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teraction of subway LIM vehicle with ballasted track in polygonal wheel wear development 被引量:9
1
作者 Ling Li Xin-Biao Xiao Xue-Song Jin 《Acta Mechanica Sinica》 SCIE EI CAS CSCD 2011年第2期297-307,共11页
This paper develops a coupled dynamics model for a linear induction motor (LIM) vehicle and a subway track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polygonal wheels of the vehicle on the dynamic behavior of the system. In th... This paper develops a coupled dynamics model for a linear induction motor (LIM) vehicle and a subway track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polygonal wheels of the vehicle on the dynamic behavior of the system. In the model, the vehicle is modeled as a multi-body system with 35 degrees of freedom. A Timoshenko beam is used to model the rails which are discretely supported by sleepers. The sleepers are modeled as rigid bodies with their vertical, lateral, and rolling motions being considered. In order to simulate the vehicle running along the track, a moving sleeper support model is introduced to simulate the excitation by the discrete sleeper supporters, in which the sleepers are assumed to move backward at a constant speed that is the same as the train speed. The Hertzian contact theory and the Shen– Hedrick–Elkins’ model are utilized to deal with the normal dynamic forces and the tangential forces between wheels and rails, respectively. In order to better characterize the linear metro system (LMS), Euler beam theory based on modal superposition method is used to model LIM and RP. The vertical electric magnetic force and the lateral restoring force between the LIM and RP are also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The former has gap-varying nonlinear characteristics, whilst the latter is considered as a constant restoring force of 1 kN. The numerical analysis considers the effect of the excitation due to polygonal wheels on the dynamic behavior of the system at different wear stages, in which the used data regarding the polygonal wear on the wheel tread are directly measured at the subway si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ear induction motor uneven wear wheel out of roundness Vehicle-track coupling dynamics
下载PDF
轨道车辆制动副摩擦自激对车轮磨耗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宋瑞 张宇航 +3 位作者 周劲松 张忠凯 孙丽霞 沈钢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8-57,共10页
轮轨周期性磨耗会加剧轮轨动态相互作用,造成车辆系统关键部件发生疲劳断裂,引起车体的异常振动,对乘坐舒适性和运行安全性有较大影响,然而先前研究很少将制动副振动与车轮磨损进行联系。为研究车轮周期性磨耗的原因,通过考虑制动单元... 轮轨周期性磨耗会加剧轮轨动态相互作用,造成车辆系统关键部件发生疲劳断裂,引起车体的异常振动,对乘坐舒适性和运行安全性有较大影响,然而先前研究很少将制动副振动与车轮磨损进行联系。为研究车轮周期性磨耗的原因,通过考虑制动单元的自激振荡对车轮磨损的影响,建立考虑轮轨附着的列车制动系统扭转模型。利用数值方法对制动系统的振动状态进行求解,通过一些非线性理论的相关图谱(系统运动的分岔图、相图、庞加莱截面图、频谱图和时域图等),深入探究制动工况下系统的振动情况,得到制动单元内部因摩擦因数的负斜率特性引起的自激振荡对车轮磨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制动系统因摩擦自激产生的不稳定运动仅在车速较低时发生,随着制动速度的降低,当车速低于12.88 km/h时,制动系统会从稳定区间进入振荡区间进而引发制动系统颤振。与此同时,制动系统的颤振会引起车轮蠕滑率的波动,进而影响轮轨间的切向力与轮轨磨损。当制动速度处于振荡区间时,车轮会出现不均匀磨损;当制动速度靠近振荡区间的临界值时,车轮磨损近似均匀;当制动速度处于稳定区间时,车轮纵向蠕滑力近似无波动,车轮不再因制动副的自激振荡产生异常磨损。最后探究了制动压力对系统运动稳定性与轮轨磨耗的影响,发现大制动压力下系统振幅增大,磨损更为明显。探究制动系统对车辆周期性磨耗的影响,可为车轮周期性磨耗机理的研究和控制措施的选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车轮 制动单元 自激振荡 不均匀磨耗 制动压力
下载PDF
单侧钢轨波磨对两侧轮轨瞬态响应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刘超 赵鑫 +2 位作者 赵小罡 寇峻瑜 温泽峰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117-124,共8页
基于我国某地铁钢轨波磨的调研,采用显式有限元法建立了考虑车轮、车轴和钢轨连续体振动以及车辆、轨道高频结构振动的全轮对三维瞬态轮轨滚动接触模型,在时域内数值再现了轮对通过单侧钢轨波磨轨道段时的滚动接触行为,系统分析了单侧... 基于我国某地铁钢轨波磨的调研,采用显式有限元法建立了考虑车轮、车轴和钢轨连续体振动以及车辆、轨道高频结构振动的全轮对三维瞬态轮轨滚动接触模型,在时域内数值再现了轮对通过单侧钢轨波磨轨道段时的滚动接触行为,系统分析了单侧钢轨波磨对两侧轮轨瞬态响应的影响。相比于作者之前开发的半轮对滚动接触模型,该模型可将轮轨横向蠕滑和大自旋考虑在内。结果表明:地铁运行速度越高,波磨侧的不均匀磨损现象越严重;计算的五个速度中,波磨造成的瞬态激励在30和120 km/h时更易传递至无波磨侧,进而促进无波磨侧钢轨萌生波磨;轮对越是向波磨侧横移,波磨侧不均匀磨损越严重,但无波磨侧不均匀磨损逐渐降低,即相较于直线段,横移更大的曲线段上的外侧钢轨波磨更不易引发另一侧钢轨的波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轨波磨 单侧波磨 瞬态轮轨滚动接触 不均匀磨损 显式有限元法
下载PDF
前后轮驱动的拖拉机前轮轮胎偏磨的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许兆棠 卜云峰 +1 位作者 王建胜 郁大同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67-170,共4页
针对前后轮驱动的拖拉机前轮轮胎偏磨的问题,在前轮与地面非接触的受力情况下,求得前轮摆振的动力学方程及其解,分析了锥齿轮的圆周力、前轮偏心质量产生的惯性力等对轮胎偏磨的影响。结果表明:前轮偏心质量产生的惯性力使左、右前轮摆... 针对前后轮驱动的拖拉机前轮轮胎偏磨的问题,在前轮与地面非接触的受力情况下,求得前轮摆振的动力学方程及其解,分析了锥齿轮的圆周力、前轮偏心质量产生的惯性力等对轮胎偏磨的影响。结果表明:前轮偏心质量产生的惯性力使左、右前轮摆振的振幅不等及引起前轮轮胎的偏磨及磨损,引起自激振动。前轮自激振动的摆振的振幅突变加剧前轮轮胎的偏磨及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拖拉机 前轮轮胎偏磨 摆振 质量偏心 自激振动
下载PDF
胎面轮廓形状优化技术研究──提高轮胎耐磨耗性能 被引量:2
5
作者 姚伟 谭惠丰 杜星文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4-6,共3页
胎面轮廓形状对轮胎的耐磨耗性能影响很大,因此对其进行优化很有意义。针对胎面轮廓形状比较复杂的特点,文中采用多个变量来定义胎面轮廓。同时,在现有磨耗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胎面轮廓形状的优化初步给出了评价轮胎耐磨耗性能的指... 胎面轮廓形状对轮胎的耐磨耗性能影响很大,因此对其进行优化很有意义。针对胎面轮廓形状比较复杂的特点,文中采用多个变量来定义胎面轮廓。同时,在现有磨耗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胎面轮廓形状的优化初步给出了评价轮胎耐磨耗性能的指标。在此基础上,采用自编的多目标优化程序对胎面轮廓进行优化,并将计算结果与原胎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不论是从胎面的磨耗速度还是从胎面磨耗的均匀性来说优化胎都要优于原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胎 耐磨性能 胎面花纹 优选法 汽车 胎面轮廓形状
下载PDF
轮胎磨损对汽车电控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薛矫智 《机电工程技术》 2006年第10期67-69,共3页
本文以一例故障,阐述车轮传感器用于监视车轮的转动状态,当各轮胎磨损不同时,即使车轮行走正常,车轮传感器发出的转速信号,也会使计算机系统出现误判断。在ABS系统控制轮胎的滑移时,或驱动力控制系统控制驱动轮的滑转时,或发动机制动力... 本文以一例故障,阐述车轮传感器用于监视车轮的转动状态,当各轮胎磨损不同时,即使车轮行走正常,车轮传感器发出的转速信号,也会使计算机系统出现误判断。在ABS系统控制轮胎的滑移时,或驱动力控制系统控制驱动轮的滑转时,或发动机制动力矩控制时,都会因轮胎磨损出现控制不当的情况。另外,汽车行驶系统有不良表现时,也要考虑到轮胎磨损对电控系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胎磨损 行驶系统 发动机阻力矩 车轮传感器
下载PDF
浅谈现代轿车车轮定位对轮胎寿命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华文林 《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1期49-51,共3页
介绍了现代轿车车轮定位的新变化。后轮设计有后轮外倾角和后轮前束 ;前轮的主销后倾角变小 ,主销内倾角变大 ,前轮外倾角变小 ,前轮前束值变小。分析了车轮定位不正确对轮胎磨损的影响。
关键词 现代轿车 寿命 车轮定位 轮胎磨损 调整方法
下载PDF
高阶多边形车轮的瞬态磨耗行为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黄双超 赵鑫 +3 位作者 张笃超 许黎明 温泽峰 金学松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48-658,共11页
采用ANSYS/LS-DYNA建立自由轮对运行于半径3500 m曲线轨道上的三维轮轨滚动接触有限元模型,于时域内模拟考虑轮对初始横移和侧滚角的高速曲线通过和瞬态滚滑行为,分析不同牵引系数下23阶实测车轮多边形对轮对曲线通过和车轮瞬态磨耗的... 采用ANSYS/LS-DYNA建立自由轮对运行于半径3500 m曲线轨道上的三维轮轨滚动接触有限元模型,于时域内模拟考虑轮对初始横移和侧滚角的高速曲线通过和瞬态滚滑行为,分析不同牵引系数下23阶实测车轮多边形对轮对曲线通过和车轮瞬态磨耗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车轮多边形会造成轮轨力、法/切向接触应力、摩擦功和磨耗深度等的周期性波动,最终造成非均匀磨耗;当速度为250 km/h和牵引系数为0.03时,峰谷幅值为0.128 mm的车轮多边形可使最大垂向轮轨力达113 kN(静态轮重的144%),摩擦功最大值可由平顺表面下的2 mJ增至2.3 mJ,相应波动幅值可达1.4 mJ;虽然一侧车轮多边形所激励的振动可以传递至另一侧,但对另一侧车轮多边形的发展不起主导作用;多边形造成的磨耗率峰值、谷值分别发生在多边形幅值的波峰、波谷附近,会抑制车轮多边形的进一步发展;牵引系数增大,会加剧车轮表面的平均磨耗和非均匀磨耗,加速车轮多边形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动车组 高阶多边形 轮轨滚动接触 非均匀磨耗 显式有限元
下载PDF
全轮对曲线通过时的瞬态滚动接触行为模拟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许黎明 刘超 +1 位作者 赵鑫 温泽峰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03-211,共9页
采用显式有限元法建立了我国某地铁系统R300 m曲线段的全轮对三维轮轨瞬态滚动接触模型,在时域内数值模拟了轮对曲线通过时的瞬态滚滑行为,详细分析了自由轮对滚过无不平顺的光滑钢轨和单侧钢轨存在波磨时两侧轮轨间的接触力、接触应力... 采用显式有限元法建立了我国某地铁系统R300 m曲线段的全轮对三维轮轨瞬态滚动接触模型,在时域内数值模拟了轮对曲线通过时的瞬态滚滑行为,详细分析了自由轮对滚过无不平顺的光滑钢轨和单侧钢轨存在波磨时两侧轮轨间的接触力、接触应力、相对滑移和黏滑区分布及摩擦功等结果。相比以往直线轨道的半轮对和全轮对滚动接触模型,该模型将曲线超高、弯曲钢轨、轮对横移及侧滚等考虑在内。光滑轮轨的结果表明:以50 km/h通过曲线时(均衡速度50.42 km/h),外轨磨耗大于内轨,最大磨耗值约为内轨的3.1倍,且集中于轨距角附近;随着横移量的增大,外轨的接触力、接触应力及摩擦功会显著增大;这些与现场观测一致,初步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存在于单侧钢轨的短波波磨会引起两侧轨头摩擦功的波动,不仅会造成波磨侧轨面的不均匀磨耗,也会引发另一侧钢轨的轻微不均匀磨耗。该文计算工况下,波磨存在于内轨时引起的无波磨侧摩擦功最大波动幅值约为存在于外轨时相应结果的1.9倍,即内轨短波波磨能更有效触发无波磨侧萌生波磨;短波波磨无论发生在内轨还是外轨,两侧摩擦功波动幅值均在40 km/h^50 km/h间某速度下(略低于均衡速度)达到最小值,即波磨发展速率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轮轨滚动接触 显示有限元 曲线通过 单侧波磨 高频轮轨作用 不均匀磨损
下载PDF
调整机车轮对横动量降低轮缘磨耗 被引量:1
10
作者 冯嘉莉 戴繁荣 《兰州铁道学院学报》 1993年第4期63-72,共10页
本文针对SS_1型电力机车在兰州—天水—宝鸡运行中的轮缘磨耗严重问题,在理论计算和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建议兰州—宝鸡区段使用的SS_1型电力机车中间轮对原定的横动量(±14mm)数值降低,达到减少轮缘磨耗的目的。
关键词 电力机车 磨耗 轮对 计算 试验
下载PDF
车身前轮包刚度优化
11
作者 刘高峰 张雪娟 《汽车实用技术》 2016年第10期138-139,186,共3页
针对某车型市场反馈的两前轮内侧轮胎偏磨问题,选取市场成熟稳定且未出现轮胎偏磨问题的目标车型作为参考,通过对比分析问题车型与目标车型前轮包结构及刚度,确定出问题车型的前轮包结构比目标车型弱,刚度比目标车型差。参考目标车型的... 针对某车型市场反馈的两前轮内侧轮胎偏磨问题,选取市场成熟稳定且未出现轮胎偏磨问题的目标车型作为参考,通过对比分析问题车型与目标车型前轮包结构及刚度,确定出问题车型的前轮包结构比目标车型弱,刚度比目标车型差。参考目标车型的前轮包结构提出优化方案,并进行CAE对比分析验证,最终确定优化方案是增加部分件的料厚,优化后问题车型前轮包钢度达到目标车型前轮包刚度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轮包 偏磨 刚度 变形量
下载PDF
基于车辆振动加速度的乘坐舒适度新算法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彭惠民(译) 刘宏友(校) 《国外铁道车辆》 2020年第2期37-41,共5页
介绍了车轮因不均匀磨损和颤振引起的乘坐舒适度恶化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检测方法,提高了车轮不均匀磨损和颤振转向架的检出率。
关键词 车轮 不均匀磨损 乘坐舒适度 日本
下载PDF
汽车轮胎不正常磨损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柳 李彦彦 高艳兵 《汽车实用技术》 2019年第11期227-229,共3页
文章着重研究了由于四轮定位参数不当引起的不正常磨损问题,对其原因进行了剖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通过对轮胎不正常磨损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为汽车售后轮胎问题提供了解决思路。
关键词 轮胎不正常磨损 汽车四轮定位 轮胎检查
下载PDF
DJND型轮缘踏面在东风_5型机车上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文志举 孙强 《内燃机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2-44,46,共4页
东风5型内燃机车已被广泛应用于大型机械化驼峰编组站 ,但作业时存在着轮箍踏面非正常磨耗严重的问题。经分析后 ,对其轮箍踏面形状进行了改进处理 ,将原有的锥型踏面改用为DJND型 ,改型后的轮箍踏面非正常磨耗量减少了 36 % 。
关键词 DJND型 轮箍踏面 磨耗分析 改进 内燃机车 锥型踏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