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position of litter and nutrients in leaves and twigs in different plant communities of northeastern Mexico 被引量:2
1
作者 Humberto González-Rodríguez Roque Gonzalo Ramírez-Lozano +3 位作者 Israel Cantú-Silva Marco Vinicio Gómez-Meza Eduardo Estrada-Castillón José Ramón Arévalo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5期1307-1314,共8页
Studies on litterfall and decomposition provide estimations of decomposition rates of different ecosystems.This is key information to understanding ecosystem dynamics and changes in a scenario of global warming.The ob... Studies on litterfall and decomposition provide estimations of decomposition rates of different ecosystems.This is key information to understanding ecosystem dynamics and changes in a scenario of global warming.The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assess litterfall production,the potential deposition of macro and micronutrients through leaf and twig fall as well as macronutrient—use efficiency in three forest ecosystems at different altitudes: a pine forest mixed with deciduous species(S1); a Quercus spp.forest(S2); and,a Tamaulipan thornscrub forest(S3).Total annual litterfall deposition was 594,742 and 533 g m^(-2) for S1,S2 and S3.Leaf litter was higher (68%) than twigs(18%),reproductive structures(8%) or miscellaneous material(6%).Micronutrient leaf deposition was higher for Fe followed by Mn,Zn and Cu.Macronutrient leaf deposition was higher for Ca followed by K,Mg and P.Even though P deposition in leaves and twigs was lower than other macronutrients,its nutrient use efficiency was higher than Ca,Mg or K.Altitude and species composition determine litter and nutrient deposition,with higher values at mid-altitudes(550 m).Altitude is an important factor to consider when analyzing litter production as well as nutrient deposition as shown in this study.Litter production and nutrient deposition are expected to change in a scenario of global warm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ciduous species litter deposition Leaf/twig litter nutrients Pine forest Tamaulipan thornscrub
下载PDF
施氮对滇中高原云南松林凋落物木质素、纤维素分解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肖文贤 宋娅丽 +3 位作者 王克勤 安文雄 郑兴蕊 潘禹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1-49,共9页
以位于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的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地,在研究地内收集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林地表面未分解的云南松凋落叶、凋落枝,烘干后分别将其放入尼龙分解袋;在云南松林区内随机抽选3块样地(20 m×20 m),... 以位于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的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地,在研究地内收集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林地表面未分解的云南松凋落叶、凋落枝,烘干后分别将其放入尼龙分解袋;在云南松林区内随机抽选3块样地(20 m×20 m),在每个样地中抽选4块3 m×3 m的小样方(间距不小于10 m),将凋落叶、凋落枝分解袋置于小样方内进行施氮处理。采用尿素溶液作为施氮氮源,按照设计的对照(不施氮)、低氮(10 g·m^(-2)·a^(-1))、中氮(20 g·m^(-2)·a^(-1))、高氮(25 g·m^(-2)·a^(-1))4个施氮处理,对各样方中凋落叶、凋落枝分解袋每月施氮1次,共施氮12次;施氮过程中,每月中旬收集1次样品,共采样12次,测定施氮后凋落叶、凋落枝的质量残留率、木质素残留率、纤维素残留率。采用重复测量方差法分析分解时间和氮处理及其交互作用对凋落叶、凋落枝质量残留率及其木质素和纤维素残留率的影响,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各施氮处理时凋落叶、凋落枝质量残留率及其木质素和纤维素残留率的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法和最小显著差异法分析凋落叶、凋落枝质量残留率及其木质素和纤维素残留率在同一分解时间不同施氮处理时的差异,探索施氮对滇中高原云南松林凋落物木质素、纤维素分解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各施氮处理,凋落叶、凋落枝质量残留率均随分解时间延长整体呈下降趋势;分解360 d时,高氮处理的凋落叶、凋落枝质量残留率显著高于对照(P<0.05)。②随分解时间延长,各施氮处理的凋落叶、凋落枝,木质素残留率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纤维素残留率整体呈下降趋势。分解360 d时,低氮处理的凋落叶、凋落枝木质素残留率显著低于对照(P<0.05),而中氮和高氮处理的凋落叶、凋落枝木质素残留率显著高于对照(P<0.05);分解360 d时,低氮处理的凋落枝纤维素残留率显著低于对照(P<0.05),而高氮处理的凋落叶、凋落枝纤维素残留率显著高于对照(P<0.05)。③各施氮处理的凋落枝质量残留率、纤维素残留率,均显著高于凋落叶(P<0.05)。④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凋落叶、凋落枝质量残留率与其纤维素残留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综合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施氮处理,通过影响云南松凋落叶、凋落枝分解过程中木质素和纤维素的分解,进而影响云南松林凋落叶、凋落枝分解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松 施氮 凋落叶 凋落枝 木质素 纤维素
下载PDF
氮添加对滇中高原森林凋落物养分残留及其持水性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肖文贤 宋娅丽 +2 位作者 王克勤 安文雄 苏孟白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19-329,共11页
为揭示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和水分循环对氮沉降的响应机制,以滇中高原华山松(Pinus armandii)和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为研究对象,开展野外氮添加下凋落叶、枝原位分解研究试验,设置对照[N 0 g/(m^(2)·a),CK]、低氮[N 10 g/(m... 为揭示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和水分循环对氮沉降的响应机制,以滇中高原华山松(Pinus armandii)和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为研究对象,开展野外氮添加下凋落叶、枝原位分解研究试验,设置对照[N 0 g/(m^(2)·a),CK]、低氮[N 10 g/(m^(2)·a),LN]、中氮[N 20 g/(m^(2)·a),MN]和高氮[N 25 g/(m^(2)·a),HN]共4个处理,利用尼龙网袋法和室内浸泡法,探究凋落叶、枝养分元素残留率、持水量和持水率及吸水速率对氮添加的响应。结果表明:(1)随着分解时间的持续,2种林分凋落叶、枝碳(C)、氮(N)、磷(P)分别呈释放、富集—释放、富集过程,凋落叶C、N、P残留率显著小于凋落枝(p<0.05);(2)凋落叶最大持水量和最大吸水速率显著大于凋落枝(p<0.05),分解24个月时,与CK相比,LN处理下2种林分凋落叶、枝C,华山松凋落叶N残留率降低1.98%~7.27%,10.79%,HN处理下2种林分凋落叶、枝C,华山松凋落叶、枝和云南松凋落枝N,华山松凋落枝P残留率则增加4.26%~9.08%,11.94%~44.51%,42.42%;(3)分解24个月时,与CK相比,LN、MN和HN处理华山松凋落叶、枝和云南松凋落叶最大持水量和最大吸水速率分别降低11.44%~25.24%,5.81%~32.23%,云南松凋落枝则增加15.48%~24.26%,17.97%~23.74%。(4)2种林分凋落叶、枝持水量随浸泡时间延长而增加,而吸水速率则为降低,持水量与浸泡时间的关系均呈对数函数关系(m=a+blnt),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的关系呈幂函数关系(v=at^(-b))。(5)C与云南松凋落枝持水性呈正相关关系(p<0.05),N与华山松凋落枝、P与华山松和云南松凋落叶持水性呈负相关关系(p<0.05)。综上,氮添加通过改变凋落物分解过程中C、N、P养分元素残留特征进而影响其持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添加 凋落叶 凋落枝 养分残留 持水量 持水率 吸水速率
下载PDF
常绿阔叶林凋落叶、枝分解过程对模拟N沉降的响应
4
作者 邢进梅 王克勤 +1 位作者 宋娅丽 潘禹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3-133,共11页
【目的】为深入了解N沉降对滇中高原地带性植被凋落物分解过程的影响,为区域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在新平县磨盘山常绿阔叶林模拟N沉降和凋落物原位分解试验,测定CK(0 g·m^(-2)·a^(-1))、LN(10 g·m^(-2)&... 【目的】为深入了解N沉降对滇中高原地带性植被凋落物分解过程的影响,为区域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在新平县磨盘山常绿阔叶林模拟N沉降和凋落物原位分解试验,测定CK(0 g·m^(-2)·a^(-1))、LN(10 g·m^(-2)·a^(-1))、MN(20 g·m^(-2)·a^(-1))和HN(25 g·m^(-2)·a^(-1))下常绿阔叶林凋落叶、枝分解过程的基质质量指标。【结果】1)经过1 a的分解,凋落叶和枝质量残留率分别为52.0%~57.4%和74.2%~77.9%,分解系数分别为0.475~0.595和0.119~0.152 kg·kg^(-1)·a^(-1),木质素和纤维素残留率变化幅度分别为54.5%~66.2%、66.8%~77.8%和37.9%~48.5%、64.2%~74.2%;2)分解1 a后,N沉降处理使凋落叶、枝木质素残留率和纤维素残留率均显著增加,其中,木质素残留率增加3.2%~11.7%(凋落叶)、1.9%~11.0%(凋落枝),纤维素残留率增加2.9%~10.6%(凋落叶)、2.2%~10.0%(凋落枝),木质素和纤维素降解被抑制,HN处理下更显著,即N沉降显著抑制了凋落叶和枝的分解;3)经1 a的分解后,N沉降处理使C/N、木质素/N、纤维素/N含量均显著降低,其中,凋落叶C/N、木质素/N、纤维素/N变化范围分别为12.4%~15.1%、5.1%~15.7%、1.6%~5.0%;凋落枝分别为4.2%~15.2%、5.0%~13.4%、3.5%~10.1%。【结论】N沉降通过影响凋落物基质质量(降低C/N、木质素/N、纤维素/N),从而减缓常绿阔叶林凋落叶、枝的分解速率,其中C/N、木质素/N、纤维素/N更能反映其分解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落叶 凋落枝 木质素 纤维素 常绿阔叶林 残留率
下载PDF
施N对云南松凋落叶和枝早期分解过程中养分动态变化的影响
5
作者 张乃木 王克勤 +3 位作者 宋娅丽 潘禹 郑兴蕊 安文雄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5-144,共10页
【目的】探讨N沉降条件下森林生态系统凋落物养分的变化规律,以期为亚热带云南松林的保护、生态系统的恢复及其可持续经营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在全球N沉降普遍持续增加背景下的养分循环变化特征提供基础数据。【方法】本研究以滇中亚... 【目的】探讨N沉降条件下森林生态系统凋落物养分的变化规律,以期为亚热带云南松林的保护、生态系统的恢复及其可持续经营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在全球N沉降普遍持续增加背景下的养分循环变化特征提供基础数据。【方法】本研究以滇中亚高山云南松林凋落叶和枝为研究对象,自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采用凋落物分解袋法进行原位分解试验,设置不同施氮水平(对照-CK,0 g·m^(-2)·a^(-1)、低N-LN,5 g·m^(-2)·a^(-1)、中N-MN,15 g·m^(-2)·a^(-1)和高N-HN,30 g·m^(-2)·a^(-1)),探究云南松林凋落物营养元素的动态变化、元素释放以及元素周转率对不同施N水平的响应特征。【结果】1)经过12个月的N沉降实验,云南松林凋落叶和枝在不同施N水平下总体表现为:LN降低、MN和HN提高了C、N、P、K的元素含量;2)凋落叶和枝的元素释放在N沉降过程中表现不同,凋落叶和枝C元素总体表现为直接释放;凋落叶N元素在分解初期(第1个月)呈短暂富集,随后呈释放模式;凋落枝N元素在分解1—10个月均表现为富集状态,在第6个月时残留率达到最高值;凋落叶和枝的P和K的释放过程一致,残留率表现为初期(前3个月)上升,达到峰值后不断下降;3)不同施N处理下,凋落叶和枝整体上呈LN处理促进元素释放,MN和HN处理抑制元素释放;N沉降对各元素周转期影响则表现为:LN缩短了各元素周转期(0.05~0.79 a),MN与HN则分别延长了各元素周转期(0.42~1.93 a和0.07~2.19 a)。【结论】施N并未改变云南松凋落叶和枝分解过程中C、N、P、K元素的释放模式;但随着施N浓度的增加,对分解过程中C、N、P、K元素释放速率表现出持续的抑制作用;施N浓度高于15 g·m^(-2)·a^(-1)均延长了各元素周转期,可能会延缓养分向土壤系统的归还,研究结果为不同水平N沉降对森林碳循环的关键过程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沉降 凋落叶 凋落枝 元素释放 元素周转率
下载PDF
几种林木植物体及枯落物的微量元素分析 被引量:23
6
作者 曾曙才 谢正生 陈北光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58-61,共4页
分析了杉木、马尾松、火炬松和青冈栎 4种林木叶、小枝和细根中B、Mo、Cu、Zn、Fe、Mn 6种微量营养元素的含量以及林下枯落物中这些元素的含量和贮量 .结果表明 ,各树种枝叶中的B含量不足 ,Mn的含量则远高于正常值 ,其他元素及根中各元... 分析了杉木、马尾松、火炬松和青冈栎 4种林木叶、小枝和细根中B、Mo、Cu、Zn、Fe、Mn 6种微量营养元素的含量以及林下枯落物中这些元素的含量和贮量 .结果表明 ,各树种枝叶中的B含量不足 ,Mn的含量则远高于正常值 ,其他元素及根中各元素含量正常 .各微量元素在树叶和小枝中的含量顺序是Mn >Fe >Zn >B >Cu >Mo,在根中的含量顺序是Fe >Mn >Zn >Cu >B >Mo.火炬松对微量元素的吸收能力强于其他树种 .枯落物中微量元素含量顺序为阔叶林 >杉木林 >火炬松林 >马尾松林 ;总贮量顺序为马尾松林 >火炬松林 >青冈栎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 枯落物 微量元素 含量 贮量 分解状况
下载PDF
滇中高原川滇高山栎凋落叶、枝分解过程对模拟氮沉降的响应
7
作者 邢进梅 王克勤 +1 位作者 宋娅丽 付宏伟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1-199,共9页
【目的】氮(N)沉降增加通过影响凋落物分解过程中碳(C)、氮(N)元素的有效性,进而影响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碳和养分平衡。通过研究模拟N沉降下川滇高山栎(Quercus aquifolioides)凋落物分解速率及养分含量变化特征,为川滇高山栎森林生... 【目的】氮(N)沉降增加通过影响凋落物分解过程中碳(C)、氮(N)元素的有效性,进而影响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碳和养分平衡。通过研究模拟N沉降下川滇高山栎(Quercus aquifolioides)凋落物分解速率及养分含量变化特征,为川滇高山栎森林生态系统的有效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滇中新平县磨盘山川滇高山栎林为研究对象,以尿素(有效成分CH_(4)N_(2)O)为氮源,采用尼龙袋法进行N沉降处理以及凋落物原位分解试验,4个N沉降水平为:对照[CK,0 g/(m^(2)·a)]、低氮[LN,10 g/(m^(2)·a)]、中氮[MN,20 g/(m^(2)·a)]和高氮[HN,25 g/(m^(2)·a)],每月施氮1次,持续12个月后测定凋落叶及枝质量残留,及其木质素、纤维素和C、N、P、K含量变化。【结果】(1)分解1 a后,各N沉降处理凋落叶(0.84%~3.87%)、枝(1.67%~3.30%)质量残留率均显著增加(P<0.05),说明随时间延长,凋落物分解被抑制,且抑制强度与施氮水平成正比;(2)凋落叶、枝分解系数变化范围分别为0.271~0.368和0.167~0.218 kg/(kg·a),凋落枝C/N(69.02)和木质素氮比(54.65)高于凋落叶的值(52.09和44.42),叶分解速率快于枝;(3)凋落物化学组成会影响凋落物质量残留率,表现为凋落物质量残留率与凋落叶和枝的N、P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C、纤维素含量,C/N、C/P、木质素氮比、纤维素氮比等比值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1)N沉降抑制了凋落物的分解,且随施氮水平的增加,抑制作用明显增强;(2)初始养分含量会影响凋落物的养分固持和释放,其中,N含量、C/N、木质素氮比是凋落物分解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落叶 凋落枝 分解速率 木质素 纤维素 滇中高原 川滇高山栎 N沉降
原文传递
不同发育阶段杉木人工林枝叶分解速率和碳氮磷释放特征
8
作者 张丽仙 邹志广 +4 位作者 张马啸 毛梦圆 饶欢欢 李树斌 周丽丽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11-919,共9页
探讨杉木生长发育过程中凋落枝叶的分解速率及其养分的释放特征,可为杉木人工林养分管理和可持续经营提供参考.收集中龄林(18年)、成熟林(30年)、过熟林(42年)3个发育阶段杉木凋落枝叶,开展凋落枝+叶与凋落枝的分解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探讨杉木生长发育过程中凋落枝叶的分解速率及其养分的释放特征,可为杉木人工林养分管理和可持续经营提供参考.收集中龄林(18年)、成熟林(30年)、过熟林(42年)3个发育阶段杉木凋落枝叶,开展凋落枝+叶与凋落枝的分解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发育阶段两种类型凋落物质量残留率均随分解时间的增加而减小,同一凋落物类型在不同发育阶段之间的质量残留率均差异显著(P<0.05);凋落枝分解95%所需时间(11.19-19.31年)明显大于凋落枝+叶(9.51-11.31年),两种类型凋落物分解时间均表现为过熟林>成熟林>中龄林.两种凋落物类型初始质量不同,凋落枝具有较低的初始N、P含量和较高的C/N、C/P和N/P;分解过程中,两种类型凋落物C、N含量先下降后缓慢上升,P含量则逐渐降低,C/N、C/P和N/P平均值分别为18.24-39.46、1113.41-2027.52和36.63-75.81,均表现为波动变化的特征;C残留率呈波动变化,N残留率呈释放—富集—释放模式,P残留率呈释放—富集模式;分解结束时(264d),C释放率(20.65%-24.91%)较低,N(30.31%-42.52%)和P(33.50%-40.43%)释放率相当.化学计量比表明不同发育阶段杉木凋落枝叶N更易释放,P更易富集,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的动态变化与杉木凋落枝叶分解速率的相关性均达显著水平.可见,凋落物质量对杉木凋落枝叶分解过程具有重要影响,建议适时增加P肥或微生物菌剂、进行杉-阔混交、保护林下植被多样性等途径,提高杉木凋落物质量和养分释放速率.(图4表2参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落物质量 杉木 凋落枝叶 分解速率 养分释放 化学计量比
原文传递
滇中亚高山人工林凋落物分解对模拟氮沉降的响应 被引量:7
9
作者 张雨鉴 宋娅丽 +3 位作者 王克勤 杨晓雨 邢进梅 张转敏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523-2532,共10页
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利用尼龙网袋法对滇中亚高山华山松和云南松两种人工林开展模拟氮(N)沉降下凋落叶和凋落枝原位分解试验,N沉降水平分别为对照(CK,0 g N·m^-2·a^-1)、低N(LN,5 g N·m^-2·a^-1)、中N(MN,15 g N&... 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利用尼龙网袋法对滇中亚高山华山松和云南松两种人工林开展模拟氮(N)沉降下凋落叶和凋落枝原位分解试验,N沉降水平分别为对照(CK,0 g N·m^-2·a^-1)、低N(LN,5 g N·m^-2·a^-1)、中N(MN,15 g N·m^-2·a^-1)和高N(HN,30 g N·m^-2·a^-1)。结果表明:华山松凋落叶和凋落枝年分解率分别为34.8%和18.0%,分别高于云南松凋落叶的32.2%和凋落枝的16.1%。模拟N沉降下,LN处理使华山松凋落叶、枝分解95%所需时间较对照分别减少0.202和1.624年,MN处理分别减少0.045和1.437年,HN处理则分别增加0.840和2.112年;LN处理使云南松凋落叶、枝分解95%所需时间较对照分别减少0.766和4.053年,MN处理分别增加0.366和0.455年,HN处理分别增加0.826和0.906年。经过1年的分解,低N处理促进了华山松和云南松凋落物(叶、枝)的分解,而高N处理表现为抑制作用;N沉降对两种林型凋落物分解的影响与凋落物中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密切相关。可见,凋落物基质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凋落物分解对N沉降的响应情况,尤其是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沉降 纤维素 木质素 凋落叶 凋落枝 华山松 云南松
原文传递
中亚热带不同类型米槠林凋落枝溶解性有机质动态及光谱学特性 被引量:5
10
作者 魏文涛 倪祥银 +4 位作者 岳楷 郭鸿蓉 吴若冰 朱玲 吴福忠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121-2128,共8页
以中亚热带不同类型米槠林为对象,研究了米槠天然林、次生林和人工林凋落枝在生产量持续增加阶段、高峰阶段、持续减少3种生产阶段溶解性有机质的动态及光谱学特性。结果表明:凋落枝生产阶段和森林类型显著影响米槠凋落枝溶解性有机质... 以中亚热带不同类型米槠林为对象,研究了米槠天然林、次生林和人工林凋落枝在生产量持续增加阶段、高峰阶段、持续减少3种生产阶段溶解性有机质的动态及光谱学特性。结果表明:凋落枝生产阶段和森林类型显著影响米槠凋落枝溶解性有机质含量及光谱学特征。米槠天然林在凋落枝生产量持续减少阶段溶解性有机碳(DOC)含量较高,溶解性有机质在254、260和280 nm处的特征紫外吸光值(SUVA_(254)、SUVA_(260)、SUVA_(280))较低,表明该阶段天然林凋落枝质量较高,具有较高的以溶解性有机质为载体的物质循环效率。米槠人工林在凋落枝生产量高峰阶段具有较高的总氮(TN)、总磷(TP)、溶解性总氮(TDN)和溶解性总磷(TDP)含量以及较低的DOC∶TDP和TDN∶TDP值,但次生林凋落枝溶解性有机质含量及其光谱学特征在各阶段无显著差异。米槠天然林和次生林凋落枝DOC、TDN和TDP与气温和降水量呈负相关,人工林凋落枝TDN、TDP与气温和降水量呈正相关。人工林凋落枝生产量在高峰阶段具有较高的养分含量,可能具有相对快速的物质循环效率,天然林在凋落枝生产量下降阶段以凋落枝溶解性有机质为载体的物质循环效率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落枝 溶解性有机质 化学计量比 光谱学特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