能的受力器官,很多学者利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法对牙体缺损的不同修复方式模拟受力分析,以期从材料力学角度对这些修复方式进行对比,为临床使用提供依据。本文就三维有限元分析法在牙体缺损修复所涉及的修复体种类、修复材料、粘接及垫底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系统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有限元分析 牙体缺损 冠类修复体 修复材料 粘接系统 垫底系统
下载PDF
全瓷冠与高嵌体对后牙牙体缺损的修复效果及对牙周炎性反应的影响
3
作者 龙乐 双娈 +3 位作者 张丽 范莉莎 苏德丽 付鹏 《广州医药》 2024年第3期311-315,共5页
目的分析全瓷冠与高嵌体对后牙牙体缺损的修复效果及对牙周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用随机抽签法将我科2022年2月—2023年5月接治的50例后牙牙体缺损者分为对照组(签号为奇数,全瓷冠修复)与高嵌体组(签号为偶数,高嵌体修复),各25例,对比两... 目的分析全瓷冠与高嵌体对后牙牙体缺损的修复效果及对牙周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用随机抽签法将我科2022年2月—2023年5月接治的50例后牙牙体缺损者分为对照组(签号为奇数,全瓷冠修复)与高嵌体组(签号为偶数,高嵌体修复),各25例,对比两组修复效果(指标为修复体佩戴时间及总体康复时间)、牙周炎性反应、口腔健康指数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高嵌体组修复体佩戴时间(14.38±2.51)d、总体康复时间为(59.66±4.47)d,短于对照组的(21.96±2.87)d、(93.84±5.26)d(P<0.001);高嵌体组牙周正常率(88.00%)高于对照组(64.00%)(P<0.05);高嵌体组修复后的GI、PLI、SBI分别为(0.81±0.19)分、(0.85±0.16)分、(1.04±0.25)分,低于对照组的(0.97±0.23)分、(1.01±0.22)分、(1.31±0.28)分(P<0.05);高嵌体组并发症发生率(8.00%)接近于对照组(12.00%)(P>0.05)。结论修复后牙牙体缺损时选用高嵌体修复法可取得相对更好的修复效果,能够缩短患者佩戴修复体时间,加速其康复进程,对牙周炎性反应的减轻、口腔健康的改善均有积极影响,且并发症风险较小,整体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瓷冠 高嵌体 后牙牙体缺损 修复效果 牙周炎性反应
下载PDF
3D椅旁CAD/CAM全瓷高嵌体修复后牙大面积缺损的临床疗效研究
4
作者 邰叶 张为新 戴海峰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127-130,共4页
目的:探讨3D椅旁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作(Computer aided design/manufacturing,CAD/CAM)全瓷高嵌体修复后牙大面积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2022年10月笔者医院收治的86例后牙大面积缺损患者,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成对照... 目的:探讨3D椅旁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作(Computer aided design/manufacturing,CAD/CAM)全瓷高嵌体修复后牙大面积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2022年10月笔者医院收治的86例后牙大面积缺损患者,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成对照组(传统印模全瓷修复)41例和观察组(CAD/CAM全瓷高嵌体修复)45例,记录两组临床指标,分析两组术后即刻与术后6个月的修复效果,观察两组修复前与修复后6个月龈沟液量与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水平及口腔卫生指数。结果:观察组平均备牙时间、平均调牙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即刻,两组修复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6个月后,观察组边缘密合性、修复体完整性、修复体颜色、继发龋、修复体形态及食物嵌塞A级患者占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6个月后,观察组龈沟液量、ALP及AS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简化牙石指数、简化软垢指数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后牙大面积缺损患者使用3D椅旁CAD/CAM全瓷高嵌体修复美学效果较高,且操作时间短,对牙周组织影响小,有利于口腔卫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作 高嵌体修复 后牙 大面积缺损 美学效果
下载PDF
微创全瓷贴面在前牙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5
作者 刘小妹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期22-24,共3页
目的:探讨微创全瓷贴面在前牙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南京德牙联合口腔医院收治的前牙缺损修复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传统全瓷贴面修复,观察组应用微创全瓷... 目的:探讨微创全瓷贴面在前牙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南京德牙联合口腔医院收治的前牙缺损修复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传统全瓷贴面修复,观察组应用微创全瓷贴面修复。比较两组修复效果。结果:观察组修复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观察组外形美观、颜色匹配、牙面质地、边缘适应性能力A级占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牙槽骨垂直吸收量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结论:微创全瓷贴面在前牙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提升粘接效果与美学效果,减少牙槽骨吸收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牙缺损 修复 微创全瓷贴面 美学效果 并发症
下载PDF
数字化椅旁CAD/CAM制作高嵌体修复牙体缺损的效果
6
作者 蔡丽锋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4期73-76,共4页
目的:观察数字化椅旁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作技术(CAD/CAM)制作高嵌体修复牙体缺损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2月该院收治的80例牙体缺损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 目的:观察数字化椅旁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作技术(CAD/CAM)制作高嵌体修复牙体缺损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2月该院收治的80例牙体缺损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印模制作高嵌体修复,研究组采用数字化椅旁CAD/CAM制作高嵌体修复,比较两组修复成功率、治疗前后龈沟液炎性因子[中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水平、疼痛程度[数字疼痛评分法(NRS)]评分、牙周指标[牙龈指数(GI)、龈沟出血指数(SBI)、牙齿松动度(TM)、菌斑指数(PLI)]水平、咀嚼效率、咬合力和随访3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修复成功率为93.02%(40/43),高于对照组的75.61%(31/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咀嚼效率、咬合力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和龈沟液RANK、MIP-1α水平,以及NRS、SBI、TM、GI、PL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数字化椅旁CAD/CAM制作高嵌体修复牙体缺损能够提高修复成功率,改善咀嚼功能和牙周功能,减轻疼痛和炎症刺激,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常规印模制作高嵌体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椅旁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作技术 常规印模 高嵌体 牙体缺损 龈沟液 炎性因子 并发症
下载PDF
铸瓷高嵌体修复治疗老年恒牙牙体缺损的效果及对邻牙关系恢复咬合情况的影响观察
7
作者 伍松 叶怀光 《河北医学》 2024年第1期120-124,共5页
目的:探究铸瓷高嵌体修复治疗老年恒牙牙体缺损的效果及对邻牙关系恢复、咬合情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2年10月于广安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16例(116颗患牙)恒牙牙体缺损的老年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修复材料不同分为树脂... 目的:探究铸瓷高嵌体修复治疗老年恒牙牙体缺损的效果及对邻牙关系恢复、咬合情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2年10月于广安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16例(116颗患牙)恒牙牙体缺损的老年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修复材料不同分为树脂组57例(57颗患牙)和铸瓷高嵌体组59例(59颗患牙),树脂组行树脂直接填充,铸瓷高嵌体组行铸瓷高嵌体修复。修复后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修复效果、美学效果,修复即刻及修复6个月后咬合情况,修复前和修复6个月后牙周健康[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结果:修复6个月后,铸瓷高嵌体组USPHS满意度、美学效果评分、患侧正中咬合百分比均高于树脂组(P均<0.05);龈沟出血指数、GI、PLI水平均低于树脂组(P均<0.05)。结论:铸瓷高嵌体修复在老年恒牙牙体缺损治疗中效果显著,美学效果、咬合功能及牙周健康均优于树脂直接填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牙牙体缺损 铸瓷高嵌体修复 邻牙关系 咬合功能 美学效果 牙周健康
下载PDF
自体牙移植在辅助正畸治疗中的应用及研究现状
8
作者 韩岳(综述) 钟皓研 华先明(审校)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177-181,共5页
自体牙移植是临床上一种治疗缺失牙的可行手段,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美学效果。近年来自体牙移植逐渐与正畸治疗相结合,以高效解决正畸治疗牙齿缺失的间隙问题,尤其适用于牙颌系统尚未发育完成的青少年,同时牙移植前的正畸治疗提高了... 自体牙移植是临床上一种治疗缺失牙的可行手段,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美学效果。近年来自体牙移植逐渐与正畸治疗相结合,以高效解决正畸治疗牙齿缺失的间隙问题,尤其适用于牙颌系统尚未发育完成的青少年,同时牙移植前的正畸治疗提高了自体移植牙的预后疗效。本文就自体牙移植、正畸治疗中缺牙间隙的管理与自体牙移植技术辅助正畸治疗的优势、临床适应证及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牙移植 正畸治疗 牙列缺损 缺牙间隙管理 多学科联合
下载PDF
全瓷高嵌体与复合树脂填充对根管治疗后牙牙体缺损修复效果的临床比较
9
作者 张小燕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47-149,184,共4页
目的:比较全瓷高嵌体与复合树脂填充对根管治疗后牙牙体缺损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医院收治的60例后牙牙体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进行根管治疗... 目的:比较全瓷高嵌体与复合树脂填充对根管治疗后牙牙体缺损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医院收治的60例后牙牙体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进行根管治疗后,对照组以复合树脂填充治疗,观察组以全瓷高嵌体治疗,共随访6 m。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6 m的牙龈指数及出血指数,以及两组治疗后6 m的修复效果(边缘适合性、外形、表面质地及颜色匹配)、修复成功率及满意度。结果:治疗后6 m,两组牙龈指数、出血指数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边缘适合性、外形、表面质地及颜色匹配A级占比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修复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复合树脂填充比较,全瓷高嵌体对根管治疗后牙牙体缺损较复合树脂填充修复效果更好,可降低患者牙龈指数和出血指数,且修复成功率及满意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体缺损 后牙 根管治疗 全瓷高嵌体 复合树脂填充
下载PDF
外胚层发育不全患者牙列缺损修复1例及文献回顾
10
作者 吕红 刘清辉 +4 位作者 李佳芙 蔡惠 卜鸿鹄 蒲奕名 郭锦材 《口腔疾病防治》 2024年第4期287-295,共9页
目的 探讨外胚层发育不全患者先天缺牙的治疗方案,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报道1例面中份凹陷,颏部前突,面下1/3发育不足的外胚层发育不全患者,患者上颌多颗牙先天缺失,余留牙为畸形牙,下颌牙列先天缺失,牙弓较小,上下牙槽骨发育不良。通... 目的 探讨外胚层发育不全患者先天缺牙的治疗方案,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报道1例面中份凹陷,颏部前突,面下1/3发育不足的外胚层发育不全患者,患者上颌多颗牙先天缺失,余留牙为畸形牙,下颌牙列先天缺失,牙弓较小,上下牙槽骨发育不良。通过上颌可摘局部义齿、下颌在数字化导板辅助下进行前牙区种植,杆卡式种植覆盖义齿对其进行治疗,并对其治疗方案进行文献回顾。结果 患者佩戴义齿后固位及稳定佳,咬合关系良好,患者面部外形恢复较好,上下唇饱满,面下1/3与面中1/3基本相等,恢复了咀嚼功能。文献回顾结果表明,先天缺牙的外胚层发育不全患者的口内情况通常比较复杂,修复困难,对此类患者常见的修复方式包括固定桥、可摘局部义齿、全口义齿、覆盖义齿和种植义齿,需要根据患者口内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目前,对于外胚层发育不全患者先天缺牙的治疗尚未达成共识,有学者建议缺牙少的患者优先选择固定修复,缺牙多的患者选择可摘义齿或种植覆盖义齿修复,未成年患者优先选择活动修复,待颌骨发育完成后视情况更换永久固定修复。结论 对于外胚层发育不全先天缺牙的患者,应该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以修复为导向个性化制定可行的修复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胚层发育不全 牙列缺损 牙列缺失 先天缺牙 可摘局部义齿 数字化导板 口腔种植 口腔修复 种植覆盖义齿
下载PDF
Autotransplantation of Teeth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Alveolar Bone Defects Using Artificial Bone: A Case Series 被引量:1
11
作者 Zhifang Chen Wei Chen 《Open Journal of Stomatology》 2019年第12期271-280,共10页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outcome of autotransplantation or replantation of extracted teeth combining with reconstruction of alveolar bone defects in use of artificial bone grafting clinically and radi...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outcome of autotransplantation or replantation of extracted teeth combining with reconstruction of alveolar bone defects in use of artificial bone grafting clinically and radiographically.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more useful and convenient method for repairing tooth and reconstruction of bone defecting with some interesting cases. Eleven patients (seven men and four women) in whom teeth with complete root formation were extracted and autotransplanted, the bone of receiving area was Insufficient. All transplanted teeth were stabilized with orthodontic wire and resin or 4-0 silk sutures;at the same time, artificial bone powder was filled. In 11 cases, the missing teeth were restored by autogenous teeth and the alveolar bone defect was restored by artificial bone, the improvement in the radiographic and clinical parameters strongly suggest that it may be a useful therapy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missing teeth and alveolar bone insufficiency simultaneously. However, the risk of replacement root resorption remai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TOTRANSPLANTATION of tooth Artificial BONE BONE defect
下载PDF
对比分析玻璃离子水门汀与复合树脂填充法治疗后牙牙体缺损的效果 被引量:1
12
作者 钟恬 胡道勇 《上海医药》 CAS 2023年第13期44-47,共4页
目的 :对比分析玻璃离子水门汀(glass ionomer cement, GIC)与复合树脂(composite resin, CR)填充法治疗后牙牙体缺损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后牙牙体缺损患者病例资料,根据不同填充方案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接... 目的 :对比分析玻璃离子水门汀(glass ionomer cement, GIC)与复合树脂(composite resin, CR)填充法治疗后牙牙体缺损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后牙牙体缺损患者病例资料,根据不同填充方案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接受GIC填充法,观察组接受CR填充法。随访2年后比较两组填充效果、美观度、咀嚼功能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填充成功率高于对照组(62.5%vs 40.0%),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0%vs 25.0%);修复后,两组咀嚼功能显著升高,且观察组咀嚼功能、美观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与GIC比较,RC填充法治疗后牙牙体缺损可提高填充成功率,改善患者咀嚼功能,提高美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体缺损 玻璃离子水门汀 复合树脂 填充效果 咀嚼功能 美观度
下载PDF
小直径种植体种植修复后牙缺失的美学效果及对牙周健康指标和骨吸收情况的影响研究
13
作者 胡晓颖 孙娟 袁蒙姜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5期133-136,共4页
目的:探讨小直径种植体种植修复后牙缺失的美学效果及对牙周健康指标和骨吸收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9月在笔者医院就诊的后牙缺失患者62例,根据植体直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直径种植体,研究组采... 目的:探讨小直径种植体种植修复后牙缺失的美学效果及对牙周健康指标和骨吸收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9月在笔者医院就诊的后牙缺失患者62例,根据植体直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直径种植体,研究组采用小直径种植体,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红色美学指数(Pink esthetic score,PES)、修复后的牙周袋深度(Pocket depth,PD)、骨吸收量、骨密度,观察种植体颈部根方1 mm、7 mm、10 mm点位与长轴垂直面的牙槽骨厚度以及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和种植成功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美学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修复后3个月、6个月、1年、2年的PD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两组PD均有所降低;两组术后骨吸收量均低于术前(P<0.05),骨密度均高于术前(P<0.05),且研究组术后骨吸收量低于对照组(P<0.05),骨密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 h的1 mm、7 mm、10 mm点位与长轴垂直面的牙槽骨厚度均高于术前,且研究组术后1 h的1 mm、7 mm、10 mm点位与长轴垂直面的牙槽骨厚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种植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直径种植体种植修复后牙缺失的美学效果较高,可有效改善牙周健康指标、骨吸收量、骨密度,迅速恢复牙槽骨厚度,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种植成功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直径种植体 种植修复 牙体缺失 美学效果 牙周健康指数 骨吸收量 骨密度
下载PDF
分析微创全瓷贴面在前牙缺损修复中的修复成功率及美学效果
14
作者 张德庆 黄芳 《中外医疗》 2023年第22期65-68,89,共5页
目的探究在前牙缺损修复患者中采用微创全瓷贴面进行修复的成功率及对美学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2021年7月龙岩市第二医院诊治的78例前牙缺损修复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39)和研究组(n=39),对照组... 目的探究在前牙缺损修复患者中采用微创全瓷贴面进行修复的成功率及对美学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2021年7月龙岩市第二医院诊治的78例前牙缺损修复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39)和研究组(n=39),对照组修复方法为传统全瓷贴面,研究组修复方法为微创全瓷贴面。对比两组修复成功率、美学效果、牙槽骨垂直吸收量、骨密度、新骨轮廓。结果研究组治疗6、12个月后的修复成功率为98.00%、90.00%,高于对照组的81.63%、73.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10、4.546,P<0.05)。研究组美学效果中各方面A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新骨轮廓及骨密度评分低于研究组,牙槽骨垂直吸收量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前牙缺损修复患者中采用微创全瓷贴面进行治疗,修复成功率较高,可获得良好的美学效果,且在改善患者牙槽骨垂直吸收量、骨密度、新骨轮廓等方面优势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全瓷贴面 前牙缺损修复 修复成功率 美学效果
下载PDF
玻璃离子粘结剂与树脂水门汀在牙齿缺损修复应用中的优势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程珏 程琳 +2 位作者 孔令伟 邱文风 庄润涛 《粘接》 CAS 2023年第2期27-30,共4页
研究对比树脂水门汀与玻璃离子粘结剂对牙齿缺损患者的修复效果及应用价值。选择进行牙体缺损治疗的104例,随机分为玻璃离子粘结剂组和树脂水门汀组,每组各52例,所有的均进行口腔种植技术,对水门汀组应用Panavia F树脂进行干预,玻璃离... 研究对比树脂水门汀与玻璃离子粘结剂对牙齿缺损患者的修复效果及应用价值。选择进行牙体缺损治疗的104例,随机分为玻璃离子粘结剂组和树脂水门汀组,每组各52例,所有的均进行口腔种植技术,对水门汀组应用Panavia F树脂进行干预,玻璃离子粘结剂组应用玻璃离子粘结剂进行干预。经过治疗后对所有的均进行12个月随访,对2组的牙龈出血率、牙龈炎、牙龈变色、出血指数(BI)、探诊深度(PD)、牙菌斑指数(PLI)、治疗前后牙齿美观度评分进行比较,以及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水门汀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8.08%,玻璃离子粘结剂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2.69%,水门汀组有效率明显高于玻璃离子粘结剂组(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水门汀 玻璃离子粘结剂 牙齿缺损 临床疗效 美观度
下载PDF
口腔多学科联合修复在前牙缺损种植修复中的应用及对口腔功能与美学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颉 高明英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2期141-144,共4页
目的:探讨口腔多学科联合修复在前牙缺损种植修复中的应用及对口腔功能与美学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20例前牙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45例)和对照组(75例)。研究组采... 目的:探讨口腔多学科联合修复在前牙缺损种植修复中的应用及对口腔功能与美学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20例前牙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45例)和对照组(75例)。研究组采用口腔多学科联合修复(牙周治疗+正畸+口腔种植+修复)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修复方式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口腔功能恢复情况及修复后美学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1);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研究组语言清晰度及咀嚼功能评分较对照组显明显更高(P<0.05),PTV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更低(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白色美学指数(White aesthetic index,WES)及红色美学指数(Pink aesthetic index,PE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对前牙缺损需种植修复的患者应用口腔多学科联合修复治疗效果显著,患者口腔功能恢复良好,可获得较好的美学效果,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多学科联合 前牙缺损 种植修复 口腔功能
下载PDF
树脂填充后全瓷贴面修复对上前牙缺损修复的有效性和美观性观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吴宁宁 李静 闫玉娟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23年第2期122-126,共5页
目的:探讨树脂填充后全瓷贴面修复对上前牙缺损修复的有效性和美观性。方法:2017年1月—2021年6月,选取医院收治的上前牙缺损患者120例(患牙120颗),按照修复方案将其分为A组[60例(患牙60颗)]和B组[60例(患牙60颗)]。A组采用树脂修复,B... 目的:探讨树脂填充后全瓷贴面修复对上前牙缺损修复的有效性和美观性。方法:2017年1月—2021年6月,选取医院收治的上前牙缺损患者120例(患牙120颗),按照修复方案将其分为A组[60例(患牙60颗)]和B组[60例(患牙60颗)]。A组采用树脂修复,B组采用树脂填充后全瓷贴面修复,比较两组Ryge评分、红色美学指数(PES)评分、修复效果、患者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修复1年后,两组Ryge评分较修复前均降低、B组Ryge评分较A组更低(P<0.05);两组PES评分较修复前均升高、B组PES评分较A组更高(P<0.05);B组修复优良率及各项满意度评分较A组均更高、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较A组更低(P<0.05)。结论:树脂填充后全瓷贴面修复能有效降低患者牙齿敏感性,提高牙齿美观性,修复效果良好,安全性佳,患者满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前牙缺损 树脂填充 全瓷贴面 修复效果 美观性
下载PDF
4种口腔修复材料对咀嚼及牙龈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怡婷 文少敏 +1 位作者 李小红 李苑荟 《上海口腔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05-409,共5页
目的 :探讨4种口腔修复材料对咀嚼及牙龈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9年10月—2022年1月行口腔修复治疗的167例牙体缺损患者,随机分为4组,即纯钛组41例、钴铬合金组40例、镍铬合金组43例和二氧化锆组43例。记录4组治疗后6个月疗效及满意... 目的 :探讨4种口腔修复材料对咀嚼及牙龈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9年10月—2022年1月行口腔修复治疗的167例牙体缺损患者,随机分为4组,即纯钛组41例、钴铬合金组40例、镍铬合金组43例和二氧化锆组43例。记录4组治疗后6个月疗效及满意度,记录并比较4组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的咀嚼功能(咀嚼效率、咬合力)和牙龈功能[菌斑指数(plaque index, PLI)、牙龈指数(gingival index, GI)、龈沟出血指数(sulcus bleeding index, SBI)]、龈沟液炎症相关指标[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 TNF-α)、白介素6 (interleukin-6, IL-6)、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及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 ALP)]。采用SPSS 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组的疗效具有可比性(P>0.05)。治疗前后,4组的咀嚼效率和咬合力具有可比性(P>0.05),与治疗前比,治疗后4组的咀嚼效率和咬合力显著增高(P<0.05)。治疗前,4组的PLI、GI、SBI、龈沟液重量、龈沟液中TNF-α、IL-6、AST和ALP具有可比性(P>0.05),与治疗前比,治疗后4组的PLI、GI和SBI显著降低(P<0.05),降低顺序为钴铬合金组≈镍铬合金组<纯钛组<二氧化锆组。治疗前,4组的龈沟液重量、龈沟液中TNF-α、IL-6、AST和ALP具有可比性(P>0.05),与治疗前比,治疗后4组的龈沟液重量、龈沟液中TNF-α、IL-6、AST和ALP显著增高(P<0.05),增高顺序为二氧化锆组<纯钛组<钴铬合金组≈镍铬合金组。4组的修复体完整性、颜色满意度具有可比性(P>0.05),4组的边缘适合性、敏感性满意度差异显著(P<0.05)。结论:纯钛、钴铬合金、镍铬合金及二氧化锆均可用于牙体缺损治疗,可获得满意的咀嚼功能;但与纯钛、钴铬合金、镍铬合金相比,二氧化锆具有改善牙龈功能及龈沟液炎症的作用,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体缺损 口腔修复材料 咀嚼功能 牙龈功能
原文传递
计算机辅助设计及机械加工全瓷高嵌体修复上颌第二磨牙大面积缺损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9
作者 朱迎兰 张文思 +2 位作者 高飞 董俊超 邓剑兰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16期32-34,共3页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设计及机械加工(CAD/CAM)全瓷高嵌体修复上颌第二磨牙大面积缺损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于南京市中医院口腔科接受根管治疗的上颌第二磨牙大面积缺损患者105例(110颗患牙)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设计及机械加工(CAD/CAM)全瓷高嵌体修复上颌第二磨牙大面积缺损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于南京市中医院口腔科接受根管治疗的上颌第二磨牙大面积缺损患者105例(110颗患牙)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颗患牙。观察组采用CAD/CAM全瓷高嵌体修复,对照组采用氧化锆全瓷冠修复。比较两组患者修复体成功率及存活率、牙体预备与修复体咬合调整耗时。结果:24个月后,观察组与对照组修复体成功率分别为94.1%、92.0%,存活率分别为100.0%、94.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牙体预备、修复体咬合调整的平均耗时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CAD/CAM全瓷高嵌体修复上颌第二磨牙牙体大面积缺损的临床价值显著,具有较高的修复成功率及存活率,可缩短牙体预备及修复体调改过程中咬合调整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设计及机械加工 全瓷高嵌体 上颌第二磨牙 牙体缺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