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要素耦合的水网空间格局设计思路与方法
1
作者 刘震 赵钟楠 陈康 《中国水利》 2024年第16期50-53,61,共5页
水网建设需要规划先行,水网空间格局设计是各层级水网规划编制的重中之重。针对水网空间格局设计的研究通常聚焦于水资源要素或某一层级、区域,存在与其他行业协同谋划不足等问题,从多要素空间耦合系统、自然-人工复合系统、多功能网络... 水网建设需要规划先行,水网空间格局设计是各层级水网规划编制的重中之重。针对水网空间格局设计的研究通常聚焦于水资源要素或某一层级、区域,存在与其他行业协同谋划不足等问题,从多要素空间耦合系统、自然-人工复合系统、多功能网络系统等内涵特征出发,结合空间格局设计理论方法对水网空间格局设计的启示,提出了以水系布局为基础、以经济社会水安全保障重点区域为核心、以支撑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为前提的水网空间格局设计总体思路,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布局、生态保护布局、其他行业发展布局和水系空间布局,提出了水网空间格局设计方法,进而分析了省级水网和市县级水网空间格局设计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网 水网规划 空间格局 多要素耦合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低渗透底水油藏油井见水模式预测模型
2
作者 蒲万芬 靳星 +2 位作者 唐晓东 白园园 王遨宇 《新疆石油天然气》 CAS 2024年第2期37-47,共11页
注水开发使得低渗透底水油藏油井见水模式更加复杂,需要进一步明确及预测油井见水模式来针对性地指导水淹治理措施。神经网络模型具备处理多元回归问题和计算速度快等优势,可被用于分析地质工程多因素参数与油井见水模式的内在关系,构... 注水开发使得低渗透底水油藏油井见水模式更加复杂,需要进一步明确及预测油井见水模式来针对性地指导水淹治理措施。神经网络模型具备处理多元回归问题和计算速度快等优势,可被用于分析地质工程多因素参数与油井见水模式的内在关系,构建见水模式预测模型。在油井见水模式划分的基础上,通过灰色关联理论和神经网络算法对BCL低渗透底水油藏油井见水模式的主控因素和预测模型进行了研究。发现水层厚度、隔夹层数、隔夹层长度和避水高度是该类油藏注水开发下影响油井见水模式的主控因素。基于主控因素结合神经网络算法建立了油井见水模式预测模型。通过对18组测试数据进行验证,平均预测误差1.4%,获得了较好的预测精度。通过易于获取的主控因素快速预测注水开发低渗透底水油藏油井的见水模式,为该类油藏的高含水针对性治理提供基础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预测模型 见水模式 主控因素 低渗透底水油藏
下载PDF
中国大中型水库多尺度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
3
作者 王仕超 李鹏 +2 位作者 朱俊 赵敏 向荟璇 《水力发电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7-58,共12页
大中型水库是水力发电的关键基础,研究其空间分布对水资源调配和碳减排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中国4748座大中型水库,运用空间分析方法从多个尺度深入探索其空间格局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大中型水库整体呈“多核中心、环带分布”... 大中型水库是水力发电的关键基础,研究其空间分布对水资源调配和碳减排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中国4748座大中型水库,运用空间分析方法从多个尺度深入探索其空间格局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大中型水库整体呈“多核中心、环带分布”的空间分布结构;全局莫兰指数为0.155,具有明显的空间关联特征。湘、粤、鄂三省大中型水库数量最多,占全国总数24.26%;在第三阶梯、年降雨量800mm以上分布均超过50%以上,在山地、丘陵地貌类型与长江流域分布数量最多;胡焕庸人口分界线东南一侧占比达80.674%;在中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带上具有“西多东少,东聚西散”的分布特征。空间分布格局主要受水资源总量、相关法律法规、固定资产投资等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大中型水库 多尺度 空间格局 影响因素 国家水网
下载PDF
基于RBF的油气水段塞流流型超声识别方法
4
作者 苏茜 夏志飞 刘振兴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28-636,共9页
石油管道内的多相流流型识别主要集中在气液两相流和油水两相流方向且准确识别流型范围有限,为了解决油气水段塞流流型识别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RBF神经网络和超声传播规律的油气水段塞流流型识别方法。根据油气水段塞流的相分布特点,... 石油管道内的多相流流型识别主要集中在气液两相流和油水两相流方向且准确识别流型范围有限,为了解决油气水段塞流流型识别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RBF神经网络和超声传播规律的油气水段塞流流型识别方法。根据油气水段塞流的相分布特点,建立了流型识别超声测试仿真模型。采用超声透射衰减技术和反射回波技术研究水平管道油气水三相段塞流超声响应特性,提取透射衰减信号区分段塞流液膜区、气泡夹带区和稳定液塞区。利用反射信号时间序列数据中的回波能量等统计特征,通过RBF神经网络对油气水段塞流进行流型识别。结果表明,基于超声传播机理以及RBF神经网络三相段塞流流型识别率为95.7%。基于RBF神经网络的流型识别算法研究为超声技术实现水平管油气水段塞流流型识别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相流 瞬态响应 油气水段塞流 超声衰减 RBF网络 流型识别
下载PDF
苏南水网地区景观格局演变分析及其驱动因素探究——以七都镇为例 被引量:5
5
作者 丁金华 吴忻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57-264,共8页
景观格局指数是反映景观结构与空间特征的量化指标,通过景观特征的指数化来描述景观格局现状。选取苏州市吴江区七都镇2000、2010、2020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借助ArcGIS、FRAGSTATS、SPSS等软件,对其景观格局演变特征进行分析比较,并对该... 景观格局指数是反映景观结构与空间特征的量化指标,通过景观特征的指数化来描述景观格局现状。选取苏州市吴江区七都镇2000、2010、2020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借助ArcGIS、FRAGSTATS、SPSS等软件,对其景观格局演变特征进行分析比较,并对该地区景观格局演变的驱动因素进行探究。结果表明,1)通过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发现,耕地和林地面积呈减少趋势,分别减少了872.28 km^(2)(-13.85%)和7.92 km^(2)(-15.94%),部分耕地和林地转化为了建设用地,相应的建设用地面积占比由10.35%提升至19.45%,农用地被侵占的现象显著。2)通过景观格局演变分析发现,水域、草地以及林地破碎化程度增强、边界被割裂的程度加剧,景观复杂程度增加;建设用地破碎化程度有所减弱,空间分布上趋向集中,斑块类型复杂程度下降,边界变得更加简单和规则。2000-2020年,七都镇景观多样性增强,景观整体向着均衡化发展。3)通过驱动力分析发现,城镇建设经济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累积贡献率达到96.74%,是导致七都镇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 动态变化 驱动因素 水网地区 七都镇
下载PDF
水网乡村生态系统服务供需评价与空间格局优化——以澄湖西北片区为例 被引量:3
6
作者 丁金华 刘筠琰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5-222,共8页
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分析可为区域生态规划提供客观依据。苏南水网乡村受城镇化影响目前面临水网生态功能衰退、生态斑块破碎等问题,以具有典型苏南水网乡村特征的苏州市澄湖西北片区为研究案例,运用当量因子法、土地开发指数定量评价生态... 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分析可为区域生态规划提供客观依据。苏南水网乡村受城镇化影响目前面临水网生态功能衰退、生态斑块破碎等问题,以具有典型苏南水网乡村特征的苏州市澄湖西北片区为研究案例,运用当量因子法、土地开发指数定量评价生态系统供给与需求,并分析其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关系。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关系分异特征,从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生态功能分区管控规划、生态技术运用实施三个方面提出空间格局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网乡村 生态系统服务 供需关系 空间格局优化
原文传递
苏南水网地区水域景观格局演变特征研究——以吴江区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许艳秋 丁金华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23年第2期55-63,共9页
研究通过定量揭示苏南水网地区水域景观格局时空演变特征,为进一步优化景观格局和保护苏南水网地区生态环境提供依据。以苏州市吴江区为研究对象,1990、2000、2010和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为数据源,采用景观动态度、转移矩阵和景观格局指... 研究通过定量揭示苏南水网地区水域景观格局时空演变特征,为进一步优化景观格局和保护苏南水网地区生态环境提供依据。以苏州市吴江区为研究对象,1990、2000、2010和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为数据源,采用景观动态度、转移矩阵和景观格局指数法分析水网地区水域景观格局变化。结果表明:1990—2000年景观破碎化程度较强,景观之间分散程度增大,连通性逐渐减弱;2000—2020年破碎化程度有所减缓,整体趋向于整合,连通性有所增强。景观复杂性在1990—2020年持续增强。研究成果可为苏南水网地区的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以及维持水域景观完整性与安全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网地区 水域景观格局 演变特征
下载PDF
里下河地区洪涝韧性水网规划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兰林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8-113,127,共7页
受复杂洪涝情势影响,淮河流域下游的平原水网面临治理难题。以江苏省里下河地区水网规划为例,研究洪涝驱动下韧性水网的构建途径,并建立数值模型分析评价。针对河-湖-港-圩韧性对象,提出了提升骨干河网蓄泄能力、实施退圩还湖增加滞蓄... 受复杂洪涝情势影响,淮河流域下游的平原水网面临治理难题。以江苏省里下河地区水网规划为例,研究洪涝驱动下韧性水网的构建途径,并建立数值模型分析评价。针对河-湖-港-圩韧性对象,提出了提升骨干河网蓄泄能力、实施退圩还湖增加滞蓄容积、冲淤保港修复港道排水能力、约束圩区排涝模数适应调度需求等四项措施。通过模型演算表明,单项措施均能降低行蓄水位,提高排水效率;综合方案使河网排涝水位明显降低,蓄泄性能良好,满足设计标准,还为水质改善等多目标利用奠定了基础。韧性理论为平原水网规划提供了新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影响 韧性水网 水网格局优化 水文-水动力模型 里下河地区
下载PDF
基于MRIO与ESTDA模型的中国水资源流动格局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郑靖伟 孙才志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72-183,共12页
在量化水资源流动网络的基础上,对水资源流入地与流出地的空间集聚特征和局部空间结构稳定性进行分析,可以为制定更加安全与合理的水资源调控政策提供相关的理论支撑。文章运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MRIO)和探索性时空数据分析法(ESTDA)... 在量化水资源流动网络的基础上,对水资源流入地与流出地的空间集聚特征和局部空间结构稳定性进行分析,可以为制定更加安全与合理的水资源调控政策提供相关的理论支撑。文章运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MRIO)和探索性时空数据分析法(ESTDA)测算了2002—2017年中国30个省份流入与流出水足迹,分析中国水资源流动格局、流入与流出水足迹空间集聚格局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本地水足迹在总水足迹中占比最大,且呈稳定的增长趋势,流入和流出水足迹在2002—2017年呈“上升-下降”的趋势。(2)在2002—2012年间,中国省际水资源流动格局中高等级流动路径的总数较多,且在网络中较为突出,而在2017年高等级的流动路径集中在少数链接路径上,集中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地区,但关联广度并未明显减弱。(3)中国省域流出水足迹的热点区域逐渐从丰水区转移到缺水区,而流入水足迹的热点区域集中在丰水区。(4)LISA时间路径表明,中国省域流入与流出水足迹的局部空间结构具有相对稳定性,时空依赖效应影响较小,呈现出协同变化的趋势,流出水足迹空间凝聚性要高于流入水足迹,但两者转移程度相对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水足迹 流动网络 空间集聚格局 时空分布
下载PDF
中国城镇水资源利用效率测度及空间格局
10
作者 陈晨 刘鹏辉 王子潇 《湖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7期24-31,共8页
构建基于方向距离函数的水资源系统混合网络DEA模型,测算中国城镇水资源利用整体效率、用水阶段效率和污水处理阶段效率,并通过Moran’s I指数研究其空间格局。结果表明,2008—2017年,中国城镇水资源利用整体效率偏低,不同地区间的水资... 构建基于方向距离函数的水资源系统混合网络DEA模型,测算中国城镇水资源利用整体效率、用水阶段效率和污水处理阶段效率,并通过Moran’s I指数研究其空间格局。结果表明,2008—2017年,中国城镇水资源利用整体效率偏低,不同地区间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差异明显;用水阶段效率普遍高于污水处理阶段效率,二者均表现出上升趋势;城镇水资源利用整体效率存在较显著的空间相关性,空间集聚现象呈先下降后增强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用水 水资源利用效率 网络结构 数据包络分析 空间格局
下载PDF
基于价值的太湖流域历史文化空间体系构建初探
11
作者 汪艳 刘永潇 梁雅雯 《新建筑》 2023年第3期80-85,共6页
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呈现从分散保护走向协同保护的发展趋势,新时期构建以价值为基础的多层级、多要素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需要对保护要素和保护对象在理论和方法上进行进一步的拓展和提升。太湖流域水网密布、江河湖海汇聚的... 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呈现从分散保护走向协同保护的发展趋势,新时期构建以价值为基础的多层级、多要素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需要对保护要素和保护对象在理论和方法上进行进一步的拓展和提升。太湖流域水网密布、江河湖海汇聚的自然本底,与长期的人工营造,共同构成了独特的自然和历史文化同步变迁的城乡单元。以水网格局作为太湖流域自然与人文生发的“基质”,分析与总结了该地区发展变迁过程、形成机理与价值内涵,进而构建以历史文化价值要素载体为基底,以自然-文化生态斑块、文化线路、历史文化价值点、文化标识为纽带的太湖流域历史文化空间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网格局 太湖流域 发展变迁 价值 历史文化空间
下载PDF
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水平井气水两相生产测井流型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晓云 宋红伟 +3 位作者 王明星 张鑫 李岩军 王枭煌 《当代化工研究》 2023年第8期173-175,共3页
为探究水平井气水两相流动规律,识别气-水两相流流型。本文首先对水平井气-水两相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不同倾角、流量配比下的两相流流型;然后利用包括CAT在内的生产测井仪器串,对不同流动条件下的气-水两相流进行动态实验,获取仪器的响... 为探究水平井气水两相流动规律,识别气-水两相流流型。本文首先对水平井气-水两相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不同倾角、流量配比下的两相流流型;然后利用包括CAT在内的生产测井仪器串,对不同流动条件下的气-水两相流进行动态实验,获取仪器的响应数据和气、水两相流动状态;最后利用实验得出的中心持率、井斜角度、涡轮转数,CAT各探头实测值等数据,引入由麻雀搜索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算法识别水平井气-水两相流型。该算法将BP算法对气水两相流型的识别精度从83.75%提高到91.66%,并加快了运算速度。为探索水平井气水两相流流型识别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水两相流流型 数值模拟 SSA算法 BP神经网络
下载PDF
中国“双T”型水网经济格局建设构想 被引量:10
13
作者 赵勇 王浩 +2 位作者 马浩 何国华 何凡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271-1279,1290,共10页
水网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国家或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格局,形成密切联系的水域生态经济带,并辐射和带动周边区域发展。我国从东部沿海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为主轴的“江-海”T字型水网经济带,逐步演变为东部沿海带、长江经济带和黄河生态经... 水网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国家或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格局,形成密切联系的水域生态经济带,并辐射和带动周边区域发展。我国从东部沿海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为主轴的“江-海”T字型水网经济带,逐步演变为东部沿海带、长江经济带和黄河生态经济带为主轴“江-河-海”Π字型水网经济格局。为应对南北方经济发展差距拉大和东西部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提出“双T”型水网经济布局构想,“东部沿海经济带-长江经济带”为核心的南方水网经济带(ST)与“黄河生态经济带-西部经济带”为核心的北方水网经济带(NT),可形成互联、互通、互济的水网经济格局。构建“双T”型水网经济格局,对于支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带动西部崛起,促进我国南北方、东西部均衡协同发展,促进民族和文化大融合,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施西部调水、完善国家水网,是构建“双T”型水网经济格局的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T”型水网经济格局 西部调水工程 均衡协调发展 国土空间新格局
下载PDF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江南乡村水网生态格局优化初探 被引量:14
14
作者 丁金华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81-184,共4页
水域环境是江南乡村最富生命力的自然要素,水网环境的良性循环是城乡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与基础。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江南乡村水网生态格局也随着人工建设干扰的不断增强而愈显脆弱。文章从生态规划的角度,阐述乡村... 水域环境是江南乡村最富生命力的自然要素,水网环境的良性循环是城乡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与基础。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江南乡村水网生态格局也随着人工建设干扰的不断增强而愈显脆弱。文章从生态规划的角度,阐述乡村水网格局的生态特性,并从分析目前乡村水网生态环境存在的现实问题入手,对城市化进程中乡村水网格局生态优化建设提出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 水网格局 生态优化
原文传递
城乡集约化供水模式下泵站增压方式的优化 被引量:5
15
作者 信昆仑 侯金霞 +2 位作者 陶涛 秦祖群 尚亚波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114-116,共3页
针对城乡集约化供水模式对原有城市供水管网供水的影响,集中探讨了供水管网中泵站增压方式的优化。结果表明,在管网供水量增加和供水范围扩大的情况下,可通过分析管网供水压力的增加幅度来优化供水管网中增压泵站的供水范围;对下游设有... 针对城乡集约化供水模式对原有城市供水管网供水的影响,集中探讨了供水管网中泵站增压方式的优化。结果表明,在管网供水量增加和供水范围扩大的情况下,可通过分析管网供水压力的增加幅度来优化供水管网中增压泵站的供水范围;对下游设有多个增压泵站的供水管网,通过合理调整泵站的进水模式可以避免对上游压力的过大影响;通过分析综合水龄与加氯量的关系可以确定增压泵站的中途加氯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水管网 城乡集约化供水模式 增压泵站 优化
下载PDF
基于生态理念的水网城市绿道网络构建策略探析——以苏州为例 被引量:7
16
作者 丁金华 杨晓辉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04-108,115,共6页
随着绿道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绿道网络实践的广泛应用,基于生态保护理念下的绿道网络对于改善和优化城市生态格局方面的重要功能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城市所关注。本文以苏州为例,从构成水网城市的生态基底、自然骨架和生境斑块不同方面... 随着绿道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绿道网络实践的广泛应用,基于生态保护理念下的绿道网络对于改善和优化城市生态格局方面的重要功能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城市所关注。本文以苏州为例,从构成水网城市的生态基底、自然骨架和生境斑块不同方面对水网城市的自然生态环境特征进行分析,并从改善城市生态系统、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提高城市的宜居性三方面总结了绿道网络对于水网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从城市的宏观、中观、以及微观不同层面系统地提出构建苏州绿道网络所面对的挑战和问题,并针对不同层面的规划目标提出应对策略和建设重点,为绿道网络在水网城市的实践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道网络 水网城市 苏州 城市生态格局
下载PDF
基于模式识别的供水管网污染源追踪分析方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陶涛 芦颖军 信昆仑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29-434,共6页
针对供水管网单点源污染问题,建立了一种污染源定位分析方法,通过识别监测数据与模拟数据两系列之间的变化模式,求得污染物投加点、投加时间、投加浓度三者的信息.同时,针对可能存在的误差问题,提出了确定误差限的方法,进而保证最终求... 针对供水管网单点源污染问题,建立了一种污染源定位分析方法,通过识别监测数据与模拟数据两系列之间的变化模式,求得污染物投加点、投加时间、投加浓度三者的信息.同时,针对可能存在的误差问题,提出了确定误差限的方法,进而保证最终求解结果包含真实污染源点.以某地区供水管网系统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对于管网单点源连续注入式的污染事件,本方法可以较为快速而准确地定位出污染情况.对于实际供水管网污染的污染追踪,该方法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水管网 污染源 模式识别
下载PDF
基于用户水质投诉信息的供水管网污染源的追踪定位 被引量:2
18
作者 信昆仑 刘龙 +1 位作者 陶涛 项宁银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36-342,共7页
用户对水质异常情况的投诉是反映供水管网整体水质状况的重要信息,但由于投诉信息具有滞后性、非量化等特征,目前尚未有基于这些信息的管网污染源识别方法.基于模式识别理论,提出了一种根据用户投诉信息追踪定位污染源的方法.该方法首... 用户对水质异常情况的投诉是反映供水管网整体水质状况的重要信息,但由于投诉信息具有滞后性、非量化等特征,目前尚未有基于这些信息的管网污染源识别方法.基于模式识别理论,提出了一种根据用户投诉信息追踪定位污染源的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投诉节点的位置信息确定污染源候选节点集合,通过水质模拟确定候选节点发生污染后的用户水质投诉顺序,并以此为基础构建模式识别神经网络.考虑到用户投诉信息的特点,采用有噪声的样本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并对不同类型噪声的样本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训练后的神经网络可以有效地识别用户投诉信息模式,进而确定污染物注入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水管网 污染追踪定位 模式识别 神经网络
下载PDF
基于河网景观格局的南通市水环境整治 被引量:2
19
作者 游珍 姚红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8年第1期57-58,共2页
水污染是中国东部河网密布的平原城市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分析了南通市各类污染河流的景观格局特征以及这些特征对水环境污染的影响程度,就河网格局方面提出几点治理措施:排污河道固定化、集中化;排污河网便民化;排污体系独立化;排污河... 水污染是中国东部河网密布的平原城市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分析了南通市各类污染河流的景观格局特征以及这些特征对水环境污染的影响程度,就河网格局方面提出几点治理措施:排污河道固定化、集中化;排污河网便民化;排污体系独立化;排污河网景观格局合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网 景观格局 水环境 南通
下载PDF
基于BP-DEMATEL模型的农产品虚拟水流动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20
作者 车亮亮 韩雪 秦晓楠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12-1119,共8页
虚拟水已经成为水资源和水安全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如何预测和调控虚拟水流动格局成为实施具有中国特色虚拟水战略的重要前提,识别虚拟水流动格局的关键影响因素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估算2008-2010年区际间主要农产品虚拟水流量关系矩阵表... 虚拟水已经成为水资源和水安全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如何预测和调控虚拟水流动格局成为实施具有中国特色虚拟水战略的重要前提,识别虚拟水流动格局的关键影响因素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估算2008-2010年区际间主要农产品虚拟水流量关系矩阵表明,我国主要农产品的虚拟水流动趋势仍然是由贫水的北方流向富水的南方地区.为定量研究虚拟水流动格局的影响因素,采用影响因素识别领域常用的决策与试验评价实验室法(DEMATEL),并引入可代替专家打分求得直接关联矩阵的BP神经网络法,构建BP-DEMATEL模型,从人口、农业资源、农业生态环境、经济、技术及交通和物流6个方面对我国主要农产品虚拟水流动格局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人口、农业资源和技术是最主要影响因素;化肥施用量为强驱动型因素,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强特征型因素.为使虚拟水流动格局持续稳定,提出优化调整人口结构、强化惠农政策,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循环农业,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发展高效农业等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水流动格局 影响因素 神经网络 决策与试验评价实验室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