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vestigation of possible risk factors in the development of seasonal allergic conjunctivitis 被引量:1
1
作者 Umit Dogan Sümeyra Agc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2018年第9期1508-1513,共6页
AIM: To analyze the possible risk factors in the development of seasonal allergic conjunctivitis(SAC) through an evaluation of skin allergy tests and data obtained from questionnaires.METHODS: The study included a... AIM: To analyze the possible risk factors in the development of seasonal allergic conjunctivitis(SAC) through an evaluation of skin allergy tests and data obtained from questionnaires.METHODS: The study included a total of 75 SAC patients and 71 control subjects without SAC diagnosis who were admitted to the Abant Izzet Baysal University Medical Faculty Ophthalmology Clinic between March 2016 and December 2016. Skin prick tests were performed for all participants. Serum levels of total IgE and 25-OH vitamin D were also measured. In the tear, total IgE levels were measured. Moreover, possible risk factors for the onset of SAC(smoking, paracetamol exposure, vitamin D supplementation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etc.) were examined for all patients by both prenatal and postnatal aspects.RESULTS: The patients with SAC were found to have a history of maternal paracetamol exposure during the prenatal period. Likewise, in the same patient group, the duration of postnatal vitamin D supplementation was shorter(P〈0.001). However,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SAC and maternal antibiotic exposure, maternal smoking, the mode of delivery and birth weight, as well as presence of pets. Moreover, patients with SAC were more likely to have asthma, allergic rhinitis and oral allergy syndrome. We have also found that SAC patients' mothers and siblings were more likely to have allergic conjunctivitis. Likewise, their fathers were more likely to have allergic rhinitis. CONCLUSION: Prenatal maternal paracetamol exposure and shorter duration of vitamin D supplementation in the postnatal period may play a role in development of SAC. Therefore prevention of unnecessary gestational paracetamol intake and vitamin D supplementation during infancy could potentially reduce the onset and development of SA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junctival disease seasonal allergic conjunctivitis type hypersensitivity reaction
原文传递
抗纤益心方对扩张型心肌病大鼠心肌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7
2
作者 王振涛 韩丽华 +2 位作者 朱明军 柴松波 曹程浩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496-1500,共5页
目的:探讨抗纤益心方(党参、黄芪、茯苓、白术、丹参、川芎、红花、赤芍、泽兰、益母草)抑制扩张型心肌病(DCM)大鼠心室重构的机制。方法:采用自主饮用呋喃唑酮水溶液建立DCM大鼠模型,8周后,存活大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14只)16周时,处死... 目的:探讨抗纤益心方(党参、黄芪、茯苓、白术、丹参、川芎、红花、赤芍、泽兰、益母草)抑制扩张型心肌病(DCM)大鼠心室重构的机制。方法:采用自主饮用呋喃唑酮水溶液建立DCM大鼠模型,8周后,存活大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14只)16周时,处死动物。用免疫组化法(SP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检测心肌组织Ⅰ、Ⅲ型胶原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心肌间质内Ⅰ、Ⅲ型胶原大量增生,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中西药联用组、大剂量组心肌内Ⅰ、Ⅲ型胶原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5);大剂量组与卡托普利组比较无差别(P>0.05),与小剂量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M大鼠心肌呈明显纤维化,与Ⅰ、Ⅲ型胶原在心肌组织内较高的表达存在密切关系。抗纤益心方能够抑制心肌间质Ⅰ、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从而起到抑制心室重构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纤益心方 扩张型心肌病 心室重构 、Ⅲ型胶原 免疫组化法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IgE与其高亲和力受体FcεRⅠ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唐昊 修清玉 韩焕兴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6期57-59,64,共4页
IgE在I型变态反应中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其与效应细胞上的IgE高亲和力受体(FcεRI)结合,从而触发细胞内一系列信号转导,使肥大细胞发生脱颗粒并释放大量炎性介质是哮喘等过敏性疾病的重要发病机制。本文主要针对IgE及其受体FcεRI的生... IgE在I型变态反应中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其与效应细胞上的IgE高亲和力受体(FcεRI)结合,从而触发细胞内一系列信号转导,使肥大细胞发生脱颗粒并释放大量炎性介质是哮喘等过敏性疾病的重要发病机制。本文主要针对IgE及其受体FcεRI的生物学特点以及它们相互结合这一重要步骤的结构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E IgE高亲和力受体 IgE-FcεR复合物 型变态反应
下载PDF
氟对大鼠成骨细胞Ⅰ型胶原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李丹 李艳辉 +1 位作者 范哲 李广生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9-131,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的氟对体外培养大鼠乳鼠成骨细胞中Ⅰ型胶原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Wistar大鼠乳鼠成骨细胞,给予不同剂量的氟,提取RNA,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Ⅰ型胶原mRNA: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方法检测培...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的氟对体外培养大鼠乳鼠成骨细胞中Ⅰ型胶原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Wistar大鼠乳鼠成骨细胞,给予不同剂量的氟,提取RNA,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Ⅰ型胶原mRNA: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方法检测培养液上清中的Ⅰ型胶原蛋白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2及4 mg/L F-均能促进Ⅰ型胶原表达,但在蛋白质表达方面培养48 h后只有2、4 mg/L F-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培养72 h后各加氟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在mRNA表达方面培养48 h后只有2 mg/L F-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培养 72 h后2 mg/L F-和4 mg/L F-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氟可促进成骨细胞Ⅰ型胶原的表达,且与氟化物水平以及作用时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 氟化钠 成骨细胞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下载PDF
福建省两株HTLV-Ⅰ前病毒外膜区部分env核苷酸序列测定及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秦占芬 黄如欣 +1 位作者 张洪涛 季阳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 :了解我国福建省HTLV Ⅰ感染的来源和亚型。方法 :对福建省发现的两株HTLV Ⅰ ,用PCR扩增HTLV Ⅰ部分env 5 2 2bp的片段 (gp46 5’末端和 gp2 1的大部分 ) ,全自动测序仪测序 ,并分析此两株HTLV Ⅰ与HTLV Ⅰ各亚型代表株的核苷酸... 目的 :了解我国福建省HTLV Ⅰ感染的来源和亚型。方法 :对福建省发现的两株HTLV Ⅰ ,用PCR扩增HTLV Ⅰ部分env 5 2 2bp的片段 (gp46 5’末端和 gp2 1的大部分 ) ,全自动测序仪测序 ,并分析此两株HTLV Ⅰ与HTLV Ⅰ各亚型代表株的核苷酸、氨基酸的同源性。结果 :获得福建省两株HTLV Ⅰ的部分env核苷酸序列 (6 0 6 5~ 6 5 44 )和编码氨基酸序列 (2 96~ 45 5 )。结论 :福建省的这两株HTLV Ⅰ与日本的HTLV Ⅰ (MT2和H5 )核苷酸、氨基酸序列接近 ,属A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TLV-I 核苷酸序列 PCR 福建
下载PDF
冻干羊膜致Ⅰ型超敏反应的变应原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涂桂林 赵淑娥 +3 位作者 华萍 余万霰 万丽丹 吕虎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0年第7期22-25,F0003,共5页
目的研究冻干人羊膜的变应原性及其致敏后发生Ⅰ型超敏反应的可能性。方法建立豚鼠全身主动过敏实验动物模型。将动物随机数字方法分为冻干羊膜组、新鲜蛋清阳性对照组和PBS液阴性对照组,每组20只。观察豚鼠在致敏期和激发后的Ⅰ型超敏... 目的研究冻干人羊膜的变应原性及其致敏后发生Ⅰ型超敏反应的可能性。方法建立豚鼠全身主动过敏实验动物模型。将动物随机数字方法分为冻干羊膜组、新鲜蛋清阳性对照组和PBS液阴性对照组,每组20只。观察豚鼠在致敏期和激发后的Ⅰ型超敏反应,化学荧光法分析外周血组胺含量,血液流变分析系统检测全血高切变率黏度、全血低切变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4项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致敏期间各组豚鼠的体质量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激发后冻干羊膜组豚鼠与阴性对照组均无异常反应;冻干羊膜组外周血组胺含量及4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与阴性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阳性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冻干羊膜一般不具有变应原性,不会引起Ⅰ型超敏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干羊膜 变应原 型超敏反应
下载PDF
Ⅰ、Ⅲ型前胶原mRNA在门脉高压症病人脾静脉壁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海洋 杨镇 +3 位作者 张彤 武小勇 王昕琛 裘法祖 《贵州医药》 CAS 2004年第2期106-108,共3页
目的研究Ⅰ、Ⅲ型前胶原mRNA在门脉高压症时脾静脉壁的表达 ,探讨细胞外基质在门脉高压性血管病变发生中的作用。方法试验组为乙肝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病人 18例 ,男 12例 ,女 6例 ,平均年龄 4 8.5岁。住院期间行择期脾切除加贲周血管离... 目的研究Ⅰ、Ⅲ型前胶原mRNA在门脉高压症时脾静脉壁的表达 ,探讨细胞外基质在门脉高压性血管病变发生中的作用。方法试验组为乙肝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病人 18例 ,男 12例 ,女 6例 ,平均年龄 4 8.5岁。住院期间行择期脾切除加贲周血管离断术。选取同济医院同期因外伤性脾破裂急诊入院行脾切除术患者 10例 ,男 7例 ,女 3例 ,平均年龄 31岁。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Ⅰ、Ⅲ型前胶原mRNA在门脉高压症时脾静脉壁的表达。结果门脉高压症时脾静脉壁 (α1)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明显增高 (P <0 .0 1) ,但门脉高压症病人脾静脉壁 (α1)I型前胶原mRNA表达与非门脉高压症病人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Ⅲ型前胶原及胶原可能是门脉高压症时导致血管构形改建的重要细胞外基质 ,门脉高压性血管病变可能存在着与其他系统血管病变不同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胶原 MRNA 门脉高压症 脾静脉壁 表达 发病机制
下载PDF
祛风合剂对Ⅰ型变态反应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沈小珩 朱伟嵘 +1 位作者 许建中 戴云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39-41,共3页
为研究祛风合剂抗Ⅰ型变态反应的药理作用 ,进行小鼠耳异种被动皮肤过敏试验(PCA)、大鼠颅骨骨膜肥大细胞脱颗粒试验、大鼠组胺诱发的足跖肿造型试验 ,观察祛风合剂大、小剂量和西药 (异丙肾上腺素、异丙嗪 )对其影响。结果 :大、小剂... 为研究祛风合剂抗Ⅰ型变态反应的药理作用 ,进行小鼠耳异种被动皮肤过敏试验(PCA)、大鼠颅骨骨膜肥大细胞脱颗粒试验、大鼠组胺诱发的足跖肿造型试验 ,观察祛风合剂大、小剂量和西药 (异丙肾上腺素、异丙嗪 )对其影响。结果 :大、小剂量祛风合剂均对小鼠耳异种被动性皮肤过敏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且其作用与异丙肾上腺素相似 ;大、小剂量祛风合剂、异丙肾上腺素都能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 ,但祛风合剂作用弱于异丙肾上腺素 ,且大、小剂量组之间无明显差异 ,P>0 0 5;光镜下肥大细胞形态学呈现类似变化 ;祛风合剂能抑制由组胺诱发的足跖肿 ,但作用比异丙嗪弱 ,在 3 0min和 2 4 0min时 ,小剂量组优于大剂量组 ,P <0 0 5。提示祛风合剂可抑制抗原与特异性IgE结合 ,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及抗组胺 ,从而起到抗Ⅰ型变态反应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祛风合剂 型变态反应 小鼠耳异种被动皮肤过敏试验 大鼠颅骨骨膜肥大细胞脱颗粒试验 大鼠组胺诱发足跖肿造型试验
下载PDF
牛肾小血管匀浆粗提物致家兔血管损伤的实验研究——Ⅰ.抗体及免疫荧光反应
9
作者 章敏 宝勒日 +5 位作者 张月梅 李仁 崔华子 朱平 迟月明 王斌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1年第3期148-151,239,共4页
以牛肾小血管匀浆粗提物免疫家兔诱发Ⅱ型变态反应。血中抗体效价随免疫次数增加而上升。在抗体量少时环状试验易于检出;抗体价高时,适用琼脂双扩散技术。抗体价呈正态分布曲线,8周末为峰顶以后逐渐下降。早期活检肾的细动脉及小球呈明... 以牛肾小血管匀浆粗提物免疫家兔诱发Ⅱ型变态反应。血中抗体效价随免疫次数增加而上升。在抗体量少时环状试验易于检出;抗体价高时,适用琼脂双扩散技术。抗体价呈正态分布曲线,8周末为峰顶以后逐渐下降。早期活检肾的细动脉及小球呈明显荧光,较大口径小动脉呈一般荧光,大血管阴性。其它脏器细动脉荧光随时间增加而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态反应 环状试验 免疫荧光 Ⅱ型
下载PDF
四川省两株脊髓灰质炎Ⅰ型野病毒的核酸序列分析
10
作者 何吉兰 童文彬 +1 位作者 孙莉 秦明辉 《现代预防医学》 CAS 2000年第3期340-341,共2页
目的 :探索脊髓灰质炎 (脊灰 )流行与野毒株性状的关系。方法 :选择了 1991年安岳县和 1992年会东县各一例临床诊断为脊灰的患者 ,从其粪便标本中各分离出一株病毒 ,用微量中和试验进行血清学鉴定 ,PCR— RFL P法进行型内鉴定 ,对 VP1区... 目的 :探索脊髓灰质炎 (脊灰 )流行与野毒株性状的关系。方法 :选择了 1991年安岳县和 1992年会东县各一例临床诊断为脊灰的患者 ,从其粪便标本中各分离出一株病毒 ,用微量中和试验进行血清学鉴定 ,PCR— RFL P法进行型内鉴定 ,对 VP1区 30 0个核苷酸进行测序。结果 :血清学定型均为脊灰 型病毒 ,经 PCR— RFL P法检测 ,判为野病毒。核酸序列分析证实两株病毒与 Sabin 有明显差异为野病毒。两毒株间核酸序列不完全一致 ,有 2 0个核苷酸的差异。结论 :不同年份、不同地方流行株间的序列有差异。四川省脊灰流行与毒株间核酸序列的差异有关。但我国现行疫苗 OPV能有效预防我省脊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灰型野病毒 序列分析 流行株 PCR-RFLP
下载PDF
Ⅰ型胶原α1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陶军 许永武 +2 位作者 郑雪丽 袁忠 张祥英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 探讨Ⅰ型胶原α1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相关性。方法 (1)选出6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其中髋部骨折组30例均为新近骨折并有X线片为诊断依据;(2)30例健康对照组,性别、年龄与之对应;(3)全部对象均行骨密... 目的 探讨Ⅰ型胶原α1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相关性。方法 (1)选出6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其中髋部骨折组30例均为新近骨折并有X线片为诊断依据;(2)30例健康对照组,性别、年龄与之对应;(3)全部对象均行骨密度测定;(4)采静脉血,EDTA抗凝;(5)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白细胞,置-80℃保存;(6)分离的白细胞中提DNA;(7)ARMS-PCR检测。结果 6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中选出1例Ss型,其余均为SS型;30例健康对照组均为ss型。结论 Ⅰ型胶原α1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性骨折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胶原α1 基因多态性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相关性 骨密度 测定
下载PDF
卡介菌多糖核酸对Ⅰ型变态反应模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分泌TNF-α影响的动态观察
12
作者 王海飞 胡晓梅 +4 位作者 孙宇 陆海涛 李雪飞 高阳 段昕所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6年第8期727-729,共3页
目的观察卡介菌多糖核酸(BCG-PSN)对Ⅰ型变态反应模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分泌TNF-α的动态变化的影响。方法应用卵清蛋白注射雾化吸入致敏激发法建立Ⅰ型变态反应小鼠模型。依据培养巨噬细胞的RPMI-1640完全培养基中所含卡介菌多糖核酸浓... 目的观察卡介菌多糖核酸(BCG-PSN)对Ⅰ型变态反应模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分泌TNF-α的动态变化的影响。方法应用卵清蛋白注射雾化吸入致敏激发法建立Ⅰ型变态反应小鼠模型。依据培养巨噬细胞的RPMI-1640完全培养基中所含卡介菌多糖核酸浓度的不同进行分组,设非模型组(NG组),模型给药组(0μl/ml、20μl/ml、40μl/ml、80μl/ml)共五组,作用时间分为12 h、24 h、36 h三个时间点。实时荧光PCR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巨噬细胞分泌TNF-α的水平。结果实时荧光PCR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得TNF-αmRNA和TNF-α模型组腹腔巨噬细胞较非模型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模型组随BCG-PSN浓度的升高TNF-αmRNA和TNF-α表达量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作用时间延长,TNF-αmRNA和TNF-α表达量明显增高。结论Ⅰ型变态反应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分泌TNF-α水平降低,BCG-PSN可增加巨噬细胞分泌TNF-α的水平,参与拮抗Ⅰ型变态反应,提示其在Ⅰ型变态反应的临床治疗方面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型变态反应 卡介菌多糖核酸 巨噬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电针刺天井、清冷渊配合至阴点刺放血对Ⅰ型超敏反应模型大鼠IL-4、IFN-γ表达水平影响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启秀 张杨 +1 位作者 赵宏亮 陈以国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3年第4期62-64,共3页
[目的]观察电针刺天井、清冷渊配合至阴点刺放血对Ⅰ型超敏反应模型大鼠IL-4、IFN-γ表达水平影响。[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40只健康雌雄各半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4组(10只/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阳性药物组。... [目的]观察电针刺天井、清冷渊配合至阴点刺放血对Ⅰ型超敏反应模型大鼠IL-4、IFN-γ表达水平影响。[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40只健康雌雄各半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4组(10只/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阳性药物组。空白对照组不予处理,模型组按10mL/Kg.d予生理盐水灌胃。第6d开始,阳性药物组予等体积顺尔宁悬浊液灌胃干预,电针组针刺天井、清冷渊配合至阴点刺放血,连续灌胃及电针刺14d。药物与电针干预14d后,用手术剪取下以激发注射部位为中心的1cm×1cm皮肤组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皮肤组织中IL-4、IFN-γ表达水平,通过录像回放统计大鼠搔抓次数。[结果]电针可减少大鼠搔抓次数(P<0.01),同时具有上调INF-γ表达水平从而抑制IL-4表达的作用(P<0.01),对比顺尔宁片在缓解瘙痒症状、恢复细胞因子分泌平衡方面有相似治疗作用(P>0.05)。[结论]电针能够有效干预造模大鼠Ⅰ型超敏反应,改善瘙痒症状,上调INF-γ表达水平从而抑制IL-4表达,与顺尔宁片比较在改善Ⅰ型超敏反应症状方面有相似作用;其机制可能为上调INF-γ表达水平从而抑制IL-4表达,恢复细胞因子分泌平衡,从而治疗Ⅰ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点刺放血 型超敏反应 大鼠 行为学变化 IL-4、IFN-γ表达水平 顺尔宁 卵蛋白配制 天井 清冷渊 至阴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原文传递
界线类偏瘤型麻风伴Ⅰ型麻风反应一例
14
作者 唐艳丽 沈利玲 +1 位作者 竺璐 于小兵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0年第4期232-233,235,共3页
患者,男,27岁。全身水肿性红斑、斑丘疹伴痛,高热1周。组织液抗酸染色查菌BI 3.40。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变薄,表真皮间无浸润带,真皮内成团淋巴细胞、组织细胞、泡沫细胞等浸润,累及脂肪层和附属器。2年前患者曾诊断为BL麻风,抗麻风联... 患者,男,27岁。全身水肿性红斑、斑丘疹伴痛,高热1周。组织液抗酸染色查菌BI 3.40。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变薄,表真皮间无浸润带,真皮内成团淋巴细胞、组织细胞、泡沫细胞等浸润,累及脂肪层和附属器。2年前患者曾诊断为BL麻风,抗麻风联合化疗治疗1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线类偏瘤型麻风 型麻风反应
下载PDF
Ⅰ型变态反应过敏原体外诊断现状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立营 赵权 《中国疗养医学》 2019年第9期940-941,共2页
变态反应是指免疫系统对一些对机体无危害性的物质发生过度的免疫应答,对机体造成伤害。Ⅰ型变态反应是由IgE抗体介导的速发型过敏反应,本文通过对Ⅰ型变态反应的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体外诊断不同技术进行阐述,对影响诊断结果的重要因... 变态反应是指免疫系统对一些对机体无危害性的物质发生过度的免疫应答,对机体造成伤害。Ⅰ型变态反应是由IgE抗体介导的速发型过敏反应,本文通过对Ⅰ型变态反应的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体外诊断不同技术进行阐述,对影响诊断结果的重要因素进行分析,对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体外诊断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变态反应 过敏原体外诊断 前景
下载PDF
《Ⅰ型超敏反应》说课设计
16
作者 陈菲 《科技视界》 2019年第33期186-187,共2页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是高职护理专业中比较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Ⅰ型超敏反应》是《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中免疫部分比较重要的章节,本文以说课形式通过教学分析、设计思路、教学过程及效果反思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并与同仁进行...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是高职护理专业中比较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Ⅰ型超敏反应》是《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中免疫部分比较重要的章节,本文以说课形式通过教学分析、设计思路、教学过程及效果反思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并与同仁进行交流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超敏反应 说课 教学设计
下载PDF
自血疗法治疗变应性鼻炎(肺气虚寒型)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亚琴 唐李梅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9期108-111,共4页
目的探究变应性鼻炎(肺气虚寒型)患者实施自血疗法治疗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合计纳入肺气虚寒型变应性鼻炎患者102例(2019年9月—2020年9月),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患者进行西医常规疗法(盐酸左西替利嗪胶囊、布地奈德鼻喷剂),... 目的探究变应性鼻炎(肺气虚寒型)患者实施自血疗法治疗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合计纳入肺气虚寒型变应性鼻炎患者102例(2019年9月—2020年9月),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患者进行西医常规疗法(盐酸左西替利嗪胶囊、布地奈德鼻喷剂),观察组(51例)患者在西医常规疗法(盐酸左西替利嗪胶囊、布地奈德鼻喷剂)基础上进行自血疗法治疗,数据观察:疗效、血清白细胞介素-12(IL-12)及白细胞介素-35(IL-35)水平变化、鼻部症状总评分(TNSS)变化、免疫球蛋白A(IgA)及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变化、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与鼻眼结膜相关生活质量问卷调查量表(RQLQ)评分变化、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对照组(84.31%,43/51)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96.08%,49/51)更高(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TNSS评分、VAS评分及RQLQ评分、IL-12及IL-35水平、IgA、IgG及IgM水平均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TNSS评分、VAS评分及RQLQ评分、IL-12及IL-35水平、IgA、IgG及IgM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1例恶心,观察组无不良反应(P>0.05)。结论自血疗法可显著提升肺气虚寒型变应性鼻炎患者临床疗效,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气虚寒型变应性鼻炎 自血疗法 疗效 TNSS评分 免疫功能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Studies on Treating Eczema by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with Anti-Type Ⅳ Allergic Activity 被引量:1
18
作者 林熙然 涂彩霞 +3 位作者 孟宪民 杨春梅 高明阳 谷玲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SCIE CAS 2001年第1期7-11,共5页
Objective: To study Chinese herbal prescription for treatment of eczema on the basis of the suppressive effect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with type Ⅳ allergic reaction. Methods: Various formulae composed of Chinese... Objective: To study Chinese herbal prescription for treatment of eczema on the basis of the suppressive effect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with type Ⅳ allergic reaction. Methods: Various formulae composed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possessing suppressive effect on murine 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 were formed following the therapeutic principl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reating eczema, and their effect on ear swelling, ear flake weight, dermal inflammatory infiltration cell count and plasma level of 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 ( CGRP) were examined in mice with dinitrofluorobenzene induced dermatitis. The prescription, Composite Poria Decoction was formulated and made into granule form, which was used to treat 63 cases of eczema (atopic dermatitis was excluded), and compared with 59 cases treated with antihistaminic that was aimed at the type I allergic reaction. Results: Experimental study showed that all the 4 Chinese prescriptions had the effect of anti type Ⅳ allergic reaction, among them, the formula for cooling blood and removing Heat, Wind and Dampness evil possessed the most potent effect in suppressing murine dermatitis, and it was also able to up regulate the plasma CGRP concentration. The clinical cure rate of Composite Poria Granule treatment was 47.6%, and that of the control was 22.0%.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 u =2.9555, P <0.01). Conclusions: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has the effect of anti type Ⅳ allergic reaction. Composite Poria Granule has good effect in treating ecze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ZEMA type allergic reaction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prescription
原文传递
抗Ⅳ型变态反应中药治疗湿疹的研究 被引量:32
19
作者 林熙然 涂彩霞 +2 位作者 杨春梅 高明阳 谷玲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58-260,共3页
在抗Ⅳ型变态反应中药实验研究的基础上,研究治疗湿疹的中药复方。方法:将具有抑制小鼠接触性皮炎作用的中药,按中医治疗湿疹的治则配成不同方剂。研究其对二硝基氟苯诱导小鼠皮炎耳厚度、重量、真皮炎症细胞数和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 在抗Ⅳ型变态反应中药实验研究的基础上,研究治疗湿疹的中药复方。方法:将具有抑制小鼠接触性皮炎作用的中药,按中医治疗湿疹的治则配成不同方剂。研究其对二硝基氟苯诱导小鼠皮炎耳厚度、重量、真皮炎症细胞数和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影响。以中医治疗湿疹的治则为指导,制成复方茯苓冲剂,用于治疗不包括异位性皮炎的湿疹63例,与59例用抗组织胺剂(作用于Ⅰ型变态反应)治疗者比较。结果:实验研究显示中药的4个方剂均有抗Ⅳ型变态反应的作用,其中以凉血清热祛风利湿方作用最强;同时该方还可上调血浆CGRP浓度。口服复方茯苓冲剂的治疗组临床治愈率47.6%,对照组临床治愈率22.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u=2.9555,P<0.01)。结论:中药有抗Ⅳ型变态反应的作用,复方茯苓冲剂治疗湿疹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疹 Ⅳ型变态反应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木犀草素对肥大细胞脱颗粒影响及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余洁 骆晓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53-1156,共4页
目的:探讨木犀草素(Luteolin)的抗I型变态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建立DNP-BSA-Ig E激发致敏的大鼠RBL-2H3细胞模型,分别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5、15、25μmol/L)Luteolin对RBL-2H3肥大细胞活性的影响;ELISA法检测不同浓度Luteolin对... 目的:探讨木犀草素(Luteolin)的抗I型变态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建立DNP-BSA-Ig E激发致敏的大鼠RBL-2H3细胞模型,分别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5、15、25μmol/L)Luteolin对RBL-2H3肥大细胞活性的影响;ELISA法检测不同浓度Luteolin对RBL-2H3细胞分泌β-hexosa minidase(β-HEX)及细胞因子TNF-α影响;Flou-4AM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Ca2+浓度变化;Western blot检测AKT,P-AKT的表达。结果:成功建立致敏的细胞模型,低浓度的Luteolin对RBL-2H3细胞活性无明显影响;不同浓度Luteolin刺激RBL-2H3细胞后,对β-HEX和TNF-α的释放抑制作用呈线性相关,且细胞内Ca2+明显减少;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随着Luteolin浓度的增加AKT磷酸化水平明显下降。结论:Luteolin呈剂量依赖性抑制RBL-2H3肥大细胞脱颗粒,且通过调节细胞内Ca2+浓度与AKT活性参与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犀草素 肥大细胞 脱颗粒 型变态反应 过敏性鼻炎与支气管哮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