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ree-dimensional experimental study of loose top-coal drawing law for longwall top-coal caving mining technology 被引量:13
1
作者 Jiachen Wang Jinwang Zhang +1 位作者 Zhengyang Song Zhaolong Li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SCIE CSCD 2015年第3期318-326,共9页
Based on the loose medium flow field theory, the loose top-coal drawing law of longwall top-coal caving(LTCC) mining technology is studied by using self-developed three-dimensional(3D) test device. The loose top-c... Based on the loose medium flow field theory, the loose top-coal drawing law of longwall top-coal caving(LTCC) mining technology is studied by using self-developed three-dimensional(3D) test device. The loose top-coal drawing test with shields and the controlled test without shields are performed in the condition without any boundary effect. Test results show that shields will cause reduction in drawing volume of coal in the LTCC mining. The deflection phenomenon of drawing body is also observed in the controlled test, which is verified that the deflection of drawing body is caused by shield. It is found that the deflection angle decreases with increasing caving height, with the maximum value of atailand the minimum value of 0. In addition, the formula to calculate the drawing volume is proposed subsequently.The deflection of drawing body is numerically simulated using particle flow code PFC3 Dand the proposed formula to calculate drawing volume in LTCC is also verifi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ngwall top-coal caving(LTCC) Caving shield Three-dimensional(3D) physical model test Deflection of drawing body PFC3D
下载PDF
Numerical and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s of the effect of the gangue-coal density ratio on the drawing mechanism in longwall top-coal caving
2
作者 Jinwang Zhang Dongliang Cheng +3 位作者 Yinchao Yang Weijie Wei Zhaolong Li Zhengyang So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Technology》 EI CAS CSCD 2022年第2期147-166,共20页
Discrete element calculations of the top-coal drawing process for diferent gangue-coal density ratios were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efect of the gangue-coal density ratio on the drawing mechanism in longwall top-c... Discrete element calculations of the top-coal drawing process for diferent gangue-coal density ratios were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efect of the gangue-coal density ratio on the drawing mechanism in longwall top-coal caving.The efects were analyzed for the drawing body,the top-coal boundary,and the recovery of top coal.The results show that for increasing density ratio,the initial drawing body on the goaf side is farther away from the drawing support and its width and volume gradually increase.The upper part of the sickle-shaped drawing body extends near the initial drawing body with increasing density ratio in the normal cycling stage,and the distance from the drawing body to the initial drawing body is its maximum width.The larger the density ratio,the smaller the height of the top coal above the goaf at the end of the initial drawing process.The height of the top-coal boundary decreases with increasing density ratio,until it reaches a limit.In a normal cycle,due to hysteretic development,the top-coal boundary moves toward the goaf until the density ratio is approximately 2.0,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physical experiment results.Finally,increasing the advance length of the working face is benefcial for increasing the overall recovery of top co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ngwall top-coal caving Gangue-coal density ratio drawing body top-coal boundary Recovery of top coal
下载PDF
Mating model on production capacity for the system of cutting coal and drawing top-coal in FMMSC
3
作者 翟新献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Engineering(China)》 2007年第2期113-117,共5页
Being a safe and highly-efficient mining method, fully mechanized mining with sublevel caving (FMMSC) was extensively employed in Chinese coal mines with thick seam. In order to make drawing top-coal furthest to par... Being a safe and highly-efficient mining method, fully mechanized mining with sublevel caving (FMMSC) was extensively employed in Chinese coal mines with thick seam. In order to make drawing top-coal furthest to parallel work with shearer cutting coal, decrease failure ratio of rear scraper conveyor and increase safe production capacity of equipments, based on production technology, set up the mating model of safe production capacity of equipments for the system of drawing top-coal and shearer cutting coal in coal face with sublevel caving. It is mean capability of drawing top-coal adapted to the capability of shearer cutting coal in a working circle in the coal face that was deduced. The type selection of equipment of rear scraper conveyor can be tackled with this mating model. The model was applied in FMMSC in Yangcun Coal Mine, Yima Coal Group of China. With the mating light-equipments, the coal output in coal face attained 1.05 Mt in 2004. It gained better technical-economic benefi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l mine coal face fully mechanized mining with sublevel caving (FMMSC) system of curing coal and drawing top-coal mating equipments
下载PDF
放矿作用下改性尾砂覆盖层颗粒磨蚀性实验研究
4
作者 张亚宾 黄琛泷 +3 位作者 马姣阳 陈超 李胜辉 陈丽媛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4-29,共6页
作为覆盖层的改性尾砂损耗程度对露天转地下矿山的安全起着重要作用。为此,依托庙沟铁矿露天转地下矿山回采条件,采用模型试验方法,研究了改性尾砂作为覆盖层在放矿过程中的运动规律与磨蚀性。实验结果表明:受侧面墙体限制的左右区域的... 作为覆盖层的改性尾砂损耗程度对露天转地下矿山的安全起着重要作用。为此,依托庙沟铁矿露天转地下矿山回采条件,采用模型试验方法,研究了改性尾砂作为覆盖层在放矿过程中的运动规律与磨蚀性。实验结果表明:受侧面墙体限制的左右区域的改性尾砂颗粒,其整体运移要比中间区域的改性尾砂颗粒整体运移量大;在放矿过程中改性尾砂颗粒的质量损失与其运移距离成正比;根据区域初始总质量、放矿循环数与放矿后的区域质量拟合得到放矿循环数与放矿后改性尾砂颗粒整体质量的关系式,由此得到了改性尾砂颗粒磨蚀性在前三个循环放矿过程中不断降低,之后其磨蚀性相对稳定的结论。研究成果对覆盖层磨蚀导致的安全问题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盖层 露天转地下 放矿 模型试验 改性尾砂 磨蚀性
下载PDF
开放教育工科类课程改革探索——以广东开放大学“工程制图”课程为例
5
作者 谢波 赵芳 +2 位作者 熊立贵 张云云 张洲 《广东开放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25-30,共6页
工科类课程一直是开放教育课程改革的难点,存在着“难用”“难学”和“无用”等问题。本文以广东开放大学“工程制图”课程为例,基于广东开放大学网络教学平台的课程标准模块,从教师团队、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操实训、课程考核和课... 工科类课程一直是开放教育课程改革的难点,存在着“难用”“难学”和“无用”等问题。本文以广东开放大学“工程制图”课程为例,基于广东开放大学网络教学平台的课程标准模块,从教师团队、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操实训、课程考核和课程拓展等方面详细总结了开放教育工科类课程的改革探索。教学效果分析表明,通过改革可以有效改善“工程制图”课程存在的问题,本研究也可以为其他开放教育工科类课程的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教育 网络教学平台 工科类课程 课程改革 工程制图
下载PDF
轿车侧围提高材料利用率工艺方案探讨
6
作者 魏家欣 孙驰骋 曹东辉 《汽车科技》 2024年第5期85-89,共5页
本文主要着重讨论轿车侧围零件的材料利用率提升问题。针对的问题点在于轿车侧围顶盖侧和门槛侧、拉延筋工艺方案、板料开卷棑样方案。之所以选择顶盖侧和门槛侧做为提升材料利用率的重点,因为顶盖侧工艺方案的选择、拉伸深度、开卷棑... 本文主要着重讨论轿车侧围零件的材料利用率提升问题。针对的问题点在于轿车侧围顶盖侧和门槛侧、拉延筋工艺方案、板料开卷棑样方案。之所以选择顶盖侧和门槛侧做为提升材料利用率的重点,因为顶盖侧工艺方案的选择、拉伸深度、开卷棑样等对整个零件的品质和材料利用率有很大的影响,并且对于模具的设计制造调试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围 工艺 凹模口 敞口拉延 拉延筋 材料利用率
下载PDF
浅谈侧围外板敞口拉延方案及模具设计
7
作者 刚婷婷 吉亮 汤敏 《汽车科技》 2024年第3期88-91,共4页
汽车侧围它属于大包围的一种,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大包围——汽车车身外部扰流器,源自赛车运动。主要作用是:减低汽车行驶时产生的逆向气流,同时增加汽车的下压力,使汽车高速行驶时更加平稳。而引用到民用车上的大包围不再那么... 汽车侧围它属于大包围的一种,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大包围——汽车车身外部扰流器,源自赛车运动。主要作用是:减低汽车行驶时产生的逆向气流,同时增加汽车的下压力,使汽车高速行驶时更加平稳。而引用到民用车上的大包围不再那么看重功能性,更强调的是外型的美观协调和个性化。在越来越追求个性的今天,外观上变化繁多、安装方便又最容易被看见的汽车改装件——大包围渐渐成为车主们首选的产品。论文主要以某款汽车外覆盖件侧围为例,简述了侧围冲压工艺方案的制定以及上下双活敞口拉延模具结构设计的工作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围工艺方案 敞口拉延模
下载PDF
优选器材专件,提升再生涤纶纤维纱线质量
8
作者 雒书华 苗玉军 《纺织器材》 2024年第2期41-45,共5页
为了提升再生涤纶纤维纱线品质,以赛络集聚纺再生涤纶纤维14.76 tex针织纱为例,介绍再生涤纶纤维原料物理指标及性能;阐述再生涤纶纤维纺纱生产工艺流程及各工序工艺措施;重点对梳棉工序锡林针布用齿条、回转盖板用弹性针布、道夫针布齿... 为了提升再生涤纶纤维纱线品质,以赛络集聚纺再生涤纶纤维14.76 tex针织纱为例,介绍再生涤纶纤维原料物理指标及性能;阐述再生涤纶纤维纺纱生产工艺流程及各工序工艺措施;重点对梳棉工序锡林针布用齿条、回转盖板用弹性针布、道夫针布齿条,细纱工序用钢领、钢丝圈、胶辊、胶圈、网格圈等器材专件及其工艺参数进行优选,分析器材专件对质量提升的作用;通过纺纱实例,对比优选器材专件前后赛络集聚纺再生涤纶纤维14.76 tex针织纱的质量指标。指出:为减少纤维损伤,在开清棉及梳棉工序采用柔性梳理工艺,以轻度开松、多梳少打、轻定量、低车速为原则,保证管道气流畅通;梳棉机宜选用柔性梳理用针布齿条或弹性针布、实现柔和梳理;胶辊、胶圈以不缠不绕为前提,钢领、钢丝圈、网格圈以实现纤维完好集聚、减少毛羽和棉结等为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涤纶纤维 赛络集聚纺 开清 梳棉 并条 络筒 棉结
下载PDF
多供一梳并联在自由端纺纱短流程应用的工艺创新
9
作者 倪远 《纺织器材》 2024年第4期57-62,共6页
为了实现梳并联技术在自由端纺纱流程中的产业化应用,分析其中存在梳棉机与并条机产能不平衡问题的原因,提出多供一大缓存量生条缓存式输送梳并联系统配置方案,以及在转杯纺流程应用“偶数法则”、在涡流纺流程应用“奇数法则”的工艺... 为了实现梳并联技术在自由端纺纱流程中的产业化应用,分析其中存在梳棉机与并条机产能不平衡问题的原因,提出多供一大缓存量生条缓存式输送梳并联系统配置方案,以及在转杯纺流程应用“偶数法则”、在涡流纺流程应用“奇数法则”的工艺设置要点;通过理论探讨、类比分析以及试纺,验证转杯纺、涡流纺流程中棉条并合或定量增大对降低混合不匀、降低结构不匀以及对牵伸的效应,提出在梳并联技术中应用“生条定量换取并合根数”的工艺新理念,并与组合式牵伸机(IDF)工艺进行类比。指出:多供一大缓存量生条缓存式输送梳并联技术方案,突破梳并联中梳棉机速度受并条机速度和生条输出线速度制约的瓶颈,其应用进一步缩短自由端纺纱流程;梳并联机组应用以“生条定量换取并合根数”的并合与牵伸新工艺理念,能达到与传统工艺相同或相近的并合和牵伸效应;多供一大缓存量生条缓存式输送梳并联技术方案在自由端纺纱短流程的应用,契合纺纱生产降本增效和管理优化的需求,其产业化推广已具备基础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梳并联 自由端纺纱 产能匹配 生条缓存 转杯纺 涡流纺 棉条定量 并合根数
下载PDF
Delphi中OpenGL三维仿真开发环境设计与应用
10
作者 孙振海 陈利 张庆明 《新余高专学报》 2005年第2期65-68,共4页
在介绍OpenGL技术原理的基础上,详细探讨了在Delphi中利用OpenGL建立三维仿真开发环境的方法和具体步骤,并给出了一个具体实例。
关键词 DELPHI 开放图形库 三雏仿真
下载PDF
液压支架放煤机构安全过煤临界准则及放煤口精准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东辉 李东印 +6 位作者 王伸 黄志增 刘清 张学亮 郑立军 张旭和 朱时廷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51-260,共10页
综采放顶煤技术已成为我国特厚煤层高产高效开采的主流方式,放煤机构的精准控制是实现放顶煤开采自动化与智能化的重要基础,掌握放煤机构的空间运动规律是实现对其精准控制的前提。液压支架放煤机构的即时形态受支架支撑高度、支架姿态... 综采放顶煤技术已成为我国特厚煤层高产高效开采的主流方式,放煤机构的精准控制是实现放顶煤开采自动化与智能化的重要基础,掌握放煤机构的空间运动规律是实现对其精准控制的前提。液压支架放煤机构的即时形态受支架支撑高度、支架姿态、插板伸出长度、后部刮板机相对位置共同控制,对放煤机构安全过煤高度和放煤口开口度有重要影响。以ZF15000/27.5/42型支架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建立了三维四柱式放顶煤液压支架多体动力学仿真模型,分别采用Hinge,Translator连接器模拟支架各铰接点的旋转行为及支架立柱、插板的伸缩行为。以支架支撑高度H、尾梁摆动角度α、插板伸出长度l为控制变量,开展了三因素多状态数值模拟试验,研究了掩护梁–尾梁铰接点、插板末端的空间运动规律,运用Levenberg-Marquardt拟合迭代法得出了放煤机构安全过煤临界准则,建立了插板末端坐标、放煤口开口度与H、α、l的标定关系数据库。推荐了用于感知与控制放煤机构姿态的传感器类型及安装位置,推导了基于行程传感器的尾梁角度计算方法,提出了放煤口开口度精准控制方法。通过现场验证对比放煤机构开口度计算值与现场放煤口实测值,得出两者相对误差符合现场精度要求。该控制方法为智能决策与控制系统(软件)研发提供了理论支持,在现场得到成功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支架 放煤机构 智能放煤 放煤口开口度 临界准则 精准控制
下载PDF
经肛括约肌间切开术改良挂线法与切开挂线术治疗高位肛瘘的效果 被引量:6
12
作者 程思俊 袁学刚 +6 位作者 殷红梅 巫加 马传明 王欣 蒲永平 陈奕铭 杨驭媒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3年第19期107-110,共4页
目的 探讨经肛括约肌间切开术(TROPIS)改良挂线法与切开挂线术对高位肛瘘的疗效及对疼痛指数、创面面积、肛门功能和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88例高位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采用切开挂线术)和观察组(44例,采用T... 目的 探讨经肛括约肌间切开术(TROPIS)改良挂线法与切开挂线术对高位肛瘘的疗效及对疼痛指数、创面面积、肛门功能和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88例高位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采用切开挂线术)和观察组(44例,采用TROPIS改良挂线法)。比较2组疗效、围术期指标、创面恢复、疼痛评分、肛门功能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便血、脓腐脱落、手术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创面瘢痕面积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7 d后,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气体、液体、固体失禁和卫生垫使用及生活方式改变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切开挂线术相比,TROPIS改良挂线法治疗高位肛瘘疗效确切,可减轻术后疼痛,改善患者肛门功能,且并发症发生风险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肛括约肌间切开术 切开挂线术 高位肛瘘 疼痛指数 创面面积 肛门功能
下载PDF
对标“1+X”证书的高职《建筑识图与CAD制图》在线开放课程建设 被引量:1
13
作者 胡芳珍 王贺贺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84-87,共4页
“1+X”证书的推进指明了职业教育的方向。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是教学信息化的具体表现。阐述了《建筑识图与CAD制图》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现状,根据岗位特点和“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要求,系统地列举了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思路、建设内... “1+X”证书的推进指明了职业教育的方向。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是教学信息化的具体表现。阐述了《建筑识图与CAD制图》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现状,根据岗位特点和“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要求,系统地列举了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思路、建设内容和建设步骤,最后还总结了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实践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X”证书 建筑识图 CAD制图 在线开放课程 课程建设
下载PDF
水库大坝接缝开合度轻量化监测技术研究与应用
14
作者 孙晨 丁勇 +1 位作者 谢东辉 李登华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40-248,共9页
针对传统接缝开合度测量方法效率较低、难以实现长期监测和自动化测量成本较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针对水库大坝接缝开合度测量的轻量化监测技术。依据所建立的接缝开合度测量等效物理模型,在接缝附近区域架设低成本球型摄像机并在接缝两... 针对传统接缝开合度测量方法效率较低、难以实现长期监测和自动化测量成本较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针对水库大坝接缝开合度测量的轻量化监测技术。依据所建立的接缝开合度测量等效物理模型,在接缝附近区域架设低成本球型摄像机并在接缝两侧绘制相应标识,通过预处理、图像配准、模板匹配等流程得到标识物的特征点相对坐标,经多次拍摄后计算相对坐标变化,进而得到接缝开合度。室内模拟与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在无光环境下测量结果比有光环境下更为精确,符合工程实际场景;现场接缝开合度测量误差均小于0.2 mm,符合规范中监测精度要求,与自动化仪器测量结果重合率较高,波动趋势基本一致。该技术具有高效性、实时性、准确性、低成本等特点,对水库大坝结构的安全监测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缝开合度 图像处理 绘制标识 模板匹配
下载PDF
儿童自闭症绘画艺术治疗实验研究——以开放艺术工作室为干预取向 被引量:1
15
作者 潘罗敏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2023年第5期122-128,共7页
本文基于艺术治疗理论,以温州地区的40例儿童自闭症为研究对象,其中干预组20例、对照组20例,以开放艺术工作室为干预取向,进而开展了为期四年的艺术治疗调查研究。在开放艺术工作室中,艺术治疗和艺术创作能同时进行。为增进艺术治疗的效... 本文基于艺术治疗理论,以温州地区的40例儿童自闭症为研究对象,其中干预组20例、对照组20例,以开放艺术工作室为干预取向,进而开展了为期四年的艺术治疗调查研究。在开放艺术工作室中,艺术治疗和艺术创作能同时进行。为增进艺术治疗的效果,研究加入了当代艺术理念和材料,使用了大场域空间进行沉浸式干预。本文论证了艺术治疗用于儿童自闭症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其中,轻度、中度自闭症相比重度自闭症,其艺术治疗的效果更具明显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自闭症 绘画艺术治疗 开放艺术工作室
下载PDF
发动机盖内板材料利用率提升方案探讨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国峰 杨瑞猛 +3 位作者 孙华生 孟宇轩 缴平 王礼昌 《模具工业》 2023年第5期32-34,共3页
介绍了汽车发动机盖内板材料利用率提升的工艺方案,通过对发动机盖内板的成形工艺进行分析,采用弧形板料和开口拉深工艺实现材料利用率的提升。经现场调试验证:采用该工艺成形的零件满足质量要求且提升了材料利用率,为成形类似零件的材... 介绍了汽车发动机盖内板材料利用率提升的工艺方案,通过对发动机盖内板的成形工艺进行分析,采用弧形板料和开口拉深工艺实现材料利用率的提升。经现场调试验证:采用该工艺成形的零件满足质量要求且提升了材料利用率,为成形类似零件的材料利用率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盖内板 弧形板料 开口拉深 材料利用率
下载PDF
开放教育工科专业基础课课程资源建设探索——以“工程制图”为例
17
作者 谢波 张云云 +1 位作者 赵芳 熊立贵 《科教导刊》 2023年第29期101-104,共4页
基础课是开放教育工科类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工程制图"是工科专业的一门典型的专业基础课程.文章探索了开放教育工科专业基础课课程资源建设的背景、理念和目标,并通过案例研究,对广东开放大学"工程制图"课程资... 基础课是开放教育工科类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工程制图"是工科专业的一门典型的专业基础课程.文章探索了开放教育工科专业基础课课程资源建设的背景、理念和目标,并通过案例研究,对广东开放大学"工程制图"课程资源建设的实践过程和效果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其课程资源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可以为开放教育工科专业基础课课程资源建设的改革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教育 工科专业 基础课 课程资源建设 工程制图
下载PDF
露天转地下开采覆盖层厚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8
18
作者 乔国刚 李占金 +2 位作者 杨丹丹 李睿 王岩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4-36,共3页
对于露天转地下开采的矿山,覆盖层合理厚度的确定一直是困扰矿山的难题。从覆盖层的功用入手,在分析覆盖层厚度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探讨了覆盖层厚度和采矿工艺及矿山防排水的关系,并推导得出了放矿椭球体和松动体高度的关系模型,还通过... 对于露天转地下开采的矿山,覆盖层合理厚度的确定一直是困扰矿山的难题。从覆盖层的功用入手,在分析覆盖层厚度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探讨了覆盖层厚度和采矿工艺及矿山防排水的关系,并推导得出了放矿椭球体和松动体高度的关系模型,还通过试验测得了散体矿岩所形成的覆盖层的渗漏系数,为露天转地下开采的矿山确定合理的覆盖层厚度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转地下开采 覆盖层厚度 放矿椭球体 散体渗漏
下载PDF
图像识别智能放煤技术原理与应用 被引量:33
19
作者 王家臣 潘卫东 +3 位作者 张国英 杨胜利 杨克虎 李良晖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7-101,共15页
煤炭智能开采是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放顶煤工作面的智能化滞后于综采工作面。智能放煤是实现智能放顶煤开采的关键核心技术,低照度、小空间、高粉尘、煤矸叠压、声振信号干扰、夹矸误识别等问题严重制约智能放煤技术开发。在... 煤炭智能开采是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放顶煤工作面的智能化滞后于综采工作面。智能放煤是实现智能放顶煤开采的关键核心技术,低照度、小空间、高粉尘、煤矸叠压、声振信号干扰、夹矸误识别等问题严重制约智能放煤技术开发。在探索尝试图像、声音、振动等多种煤矸识别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图像识别智能放煤技术。精准快速识别混矸率与适应恶劣环境是图像识别智能放煤需要攻克的主要技术难题。针对混矸率识别问题,将混矸率细化为投影面积混矸率、表面体积混矸率、内部体积混矸率。建立了轻量级的放顶煤工作面矸石识别及边界测量模型,实现了投影面积混矸率的精准快速识别。提出了快速写意重建和精准重建等2种煤矸块体三维重建方法,研究了煤矸块体三维形态特征与二维形态特征关系,揭示了后部刮板输送机上煤矸块体堆积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由表及里”的混矸率高精度预测2步走策略,以实现透明化煤流,达到混矸率高精度测量的目的。针对低照度、高粉尘等恶劣环境适应问题,提出了立体视觉照度智能监测与自适应调节方法,为图像采集实时提供最优照度环境。基于人体仿生学以及边缘AI技术开发了智能图像采集系统,提出了基于频域先验的单通道Retinex去粉尘算法以及空频域联合强化去粉尘算法,为图像识别持续提供高质量图像。形成了“三位一体”夹矸智能识别技术,对放煤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夹矸进行了精准识别,减少了由于夹矸放出而引发的误识别、误操作。图像识别智能放煤技术可以提高放煤工序的智能化水平,提高资源回收率、降低含矸率,保证矿井安全生产,研究成果的科学应用将有助于高质量实现智能化放顶煤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识别 智能放煤 混矸率 透明煤流 夹矸识别
下载PDF
基于全方位开放实验室的工程制图教学创新与实践 被引量:11
20
作者 刘瑛 李凯 +1 位作者 曹默 李玏一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3-127,共5页
分析总结将全方位开放实验室实践引入工程制图教学的方法和效果,给出大量工程实践案例。三年多的教学实践及大量的学生作品证明,基于学生自主管理的全方位开放实验室创新运作模式,基于微课程的实验室案例学习模式,基于课堂教学与全方位... 分析总结将全方位开放实验室实践引入工程制图教学的方法和效果,给出大量工程实践案例。三年多的教学实践及大量的学生作品证明,基于学生自主管理的全方位开放实验室创新运作模式,基于微课程的实验室案例学习模式,基于课堂教学与全方位开放实验室实践相结合的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学生兴趣、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都是十分有效的,具有可复制性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方位开放实验室 工程制图 3D打印 数控 微课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