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TERFERENCE OF SIDE STRUT WITH THE NATURAL CAVITATING FLOWS AROUND A SUBMERGED VEHICLE IN WATER TUNNEL EXPERIMENTS 被引量:1
1
作者 CHEN Xin YAO Yan. +2 位作者 LU Chuan-jing CHEN Ying CAOJia-yi 《Journal of Hydrodynamics》 SCIE EI CSCD 2011年第5期554-561,共8页
To apply the measurements of model experiment in water tunnel to the actual sailing condition, it is necessary to know accurately the strut effect and its rule. In the present work, the corresponding interferences of ... To apply the measurements of model experiment in water tunnel to the actual sailing condition, it is necessary to know accurately the strut effect and its rule. In the present work, the corresponding interferences of one-side strut and two-side strut on the natural cavitating flows around a submerged vehicle in water tunnel were investigated numerically, using the homogeneous equilibrium two-phase model coupled with a natural cavitation model.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rut types have distinct effects on the hydrodynamic properties. For the same given upstream velocity and downstream pressure, the existence of the strut leads to an increment of natural cavitation number, reduces the low-pressure region and depresses the pressure on the vehicle surface near the sides of strut. In the case of given cavitaiton number, the influences of the two-side strut on the drag and lift coefficients are both enhanced along with the increment of attack angle, however the influence of the one-side strut gradually gets stronger on the drag coefficient but weaker on the lift coefficient contrarily. In addition, based on the present numerical results, a correction method by introducing the sigmoidal logistic function is proposed to eliminate the interference from the foil-shaped stru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ut effect natural cavitating flow submerged vehicle water tunnel experiment
原文传递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the Pressure Characteristics of Cavity Closure Region
2
作者 Yadong Wang Xulong Yuan Yuwen Zhang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Application》 2012年第4期462-468,共7页
The most complicated component in cavitating flow and pressure distribution is the flow in the cavity closure line. The cavitating flow and pressure distribution provide critical aspects of flow field details in the r... The most complicated component in cavitating flow and pressure distribution is the flow in the cavity closure line. The cavitating flow and pressure distribution provide critical aspects of flow field details in the region. The integral of pressure results of the hydrodynamic forces, indicate domination in the design of a supercavitating vehicle. An experiment was performed in a water tunnel to investigate the pressur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avity closure region. Ventilation methods were employed to generate artificial cavity, and the ventilation rate was adjusted accordingly to obtain the desired cavity length. An array of pressure transducers was laid down the cavity closure line to capture pressure distribution in this regi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a pressure peak in the cavity closure region, and the rise rate of pressure in space tends to be higher in the upwind side when the flow is non-axisymmetric. The transient pressure variations during the cavity formation procedure were also present. The method of measurement in this paper can be referenced by engineers. The result helps to study the flow pattern of cavity closure region, and it can also be used to analyze the formation of supercavitating vehicle hydrodynam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ODYNAMICS CAVITY closure region pressure characteristic water tunnel experiment pressure distribution supercavitating vehicle
下载PDF
泵喷推进器水动力性能实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秦登辉 黄桥高 +2 位作者 潘光 李福正 韩鹏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01-611,共11页
前置定子式泵喷推进器被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国的新一代安静型潜艇上,但其水动力性能实验研究目前还比较匮乏。在空泡水筒中,对一型九叶定子七叶转子的前置定子式泵喷推进器进行了实验测试。其中,使用测力装置对敞水状态下泵喷推进器的推... 前置定子式泵喷推进器被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国的新一代安静型潜艇上,但其水动力性能实验研究目前还比较匮乏。在空泡水筒中,对一型九叶定子七叶转子的前置定子式泵喷推进器进行了实验测试。其中,使用测力装置对敞水状态下泵喷推进器的推力系数和扭矩系数等进行了测试,使用激光粒子测速系统对其尾流场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此型前置定子式泵喷推进器的转子推力系数、定子及导管推力系数、转子扭矩系数均随着进速系数J的增大而减小,但定子及导管的合扭矩系数的绝对值反而随着J的增大而增大。泵喷推进器的效率在J=1.0处达到最大,为61.91%。前置定子式泵喷推进器的推力主要由转子提供。此外,泵喷推进器的尾流场由喷流加速区、轮毂低速区、混合区组成,实验测试得到了不同工况下尾流场中的瞬态速度以及平均速度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置定子式泵喷推进器 空泡水筒 激光粒子测速 实验测试
下载PDF
依托高速水洞实验室探索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方法 被引量:4
4
作者 胡海豹 宋保维 +3 位作者 王鹰 潘光 陈克安 杜向党 《实验室科学》 2011年第3期171-173,共3页
以先进教育理论为指导,提出了一套高效、务实的基于高速水洞实验室技术和设备优势的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在该培养模式中,通过突出专业课程中实验课教学内容的比重,开辟专业创新实验基地,丰富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等措施,挖掘了大学... 以先进教育理论为指导,提出了一套高效、务实的基于高速水洞实验室技术和设备优势的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在该培养模式中,通过突出专业课程中实验课教学内容的比重,开辟专业创新实验基地,丰富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等措施,挖掘了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潜质,创建出了有利于创新素质培养的沃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水洞 实验教学 创新能力
下载PDF
考虑水—土耦合的盾构隧道地表沉降试验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刘纪峰 崔秀琴 刘波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8-45,共8页
考虑水—土耦合情况,进行不同隧道埋深、支护压力和掘进速度条件下盾构隧道施工致地表沉降的大型三维物理模型试验,总结不同条件下的地表沉降规律,分析孔隙水压力和围岩压力的变化特性,归纳不同条件下的地表沉降曲线;探讨隧道埋深、支... 考虑水—土耦合情况,进行不同隧道埋深、支护压力和掘进速度条件下盾构隧道施工致地表沉降的大型三维物理模型试验,总结不同条件下的地表沉降规律,分析孔隙水压力和围岩压力的变化特性,归纳不同条件下的地表沉降曲线;探讨隧道埋深、支护压力和掘进速度以及孔隙水压力对地表沉降值的影响,推导地表横断面沉降槽计算的经验公式,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北京地铁10号线部分区间的地表沉降预测。结果表明:随着隧道埋深增加,地表沉降值减小,地表横向沉降槽影响范围加宽;沉降值随支护超压比增加而增大;掘进速度变化对地表沉降的影响程度较小;施工扰动围岩及孔隙水压力消散对地表沉降值有较大影响;基于物理模型试验的经验公式预测值与FLAC3D数值模拟预测值、现场实测值均较为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耦合 盾构隧道 地表沉降 物理模型 试验研究
下载PDF
绕水翼超空化阶段汽液混合体动态特性的实验观测
6
作者 李向宾 王国玉 张敏弟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1-65,104,共6页
为深入了解超空化流动机理,采用高速录像和数字粒子图像测速系统(DPIV)对绕hydronautics水翼的超空化流场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在两相共存超空化阶段,水汽混合相和汽相的分布决定了超空化区域速度场和涡量场的分布特性;水汽混合区的速... 为深入了解超空化流动机理,采用高速录像和数字粒子图像测速系统(DPIV)对绕hydronautics水翼的超空化流场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在两相共存超空化阶段,水汽混合相和汽相的分布决定了超空化区域速度场和涡量场的分布特性;水汽混合区的速度相对较低,而汽相区则与主流区有着相近的速度分布,而且空化区与主流区交界面处有着较大的速度梯度;在水汽混合区与主流区的交界处形成了上下涡带,其涡量分布表现出了明显的时间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翼 超空化 汽液混合体 实验观测 空化水洞
下载PDF
锦屏二级水电站引水隧洞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分析 被引量:20
7
作者 张继勋 任旭华 +2 位作者 姜弘道 陈祥荣 束加庆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6-70,共5页
对锦屏二级水电站引水隧洞在前期试验洞施工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概述了锦屏二级水电站引水隧洞地应力场、岩爆及其监测预报的情况,并对隧洞高外水压力和涌突水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通过加强初期支护防治岩爆和... 对锦屏二级水电站引水隧洞在前期试验洞施工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概述了锦屏二级水电站引水隧洞地应力场、岩爆及其监测预报的情况,并对隧洞高外水压力和涌突水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通过加强初期支护防治岩爆和“以堵为主、堵排结合”的涌突水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站引水隧洞 试验洞 地应力 岩爆 外水压力 锦屏二级水电站
下载PDF
超高水压大直径盾构隧道管片接缝防水设计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63
8
作者 拓勇飞 舒恒 +2 位作者 郭小红 丁文其 王建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227-231,共5页
针对目前国内承受水压最高的大直径盾构隧道工程,提出一套较系统的弹性密封垫设计流程与研究方法,研究该类管片接缝防水的规律。首先,基于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结合工程特点,确定了超高水压大直径盾构管片接缝防水双道弹性体的布置方式;... 针对目前国内承受水压最高的大直径盾构隧道工程,提出一套较系统的弹性密封垫设计流程与研究方法,研究该类管片接缝防水的规律。首先,基于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结合工程特点,确定了超高水压大直径盾构管片接缝防水双道弹性体的布置方式;其次,对防水技术标准进行研究,为深入分析弹性密封垫的相关设计内容与试验成果奠定基础;再次,重点对弹性密封垫的断面形式进行多方案比选分析;最后,通过独特的试验系统与试验方法,对不同断面的弹性密封垫进行高水压防水能力试验以及密封垫装配力试验,综合分析试验成果,最终确定最优防水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水压 大直径 盾构隧道 管片接缝防水 试验研究 弹性密封垫
原文传递
缅甸瑞丽江水电站泥沙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杨小亭 徐丹 +1 位作者 刘建军 周全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09年第3期52-54,106,共4页
阐述了瑞丽江水电站泥沙模型试验的主要内容和试验方法。通过模型试验研究,肯定了拉沙洞前置的合理性;确定了水库调度的具体方案;并由右岸拉沙底孔的拉沙效果提出加设机组的构想。
关键词 拉沙洞 取水防沙 瑞丽江水电站 试验研究
下载PDF
苏通GIL综合管廊超高水压盾构隧道接缝防水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2
10
作者 金跃郎 丁文其 +4 位作者 肖明清 孙文昊 吴炜枫 叶美锡 涂新斌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38-544,共7页
为解决苏通GIL综合管廊隧道工程超高水压盾构隧道接缝防水设计这一关键问题,首先,通过经验类比与理论分析,提出采用双道密封垫的接缝防水形式。考虑该隧道内部高温的不同影响,近管片内弧面的内道密封垫与近管片外弧面的外道密封垫设计... 为解决苏通GIL综合管廊隧道工程超高水压盾构隧道接缝防水设计这一关键问题,首先,通过经验类比与理论分析,提出采用双道密封垫的接缝防水形式。考虑该隧道内部高温的不同影响,近管片内弧面的内道密封垫与近管片外弧面的外道密封垫设计水压值分别设定为1.92、1.60 MPa。然后,结合数值模拟分析,设计并筛选得到内外双道密封垫断面型式。最后,通过压缩性能试验和防水性能试验分别测得试验断面的密封垫压缩性能、闭合压缩力及防水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内外道密封垫接缝在张开量为8 mm、错缝量为15 mm时,防水能力分别达1.94、1.80 MPa,可满足本工程的防水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GIL 综合管廊 超高水压 盾构隧道 接缝防水 密封垫 试验研究
下载PDF
沉管隧道国产化GINA止水带试验研究及选型设计 被引量:9
11
作者 胡健中 王勇 +3 位作者 徐国平 许昱 庾光忠 龚毅 《现代隧道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71-177,共7页
GINA止水带是沉管隧道的防水生命线。文章以襄阳汉江沉管隧道为背景,通过足尺物理模型试验对国产化GINA止水带在各不利工况下的压缩、水密性、应力松弛等性能开展研究,并结合试验数据进行选型设计。结果表明:(1)止水带压缩应力随时间增... GINA止水带是沉管隧道的防水生命线。文章以襄阳汉江沉管隧道为背景,通过足尺物理模型试验对国产化GINA止水带在各不利工况下的压缩、水密性、应力松弛等性能开展研究,并结合试验数据进行选型设计。结果表明:(1)止水带压缩应力随时间增加而逐渐减小,并逐渐趋于稳定收敛,国产止水带产品100年平均应力松弛衰减率约为35%;(2)止水带压缩量随压缩力增大逐渐趋于止水带高度60%这一极限值,设计允许的接头偏转量将降低止水带压应力4.4%~9.2%;(3)国产止水带产品最小水密压缩量曲线趋势与某国外产品基本吻合,偏差量约0~15%;0.1°和0.22°接头偏转使所需最小水密压缩量略增;接头竖向错动1 cm,3 cm和5 cm,水平错动5 cm均未出现漏水,不影响止水带水密性能;(4)止水带设计需考虑正常使用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管节温差变化、混凝土干缩徐变、基础不均匀沉降、地震等引起的接头张合,需满足最小水密和最大压缩指标双控要求;(5)国产GINA止水带各项性能均可满足依托工程需求并具有一定安全余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管隧道 国产GINA止水带 试验研究 选型设计 水密性能 压缩量
下载PDF
兰州水泥改良黄土拉压强度对比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房军 梁庆国 +1 位作者 贺谱 王丽丽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81-85,共5页
对宝鸡—兰州客运专线王家沟隧道黄土及其水泥改良土进行室内无侧限抗压、轴向劈裂和单轴拉伸试验,分析含水率和压实度对黄土及水泥改良黄土强度特性的影响,量化分析水泥改良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重塑黄土和水泥改良黄土的抗拉强度远小... 对宝鸡—兰州客运专线王家沟隧道黄土及其水泥改良土进行室内无侧限抗压、轴向劈裂和单轴拉伸试验,分析含水率和压实度对黄土及水泥改良黄土强度特性的影响,量化分析水泥改良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重塑黄土和水泥改良黄土的抗拉强度远小于其抗压强度;黄土改良前抗压强度为51~229 kPa,抗拉强度为4. 42~18. 37 kPa;改良后抗压强度为1 388~4 196 kPa,抗拉强度为99. 69~250. 75 kPa;黄土经掺加5%水泥改良后,抗压强度提高17倍,抗拉强度提高12倍,改良效果明显;含水率、压实度对重塑黄土与水泥改良黄土强度影响的变化趋势相同,但对重塑黄土强度特性的影响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黄土改良 试验研究 强度特性 含水率 压实度
下载PDF
输水隧道管片环向连接采用铸铁预埋件试验研究
13
作者 程斌 《中国市政工程》 2016年第3期108-110,129-130,共3页
通过对输水隧道管片环向连接采用铸铁预埋件,在荷载作用下四组试件的应力以及锚杆上的应力、铸铁预埋件相应部位的变形及滑移的足尺进行试验,得出试件的变形和破坏形态,根据试验结果对试件提出建议,可供相似工程应用和借鉴。
关键词 输水隧道 连接件 铸铁预埋件 试验研究
下载PDF
兰州地下轨道交通围岩热物理参数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甄作林 朱江鸿 +2 位作者 于贵 盖玉玺 张虎元 《现代隧道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3-168,共6页
地下轨道交通暖通空调系统的优化设计与地下轨道交通隧道围岩的热物理参数性质密切相关。文章以兰州地下轨道交通原状土样为研究对象,使用Hot Disk热常数分析仪探究了兰州地下轨道交通围岩的热物理性质。研究结果表明:兰州地下轨道交通... 地下轨道交通暖通空调系统的优化设计与地下轨道交通隧道围岩的热物理参数性质密切相关。文章以兰州地下轨道交通原状土样为研究对象,使用Hot Disk热常数分析仪探究了兰州地下轨道交通围岩的热物理性质。研究结果表明:兰州地下轨道交通围岩土样的导热系数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深度13 m处的中砂层导热系数和热扩散系数最大,明显比其它深度处的黄土层和淤泥质土层的导热系数和热扩散系数大,而中砂层体积比热较小;围岩土样的导热系数随含水率增加呈线性增长,体积比热随含水率增加先降低后增高,热扩散系数随含水率增加先升高后缓慢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地下轨道交通 围岩 热物理参数 试验研究 隧道围岩 含水率
下载PDF
分部开挖法在富水粉细砂岩地层隧道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朱宝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8-71,共4页
胡麻岭隧道正洞3 250 m段落和部分斜(竖)井处于第三系富水粉细砂岩地层中。掘进中流塑、坍塌、涌水和涌砂导致初期支护变形,严重段落二次衬砌整体下沉。为解决该施工难题,对中隔壁法、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法、交叉中隔壁法和分部开挖法4种... 胡麻岭隧道正洞3 250 m段落和部分斜(竖)井处于第三系富水粉细砂岩地层中。掘进中流塑、坍塌、涌水和涌砂导致初期支护变形,严重段落二次衬砌整体下沉。为解决该施工难题,对中隔壁法、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法、交叉中隔壁法和分部开挖法4种施工方法进行了对比,确定采用分部开挖法。工程实践证明,该方法在控制初期支护变形和突涌规模上效果较好,施工组织简单,能保证工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胡麻岭隧道 分部开挖法 试验研究 富水粉细砂地层
下载PDF
基于红外热成像的朔黄铁路隧道衬砌渗漏水检测技术 被引量:8
16
作者 马学志 段培勇 李健超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26-129,共4页
总结并对比了人工目视检查、分布式光纤测温检测、地质雷达检测、红外热成像检测等国内外常用隧道衬砌渗漏水检测方法的优缺点。鉴于红外热成像检测优势明显,本文详细介绍了应用红外热成像检测隧道衬砌渗漏水的技术原理及方法,并设计了... 总结并对比了人工目视检查、分布式光纤测温检测、地质雷达检测、红外热成像检测等国内外常用隧道衬砌渗漏水检测方法的优缺点。鉴于红外热成像检测优势明显,本文详细介绍了应用红外热成像检测隧道衬砌渗漏水的技术原理及方法,并设计了图像处理算法。在朔黄铁路5座渗漏水隧道中的检测实践表明,红外热成像技术检测速度快,准确率高,不仅能够准确检测出渗漏水位置,而且能够计算出渗漏水区域面积,建议大范围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铁路 红外热成像 试验研究 渗漏水 隧道 图像处理 阈值分割 边缘检测
下载PDF
超细水泥-水玻璃浆液在富水粉细砂地层暗挖隧道中的注浆止水效果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郑青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1-54,64,共5页
针对富水粉细砂地层中暗挖隧道采用普通水泥-水玻璃浆液注浆止水效果差且导致上方道路隆起变形超标的问题,提出了超细水泥-水玻璃浆液注浆方案。采用可根据设定的注浆压力调整注浆量的注浆设备实现注浆流量和压力的可调可控,确定了浆液... 针对富水粉细砂地层中暗挖隧道采用普通水泥-水玻璃浆液注浆止水效果差且导致上方道路隆起变形超标的问题,提出了超细水泥-水玻璃浆液注浆方案。采用可根据设定的注浆压力调整注浆量的注浆设备实现注浆流量和压力的可调可控,确定了浆液配合比、注浆参数、注浆孔布置等,并将该方案用于北京地铁14号线一联络通道工程。注浆加固后开挖揭露的掌子面特征表明,超细水泥-水玻璃浆液注浆取得了良好的止水效果,可为浅埋富水致密粉细砂地层暗挖隧道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挖隧道 超细水泥-水玻璃浆液 试验研究 注浆止水 富水粉细砂地层 配合比
下载PDF
边界层内水介质在压差驱动下沿小孔向气腔射流问题研究
18
作者 鲍文春 刘元清 +1 位作者 李岩 武龙龙 《宇航总体技术》 2017年第4期29-37,共9页
对边界层内小孔气水多相流场下射流问题开展数值仿真及定常水洞试验研究,建立了适用于边界层内压差驱动下小孔向气腔射流多相流场问题研究的数值仿真计算模型,针对典型孔参数及气水流场条件,对比分析了仿真试验数据,验证了数值仿真模型... 对边界层内小孔气水多相流场下射流问题开展数值仿真及定常水洞试验研究,建立了适用于边界层内压差驱动下小孔向气腔射流多相流场问题研究的数值仿真计算模型,针对典型孔参数及气水流场条件,对比分析了仿真试验数据,验证了数值仿真模型的正确性及模型计算精度。结合流体质点受力及运动模型及平板边界层理论,分析了气水域压力场特征及水域流动规律对小孔射流过程的作用机理及影响规律,开展了孔参数对射流多相流场特征及射流量的影响研究。获得了小孔射流量估算方法,为航行体上防水装置设计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孔 射流 多相流 边界层 水洞试验
下载PDF
利用城区高铁隧道尾水配制泥水盾构掘进用泥浆技术 被引量:2
19
作者 霍翼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71-74,共4页
北京—沈阳客运专线望京隧道采用絮凝-带式压滤快速脱水的泥浆处理工艺会产生大量尾水,若弃置则会造成大量浪费。利用尾水配置黏土泥浆,并添加不同比例的增黏剂溶液和膨润土浆,得到多种密度泥浆的配合比。采用密度1.13 g/cm3,漏斗黏土2... 北京—沈阳客运专线望京隧道采用絮凝-带式压滤快速脱水的泥浆处理工艺会产生大量尾水,若弃置则会造成大量浪费。利用尾水配置黏土泥浆,并添加不同比例的增黏剂溶液和膨润土浆,得到多种密度泥浆的配合比。采用密度1.13 g/cm3,漏斗黏土20 s的泥浆在该工程典型粉细砂地层中开展泥浆渗透成膜试验。结果表明:增黏剂溶液和膨润土浆均能提高黏土泥浆的漏斗黏度;对于密度1.15 g/cm3的黏土泥浆,增黏剂溶液最佳掺量为5%;泥浆密度较低时,须加入膨润土浆进一步提高泥浆的漏斗黏度及密度;采用尾水配置的泥浆在粉细砂地层表面能形成泥膜,从而阻止泥浆中的水向地层中渗透;采用尾水每配制1000 m3泥浆至少可节约用水954 t,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泥水盾构 试验研究 泥浆 尾水 增黏剂溶液 膨润土浆 漏斗黏度
下载PDF
高陡倾岩溶裂隙构造中隧道突水突泥机理及防控方法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熊华涛 《路基工程》 2021年第3期229-234,共6页
依托重庆石柱至黔江高速公路七曜山隧道工程,结合施工过程中的突水突泥灾害统计,阐述高陡倾岩溶裂隙构造中隧道突水突泥的发生机理及有效防控措施,对其致灾构造形态、突泥物源、灾变机制、防控措施等内容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高陡倾... 依托重庆石柱至黔江高速公路七曜山隧道工程,结合施工过程中的突水突泥灾害统计,阐述高陡倾岩溶裂隙构造中隧道突水突泥的发生机理及有效防控措施,对其致灾构造形态、突泥物源、灾变机制、防控措施等内容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高陡倾充填型岩溶裂隙是一种致灾性极强的突水突泥致灾构造;七曜山隧道突水突泥的主因是动态河水流入落水洞,通过水体运移网络流向掌子面并形成高水压;通过对七曜山隧道裂隙封堵、排水泄压、泄水洞等措施来处治涌水突泥灾害,新建泄水洞有效保证了隧道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隧道 突水突泥 试验研究 高陡倾裂隙构造 水压 突水速率 泄水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