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6篇文章
< 1 2 6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flections on the Experience of Network Virtual Space FromPhenomenology of Technics
1
作者 MA Wen-wu 《Journal of Philosophy Study》 2019年第10期610-615,共6页
People create network virtual space that is completely different from the real space through net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The characteristics of network virtual space are that the subject can obtain a similar real... People create network virtual space that is completely different from the real space through net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The characteristics of network virtual space are that the subject can obtain a similar real space experience.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henomenology of technics,in order to analyze the virtual space of the network,it is necessary to clear the phenomenological concepts,such as space,space experience,and virtual space experience,so as to know the type of network virtual space experience,explore th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and find solutions to the ethical conflicts in the virtual space experience of the networ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experience of network virtual space phenomenology of technics Don Ihde ethical conflicts and countermeasures
下载PDF
Real Rules for Virtual Space
2
作者 TANG LAN vice director of the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t the China Institutes of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Beijing Review》 2011年第47期12-13,共2页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struggles to find common ground on cyber security More than 700 representatives from 60 countries London Conference on Cyberspace, hosted by the British Foreign and Common wealth Office.
关键词 virtual Real Rules for virtual space
原文传递
Virtual Education Space
3
作者 Vladimir Valkanov Stanimir Stoyanov Veselina Valkanova 《通讯和计算机(中英文版)》 2016年第2期64-76,共13页
关键词 空间问题 教育领域 虚拟环境 社会系统 教学内容 教育服务 教育过程 保加利亚
下载PDF
“智能+”时代我国虚拟教研室的研究前沿与趋势探究----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许引 熊冬春 +2 位作者 林明 甘艳华 杜雪婷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25-31,108,109,共9页
“智能+”时代虚拟教研室的出现对于基层教学组织的创新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针对虚拟教研室的研究前沿热点与发展趋势问题进行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探究,运用CiteSpace软件选取CNKI中2005—2022年间432篇虚拟教研室的相关文章进... “智能+”时代虚拟教研室的出现对于基层教学组织的创新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针对虚拟教研室的研究前沿热点与发展趋势问题进行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探究,运用CiteSpace软件选取CNKI中2005—2022年间432篇虚拟教研室的相关文章进行文献计量、研究作者、发文机构、关键词共现和聚类、关键词时间线、关键词突变及时区图分析。通过分析发现,虚拟教研室研究呈现如下特点:从时间线上来看,2005—2018年间稳步发展,2019—2022年间呈现研究白热化阶段,即大规模发展阶段;主要以“网络教研”“协同教研”“共同体”“区域协同”等为研究前沿和热点,未来虚拟教研室研究有基于“多元智能技术”体系向“网络协同教研”“教研共同体”“区域协同教研”方向延伸发展的新趋势。为此,文章给出总结和思考,以期对“智能+”时代虚拟教研室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教研室 CITEspace 协同教研 网络教研
下载PDF
虚实融生与时空再构:元宇宙环境中的高校虚拟教育空间设计
5
作者 冯鸣阳 李梦瑶 华沙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33-241,270,共10页
目的元宇宙正成为教育创新实践的新场域,探究元宇宙虚拟空间如何与高校教育更好地融合。方法分析元宇宙新型教育空间的构成要素及应用场景,概述元宇宙高校教育空间的设计理念,从空间、交互、情境、运行、管理五个方面探索提升元宇宙高... 目的元宇宙正成为教育创新实践的新场域,探究元宇宙虚拟空间如何与高校教育更好地融合。方法分析元宇宙新型教育空间的构成要素及应用场景,概述元宇宙高校教育空间的设计理念,从空间、交互、情境、运行、管理五个方面探索提升元宇宙高校教育空间效果的设计手段。结果元宇宙时代下的教育空间不仅是技术建构的数据空间,也朝着有人文氛围和人际温度的数字校园方向不断发展,重点关注用户的在场感、沉浸感和体验感,保证元宇宙教育空间的生态性和规范性,从功能性和服务性上完成对传统教育空间的完善和超越,最终实现开放共享的普惠型教育空间生态。结论元宇宙高校教育空间的发展需要清醒地认识其教育属性,规避因其技术性突出而导致的技术囚笼风险,促进技术与教育良好互动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宇宙 空间设计 高校教育 虚拟空间 虚实结合
下载PDF
沉浸式体验在数字艺术展中的表达研究
6
作者 白羽 韩嘉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2期266-268,共3页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在日渐提升。数字技术运用在了公众生活的各个领域,影响了公众的日常生活,成为公众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艺术领域的发展也出现了数字化趋势,沉浸式的观展方式日渐风靡。沉浸式的观看方式改变了传统艺术的叙...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在日渐提升。数字技术运用在了公众生活的各个领域,影响了公众的日常生活,成为公众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艺术领域的发展也出现了数字化趋势,沉浸式的观展方式日渐风靡。沉浸式的观看方式改变了传统艺术的叙事方式,强调观者的感受和能动性,解构了传统艺术的观看与审美方式。这种形式丰富了艺术的表达方式,为观者建构全新的审美体验。文章通过对沉浸式艺术展的解读,并结合经典案例分析其内在特征与目前现状,试图为未来沉浸式艺术的发展提供新思路和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浸式体验 艺术展览 虚拟现实 空间
下载PDF
海上风电场经柔直送出系统的虚拟导纳中频振荡抑制策略
7
作者 聂永辉 张瑞东 +1 位作者 周勤勇 高磊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6-45,共10页
随着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在远海风电的广泛应用,海上换流站接入远海风电场时出现了中频振荡现象,严重危害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导纳的中频振荡抑制策略。首先,采用模块化状态空间法建立了海上风电场经柔直送出系统的... 随着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在远海风电的广泛应用,海上换流站接入远海风电场时出现了中频振荡现象,严重危害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导纳的中频振荡抑制策略。首先,采用模块化状态空间法建立了海上风电场经柔直送出系统的小信号模型。然后,采用参与因子分析方法揭示了影响中频振荡的关键因素,并分析了各关键因素对中频振荡的影响特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在柔直控制系统中添加虚拟导纳的阻尼控制策略,并基于阻尼控制器对中频、LCL振荡的差异影响划分了控制器参数的稳定域。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时域仿真模型。结果表明,所提策略在系统不同运行工况下均可有效抑制中频振荡,提高了系统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场 柔性直流 中频振荡 模块化状态空间法 虚拟导纳
下载PDF
非遗虚拟空间生产体验对文化自信的影响
8
作者 薛可 鲁晓天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34,共17页
随着沉浸式体验技术的广泛运用,如何通过虚拟空间提升传统非遗文化的传播效用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本研究基于列斐伏尔的“空间三元论”对非遗虚拟空间生产问题进行探讨,关注其中各空间生产要素对于非遗文化认同、文化自信的影响。... 随着沉浸式体验技术的广泛运用,如何通过虚拟空间提升传统非遗文化的传播效用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本研究基于列斐伏尔的“空间三元论”对非遗虚拟空间生产问题进行探讨,关注其中各空间生产要素对于非遗文化认同、文化自信的影响。本研究通过2×2×2组间实验(N=209)发现:非遗虚拟情境下空间生产体验具有具身性,空间真实度和参与度有助于提升非遗虚拟空间生产体验的传播效用;非遗虚拟场域下空间表征的效用是有条件的,非遗虚拟空间真实度和文化度的叠加才能对非遗文化认同产生影响;虚拟空间生产体验中VR信息素养具有部分效用:体验者的VR信息素养影响非遗虚拟空间真实度体验的效用,但不影响非遗虚拟空间参与度的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数字化传播 虚拟现实(VR)空间生产 非遗文化认同 文化自信
下载PDF
基于D2D通信和虚拟MIMO的飞行器集群网络传输方案设计
9
作者 刘志峰 张雪 +4 位作者 栗苹 张继豪 李思琪 王卫东 龚鹏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41-1147,共7页
在无中心飞行器集群网络中,非直通条件节点间不同的中继路径可能导致较大路径损耗落差,为有限资源前提下网络传输能力的提升带来困难。参考5G移动通信中的终端直通(Device to Device,D2D)技术与中继通信中的虚拟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 在无中心飞行器集群网络中,非直通条件节点间不同的中继路径可能导致较大路径损耗落差,为有限资源前提下网络传输能力的提升带来困难。参考5G移动通信中的终端直通(Device to Device,D2D)技术与中继通信中的虚拟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技术,提出一套D2D通信与虚拟MIMO技术结合的无中心飞行器集群网络传输方案。重点研究在正交资源模式下,将不同的协作传输协议与空时编码进行组合,在信噪比、误比特率、接入概率等方面对通信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D2D通信与虚拟MIMO技术结合的传输方案在不增加资源的前提下,对集群网络的通信性能有明显提升,且引入分布式空时编码可进一步优化误比特率性能,但3种传输协议在不同传输质量评价方向的改善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器集群网络 终端直通通信 虚拟多输入多输出 协作传输协议 空时编码
下载PDF
虚拟现实下的社区公共空间参与式设计分析
10
作者 陈春晖 《无线互联科技》 2024年第6期26-28,共3页
随着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社区公共空间的设计趋向于采用参与式的方法,以增强设计过程的民主性和包容性。文章探讨了VR环境下参与式社区公共空间设计的方法与效果,并分析了其在提升社区成员参与度和满足... 随着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社区公共空间的设计趋向于采用参与式的方法,以增强设计过程的民主性和包容性。文章探讨了VR环境下参与式社区公共空间设计的方法与效果,并分析了其在提升社区成员参与度和满足多元需求方面的潜力。首先,回顾了参与式设计的理论基础和VR技术在空间设计中的应用进展。其次,讨论了VR在参与式设计中所面临的挑战,包括技术获取的平等性、用户界面的友好性以及虚拟环境与现实世界之间的联系等问题。研究结果表明,VR为社区公共空间的参与式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工具,使得设计过程更加开放和迭代,能够更好地反映社区成员的需求和愿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社区公共空间 参与式设计 案例研究 设计民主化
下载PDF
基于虚拟空间三维体素—语义地图的机械臂任务规划
11
作者 王立鹏 王小晨 +1 位作者 刘梦杰 孟浩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7-61,89,共6页
任务规划算法是机械臂在未知环境下具备抓取能力的基础,为此提出一种基于三维体素—语义地图的机械臂虚拟空间任务规划方法。在获取完整点云场景的基础上,利用基于掩码区域的卷积神经网络实现目标检测与实例分割,构建由三维点云、语义... 任务规划算法是机械臂在未知环境下具备抓取能力的基础,为此提出一种基于三维体素—语义地图的机械臂虚拟空间任务规划方法。在获取完整点云场景的基础上,利用基于掩码区域的卷积神经网络实现目标检测与实例分割,构建由三维点云、语义信息、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模型组成的体素-语义混合地图;优化A*算法完成机械臂末端执行器最优路径规划,利用贝塞尔曲线完成轨迹优化;探究抓取不同几何体时的机械臂末端位姿,分解抓取、放置等复杂任务,形成基于语义驱动的空间任务规划。在虚拟空间通过仿真试验,表明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和快速性,同时该算法可支撑机械臂执行各种复杂的抓取任务,并提升机械臂的智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臂 虚拟空间 任务规划 体素 语义
下载PDF
低复杂度水声多输入多输出正交时频空调制通信方法研究
12
作者 王彪 方梓德 +2 位作者 朱雨男 郭晓鹏 朱柏宇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3-91,共9页
在多输入多输出正交时频空调制(MIMO-OTFS)水声通信系统中,基于消息传递(MP)算法的MIMO-OTFS通信的计算复杂度较高,在实际应用中会增加设备成本。针对上述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2维虚拟时间反转镜(VTRM)的MIMO-OTFS均衡算法,该算法利用V... 在多输入多输出正交时频空调制(MIMO-OTFS)水声通信系统中,基于消息传递(MP)算法的MIMO-OTFS通信的计算复杂度较高,在实际应用中会增加设备成本。针对上述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2维虚拟时间反转镜(VTRM)的MIMO-OTFS均衡算法,该算法利用VTRM的时频空聚焦特性,有效提高了均衡性能,并通过改进的2维比例归一化最小均方(IPNLMS)算法进行信道估计,该算法利用时延-多普勒域信道的稀疏特性以较低的复杂度提高了收敛速度,最后通过2维自适应判决反馈均衡算法消除残余的码间串扰,进一步提高系统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均衡算法具有可行性,且在保证相同性能时,复杂度低于MP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声通信 正交时频空调制 虚拟时间反转镜 多输入多输出
下载PDF
新冠肺炎疫情政策干预下群体虚拟轨迹时空模式差异性研究
13
作者 董广胜 谢文析 +4 位作者 李锐 吴华意 田野 韩行国 沙浩 《时空信息学报》 2024年第1期104-117,共14页
轨迹时空模式的研究,对于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监测及政策制定评估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大量的研究仅分析了物理轨迹时空模式变化,尚缺乏从群体虚拟轨迹的视角,分析其与物理轨迹的关联性和差异性。因此,本研究选取美国10个大型样本城市作为研... 轨迹时空模式的研究,对于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监测及政策制定评估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大量的研究仅分析了物理轨迹时空模式变化,尚缺乏从群体虚拟轨迹的视角,分析其与物理轨迹的关联性和差异性。因此,本研究选取美国10个大型样本城市作为研究对象,以OSM网络地图作为虚拟空间,利用地图瓦片访问频率构建群体虚拟轨迹,与物理轨迹对比分析居家令干预政策实施前后时空分布、时空衰减和空间要素偏好的变化。结果表明:(1)城市中群体虚拟轨迹访问频率具有一致的中心边缘空间结构,但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城市中心吸引力明显减弱;干预政策实施后,群体虚拟轨迹不同空间要素访问频率相比疫情前平均下降67.84%,且不同空间要素同步下降,仅在部分区域中对医疗设施的访问频率增加,谷歌移动指数代表的物理轨迹平均下降48.05%,仅居住场所增长22.15%。(2)物理轨迹访问频率变化与干预政策时间一致,然而虚拟空间中群体提前一周左右已经进入居家管制的活动模式。研究成果表明群体虚拟轨迹相比物理轨迹对于干预政策响应时间更早、时空衰减更大,为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监测及政策制定评估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空间 群体虚拟轨迹 时空模式 新冠肺炎疫情 OSM
下载PDF
元宇宙虚拟空间在时尚领域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14
作者 王雪微 于晓坤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8-245,共8页
为促进元宇宙下虚拟空间在时尚领域的应用,采用综合分析和案例研究,以了解和剖析时尚虚拟空间的影响因素和发展趋势。对虚拟试穿、非同质化货币、数字化身等纺织服装领域发展元宇宙产业的常见措施进行总结,对时尚虚拟空间的建立方式进... 为促进元宇宙下虚拟空间在时尚领域的应用,采用综合分析和案例研究,以了解和剖析时尚虚拟空间的影响因素和发展趋势。对虚拟试穿、非同质化货币、数字化身等纺织服装领域发展元宇宙产业的常见措施进行总结,对时尚虚拟空间的建立方式进行概述,对虚拟空间中虚拟试衣、服装定制系统、数字化服装设计工具等案例在纺织服装领域的应用进行剖析,强调了虚拟空间作为元宇宙的重要媒介对时尚领域的实践意义。回顾了当前时尚空间运营模式,揭示其在商业性、实用性和交互性上的短板。探讨了实体商业中心相对于虚拟空间在政府支持、历史文化及交互性方面的优势,指出人工智能发展将重塑时尚领域创作模式,未来时尚虚拟空间宜以综合性商业体形式发展,以实体综合性商业体为依托,通过镜像空间实现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最后,提供了时尚综合商业体的实施路径和手段,包括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和人工智能,在元宇宙空间中发展具有文化性、和现实互联、能够实现用户共创的时尚综合商业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宇宙 虚拟空间 数字时尚 人工智能 数字化转型
下载PDF
基于虚拟电压矢量的双三相直线磁通切换永磁电机容错SVPWM策略
15
作者 杜怿 严序康 +3 位作者 张丽 朱孝勇 毛怡 孙旭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53-1161,I0025,共10页
高可靠性是电梯驱动系统的首要指标。针对双三相直线磁通切换永磁(dual-three-phase linear flux switching permanent magnet,DTP-LFSPM)电机单相开路故障,提出一种基于虚拟电压矢量的容错空间矢量脉宽调制策略。首先,基于单相开路故... 高可靠性是电梯驱动系统的首要指标。针对双三相直线磁通切换永磁(dual-three-phase linear flux switching permanent magnet,DTP-LFSPM)电机单相开路故障,提出一种基于虚拟电压矢量的容错空间矢量脉宽调制策略。首先,基于单相开路故障下的五维变换矩阵计算得到故障后的32个空间电压矢量分布。然后,筛选部分空间电压矢量,以z子空间电压幅值为零且每个扇区产生对称的脉宽调制波形为目标,重构得到12个虚拟电压矢量,相邻的2个虚拟电压矢量都由3个基本电压矢量组成,并用于合成参考电压矢量,不仅可以减少单相开路故障容错控制时的电流谐波,而且具有计算简单,易于硬件实现等优点。最后,搭建DTP-LFSPM电机驱动控制系统仿真与实验平台,仿真和实验测试结果证明所提容错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三相 直线电机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 虚拟电压矢量 容错
原文传递
社会媒介化视角下旅游目的地的地方建构
16
作者 黄琢玮 保继刚 周彤昕 《旅游论坛》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社交媒介不断发展,渗透并影响着社会的变迁,成为旅游目的地地方建构的重要力量,形成了“社交媒介—人—地方”的新型人地关系,然而现有的地方建构研究较少关注社交媒介在旅游目的地地方建构中的角色和效应。文章对社交媒介在旅游目的地... 社交媒介不断发展,渗透并影响着社会的变迁,成为旅游目的地地方建构的重要力量,形成了“社交媒介—人—地方”的新型人地关系,然而现有的地方建构研究较少关注社交媒介在旅游目的地地方建构中的角色和效应。文章对社交媒介在旅游目的地地方建构中发挥的作用展开了概念性的探索,依托社会媒介化理论与地方建构理论,从媒介化的视角提出地方建构的概念框架。根据该框架,目的地的地方建构涉及虚拟空间、现实空间、虚实交叠空间等3个层面。在目的地地方建构的过程中,社交媒介不仅作为变量对地方建构产生影响,而且还作为社会语境融入旅游目的地地方建构的动态进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媒介化 地方建构 社交媒介 虚拟空间 虚实交叠空间
下载PDF
解构与重构:元宇宙空间中的虚拟身体 被引量:1
17
作者 韩伟 张原婧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73-180,共8页
“身体转向”与“空间转向”是20世纪西方哲学的两大转向,元宇宙问题的出现,将身体理论与空间理论引入了技术领域。元宇宙场域的复杂性特征,促使虚拟身体、真实身体与元宇宙空间形态及其关系问题具有新意涵。三种形态被置于多维度的交互... “身体转向”与“空间转向”是20世纪西方哲学的两大转向,元宇宙问题的出现,将身体理论与空间理论引入了技术领域。元宇宙场域的复杂性特征,促使虚拟身体、真实身体与元宇宙空间形态及其关系问题具有新意涵。三种形态被置于多维度的交互中,既可能导向抽象空间,重构二元对立的哲学传统,使虚拟身体和真实身体在离身化中分裂,也可能导向差异性空间,模糊空间与身体的界限,使虚拟身体和真实身体在具身化中聚合,生产出全新意涵。观察、阐释元宇宙空间中缠绕着的复杂辩证关系,正是将元宇宙问题上升到形而上学层面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宇宙空间 虚拟身体 感官经验 权力话语 性别身份
下载PDF
论虚实空间融合的元宇宙城市
18
作者 伍磊 牛强 朱玉蓉 《城市学报》 2024年第1期47-52,共6页
人类社会已开始进入虚实融合的元宇宙时代,但城市规划学界对元宇宙的讨论较少,还未就元宇宙城市的概念、影响和趋势达成共识,不利于规划师把握数字化机遇。文章首先回顾了虚实空间的相关理论,并从空间视角解析了虚实空间融合的过程,包... 人类社会已开始进入虚实融合的元宇宙时代,但城市规划学界对元宇宙的讨论较少,还未就元宇宙城市的概念、影响和趋势达成共识,不利于规划师把握数字化机遇。文章首先回顾了虚实空间的相关理论,并从空间视角解析了虚实空间融合的过程,包括要素耦合、活动融合与场景融合。其次,在概念化元宇宙城市方面进行尝试,提出城市虚实融合化转型的优势与“跨时空”特征,以及元宇宙城市的空间构成框架,包括综合生活单元、专业生产空间、休闲场所与灵活的交通空间,解析了这些空间的演化趋势与分布特征。最后,从发展定位、空间利用、产业发展、城市治理等层面提出系列元宇宙城市的规划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宇宙城市 虚实空间融合 空间趋势 规划策略
下载PDF
智能化环境治理的内在悖论与矛盾纾解
19
作者 程飞鸿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7-105,共9页
智能技术代表了以数据与算法主导的、一元性与多元性并存的、虚拟与现实交互的生产关系。智能技术对环境治理的重塑,主要体现在技术治理和社会治理两个维度,并凝结成“数据与算法”“一元性与多元性”“虚拟与现实”三组关键词。智能化... 智能技术代表了以数据与算法主导的、一元性与多元性并存的、虚拟与现实交互的生产关系。智能技术对环境治理的重塑,主要体现在技术治理和社会治理两个维度,并凝结成“数据与算法”“一元性与多元性”“虚拟与现实”三组关键词。智能化环境治理可以分为感知型、服务型和互联型3种治理类型,以此为基础,其内在悖论分别表现为:在感知型智能化环境治理中,环境数据所有权的专属性与开展环境数据行为的便宜性之间存在张力;在服务型智能化环境治理中,平台发展、治理服务和决策形成存在一元性与多元性矛盾;在互联型智能化环境治理中,网络空间的交互性和传统公共空间的被支配性之间相互掣肘。纾解这3对矛盾,对智能化环境治理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于感知型智能化环境治理而言,需要明确环境数据行为的主体、限制环境数据行为的目的以及厘定环境数据行为的后果,最终消解环境数据行为的便宜性。对服务型智能化环境治理来说,则要尽可能把握平衡一元性与多元性的“度”的客观标准,即平台有序发展的客观标准、环境治理服务的弱势标准以及环境决策形成的底线标准。互联型智能化环境治理的矛盾纾解之策最终指向了政府在智能社会的公共空间中如何调适方能言之为“妥当”。申言之,在支持层面,转变政府对民间环境治理力量的投入模式;在引导层面,健全政府对民间环境治理力量的引导机制;在管理层面,实现政府对民间环境治理力量的法治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技术 智能化环境治理 环境数据 智能平台 虚拟空间
下载PDF
元宇宙视域下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研究
20
作者 夏媛媛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24年第1期123-127,共5页
元宇宙将重塑图书馆服务业态,提升数字化和智慧化服务水平,因此有必要探究元宇宙视域下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未来发生的变革。文章通过文献研究法、思辨研究法开展专题研究,首先对元宇宙视域下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的理论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 元宇宙将重塑图书馆服务业态,提升数字化和智慧化服务水平,因此有必要探究元宇宙视域下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未来发生的变革。文章通过文献研究法、思辨研究法开展专题研究,首先对元宇宙视域下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的理论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其次从阅读、教育、社交、就业四个维度畅想高校图书馆虚拟空间服务场景;最后从发展理念、技术应用、馆员培养、服务规范、管理水平五个方面思考和规划未来发展路径。旨在推动元宇宙视域下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为数智化发展和服务提供新思路、新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宇宙 高校图书馆 空间再造 虚实融合 服务场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