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vian influenza virus ecology in wild birds of Western Siberia
1
作者 K.A.Sharshov A.K.Yurlov +7 位作者 Xinxin Li Wen Wang Laixing Li Yuhai Bi Wenjun Liu Takehiko Saito Haruko Ogawa A.M.Shestopalov 《Avian Research》 CSCD 2017年第2期110-114,共5页
Background:The aim of the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ecological diversity of wild birds in Siberia, which are the natural reservoir of avian influenza virus(AIV).Methods:Cloacal swabs and intestinal fragments were colle... Background:The aim of the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ecological diversity of wild birds in Siberia, which are the natural reservoir of avian influenza virus(AIV).Methods:Cloacal swabs and intestinal fragments were collected from wild migratory birds from 2007-2014. Isolated viruses were grown in the allantoic cavity of embryonated chicken eggs. The presence of virus was determined using hemagglutination assays. Primary identification and subtyping of influenza viruses was confirmed by RT-PCR.Results:A total of 2300 samples obtained from wild migratory birds of 8 orders were collected and tested. Influenza was detected in 185 birds of 3 orders. Species of family Anatidae(order Anseriformes) such as European Teal(Anas crecca), Garganey Teal(A. querquedula), and Shoveler(A. clypeata) play the main role in AIV circulation in the south of Western Siberia. The proportion of viral carriers among waterfowl ranged from 5.6 to 20% in 2007-2014. The order Charadriiformes had lower virus isolation rates of not more than 1.4%.Conclusions:Wild migratory waterfowl of orders Anseriformes and Charadriiformes are the main reservoir of AIV in the south of Western Siberia. This area plays a key role in persistence, evolution, and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avian influenz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fluenza A virus Wild birds water and wetland complex ECOLOGY MIGRATION DISTRIBUTION SURVEILLANCE
下载PDF
农业文化遗产的地方性知识体系:以湘西“子腊贡米”为例
2
作者 罗康隆 《怀化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7-22,共6页
作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子腊贡米”,有其独特的地方性知识,主要包括“铺树造田”技术系统、灌溉系统、育林蓄水、“稻鱼鸭鸟蛙”等知识体系。这些知识体系至今仍为遗产地的民众所利用,也是确保当地农耕收获及农业发展可持续的基础... 作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子腊贡米”,有其独特的地方性知识,主要包括“铺树造田”技术系统、灌溉系统、育林蓄水、“稻鱼鸭鸟蛙”等知识体系。这些知识体系至今仍为遗产地的民众所利用,也是确保当地农耕收获及农业发展可持续的基础,其所蕴含的农业生产观念对构建现代农业技术体系有着重要的借鉴与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腊贡米 铺树造田 育林蓄水 稻鱼鸭鸟蛙
下载PDF
北京九龙山及其周边水域鸟兽多样性
3
作者 李恩杰 余海 +4 位作者 郭嘉 官昊慧 彭睿 苑秋月 张永安 《温带林业研究》 2023年第4期42-47,共6页
【目的】调查北京九龙山,制作全面的兽类和鸟类名录。【方法】为了了解北京九龙山及周边水域兽类和鸟类多样性,本研究于2018年7月至2023年3月,在北京九龙山暖温带森林国家长期科研基地及周边水域主要采用固定样线法、辅以红外相机调查... 【目的】调查北京九龙山,制作全面的兽类和鸟类名录。【方法】为了了解北京九龙山及周边水域兽类和鸟类多样性,本研究于2018年7月至2023年3月,在北京九龙山暖温带森林国家长期科研基地及周边水域主要采用固定样线法、辅以红外相机调查法开展了兽类和鸟类多样性调查。【结果】经鉴定,共记录到野生动物152种(隶属23目50科),包括兽类10种(隶属6目7科)和鸟类142种(隶属17目43科)。其中,属于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3种,分别是黑鹳、猎隼和黄胸鹀;属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19种,包括雁形目2种、鹰形目9种、隼形目4种、雀形目4种;属于北京市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51种,包括兽类6种和鸟类45种;中国特有鸟类有5种。以区系组成分析,北京九龙山的兽类仅有野猪是广布种,其它9种均为古北界物种;北京九龙山及周边水域鸟类以古北界物种为主(记录81种,占鸟类总种数的57.04%),东洋界物种和广布种数量几乎无差别。以鸟类居留类型分析,调查区域的旅鸟最多(记录49种,占39.52%),冬候鸟最少(记录12种,占8.45%),夏候鸟和留鸟数量相差不大。【结论】本研究表明北京九龙山及周边水域的兽类和鸟类物种多样性高,重点保护、珍稀濒危及特有种都比较丰富,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和意义,后续需加强野生动物种群动态变化的监测和评估工作,可为北京九龙山乃至门头沟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九龙山 水域 兽类 鸟类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水床式鸟巢护理用于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极低体质量新生儿效果观察
4
作者 潘云 羊芸 《中国药业》 CAS 2023年第S02期177-178,共2页
目的探讨水床式鸟巢护理干预用于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极低体质量新生儿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6月至2022年11月收治的NICU极低体质量新生儿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与观察组(水床式鸟巢护理干预),各42例... 目的探讨水床式鸟巢护理干预用于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极低体质量新生儿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6月至2022年11月收治的NICU极低体质量新生儿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与观察组(水床式鸟巢护理干预),各42例。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儿体质量、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9.5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57%(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为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95%(P<0.05)。结论水床式鸟巢护理干预在NICU极低体质量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提高体质量、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低体质量新生儿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水床式鸟巢护理干预
下载PDF
闽江河口湿地水鸟调节区养殖塘改造对夏、冬两季迁徙季水鸟的影响
5
作者 林峰 《林业科技情报》 2023年第4期145-148,共4页
通过对闽江河口湿地水鸟调节区养殖塘改造前及改造后的水鸟物种和种群数量的比较,分析养殖塘改造对夏、冬两季迁徙季水鸟的影响。作者通过实地调查并采用科学的数据分析,得出了养殖塘改造后水鸟群落的物种和种群数量明显增加,夏季迁徙... 通过对闽江河口湿地水鸟调节区养殖塘改造前及改造后的水鸟物种和种群数量的比较,分析养殖塘改造对夏、冬两季迁徙季水鸟的影响。作者通过实地调查并采用科学的数据分析,得出了养殖塘改造后水鸟群落的物种和种群数量明显增加,夏季迁徙季水鸟不同物种种群数量分布相对均衡,冬季迁徙季水鸟不同物种种群数量分布较为集中的结论,为其他地区河口湿地的改造,优化养殖塘生态环境积累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江河口湿地 养殖塘改造 水鸟
下载PDF
鄱阳湖都昌自然保护区浮游甲壳动物群落时空分布特征及其驱动因子 被引量:1
6
作者 于新平 陈宇炜 +5 位作者 王俊颉 李瀚成 邓枫 徐光锋 夏雨 刘金福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98-1008,共11页
江西省都昌候鸟省级自然保护区作为鄱阳湖流域内占地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承担着保护世界性和国家重点保护濒危越冬候鸟资源等重要责任。探究都昌候鸟自然保护区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主要影响因子,可为都昌保护区内鸟类栖息地的生... 江西省都昌候鸟省级自然保护区作为鄱阳湖流域内占地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承担着保护世界性和国家重点保护濒危越冬候鸟资源等重要责任。探究都昌候鸟自然保护区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主要影响因子,可为都昌保护区内鸟类栖息地的生境保护与动态评估提供科学依据。20192021年1、4、7和10月对都昌保护区内4个区域的浮游甲壳动物的密度、生物量和水环境因子进行采样调查,运用多样性指数、Pearson相关性和冗余分析(RDA)等对都昌保护区水质情况以及浮游甲壳动物与水环境因子和叶绿素a之间的关系进行解析。结果显示,调查期间共鉴定出浮游甲壳动物31种,其中枝角类(20种)和桡足类(11种)。都昌保护区浮游甲壳动物年均密度213.81 ind./L,年均生物量为1.51 mg/L。都昌保护区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时空变化较大,季节上,夏季或秋季浮游甲壳动物的生物量达到峰值,冬季浮游甲壳动物种类最少;空间上南矶一般区(D4)浮游甲壳动物密度和生物量较大,其次是撮箕湖一般区(D3),小矶山核心区(D1)和三山核心区(D2)差异较少。根据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分析都昌保护区水质情况,结果表现为撮箕湖一般区(D3)水质环境最好,其次是小矶山核心区(D1),最后是三山核心区(D2)和南矶一般区(D4)。简弧象鼻溞(Bosmina coregoni)作为都昌保护区优势种,这从侧面反映出都昌保护区水体呈富营养化,与调查期间发现局部出现蓝藻水华相吻合。都昌保护区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的时空演替主要是由总氮、叶绿素a、水位和水温等因素共同决定。不同季节影响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的主导因素也不相同,冬季主导因素主要是总氮、总磷和溶解氧;夏季主导因素是水位和叶绿素a;秋季主导因素主要是水温、水位、透明度、叶绿素a、溶解氧和总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候鸟栖息地 浮游甲壳动物 水质评价 群落结构 时空分布
下载PDF
校园水源地鸟兽多样性及活动节律
7
作者 曾智 孙海林 +3 位作者 房以好 王荣兴 李娜 谭坤 《四川林业科技》 2023年第3期102-109,共8页
水的供给影响动物的多样性和行为,但在城市绿地规划中较少考虑水源对动物的影响。为了解城市绿地中水源对动物多样性和活动的影响,本研究于2018年2月至2019年8月,在大理大学古城校区非建筑区水源附近、建筑区水源附近和无水源的非建筑... 水的供给影响动物的多样性和行为,但在城市绿地规划中较少考虑水源对动物的影响。为了解城市绿地中水源对动物多样性和活动的影响,本研究于2018年2月至2019年8月,在大理大学古城校区非建筑区水源附近、建筑区水源附近和无水源的非建筑区区域分别安装2台、2台和3台触发式红外相机进行监测并分析物种多样性、雨旱季间活动节律和物种间活动节律的异同。结果:1)本次共调查到58种鸟类,6种哺乳动物,建筑区和非建筑区水源区域的拍摄率和鸟类多样性均高于非水源区;在非建筑区水源地和非水源地的兽类多样性均高于建筑区水源区。2)相对丰富度较高的6种鸟兽有北树鼩(Tupaia belangeri)、赤腹松鼠(Callosciurus erythraeus)、黄臀鹎(Pycnonotus xanthorrhous)、白喉红臀鹎(Pycnonotus aurigaster)、白颊噪鹛(Garrulax sannio)、黑胸鸫(Turdus dissimilis),核密度估计分析显示所有物种旱季的活动高峰都早于雨季,其中北树鼩的日活动节律在雨季和旱季没有显著差异,其它的动物类群雨旱季日活动节律均呈现显著差异。3)北树鼩、赤腹松鼠、白颊噪鹛两两之间日活动节律差异不显著,其它各个物种之间日活动节律呈现中等及以上程度的重叠,日活动节律差异显著;人类和6种鸟兽的日活动节律重叠程度较低且活动节律差异显著。本研究证明动物对水源的利用受需求和其他物种及人类干扰的影响,建议在今后的校园等绿地设计和管理中将动物对水资源的利用纳入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相机 城市绿地 水源 鸟兽多样性 活动节律
下载PDF
青海湖与钱尼湖鸟类多样性比较研究
8
作者 唐伯玉 郑思思 +1 位作者 董永刚 王稳 《绿色科技》 2023年第20期74-79,共6页
全球9条候鸟迁飞通道共有4条经过中国,其中中亚-印度迁飞区经过我国青海湖和俄罗斯钱尼湖,2个湖泊作为这条候鸟迁飞通道上的重要停歇地,为全球候鸟迁徙提供营养补给,也是众多候鸟的繁殖地和越冬地。收集2个湖泊的鸟类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 全球9条候鸟迁飞通道共有4条经过中国,其中中亚-印度迁飞区经过我国青海湖和俄罗斯钱尼湖,2个湖泊作为这条候鸟迁飞通道上的重要停歇地,为全球候鸟迁徙提供营养补给,也是众多候鸟的繁殖地和越冬地。收集2个湖泊的鸟类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共有鸟种95种,隶属16目30科,比较了2个湖泊的鸟类G-F指数,鸟类相似性指数、共有鸟种濒危保护、生态类群、居留型,为2个湖泊的生态保护体系建设提供重要数据,同时提示对候鸟迁飞通道的保护可以对本地其他物种起到间接保护作用,未来应持续加强对这两个湖泊的生态监测与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候鸟 水鸟 迁徙路线 青海湖 钱尼湖
下载PDF
陕西黄河流域湿地水鸟空间分布格局及保护策略
9
作者 杨雨微 蒋庭菲 《陕西林业科技》 2023年第3期90-97,共8页
本研究总结了陕西黄河流域湿地水鸟空间分布格局,分析水鸟保护面临的新挑战,提出了湿地水鸟多样性保护建议。陕西黄河流域湿地水鸟共有13目27科164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39种。当前,针对湿地分类系统的变化、流域水鸟种类和保护物种... 本研究总结了陕西黄河流域湿地水鸟空间分布格局,分析水鸟保护面临的新挑战,提出了湿地水鸟多样性保护建议。陕西黄河流域湿地水鸟共有13目27科164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39种。当前,针对湿地分类系统的变化、流域水鸟种类和保护物种的变化、水鸟栖息地面临的干扰,应推进多部门管理,探索补偿机制等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黄河流域 水鸟 分布格局 栖息地 保护
下载PDF
内蒙古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成效 被引量:23
10
作者 靳勇超 罗建武 +4 位作者 朱彦鹏 辛利娟 刁兆岩 陈冰 王伟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424-1429,共6页
为科学评估内蒙古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成效,基于定量化、动态性和可操作性原则,构建了保护成效评估指标体系,并以保护区内湿地面积和水鸟多样性的动态监测结果为基础,对2004—2013年保护区湿地保护成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 为科学评估内蒙古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成效,基于定量化、动态性和可操作性原则,构建了保护成效评估指标体系,并以保护区内湿地面积和水鸟多样性的动态监测结果为基础,对2004—2013年保护区湿地保护成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组建以及对周边社区放牧和芦苇收割等管控力度的加强,近10 a来湿地保护效果良好,具体表现在保护区内湿地面积基本保持稳定(动态度指数为-0.178%),成片分布趋势增加(平均斑块面积增加53.44%),破碎化程度降低;此外,保护区内水鸟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增加较为明显,分别增加83.53%和88.50%;物种丰富度和濒危水鸟数量也呈缓慢增加趋势.构建的湿地保护成效评估指标体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自然保护区对湿地的管护效果,建议保护区管理局进一步加强气候因素、水鸟生境质量以及辉河上游湿地的监测工作,并依据当地气候变化情况适当补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湿地 水鸟多样性 保护成效
下载PDF
安徽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鸟生境适宜性变化 被引量:21
11
作者 杨李 董斌 +5 位作者 汪庆 盛书薇 韩文妍 赵俊 程明伟 杨少文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27-1034,共8页
水鸟是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指示生物,人类活动对其影响日益严重.研究自然保护区内的水鸟生境适宜性变化可以为湿地恢复提供帮助.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水鸟生境影响因子的权重,建立生境适宜性指数模型,根据TM遥感影像图和相关数据计算出安... 水鸟是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指示生物,人类活动对其影响日益严重.研究自然保护区内的水鸟生境适宜性变化可以为湿地恢复提供帮助.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水鸟生境影响因子的权重,建立生境适宜性指数模型,根据TM遥感影像图和相关数据计算出安徽省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86-2011年5个年份的水鸟生境适宜指数,并结合GIS空间分析生成的水鸟生境适宜性分级图,分析升金湖建立保护区后水鸟生境适宜性变化.结果表明:升金湖地区在1986年建保护区后的几年间水鸟生境适宜性相对平稳,但是仍然有较为明显的下降;1990s后期,该地区水鸟生境适宜性开始显著恶化,一直持续到2000年之后才有小幅度的回升.水鸟生境适宜性最好的区域由片状分散逐渐转变成小范围聚集,适宜区域也在由实验区和缓冲区向核心区迁移的过程中显著缩减.本文还讨论了在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一些恢复水鸟生境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鸟 生境适宜性指数 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遥感影像 GIS
下载PDF
武汉湿地水鸟多样性特征及其与几种生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9
12
作者 成水平 罗莎 +2 位作者 胡鸿兴 周巧红 吴振斌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56-462,共7页
2007年~2009年对武汉4个代表性湖泊—月湖、东湖、金银湖和沉湖越冬期和迁徙期水鸟进行了调查,共记录水鸟60种,隶属于8目15科.其中国家Ⅰ、Ⅱ级重点保护鸟类7种,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鸟类》5种,省级保护鸟类19种.沉湖的水鸟... 2007年~2009年对武汉4个代表性湖泊—月湖、东湖、金银湖和沉湖越冬期和迁徙期水鸟进行了调查,共记录水鸟60种,隶属于8目15科.其中国家Ⅰ、Ⅱ级重点保护鸟类7种,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鸟类》5种,省级保护鸟类19种.沉湖的水鸟多样性明显高于月湖和东湖落雁区,略高于金银湖.比较分析了4块湿地生境因子的差异及其与水鸟多样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水鸟多样性与湿地微生境多样性呈显著正相关,与人为干扰呈负相关;东湖落雁区的富营养化评价指数明显低于其他3湖,沉湖由于高密度无序养殖,水质恶化,富营养化程度已与月湖和金银湖无明显差异,应引起高度重视与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水鸟多样性 生境多样性 人为干扰 水质 武汉
下载PDF
鸟类在湿地生态系统监测与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55
13
作者 王强 吕宪国 《湿地科学》 CSCD 2007年第3期274-281,共8页
湿地是鸟类的聚居地,一方面湿地为鸟类提供了不可替代的生境,另一方面鸟类的分布、数量、繁殖、生理等特征对湿地所承受的种种干扰有所响应。因而鸟类可以作为湿地生态系统监测与评价的指标。从湿地植被、湿地水环境、湿地生物多样性、... 湿地是鸟类的聚居地,一方面湿地为鸟类提供了不可替代的生境,另一方面鸟类的分布、数量、繁殖、生理等特征对湿地所承受的种种干扰有所响应。因而鸟类可以作为湿地生态系统监测与评价的指标。从湿地植被、湿地水环境、湿地生物多样性、湿地污染、湿地生态系统监测与评价几方面论述了鸟类作为指示生物的作用。鸟类是湿地中主要的顶级消费者,其生存与低营养级生物乃至无机环境密切相关,而且所处营养级与人类更接近,所以鸟类作为指示生物不仅适于快速的生态系统水平的评价,也对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风险有参考价值。在未来的湿地生态系统监测与评价中,繁殖分布范围大的鸟类、顶级肉食性鸟类应当受到足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示生物 水鸟 湿地 生物多样性 生物放大 栖息地
下载PDF
西藏南部羊卓雍错水鸟群落及斑头雁活动区域特征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国钢 刘冬平 +4 位作者 钱法文 侯韵秋 陈丽霞 戴强 陆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46-952,共7页
2009年4月至2010年1月,对西藏南部羊卓雍错的水鸟资源状况进行了调查。采用定点观察的方法,沿湖选择了24个观察点,分别在繁殖前期、中期和后期,以及秋季和冬季进行了6次调查。采用核密度分析(Kernel analysis)的方法,对两只卫星跟踪斑头... 2009年4月至2010年1月,对西藏南部羊卓雍错的水鸟资源状况进行了调查。采用定点观察的方法,沿湖选择了24个观察点,分别在繁殖前期、中期和后期,以及秋季和冬季进行了6次调查。采用核密度分析(Kernel analysis)的方法,对两只卫星跟踪斑头雁(Anser indicus)的活动区进行了分析。调查期间,记录到水鸟32种31044只,隶属于6目10科。雁鸭类和鸥类分别占水鸟总数73.9%和19.1%,主要是斑头雁、赤嘴潜鸭(Rhodonessa rufina)、赤麻鸭(Tadorna ferruginea)、棕头鸥(Larus brunnicephalus)等。水鸟多样性较高的季节是春秋迁徙季节。羊卓雍错夏季主要的繁殖种群是斑头雁和棕头鸥,也有少量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的繁殖个体;冬季主要物种是赤嘴潜鸭,经常聚集在融化的冰面上。春季斑头雁的数量增加趋势较为明显;进入繁殖期后,斑头雁处于孵卵阶段,繁殖种群的数量达到2000余只;繁殖后期,斑头雁换羽结束,成鸟带领幼鸟在鸟岛附近的湖边取食,此时观察到斑头雁的数量又有明显的增加;秋季斑头雁的南迁致使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冬季许多斑头雁从北方如青海湖等地迁来越冬使得种群数量有所增加,多分布于湖西浪卡子县城附近的沼泽湿地和湖南部的绒波臧布河流的入口处。卫星跟踪结果表明,羊卓雍错是青海湖繁殖的斑头雁重要的越冬地之一,湖西部沼泽湿地和湖南部的河流入口处是其主要活动区域,而且该湖与雅鲁藏布江河谷之间通过斑头雁的往来移动存在着联系,因而是西藏南部禽流感监测的重要地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鸟 多样性 羊卓雍错 西藏 卫星跟踪
下载PDF
栖息地演变与人为干扰对升金湖越冬水鸟的影响 被引量:25
15
作者 江红星 徐文彬 +1 位作者 钱法文 楚国忠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832-1836,共5页
2002年10月—2003年4月,选择安徽升金湖6个不同干扰程度和栖息地质量的固定监测点,研究人为干扰对升金湖越冬水鸟分布格局的影响;同时结合前期调查数据,研究栖息地演变对升金湖越冬水鸟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越冬期不同监测点水鸟种类和... 2002年10月—2003年4月,选择安徽升金湖6个不同干扰程度和栖息地质量的固定监测点,研究人为干扰对升金湖越冬水鸟分布格局的影响;同时结合前期调查数据,研究栖息地演变对升金湖越冬水鸟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越冬期不同监测点水鸟种类和数量与栖息地质量无显著相关关系,但水鸟数量与栖息地干扰程度显著负相关;不同年份升金湖越冬水鸟种类和数量与栖息地质量显著相关.升金湖越冬水鸟存在的主要威胁包括栖息地丧失、人为活动干扰以及生物杀灭剂的影响.提出了一些保护升金湖越冬水鸟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栖息地干扰 栖息地质量 分布模式 越冬水鸟 升金湖
下载PDF
厦门滨海湿地冬季鸟类群落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21
16
作者 方文珍 陈志鸿 +1 位作者 陈小麟 林清贤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16,27,共8页
1999年12月-2000年2月对厦门滨海湿地12个样区冬季鸟类的种类和数量进行调查。并选取调查地的7个参数定量分析滨海湿地鸟类群落多样性的主要影响因子。结果显示,厦门冬季滨海湿地鸟类共有15科45种。其中,风头潜鸭(Aythya fuligula)... 1999年12月-2000年2月对厦门滨海湿地12个样区冬季鸟类的种类和数量进行调查。并选取调查地的7个参数定量分析滨海湿地鸟类群落多样性的主要影响因子。结果显示,厦门冬季滨海湿地鸟类共有15科45种。其中,风头潜鸭(Aythya fuligula)、红嘴鸥(Larus ridibundus)、黑腹滨鹬(Calidris alptina)和白鹭(Egretta garzetta)为优势种,其数量之和占总数量的76%。白鹭为厦门湿地的广布种,在12个样区均有分布。厦门冬季湿地鸟类群落的相似性与其滩涂底质的相似性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湿地鸟类群落多样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湿地周边建筑物、交通干扰、人工水产养殖场和周边陆地植被覆盖状况等。湿地鸟类的种群密度则受水域含盐量、交通干扰的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鸟类 群落多样性 水鸟 涉禽 环境影响
下载PDF
中国水鸟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8
17
作者 何小芳 吴法清 +1 位作者 贺锋 吴振斌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301-305,共5页
文章针对中国水鸟研究的发展进行了简要介绍,主要对我国水鸟区系分布、种群生态和数量、繁殖、行为、栖息地、迁徙等研究现状进行了描述、总结,并提出了今后中国水鸟研究应予以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 水鸟 区系 群落生态 行为 栖息
原文传递
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冬季主要水鸟群落结构与生境的关系 被引量:22
18
作者 张海波 粟海军 +2 位作者 刘文 张明明 李筑眉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01-607,共7页
于2011年12月至2012年2月对草海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冬季主要水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共记录草海主要越冬水鸟30种,隶属于6目10科17属,区系上以古北型与全北型居多;(2)雁形目水鸟种类与数量均占优势,白骨顶(Fulica atra)、赤颈鸭(Ana... 于2011年12月至2012年2月对草海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冬季主要水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共记录草海主要越冬水鸟30种,隶属于6目10科17属,区系上以古北型与全北型居多;(2)雁形目水鸟种类与数量均占优势,白骨顶(Fulica atra)、赤颈鸭(Anas penelope)、斑头雁(Anser indicus)、赤麻鸭(Tadorna ferruginea)、赤膀鸭(Anas strepera)5种水鸟优势度均达10%以上,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和灰鹤(Grus grus)等珍稀水鸟也具一定的种群数量;(3)5种草海典型生境栖息的水鸟种类与数量存在显著差异(Kruskal-Wallis H Test:n=30,!2=16.1893,P=0.003),浅水区是水鸟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多样性指数(H'=1.079)和均匀性指数(J'=0.804)均最高,而耕地最低(H'=0.345;J'=0.493);(4)群落聚类显示,草海主要水鸟可分为7类伴生群落,不同群落在不同生境中分布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冬季水鸟 群落结构 生境利用
下载PDF
嘉陵江南充段冬季迁徙水鸟的迁徙时序及数量变化 被引量:9
19
作者 姚刚 李艳红 +4 位作者 胡杰 赵成 胡红 梁艺于 孙亭亭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38-643,共6页
2008年10月~2009年4月采用固定样线法对嘉陵江南充段冬季水鸟的迁徙时序及数量变化进行了监测。在记录到的26种冬季迁徙水鸟中(针尾鸭除外),10月迁入该地的有斑嘴鸭、白骨顶等6种;11月迁入的水鸟种类最多,包括红嘴鸥、赤麻鸭等11种;1... 2008年10月~2009年4月采用固定样线法对嘉陵江南充段冬季水鸟的迁徙时序及数量变化进行了监测。在记录到的26种冬季迁徙水鸟中(针尾鸭除外),10月迁入该地的有斑嘴鸭、白骨顶等6种;11月迁入的水鸟种类最多,包括红嘴鸥、赤麻鸭等11种;12月迁入的有凤头潜鸭、普通秋沙鸭等6种;1月迁入该地的有翘鼻麻鸭和罗纹鸭2种;2月迁出此地的有凤头麦鸡、赤麻鸭等6种;3月迁出的有大白鹭、普通鸬鹚等9种;4月迁出的有白骨顶、凤头潜鸭等10种。曲线回归分析表明:迁徙水鸟种类在1月达最大值;数量在2月达最大值。优势种数量分析表明,11月及3月是冬季水鸟迁徙的高峰期,12月、1月和2月是迁徙水鸟数量相对稳定的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陵江 南充 冬季水鸟 迁徙时序 数量变化
下载PDF
北京野生水鸟迁徙规律及其监测策略初探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铁楼 田恒玖 +3 位作者 史洋 潘红 陈卫 刘洪岐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89-892,共4页
2005年全球暴发的禽流感疫情备受世界关注,候鸟带毒且野生水鸟是禽流感病毒的天然储库已被世界公认,我国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工作已被提到重要议事日程。通过对2006~2008年监测数据的分析,发现北京市野生水鸟春季迁徙从2月下旬开始,4... 2005年全球暴发的禽流感疫情备受世界关注,候鸟带毒且野生水鸟是禽流感病毒的天然储库已被世界公认,我国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工作已被提到重要议事日程。通过对2006~2008年监测数据的分析,发现北京市野生水鸟春季迁徙从2月下旬开始,4月初达到迁徙高峰;9月下旬开始秋季南迁,11月下旬达到迁徙高峰。并分别对北京地区雁鸭类、鹬鸻类、鹭类的迁徙规律进行了分析;根据北京的气候特点分析了野生水鸟的分布和迁徙特点;根据禽流感病毒与温度的关系,提出了北京的重点监测时期及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水鸟 迁徙 北京 禽流感 监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