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口市城乡环境梯度带划定方法分析
1
作者 吴姬 伍成成 +1 位作者 庄晓娟 许杏红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3年第8期130-132,共3页
为开展城市发展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海口市急需划定城乡环境梯度带。本文通过分析海口市城乡发展资料、城市发展规划和遥感影像等,探讨海口市空间变化特征,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提出海口市城乡环境梯度带划定方法,并应用地理信息系统... 为开展城市发展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海口市急需划定城乡环境梯度带。本文通过分析海口市城乡发展资料、城市发展规划和遥感影像等,探讨海口市空间变化特征,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提出海口市城乡环境梯度带划定方法,并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完成海口市城市中心区、城乡交错区、农村区、自然区等4个城乡环境梯度带的划定。海口市城乡环境梯度带划定可以体现海口市城市化发展对区域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差异,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环境梯度带 划定方法 海口市
下载PDF
基于海口城乡环境梯度带划定的土壤点位布设思路与方法
2
作者 吴姬 伍成成 +1 位作者 庄晓娟 许杏红 《环境科学导刊》 2023年第5期87-91,共5页
为满足海口市新时期土壤生态质量评价和污染防治管理需求,海口市亟需布设基于海口城乡环境梯度带划定的土壤点位。通过分析海口市城乡环境梯度带、土地利用类型、成土母岩、土壤类型、污染源分布等,形成了海口市土壤点位布设思路与方法... 为满足海口市新时期土壤生态质量评价和污染防治管理需求,海口市亟需布设基于海口城乡环境梯度带划定的土壤点位。通过分析海口市城乡环境梯度带、土地利用类型、成土母岩、土壤类型、污染源分布等,形成了海口市土壤点位布设思路与方法,并应用GIS技术完成点位布设。海口市土壤点位覆盖城市中心区、城乡交错区、农村区、自然区等4个城乡环境梯度带,基本覆盖海口市农用地主要土壤类型和主要成土母岩,布设的点位可以反映海口市不同城乡环境梯度带土壤环境质量整体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环境梯度带 土壤点位 布设方法 海口市
下载PDF
南京城市扩展过程中聚落斑块的行为特征 被引量:12
3
作者 陈虹 刘茂松 +2 位作者 许梅 黄桂芳 陈奋飞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6-62,共7页
城市化过程具体表现为聚落斑块在景观上的消涨过程。基于南京地区1988、1998和2003年的Landsat TM影像,将聚落斑块按演变形式分成新生、消亡、延展、收缩、融合、分裂和混合7种变化模式,分析了各类斑块沿城乡梯度带的分布格局。结果表明... 城市化过程具体表现为聚落斑块在景观上的消涨过程。基于南京地区1988、1998和2003年的Landsat TM影像,将聚落斑块按演变形式分成新生、消亡、延展、收缩、融合、分裂和混合7种变化模式,分析了各类斑块沿城乡梯度带的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998—2003年研究区聚落斑块的总面积迅速增加,斑块数量、平均斑块面积和最大斑块指数等均保持同步增长趋势,新生型与混合型构成斑块演变的主体,但收缩和消亡斑块的负贡献率也持续上升;各演变类型斑块沿城乡梯度带的空间分布格局在2个时段上不尽相同;1988—1998年,混合型斑块在主城区表现为高密度扩张;1998—2003年则表现为低密度蔓延,主城区外各梯度带则没有明显的阶段性差异,新生斑块的城乡梯度格局在2个时段基本一致,其密度、面积比例在主城区较小,城市边缘区较高,向外则随离主城区距离的增加而递减;延展斑块前一时段在主城区与远郊存在2个高发区,但后一时段远郊的密度与面积比例均显著降低;收缩斑块和消亡斑块的高发区位于主城区及其边缘和远郊;比较各类斑块的城乡梯度格局发现,城市化程度高、速度快的区域,同时也存在相对快速的斑块收缩与消亡过程,主城区与城外各梯度带在扩展模式上存在阶段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块演变类型 空间格局 城乡梯度带 南京
下载PDF
城乡森林分布格局与土地利用对策 被引量:7
4
作者 董一波 刘茂松 +2 位作者 徐驰 张程 刘志斌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408-1412,共5页
根据1988年及2003年南京市城镇边界,利用遥感影像和DEM数据,以及缓冲区分析法,将南京地区2003年植被图由城区向远郊分成8个城乡梯度带,依次命名为Ⅰ带,Ⅱ带,Ⅲ带,……,Ⅷ带,研究了各带森林分布格局,以及地形条件和土地利用对策对森林分... 根据1988年及2003年南京市城镇边界,利用遥感影像和DEM数据,以及缓冲区分析法,将南京地区2003年植被图由城区向远郊分成8个城乡梯度带,依次命名为Ⅰ带,Ⅱ带,Ⅲ带,……,Ⅷ带,研究了各带森林分布格局,以及地形条件和土地利用对策对森林分布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带山体占地率与森林覆盖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且各带山体森林覆盖率显著高于平地森林覆盖率,其基本格局为:Ⅰ>Ⅱ,Ⅱ<Ⅲ,Ⅲ≈Ⅳ,Ⅳ>Ⅴ>Ⅵ>Ⅶ>Ⅷ;在不同的城乡梯度带,城市化地区城建用地、生态用地和生产用地3种主要土地利用方式的价值输出不同.城区城建用地价值突出,林地覆盖率最低;城区外围10km内的近郊的生态环境价值输出相对较高,林地覆盖率亦高于其它各带;离城稍远,以农业为代表的物质生产价值渐居主导地位,森林覆盖率则随之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覆盖率 城乡梯度带 土地利用对策 地形
下载PDF
西安市城市化对景观格局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 被引量:41
5
作者 秦艳丽 时鹏 +5 位作者 何文虹 霍春平 李鹏 李占斌 杨殊桐 冯朝红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8239-8250,共12页
我国处于城市化高度发展阶段,截止2018年全国城市化率达到59.58%。城市的快速扩张,显著改变了区域景观格局,深刻影响城市生态系统的供给、调节、文化、支持等服务功能。近30年来,西安市城市用地扩张554.23 km^(2),基于西安市景观格局变... 我国处于城市化高度发展阶段,截止2018年全国城市化率达到59.58%。城市的快速扩张,显著改变了区域景观格局,深刻影响城市生态系统的供给、调节、文化、支持等服务功能。近30年来,西安市城市用地扩张554.23 km^(2),基于西安市景观格局变化分析,利用同心缓冲区探讨城乡梯度内景观指数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揭示城市发展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1980—2015年西安市各景观类型面积发生明显变化,耕地、草地面积逐渐减少,建设用地面积波动增加,主要来源于优势景观耕地的转化。景观破碎度最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距市中心10 km左右的城乡结合部,斑块密度、边缘密度、景观分割度最高,且随城市扩张,拐点距离逐渐增加。林地和耕地是提供生态系统服务的主要土地类型,西安地区总生态服务价值减少了9.56亿元,耕地减少最多(6.83亿元),沿城乡梯度,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均值呈现从市中心到农村递增的趋势,土壤保持的生态服务价值增长最快;沿时间梯度上,生态服务价值均值呈现逐年减少现象;从景观格局对生态服务价值影响分析得知,多样性指数与各类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最大斑块指数与不同类型的服务价值呈高度负相关。城市建设使得区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降低,在城市发展中需要科学规划用地、合理布设景观格局,提高生态环境质量,达到城市生态宜居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景观格局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城乡梯度带
下载PDF
乌鲁木齐市土壤微量元素沿城市化梯度带含量及污染评价 被引量:2
6
作者 娜珠盼·斯德克江 麦麦提吐尔逊·艾则孜 +2 位作者 杨秀云 李新国 艾尼瓦尔·买买提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6-103,共8页
为揭示城市化对城市土壤环境安全的影响,该文从新疆乌鲁木齐市典型的城-郊-乡梯度带采集77个表层(0~20 cm)土壤样品,测定其中As、Cd、Ni、Pb、Hg、Cu、Zn、V和Co等9种微量元素含量,利用地质累积指数(I;),对比分析沿城-郊-乡梯度带土壤... 为揭示城市化对城市土壤环境安全的影响,该文从新疆乌鲁木齐市典型的城-郊-乡梯度带采集77个表层(0~20 cm)土壤样品,测定其中As、Cd、Ni、Pb、Hg、Cu、Zn、V和Co等9种微量元素含量,利用地质累积指数(I;),对比分析沿城-郊-乡梯度带土壤微量元素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区表层土壤中Hg与Cd元素在城区、郊区和乡村土壤中的平均含量均超出新疆土壤背景值,其他7种元素在3个梯度带土壤中的平均含量均低于相应背景值;(2)从平均值来看,表层土壤中As元素呈现“郊>城>乡”的变化趋势,Cd元素呈现“城=郊>乡”的变化趋势,Ni、Pb和V等3种元素呈现“城>郊>乡”的变化趋势,Hg、Cu、Zn和Co等4种元素呈现“城>乡>郊”的变化趋势;(3)各梯度带土壤中Hg元素污染水平最高,是主要的污染因子,其次为Cd元素,表层土壤Hg污染值得重视。(4)Cd、Ni、Pb、Zn、V和Co等6种元素I;值的空间分布格局相似,在研究区南部城区出现I;值较高。As、Cu和Hg等3种元素在各梯度带均出现I;高值区。整体上,表层土壤中大部分微量元素含量沿城市化梯度带呈现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郊-乡梯度带 土壤 微量元素 污染 乌鲁木齐市
原文传递
枣庄市城乡接合部农田表土环境的磁学特征
7
作者 张大文 张新雨 +2 位作者 殷会涵 张志成 王友郡 《枣庄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48-59,共12页
为验证运用环境磁学方法监测城乡接合部农田土壤污染情况的可行性,利用磁测并结合扫描电镜、能谱分析法对枣庄市市中区城乡接合部的农田表土开展了自然土壤的磁学性质及成因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自然土壤、远离和近道路农田区的表... 为验证运用环境磁学方法监测城乡接合部农田土壤污染情况的可行性,利用磁测并结合扫描电镜、能谱分析法对枣庄市市中区城乡接合部的农田表土开展了自然土壤的磁学性质及成因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自然土壤、远离和近道路农田区的表土样品均以亚铁磁性磁铁矿为主,分别具有单畴、假单畴和多畴颗粒特征,农田表土与自然土壤相比其磁性整体显著增强;自然土壤磁性提取物粒径普遍小于1μm,而农田表土磁性物质呈大颗粒不规则状,主要分布在数微米至80μm之间;近道路农田区表土中粗颗粒磁性物质及其携带的重金属元素含量均高于远离道路农田区。研究表明,人类活动产生的强磁性颗粒外源输入是农田表土磁性增强的主要原因,表征磁性矿物含量的磁学参数是监测城乡接合部地区农田土壤环境和快速判断污染物来源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庄市 城乡接合部 农田表土 环境磁学 污染监测
下载PDF
厦门后溪流域沿城乡梯度浮游细菌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7
8
作者 刘乐冕 杨军 +4 位作者 余小青 余正 张永雨 田野 张冬红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91-598,共8页
为研究城市化对河流浮游细菌的影响,选取厦门后溪流域沿城乡梯度采集样品,并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和多元统计方法对浮游细菌群落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 为研究城市化对河流浮游细菌的影响,选取厦门后溪流域沿城乡梯度采集样品,并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和多元统计方法对浮游细菌群落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和DGGE条带数随着采样站点和城市中心距离的减小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聚类分析(Cluster)和多维尺度分析(Multidimensional scaling,MDS)将12个站点的浮游细菌群落分为4组,测序结果显示β-变形菌(Betaproteobacteria)是优势类群,占40.0%.统计分析表明,pH和总氮(Total nitrogen,TN)是影响后溪浮游细菌群落组成最主要的环境因子,他们共同解释了47.6%的群落组成变化.总之,沿城乡梯度随着水体理化指标的变化,浮游细菌群落也发生明显转变,表明后溪浮游细菌受到城市化的强烈影响.此外,结果也提示DGGE可以作为监测与评价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 浮游细菌 生物多样性 城乡梯度 环境因子 城市化 DGGE 厦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