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3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productive Biology of Yellowfin Tuna T. albacares in the West-Central Indian Ocean 被引量:3
1
作者 ZHU Guoping XU Liuxiong +1 位作者 ZHOU Yingqi SONG Liming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CIE CAS 2008年第3期327-332,共6页
Survey of yellowfin tuna in the west-central Indian Ocean was conducted on board of Chinese longliners during 2003,2004 and 2005,which is a part of Chinese Tuna Fishery Scientific Observer Program(CTFSOP) . The reprod... Survey of yellowfin tuna in the west-central Indian Ocean was conducted on board of Chinese longliners during 2003,2004 and 2005,which is a part of Chinese Tuna Fishery Scientific Observer Program(CTFSOP) . The reproductive biology has been investigated. A total of 1 023 samples are collected including 417 ovaries and 606 testes. Spawning activities of yellowfin tuna have been studied for both male and female from January to June. The data showed that the average monthly sex ratio is 0.59,and the minimum length at sexual maturity is 101 cm for female and 110 cm for male respectively. Length at 50% sexual maturity is esti-mated at 113.77 cm for female and 120.20 cm for male,whereas maturation rate is 0.066 cm-1 for female and 0.091 cm-1 for male. Sex ratio by length class indicates that the proportion of male is higher than female's along with size increasing;for instance,in the group of the body length longer than 145 cm,some females have their body length from 145 to 160 cm and males have their body length at 160 cm and even longer. Statistically,yellowfin tuna has a significant seasonal reprod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productive biology yellowfin tuna T. albacares west-central Indian Ocean sex ratio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Stable Strontium Isotope Geochemistry and Fluid Inclusion Microthermometry to Studies of Dolomitization of the Deeply Buried Cambrian Carbonate Successions in West-Central Tarim Basin, NW China 被引量:5
2
作者 Ngong Roger Ngia Mingyi Hu +2 位作者 Da Gao Zhonggui Hu Chun-Yan Sun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1期176-193,共18页
Detailed petrographic,geochemical(O-C-Sr isotopes)and fluid inclusion studies of the deeply buried Cambrian carbonates in the West-central Tarim Basin revealed three types of crystalline dolomites(fine-crystalline,non... Detailed petrographic,geochemical(O-C-Sr isotopes)and fluid inclusion studies of the deeply buried Cambrian carbonates in the West-central Tarim Basin revealed three types of crystalline dolomites(fine-crystalline,nonplanar-a(s),dolomite(RD1),fine-to medium-crystalline,planar-e(s)dolomite(RD2),and medium-to coarse-crystalline,nonplanar-a dolomite(RD3)),medium-to coarsecrystalline,nonplanar-a saddle dolomite cement(CD)and early and later-stage calcite cement.The occurrence of RD1 along low-amplitude stylolites points to link with pressure dissolution by which minor Mg ions were likely released for replacive dolomitization during early-to intermediate-burial seawater dolomitization.The increasing crystal sizes of RD2 and RD3 with irregular overgrowth rims suggests intense recrystallization and replacement upon the RD1 or remaining precursor limestones by dolomitizing fluids during late intermediate burial dolomitization.The overlap ofδ^(18)O,δ^(13)C and ^(87)Sr/^(86)Sr values of RD1-RD3 and CD dolomite with coeval seawater values,suggests that the principal dolomitizing fluids that precipitated these dolomites was connate(Cambrian)seawater preserved in the host limestones/dolomites.Their high ^(87)Sr/^(86)Sr ratios suggest influx of radiogenic strontium into the Cambrian seawater.Two regimes of fluid flow are recognized in the study area:firstly,influx of magnesium-rich higher-temperature basinal brines along deep-seated faults/fractures,resulting in cementation by CD dolomite.Secondly,the incursion of meteoric waters,mixing with ascending highertemperature basinal brines,and an increase in Ca^(2+)/Mg^(2+)ratio in the fluids probably results in the precipitation of calcite cement in vugs and fract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MBRIAN DOLOMITES C-O-Sr isotopes BURIAL DOLOMITIZATION west-central Tarim Basin fluid flow regimes
原文传递
中西非裂谷系富油凹陷石油地质特征与勘探方向 被引量:1
3
作者 窦立荣 史忠生 +1 位作者 庞文珠 马峰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3,共13页
基于地震、钻井、烃源岩测试分析等资料,对中西非裂谷系主要盆地富油凹陷石油地质特征进行研究,并探讨未来油气勘探方向。研究表明:中非裂谷系发育下白垩统湖相优质烃源岩,西非裂谷系发育上白垩统陆源海相优质烃源岩,两类烃源岩为中西... 基于地震、钻井、烃源岩测试分析等资料,对中西非裂谷系主要盆地富油凹陷石油地质特征进行研究,并探讨未来油气勘探方向。研究表明:中非裂谷系发育下白垩统湖相优质烃源岩,西非裂谷系发育上白垩统陆源海相优质烃源岩,两类烃源岩为中西非裂谷系油气富集提供了物质基础。中西非裂谷系发育包括基岩在内的多套储集层,并存在下白垩统、上白垩统和古近系3套区域盖层。晚中生代以来,受中非剪切带右旋走滑作用等地球动力学因素的影响,中西非裂谷系不同方向的盆地在裂谷作用期次、区域盖层发育层段、圈闭类型及成藏模式等方面存在差异。其中,北东—南西向盆地主要保存了早白垩世一期裂谷层序,区域盖层位于下白垩统裂陷期地层内,形成反转背斜、花状构造及基岩潜山等圈闭类型,发育“源储一体、源内成藏”及“源上储下、源下成藏”两种成藏模式;北西—南东向盆地具有多期裂谷叠置特征,发育上白垩统和古近系区域盖层,形成披覆背斜、断背斜、反向断块等圈闭类型,以“源下储上、源上成藏”为主要成藏模式。多期叠置裂谷盆地的源内成藏组合、强反转盆地的源内岩性油藏及页岩油是中西非裂谷系盆地未来勘探的重要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区域盖层 圈闭类型 成藏模式 富油凹陷 中非剪切带 中西非裂谷系
下载PDF
中国西天山古生代岩浆岩时空架构、源区特征及构造背景
4
作者 黄河 王涛 +2 位作者 童英 张建军 王朝阳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5-43,共19页
中亚造山带是全球最大、最典型的增生造山带,是全球显生宙陆壳生长最显著的地区之一。在中亚造山带形成过程中,伴随古亚洲洋的闭合,以及不同性质构造块体的拼贴碰撞,形成了巨量的岩浆岩。笔者以中亚造山带西段西天山出露的古生代岩浆岩... 中亚造山带是全球最大、最典型的增生造山带,是全球显生宙陆壳生长最显著的地区之一。在中亚造山带形成过程中,伴随古亚洲洋的闭合,以及不同性质构造块体的拼贴碰撞,形成了巨量的岩浆岩。笔者以中亚造山带西段西天山出露的古生代岩浆岩为研究对象,系统总结了岩浆岩的时空格架、成因类型、源区特征和构造背景等特征。区内岩浆岩主要形成于3个阶段:寒武纪早期—中泥盆世早期(497~388 Ma)、晚泥盆世—早石炭世(375~323 Ma)、晚石炭世—中二叠世(322~263 Ma)。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侵入岩组合主要为钙碱性I型花岗岩,以及具有“岛弧”地球化学特征的中、基性岩石,部分岩体具有埃达克质岩石的性质,并发育少量A型花岗岩。晚石炭世—中二叠世花岗岩等侵入岩以多样性的成分为特征,包括“正常的”钙碱性I型花岗岩、埃达克质岩石、A型花岗岩,以及局部出露的S型花岗岩,基性岩石中也出现较多具洋岛玄武岩特征的辉长岩和玄武岩。结合其他地质证据,笔者认为寒武纪早期—中泥盆世早期、晚泥盆世—早石炭世岩浆岩形成于与古亚洲洋洋分支洋盆俯冲有关的构造环境中,且岩浆活动的迁移和地球化学成分演化趋势均揭示俯冲过程中发生了多次从前进型、低角度俯冲到后撤型、高角度俯冲的转化。西天山南北洋盆的最终闭合均发生在晚石炭世。在南侧,古南天山洋的闭合跟随着大陆板块之间的“硬碰撞”。而在北侧,伊犁地块和中天山地块北缘与一不成熟/新生岛弧发生了“软碰撞”。就地壳演化的方式而言,基于Hf同位素资料所揭示的长英质岩浆岩源区物质演化,识别出西天山地区在在古生代交替发生大陆地壳物质再循环(continental reworking)和大陆生长(continental growth)。在俯冲阶段,大洋板片后撤(回卷)占据了主导性地位,导致了微陆块中增生造山作用开始之前形成的古老物质大量被同增生阶段形成的新生物质所置换,伊犁地块、中天山地块等块体是在古生代被显著“再更新(rejuvenation)”的古老微陆块。后碰撞伸展阶段大范围幔源岩浆底侵进一步造成了显著的地壳生长。整个古生代,西天山及邻区以地壳生长为主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造山带 西天山 古生代 岩浆岩 地壳生长
下载PDF
中西太平洋鲣围网渔业入渔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
5
作者 蒋明峰 陈新军 +6 位作者 吕泽华 汪金涛 雷林 许子安 林泓羽 贺海平 贾海滨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0-69,共10页
中西太平洋鲣围网渔业是典型的过洋性渔业,资源、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因素会影响远洋渔业企业对入渔国的选择。以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巴布亚新几内亚、马绍尔群岛、瑙鲁、基里巴斯等5个中西太平洋入渔国为对象,在以往资源分布、入渔风险... 中西太平洋鲣围网渔业是典型的过洋性渔业,资源、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因素会影响远洋渔业企业对入渔国的选择。以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巴布亚新几内亚、马绍尔群岛、瑙鲁、基里巴斯等5个中西太平洋入渔国为对象,在以往资源分布、入渔风险评价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中西太平洋鲣围网渔业入渔指标体系。体系以远洋渔业企业入渔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包含资源状况、经济成本、入渔风险3个一级指标及8个二级指标。根据中西太平洋渔业委员会统计数据及远洋渔业企业调研资料,以2017—2021年入渔各沿海国的入渔效益为例对本研究所构建的指标体系进行验证,验证前对数据进行标准化,以消除量纲差异对结果的影响。结果显示,瑙鲁是入渔评分最高的国家,历年分值均在65分以上,且评分波动较小;其次为基里巴斯、密克罗尼西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3者评分略低于瑙鲁,且稳定性相对较差。马绍尔群岛入渔评分最低,历年均在65分以下。各一级指标权重由高到低依次为资源状况(0.479)、经济成本(0.372)、入渔风险(0.149);各二级指标权重由高到低依次为资源丰度(0.265)、作业天单价(0.171)、寻鱼时间(0.151)、适宜栖息地面积比(0.148)、社会稳定性(0.078)、国家外交关系(0.071)、高经济价值种类占比(0.066)、转场时间(0.050)。研究结果为我国远洋渔业企业进行入渔决策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渔 指标体系 中西太平洋
原文传递
发现“东西中国”:市场化与当代乡村变迁 被引量:1
6
作者 桂华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3-42,共10页
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全国性的农产品市场和全国性的婚姻“市场”,让乡村走向了自由开放。市场化改变社会连接方式,打破乡村的地方性,让乡村中的人财物变成了自由流动的要素,市场区位决定了乡村人财物流动的方向。... 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全国性的农产品市场和全国性的婚姻“市场”,让乡村走向了自由开放。市场化改变社会连接方式,打破乡村的地方性,让乡村中的人财物变成了自由流动的要素,市场区位决定了乡村人财物流动的方向。在三大市场的共同作用下,农村人财物总体呈现东进西出的特点,乡村秩序和乡村发展因而出现了显著的东中西地区差异。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农村不仅在城乡关系、村庄形态等方面存在不同,而且还存在发展路径上的差异。“东西中国”是从农民与市场的关系的角度,呈现出改革开放后乡村变迁逻辑和分布形态。下一步,在定位乡村发展、实施乡村振兴、选择基层治理手段和推动重大涉农政策改革的过程中,要立足于“东西中国”这个现实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与市场 三大“市场” 东中西农村 东西中国
下载PDF
西湖凹陷中央背斜带中南部区带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与勘探方向
7
作者 李宣玥 《能源与环保》 2024年第3期144-154,共11页
西湖凹陷深层—超深层油气资源勘探潜力大,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为明确西湖凹陷中央背斜带中南部区带的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对西湖凹陷中央背斜带的构造背景、沉积特征、烃源岩条件和储层性质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分析西湖凹陷中央背斜带中... 西湖凹陷深层—超深层油气资源勘探潜力大,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为明确西湖凹陷中央背斜带中南部区带的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对西湖凹陷中央背斜带的构造背景、沉积特征、烃源岩条件和储层性质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分析西湖凹陷中央背斜带中南部不同区带油气分布特征,总结了油气富集的分布规律以及差异成藏的主控因素,建立了成藏模式。结果表明,西湖凹陷中央背斜带中南部的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为早期通源断裂与砂体耦合及晚期保存条件,并根据储盖组合及油气分布规律划分为平湖组、花港组、龙井组3个成藏组合,其中花港组是主要的成藏层系,花港组具备发育岩性体的沉积环境,具有岩性、地层圈闭形成条件;烃源岩持续生烃提供了充足的油气源,深层—超深层砂岩储集性能依然保持较好,在3900~3700 m低渗储层广泛发育,有利沉积相带叠合次生溶蚀控制优质储层分布,油气充注与圈闭的形成时间配置关系好。研究结果对于西湖凹陷的持续勘探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成藏 主控因素 成藏模式 西湖凹陷 中央背斜带
下载PDF
数字服务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研究——基于“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的分析
8
作者 王小雪 邓小乐 《北方经贸》 2024年第3期31-39,共9页
随着“新基建”的加速推进,5G、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各国对数字服务贸易关注度日益上升。本文基于2012-2021年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内主要国家数字服务贸易数据,对走廊内数字服务贸易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采用贸... 随着“新基建”的加速推进,5G、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各国对数字服务贸易关注度日益上升。本文基于2012-2021年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内主要国家数字服务贸易数据,对走廊内数字服务贸易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采用贸易竞争指数RCA和贸易互补指数,对走廊整体和廊内国家发展情况进行了竞争性和互补性研究。通过研究发现,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数字服务贸易规模差距较大,中国廊段的数字服务贸易规模明显高于其他廊段,各国数字服务贸易结构较为单一,走廊整体对外依存度过高。此外,走廊内数字服务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相对较低,西亚廊段竞争性略大于中国及中亚廊段,但西亚廊段内主要国家数字服务贸易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从走廊内国家数字服务贸易发展水平来看,大部分国家数字服务贸易呈波动式上升趋势,走廊数字服务贸易市场潜力巨大,可发展性较强。在未来发展中,廊内各国需积极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合力研发核心技术,提高走廊数字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 数字服务贸易 竞争性 互补性
下载PDF
新发展格局下推进能源国际合作的历史演进、现实依据与路径选择
9
作者 焦兵 李佳 《西安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2024年第5期103-114,共12页
文章将打造中国主导的亚洲能源价值链、重塑全球能源价值链作为“十四五”及未来时期中国能源行业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为此,首先描述了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能源国际合作的历史演进过程;其次从经济增长效应、科技创新效应和价值链... 文章将打造中国主导的亚洲能源价值链、重塑全球能源价值链作为“十四五”及未来时期中国能源行业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为此,首先描述了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能源国际合作的历史演进过程;其次从经济增长效应、科技创新效应和价值链攀升效应三个方面评价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能源国际合作的绩效;最后分析了中国推进能源国际合作的现实依据,提出了通过深化与中亚和西亚国家合作,共同打造中国-中亚-西亚能源区域价值链,进而重塑能源全球价值链的路径选择。本文的研究为新发展格局下推进能源国际合作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政策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能源合作 全球价值链 区域价值链 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
下载PDF
有轨电车引导琶洲西区以南地区发展的国际镜鉴与建议
10
作者 牛峥 《重庆建筑》 2024年第7期30-35,共6页
新城市主义理论倡导以公共交通引领城市紧凑集聚发展,且城市高密度建设地区人口稠密,其旺盛的交通需求更需要高效率的公交策略。该文通过分析墨尔本中心区及南岸地带引入有轨电车的城市建设经验,总结其引入有轨电车后的城市发展模式。... 新城市主义理论倡导以公共交通引领城市紧凑集聚发展,且城市高密度建设地区人口稠密,其旺盛的交通需求更需要高效率的公交策略。该文通过分析墨尔本中心区及南岸地带引入有轨电车的城市建设经验,总结其引入有轨电车后的城市发展模式。然后以广州市琶洲西区及其南部地区为例,针对两地难以便捷连通、同步发展的现实困境,从地区总体城市定位、空间阻隔、路网规划、公交规划等方面分析具体成因。最后提出琶西南部地区建设有轨电车公交走廊、增强走廊沿线功能混合、优化路网与街道空间、远期建设有轨电车网络的发展建议,可为我国高密度建设地区与其周边协同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建设区 有轨电车 墨尔本中心区 琶洲西区以南地区 公交导向发展
下载PDF
“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的建设现状与前景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永彪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2,共12页
“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支撑和实体规划之一,尽管面临诸多挑战和风险,仍取得了一系列务实进展,并在上合组织向西扩员、沙特与伊朗和解等背景下迎来新的机遇。通过对沿廊国家与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数据... “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支撑和实体规划之一,尽管面临诸多挑战和风险,仍取得了一系列务实进展,并在上合组织向西扩员、沙特与伊朗和解等背景下迎来新的机遇。通过对沿廊国家与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数据、主流媒体报道等进行整理和分析后发现,各国对中国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态度和认知整体良好,贸易环境也有所改善。但新形势下该经济走廊贸易稳定性和持续性发生一定变化,加之各国对外贸的依赖程度、对危机的应对能力有所不同,未来沿廊各国需依托已有建设成果,共同推动经济走廊可持续发展。可行举措包括进一步深化战略互信,细化实施方案;推动媒体间合作,促进民心相通;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实现沿廊国家互利共赢;继续加强健康卫生合作,丰富走廊建设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经济走廊 中亚 西亚 民心相通 数字经济
原文传递
中西部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对曲靖发展的启示及建议
12
作者 李明慧 朱谷生 冯治学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9-16,共8页
省域副中心城市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城市发展一般规律的重要体现。湖北襄阳、江西赣州、贵州遵义、湖南岳阳等中西部地区省域副中心城市,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努力实现城市综合实力强、产业基础好、城... 省域副中心城市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城市发展一般规律的重要体现。湖北襄阳、江西赣州、贵州遵义、湖南岳阳等中西部地区省域副中心城市,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努力实现城市综合实力强、产业基础好、城市能级高、内在品质优的建设目标,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提供了样板和示范。学习和借鉴中西部地区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的经验,对于加快云南副中心城市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经济 省域副中心城市 中西部地区 曲靖市
下载PDF
中西太平洋鲣鱼空间聚类特征及其与ENSO的关系
13
作者 蒋明峰 陈新军 +6 位作者 许子安 林泓羽 吕泽华 雷林 贺海平 贾海滨 汪金涛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7-54,共8页
为了解在不同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事件下中西太平洋鲣鱼(Katsuwonus pelamis)资源的变动规律,本研究根据中西太平洋渔业委员会(WCPFC)2008—2018年中西太平洋鲣鱼的生产数据,结合海洋尼诺指数(ONI),利用聚类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研... 为了解在不同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事件下中西太平洋鲣鱼(Katsuwonus pelamis)资源的变动规律,本研究根据中西太平洋渔业委员会(WCPFC)2008—2018年中西太平洋鲣鱼的生产数据,结合海洋尼诺指数(ONI),利用聚类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研究季时间尺度下鲣鱼的自由鱼群和随附鱼群的渔场空间特征及其与ENSO事件的关系。季尺度下渔场重心聚类分析表明,各簇所包含季度发生的异常气候事件具有一致性。拉尼娜时期,两种鱼群的主要渔场都有向西移动的趋势,厄尔尼诺时期则相反。在异常气候事件下,随附鱼群的迁移幅度小于自由鱼群,且随附鱼群渔场的经向分布更稳定。不同ENSO模态下,资源丰度的空间分布存在差异。对自由鱼群而言,在拉尼娜事件发生于第1、2季度时165°E以西海域的资源丰度最高,灰色关联度为0.650,在拉尼娜事件发生于第3、4季度时165°E—180°海域的资源丰度最高,灰色关联度为0.411,在厄尔尼诺时期,180°以东海域的资源丰度最高,灰色关联度为0.727。对随附鱼群而言,165°E以西海域及165°E—180°海域资源丰度最高时期为拉尼娜时期,灰色关联度分别为0.852和1.000,180°以东海域资源丰度最高时期为厄尔尼诺时期,灰色关联度为1.000。研究结果可用于气候变化背景下鲣鱼渔情的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鲣鱼 聚类分析 灰色关联度 中西太平洋 厄尔尼诺-南方涛动
下载PDF
中国的“三实”与西方的“三理”:一个总结性的回顾、反思与前瞻 被引量:2
14
作者 黄宗智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8,共8页
中国传统和改革时期的基本思维方式可以用“三实”——实践、实用、实质来总结,与西方的“三理”——理性、理推、理想(类型)十分不同。“三实”是基于二元(或多元)互动与合一的思维方式,与西方主流二元对立、非此即彼思维十分不同。当... 中国传统和改革时期的基本思维方式可以用“三实”——实践、实用、实质来总结,与西方的“三理”——理性、理推、理想(类型)十分不同。“三实”是基于二元(或多元)互动与合一的思维方式,与西方主流二元对立、非此即彼思维十分不同。当然,两者在历史中都显示过其偏颇的一面。当代中国曾经显示趋向平衡之外的极端,譬如,脱离实际和过度管控的“大跃进”,或与其相反的过度动乱的“文化大革命”。西方现代则在自由主义的同时,长期显示帝国主义侵略、资本主义无穷逐利和西方中心主义的偏颇。中国未来的正确发展道路在稳定、平衡地推进由上而下的领导与由下而上的民众参与,也在继续吸纳必须的“三理”思维和其连带的机械化发展,以及自由主义和西方法律的个人权利观,借此追求超越中西二元对立,迈向综合中西优点的长远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三实” 西方式“三理” 二元合一 二元对立 集权的简约治理 第三领域
原文传递
2002—2021年西藏中西部车前物候对气象条件驱动的响应
15
作者 次旺 杜军 +2 位作者 晋美朗杰 王挺 扎西旺拉 《中国农学通报》 2023年第34期130-135,共6页
探讨日喀则车前物候变化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旨在为气候变暖背景下西藏植被物候变化的研究提供支撑。基于2002—2021年西藏中西部日喀则站车前物候期和逐月平均气温、最高气温(T_(max))、最低气温(T_(min))、相对湿度(RH)、降水量(Pr... 探讨日喀则车前物候变化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旨在为气候变暖背景下西藏植被物候变化的研究提供支撑。基于2002—2021年西藏中西部日喀则站车前物候期和逐月平均气温、最高气温(T_(max))、最低气温(T_(min))、相对湿度(RH)、降水量(Pr)和日照时数(S)等资料,采用线性回归、Pearson相关系数和偏最小二乘法(PLS)回归等方法对车前物候期变化及与气象因子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2002—2021年西藏中西部车前各物候期均呈显著推迟趋势,平均每10年推迟8.96~38.63 d,以种子全熟期推迟的最为明显;生长季长度呈弱的延长趋势(1.03 d/10 a)。(2)西藏中西部1月Tmin降低、3月S和11月RH减少,以及11月Tmax显著升高,是车前物候期显著推迟的主要原因。车前展叶始期和黄枯普期对气温的响应速率分别为3.41、4.37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前 物候期 变化 气象条件 西藏中西部
原文传递
中亚副热带西风急流的年代际变化及其与环流和降水的联系 被引量:1
16
作者 任国强 赵勇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56-366,共11页
基于1961~2016年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NCEP)/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提供的大气环流再分析数据和全球降水气候中心(GPCC)提供的逐月降水数据,研究了副热带西风急流与中亚夏季降水的年代际关系。结果表明,副热带西风急流经向位置在1... 基于1961~2016年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NCEP)/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提供的大气环流再分析数据和全球降水气候中心(GPCC)提供的逐月降水数据,研究了副热带西风急流与中亚夏季降水的年代际关系。结果表明,副热带西风急流经向位置在1997/1998年发生年代际突变。急流经向位置突变前,当急流偏南时,中亚上空受异常气旋控制,印度半岛上空受异常反气旋控制,在印度半岛和中亚上空反气旋和气旋的共同作用下,将热带印度洋的水汽接力输送至中亚上空,中亚夏季降水偏多;急流经向位置突变后,副热带西风急流位置与中亚夏季降水的关系减弱,当急流偏南时,中亚上空的异常气旋减弱中心西移,印度半岛上的异常反气旋加强并西移,导致热带印度洋到中亚上空的经向输送减弱,水汽不再深入至中亚东部和北部地区。东大西洋—西俄罗斯型遥相关(EA-WR)和中亚副热带西风急流经向位置存在不同的年代际联系,且对其体现为间接影响。中亚副热带急流经向位置突变前,EA-WR负位相对应乌拉尔山脉地区的异常反气旋,反气旋东侧的异常偏北风将高纬冷空气向南输送,导致中亚对流层中上层气温降低,形成异常气旋,对应副热带西风急流位置偏南;副热带急流经向位置突变后,原乌拉尔山附近上空的异常反气旋东移,不再导致中亚上空对流层中高层气温降低,EA-WR和中亚副热带西风急流经向位置的联系也减弱。中亚副热带西风急流经向位置突变前后,太平洋—北美型遥相关(PNA)正位相均能导致中亚上空受异常气旋控制,对应急流位置偏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热带西风急流 年代际关系 东大西洋—西俄罗斯型遥相关(EA-WR) 太平洋—北美型遥相关 (PNA) 中亚夏季降水
下载PDF
基于不同模型研究环境因子对中西太平洋鲣资源丰度的影响 被引量:10
17
作者 方舟 陈洋洋 +1 位作者 陈新军 郭立新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23-1130,共8页
根据1998—2013年中西太平洋鲣(Katsuwonus pelamis)生产数据,选取时空因子(年、月、经纬度)和环境因子[海表面温度(SST)、海表面高度(SSH)、尼诺指数(ONI)和叶绿素a浓度]Chl-a)],通过两种不同的模型(广义加性模型GAM和提升回归树模型B... 根据1998—2013年中西太平洋鲣(Katsuwonus pelamis)生产数据,选取时空因子(年、月、经纬度)和环境因子[海表面温度(SST)、海表面高度(SSH)、尼诺指数(ONI)和叶绿素a浓度]Chl-a)],通过两种不同的模型(广义加性模型GAM和提升回归树模型BRT)研究各因子对鲣资源丰度(以CPUE表示)的影响。研究结果认为,GAM模型中,经度对CPUE的影响最大,累计解释偏差超过50%,其次为纬度、年和月;在环境因子中,SSH最为重要,其次为ONI,而SST和Chl-a的影响相对较低。BRT模型分析结果与GAM分析结果类似,时空因子相对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其中经度的影响最大,其次为年、纬度和月;而在环境因子中,ONI的重要性相对更高,其次为SSH,SST和Chl-a同样影响较低。研究认为,两种模型均能较好地反映出因子对CPUE的影响。由于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引起的海洋环境变化会使鲣资源分布产生差异,因此在后续的渔情预报研究中,应该更多地考虑将ONI因子纳入渔情预报模型中,以提高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太平洋 资源丰度 环境因子 渔情预报 模型
下载PDF
印度洋中西部水域黄鳍金枪鱼的食性及其季节性变化 被引量:17
18
作者 朱国平 许柳雄 +1 位作者 周应祺 宋利明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25-732,共8页
根据2003年12月至2004年6月及2005年9月至12月在印度洋中西部水域调查所获得的数据,利用两因子列联表及单因子方差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对印度洋中西部水域黄鳍金枪鱼的食物组成及其随月份和体长的变化、摄食强度及食物组成的生态位宽... 根据2003年12月至2004年6月及2005年9月至12月在印度洋中西部水域调查所获得的数据,利用两因子列联表及单因子方差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对印度洋中西部水域黄鳍金枪鱼的食物组成及其随月份和体长的变化、摄食强度及食物组成的生态位宽度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印度洋中西部水域黄鳍金枪鱼食物组成包括帆蜥、鲣、鳞鲍、沙丁鱼、鲐鱼、虾、蟹、鱿鱼、章鱼、竹荚鱼及未辨认甲壳类等饵料类群,其中主要食物为鱿鱼、鲐鱼以及蟹。大部分月份黄鳍金枪鱼摄食率相对较高,基本上维持在70%以上;除2月和6月外,其余月份黄鳍金枪鱼饵料种类数更替率均低于50%。各叉长细黄鳍金枪鱼摄食率基本维持在70%以上;当叉长在106~155cm之间,饵料种类数更替率低于40%。黄鳍金枪鱼摄食强度各月差异显著,但各叉长组摄食强度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各月饱满指数存在显著性差异。黄鳍金枪鱼的食物组成随月份和叉长有明显变化。鱿鱼、鲐鱼和蟹基本上为不同叉长组黄鳍金枪鱼所摄食。黄鳍金枪鱼食物组成各月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H’波动较大,且存在显著性差异;Pielou均匀度指数j’基本上维持在0.80~1.00之间,但各月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印度洋中西部水域黄鳍金枪鱼各叉长组食物组成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H’变化较大,但在106145cm期间相对保持稳定,而Pielou均匀度指数J’波动较大。印度洋中西部黄鳍金枪鱼食物组成各月和各叉长组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鳍金枪鱼 食物组成 食性 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 Pielou均匀度指数 印度洋中西部
下载PDF
中西太平洋鲣鱼时空分布及其与ENSO关系探讨 被引量:18
19
作者 郭爱 陈新军 范江涛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591-596,共6页
根据1990-2001年中西太平洋海域(20°N^25°S,175°W以西)金枪鱼围网作业产量和作业次数,结合海水表面温度SST、3.4区SSTA等海洋环境数据,对鲣鱼产量时空分布及其与厄尔尼诺-南方涛动指数(ENSO)关系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鲣... 根据1990-2001年中西太平洋海域(20°N^25°S,175°W以西)金枪鱼围网作业产量和作业次数,结合海水表面温度SST、3.4区SSTA等海洋环境数据,对鲣鱼产量时空分布及其与厄尔尼诺-南方涛动指数(ENSO)关系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鲣鱼主要产量分布在表温28~30℃,尤以29~30℃为主,其结果经K-S检验;主要作业渔场分布在E140~175°海域,各年作业重心有所不同,与ENSO关系密切。以年为单位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发现高产区经度重心、平均经度较ENSO指标有一年的滞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太平洋 鲣鱼 时空分布 表温 ENSO
下载PDF
基于Argo数据的中西太平洋鲣渔获量与水温、表层盐度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9
20
作者 杨胜龙 周甦芳 +2 位作者 周为峰 伍玉梅 张忭忭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4-40,共7页
根据上海金汇远洋渔业公司2007年度在中西太平洋海域进行鲣Katsuwonus pelamis围网作业的生产数据以及Argo剖面浮标数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view,按1°×1°的格式绘制了各月产量、表层温度、表层盐度以及50 m和200 m... 根据上海金汇远洋渔业公司2007年度在中西太平洋海域进行鲣Katsuwonus pelamis围网作业的生产数据以及Argo剖面浮标数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view,按1°×1°的格式绘制了各月产量、表层温度、表层盐度以及50 m和200 m水层温度等,并对数据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鲣的高渔获量区域主要分布于150°~153°E、160°~161°E,0°~2°S的水域;2007年最高月产量和最高单网平均日产量(CPUE)的月份分别为8月和2月;通过K-S检验,2007年最适表层温度为29.3~30.1℃,最适表层盐度为34.0~35.2;0~200 m、50~200 m水层的垂直温差为11℃时,渔获量达到最大。Shapiro-Wilk正态性检验结果表明,渔获量与0~200 m、50~200 m水层的垂直温差服从正态分布关系。上述结论符合生产实践中获得的情况,表明Argo数据可以应用于渔业生产和科研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太平洋 ARGO 水温 表层盐度 K—S检验 Shapiro—Wilk正态性检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