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下车库场景下的全尺寸电动汽车火灾特征及抑制性能试验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杰 赵晨曦 +5 位作者 李长征 王学辉 陈钦佩 米文忠 徐国 汪箭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379-3386,共8页
本工作对地下车库场景下的电动汽车热失控火灾特性及水喷淋抑制效果进行了研究,通过对车内不同位置以及车外顶棚温度在水喷淋前后的变化,得出了电动汽车热失控发展过程的不同特点。搭建了全尺寸的地下车库电动汽车火灾试验平台,通过电... 本工作对地下车库场景下的电动汽车热失控火灾特性及水喷淋抑制效果进行了研究,通过对车内不同位置以及车外顶棚温度在水喷淋前后的变化,得出了电动汽车热失控发展过程的不同特点。搭建了全尺寸的地下车库电动汽车火灾试验平台,通过电加热的方式触发车内电池包中的锂离子电池热失控,测试了电动汽车热失控发展中电池包、车身、顶棚处的温度变化。结果表明电池包内的电池热失控过程是由近及远的,主要传热方式是热传导,其最高温度超过600℃。车舱内的温度变化相较于电池包的变化来说,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会导致车内人员安全错觉。当现场已经充满了大量黑烟时,顶棚处的最高温度仅为46.1℃,相较于温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可能是地下车库一个更好的选择。水喷淋灭火试验表明一般的水喷淋灭火方式灭火效果有限,主要由于水喷淋无法直接作用在电池,降温效果有限,只能起到一定的减缓作用,并不能使其降至安全温度。本工作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认识受限空间内的电动汽车热危险性,为地下车库的消防安全设计提供基础数据支持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尺寸 地下车库 电动汽车 热失控 水喷淋
下载PDF
直流电法在地下热水勘查中的应用——以资溪法水温泉为例 被引量:12
2
作者 龚育龄 王良书 +2 位作者 汤洪志 郭令智 刘庆成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79-85,共7页
法水温泉位于江西资溪县境内。构造上 ,它处在耳口 -石峡断裂带上的资溪背斜与嵩市向斜之间 ,产于隆起区山间盆地。热异常区面积不足 1km2 ,属小型“山间盆地”型温泉。采用直流电法 ,以近场源三极法为主要手段 ,圈定了法水温泉区热储... 法水温泉位于江西资溪县境内。构造上 ,它处在耳口 -石峡断裂带上的资溪背斜与嵩市向斜之间 ,产于隆起区山间盆地。热异常区面积不足 1km2 ,属小型“山间盆地”型温泉。采用直流电法 ,以近场源三极法为主要手段 ,圈定了法水温泉区热储水破碎带。在重点区段 ,还进行了电测深和联合剖面法测量 ,进一步查明了破碎带的倾向、埋深及含水性。从而确定了开发地下热水的钻孔位置 ,为当地政府开发利用地热能提供了必要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电法 地下热水 法水温泉 山间盆地 江西 资溪县 近场源三极法
下载PDF
放射性测量在佳木斯城区地下热水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刘菁华 王祝文 +3 位作者 王晓丽 易兵 赵玉岩 武志清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92-898,共7页
应用放射性土壤氡浓度测量、水中氡浓度测量以及土壤伽马能谱测量多种方法,对佳木斯城区50 km2的面积进行了探查,以确定地下热水的有利远景区。对于由多种放射性方法造成的多参数,采用了因子分析方法以降低参数量,组成互不干扰而地质意... 应用放射性土壤氡浓度测量、水中氡浓度测量以及土壤伽马能谱测量多种方法,对佳木斯城区50 km2的面积进行了探查,以确定地下热水的有利远景区。对于由多种放射性方法造成的多参数,采用了因子分析方法以降低参数量,组成互不干扰而地质意义明确的主成份分量f1、f2,继而对f1、f2进行趋势分析,提取了由构造断裂造成的的放射性元素富集的剩余异常,圈定出地下热储的空间位置。其结果与遥感解译的线性构造位置交汇处相吻合,证明了放射性测量方法的有效性,达到了对测区的初步勘探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测量 氡浓度 Γ能谱 断裂构造 地下热水 储存空间位置
下载PDF
海南岛温泉特征与地下热水成因 被引量:13
4
作者 高芳蕾 杨小强 +2 位作者 吴国爱 傅杨荣 陈育文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81-287,共7页
通过对海南岛区域地质构造、岩浆岩与温泉分布的关系,以及温泉水化学和同位素分析,总结该区温泉的属性特征,阐明地下热水的成因。温泉在地势较低的琼西北和琼东南呈对称性条带状分布。水质类型大多为低矿化的重碳酸盐型,呈碱性,含... 通过对海南岛区域地质构造、岩浆岩与温泉分布的关系,以及温泉水化学和同位素分析,总结该区温泉的属性特征,阐明地下热水的成因。温泉在地势较低的琼西北和琼东南呈对称性条带状分布。水质类型大多为低矿化的重碳酸盐型,呈碱性,含较高的氟和硅;第四系滨海区受海水影响则表现为氯化钠型。温泉的氢、氧、氦同位素及气体组分揭示地下热水起源于大气降水,大气降水在地壳浅部循环过程中被围岩加热成地下热水。地热资源为中低温对流型地热系统,热储温度为59.5~161.2℃,平均128.5℃,是由偏高的区域热流在深部供热的,与岩浆作用无关。地下热水的出露受区内NE、EW向深大断裂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泉 地下热水 断裂 水化学 同位素 海南岛
下载PDF
新疆艾维尔沟煤变质作用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张慧 李小彦 汪程生 《新疆地质》 CAS CSCD 1993年第3期238-245,共8页
新疆艾维尔沟矿区是侏罗纪天山褶皱带中的一个小型山间含煤盆地。多项煤变质指标的分析结果表明:该区煤级在横向上分带明显,垂向上煤级突变,煤岩组份中出现热变显微组份,煤晶核指标(La/Lc)大于1,矿区广泛发育热液石英脉和方解石脉,煤层... 新疆艾维尔沟矿区是侏罗纪天山褶皱带中的一个小型山间含煤盆地。多项煤变质指标的分析结果表明:该区煤级在横向上分带明显,垂向上煤级突变,煤岩组份中出现热变显微组份,煤晶核指标(La/Lc)大于1,矿区广泛发育热液石英脉和方解石脉,煤层围岩也具有中低温热液蚀变现象。所有这些特征都充分表明,艾维尔沟的煤变质属区域热变质类型。推测其附加热源位于该煤盆地西部,地下水热液的对流为主要热传导方式。矿区及其外围的构造、地层结构、地势、水文等条件均有利于地下水热液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级 煤变质 地下水热液 热变质作用 艾维尔沟
下载PDF
江西法水温泉形成的基本特点及成因模式 被引量:2
6
作者 汤洪志 龚育龄 +2 位作者 周亚东 曾绍炳 杨文涛 《工程勘察》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21-23,30,共4页
通过在法水热异常区开展地质、地球物理调查工作 ,分析了该区地下热水的分布规律和地质、地球物理特征。法水温泉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热源主要来源于地壳深部。区内变质岩系与侵入岩体的接触界面是地下热水上升至地面的主... 通过在法水热异常区开展地质、地球物理调查工作 ,分析了该区地下热水的分布规律和地质、地球物理特征。法水温泉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热源主要来源于地壳深部。区内变质岩系与侵入岩体的接触界面是地下热水上升至地面的主要通道。建立了它的成因模型 ,这个模型不仅能够用于法水温泉的开发利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 法水温泉 地下热水 成因模式 山间盆地型
原文传递
基于探地雷达/红外热成像的地下墓室渗水机理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黄志义 方云 +3 位作者 张新鹏 董庆贺 喻媛 严绍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40-144,共5页
渗漏水问题存在于大部分地下古墓文物中。针对这一问题,选取北魏宣武帝景陵地下墓室作为研究对象,在对该区环境地质条件调查的基础上,设计适用于地下墓室的渗水探测方案。利用地质雷达分析墓室的内部结构、埋藏环境与含水量,利用红外热... 渗漏水问题存在于大部分地下古墓文物中。针对这一问题,选取北魏宣武帝景陵地下墓室作为研究对象,在对该区环境地质条件调查的基础上,设计适用于地下墓室的渗水探测方案。利用地质雷达分析墓室的内部结构、埋藏环境与含水量,利用红外热成像探测墓室墙壁渗水部位、渗水来源及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宣武帝景陵墓室渗水病害主要来源于季节性抬升地下水与雨水入渗;且水体矿化度较高,渗水来源广。地质雷达适用于墓室内部渗水通道检测,红外热成像技术对于墓室外表面渗水探测具有独特优势,两者相结合应用于地下墓室渗水病害探测较人工勘测精度高、耗时短;且对于文物本体及其赋存环境几乎无任何负面影响,在地下文物渗水治理中具有广泛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墓室 渗水 探地雷达 红外热成像
下载PDF
湖南地热资源的构造制约与勘查标志 被引量:9
8
作者 彭头平 李超文 彭冰霞 《湖南地质》 2002年第1期56-60,共5页
针对湖南省境内地热资源的区带分布特征,分析了向或向花垣—永顺—桑植NENNE断裂、靖县—溆浦断裂、新宁—娄底—宁乡断裂、连云山—双牌断裂、临武—郴州断裂、汝城—桂东断裂对区域地热资源分布的控制作用。地热资源的分布主要受区域... 针对湖南省境内地热资源的区带分布特征,分析了向或向花垣—永顺—桑植NENNE断裂、靖县—溆浦断裂、新宁—娄底—宁乡断裂、连云山—双牌断裂、临武—郴州断裂、汝城—桂东断裂对区域地热资源分布的控制作用。地热资源的分布主要受区域主干断裂控制,局限于主干断裂上盘的一定范围内。其赋水岩层主要为古生界灰岩和花岗岩破碎带,单个热泉的产出距主干断裂~。热泉温度分布不仅与赋水围岩有关,而且与热泉产出部位的构造强度关系密2040 km切,其中构造强度较大的湘西北及湘东南地区以中温热泉为特征,而在构造强度较小的湘东及湘西南地区则以低温热泉为主。在综合地热分布相关的构造控制因素前提下,提出了省内寻找地热资源的构造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资源 主干断裂 找热标志 湖南 构造强度 勘查标志
下载PDF
阳高-天镇盆地马圈庠地下热水系统 被引量:6
9
作者 郑秀清 李义明 +2 位作者 陈忠 靳贵禄 董忠义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1期68-71,共4页
依据大量的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等方面的基础资料,运用系统理论深入分析探讨马圈庠地下热水系统的形成背景、结构特点、传热机制及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该地下热水系统的成因模式。
关键词 地下热水系统 地北度 传热机制 成因模式
下载PDF
压实黄土导热系数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婕 马富丽 +1 位作者 杜湧 白晓红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218-221,共4页
随着当今土建工程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地上空间将被消耗殆尽。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将是城市建设中的重点领域。而随着现在工程当中大量填土的应用,这就使得在地下工程建设时难免遇到压实填土;而土的热物理性质又是岩土地下工程建设设... 随着当今土建工程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地上空间将被消耗殆尽。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将是城市建设中的重点领域。而随着现在工程当中大量填土的应用,这就使得在地下工程建设时难免遇到压实填土;而土的热物理性质又是岩土地下工程建设设计中必不可少的设计参数。通过室内试验测试了不同击实功条件下、不同击实含水量的压实黄土试样的导热系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压实黄土的导热系数与其击实含水量、干密度、孔隙比、饱和度等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在击实能一定的条件下,导热系数随土样的击实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加,达到峰值后又随着含水量的增大而下降,随孔隙比的降低而增加,随着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导热系数较大值几乎都出现在压实土体较密实状态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工程 压实黄土 导热系数 含水量 干密度 孔隙比
下载PDF
陕西马鞍桥金矿床成因探讨 被引量:8
11
作者 隗合明 丁华 《黄金地质》 1999年第2期1-8,共8页
马鞍桥金矿是南秦岭泥盆系铅锌金(银汞锑)多金属成矿带中具有代表性的大型金矿床。矿床产于上泥盆统桐峪寺组上部浅变质细碎屑岩系,层位稳定。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前泥盆纪基底的地层和岩石,成矿溶液主要... 马鞍桥金矿是南秦岭泥盆系铅锌金(银汞锑)多金属成矿带中具有代表性的大型金矿床。矿床产于上泥盆统桐峪寺组上部浅变质细碎屑岩系,层位稳定。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前泥盆纪基底的地层和岩石,成矿溶液主要为盆地同生水与变质水及大气降水的混合流体。成矿经历了同生沉积、韧性剪切变质变形、矿质活化迁移聚集和构造-热液活动叠加富集的多期成矿过程。综合分析确定,该矿床属受韧-脆性剪切带控制、地下热水成因的微细浸染型金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浸染型金矿 地下热水 金矿床 矿床成因
下载PDF
卫星遥感技术在寻找地下热水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乔玉良 吕芳 +1 位作者 王栋 赵永清 《航天返回与遥感》 2007年第4期58-62,共5页
简要介绍了热红外遥感技术在寻找地下热水中的应用。通过寻找山西省地下热水的实例,阐述了卫星遥感技术寻找地下热水的原理和关键技术,说明了该项技术的优势及其在寻找地下热水中的效果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 红外遥感 地下热水 图像处理 卫星应用
下载PDF
核废料贮存裂隙岩体耦合分析研究综述 被引量:8
13
作者 刘亚晨 吴玉山 刘泉声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1999年第3期72-78,共7页
在核废料地质处置过程中,涉及到热液力三种影响因素及其耦合问题。拟对国内外就这一研究方面的进展和现状作一介绍和评述,并对进一步研究核废料贮存围岩全耦合问题提出分析方法。
关键词 全耦合分析 地下水流动 核废料 裂隙岩体
下载PDF
关中盆地混合地下热水化学成分的随机模拟
14
作者 马媛 艾萍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56-660,共5页
以水文地球化学理论和水文随机模拟技术为基础,利用水文地球化学模拟方法对关中盆地混合地下热水中主要离子与主要离子总含量TDI的关系进行分析,采用最小二乘法及根据残差的偏态系数进行参数估计以确定最适线性方程定量模拟关中盆地水... 以水文地球化学理论和水文随机模拟技术为基础,利用水文地球化学模拟方法对关中盆地混合地下热水中主要离子与主要离子总含量TDI的关系进行分析,采用最小二乘法及根据残差的偏态系数进行参数估计以确定最适线性方程定量模拟关中盆地水化学场的混合作用对水化学成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关中盆地地下热水中的主要离子矿化度与TDI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关系,不同分区与TDI相关程度较高的离子类型有所差异,地下热水混合作用产生的一系列过渡型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可以利用线性方程y=Ax+B得到较好的模拟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地下水 地下热水 水文随机模拟 最小二乘法 参数估计 关中盆地
下载PDF
应用红外遥感寻找地下热水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乔玉良 连胤卓 +3 位作者 王国芳 李恒利 吕芳 刘缤艳 《遥感技术与应用》 CSCD 2008年第2期184-188,I0001,I0002,共7页
利用陆地卫星红外遥感数据能反映地物辐射温度差异这一特点,通过对遥感影像进行波段差值运算I、HS(HLS)彩色变换和热红外波段密度分割3种方法的增强处理,对其进行综合探索研究。并结合地质构造展布规律、地面调查,最后圈定地热异常的分... 利用陆地卫星红外遥感数据能反映地物辐射温度差异这一特点,通过对遥感影像进行波段差值运算I、HS(HLS)彩色变换和热红外波段密度分割3种方法的增强处理,对其进行综合探索研究。并结合地质构造展布规律、地面调查,最后圈定地热异常的分布范围,获得了一项适宜全省乃至更大范围的探寻地下热水资源的技术方法,值得大面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遥感 图像处理 地下热水
下载PDF
云南水富地热钻孔水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菁 尹观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337-341,共5页
本文讨论了金沙江河谷区云南水富地段内地热带的区域地质背景和主要地质构造格局,并通过对区内地热钻孔水及邻近的地表泉点、地表水的同位素与水化学分析研究,及地热水的形成和成藏的地质地球化学过程探讨,指出地热区位于多方向构造... 本文讨论了金沙江河谷区云南水富地段内地热带的区域地质背景和主要地质构造格局,并通过对区内地热钻孔水及邻近的地表泉点、地表水的同位素与水化学分析研究,及地热水的形成和成藏的地质地球化学过程探讨,指出地热区位于多方向构造的复合部位,发育的断裂构造利于富集并提供良好的热源和深部地下水循环通道,属中低温对流型地热系统;源于大气降水,补给区系区内最高,运移途径长,循环深度大,在含水层内的滞留时间最长,与热储层的能量交换充分。地热水具有水温稳定、水量大及承压的特点,有较大的开发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水 地质构造格局 水化学 云南水富
下载PDF
松山地下热水勘探及成因模式探讨 被引量:21
17
作者 吴璐苹 石昆法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1996年第4期309-315,共7页
本文论述了松山地区的地质构造特征及地下热水富集的地质条件;结合详实、可靠的地球物理勘探资料,给出未知区与地电结构相吻合的地质结构,为井位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并提出了该区地下热水的成因模式。
关键词 地下热水 地质勘探 地球物理勘探 成因模式
下载PDF
内蒙古宁城地热资源的构造制约与勘查标志 被引量:7
18
作者 闫岩 赵国春 +5 位作者 汪旭 邸英龙 赖亚 程永志 于婳 郭琪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66-173,共8页
内蒙宁城地热区位于华北板块北缘,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矿带和矿田。本次研究对宁城地区成热控热构造系统进行厘定和研究,用成生联系的思想综合分析了不同尺度的控热断裂带之间的联系,包括嫩江-八里罕断裂、黑里河断裂和大庙-锦山断裂,阐述... 内蒙宁城地热区位于华北板块北缘,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矿带和矿田。本次研究对宁城地区成热控热构造系统进行厘定和研究,用成生联系的思想综合分析了不同尺度的控热断裂带之间的联系,包括嫩江-八里罕断裂、黑里河断裂和大庙-锦山断裂,阐述了不同系统的主干构造体系及其复合对地热分布的控制。嫩江-八里罕断裂南段"山"字形构造的NW向断裂,向SE向发生近40°错移,偏转后呈"S"型弧形弯曲,在转折端西侧构造应力集中的深成隐伏侵入岩蚀变带中出现地热异常。同时,SN向的热水镇-大营子断褶带后期继承性改造使断层向SN两翼外扩,为深成岩浆侵入及热能上升提供了通道,可能是地热形成的主要构造因素。由于岩浆侵入活动加剧,造成地热区差异性上升运动,使壳源深部热源上移;地下水在深部循环加热后,在高海拔补给带的静水压力下沿断裂通道上升,形成地热流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资源 构造制约 对流型地热 勘查标志 宁城 内蒙古
下载PDF
The source of replenishment of geothermal water around Xi'an 被引量:1
19
作者 陶书华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1年第S1期165-167,共3页
The meteoric origin of the geothermal water in Xi’an is evidenced by its H and O isotope composition. Based on the temperature dependence of isotopic composition, the temperature of meteoric water that replenishes th... The meteoric origin of the geothermal water in Xi’an is evidenced by its H and O isotope composition. Based on the temperature dependence of isotopic composition, the temperature of meteoric water that replenishes the geothermal aquifers in Xi’an and its neighboring regions is calculated to be -13.28℃. The age of the geothermal water based on 14C dating method is 10-30 kaBP, belonging to a secondary glacial period in Late Quaternary. The source of replenishment is considered to have mainly derived from glacial snow melt water from elevations higher than 2,000m (ASL) in Qinling Mountai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derground thermal water meteoric water hydrogen and oxygen isotopes.
原文传递
Cooling pathways for deep Australian longwall coal mines of the future 被引量:11
20
作者 B.Belle M.Biff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SCD 2018年第6期865-875,共11页
Cooling of coal mines in the Bowen Basin, characterized by steep geothermal gradient, is presently achieved mostly through rental surface bulk air cooling in summer months. This paper argues that future mines will be ... Cooling of coal mines in the Bowen Basin, characterized by steep geothermal gradient, is presently achieved mostly through rental surface bulk air cooling in summer months. This paper argues that future mines will be required to focus their cooling resources more intensively to manage a challenging thermal environment where virgin coal temperatures over 50 °C at a depth of 500 m are expected. Currently, mine cooling systems are employed to maintain the wet bulb temperatures(WBT) to below 27 °C at which point the risks of heat stroke or other heat related issues are manageable. The capacities of these systems are in the range of 6–10 MW refrigeration pow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igh working temperature environment and injury frequency rates is well established. Therefore, provision of appropriate cooling strategies and understanding their optimum performance and suitability are important to Australian coal mines of the future. This paper evaluates the underground temperature profiles of deep, gassy coal mines with propensity for spontaneous combustion and proposes the long term cooling pathways to effectively manage the thermal hazards. Thermodynamic modeling is performed on a longwall face and includes air leakage effects from goaf streams at various locations along the longwall face. The strategy summarizes the application of underground bulk air cooling, chilled water sprays on the shearer and the resulting temperature profiles. Considering the new mining projects planned for the Bowen Basin region, a review of implementable cooling strategies such as mid-gate mobile bulk air coolers(BACs), spot coolers, underground bulk air cooling and the use of chilled water to enhance the positional efficiency of cooling plants,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Finally, the comparison of ‘rental' versus ‘ownership' of cooling plants is analysed as part of long-term cooling strateg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OLING Chilled water underground Positional efficiency thermal HAZARD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