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pectrophotometric Determination of Trace Amounts of Vanadium(Ⅴ) by Means of Its Catalytic Effect on Oxidation of Azomethine-H by Bromate 被引量:2
1
作者 高锦章 张煊 +5 位作者 赵保卫 杨武 赵彦春 袁莉 王希文 康敬万 《Rare Metals》 SCIE EI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23-130,共8页
A new selective and sensitive kinetic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trace amounts of vanadium(Ⅴ) (0.5~40ng/ml) based on its catalytic effect on the oxidation of azomethine H by bromate at pH 4.2 and 25 ℃ was reported... A new selective and sensitive kinetic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trace amounts of vanadium(Ⅴ) (0.5~40ng/ml) based on its catalytic effect on the oxidation of azomethine H by bromate at pH 4.2 and 25 ℃ was reported and its reaction mechanism was studied.The reaction was monitored spectrophotometrically by measuring the increase in absorbance of oxidation product of azomethine H at 436 nm after a fixed time ( 5 min ).The detection limit of the method is down to 2.0×10 -10 g/ml and 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RSD) for 30 ng/ml of V(Ⅴ) is 0.26 % ( n =6). The effect of foreign ions on V(Ⅴ) determination was also discussed,and the method is mostly free from interferences of other ions.The proposed method was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the determination of trace amounts of vanadium in water samp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nadium() determination Catalytic spectrophotometry Azomethine H BROMATE
下载PDF
Preconcentration of Vanadium(Ⅴ) on Crosslinked Chitosan and Determination by Graphite Furnac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被引量:1
2
作者 Wu Wei 1, Qian Sha-hua 1*k, Xiao Mei 1, Huang Gan-quan 1, Chen Hao 2 1. College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 Hubei, China 2.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Wuhan 4 《Wuhan University Journal of Natural Sciences》 CAS 2002年第2期222-226,共5页
A new method is proposed for the preconcentration of vanadium(Ⅴ) with crosslinked chitosan (CCTS) and determination by graphite furnac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GFAAS). The adsorption rate of vanadium(Ⅴ) by C... A new method is proposed for the preconcentration of vanadium(Ⅴ) with crosslinked chitosan (CCTS) and determination by graphite furnac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GFAAS). The adsorption rate of vanadium(Ⅴ) by CCTS was 97% at pH 4.0, and vanadium(Ⅴ) was eluted from crosslinked chitosan with 2 mL 2.0 mol·L -1 chlorhydric acid and determined by GFAAS. The detection limit (3σ,n=7) for vanadium(Ⅴ) was 4.8×1 0 -12g and 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R.S.D) at concentration level of 2.6 μg·L -1 is less than 3.6%. The method shows a good selectivity and high sensitivity, and it was applied to determination of vanadium(Ⅴ) in oyster and water samples. The analytic recoveries are (9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OSSLINKED chitosan (CCTS) vanadium() PRECONCENTRATION DESORPTION graphite furnac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GFAAS) OYSTER sea water
下载PDF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ree Vanadium(Ⅴ) Complexes Incorporating Tridentate Hydrazone Ligands of Thiophene-2-carboxylic Hydrazide and 2-Furoic Acid Hydrazide
3
作者 耿磊珍 邢婧 +1 位作者 魏玮 周荫庄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4期562-568,共7页
Divanadium(Ⅴ) complex [VO(aptch)(μ-OCH3)]2(1) and two monovanadium(Ⅴ) complexes [VO(apfah))(OEt)](2a and 2b,H2aptch = 2-hydroxyacetophenone thiophene-2-car-boxylic hydrazone,H2apfah = 2-hydroxyacetophenone 2-furoic... Divanadium(Ⅴ) complex [VO(aptch)(μ-OCH3)]2(1) and two monovanadium(Ⅴ) complexes [VO(apfah))(OEt)](2a and 2b,H2aptch = 2-hydroxyacetophenone thiophene-2-car-boxylic hydrazone,H2apfah = 2-hydroxyacetophenone 2-furoic acid hydrazone) have been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studies reveal that 1 is a cen-trosymmetric dimer bridged by two methoxido O-atoms.Complex 1 crystallizes in the monoclinic crystal system,space groups P21/c with a = 7.4825(4),b = 17.0928(11),c = 11.6961(7) ,β = 98.172(4)o,Z = 2,F(000) = 728,μ = 0.829 mm-1,the final R = 0.0457 and wR = 0.1137 for 2654 observed reflections with I > 2(I).The vanadium(V) is coordinated to the tridentate ligand,ethanol molecule to form a distorted square-pyramidal geometry,complexes 2a and 2b.Although 2a and 2b have the same asymmetric unit,they belong to different space groups.Complex 2a crystallizes in the monoclinic crystal system,space groups P21/n with a = 10.2293(2),b = 15.6660(3),c = 10.6298(2) ,β = 116.259(1)o,Z = 4,μ = 0.676 mm-1;complex 2b crystallizes in the triclinic crystal system,space groups P with a = 8.2808(4),b = 9.4704(5),c = 10.0819(5) ,α = 86.133(3),= 81.956(3),γ = 80.248(3)o,Z = 2 and μ = 0.670 mm-1.The hydrogen bonds are found to exist in 2b only.The crystal structure is stabilized by intermolecular hydrogen bonds of C-H···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V) 复合物 表征 合成 噻吩 配体 糠酸 单晶X-射线衍射
下载PDF
N,N-二甲基羟基胺与V(Ⅴ)氧化还原反应动力学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张安运 厉凯 +3 位作者 何辉 胡景 张先业 王方定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80-183,共4页
在 HNO3溶液中研究了 N ,N -二甲基羟基胺 (DMHA)与 V( )氧化还原反应动力学 .通过考察溶液酸度、还原剂浓度、离子强度和温度等因素对反应过程的影响 ,获得动力学速率方程为 -d[V( ) ]/ dt=k[V( ) ][DMHA],在 2 5.2℃ ,μ=0 .976mol/ L... 在 HNO3溶液中研究了 N ,N -二甲基羟基胺 (DMHA)与 V( )氧化还原反应动力学 .通过考察溶液酸度、还原剂浓度、离子强度和温度等因素对反应过程的影响 ,获得动力学速率方程为 -d[V( ) ]/ dt=k[V( ) ][DMHA],在 2 5.2℃ ,μ=0 .976mol/ L时 ,反应速率常数 k=(9.95± 1 .0 ) L2 / (mol2· s) ;反应活化能 ΔE=2 2 .1 k J/ mol;依据氮氧自由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 N-二甲基羟胺 反应动力学 反应机理 溶剂萃取 钒() PUREX流程 乏燃料后处理
下载PDF
D201树脂吸附钒(Ⅴ)的行为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白国华 李建臣 +1 位作者 张国范 李光辉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2-65,共4页
实验研究了钒(Ⅴ)在D201树脂上的吸附行为,并从热力学和动力学方面对吸附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D201树脂对钒(Ⅴ)的吸附为吸热过程,且符合Freundlich和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测得吸附热力学参数:ΔH=3.88 kJ/mol,ΔS=0.082J/(mol.K)... 实验研究了钒(Ⅴ)在D201树脂上的吸附行为,并从热力学和动力学方面对吸附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D201树脂对钒(Ⅴ)的吸附为吸热过程,且符合Freundlich和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测得吸附热力学参数:ΔH=3.88 kJ/mol,ΔS=0.082J/(mol.K),ΔG=-20.77 kJ/mol;吸附动力学研究表明,D201树脂吸附钒(Ⅴ)的平衡时间为12 h;颗粒扩散速率为D201树脂吸附钒(Ⅴ)的主要控制步骤;测得不同温度下D201树脂吸附钒(Ⅴ)的表观速率常数为:k298K=2.34×10-5s-1、k308K=2.40×10-5s-1、k318K=2.91×10-5s-1;表观吸附活化能为Ea=8.43 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 D201树脂 吸附 热力学 动力学
下载PDF
钒(Ⅴ)的吸附溶出催化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许宏鼎 于桂荣 +1 位作者 胡高升 张占恩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363-366,共4页
研究了线性扫描伏安法中钒(Ⅴ)的吸附溶出催化行为体系,借以分析环境、食品和生物样品。钒浓度与峰电流在10^(-2)~10^(-12)mol/L间按数量级分段成线性关系。最低检出限为6×10^(-13)mol/L,相对标准偏差在8%以下,干扰较少。
关键词 没食子酸 吸附 溶出 催化伏安法
下载PDF
钯(Ⅱ)对钒(Ⅴ)-锰(Ⅱ)-Tween-20-二安替比林-(间-羟基)-苯基甲烷体系显色反应的抑制作用及应用 被引量:8
7
作者 林会松 徐其亨 +1 位作者 尹家元 匡云艳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9期1112-1114,共3页
在酸性介质中钯(Ⅱ)对Ⅴ(Ⅴ)-Mn(Ⅱ)-Tween-20-DAmHM体系显色反应有阻抑作 用,基于此建立了一种测定钯的动力学分析方法,并研究了该阻抑反应的动力学参数。方法 的线性范围为20~240μg Pd(Ⅱ)/... 在酸性介质中钯(Ⅱ)对Ⅴ(Ⅴ)-Mn(Ⅱ)-Tween-20-DAmHM体系显色反应有阻抑作 用,基于此建立了一种测定钯的动力学分析方法,并研究了该阻抑反应的动力学参数。方法 的线性范围为20~240μg Pd(Ⅱ)/L,检测限为8.4×10-9gPd(Ⅱ)/mL。该体系灵敏度高,稳 定性好,用于石钯渣和钯催化剂中把(Ⅱ)的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阻抑作用 DAmHM 测定
下载PDF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钒(Ⅴ)的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吕明 崔运成 +2 位作者 马玉环 潘晟昊 徐敏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1998年第4期82-84,共3页
研究了在pH9.2的硼砂介质中,痕量钒(Ⅴ)催化H2O2氧化桑色素褪色反应体系的新催化光度法。测量范围为0~7.5μg/50mL加标回收率为95%~98.5%,测定2μg钒(Ⅴ),RSD为1.68%,用于水样中痕量钒... 研究了在pH9.2的硼砂介质中,痕量钒(Ⅴ)催化H2O2氧化桑色素褪色反应体系的新催化光度法。测量范围为0~7.5μg/50mL加标回收率为95%~98.5%,测定2μg钒(Ⅴ),RSD为1.68%,用于水样中痕量钒(Ⅴ)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动力学 光度法 测定
下载PDF
催化动力学分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钒(Ⅴ) 被引量:16
9
作者 李志梅 陈国树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171-1174,共4页
在醋酸介质中 ,以抗坏血酸作活化剂 ,痕量钒 (Ⅴ )对溴酸钾氧化邻苯三酚红褪色的指示反应有灵敏的催化作用。研究了该反应的最佳实验条件和动力学参数 ,建立了一种测定超痕量钒 (Ⅴ )的新方法 ,该法选择性强、操作简便、快速 ,其线性范... 在醋酸介质中 ,以抗坏血酸作活化剂 ,痕量钒 (Ⅴ )对溴酸钾氧化邻苯三酚红褪色的指示反应有灵敏的催化作用。研究了该反应的最佳实验条件和动力学参数 ,建立了一种测定超痕量钒 (Ⅴ )的新方法 ,该法选择性强、操作简便、快速 ,其线性范围为 0 .8~ 4.0 μg/L钒 (Ⅴ ) ;检出限为 6.8× 1 0 -9g/L。方法用于生物样品中痕量钒 (Ⅴ )的测定 ,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痕量分析 催化动力学 分光光度法 溴酸钾 邻苯三酚红
下载PDF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抑制法测定痕量钒(Ⅴ) 被引量:5
10
作者 朱英贵 高峰 王伦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11,共4页
基于钒 (Ⅴ )对罗丹明B 过氧乙酸 NaOH体系化学发光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 ,建立了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测定痕量钒 (Ⅴ )的新方法。该方法线性范围为2 .0× 1 0 - 9~ 1 .0× 1 0 - 6g/mL ,检出限为 3.0× 1 0 - 1 0 g/mL ,对 1 .... 基于钒 (Ⅴ )对罗丹明B 过氧乙酸 NaOH体系化学发光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 ,建立了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测定痕量钒 (Ⅴ )的新方法。该方法线性范围为2 .0× 1 0 - 9~ 1 .0× 1 0 - 6g/mL ,检出限为 3.0× 1 0 - 1 0 g/mL ,对 1 .0× 1 0 - 7g/mL钒(Ⅴ ) 7次平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 2 .0 %。已用于环境水样、钢样中钒 (Ⅴ )的测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注射 化学发光抑制法 测定 痕量钒 痕量分析
下载PDF
交联壳聚糖对钒(Ⅴ)吸附机理的XPS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莫少波 肖玫 +1 位作者 翁玥 钱沙华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34-536,共3页
本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研究了交联壳聚糖对钒(Ⅴ)的吸附机理,在对比交联壳聚糖(CCTS)吸附钒(Ⅴ)前后的XPS谱中,可观察到CCTS的N1s和钒(Ⅴ)的V2p3/2峰都有较大的化学位移,说明钒(Ⅴ)与交联壳聚糖的—NH2基团发生了配位反应,交联壳... 本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研究了交联壳聚糖对钒(Ⅴ)的吸附机理,在对比交联壳聚糖(CCTS)吸附钒(Ⅴ)前后的XPS谱中,可观察到CCTS的N1s和钒(Ⅴ)的V2p3/2峰都有较大的化学位移,说明钒(Ⅴ)与交联壳聚糖的—NH2基团发生了配位反应,交联壳聚糖对钒(Ⅴ)的吸附主要是化学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壳聚糖 钒(V) 吸附 X射线光电子能谱
下载PDF
利用钒(Ⅴ)对间-三氟甲基偶氮羧褪色反应的阻抑作用测定痕量钒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升晖 杨春海 +1 位作者 向寿章 张义军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646-647,649,共3页
基于HOAc NaOAc中 ,钒 (Ⅴ )对溴酸钾氧化间 三氟甲基偶氮羧褪色有阻抑作用 ,建立了测定痕量钒 (Ⅴ )的新方法。方法的检出限为 0 .90 μg·L- 1,钒 (Ⅴ )量在 0~ 9.0 0 μg·L- 1范围内遵守比耳定律。用于水样和人发中痕量... 基于HOAc NaOAc中 ,钒 (Ⅴ )对溴酸钾氧化间 三氟甲基偶氮羧褪色有阻抑作用 ,建立了测定痕量钒 (Ⅴ )的新方法。方法的检出限为 0 .90 μg·L- 1,钒 (Ⅴ )量在 0~ 9.0 0 μg·L- 1范围内遵守比耳定律。用于水样和人发中痕量钒的测定 ,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三氟甲基偶氮羧 褪色反应 阻抑作用 催化光度分析
下载PDF
二安替比林间乙氧基苯基甲烷与钒(Ⅴ)的显色反应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林会松 杨光宇 +1 位作者 徐其亨 尹家元 《光谱实验室》 CAS CSCD 1997年第3期12-14,共3页
合成了二安替比林间乙氧基苯基甲烷(DAmEM),研究了它和钒(V)的显色反应。在磷酸介质中,Mn(Ⅱ)和吐温-20的作用下,DAmEM和钒(V)反应生成橙红色产物,λmax=480nm,ε=1.10 ×106L·mol-1·cm-1,钒(V)含量在0&#... 合成了二安替比林间乙氧基苯基甲烷(DAmEM),研究了它和钒(V)的显色反应。在磷酸介质中,Mn(Ⅱ)和吐温-20的作用下,DAmEM和钒(V)反应生成橙红色产物,λmax=480nm,ε=1.10 ×106L·mol-1·cm-1,钒(V)含量在0·20—1.50μgs(25mL)-1内符合比耳定律,体系稳定性好。本法是一个测定微量钒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mEM 分光辉 度法
下载PDF
茚三酮缩7-氨基-8-羟基喹啉-5-磺酸催化荧光测定痕量钒(Ⅴ)及其催化反应机理 被引量:4
14
作者 俞英 洪朝辉 +1 位作者 黄坚锋 王瑞琼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0期1147-1151,共5页
合成了新型席夫碱类试剂茚三酮缩7-氨基-8-羟基喹啉-5-磺酸,建立了该试剂催化荧光测定痕量钒(Ⅴ)的新体系,反应在盐酸体系中进行,其λex/λm为325/448(nm),钒(Ⅴ)的量在0~40.0μg/L、40.0~160.0μg/L呈良好线性... 合成了新型席夫碱类试剂茚三酮缩7-氨基-8-羟基喹啉-5-磺酸,建立了该试剂催化荧光测定痕量钒(Ⅴ)的新体系,反应在盐酸体系中进行,其λex/λm为325/448(nm),钒(Ⅴ)的量在0~40.0μg/L、40.0~160.0μg/L呈良好线性关系,检测下限为1.7μg/L,方法用于水样痕量钒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此外,还详细探讨了反应机理和动力学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荧光 催化反应 N7N8Q5S
下载PDF
4-氯苯基二安替比林甲烷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钒(Ⅴ)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家琴 徐其亨 匡云艳 《冶金分析》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5-36,共2页
在H_3PO_4介质中,有吐温-20和Mn(Ⅱ)存在下,4-氯苯基二安替比林甲烷(DApCM)与V(V)生成橙黄色产物,其λmax为485nm,ε=5.05×10~5L·mol^(-1)·cm^(-1)。钒量在0.5... 在H_3PO_4介质中,有吐温-20和Mn(Ⅱ)存在下,4-氯苯基二安替比林甲烷(DApCM)与V(V)生成橙黄色产物,其λmax为485nm,ε=5.05×10~5L·mol^(-1)·cm^(-1)。钒量在0.5~3.5μg/25mL符合比尔定律。该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较好的选择性,用于低合金钢样中微量钒的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苯基 二安替比林甲烷 分光光度法 测定
下载PDF
以TAN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测定镓(Ⅲ)、锇(Ⅲ)、钒(Ⅴ)、铜(Ⅱ) 被引量:6
16
作者 彭敬东 刘绍璞 邓传跃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81-185,共5页
用1-(2-噻唑偶氮)-2-萘酚(TAN)作柱前显色剂,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镓(Ⅲ)、锇(Ⅲ)、钒(Ⅴ)、铜(Ⅱ)离子,固定相为Shim-packODS柱(15mm×6mm),流动相为含有5x10(-2)mol/L的漠化四丁锭,5×10(-6)... 用1-(2-噻唑偶氮)-2-萘酚(TAN)作柱前显色剂,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镓(Ⅲ)、锇(Ⅲ)、钒(Ⅴ)、铜(Ⅱ)离子,固定相为Shim-packODS柱(15mm×6mm),流动相为含有5x10(-2)mol/L的漠化四丁锭,5×10(-6)mol/L的TAN,1×10(-2)mol/L乙酸-酸钠缓冲溶液(pH6.5)的甲醇(55%)-乙腈(5%)-水(40%)溶液,流量0.8ml/min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检测器于440nm处进行检测.在此条件下,镓(Ⅲ)、锇(Ⅲ)、钒(Ⅴ)、铜(Ⅱ)的得到很好的分离。该方法可用于镓(Ⅲ)、锇(Ⅲ)、钒(Ⅴ)、铜(Ⅱ)的同时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TAN
下载PDF
钒(Ⅴ)-桑色素-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胶束增敏荧光光度法的研究和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侯明 赵青华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56-59,共4页
研究了在 p H 2 .5的 HCl- Na Ac介质中 ,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 CTMAB)对桑色素 ( morin)和钒 ( )配合物荧光的增敏作用 ,建立了利用钒 ( ) - morin- CTMAB胶束增敏荧光反应测定痕量钒的荧光光度新方法。方法的检出限为 0 .92μg/L ,... 研究了在 p H 2 .5的 HCl- Na Ac介质中 ,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 CTMAB)对桑色素 ( morin)和钒 ( )配合物荧光的增敏作用 ,建立了利用钒 ( ) - morin- CTMAB胶束增敏荧光反应测定痕量钒的荧光光度新方法。方法的检出限为 0 .92μg/L ,荧光强度与钒的含量在 0 .0 1 0~ 6.0μg/1 0 m 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配合物中钒 ( )与桑色素的组成比为 :V( )∶ morin=1∶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色素 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 荧光光度法 天然水 食品 微量分析 污染物
下载PDF
V(Ⅴ)-KIO_4-甲基红体系动力学光度法测定微量钒 被引量:3
18
作者 石美莲 段友构 +1 位作者 颜文斌 任从莲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2期94-96,共3页
研究了在柠檬酸介质中,钒(Ⅴ)强烈地催化高碘酸钾氧化甲基红的褪色反应,建立了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微量钒(Ⅴ)的方法.钒质量浓度在0.64~3.20μg/mL范围内与log(A0/A)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3.75×10-3μg/mL.该方法用于提钒废水中钒... 研究了在柠檬酸介质中,钒(Ⅴ)强烈地催化高碘酸钾氧化甲基红的褪色反应,建立了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微量钒(Ⅴ)的方法.钒质量浓度在0.64~3.20μg/mL范围内与log(A0/A)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3.75×10-3μg/mL.该方法用于提钒废水中钒的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光度法 高碘酸钾 甲基红 提钒废水
下载PDF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痕量钒(Ⅴ) 被引量:2
19
作者 瞿鹏 许春丽 +1 位作者 田穗康 章竹君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3-85,共3页
基于在硫酸介质中钒(Ⅴ)与磷钼酸形成具有更强氧化性的磷钼钒杂多酸(HPA),而磷钼钒杂多酸可直接氧化碱性鲁米诺产生强的化学发光,并结合流动注射分析技术,建立了一种测定痕量钒的新方法.其线性范围为5 0×10-9~1 0×10-5g/mL,... 基于在硫酸介质中钒(Ⅴ)与磷钼酸形成具有更强氧化性的磷钼钒杂多酸(HPA),而磷钼钒杂多酸可直接氧化碱性鲁米诺产生强的化学发光,并结合流动注射分析技术,建立了一种测定痕量钒的新方法.其线性范围为5 0×10-9~1 0×10-5g/mL,方法的检出限为1 0×10-9g/mL.测定2 0×10-7g/mL的钒,11次连续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2%.方法已用于水样中痕量钒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 鲁米诺 磷钼钒杂多酸 含量测定 发光强度
下载PDF
阻抑偶氮胂Ⅰ褪色反应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钒(Ⅴ)(英文) 被引量:3
20
作者 周之荣 李桂艳 罗明标 《冶金分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2-28,共7页
基于0.02mol/LH2SO4介质中痕量钒(Ⅴ)阻抑NaH2PO2还原偶氮胂I(AsAI)的褪色反应,建立了测定痕量钒(Ⅴ)的动力学光度法。通过在固定时间段(8min)后于500nm处测定AsAI的吸光度降低值监控反应速率。方法检出限为0.052μg/L,校准曲线的浓度... 基于0.02mol/LH2SO4介质中痕量钒(Ⅴ)阻抑NaH2PO2还原偶氮胂I(AsAI)的褪色反应,建立了测定痕量钒(Ⅴ)的动力学光度法。通过在固定时间段(8min)后于500nm处测定AsAI的吸光度降低值监控反应速率。方法检出限为0.052μg/L,校准曲线的浓度线性范围为0-4.0μg/L。在25mL溶液中,测定0.1μg钒(Ⅴ)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10%(n=11)。讨论了酸度、反应物浓度、温度、反应时间、干扰离子等因素的影响。研究了反应的最佳条件,并测定了一些动力学参数,催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43.90kJ/mol。结合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实现了样品中痕量钒(Ⅴ)的测定。方法用于岩石、植物、茶叶和人发样品中钒(Ⅴ)的测定,结果与认定值相符,相对标准偏差为1.21%~3.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 动力学光度法 阻抑作用 偶氮胂Ⅰ次磷酸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