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光雷达超远距离测距技术
1
作者 魏龙超 王鹏宇 《宇航计测技术》 CSCD 2024年第3期75-81,共7页
针对超远距离多功能交会对接激光雷达需求,开展基于非相干测距技术的远距离激光测距通信一体化模块研制,在不改变原有雷达主机架构和信号体制下,实现对远距离高动态合作目标的通信测距功能。推导出测距原理,对动态、时钟性能等因素产生... 针对超远距离多功能交会对接激光雷达需求,开展基于非相干测距技术的远距离激光测距通信一体化模块研制,在不改变原有雷达主机架构和信号体制下,实现对远距离高动态合作目标的通信测距功能。推导出测距原理,对动态、时钟性能等因素产生的测距误差进行理论分析,给出速度、时钟性能对测距误差的影响公式。得出在高动态环境下,相对速度与测距周期、双方钟差共同作用产生测距系统误差,且速度越大系统误差越大的结论。设计测距通信一体化演示验证平台,完成测距通信算法的软硬件评估,实测结果与理论推导相符,为后续新体制激光雷达原理样机研制奠定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测距通信 激光雷达 双向单程测距
下载PDF
基于FPGA的UWB隧道内人员定位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2
作者 夏俊辉 李杰 +3 位作者 罗飞舟 彭晓飞 常宏磊 于海波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3,共7页
针对现阶段国内隧道施工中采用的通信定位手段通信信号不佳,无法提供精准定位信号的现象,基于现场可编辑门阵列(FPGA)为主控硬件提出一种以超宽带(UWB)定位技术为原理的无线传输定位系统,UWB定位基本原理基于三边测量算法并在后端数据... 针对现阶段国内隧道施工中采用的通信定位手段通信信号不佳,无法提供精准定位信号的现象,基于现场可编辑门阵列(FPGA)为主控硬件提出一种以超宽带(UWB)定位技术为原理的无线传输定位系统,UWB定位基本原理基于三边测量算法并在后端数据处理中引入自适应卡尔曼滤波进一步提高其定位精度。该系统硬件层面具有低功耗、高效率的优点;算法层面卡尔曼滤波可以使系统达到更高精度,静态测距精度可达到0.1 m以内,动态测距精度可达到0.2 m以内。该系统可对工作人员长时间进行高精度、高效率的定位。经实验验证,该系统能够在无网络的情况下及时进行高精度跟踪定位,具有极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超宽带 自适应卡尔曼滤波 双边双向测距 三边测量算法 鲁棒性
下载PDF
基于电压极差特征的储能电池组早期健康状态检测
3
作者 朱沐雨 马宏忠 宣文婧 《电机与控制应用》 2024年第2期1-9,共9页
为了更加高效地评估储能电池组的健康状态(SOH),提出一种基于电压极差特征的早期健康状态检测方法。首先基于大容量磷酸铁锂储能电池组开展循环老化试验,测量每次循环的电压极差信号,并从中提取关键时间点的电压特征;其次,基于皮尔逊(Pe... 为了更加高效地评估储能电池组的健康状态(SOH),提出一种基于电压极差特征的早期健康状态检测方法。首先基于大容量磷酸铁锂储能电池组开展循环老化试验,测量每次循环的电压极差信号,并从中提取关键时间点的电压特征;其次,基于皮尔逊(Pearson)相关系数及灰色关联度分析法(GRA)筛选与电池组老化高度相关的健康因子。最后,通过麻雀搜索算法(SSA)优化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BiLSTM)的超参数,搭建SSA-BiLSTM健康状态估计模型,实现储能电池组SOH评估;并结合常规机器学习算法验证了健康因子的有效性和估计模型的优越性。结果表明,所提取充放电静置30 min的电压极差特征能够有效反映电池组容量衰退趋势,多种模型验证下SOH估计误差均低于±0.8%。其中,本文所提出的SSA-BiLSTM模型均方根误差(RMSE)低至0.07%。因此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对大容量储能电池组的SOH实现在线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铁锂储能电池组 健康状态评估 电压极差 麻雀搜索算法 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 在线监测
下载PDF
一种适合宽范围输出的双向DC-DC变换器
4
作者 袁义生 卢梓意 刘伟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2-161,共10页
提出一种适合宽范围输出的双向DC-DC变换器。该变换器结构与传统LLC双向DC-DC变换器类似,但通过开关管复用以及将谐振电感增加绕组复用为一个反激变压器,构造了多种工作模式。变换器采用PWM调制,正向功率传输时有中、低两种电压增益模式... 提出一种适合宽范围输出的双向DC-DC变换器。该变换器结构与传统LLC双向DC-DC变换器类似,但通过开关管复用以及将谐振电感增加绕组复用为一个反激变压器,构造了多种工作模式。变换器采用PWM调制,正向功率传输时有中、低两种电压增益模式,反向功率传输时有高、中、低三种电压增益模式,所有模式中均可实现全负载范围内的软开关状态。对各模式的工作原理、增益公式推导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最后以满足4-5节12 V蓄电池的充放电为前提,给出变换器设计和控制方法,并搭建了相应参数的实验样机。实验结果验证了该变换器分析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DC-DC变换器 宽范围 多模式 谐振 软开关
下载PDF
基于UWB的综采工作面推进度测量系统
5
作者 刘清 刘军锋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3-40,共8页
针对目前综采工作面推进度的测量和计算方式存在费时费力、累计误差大、传感器损坏后无法重新计算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UWB测距技术的综采工作面推进度实时测量系统。该系统采用矿用本安型测距分站与测距标志卡组合的方式,通过无线通... 针对目前综采工作面推进度的测量和计算方式存在费时费力、累计误差大、传感器损坏后无法重新计算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UWB测距技术的综采工作面推进度实时测量系统。该系统采用矿用本安型测距分站与测距标志卡组合的方式,通过无线通信实现对综采工作面巷道推进度的实时测量。在综采工作面端头液压支架布置测距分站,在回采巷道固定标志点悬挂测距标志卡,通过巷道内UWB无线信号测距,当即将开采到最近的测距标志卡位置时,撤掉该处测距标志卡,后续测距标志卡接替进行巷道推进度的测量与计算,依此循环往复,不断进行更替测量。结合采煤工艺,建立了依据采煤机位置和液压支架动作的限幅中值平均滤波模型,该模型将限幅滤波、中值滤波、算术平均滤波深度融合,以剔除海量数据中由于受到测量、遮挡等影响而造成的测量偏差较大的无效数据,同时消除有效数据中的最大和最小偏差数据,进一步保证了通过算术平均运算得到的测量值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实现了综采工作面推进度的连续测量。地面测试结果表明,测距分站1的最大误差为0.32 m,误差小于0.2 m的占比为84.62%;测距分站2的最大误差为0.48 m,误差小于0.2 m的占比为76.92%。井下工业性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与矿方实测数据日平均推进度差值为0.13 m,证明了UWB测距技术在井下巷道条件下测距的可行性和基于采煤工艺的推进度测量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采工作面 推进度测量 UWB测距 双边双向测距法 限幅中值平均滤波模型
下载PDF
Counter-Rotating Type Tidal Range Power Unit 被引量:1
6
作者 Toshiaki Suzuki Toshiaki Kanemoto 《Journal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2013年第12期2381-2387,共7页
The counter-rotating type tidal range power unit composed of the axial flow type tandem runners and the peculiar generator with double rotational armatures is proposed to utilize effectively the tidal range. In the un... The counter-rotating type tidal range power unit composed of the axial flow type tandem runners and the peculiar generator with double rotational armatures is proposed to utilize effectively the tidal range. In the unit, the front and the rear runners counter-drive the inner and the outer armatures of the generator, respectively. Besides, the flow runs in the axial direction at the rear runner outlet while the flow has not the swirling component at the front runner inlet, because the angular momentum change through the rear runner must coincides with that through the front runner. Such operations are suitable for bidirectional flows, namely working at the seashore with the rising and the falling tidal ranges, and the unit may be able to take place of the traditional bulb type turbines. To promote more the tidal power generation by this type unit, the runners were modified so as to be suitable for both rising and falling flows. The hydraulic performances are acceptable and take the optimum efficiency at the on-cam operation, while the trailing profiles of the runner blades determine mainly the theoretical outpu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dal power tidan range bidirectional flows counter rotation tandem runners double rotational armatures.
下载PDF
Shape recovery using high dynamic range images
7
作者 郑作勇 Ma Lizhuang Li Zhong 《High Technology Letters》 EI CAS 2008年第4期384-389,共6页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object shape recovery using HDRIs (high dynamic range images) is proposed. The radiance values of each point on the reference sphere and target object are firstly calculated, thus the set of ...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object shape recovery using HDRIs (high dynamic range images) is proposed. The radiance values of each point on the reference sphere and target object are firstly calculated, thus the set of candidate normals of each target point are found by comparing its radiance to that of each reference sphere point. In single-image shape recovery, a smoothness operation is applied to the target normals to obtain a stable and reasonable result; while in photometric stereo, radiance vectors of reference and target objects formed due to illuminations under different fight source directions are directly compared to get the most suitable target normals. Finally, the height values can be recovered from the resulting normal field. Because diffuse and specular reflection are handled in an unified framework with radiance, our approach eliminates the limitation presented in most recovery strategies, i.e., only Lambertian model can be used. The experiment results from the real and synthesized images show the performance of our approa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ape recovery high dynamic range image bidirectional reflectance distribution function (BRDF) reflectance map photometric stereo
下载PDF
一种高电压增益宽范围软开关双向DC-DC变换器 被引量:1
8
作者 袁帆 郝瑞祥 +2 位作者 游小杰 项鹏飞 蔡靖贤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7626-7639,共14页
提出一种高电压增益宽范围软开关双向DC-DC变换器拓扑,其以双向Buck/Boost结构为基础,利用耦合电感的漏感与谐振电容串联谐振,能够在非极端占空比条件下实现高电压增益。耦合电感的漏感与谐振电容组成的谐振腔不仅可以控制循环的漏感能... 提出一种高电压增益宽范围软开关双向DC-DC变换器拓扑,其以双向Buck/Boost结构为基础,利用耦合电感的漏感与谐振电容串联谐振,能够在非极端占空比条件下实现高电压增益。耦合电感的漏感与谐振电容组成的谐振腔不仅可以控制循环的漏感能量,还可以抑制谐振电流的变化,使其在低压侧较宽的电压范围内,全负载工况下均能实现软开关。所提拓扑采用低压侧交错并联、高压侧串联的结构,使其具有低压侧电流纹波小、相电流小、开关管及电容电压应力低等优点。详细分析该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对其电压增益、软开关条件等稳态工作特性进行研究。最后,搭建一台低压侧40~150V、高压侧400V、功率2kW的实验样机,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DC-DC变换器 高电压增益 宽范围 软开关
原文传递
一种新型高增益软开关双向直流变换器
9
作者 明旺 粟时平 +2 位作者 苏乾坤 倪亮 李志轩 《现代电子技术》 2023年第18期104-112,共9页
针对储能设备的充放电应用场景,文中提出一种新型双向直流变换器结构。该变换器具有正向高电压增益、宽输入范围、可实现软开关的特点。通过两个交错并联的电感交替充放电,可以减小输入电流纹波;高压侧的2个分压电容不仅能够将电压增益... 针对储能设备的充放电应用场景,文中提出一种新型双向直流变换器结构。该变换器具有正向高电压增益、宽输入范围、可实现软开关的特点。通过两个交错并联的电感交替充放电,可以减小输入电流纹波;高压侧的2个分压电容不仅能够将电压增益提高1倍,还能在全状态下都实现自动均压。通过增加谐振单元帮助实现开关管的软开关的同时,谐振单元中的开关管也能够实现零电流关断。文中对拓扑的演绎和改进方法进行阐述,对拓扑结构的工作原理、软开关实现方式进行分析;并与其他的相似拓扑结构进行性能比较。最后通过搭建仿真模型验证设计的变换器结构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变换器具有比传统Boost-Buck电路更高的正向电压增益,能够实现能量双向流动;且无论正向升压模式还是反向降压模式,都能够实现主要开关的软开关,以达到减小拓扑结构自身损耗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直流变换器 高增益 软开关 宽范围 Boost-Buck电路 谐振单元 拓扑结构
下载PDF
一种新型单级双向隔离AC-DC变换器 被引量:7
10
作者 孙孝峰 肖洒 +1 位作者 申彦峰 王宝诚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916-2925,共10页
提出一种适用于V2G(Vehicle tǒgrid,VZG)和电网-蓄电池储能等系统的单级双向隔离AC-DC变换器。该变换器可实现高效率、高功率密度,及能量双向传输。该文介绍该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功率传输特性,分析并设计软开关ZVS(zero voltage switch... 提出一种适用于V2G(Vehicle tǒgrid,VZG)和电网-蓄电池储能等系统的单级双向隔离AC-DC变换器。该变换器可实现高效率、高功率密度,及能量双向传输。该文介绍该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功率传输特性,分析并设计软开关ZVS(zero voltage switching,ZVS)的实现,最终可在宽增益范围和全负载情况下实现软开关,并制作一台500 W的实验样机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变换器 AC-DC变换器 功率因数校正 宽增益范围 零电压开关
原文传递
一种全功率范围零电压开通的电流型双向隔离DC-DC变换器 被引量:9
11
作者 孙孝峰 吴晓颖 +2 位作者 申彦峰 崔明勇 李昕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282-2292,共11页
针对传统电流型双向变换器存在的低压侧开关高电压尖峰和硬开关现象,提出一种可在全功率范围内实现实际零电压开通(ZVS)的电流型双向隔离DC-DC变换器。该变换器的一次侧Boost半桥能有效抑制开关管的高电压尖峰;二次侧为两个有源半桥并联... 针对传统电流型双向变换器存在的低压侧开关高电压尖峰和硬开关现象,提出一种可在全功率范围内实现实际零电压开通(ZVS)的电流型双向隔离DC-DC变换器。该变换器的一次侧Boost半桥能有效抑制开关管的高电压尖峰;二次侧为两个有源半桥并联,通过调整二次侧桥内移相角可改变实现ZVS的反向电流的大小。该变换器通过采用混合移相+脉宽调制(PWM)控制,可使所有开关管在全功率范围内实现实际ZVS。首先,介绍变换器的工作原理;然后,详细分析变换器的功率传输特性和软开关特性;最后,搭建一台30~60V输入、400V/2.5A的实验样机,验证了所提变换器及其控制策略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输入电压范围 电流型双向隔离DC-DC变换器 移相+PWM控制 零电压开通
下载PDF
宽电压双向电流源高频链逆变拓扑 被引量:3
12
作者 蔡可健 俞阿龙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0-65,共6页
提出了一种双向电流源高频链逆变器,详细介绍了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控制原理,给出了控制方案和主要参数设计。通过实验证明了该电路具有良好的稳态和动态特性,负载适应性好,运行可靠,具有四象限运行的能力。该逆变器工作过程中的正激通路... 提出了一种双向电流源高频链逆变器,详细介绍了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控制原理,给出了控制方案和主要参数设计。通过实验证明了该电路具有良好的稳态和动态特性,负载适应性好,运行可靠,具有四象限运行的能力。该逆变器工作过程中的正激通路被辅助开关管关断,使得占空比不受拓扑的限制,最大占空比可以大于0.5,从而减小了功率开关管的应力,得到了较宽范围的输出、输入电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器 电流源 高频链 宽电压 反激 双向
下载PDF
时距估计干扰效应的研究与思考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志杰 黄希庭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84-88,共5页
已有的研究从不同作业类型下的干扰效应和相关的理论解释两个方面对时距估计干扰效应进行了剖析 ,未来的研究应以分段 /综合模型为基础进行探讨 ,时距加工的认知神经研究促进了人们对时间信息加工实质的理解。
关键词 认知 人格特征 时距估计 干扰效应 双向干扰 加工资源 分段/综合模型
下载PDF
带有分段饱和电感的宽功率范围双向Buck/Boost变换器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乐丽琴 贺素霞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401-1406,共6页
为解决固定的电感器设计通常导致变换器轻载时电流纹波较大、重载时动态性能较差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使用分段饱和电感器代替固定电感器设计宽功率范围双向Buck/Boost变换器,利用饱和电感的非线性特点,使电感值跟随负载与传输功率的大小... 为解决固定的电感器设计通常导致变换器轻载时电流纹波较大、重载时动态性能较差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使用分段饱和电感器代替固定电感器设计宽功率范围双向Buck/Boost变换器,利用饱和电感的非线性特点,使电感值跟随负载与传输功率的大小而变化。在分析双向Buck/Boost变换器工作原理的基础上,讨论了电感值对系统的影响,给出了饱和电感器的设计步骤,并通过仿真与实验证明了上述方法的正确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电感 宽功率范围 双向Buck-Boost变换器
下载PDF
一种新型的双输入双向DC-DC变换器 被引量:4
15
作者 赵世伟 沈超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3-131,共9页
针对单输入半桥型双向DC-DC变换器回流功率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双输入双向DC-DC变换器。该双向变换器利用开关网络构造出双输入结构,通过控制输入侧开关管不同导通状态,能在变换器原边生成占空比可调的三电平方波电压,从而实现双... 针对单输入半桥型双向DC-DC变换器回流功率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双输入双向DC-DC变换器。该双向变换器利用开关网络构造出双输入结构,通过控制输入侧开关管不同导通状态,能在变换器原边生成占空比可调的三电平方波电压,从而实现双重移相的控制效果,使得回流功率减小,电流应力降低。详细地介绍和分析了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开关模态以及功率传输情况,建立了变换器传输功率和回流功率的数学模型,通过对比不同电压调节比下双输入和单输入变换器的回流功率可知,该双输入变换器能有效减小回流功率,提升变换器性能。同时通过对传输功率的分析推导发现,该变换器在开关管电压应力相同的情况下能扩大其功率传输的范围。最后,通过一个200 W的样机验证了所提拓扑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DC-DC变换器 双输入 双重移相 传输功率 回流功率 功率范围
下载PDF
基于DSP双向开关型无桥PFC变换器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林朝明 《电气技术》 2015年第7期68-71,共4页
对一种新颖前沿的单相双向开关型AC/DC无桥PFC拓扑进行研究,采用数字化前馈补偿,改善传统双环输入电流畸变问题,通过引入该种MCM数字前馈占空比补偿,使得系统在负载全功率范围内,输入电流波形不受电感连断续下模型差异的影响,都能得到... 对一种新颖前沿的单相双向开关型AC/DC无桥PFC拓扑进行研究,采用数字化前馈补偿,改善传统双环输入电流畸变问题,通过引入该种MCM数字前馈占空比补偿,使得系统在负载全功率范围内,输入电流波形不受电感连断续下模型差异的影响,都能得到一个较好的PFC效果。对于外环电压带宽低,采用输出负载电流前馈,改善其动态性能。最后搭建1k W的无桥PFC样机,并在该平台上验证了该套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开关 无桥PFC MCM前馈补偿 输入电流畸变 全功率范围
下载PDF
双向蒸汽流量的测量 被引量:3
17
作者 叶非 叶海清 纪纲 《石油化工自动化》 CAS 2012年第2期56-59,共4页
双向蒸汽质量流量测量是一项特殊的流量测量课题。双向孔板不切斜角,节流件两个端面均应符合国家标准中关于上游端面的规定,节流件的两个直角边均应符合国家标准中关于上游边缘的规定。通常采用2台差压变送器分别测量正反向差压,用1台... 双向蒸汽质量流量测量是一项特殊的流量测量课题。双向孔板不切斜角,节流件两个端面均应符合国家标准中关于上游端面的规定,节流件的两个直角边均应符合国家标准中关于上游边缘的规定。通常采用2台差压变送器分别测量正反向差压,用1台压力变送器测量正向流正端取压口压力,并根据关系式计算反向流正端口取压口压力,几路信号送流量二次表判断流动方向和计算蒸汽质量流量。双向孔板流量计可按JJG640规程用几何法进行检定。另外,对于要求不高的测量点,也可用菱形截面阿牛巴均速管流量计测量。时差法超声流量计也具有双向流测量能力,可用导波板降低外夹式换能器安装处的温度,用于温度不高于400℃的蒸汽双向流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流 双向孔板 双量程 阿牛巴 声阻抗比
下载PDF
基于双向测距的伪卫星网络高精度时钟同步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韩雅兰 黄智刚 赵昀 《遥测遥控》 2010年第3期8-11,20,共5页
针对室内高精度定位中伪卫星网络的时钟同步问题,提出利用SCPA系统双向测距技术,基于卡尔曼滤波估计算法,实现伪卫星间时钟高精度同步的方法,并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同步精度平均可达0.003ns。
关键词 伪卫星 SCPA 双向测距 卡尔曼滤波 时钟同步
下载PDF
双向开关型PFC变换器数字化控制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黄志良 林琼斌 +1 位作者 蔡逢煌 叶开明 《电气自动化》 2015年第4期4-6,共3页
对一种新颖前沿的单相双向开关型AC/DC维也纳(Vienna)PFC拓扑进行研究,采用数字化前馈补偿,改善传统双环输入电流畸变问题,通过引入MCM数字前馈占空比补偿,使得系统在负载全功率范围内,输入电流波形不受电感连断续下模型差异的影响,得... 对一种新颖前沿的单相双向开关型AC/DC维也纳(Vienna)PFC拓扑进行研究,采用数字化前馈补偿,改善传统双环输入电流畸变问题,通过引入MCM数字前馈占空比补偿,使得系统在负载全功率范围内,输入电流波形不受电感连断续下模型差异的影响,得到了较好的PFC效果。通过理论分析,推导出MCM前馈占空比补偿的表达式,最后搭建1 k W的Vienna-PFC样机,并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开关 维也纳PFC MCM前馈补偿 输入电流畸变 全功率范围
下载PDF
应用于超级电容储能的开关准Z源双向DC/DC变换器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戴云飞 祝龙记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19,共9页
为了解决超级电容储能系统中超级电容升降压变换比较低以及输出电压波动较大的问题,同时在升压时提高充电速度,本文提出一种新颖的开关准Z源双向DC/DC变换器。该变换器添加了2个开关电容,升压过程中电压增益提升1/4,降压过程中降压系数... 为了解决超级电容储能系统中超级电容升降压变换比较低以及输出电压波动较大的问题,同时在升压时提高充电速度,本文提出一种新颖的开关准Z源双向DC/DC变换器。该变换器添加了2个开关电容,升压过程中电压增益提升1/4,降压过程中降压系数减小1/5,并使开关管的电压应力降低1/5。论述了超级电容升压放电模式以及充电降压模式的工作过程,并设计了电压/电流双闭环升压控制策略,使输出电压波动小于0.98%,电感电流幅度减小0.82 A。同时设计恒电流转恒电压降压控制策略,提升9.26%充电速率。MATLAB仿真证明了所提变换器的特性和理论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电容 储能系统 双向DC/DC变换器 宽电压增益范围 控制策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