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03篇文章
< 1 2 2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宁南黄土区不同人工植被类型深层土壤水分亏缺评价
1
作者 王月玲 许浩 +4 位作者 安钰 万海霞 董立国 韩新生 袁心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5-223,共9页
【目的】开展评估不同人工植被类型深层土壤水分亏缺程度,能为区域科学合理实施植被恢复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宁夏彭阳中庄小流域5种不同植被类型(山桃林、沙棘林、柠条林、苜蓿地,农田为对照)为研究对象,采用土壤水分相对亏缺... 【目的】开展评估不同人工植被类型深层土壤水分亏缺程度,能为区域科学合理实施植被恢复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宁夏彭阳中庄小流域5种不同植被类型(山桃林、沙棘林、柠条林、苜蓿地,农田为对照)为研究对象,采用土壤水分相对亏缺指数(CSWDI)和干燥化指数(SDI)定量评价模型,对不同植被类型下0~1 000 cm土壤水分亏缺及干燥化程度进行定量化分析与评价。【结果】不同植被类型深层土壤水分变化特征差异明显,0~1 000 cm平均土壤水分含量呈现出农地(16.29%)>山桃林(13.06%)>沙棘林(12.22%)>柠条林(9.12%)>苜蓿地(8.08%)。在垂直剖面上,土壤水分随土层深度增加总体呈现先减小后增加再逐渐稳定的趋势。在0~1 000 cm农地基本没有水分亏缺和干层发生,山桃林、柠条林、沙棘林和苜蓿地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土壤水分亏缺现象,平均土壤水分相对亏缺指数分别为0、0.22、0.62、0.35、0.79,平均土壤干燥化指数分别为185.5%、67.45%、51.55%、87.35%、36.10%,5种植被类型中苜蓿地土壤水分亏缺最严重,其次为柠条林、沙棘林、山桃林、农地。山桃林、柠条林、沙棘林、苜蓿地均有不同程度的干层分布,分别呈现中度、轻度和严重干燥化,干层厚度(DSLT)分别为890、860、800、920 cm,DSL-SWC分别为12.42%、8.14%、11.56%、7.76%。【结论】宁南黄土区不同人工植被类型对深层土壤水分亏缺具有明显影响,导致不同程度土壤干层发生,其中苜蓿地土壤水分亏缺最严重,应采取相应措施恢复土壤水分,促进区域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类型 土壤水分 水分亏缺 宁南黄土区
下载PDF
氨型碱性水化学对690TT腐蚀特性的影响
2
作者 赵永福 唐敏 +5 位作者 姜峨 银朝晖 陈子瑞 张根 吴宗佩 李杨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7-172,共6页
为探索氨型碱性水化学对传热管材料690TT腐蚀行为的影响,开展传热管材料690TT合金在B-Li-NH_4OH和NH_4OH两种水质下的腐蚀特性研究,分析690TT腐蚀产物释放特性,综合评价氨型碱性水质对690TT腐蚀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690TT材料与两... 为探索氨型碱性水化学对传热管材料690TT腐蚀行为的影响,开展传热管材料690TT合金在B-Li-NH_4OH和NH_4OH两种水质下的腐蚀特性研究,分析690TT腐蚀产物释放特性,综合评价氨型碱性水质对690TT腐蚀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690TT材料与两种氨型碱性水质均具有较好的相容性。690TT在两种水质中均形成了致密的氧化膜,氧化膜由NiFe_(2)O_(4)尖晶石氧化物和少量的铁氧化物Fe_(2)O_(3)组成,相对而言690TT在NH_(4)OH型水质条件下的总腐蚀失重量、总腐蚀产物释放量略低于在B-Li-NH_(4)OH水质下,但690TT向水质释放的Ni元素总量与上述规律相反,这可能与Ni元素和氨形成络合物[Ni(NH_(3))_(m)]^(2+)有关,Ni元素释放量增加对反应堆一回路辐照场控制有不利影响。本研究结果可为氨型碱性水化学技术的设计和应用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型碱性水化学 镍基合金690TT 腐蚀
下载PDF
滇中地区主要森林凋落物有效截留量及其影响因素
3
作者 王平 李璐杉 +1 位作者 丁智强 李玉辉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3-221,229,共10页
[目的]研究滇中地区主要森林类型凋落物有效截留量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为该地未来植被恢复和森林管理提供科学支撑。[方法]利用样方调查法、烘干法和浸泡法分析了昆明市双河—磨南德水源林自然保护区内的地带性次生常绿阔叶林(SF)、针阔... [目的]研究滇中地区主要森林类型凋落物有效截留量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为该地未来植被恢复和森林管理提供科学支撑。[方法]利用样方调查法、烘干法和浸泡法分析了昆明市双河—磨南德水源林自然保护区内的地带性次生常绿阔叶林(SF)、针阔混交林(TF)、旱冬瓜林(ACF)、华山松林(PA)、成熟云南松林(OPY)、幼龄云南松林(YPY)、银荆林(AD)7种主要森林类型凋落物未分解层(OL)和半分解层(OF)的有效截留量及其影响因素。[结果](1) 7种森林类型凋落物厚度为2.06~7.57 cm,其中OL层1.10~4.30 cm, OF层0.83~3.93 cm,凋落物层厚度排序为TF>ACF>PA>OPY>SF>AD>YPY,凋落物蓄积量为4.75~17.45 t/hm^(2),其中OL层占比为32.02%~62.48%,OF层占比为37.52%~67.98%,凋落物层蓄积量排序为TF>PA>SF>OPY>ACF>AD>YPY。(2)凋落物最大持水率为115.3%~170.7%,初始吸水速率为3.65~5.62 g/(g·h),凋落物持水率和浸水时间的关系可用对数函数y=aln(x)+b表示,吸水速率与浸水时间可用幂函数y=kt~n表示。(3)凋落物最大持水量为7.05~32.19 t/hm^(2),排序为PA>TF>SF>OPY>ACF>AD>YPY,有效截留量为5.45~25.34 t/hm^(2),以TF最高(25.34t/hm^(2)),PA(24.99 t/hm^(2))和SF(24.62 t/hm^(2))次之,YPY最低(5.45t/hm^(2)),影响有效截留量的场地特征主要为蓄积量、自然含水率、分解强度以及厚度,影响有效截留量的水动力过程主要是最大失水量、前6.0 h平均吸水速率和前2.0 h平均吸水速率。[结论]滇中地区未来植树造林应以针阔混交林为主,注重对地带性次生常绿阔叶林的保育,采取辅助自然更新的措施促进人工纯林向混交林演化,同时减少踩踏、收集凋落物等人类活动的干扰,从而增加森林生态系统凋落物的水源涵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落物 主要森林类型 持水特性 有效截留量 滇中地区
下载PDF
菏泽地区鄄城地热田地热水化学特征及成因研究
4
作者 马龙 贾琛 +2 位作者 张晔 王华锋 张晓飞 《山东国土资源》 2024年第3期101-108,共8页
菏泽断裂北部鄄城地热田地热资源丰富,探究区域地热成因机制对菏泽断裂北部地区的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采集的样品进行水文地球化学、气体及其同位素测试分析,结果显示,鄄城地热田地热水水化学类型主要以... 菏泽断裂北部鄄城地热田地热资源丰富,探究区域地热成因机制对菏泽断裂北部地区的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采集的样品进行水文地球化学、气体及其同位素测试分析,结果显示,鄄城地热田地热水水化学类型主要以SO_(4)·HCO_(3)·Cl-Ca·Na、SO_(4)·HCO_(3)Ca·Na和SO_(4)Ca·Na型为主;鄄城地热田呈现出从补给区的浅循环-开放式岩溶地下水流系统(Ⅰ),至径流区的中循环—半开放式岩溶地热水流系统(Ⅱ),再至排泄滞留区的深循环—弱开放式岩溶地热水流系统(Ⅲ)的演化路径。热源以壳源为主,属典型的中低温传导型地热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鄄城地热田 水化学类型 同位素化学 成热模式 菏泽地区
下载PDF
大连湾海底隧道透水式接岸结构对水体交换的影响
5
作者 韩涛 吕迎雪 +2 位作者 刘志远 何平 刘钊 《中国港湾建设》 2024年第4期5-9,共5页
在大连湾海底隧道工程中首次应用了透水式接岸结构,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计算了大连湾海底隧道接岸结构施工后的流场和水体交换,并与传统的不透水方案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透水式接岸结构方案中水流会产生明显的横跨隧... 在大连湾海底隧道工程中首次应用了透水式接岸结构,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计算了大连湾海底隧道接岸结构施工后的流场和水体交换,并与传统的不透水方案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透水式接岸结构方案中水流会产生明显的横跨隧道方向的流动,对隧道两侧的水体交换有改善的作用,更能促进周边水体交换。这种透水结构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水结构 海底隧道接岸结构 水体交换
下载PDF
不同施肥措施对宁化油茶园土壤理化性质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6
作者 孟抒杰 王熠 +10 位作者 熊伟 王海燕 陈志彪 黄锦祥 黄想云 罗立津 许祯安 张运富 张仁涛 周文志 王国富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24年第1期84-92,共9页
肥料对油茶的生长与品质起着重要的作用。以福建省宁化县紫色土油茶园为研究对象,在大田实验中设置施复合肥与施保水性微生物有机肥的对比实验,研究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肥力及油茶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保水性微生物有机肥与传统... 肥料对油茶的生长与品质起着重要的作用。以福建省宁化县紫色土油茶园为研究对象,在大田实验中设置施复合肥与施保水性微生物有机肥的对比实验,研究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肥力及油茶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保水性微生物有机肥与传统复合肥在短期内都能增加土壤养分、提升土壤微生物活性。2)与传统复合肥对比,保水性微生物有机肥在短期内能更高效地增加土壤养分,土壤有机质提升了12.4%,全氮与全碳分别提升了160.8%与231.63%。3)保水型微生物有机肥与传统复合肥相比,具有更好的保水效果,且对土壤pH也具有缓冲作用,可有效解决水土流失区的土壤保水问题。合理利用当地鸡粪作为保水型微生物有机肥为基底,可以有效解决禽类粪便的土壤污染问题,对促进当地农民增收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土 油茶 保水型微生物有机肥 生长性状 土壤理化性质
下载PDF
基于突变理论和模糊数学的湖库型水源地风险评价
7
作者 唐红亮 谢宇宁 +2 位作者 王冬 张金萍 董延军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8-185,共8页
为科学评估湖库型水源地风险评价等级,以茂名市电白区罗坑水库水源地为例,从水要素、管理要素、社会经济要素3方面构建了湖库型水源地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各指标的评价标准,基于突变理论和模糊数学构建了风险评价模型。结果表明:水... 为科学评估湖库型水源地风险评价等级,以茂名市电白区罗坑水库水源地为例,从水要素、管理要素、社会经济要素3方面构建了湖库型水源地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各指标的评价标准,基于突变理论和模糊数学构建了风险评价模型。结果表明:水源地风险等级与水源地建设投入关系密切。自2018年罗坑水库水源地划为饮用水水源地以来,随着水源地建设投入的加大和保护力度的增强,水源地风险逐渐降低。2018-2022年,罗坑水库水源地风险评价等级依次为较高风险、较高风险、中风险、较低风险、较低风险;尽管现在罗坑水库风险较低,但后续罗坑水库仍需加大投入力度,提高水源地管理、监控和应急水平、进一步降低风险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库型水源地 突变理论 模糊数学 风险评价 指标体系
下载PDF
水性脱模剂研究进展
8
作者 洪叶 赵启明 +3 位作者 陶璐华 汪灿 张文蕊 陈晓 《四川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20-23,35,共5页
近年来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水性脱模剂逐渐成为现代工业生产的优选产品。对水性脱模剂的脱模机理、应用领域、制备方法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系统综述,重点阐述以树脂基复合材料型、水性混凝土型和聚氨酯发泡型为代表的水性脱模剂的制备和应... 近年来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水性脱模剂逐渐成为现代工业生产的优选产品。对水性脱模剂的脱模机理、应用领域、制备方法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系统综述,重点阐述以树脂基复合材料型、水性混凝土型和聚氨酯发泡型为代表的水性脱模剂的制备和应用,并基于市场需求指出水性脱模剂的发展方向,以期为推动水性脱模剂的后期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脱模剂 分类与应用 树脂基复合材料型 水性混凝土型 聚氨酯发泡型 发展趋势
下载PDF
自然光照条件下苦草生长及去除氮磷能力研究
9
作者 马帅兵 吕亚兵 +6 位作者 姜鸣晨 林深 何东 徐聚臣 侯杰 何绪刚 李迎春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7-55,共9页
为探究苦草型清水态养殖水深的适宜控制范围,依据池塘中苦草自然分布水深,设置全日光光强的5%(L1)、15%(L2)、25%(L3)和35%(L4)4个光强梯度组(L1为适宜光强组,L2、L3和L4为强光组),对应池塘水下深度分别为1.0~1.1、0.6~0.8、0.4~0.6和0.... 为探究苦草型清水态养殖水深的适宜控制范围,依据池塘中苦草自然分布水深,设置全日光光强的5%(L1)、15%(L2)、25%(L3)和35%(L4)4个光强梯度组(L1为适宜光强组,L2、L3和L4为强光组),对应池塘水下深度分别为1.0~1.1、0.6~0.8、0.4~0.6和0.3~0.4倍透明度,研究自然光照周期和强度下苦草(Vallisneria natans)的生长、抗氧化和净化能力。结果显示:自然光照周期下,苦草总生物量随光照强度增强(5%~35%全日光范围)而显著增加,叶片长度最大值出现在L2组;L2、L3和L4组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显著低于L1组;水中溶解氧(DO)含量和pH值L3和L4组显著高于L1组,而叶绿素a(Chl a)含量相反;各组铵态氮(NH_(4)^(+)-N)和亚硝态氮(NO_(2)^(-)-N)质量浓度分别在3、2周内快速下降到较低水平(分别<0.30、<0.02 mg/L);除L1组外,其他组硝态氮(NO_(3)^(-)-N)、总氮(TN)质量浓度随时间以不同速率持续下降,直至试验结束(分别<2.50、<3.00 mg/L),一定程度与光照强度呈负相关;L3和L4组谷氨酸合成酶(FdGOGAT)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显著高于L1和L2组;各组对正磷酸盐(PO_(4)^(3-)-P)和总磷(TP)去除率均达80%以上,表现出较好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苦草型清水态养殖水位宜控制在苦草上方约0.3~0.6倍透明度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照强度 苦草 生长状况 水体氮磷 净化能力 草型池塘
下载PDF
对FETKOVICH(费特科维奇)典型曲线的质疑与评论
10
作者 陈元千 王鑫 +1 位作者 刘洋 石晓敏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9-166,共8页
FETKOVICH(费特科维奇,以下简称为费氏)于1971年和1980年,分别提出的有限水域水侵量方程和定压典型曲线,受到国内外专家的重视和引用。由于费氏典型曲线可以通过实际数据的拟合,确定井的驱动半径和驱动面积,因此,受到业内专家的青睐。... FETKOVICH(费特科维奇,以下简称为费氏)于1971年和1980年,分别提出的有限水域水侵量方程和定压典型曲线,受到国内外专家的重视和引用。由于费氏典型曲线可以通过实际数据的拟合,确定井的驱动半径和驱动面积,因此,受到业内专家的青睐。通过推导表明,费氏有限水域水侵量方程,是一个指数递减方程。费氏将该方程直接应用于定容封闭边界油井的产量递减分析,并基于初始递减率的关系式,得到了费氏典型曲线的无因次时间。费氏利用无因次压力的倒数作为无因次产量,得到了典型曲线的无因次产量。然而,由于费氏典型曲线的无因次时间和无因次产量之间没有直接的函数关系,无法建立费氏的无因次典型曲线,因此,对费氏的有限水域水侵量方程和典型曲线的无因次时间和无因次产量进行了推导,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质疑和评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水域 定容封闭 扩大井 油井 水侵量方程 递减方程 费氏典型曲线 质疑 评论
下载PDF
浅谈TIE-固定篦床的优化升级
11
作者 游磊 余先林 +4 位作者 邢涛 杨腾飞 郝帅起 徐一源 李福祥 《新世纪水泥导报》 CAS 2024年第2期16-19,I0013,共5页
TIE-固定篦床采用中心分区供风、微调风阀、水滴型高效篦板等技术,用水平出风的高速气流快速急冷熟料,不仅系统可获得温度较高且稳定的二次风,还能均布熟料,减少粗细熟料的离析分布,从源头上控制“红河”的产生;在稳定较高的二次风温下... TIE-固定篦床采用中心分区供风、微调风阀、水滴型高效篦板等技术,用水平出风的高速气流快速急冷熟料,不仅系统可获得温度较高且稳定的二次风,还能均布熟料,减少粗细熟料的离析分布,从源头上控制“红河”的产生;在稳定较高的二次风温下,还可将料层厚度总体降低至650mm左右,大幅减小后续所有冷却风机的总体负载阻力,进一步有利于熟料的冷却和降低冷却电耗。实践表明,使用TIE-固定篦床局部替换旧的固定篦床,能有效地提高二次风温,降低烧成系统的能耗,还可显著提高熟料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E-固定篦床 水滴型高效篦板 熟料急冷 PLUS篦冷机 节能降耗技改
下载PDF
膜调控润灌在不同土壤类型下的技术参数确定
12
作者 马建国 杨莹 +4 位作者 董娜 程伍群 绳莉丽 吴现兵 张西平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5期45-54,共10页
【目的】探究膜调控润灌在不同土壤类型和滴头流量下的土壤水分运移规律,确定不同土壤类型下的技术参数。【方法】基于室内试验数据建立HYDRUS-2D模型,设置4种土壤类型(砂土、壤土、砂质黏壤土、粉土)和3个滴头流量(0.9、2.1、3.2L/h),... 【目的】探究膜调控润灌在不同土壤类型和滴头流量下的土壤水分运移规律,确定不同土壤类型下的技术参数。【方法】基于室内试验数据建立HYDRUS-2D模型,设置4种土壤类型(砂土、壤土、砂质黏壤土、粉土)和3个滴头流量(0.9、2.1、3.2L/h),探究膜调控润灌在不同土壤类型和滴头流量下的技术参数。【结果】HDYDRUS-2D模型可以准确模拟膜调控润灌条件下的土壤水分运移及分布,相对误差在5%以内,决定系数(R2)和均方根偏差(RMSE)分别为0.97和0.007;砂土因其饱和导水率大易造成渗漏,在膜调控润灌系统下需要进一步调整滴灌管埋深和流量,膜调控润灌能较好地适应其余3种土壤,灌水结束时膜上水量占总灌水量的比例高于70%,大大减少了灌溉水渗漏量;随着滴头流量的增加,壤土膜上水量的占比逐渐减小。【结论】砂土条件下,需要调整滴灌管埋深以减少水分深层渗漏;推荐在砂质黏壤土和壤土条件下采用2 L/h的滴头流量进行灌溉;随着流量的增加,粉土膜上水量占比不会降低,推荐采用3 L/h的滴头流量进行灌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类型 膜调控润灌 水分运移 HYDRUS-2D模型
下载PDF
基于核能综合利用的吸收式制冷方案研究
13
作者 孙兰飞 续玥榕 +1 位作者 赵晓 刘占盛 《暖通空调》 2024年第1期46-50,共5页
详细介绍了吸收式制冷的工作原理,分析了吸收式制冷的优缺点,介绍了典型的热电汽冷等联产的方案。以华龙一号核电堆型和泳池反应堆为例,分析了热能供给侧的参数条件,以及需求侧的用冷方案与用冷规模,结合供需双方的特点形成了基于核能... 详细介绍了吸收式制冷的工作原理,分析了吸收式制冷的优缺点,介绍了典型的热电汽冷等联产的方案。以华龙一号核电堆型和泳池反应堆为例,分析了热能供给侧的参数条件,以及需求侧的用冷方案与用冷规模,结合供需双方的特点形成了基于核能综合利用的热水供能和蒸汽供能的吸收式制冷方案,并对方案的可靠性和经济性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基于华龙一号堆型的蒸汽型吸收式制冷机组方案和基于泳池反应堆的热水型吸收式制冷机组方案,均具有显著的技术经济性和社会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式制冷 溴化锂 热水型 蒸汽型 区域供冷 经济性
下载PDF
基于功率谱密度的地下水管道漏水点智能检测
14
作者 章以建 徐晓琼 《计算机仿真》 2024年第1期532-536,共5页
为及时发现管道漏水问题,提高检测准确率,提出一种基于水声信号的地下水管道多漏水点检测方法。在地下水管道安装两个电压式加速度传感器,采集漏水信号,根据冲激响应函数、差分方程分析FIR滤波装置去噪原理,结合等波纹逼近、雷米兹算法... 为及时发现管道漏水问题,提高检测准确率,提出一种基于水声信号的地下水管道多漏水点检测方法。在地下水管道安装两个电压式加速度传感器,采集漏水信号,根据冲激响应函数、差分方程分析FIR滤波装置去噪原理,结合等波纹逼近、雷米兹算法设计其内部运算,完成漏水信号的去噪处理;使用功率谱密度描述信号频带分布情况,判断水管道是否漏水,若漏水,根据信号时延差及其在管道中的传播速度,确定漏水点位置。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去噪效果好,能有效检测出水管道漏水点位置,且检测精度高,用时短,可广泛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水信号采集 地下水管道 电压式加速度传感器 信号功率谱 漏水点定位 信号频带
下载PDF
西南地区典型河道型水库水温结构及水动力机制研究
15
作者 贺玉彬 时晓燕 +5 位作者 周洪举 李星皓 万欣 张红 刘昭伟 任华堂 《水力发电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4-34,共11页
大型河道型水库在发挥水电效益的同时,其特有的水温分层对水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现有研究多偏重于水温垂向差异及时空演变规律研究,对于其形成过程的水动力影响研究尚不够深入。本研究利用数学模型模拟分析西南地区典型河道型水库—乌... 大型河道型水库在发挥水电效益的同时,其特有的水温分层对水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现有研究多偏重于水温垂向差异及时空演变规律研究,对于其形成过程的水动力影响研究尚不够深入。本研究利用数学模型模拟分析西南地区典型河道型水库—乌东德水库水温结构变化过程,发现水动力条件是水温结构形成的决定性因素,主温跃层的形成和演变取决于温差异重流导致的水动力机制。2—3月来水下潜于水库底部,二者界面形成主温跃层,并不断向库区下游发展;4—6月来流形成中间流,其上和其下分别形成两个温跃层;7月入库水流为上浮流,其下形成主温跃层;坝前局部区域水体主温跃层因取水孔口动力抽吸作用等温线出现局部收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型水库 水动力机制 水温结构 入流形态 数学模型
下载PDF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林冠层降雨截留特征
16
作者 邓雅丽 赵新宇 +3 位作者 崔自杰 冯英杰 张卫强 刘效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981-2992,共12页
森林生态系统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其发达的林冠层通过调节降水量、改变降水强度等深刻影响着流域全过程水文通量及水分输出。以中国广泛开展的典型森林降雨再分配过程的年尺度监测数据为基础,揭示中国不同类型森林生态系统的降雨再... 森林生态系统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其发达的林冠层通过调节降水量、改变降水强度等深刻影响着流域全过程水文通量及水分输出。以中国广泛开展的典型森林降雨再分配过程的年尺度监测数据为基础,揭示中国不同类型森林生态系统的降雨再分配及林冠层降雨截留特征,阐明森林生态系统林冠层截留特征与降雨、植被要素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不同森林生态系统年穿透雨量处于141.4—2450.0 mm之间,年穿透雨率为36.3%—92.3%。5种典型森林生态系统多年平均穿透雨量((445.3±252.9)—(1230.6±479.6)mm)占同期多年平均降雨量的(72.6±9.2)%—(77.4±8.9)%。不同森林生态系统年树干茎流量介于0—508.2 mm之间,占同期年降雨量的0—25.8%。5种典型森林生态系统树干茎流量多年平均值((9.8±17.3)—(87.8±81.6)mm)占同期多年平均降雨量的(1.4±1.9)%—(5.4±4.6)%。不同森林生态系统林冠层年降雨截留范围在25.7—812.9 mm之间,占年降雨量的4.2%—55.6%。5种典型森林生态系统多年平均林冠截留量((154.2±81.6)—(392.2±203.5)mm)占同期年平均降雨量的(18.7±7.4)%—(25.9±8.3)%。进一步分析表明,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穿透雨量、树干茎流量和林冠层截留量随观测区年降雨量的增加而呈显著增大(P<0.05),年穿透雨率、年树干茎流率随年降雨量的增加呈显著线性上升趋势(P<0.05),而年林冠截留率与年降雨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1),降雨量、叶面积指数是深刻影响森林生态系统林冠层降雨截留率等特征的重要因素。整体上,不同类型森林生态系统林冠截留降雨能力存在明显差异,林冠层截留率突出表现为:落叶林大于常绿林、针叶林大于阔叶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类型 冠层截留 穿透雨 水源涵养 服务功能
下载PDF
丈方台区块油藏特征及油水分布关系探讨
17
作者 李晓航 汪昌尧 陈浩 《云南化工》 CAS 2024年第3期148-152,共5页
丈方台油区目前所有层系均未投入注水开发,开发方式仍然主要依靠弹性驱+溶解气驱的天然能量,地层能量和油井产量都下降较快,影响了该区的开发效果。通过对丈方台区块油藏进行精细研究,弄清了延10、长6、长7等主力含油层系的沉积特征、... 丈方台油区目前所有层系均未投入注水开发,开发方式仍然主要依靠弹性驱+溶解气驱的天然能量,地层能量和油井产量都下降较快,影响了该区的开发效果。通过对丈方台区块油藏进行精细研究,弄清了延10、长6、长7等主力含油层系的沉积特征、油藏类型及油水分布关系,对今后开发方案的调整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水开发 油藏类型 油水分布 油藏特征
下载PDF
基于博弈论-云模型的梁式渡槽风险评估研究
18
作者 张震 陈海涛 《海河水利》 2024年第3期92-98,共7页
梁式渡槽作为大型输水工程中重要的交叉建筑物,其安全与稳定性直接决定了输水干渠的正常运行,一旦失事将会造成严重的灾害和社会经济损失。选取影响槽墩冲刷破坏、裹头边坡失稳、槽身挡水3大类12个风险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主观权重... 梁式渡槽作为大型输水工程中重要的交叉建筑物,其安全与稳定性直接决定了输水干渠的正常运行,一旦失事将会造成严重的灾害和社会经济损失。选取影响槽墩冲刷破坏、裹头边坡失稳、槽身挡水3大类12个风险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主观权重、熵权法确定客观权重、博弈论赋权法确定组合权重,建立云模型风险评估模型。选取某大型输水工程6座典型梁式渡槽为研究对象,开展实例研究,结果证明本研究为大型输水工程交叉建筑物的风险评估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弈论 云模型 风险评估 输水工程 梁式渡槽
下载PDF
油田水处理用杀菌剂研究进展
19
作者 张帆 杨晓拂 +2 位作者 李芳芳 罗佳洁 任小亮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4年第4期9-12,共4页
油田回注水中的细菌引起的腐蚀问题一直是困扰油田生产企业的重要因素之一,化学杀菌剂作为一种简单有效的灭菌方法,在油田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外常用的化学杀菌剂的类型和杀菌机理,并综述了目前的研究现状。结合... 油田回注水中的细菌引起的腐蚀问题一直是困扰油田生产企业的重要因素之一,化学杀菌剂作为一种简单有效的灭菌方法,在油田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外常用的化学杀菌剂的类型和杀菌机理,并综述了目前的研究现状。结合存在的问题,对油田杀菌剂在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为高效杀菌剂的进一步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菌剂 油田回注水 氧化型 非氧化型 腐蚀
下载PDF
水冷永磁防爆电机十字形肋片的优化设计
20
作者 吕品 王浩铭 +3 位作者 李明军 程鲁帅 王凯旋 翟悦琳 《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06-111,共6页
为了研究不同水冷结构对水冷永磁电机散热性能的影响,以一台水冷永磁电机为研究对象,优化十字形肋片结构对轴向“Z”字形水路,通过分析加入水道中的十字形肋片的结构参数,确定横肋的高度和数量两个影响参数,采用Workbench对电机进行三... 为了研究不同水冷结构对水冷永磁电机散热性能的影响,以一台水冷永磁电机为研究对象,优化十字形肋片结构对轴向“Z”字形水路,通过分析加入水道中的十字形肋片的结构参数,确定横肋的高度和数量两个影响参数,采用Workbench对电机进行三维建模,获得不同横肋高度和数量下的电机各部温度分布。结果表明,对比分析电机各部分温升,得到最优冷却结构的横肋数量为3时冷却效果最佳,定子、绕组、转子和永磁体的最高温度分别下降15.32、15.41、11.24和11.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电机 冷却水道 十字形肋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