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96篇文章
< 1 2 10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perimental research based on a C-band compact transit-time oscillator with a novel diode loading an embedded soft magnetic material and shielding structure
1
作者 何宇放 贺军涛 +2 位作者 令钧溥 王蕾 宋莉莉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7期428-434,共7页
In order to reduce the external magnetic field and improve the conversion efficiency of high-power microwave generation devices with low external magnetic field,a novel diode with an embedded soft magnetic and shieldi... In order to reduce the external magnetic field and improve the conversion efficiency of high-power microwave generation devices with low external magnetic field,a novel diode with an embedded soft magnetic and shielding structure is proposed.The soft magnetic material is designed to enhance the local magnetic field in the diode region.Moreover,the diode applies a shielding structure which can reduce the radial electric field.From simulation research,it is found that the emission and transmission quality of the electron beam with low magnetic field is greatly improved when loading this diode.Through simulation research,it is verified that the diode can increase the conversion efficiency of the transit-time oscillator(TTO)from 30%to 36.7%.In our experimental study,under the conditions of a diode voltage of 540 kV and a current of 10.5 kA,the output microwave power is 1.51 GW when loading the novel diode and the microwave frequency is 4.27 GHz when an external guiding magnetic field of 0.3 T is applied.The corresponding conversion efficiency is improved from 20.0%to 26.6%,which is 6.6%higher than that of a device loaded with a conventional diode.Our experiments have verified that this novel diod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onversion efficiency of high-power microwave sources operating with low magnetic field,and contribute to the miniaturization and compactness of high-power microwave devi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power microwave soft magnetic material shielding structure transit-time oscillator
原文传递
Research progresses on Cherenkov and transit-time high-power microwave sources at NUDT 被引量:7
2
作者 Jiande Zhang Xingjun Ge +7 位作者 Jun Zhang Juntao He Yuwei Fan Zhiqiang Li Zhenxing Jin Liang Gao Junpu Ling Zumin Qi 《Matter and Radiation at Extremes》 SCIE EI CAS 2016年第3期163-178,共16页
Research progresses on Cherenkov and transit-time high-power microwave(HPM)sources in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NUDT)of China are presented.The research issues are focused on the following aspects.The ... Research progresses on Cherenkov and transit-time high-power microwave(HPM)sources in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NUDT)of China are presented.The research issues are focused on the following aspects.The pulse-shortening phenomenon in O-type Cerenkov HPM devices is suppressed.The compact coaxial relativistic backward-wave oscillators(RBWOs)at low bands are developed.The power efficiency in M-Type HPM tubes without guiding magnetic field increased.The power capacities and power efficiencies in the triaxial klystron amplifier(TKA)and relativistic transit-time oscillator(TTO)at higher frequencies increased.In experiments,some exciting results were obtained.The X-band source generated 2 GW microwave power with a pulse duration of 110 ns in 30 Hz repetition mode.Both L-and P-band compact RBWOs generated over 2 GW microwave power with a power efficiency of over 30%.There is approximately a 75% decline of the volume compared with that of conventional RBWO under the same power capacity conditions.A 1.755 GHz MILO produced 3.1 GW microwave power with power efficiency of 10.4%.A 9.37 GHz TKA produced the 240 MW microwave power with the gain of 34 dB.A 14.3 GHz TTO produced 1 GW microwave power with power efficiency of 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power microwave(HPM) Long-pulse O-type Cerenkov source Magnetically insulated line oscillator(MILO) Coaxial relativistic backwardwave oscillator(RBWO) Triaxial klystron amplifier(TKA) transit-time oscillator(TTO)
下载PDF
Design of transit-time difference ultrasonic heat meter based on TDC-GP21
3
作者 郭银景 刘治文 +1 位作者 赵媛 郭洪瑾 《Journal of Measurement Science and Instrumentation》 CAS 2012年第1期14-17,共4页
According to the transit-time difference measurement method,we proposed a design scheme of ultrasonic heat meter based on TDC-GP21.The measurement unit TDC-GP21 mainly completes transit-time measurement and inlet,outl... According to the transit-time difference measurement method,we proposed a design scheme of ultrasonic heat meter based on TDC-GP21.The measurement unit TDC-GP21 mainly completes transit-time measurement and inlet,outlet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functions.Control unit and data processing unit based on MSP430F4152 of TI corporation complete functions including peripherals control,data analysis,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algorithm,flow pattern compensation algorithm and low power consumption control.The design meets the Town Construction Professional Standard CJ 128-2007,and furthermore,some performances can be impro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DC-GP21 transit-time difference MSP430F4152 low power consumption heat meter
下载PDF
Transit-Time Flow Measurement: Letter to The Editor
4
作者 Elsayed Elmistekawy 《Open Journal of Thoracic Surgery》 2012年第2期23-24,共2页
Transit-time flow technology is considered as a quality of care in bypass surgery especially in off pump revascularization. Transit time flow measurement is a real time, direct, easy and handy tool for assessment qual... Transit-time flow technology is considered as a quality of care in bypass surgery especially in off pump revascularization. Transit time flow measurement is a real time, direct, easy and handy tool for assessment quality of anastomosis and graft blood flo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IT Time FLOW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下载PDF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es on C-band three-cavity transit-time effect oscillator 被引量:3
5
作者 FAN Zhikai1, LIU Qingxiang1, CHEN Daibing1, TAN Jie1 & ZHOU Haijing2 1. Institute of Applied Electronics,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Physics, Mianyang 621900, China 2. Institute of Applied Physics and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Beijing 100088, China 《Science China(Physics,Mechanics & Astronomy)》 SCIE EI CAS 2004年第3期310-329,共20页
The C-band three-cavity transit-time effect oscillator (3C TTTO) is a novel high power microwave device based on the transit-time effect of the three-cavity (3C) resonator. The operational principle of this device is ... The C-band three-cavity transit-time effect oscillator (3C TTTO) is a novel high power microwave device based on the transit-time effect of the three-cavity (3C) resonator. The operational principle of this device is briefly expounded in this paper, and the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es on the radial insulation diode, the 3C resonator, the double-gap output cavity and the circular waveguide bevel cut radiation antenna are presented in detail. By using the analytic method, the eigen modes and their field distributions of the 3C resonator are developed, and some basic laws of the transit-time effect are obtained in non-p mode field of the 3C resonator. At last,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re given. This device generated RF peak power in excess of 400MW with 15ns FWHM, and its beam-wave power conversion efficiency is about 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and three-cavity (3C) resonator transit-time effect high power microwave oscillator.
原文传递
桡动脉桥使用策略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桥血流及早期通畅性的影响
6
作者 韩增强 范桄溥 +2 位作者 赵舟 史艺 陈彧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7-132,共6页
目的:分析桡动脉桥的不同使用策略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中桥血流及早期通畅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使用桡动脉桥行CABG的99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92例(92.9%),平均年龄(57.2±8.7)岁。按桡动... 目的:分析桡动脉桥的不同使用策略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中桥血流及早期通畅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使用桡动脉桥行CABG的99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92例(92.9%),平均年龄(57.2±8.7)岁。按桡动脉桥近端吻合部位不同分为升主动脉组(n=79,吻合在升主动脉)和复合桥组(n=20,吻合在其他桥血管上)。应用瞬时流量测定技术测量桥血流各项参数,围术期及术后1年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评价桥血管通畅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全部患者无围术期死亡。与升主动脉组比,复合桥组行微创CABG比例更高,桡动脉桥平均血流量更高(P均<0.05)。围术期冠状动脉CTA显示桡动脉桥失败24例(24.2%);与升主动脉组比,复合桥组桡动脉桥失败率更低,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7.8%vs.10.0%,P=0.096)。术后1年桡动脉桥失败改善至16例(16.1%)。与桡动脉桥通畅患者比,围术期桡动脉桥失败患者术中桡动脉桥搏动指数较高,桡动脉桥平均血流量较低(P均<0.05);术后1年桡动脉桥失败患者术中桡动脉桥搏动指数较高,桡动脉桥远端吻合在右冠状动脉患者占比较高(P均<0.05)。结论:桡动脉桥近端吻合在升主动脉或其他桥血管上并不影响其围术期通畅性。围术期失败的桡动脉桥术后1年有再通现象。术后1年失败患者术中桡动脉桥搏动指数较高,桡动脉桥远端吻合在右冠状动脉患者占比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桡动脉 瞬时血流测定
下载PDF
癌症病人时间感知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王婷 唐楚蕾 +3 位作者 徐婷 缪雪怡 朱姝芹 许勤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7-90,共4页
对癌症病人时间感知的概念、转变特点、影响因素、干预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指出国内关于癌症病人时间感知的研究较少,可借鉴国外相关研究的优点与不足,并进一步探索癌症病人时间感知影响因素,开展纵向前瞻性研究,以探讨其时间感知的纵... 对癌症病人时间感知的概念、转变特点、影响因素、干预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指出国内关于癌症病人时间感知的研究较少,可借鉴国外相关研究的优点与不足,并进一步探索癌症病人时间感知影响因素,开展纵向前瞻性研究,以探讨其时间感知的纵向变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 时间感知 时间洞察力 转变 影响因素 护理 综述
下载PDF
产能中断下汽车供应链牛鞭效应的系统动力学仿真
8
作者 卢志平 薛大卫 《物流研究》 2024年第2期40-45,共6页
在突发事件的影响下,市场供给不确定性逐渐增加,供应链中出现产能中断与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导致供应链出现牛鞭效应。因此,基于系统动力学对汽车供应链进行仿真分析,设计存量流量图,分析订单完成情况与各节点库存量变化,并对影响供应链... 在突发事件的影响下,市场供给不确定性逐渐增加,供应链中出现产能中断与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导致供应链出现牛鞭效应。因此,基于系统动力学对汽车供应链进行仿真分析,设计存量流量图,分析订单完成情况与各节点库存量变化,并对影响供应链牛鞭效应的变量进行因果分析。结果表明,安全库存量的增加和转运时间的减少可以有效减少由中断引起的库存量激增现象,同时提高供应链绩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动力学 产能中断 牛鞭效应 安全库存 转运时间
原文传递
血液病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Rh血型转变研究
9
作者 童欣欣 钟明璐 +3 位作者 黄慧瑛 邓晖 黄建云 魏亚明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4年第2期230-236,共7页
目的检测血液病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前供、受者及移植后患者的Rh血型抗原C、c、E、e,探究受者Rh血型抗原转变为供者Rh血型抗原C、c、E、e转变时间与过程。方法收集HSCT前供、受者以及移植后患者的抗凝全血标本,用微柱凝胶卡检测AB... 目的检测血液病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前供、受者及移植后患者的Rh血型抗原C、c、E、e,探究受者Rh血型抗原转变为供者Rh血型抗原C、c、E、e转变时间与过程。方法收集HSCT前供、受者以及移植后患者的抗凝全血标本,用微柱凝胶卡检测ABO血型、Rh血型,统计分析并比较ABO、Rh血型抗原转变与时间。结果排除红细胞输注的影响,58例HSCT患者Rh血型抗原C、c、E、e完全转变为供者的Rh血型抗原所需时间为(57.81±8.99)d,患者的年龄和血液病种类影响Rh血型抗原转换时间,性别、移植方式和供受者ABO血型相合性对Rh抗原转变时间无影响。移植后第3周部分患者开始出现少量供者红细胞,第4周开始检测到混和嵌合状态,第7~10周Rh血型抗原完全转变。此外,比较25例供、受者ABO血型和Rh血型均不相同的HSCT患者的Rh血型抗原转变时间和ABO血型转变时间,Rh血型抗原转变时间较ABO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定期检测HSCT患者移植后Rh血型抗原可以作为辅助判断移植效果的指标之一,对HSCT患者移植后输注Rh血型相容性的红细胞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RH血型抗原 转变时间
下载PDF
高血压患者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后脉搏波传导时间的变化及影响因素
10
作者 王利 单晨 刘克春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8-261,共4页
目的 研究硝苯地平控释片对高血压患者左腕脉搏波传导时间(PWTT)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8月—2022年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住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62例,根据是否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将其分为观察组(n=140)和对照组(n=122)。... 目的 研究硝苯地平控释片对高血压患者左腕脉搏波传导时间(PWTT)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8月—2022年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住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62例,根据是否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将其分为观察组(n=140)和对照组(n=122)。采用智能腕表收集患者服药后0.5 h、2.5 h、4.5 h、6.5 h、8.5 h的左腕PWTT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观察组(93±15,93±13,87±15,85±15,84±10)与对照组(98±18,92±16,90±10,89±8,89±9)的PWTT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缩短(F=11.448,P<0.001)。(2)随着时间的延长,观察组与对照组PWTT下降的幅度相同(F=2.206,P>0.05)。(3)观察组和对照组5个时间点PWTT无统计学差异(F=1.164,P>0.05)。结论 硝苯地平控释片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腕PWTT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苯地平 高血压 脉搏波传导时间(PWTT)
下载PDF
新型油井水泥用纳米基促凝早强剂
11
作者 卢海川 朱海金 +5 位作者 王健栋 许得禄 金凯 高继超 张翔瑞 石凌龙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9-124,共6页
针对传统油井水泥促凝剂存在的腐蚀套管、增稠及早强作用较弱等问题,根据结构设计,通过溶液法合成了一种新型纳米基促凝早强剂A-1,并对其综合性能及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探讨。实验表明,该纳米基促凝早强剂在改善水泥浆流变的同时可显著... 针对传统油井水泥促凝剂存在的腐蚀套管、增稠及早强作用较弱等问题,根据结构设计,通过溶液法合成了一种新型纳米基促凝早强剂A-1,并对其综合性能及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探讨。实验表明,该纳米基促凝早强剂在改善水泥浆流变的同时可显著缩短中低温下水泥浆的稠化时间,明显加快水泥石强度发展,稠化时间之比可达0.33,起强度时间可缩短50%,6 h抗压强度可达净浆的5倍以上,后期强度提高率仍可达29%。此外,该纳米基促凝早强剂还可明显缩短水泥浆静胶凝过渡时间,表现出良好的防窜作用。微观分析表明,该纳米基促凝早强剂可通过成核模板效应改变水泥石微观形貌,加速水泥石水化,使水泥石更加致密,从而改善水泥石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井水泥 纳米材料 促凝早强剂 静胶凝过渡时间 微观形貌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卷烟营销智能客户拜访策略研究
12
作者 翁金香 王浩名 +1 位作者 周洋 胡红春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3-158,共6页
为提高卷烟行业客户经理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提出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卷烟营销智能客户拜访策略。在构建卷烟客户价值分类模型的基础上,利用K均值聚类机器学习算法对零售客户进行分类,合理设置LKH超启发算法和Dijkstra最短路径算... 为提高卷烟行业客户经理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提出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卷烟营销智能客户拜访策略。在构建卷烟客户价值分类模型的基础上,利用K均值聚类机器学习算法对零售客户进行分类,合理设置LKH超启发算法和Dijkstra最短路径算法的参数,对客户经理拜访路径进行最优规划和智能导航。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卷烟营销智能客户拜访策略显著提高了客户经理人均拜访户数、商户满意度,大大缩减了户均在途时间和商户拜访服务覆盖周期。文中提出的策略有助于推动卷烟营销工作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烟营销 机器学习 智能客户拜访策略 K均值聚类 超启发算法 最短路径算法 商户满意度 在途时间
下载PDF
基于乘客OD间路径旅行时间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分布计算模型的适用性研究
13
作者 朱炜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2,18,共8页
[目的]针对目前城市轨道交通(以下简称“城轨”)线网客流分布计算模型的客流计算结果与实际客流存在偏差的现象,需基于OD间路径的实际旅行时间,对基于多路径概率分配的客流分布计算模型的适用性展开研究。[方法]基于乘客OD间路径的实际... [目的]针对目前城市轨道交通(以下简称“城轨”)线网客流分布计算模型的客流计算结果与实际客流存在偏差的现象,需基于OD间路径的实际旅行时间,对基于多路径概率分配的客流分布计算模型的适用性展开研究。[方法]基于乘客OD间路径的实际旅行时间,分析揭示了现有城轨客流分布计算模型存在的主要问题;融合AFC(自动售检票)系统和ATS(列车自动监控)系统两类数据,构建并标定了基于乘客OD间路径旅行时间的城轨客流分布计算模型;对目前国内城轨系统广泛采用的基于多路径概率分配的城轨客流分布计算模型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及结论]现有城轨客流分布计算模型在路径选择集和路径选择比例上存在主要问题。通过基于多路径概率分配的城轨客流分布计算模型获取的路径分配比例,得到的旅行时间分布模拟结果均为单峰,无法重现从AFC票卡提取的实际旅行时间分布的多峰情况。当城轨线网较为简单时,基于多路径概率分配的城轨客流分布计算模型基本适用;当线网规模不断增加,线网结构进一步复杂,列车运行方式的多样性、乘客出行行为的差异性等不断加大的条件下,该模型对于路径阻抗差异小的OD可能适用,而对于路径阻抗差异大的OD不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客流分布计算模型 乘客OD间路径旅行时间
下载PDF
时空视角下城市轨道交通细分产品内涵及形成过程探析
14
作者 陈曦 李红昌 《铁道经济研究》 2024年第1期34-40,46,共8页
时空关系研究是经济学中探讨运输行为的重要抓手,由于从运输空间位移、商业消费时间耗费和城市空间规则等不同维度,难以系统研究城市轨道交通产品,而经济学的时空转换概念进一步丰富了时空视角下城市轨道交通细分产品的内涵,形成以“运... 时空关系研究是经济学中探讨运输行为的重要抓手,由于从运输空间位移、商业消费时间耗费和城市空间规则等不同维度,难以系统研究城市轨道交通产品,而经济学的时空转换概念进一步丰富了时空视角下城市轨道交通细分产品的内涵,形成以“运输时间节约量”衡量的运输服务产品(Pt)、以“消费时间增加量”衡量的商业服务产品(Pc)和以“要素流动时间节约量”衡量的城市服务产品(Pu)。在此基础上,从生产过程分析、细分产品间关系及生产组织行为等维度,分析了时空视角下城市轨道交通细分产品形成过程,提出时空视角下城市轨道交通细分产品分析方法应用,即:合理确定网络生产规模,构建分层观察网络生产行为,明确TOD模式发展方向,提升城轨网络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时空视角 运输服务产品 商业服务产品 城市服务产品 形成过程 相互关系 分析方法
下载PDF
基于命中的机场航班中转衔接性优化
15
作者 吕洋洋 叶志坚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784-4792,共9页
为解决目前中国机场中转衔接效率不高的问题,通过分析影响机场航班中转衔接性的因素,基于航班波的理论定义命中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构建了以枢纽一日中转衔接命中数最大化为目标,同时考虑时间约束、绕航约束和跑道容量约束的时刻调整模... 为解决目前中国机场中转衔接效率不高的问题,通过分析影响机场航班中转衔接性的因素,基于航班波的理论定义命中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构建了以枢纽一日中转衔接命中数最大化为目标,同时考虑时间约束、绕航约束和跑道容量约束的时刻调整模型。设计自适应模拟退火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在自适应遗传算法中引入模拟退火的思想提高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和收敛速度,并与传统遗传算法和模拟退火算法进行对比。对首都机场一日起降航班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分别求解出3种时间窗调整时长下的最优命中数,并迭代出相应的航班时刻表。结果表明,改进算法能在更短时间内获得较高质量的近优解,优化后的航班时刻呈现出明显的波形结构,机场的中转衔接性能得到了有效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班波 中转衔接性 时刻调整模型 自适应遗传算法 模拟退火
下载PDF
城市中心区轨道交通站点步行接驳路径特征及优化
16
作者 宫同伟 王天 +1 位作者 马秀秀 张秀芹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5-173,183,共10页
轨道交通站点步行接驳路径特征研究,对提升轨道交通承担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百度时空大数据API,运用空间分析法、情景模拟法、视觉语义分割法,以天津市营口道站点为例,构建城市中心区轨道交通站点步行接驳路径特征分析方法,挖掘步行接... 轨道交通站点步行接驳路径特征研究,对提升轨道交通承担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百度时空大数据API,运用空间分析法、情景模拟法、视觉语义分割法,以天津市营口道站点为例,构建城市中心区轨道交通站点步行接驳路径特征分析方法,挖掘步行接驳路径特征并揭示成因,提出针对性的优化对策。研究表明,目标站点步行接驳效率南部高于北部,具体表现在路段重复率分布均匀度南部大于北部,差异路径分布数量北部多于南部,超过3/4路径的非直线系数偏高;除站点周边区域外,接驳路径品质西北部优于东南部,具体表现在西北部视觉出行环境建设最优,区域整体设施服务水平良好。根据步行接驳路径特征,提出路网结构调整、道路断面优化、出入口调整、绿化品质提升的优化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站点 步行接驳路径特征 百度时空大数据 优化对策 信息技术
下载PDF
基于K-means聚类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的相关流量数据处理方法
17
作者 张李娜 姜志诚 +1 位作者 刘大勇 刘兴斌 《石油管材与仪器》 2024年第1期52-56,62,共6页
相关流量计在油井产出剖面测量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但因传感器、调理电路以及流体本身噪声的影响,相关流量计所测量的渡越时间值会出现少量异常数据,使瞬时流速的计算结果与实际值相差很大,进而平均流量计算也出现较大的测量误差。对... 相关流量计在油井产出剖面测量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但因传感器、调理电路以及流体本身噪声的影响,相关流量计所测量的渡越时间值会出现少量异常数据,使瞬时流速的计算结果与实际值相差很大,进而平均流量计算也出现较大的测量误差。对此提出基于K-means聚类算法对渡越时间样本数据聚类分析,并根据聚类结果建立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合理预测渡越时间值,以修正渡越时间的异常值。对预测值与实际值进行比较,最终获得准确的相关流量数据。采用多相流装置的实验数据对所建立的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消除渡越时间的异常,优化流量测量的数据,对两相流流量测量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流量计 渡越时间 K均值聚类算法 多元线性回归
下载PDF
柔性直流光纤电流互感器阶跃响应特性研究
18
作者 刘彬 邓小聘 +4 位作者 李建光 刘东伟 刘博阳 肖浩 雷军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0-146,共7页
传统直流光纤电流互感器无法满足柔性直流输电工程的高速响应需求,因此需要研究直流光纤电流互感器的阶跃响应特性及其动态性能改善方法。文中结合直流光纤电流互感器的离散数学模型,对其动态特性进行了全面的仿真、计算和实验研究,结... 传统直流光纤电流互感器无法满足柔性直流输电工程的高速响应需求,因此需要研究直流光纤电流互感器的阶跃响应特性及其动态性能改善方法。文中结合直流光纤电流互感器的离散数学模型,对其动态特性进行了全面的仿真、计算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影响直流光纤电流互感器阶跃响应特性的关键参数是渡越时间、前向通道增益、滤波器阶数和通讯延迟。搭建了直流光纤电流互感器阶跃响应测试平台,经参数优化后的直流光纤电流互感器的阶跃响应上升时间小于50μs,满足相关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光纤电流互感器 阶跃响应 渡越时间 前向通道增益 滤波器阶数 通讯延迟
下载PDF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乳果糖、四磨汤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便秘的临床效果
19
作者 卢旭东 韩亚青 +1 位作者 丁晓青 高玉涛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2期112-117,共6页
目的探究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乳果糖、四磨汤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T2DM)便秘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收治的老年T2DM便秘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50例。2组均予以乳果糖、四磨汤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双歧杆菌... 目的探究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乳果糖、四磨汤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T2DM)便秘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收治的老年T2DM便秘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50例。2组均予以乳果糖、四磨汤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便秘症状评分、肠道菌群、肠道屏障功能指标[内毒素脂多糖(LPS)、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DLA)]、胃肠动力指标[口-结肠转运时间(OCTT)、生长抑素(SS)、胃动素(MTL)]、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6.00%(48/50)]高于对照组[82.00%(41/50)](P<0.05)。治疗2周后、4周后,研究组大便干结、排便不尽、排便间隔时间延长、排便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2周后、4周后,研究组双歧杆菌、乳杆菌菌落数高于对照组,球杆菌、肠杆菌菌落数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2周后、4周后,研究组血清LPS、DAO、DL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2周后、4周后,研究组OCTT、血浆SS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浆MTL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乳果糖、四磨汤治疗老年T2DM便秘效果显著,且能更有效改善患者肠道菌群、肠道屏障功能及胃肠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便秘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 乳果糖 四磨汤 肠道菌群 口-结肠转运时间 胃动素
下载PDF
闭环全光纤电流互感器阶跃响应上升时间研究
20
作者 尹保健 王团辉 《电力电子技术》 2024年第3期45-48,共4页
应用于柔性直流输电工程的闭环全光纤电流互感器(FOCT)为满足工程应用,需使用长距离保偏光缆实现偏振光信号的远距离传输,对其阶跃响应上升时间的影响尚未论证。此处从工作原理及输出特性两个方面分析了闭环FOCT采用M阶滑动平均滤波器... 应用于柔性直流输电工程的闭环全光纤电流互感器(FOCT)为满足工程应用,需使用长距离保偏光缆实现偏振光信号的远距离传输,对其阶跃响应上升时间的影响尚未论证。此处从工作原理及输出特性两个方面分析了闭环FOCT采用M阶滑动平均滤波器特性、阶跃响应上升时间,并进行了仿真及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影响阶跃响应上升时间的关键因素为光路渡越时间和滑动平均滤波器阶数,滤波器积分时间与闭环FOCT阶跃响应上升时间正相关;增加300m保偏光缆后闭环FOCT阶跃响应上升时间显著增加,通过控制滑动平均滤波器的积分时间可使闭环FOCT阶跃响应上升时间及测量性能与不增加长距离保偏光缆保持一致,解决了闭环FOCT增加保偏光缆引起阶跃响应上升时间增加的问题,满足柔性直流输电工程对其快速响应及特性稳定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光纤电流互感器 阶跃响应上升时间 渡越时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