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3篇文章
< 1 2 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xed convective heat and mass transfer analysis for peristaltic transport in an asymmetric channel with Soret and Dufour effects 被引量:5
1
作者 F.M.Abbasi A.Alsaedi T.Hayat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12期4585-4591,共7页
The present investigation addresses the simultaneous effects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 in the mixed convection peristaltic flow of viscous fluid in an asymmetric channel. The channel walls exhibit the convective bound... The present investigation addresses the simultaneous effects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 in the mixed convection peristaltic flow of viscous fluid in an asymmetric channel. The channel walls exhibit the convective boundary conditions. In addition, the effects due to Soret and Dufour ar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Resulting problems are solved for the series solutions. Numerical values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 rates are displayed and studied.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oncentration and temperature of the fluid increase whereas the mass transfer rate at the wall decreases with increase of the mass transfer Biot number. Furthermore, it is observed that the temperature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heat transfer Biot numb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istaltic transport heat and mass transfer Soret and Dufour effects convective boundary conditions
下载PDF
The theoretical evaluation of powders transportation in plasma transferred-arc space under coaxial powder feeding condition
2
作者 王惜宝 张文钺 《China Welding》 EI CAS 2001年第2期26-32,共7页
The powders transportation in the plasma transferred-arc space during the coaxial powder-feeding surface depositing process was theoretical evaluated. The axial acceleration and velocity of various particles in the ar... The powders transportation in the plasma transferred-arc space during the coaxial powder-feeding surface depositing process was theoretical evaluated. The axial acceleration and velocity of various particles in the arc column were described.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from theoretical calculations, it was found that: (1) The powder’s transporting velocity is much lower than the plasma fluid’s; (2) The powders axial transporting velocity presents “valley-shape distribution” along plasma arc column traverse section when surfacing current is greater than 100 A . When the arc current exceeding 100 A , the powders coming through the center field of arc column will transport slower than the powder through the outer-around field of arc column. It is in the field where the temperature is in the range of 9 000 K ~11 000 K that the particles can achieve its maximum axial acceleration in the argon plasma space. (3) For the given powder mass density, the smaller its size is, the greater its acceleration and the greater its averaged transporting velocity will be in the arc space; (4) For the given powder size, the greater its mass density is, the smaller its acceleration and averaged velocity will be in the arc sp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WDER transportATION plasma transferred-arc powder surfacing
下载PDF
Nanofluids Transport Model Based on Fokker-Planck Equation and the Convection Heat Transfer Calculation
3
作者 LIN Xiaohui ZHANG Chibin +3 位作者 YANG Juekuan JIANG Shuyun REN Weisong GU Jun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6期1277-1284,共8页
In current research about nanofluid convection heat transfer, random motion of nanoparticles in the liquid distribution problem mostly was not considered. In order to study on the distribution of nanoparticles in liqu... In current research about nanofluid convection heat transfer, random motion of nanoparticles in the liquid distribution problem mostly was not considered. In order to study on the distribution of nanoparticles in liquid, nanofluid transport model in pipe is established by using the continuity equation, momentum equation and Fokker-Planck equation. The velocity distribution and the nanoparticles distribution in liquid are obtained by numerical calculation, and the effect of particle size and particle volume fraction on convection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of nanofluids is analyzed. The result shows that in high volume fraction ( 0 _-- 0.8% ), the velocity distribution of nanofluids characterizes as a "cork-shaped" structure, which i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viscous fluid with a parabolic distribution. The convection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increases while the particle size of nanoparticle in nanofluids decreases. And the convection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of nanofluids is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 both in low (0 ~〈 0.1% ) and high ( q = 0.6% ) volume fractions. In presented model, Brown motion, the effect of interactions between nanoparticles and fluid coupling, is also considered, but any phenomenological parameter is not introduced. Nanoparticles in liquid transport distribution can be quantitatively calculated by this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ofluids convection heat transfer transport theory Fokker-Planck equation
下载PDF
基于GIS的公交换乘网络构建及可达性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程刚 郭磊善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1-197,共7页
为了提高公交换乘效率、优化公交系统,基于GIS软件构建公交换乘网络,运用该网络对换乘可达性进行了测度和分析.结合Space-P模型和网络分析法,以拉萨市城关区为研究区域,基于公交线路路径、站点、交叉口等基本信息构建同站换乘子网络.结... 为了提高公交换乘效率、优化公交系统,基于GIS软件构建公交换乘网络,运用该网络对换乘可达性进行了测度和分析.结合Space-P模型和网络分析法,以拉萨市城关区为研究区域,基于公交线路路径、站点、交叉口等基本信息构建同站换乘子网络.结合公交站点服务范围、步行通道路径、交叉口等信息构建异站换乘子网络.二者协同实现了基于ArcGIS的公交换乘网络构建,并依据该网络对公交线路的乘客在车时间和换乘系数进行测度和分析.结果表明:构建的换乘网络能够对乘客在车时间进行良好的测度,乘客在车时间最大值为68.68 min,最小值为2.00 min,乘客换乘在车时间平均值为29.90 min.该换乘网络能够对换乘系数进行良好的测度,得到有效换乘线路90 300条,换乘系数最大为4条(线路为62条),最小为0条(线路为1 354条).采用可达性度量模型,可实现对公交站点时间可达性和换乘可达性的良好测度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交通 公交网络 换乘网络 GIS 可达性 Space-P模型 网络分析法
下载PDF
放射性核素生态运移与辐射剂量评价研究现状及趋势
5
作者 刘森林 吴仁杰 +1 位作者 张欣钰 李金凤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89-2007,共19页
放射性核素在生态环境中的输运和转移(简称运移)长期以来受到辐射环境保护领域的特别关注。本文将系统梳理放射性核素在生态环境中的运移机制和模型及参数、人类和非人类生物剂量评价方法,以及在核设施发生事故情况下放射性核素非平衡... 放射性核素在生态环境中的输运和转移(简称运移)长期以来受到辐射环境保护领域的特别关注。本文将系统梳理放射性核素在生态环境中的运移机制和模型及参数、人类和非人类生物剂量评价方法,以及在核设施发生事故情况下放射性核素非平衡态运移模型及参数等相关研究现状,并从计算模型、评价方法和参数等多维度探讨放射性核素在生态环境中的运移行为,重点针对放射性核素海洋运移、非人类物种剂量评价、短期事故排放的动态模型、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方面开展进一步研究并提出建议,为核与辐射应急响应、环境监测与风险评估等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运移 剂量评价 非平衡态运移模型 ^(14)C
下载PDF
单气泡气液传质系数测量实验系统开发
6
作者 蔡子琦 王锐婷 +1 位作者 包雨云 马鑫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共4页
传递过程原理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其中质量传递相关知识是该课程的重点和难点,而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是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可行途径。设计并开发了一套基于方腔流的单气泡气液传质系数测量实验系统。将质量传递的基... 传递过程原理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其中质量传递相关知识是该课程的重点和难点,而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是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可行途径。设计并开发了一套基于方腔流的单气泡气液传质系数测量实验系统。将质量传递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充分结合,探索气液传质过程的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增大循环体积流量和提高温度均有利于气液传质。该实验可作为传递过程原理课程理论学习的有益补充,培养学生对化工过程典型现象的科学思考和分析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传质 传递过程原理 气泡 方腔流 实验教学
下载PDF
基于旅客偏好的空铁联运换乘点分析
7
作者 王慧 彭怡 汪琦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2024年第6期1763-1768,共6页
随着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的融合与综合枢纽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旅客出行时会考虑空铁联运方式。论文从分析联运旅客换乘选择偏好入手,并将旅客偏好因子引入Logit模型中,建立考虑旅客偏好的空铁联运旅客换乘选择模型和基于旅客分类的联运换乘... 随着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的融合与综合枢纽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旅客出行时会考虑空铁联运方式。论文从分析联运旅客换乘选择偏好入手,并将旅客偏好因子引入Logit模型中,建立考虑旅客偏好的空铁联运旅客换乘选择模型和基于旅客分类的联运换乘选择模型。运用调查问卷数据,对模型进行了对比验证,得出总体旅客以及具有显著特征区别的不同类型旅客的选择偏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铁联运 换乘偏好 旅客分类 LOGIT模型
下载PDF
哈密瓜物流堆码运输包装件共振传递特性研究
8
作者 张连文 谢晓定 +4 位作者 武玉柱 张超 尚志勇 徐斌 李淳昊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为优化设计缓冲包装件,以及减缓运输过程中由共振引起的哈密瓜贮藏品质下降,采用哈密瓜及其包装瓦楞纸箱作为研究对象,设置5层堆码高度,进行模拟运输变频振动试验,结合频谱分析加汉宁窗函数测定各堆码包装件的固有频率,随后进行模拟运... 为优化设计缓冲包装件,以及减缓运输过程中由共振引起的哈密瓜贮藏品质下降,采用哈密瓜及其包装瓦楞纸箱作为研究对象,设置5层堆码高度,进行模拟运输变频振动试验,结合频谱分析加汉宁窗函数测定各堆码包装件的固有频率,随后进行模拟运输定频振动试验。结果表明,加汉宁窗函数有效提高了频谱分析精度,获得5层包装件的固有频率分别为9.88,54.75,10.06,10.31,10.42 Hz;10 Hz定频振动下,5层包装件的峰值加速度分别为5.99,3.18,6.37,6.56,6.81 g,振动传递率分别为53.61%,28.52%,57.07%,58.76%,61.02%;54.75 Hz定频振动下,5层包装件的峰值加速度分别为1.29,6.34,0.99,0.87,0.23 g,振动传递率分别为8.38%,45.04%,6.47%,6.04%,0.75%。研究为其他包装件寻求更精确的共振频率,从而为运输过程中有效避开共振频率,达到内装果品减损目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码包装件 哈密瓜 模拟运输 共振传递特性 加窗函数 固有频率
下载PDF
基于传递熵的机场间延误传播关系网络
9
作者 王娟 郗艳华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77-382,共6页
为了刻画机场间延误传播的真实动力学过程并理解延误传播机制,建立基于传递熵的机场间延误传播关系网络并进行实例分析。由航班数据处理得到各个机场的延误时间序列,通过传递熵因果分析方法构建所有机场间的延误传播关系网络,使用复杂... 为了刻画机场间延误传播的真实动力学过程并理解延误传播机制,建立基于传递熵的机场间延误传播关系网络并进行实例分析。由航班数据处理得到各个机场的延误时间序列,通过传递熵因果分析方法构建所有机场间的延误传播关系网络,使用复杂网络理论对该网络进行分析。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在机场间的日常延误传播交互中,小型机场尤其是4C级机场总是在向外传播延误;对于航空公司而言,较小型航空公司的航空系统更容易发生延误传播。这些分析结果可以为制定延误传播缓解措施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运输 延误传播关系 传递熵 航班延误 因果分析 复杂网络
下载PDF
基于传递熵的空中交通航路网络拥堵传播特性分析
10
作者 张洪海 瞿昕宜 +1 位作者 沈雪 万俊强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63-273,共11页
为深入剖析空中交通拥堵态势演变特性,辅助空中交通管制,确保航路网络的高效运行,本文研究空中交通航路网络拥堵传播相关问题。首先,选取交通流量、交通密度和交通汇聚度作为航段拥堵评估指标,建立FCM(Fuzzy C-Means)航段交通拥堵状态... 为深入剖析空中交通拥堵态势演变特性,辅助空中交通管制,确保航路网络的高效运行,本文研究空中交通航路网络拥堵传播相关问题。首先,选取交通流量、交通密度和交通汇聚度作为航段拥堵评估指标,建立FCM(Fuzzy C-Means)航段交通拥堵状态评估模型;其次,提出基于传递熵理论的航段拥堵传播模型,并分析拥堵与拥堵传播之间的关联性;然后,建立基于传播指数与显著性面积指标的关键航段识别方法;最后,采用广州区域管制扇区内实测数据检验本文提出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综合考虑宏观和微观特征的拥堵识别模型能够有效地划分航段的交通状态;拥堵传播受时段和拥堵程度的影响较大,夜间时段,畅通态在拥堵传播中占据主导地位,信息传播量比日间高30%,且信息有效期更长;在白天,高拥堵航段在拥堵传播中占主导地位,其信息传播量约为低拥堵航段的1.2倍,但信息有效期较短;广州高空航路网络的拥堵传播呈现明显的时空差异性,拥堵传播高峰时段主要位于12:00-14:00和18:00-20:00,略早于拥堵高峰期,沪蓉航路等东西向主干航路是拥堵传播的关键航路。这些规律可为空中交通管制单位实施管制措施和优化航路结构等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运输 交通拥堵传播 传递熵 航路网络 时空因果关系
下载PDF
机坪管制移交区域划设影响因素研究
11
作者 牟奇锋 田杰 +1 位作者 李明捷 王涛 《舰船电子工程》 2024年第5期133-138,共6页
论文针对机坪管制移交工作中责任边界划设问题,构建机坪管制移交区域划设影响因素体系,将灰数系统理论融入DEMATEL-AISM模型中,利用中心度与熵权法改进模型主观赋权问题,构建Grey-DEMATEL-AISM模型,探寻因素间耦合关系,划分因素层级结构... 论文针对机坪管制移交工作中责任边界划设问题,构建机坪管制移交区域划设影响因素体系,将灰数系统理论融入DEMATEL-AISM模型中,利用中心度与熵权法改进模型主观赋权问题,构建Grey-DEMATEL-AISM模型,探寻因素间耦合关系,划分因素层级结构,并根据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机坪管制移交情况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机坪管制移交区域划设影响因素共15个,其结构体系可划分为5个层次,机坪管制员负荷与空管塔台管制员负荷为原因度最小的结果因素,位于上层直观层;塔台位置、跑滑构型等12项因素位于中间过渡层;场面流量是原因度最大的原因因素,位于底层根源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运输 机坪管制移交 管制移交区划设 对抗解释结构模型 灰数系统理论
下载PDF
高铁枢纽与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流线仿真与优化
12
作者 程龙 宁哲 +2 位作者 薛小钰 张霁扬 刘志鹏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52,共10页
针对高铁枢纽与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流线优化问题,以南京南站作为研究对象,建立全过程仿真模型,识别换乘瓶颈,采用梯度提升决策树法(Gradient Boosting Decision Tree,GBDT)确定参数重要度,提出改善方案.首先,分解换乘过程的行人与设施流线... 针对高铁枢纽与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流线优化问题,以南京南站作为研究对象,建立全过程仿真模型,识别换乘瓶颈,采用梯度提升决策树法(Gradient Boosting Decision Tree,GBDT)确定参数重要度,提出改善方案.首先,分解换乘过程的行人与设施流线,分析高速铁路到达客流与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的分布特征.其次,使用AnyLogic软件建立高铁枢纽换乘城市轨道交通的全过程仿真模型,分析现状仿真结果,识别空间瓶颈.然后,设计不同优化类型下的措施参数及调整范围,形成不同参数组合方案.采取梯度提升决策树算法,识别不同措施参数的相对重要度,并据此确定改善措施的优先级.最后,依据措施的优先级,确定不同类型下的优化组合方案,选择机器学习全局可解释性方法对其进行优化效果分析,为不同场景下的服务改善提出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换乘瓶颈主要集中于楼/扶梯通道设施以及闸机、售检票机等服务设施处;乘客换乘城轨的购票比例对平均换乘时间和单位时间最大换乘人数均起到重要影响,对于平均换乘时间,城轨自动售票机数量、购票时间、城轨进站服务时间、城轨进站闸机数量的影响相对较大,对于单位时间最大换乘人数,购票时间与城轨进站闸机服务时间的影响相对较大.为提高高铁枢纽换乘效率,建议推广电子客票和多种支付方式,优化购票及检票设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交通系统 交通枢纽 换乘全过程优化 AnyLogic仿真 梯度提升决策树
下载PDF
武汉东站枢纽地下换乘空间主体结构设计
13
作者 刘丰 《工程技术研究》 2024年第7期158-160,共3页
武汉东站枢纽是集铁路、地铁、公交、出租、社会车辆等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其地下换乘空间包含国铁地下空间和2号线地铁站主体结构,并与站房地下通道、站前地下广场连通。文章结合武汉东站枢纽地下换乘空间建筑功能要... 武汉东站枢纽是集铁路、地铁、公交、出租、社会车辆等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其地下换乘空间包含国铁地下空间和2号线地铁站主体结构,并与站房地下通道、站前地下广场连通。文章结合武汉东站枢纽地下换乘空间建筑功能要求,分析了其主体结构设计,以保证地下换乘空间的安全性与合理性,可供类似地下结构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交通枢纽 地下换乘空间 结构设计 包络设计
下载PDF
快速反应团队在ECMO患者院际转运中的作用探究
14
作者 杨淇英 谢芸红 《科技与健康》 2024年第11期105-108,共4页
探究快速反应团队在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患者院际转运中的作用.选取2020年3月-2023年3月贵州省人民医院收治的23例ECMO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参照组(n=13)和试验组(n=10),参照组以常... 探究快速反应团队在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患者院际转运中的作用.选取2020年3月-2023年3月贵州省人民医院收治的23例ECMO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参照组(n=13)和试验组(n=10),参照组以常规流程对患者开展转运管理干预,试验组建立快速反应团队对患者开展转运管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效果.结果显示,干预后,试验组转运前、中、后各环节转运管理干预质量评分均较参照组更高(P<0.05).试验组转运反应时间、现场评估及救治时间均较参照组更短(P<0.05);试验组转运期间不良事件总发生率较参照组更低(P<0.05),转运管理干预总满意率较参照组更高(P<0.05).研究发现,在ECMO患者院际转运管理干预中,积极建立快速反应团队对提高各环节转运管理干预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可以进一步缩短患者转运时间,提高转运效率,有效减少转运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的转运管理干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反应团队 ECMO 院际转运 转运管理干预质量 不良事件
下载PDF
煤矿胶带运输巷道综合降尘技术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玉涛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96-804,共9页
为了解决煤矿运输转载过程中的粉尘污染问题,以曹家滩煤矿主斜井、主运大巷为研究背景,根据主要产尘来源和产尘规律,在传统的喷雾降尘措施基础上,优化实施了“运输胶带密闭喷雾降尘+运输胶带地面快速清洁+巷道断面风流降尘”综合降尘技... 为了解决煤矿运输转载过程中的粉尘污染问题,以曹家滩煤矿主斜井、主运大巷为研究背景,根据主要产尘来源和产尘规律,在传统的喷雾降尘措施基础上,优化实施了“运输胶带密闭喷雾降尘+运输胶带地面快速清洁+巷道断面风流降尘”综合降尘技术,通过理论分析和现场试验确定了胶带密闭喷雾水量和喷雾间距,研制了胶带清刮、胶带喷雾冲洗、胶带旋转毛刷等胶带清洁装置,分析了巷道断面喷雾的合理间距。结果表明:胶带密闭喷雾水量为20 L/min、喷雾间距为800 m时,结合胶带清洁装置处理可以从源头上明显地降低胶带运输过程中的产尘量;当巷道断面相邻降尘水幕间距为900 m时,湿式捕尘网可以有效净化巷道内弥散的粉尘。现场应用表明曹家滩主斜井及主运大巷的呼吸性粉尘均可降至8 mg/m^(3)以下,粉尘治理效果良好,为类似条件下的降尘措施制定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输转载 喷雾降尘 风流净化 技术装置
下载PDF
304LN表面沉积异质合金过程多组元传输行为数值模拟
16
作者 赵天碕 赵吉宾 +3 位作者 何振丰 王志国 赵宇辉 陈燕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41-152,共12页
目的探究在304LN不锈钢表面上激光沉积Stellite 6合金过程中的多元素传输机制。方法采用流体体积法VOF(Volume of Fluid),建立气-液两相传热传质激光沉积模型。模型中使用改进VOF法对熔池表面进行追踪,结合多组分传输模型与熔凝杠杆原则... 目的探究在304LN不锈钢表面上激光沉积Stellite 6合金过程中的多元素传输机制。方法采用流体体积法VOF(Volume of Fluid),建立气-液两相传热传质激光沉积模型。模型中使用改进VOF法对熔池表面进行追踪,结合多组分传输模型与熔凝杠杆原则(Lever Rule),对异质材料熔覆界面的多元素传输进行模拟,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与能谱仪(EDS)观察组织结构和元素分布,对比模拟结果分析多组沉积层宏观形貌和元素分布特征。结果沉积过程中,熔池的流动与材料导热对温度的传输起着重要作用,前端对流不断地将已熔化的基材金属运输至熔池中部,后端对流则将卷积的Fe元素和Co元素进一步混合。最终沉积层的宏观形貌平均误差为2.67%,主要元素Fe、Co、Cr的质量分数误差分别为0.64%、1.27%、0.31%。结论Fe元素浓度整体区域分布相对均匀,但在沉积层底部,Fe元素浓度迅速升高,Co元素浓度随沉积深度加深逐渐降低,Cr元素在沉积层中部富集的分布特性。该优化后的模型可以准确模拟异质合金沉积过程中的温度场、流场与质量传输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沉积 多组分传输 元素分布 热量传输 钴基合金
下载PDF
基于Anylogic仿真的空铁联运枢纽换乘效率优化研究——以成都双流机场T2航站楼为例
17
作者 兰娇娇 王晓南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4年第8期155-157,共3页
空铁联运枢纽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提高旅客的换乘效率有利于空铁联运枢纽的发展,文章利用Anylogic对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的换乘空间进行仿真模拟,从出口数量、空间路径、空间位置、空间尺度、设施设备等方面针对空铁联运枢纽换乘空... 空铁联运枢纽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提高旅客的换乘效率有利于空铁联运枢纽的发展,文章利用Anylogic对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的换乘空间进行仿真模拟,从出口数量、空间路径、空间位置、空间尺度、设施设备等方面针对空铁联运枢纽换乘空间提出优化策略,减缓拥堵现象,提升旅客的换乘效率,为建设快速便捷的空铁联运枢纽,营造高效舒适的旅客换乘感受提供一定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铁联运 换乘空间 换乘效率 仿真模拟
下载PDF
基于换乘时间成本的客流分类及空间分布研究——以厦门市为例
18
作者 刘佳林 高悦尔 齐瑞臻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21-937,共17页
文章基于公交IC刷卡数据,构建收入法模型评估厦门市换乘优惠政策实施后客流换乘的时间成本,与政策规定所减免的费用进行对比,根据乘客的换乘时间评估换乘优惠政策实施后乘客出行的整体效益,将换乘客流划分为换乘零成本客流、换乘额外费... 文章基于公交IC刷卡数据,构建收入法模型评估厦门市换乘优惠政策实施后客流换乘的时间成本,与政策规定所减免的费用进行对比,根据乘客的换乘时间评估换乘优惠政策实施后乘客出行的整体效益,将换乘客流划分为换乘零成本客流、换乘额外费用成本客流、换乘额外时间成本客流、换乘额外时间+费用成本客流4类,并从站点、线路、交通小区、OD点密度、通勤与非通勤5方面分析了各类客流的空间分布特征,站点以岳阳小区为中心的区域聚集大量不同类型的客流;线路以24路为主聚集大量不同类型的客流;交通小区以地铁及岛内BRT线路周边的交通小区聚集大量不同类型客流;OD点密度以轨道一号线各站点和BRT各站点作为起点或讫点,聚集大量换乘客流;通勤时各类客流的活动范围较小,跨距较短,跨岛客流相对较少,非通勤时客流呈较明显的跨岛趋势,且跨距普遍较长。文章量化乘客的换乘时间成本以直观反映换乘的实际损耗,为进一步提升公交用户体验,降低乘客出行成本,制定科学有效的换乘优惠政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乘优惠政策 城市公共交通 收入法模型 换乘时间成本 客流分类 厦门
下载PDF
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储层的多场耦合模式及研究进展
19
作者 李彦龙 吴能友 +5 位作者 王宏斌 纪云开 綦民辉 刘昌岭 万义钊 陈明涛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55-1366,共12页
海域天然气水合物是重要的清洁能源,实现其安全高效开采战略意义重大。受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储层非成岩、弱固结、埋藏浅等特征的影响,水合物开采过程中储层处于强烈的多场耦合状态。复杂的多场耦合行为给开采产能和安全风险演化规律预测... 海域天然气水合物是重要的清洁能源,实现其安全高效开采战略意义重大。受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储层非成岩、弱固结、埋藏浅等特征的影响,水合物开采过程中储层处于强烈的多场耦合状态。复杂的多场耦合行为给开采产能和安全风险演化规律预测及其调控方案的制定均带来了巨大挑战。本文围绕南海天然气水合物储层特征并结合降压法开采工程需求,论证了在多场耦合行为分析中考虑固相传质过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出将传统热(T)-流(H)-固(M)-化(C)四场耦合升级为热(T)-流(H)-固(M)-化(C)-砂(S)五场耦合的新模式,并概述了实现多场耦合行为模拟的基本方法。在此基础上,分别综述了目前在水合物储层流体传质行为、固相传质行为、传热行为、力学变形行为等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梳理了目前天然气水合物开采储层多场耦合基础研究领域的主要瓶颈与发展方向。可为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开采工程-地质-环境一体化调控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多场耦合 传热传质 泥砂输运 多相渗流
下载PDF
斜巷转载点粉尘污染规律及多断面雾幕控尘技术研究
20
作者 荆德吉 鲍春花 +2 位作者 刘鸿威 阚琦笙 杜鹏宇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8-125,共8页
针对斜巷转载点粉尘污染严重的问题,运用COMSOL软件对棋盘井煤矿3号转载点进行了几何建模,并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粒子追踪模型、有限元法和k-ε湍流模型,计算了3号转载点风流流线分布、速度多切面分布以及粉尘粒子运动轨迹,研究了生... 针对斜巷转载点粉尘污染严重的问题,运用COMSOL软件对棋盘井煤矿3号转载点进行了几何建模,并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粒子追踪模型、有限元法和k-ε湍流模型,计算了3号转载点风流流线分布、速度多切面分布以及粉尘粒子运动轨迹,研究了生产工作时3号转载点处风流变化及粉尘运移规律,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种多断面雾幕控尘技术。该技术基于螺旋雾幕控尘、超音速隔尘原理,可形成距离长、覆盖范围广的雾幕以最大限度包裹粉尘颗粒,实现粉尘高效净化。最后通过控尘试验及在棋盘井煤矿3号转载点现场应用,验证了该技术的高效降尘特性以及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风流分布主要受皮带速度、牵引力和诱导气流的综合作用影响,沿水平和垂直方向分层分布,形成密集且平均速度为0.5 m/s的涡流;粉尘易受涡流影响向四周扩散,主要分布在下风侧,粒径为5~15μm更容易受风流牵引扩散,聚集于工人呼吸带高度,污染严重。将该技术进行控尘试验和现场应用后,全尘和呼尘降尘效率分别高达93.65%、85.59%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载点 数值模拟 多断面雾幕 粉尘运移 降尘效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