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Vernacular Settlement in Tianshui City
1
作者 MENG Xiangwu YE Minghui +1 位作者 ZHOU Qi LUO Jing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16年第2期45-48,共4页
Vernacular settlement is a sum of settlements that keep traditional landscapes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and its coverage coincides with that of urban community and rural settlement to some extent. It is a pheno... Vernacular settlement is a sum of settlements that keep traditional landscapes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and its coverage coincides with that of urban community and rural settlement to some extent. It is a phenomenon of social development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rapid urbanization. As a national famous historic and cultural city, Tianshui City should have had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al genes as the driving force for its development, however, only fragments of some historic blocks have been left in the recent urbanization. This paper, on the basis of investigating the old urban district of Tianshui City, analyzing the historical phenomenon, summarized the root causes for the status quo of vernacular dwellings in the city, so as to raise the concerns on humanistic thought, and provide proper guidance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vernacular settl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rnacular settlement Historical evolution Tianshui City
下载PDF
Community-led initiatives for the rehabilitation and management of vernacular settlements in Oman:a phenomenon in the making
2
作者 Benkari Naima 《Built Heritage》 CSCD 2021年第3期121-140,共20页
Once abandoned for more than three decades,vernacular settlements in Oman are now being progressively reinvested in to foster the country’s heritage tourism sector.The present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emerging phenome... Once abandoned for more than three decades,vernacular settlements in Oman are now being progressively reinvested in to foster the country’s heritage tourism sector.The present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emerging phenomenon of community-led initiatives for vernacular heritage rehabilitation and adaptive reuse in Oman.Through an examination of three case studies,its aim is to describe this process and its modes of action and discuss its efects on vernacular settlement transformations.A mixed research methodology was designed to include(A)analyses of relevant primary and secondary data,(B)documented onsite observations,(C)interviews with local community representatives and key players in the operations of rehabilitation,and(D)extractions and analyses of quantitative data from a hotel booking website.The research sheds light on unsuspected interrelations within and between the projects being implemented in these settlements and their operating modes.It reveals the focal role of a local community in a kind of‘bottom-up’management of its built heritage,coupled with a‘horizontal cooperation’between the three initiatives studied in this research.Moreover,it shows that a heavily centralised and top-down policy for the feld of heritage conservation and management is among the main obstacles that hinder such initiatives.Furthermore,community-led operations of vernacular heritage rehabilitation are being undertaken under insufcient regulations in terms of land use,building restoration and adaptive reuse.In this context,the paper discusses some of the serious threats and concerns faced by such initiatives and proposes actionable solutions to mitigate these hindran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aptive reuse Community involvement in heritage management Gulf cooperation council(GCC)states Heritage houses Heritage tourism Post-oil econom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vernacular settlements
原文传递
Interpretation of the Spatial Form of Chengdu Plain's Traditional Towns from the Vernacular Perspective 被引量:1
3
作者 LIU Yongli SHEN Zhongwei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17年第1期15-18,共4页
In recent years,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in our country,academic circles have paid more attentions to and made fruitful achievements on the research of vernacular settlement. On this basis,this paper... In recent years,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in our country,academic circles have paid more attentions to and made fruitful achievements on the research of vernacular settlement. On this basis,this paper took Chengdu Plain's traditional town spatial morpholog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o interpret its spatial form through its composition elements and characteristics which are influenced by nature,history,culture and other factors. And then,it took Jiezi ancient town as an example to analyze the renewal of its spatial form so as to inherit the vernacular culture and promote the conserv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town in the course of constructing urban citie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rnacular settlement Chengdu Plain Traditional town Spatial form
下载PDF
陇南山地传统聚落及乡土建筑生成机制研究——以张坝古村为例
4
作者 卢晴宇 段威 +1 位作者 刘万珂 张守法 《住区》 2024年第2期125-132,共8页
在快速城镇化的推动下,我国传统村落地域性要素缺失、识别性差。本文从景观基因理论出发,以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构建出传统村落的景观基因研究体系,以有效保护传统村落的特色空间与建筑特征。以张坝古村为例,结合传统聚落空间模型,本文... 在快速城镇化的推动下,我国传统村落地域性要素缺失、识别性差。本文从景观基因理论出发,以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构建出传统村落的景观基因研究体系,以有效保护传统村落的特色空间与建筑特征。以张坝古村为例,结合传统聚落空间模型,本文对其控制(社会、经济、文化要素)、基底(自然背景要素)、基质(建筑等点状要素)、路径(街巷及公共空间等线状要素)、外源(可带动该区域发展的辐射性要素)五大基因进行识别,并总结五大基因的作用机制,构建张坝古村的景观基因图谱,全面总结陇南山地传统聚落及乡土建筑生成机制,综合探索“基因活化”途径。以期保护和传承张坝古村独特的地域文化,激发古村活力,也为其他传统村落景观基因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聚落 乡土建筑 景观基因 陇南 乡土营造
下载PDF
日本白川乡合掌造聚落的生态智慧及启示
5
作者 王江 赵伯伦 高海岑 《古建园林技术》 2023年第4期95-97,共3页
合掌造民居是日本白川乡的一种传统乡土建筑,在城镇化中得到了完好延续。它通过因地制宜的技术,营造出与环境和谐相融的建成环境,体现了传统聚落的生存智慧和生活文化。以白川乡合掌造聚落为例,从“结文化”的合作造屋智慧、合掌造的木... 合掌造民居是日本白川乡的一种传统乡土建筑,在城镇化中得到了完好延续。它通过因地制宜的技术,营造出与环境和谐相融的建成环境,体现了传统聚落的生存智慧和生活文化。以白川乡合掌造聚落为例,从“结文化”的合作造屋智慧、合掌造的木架建构智慧、融于环境的消防保护智慧进行解析,提出生态智慧活化传承的策略,旨在启示我国传统聚落保护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建筑 传统聚落 生态智慧 合掌造
下载PDF
福建省乡土聚落的空间分布及其驱动机制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旭芳 沈伟棠 +1 位作者 翁飞帆 丁铮 《风景园林》 2023年第6期121-129,共9页
【目的】少数民族乡土聚落作为少数民族的精神标识,承载了独特的民族元素和文化基因,研判其空间分布特征及驱动机制对少数民族地区村寨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大有裨益。【方法】在厘清福建省乡土聚落空间分布特征的基础上,运用地理探测... 【目的】少数民族乡土聚落作为少数民族的精神标识,承载了独特的民族元素和文化基因,研判其空间分布特征及驱动机制对少数民族地区村寨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大有裨益。【方法】在厘清福建省乡土聚落空间分布特征的基础上,运用地理探测器模型探讨自然因素、区位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对其空间分布的驱动机制。【结果】结果表明:1)福建省乡土聚落的空间分布不均衡,总体呈“七核三带”的“川”字形分布格局,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2)福建省乡土聚落的空间分布与自然因素、水系密度、文化因素呈正相关,与交通密度呈微弱负相关,与经济因素呈总体负相关、局部正相关之势。【结论】生态环境与多重文化相互适应、交互耦合是促进乡土聚落传承发展的内生动力。鉴于此,提出乡土聚落的发展路径,为福建省乡土聚落的保护传承及少数民族地区的乡村振兴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土聚落 空间分布 少数民族 地理探测器
下载PDF
陇南地区传统聚落地域性特征解析——以白龙江流域三村为例 被引量:3
7
作者 刘万珂 郑小东 +1 位作者 段威 张守法 《住区》 2023年第1期25-32,共8页
甘肃陇南位于陕川交界处,该地山崇水湍,多民族语汇下传统聚落呈现出独有的地域性特征。本文以陇南地区白龙江流域张坝村、唐坝村、亚滩村三村为例,使用田野调查法、文献研究法和对比分析,总结出陇南传统聚落在宏观山水层面具有“背负冠... 甘肃陇南位于陕川交界处,该地山崇水湍,多民族语汇下传统聚落呈现出独有的地域性特征。本文以陇南地区白龙江流域张坝村、唐坝村、亚滩村三村为例,使用田野调查法、文献研究法和对比分析,总结出陇南传统聚落在宏观山水层面具有“背负冠山,面环带水”的山水格局,“山地点聚,河谷纵列”的形态特征;在中观聚落层面具有“耕居分势,前田后舍”的空间布局,“河道串联,路网并通”的结构骨架和“文脉共荣,祠庙居高”的公建特点;在微观宅院层面具有“坝院为主,合院为辅”的形制特点,“正厢各秩,檐廊贯续”的单体格局和“土围木架,石雕版饰”的建构特征。本项研究加深了对乡土建筑和地域性景观的理解认知,以期为陇南地区传统聚落的解读传承和保护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产保护 传统聚落 地域性 陇南 乡土营造
下载PDF
渭北下沉式窑院聚落景观变迁——梁家庄村案例
8
作者 卢倩 杨路 《建筑与文化》 2023年第11期35-37,共3页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黄土高原村镇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黄土高原沟壑区小流域聚落景观以居住单元为基本细胞,发生逐步重构的结构性变化。文章以渭北黄土高原下沉式窑院聚落梁家庄村为例,试图归纳以居住单元为基本细...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黄土高原村镇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黄土高原沟壑区小流域聚落景观以居住单元为基本细胞,发生逐步重构的结构性变化。文章以渭北黄土高原下沉式窑院聚落梁家庄村为例,试图归纳以居住单元为基本细胞的聚落景观变迁及“生产-生活-生态”系统的演变,为黄土高原人居环境研究提供案例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家庄村 下沉式窑院 乡土聚落 渭北
下载PDF
江南风土聚落的住宅与环境的空间构成的特征与演变以常熟为例
9
作者 陆少波 《时代建筑》 2023年第3期18-27,共10页
文章以常熟的风土聚落住宅案例为研究对象,运用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和构成学的分析方法,梳理当地住宅与环境的构成演变史.在此基础上,文章解析江南聚落住宅形制变化的影响因素,探讨江南聚落住宅由清晰的传统形制逐步向混合于环境的现... 文章以常熟的风土聚落住宅案例为研究对象,运用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和构成学的分析方法,梳理当地住宅与环境的构成演变史.在此基础上,文章解析江南聚落住宅形制变化的影响因素,探讨江南聚落住宅由清晰的传统形制逐步向混合于环境的现代空间转变的成因,并发掘其对建筑与环境设计方法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熟 风土聚落 空间构成 住宅单元 环境单元
下载PDF
走向韩城“村寨分离”的历史现场——历史人类学视角的风土聚落空间形态研究
10
作者 林晓丹 蔡宣皓 《新建筑》 2023年第5期96-102,共7页
基于历史人类学的研究方法,通过现存筑寨碑刻中的历史信息释读,深入分析韩城地区党家村泌阳堡与西原村凤翼砦营建的历史过程,讨论韩城地区风土聚落中“村寨分离”现象的成因。跳出惯常的建筑学的物质空间类型范式,经过族群追溯与产权落... 基于历史人类学的研究方法,通过现存筑寨碑刻中的历史信息释读,深入分析韩城地区党家村泌阳堡与西原村凤翼砦营建的历史过程,讨论韩城地区风土聚落中“村寨分离”现象的成因。跳出惯常的建筑学的物质空间类型范式,经过族群追溯与产权落位,发现两堡是家族内部阶级分化之后合股建造的产物。寨子以巷道为主要形态控制要素,以“窄院”为地块划分的模数单元,祠堂等仪式空间反而重要性不强,并且与普通聚落同构。进而通过与华南地区聚落的比较,揭示了“弱宗族”或“残缺性宗族”的关中风土聚落的发生与扩张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人类学 韩城 村寨分离 风土聚落 空间形态
下载PDF
粤系风土聚落特征要素初探
11
作者 徐粤 《建筑与文化》 2023年第3期202-204,共3页
岭南粤系地区自古以来经济繁荣,文化多样,留存了大量独具特色的风土建筑;粤系风土建筑谱系是其建筑特征的集中表现。而聚落的特征要素作为风土建筑最宏观的层级是风土谱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文章从聚落的文化背景出发,分析了粤系风... 岭南粤系地区自古以来经济繁荣,文化多样,留存了大量独具特色的风土建筑;粤系风土建筑谱系是其建筑特征的集中表现。而聚落的特征要素作为风土建筑最宏观的层级是风土谱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文章从聚落的文化背景出发,分析了粤系风土聚落的形态类型和组成要素,并对反映聚落功能性的防御与排水系统进行了解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系 风土建筑谱系 聚落类型 组成要素
下载PDF
消解与存续:梁家庄村下沉式窑院聚落考察
12
作者 卢倩 杨路 《住区》 2023年第5期57-61,共5页
论文选取陕西渭北地区下沉式窑院聚落梁家庄村为研究对象,展开由区域尺度到聚落尺度的田野调查。梁家庄村可视为在消解性干预下的聚落更新路径的代表。下沉式窑院的整体消解与个体存续现象,为乡土聚落更新这一宏大命题提供了的微观的案... 论文选取陕西渭北地区下沉式窑院聚落梁家庄村为研究对象,展开由区域尺度到聚落尺度的田野调查。梁家庄村可视为在消解性干预下的聚落更新路径的代表。下沉式窑院的整体消解与个体存续现象,为乡土聚落更新这一宏大命题提供了的微观的案例与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传统民居 保护更新 梁家庄村 下沉式窑院聚落
下载PDF
商业贸易推动下的滇西风土聚落变迁研究——以云南驿村为例
13
作者 张羽 王瑞坤 《当代建筑》 2023年第9期124-129,共6页
本文以滇西茶马古道沿线的风土聚落云南驿村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筑测绘、居民访谈、史志辨析等方法,力图厘清商业贸易对聚落形态、宅院形制等风土建筑基质的变迁所施加的影响,并在上述分析中加入了人口迁移、民族身份、文化交流等视角。... 本文以滇西茶马古道沿线的风土聚落云南驿村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筑测绘、居民访谈、史志辨析等方法,力图厘清商业贸易对聚落形态、宅院形制等风土建筑基质的变迁所施加的影响,并在上述分析中加入了人口迁移、民族身份、文化交流等视角。多视角的讨论对探究滇西风土建筑空间的变迁具有普遍意义,也为茶马古道沿线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更新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马古道 商业贸易 聚落形态 宅院形制 风土建筑
下载PDF
气候主导下的吐鲁番麻扎村绿洲乡土聚落营造模式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岳邦瑞 李春静 +1 位作者 李慧敏 陈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63-569,共7页
研究界定了乡土聚落的概念,并以新疆吐鲁番麻扎古村落为例,通过对气候环境特点与乡土聚落营造关系的解析,从村落、院落、建筑单体三个层面,对绿洲乡土聚落在回应气候环境特征方面所具有的营造策略与适应建设模式进行了总结,凝练归纳出&q... 研究界定了乡土聚落的概念,并以新疆吐鲁番麻扎古村落为例,通过对气候环境特点与乡土聚落营造关系的解析,从村落、院落、建筑单体三个层面,对绿洲乡土聚落在回应气候环境特征方面所具有的营造策略与适应建设模式进行了总结,凝练归纳出"生土建材"、"平屋顶"、"高密度"、"窄巷道"、"深院落"、"爬山屋"、"过街楼"、"高架棚"、"花格窗"、"内向性院落"、"葡萄架庭院"、"通风墙"、"屋顶窗"、"葡萄晾房"、"土拱"、"转移生活方式"、"厚重的围护结构"、"半地下室"等具有普遍性的绿洲聚落营造模式18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气候 干旱区人居环境 绿洲乡土聚落 营造模式 吐鲁番麻扎村
下载PDF
乡土材料在和田“阿以旺”民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孟福利 岳邦瑞 刘萍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4-80,共7页
以和田传统"阿以旺"民居为例,通过对乡土材料资源特性与传统聚落营造关系的解析,揭示和田传统聚落营造中选材、取材、用材方面蕴含的3条营造智慧,即因地取材、便捷用材;广泛选材、简易操作;因材而用、物尽其长;凝练归纳了南... 以和田传统"阿以旺"民居为例,通过对乡土材料资源特性与传统聚落营造关系的解析,揭示和田传统聚落营造中选材、取材、用材方面蕴含的3条营造智慧,即因地取材、便捷用材;广泛选材、简易操作;因材而用、物尽其长;凝练归纳了南疆和田典型的"阿以旺"民居特性、内向性院落、高地基、插坯墙和编笆墙、半开放式连廊等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聚落营造模式语言;积极探索乡土材料的改良和应用技术的提升,对乡土材料在未来的新乡土建筑中发挥的积极作用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材料 和田民居 绿洲传统聚落 营造智慧
原文传递
国外乡土聚落形态研究进展及对中国的启示 被引量:19
16
作者 钱云 郦大方 胡依然 《住区》 2012年第2期38-44,共7页
建筑学和城市研究视野中,对乡土聚落及其形态的关注自20世纪50年代起已成为西方学术界发展最迅猛的领域之一,新的研究视角、思路和方法不断涌现。近年来,中国乡土聚落研究也逐渐成为学术界热潮,西方式的研究视角、思路和方法也被逐步引... 建筑学和城市研究视野中,对乡土聚落及其形态的关注自20世纪50年代起已成为西方学术界发展最迅猛的领域之一,新的研究视角、思路和方法不断涌现。近年来,中国乡土聚落研究也逐渐成为学术界热潮,西方式的研究视角、思路和方法也被逐步引入,但其现有研究成果和西方学术界深厚的积累相比,尚不够全面和深入。本文基于对丰富的外文资料的阅读,力图对国外学界在乡土聚落形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方面进行较为全面的总结。这些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对"乡土聚落"的概念、范畴和分类的深入探讨,对乡土聚落形态影响因素的发掘,以及各类物质和非物质因素对聚落形态影响方式的分析。基于这个框架,结合对中国国内乡土聚落形态研究的回顾,本文旨在对国内现有研究成果作出简要的评析,并提出今后进一步发展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聚落 形态 物质因素 非物质因素
下载PDF
乡土聚落保护更新下的民宿开发与设计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时原 代小梅 刘九菊 《建筑与文化》 2019年第9期214-215,共2页
随着我国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力推进,乡村旅游业在乡土聚落快速兴起,而民宿作为发展当地旅游业的极佳切入点应运而生。文章针对乡土聚落中民宿发展出现的无序性开发、同质化严重、乡土性缺失等问题,分别从乡土聚落保护更新、民宿开发及... 随着我国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力推进,乡村旅游业在乡土聚落快速兴起,而民宿作为发展当地旅游业的极佳切入点应运而生。文章针对乡土聚落中民宿发展出现的无序性开发、同质化严重、乡土性缺失等问题,分别从乡土聚落保护更新、民宿开发及民宿设计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乡土聚落保护更新下民宿开发设计的策略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聚落 保护 民宿 开发 设计
下载PDF
中国传统聚落与民居研究的深化拓展——2015年中国传统民居学术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6
18
作者 唐孝祥 王东 《新建筑》 2015年第6期130-131,共2页
2015年中国传统民居学术研讨会于10月下旬在南昌大学隆重召开。会议就"传统聚落与民居建筑文化研究""传统民居建筑技艺研究""传统聚落与民居保护与继承研究"等主题展开研讨,表现出研究内容深化与路径转... 2015年中国传统民居学术研讨会于10月下旬在南昌大学隆重召开。会议就"传统聚落与民居建筑文化研究""传统民居建筑技艺研究""传统聚落与民居保护与继承研究"等主题展开研讨,表现出研究内容深化与路径转变的新趋势,展现出传承与保护实践中强调务实与创新的新特点,呈现出传统聚落与民居"多元一体"研究格局的新动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民居 学术研讨会 传统聚落与民居 深化拓展
下载PDF
从乡居到乡愁——文化人类学视野下中国乡土景观的认知概述 被引量:34
19
作者 李畅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9-32,共4页
乡土景观是地域性生活方式在大地上的显现。基于文化人类学视角对农耕时代、转型期和城镇化时期3个历史阶段乡土景观的认知分析,认为乡土景观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文化变迁的时代映射,即异质文化影响下的融合渗透。厘清乡土景观认知的演... 乡土景观是地域性生活方式在大地上的显现。基于文化人类学视角对农耕时代、转型期和城镇化时期3个历史阶段乡土景观的认知分析,认为乡土景观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文化变迁的时代映射,即异质文化影响下的融合渗透。厘清乡土景观认知的演化路径和内在规律,有助于新型城镇化下传统村镇的活化与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文化人类学 乡土景观 乡土建筑 乡村聚落 文献综述
下载PDF
传统聚落中的社会结构与空间结构 被引量:17
20
作者 范霄鹏 杜晓秋 《中国名城》 2012年第3期63-66,共4页
我国各地的传统聚落尽管其空间结构和形态多种多样,且无一例外地受到所处自然环境条件的影响,但就其成因而言,都是人们社会活动及其组织方式在空间上的投影所致,即聚落的空间结构与集聚人群的社会结构有着紧密的对应关联。社会结构由人... 我国各地的传统聚落尽管其空间结构和形态多种多样,且无一例外地受到所处自然环境条件的影响,但就其成因而言,都是人们社会活动及其组织方式在空间上的投影所致,即聚落的空间结构与集聚人群的社会结构有着紧密的对应关联。社会结构由人们的聚居组织方式及生产、生活行为方式凝结而成,并将社会文化的地区性和民族性蕴含其中,形成了聚落营造的建构文脉。聚落和建筑的空间结构在外显层面上展现出所处地区自然环境的特征,在内隐层面上深刻地展现出人群社会结构和家庭社会结构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聚落 社会结构 空间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