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冲断带深井井壁稳定性研究
1
作者 王跃鹏 高永伟 杨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6691-6700,共10页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冲断带深层页岩气井钻井工程中垮塌、漏失、卡钻等复杂情况频发。为保障安全高效钻井,降低勘探开发成本,早日实现该区深层海相页岩气资源的经济高效开发,基于地应力、岩石力学等室内物理实验,结合现场工程参数及塌漏信...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冲断带深层页岩气井钻井工程中垮塌、漏失、卡钻等复杂情况频发。为保障安全高效钻井,降低勘探开发成本,早日实现该区深层海相页岩气资源的经济高效开发,基于地应力、岩石力学等室内物理实验,结合现场工程参数及塌漏信息,考虑力学弱面影响,建立西缘冲断带深井全井段地层力学参数、全井段四压力剖面模型,评价不同岩性地层力学参数分布规律,揭示了西缘冲断带深井井壁坍塌、漏失等失稳机理。结果表明:羊虎沟组以上砂泥岩地层强度较低,为20~100 MPa,拉什仲组至桌子山组灰岩强度较高,超过100 MPa。较大的水平主应力差,发育的裂缝带、煤层是诱发井壁失稳的主要原因。建立的西缘冲断带深井岩石力学性能及四压力剖面预测,可为该地区井身结构优化设计,关键工程参数选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西缘冲断带 深井 全井段地层 力学性能 井壁稳定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南缘西部山前褶皱—冲断带构造分带特征及形成演化 被引量:1
2
作者 姜颜良 孙文洁 +3 位作者 马文彧 张冠杰 吴孔友 孔雪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25,I0002,I0003,共15页
准噶尔盆地南缘西部构造呈新的构造叠置特征和复杂的复合叠加构造样式,叠加构造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分带特征。根据野外地质调查和地震解释资料,采用平衡剖面恢复、楔型构造理论和构造地质学分析方法,研究复杂叠加构造变形差异及分... 准噶尔盆地南缘西部构造呈新的构造叠置特征和复杂的复合叠加构造样式,叠加构造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分带特征。根据野外地质调查和地震解释资料,采用平衡剖面恢复、楔型构造理论和构造地质学分析方法,研究复杂叠加构造变形差异及分带特征。结果表明:准噶尔盆地南缘西部发育受基底卷入与顺层滑脱联合与差异控制下的空间断褶体系,褶皱发育受断层控制,褶皱与断层相互叠加形成构造楔、双重构造、突发构造等复合构造样式,表现为多期活动特征。研究区按构造变形性质及变形差异可划分为山前逆冲推覆构造带、基底卷入型褶皱—冲断带、盖层滑脱型褶皱—冲断带3个构造带;其中,基底卷入型褶皱—冲断带与第一排断褶带重合,受控于基底卷入型断裂体系,发育基底卷入式大型构造楔、背形堆垛式双重构造与前倾双重构造,背斜轴线与断层线平面重合度高;盖层滑脱型褶皱—冲断带包括第二和第三排断褶带,受控于顺层滑脱型断裂体系,发育断展褶皱,背斜轴线与断层线平面重合度低,构造垂向上具有分层差异,构造变形程度自南向北表现为由强至弱。挤压应力作用的时期和强度、滑脱断层的向北滑脱、构造楔的楔入长度及推挤距离、滑脱层的厚度和上覆地层厚度,以及沉积时代、沉积速率和岩性差异等因素是引起研究区构造垂向分层、南北分带的原因。该结果对明确研究区构造发育及下一步油气地质勘探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南缘西部 山前带 逆冲推覆构造带 褶皱—冲断带 构造样式 构造变形 分带特征 构造演化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冲断带石炭系羊虎沟组沉积特征 被引量:3
3
作者 魏嘉怡 王红伟 +2 位作者 刘刚 李涵 曹茜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0-130,共11页
根据钻井、录井、测井及地震资料,结合岩石矿物特征、古生物化石以及地球化学特征,对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石炭系羊虎沟组沉积相特征和展布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羊虎沟组岩性以泥岩、炭质泥岩、煤层为主,... 根据钻井、录井、测井及地震资料,结合岩石矿物特征、古生物化石以及地球化学特征,对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石炭系羊虎沟组沉积相特征和展布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羊虎沟组岩性以泥岩、炭质泥岩、煤层为主,间夹泥质粉砂岩、砂岩,形成于海陆过渡相沉积环境,沉积期古气候为温暖潮湿气候。靖远组—羊虎沟组沉积期,湖盆水体盐度逐渐增大,古气候从早期的温湿气候向干热气候过渡,沉积环境由早期的氧化环境向中、晚期的氧化—还原环境过渡,相对古水深由小向大过渡,至羊虎沟组沉积晚期,发生快速水退。(2)研究区羊虎沟组以混合沉积为主,发育三角洲—障壁海岸—滨浅海等沉积体系,属于典型的海陆过渡相。韦州—石沟驿地区发育澙湖—障壁岛沉积相带,总体可分为两大区域性海进、海退旋回,下部海进旋回以海湾—潮坪沉积为主,上部海退旋回以三角洲沉积为主。(3)羊虎沟组沉积水体较浅,周边发育三角洲,内部障壁砂坝较发育,形成了有利沉积相带,垂向上靖远组—羊虎沟组为海湾—潮坪—障壁岛—澙湖—沼泽相的区域海进—海退沉积旋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标志 沉积相 海陆过渡相 冲断带 羊虎沟组 石炭系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
下载PDF
鄂尔多斯西缘冲断带南段构造特征及其对古生界天然气成藏演化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包洪平 邵东波 +3 位作者 武春英 李维 蔡郑红 宋微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34-457,共24页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处在阿拉善地块、鄂尔多斯地块及北祁连褶皱带之间的特殊构造位置,因而也是构造-沉积演化特征明显不同于盆地本部的一个复杂构造区。本文试图在西缘南段与盆地本部沉积演化特征对比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构造演化与古生...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处在阿拉善地块、鄂尔多斯地块及北祁连褶皱带之间的特殊构造位置,因而也是构造-沉积演化特征明显不同于盆地本部的一个复杂构造区。本文试图在西缘南段与盆地本部沉积演化特征对比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构造演化与古生界天然气成藏关系的研究,评价优选西缘南段古生界天然气成藏的有利区带和目标。主要形成以下几方面的认识:1)相对盆地本部而言,西缘南段早古生代沉积结束的晚、晚古生代沉积开始的早,表现出拉张、裂陷为主的早期构造活动特征,形成上、下古生界两套有利的成藏组合;中生代(尤其是侏罗纪)以来,则由于受冲断推覆构造活动的影响,西缘南段侏罗系及其后续构造层系的地层厚度在横向上变化较大,各构造层系的厚度差异可达千余米以上;2)西缘南段在大规模冲断推覆构造前即已基本成藏,燕山中-晚期以来的强烈冲断推覆构造,使部分地区古生界地层抬升剥露至近地表附近,导致古生界先成气藏遭受大面积破坏;3)在推覆体系的宽缓向斜区、以及主冲断层下盘的原地岩体中,古生界地层保存相对完整,受断裂破坏程度低,仍具有相对较好的保存条件;4)综合分析认为石沟驿向斜、韦州向斜、红寺堡向斜及银洞子向斜等4个宽缓向斜构造区的上古生界,以及处在惠安堡一沙井子主冲断层下盘原地岩体中的奥陶系台缘相带,是西缘南段古生界岩性圈闭气藏勘探的有利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西缘南段 冲断带 成藏演化 保存条件 联冲断层
下载PDF
平衡剖面技术在前陆冲断带构造恢复中的应用——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为例 被引量:4
5
作者 郭峰 侯树杰 +3 位作者 刘如红 夏斌 袁亚娟 万志峰 《海洋地质前沿》 2012年第12期46-51,共6页
平衡剖面技术是一种遵循几何守恒原则而反演地质构造演化过程的剖面、亦是恢复重建地质演化历史活动及过程的一种方法,同时也是构造演化定量分析的有效手段。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是典型的前陆冲断带,由于其地质条件复杂、地震波速横向变化... 平衡剖面技术是一种遵循几何守恒原则而反演地质构造演化过程的剖面、亦是恢复重建地质演化历史活动及过程的一种方法,同时也是构造演化定量分析的有效手段。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是典型的前陆冲断带,由于其地质条件复杂、地震波速横向变化大等原因,故对该区构造演化及动力学机制研究与油气地质条件的分析一直不能深入进行,因而严重制约了油气勘探进程。针对以上症结所在,从技术层面提出了更好的利用平衡剖面技术进行构造演化恢复的方法,进而为深刻认识该区构造发育史、分析油气运移及聚集规律等提供了依据。通过平衡剖面恢复的结果表明,研究区经历了挤压—伸展—挤压三期构造运动,并由此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构造旋回。其中,晚二叠世存在一个小幅度的快速挤压期,而三叠纪为整个构造演化中最强烈的构造挤压时期,其对该区构造演化及构造格架形成与油气运聚成藏等均具重要影响和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剖面技术 构造演化历史恢复 前陆冲断带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西部喀什地区的新生代冲断构造 被引量:21
6
作者 尚新璐 陈新卫 +1 位作者 吴超 罗金海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43-550,603,共9页
利用新近获得的地球物理资料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研究了塔里木盆地西部喀什地区的冲断构造特征。天山南缘冲断带西段 (巴什布拉克构造带 )以倾伏的短轴背斜为特征 ,东段 (乌恰—阿图什—喀什构造带 )以 3排枢纽近平行的线性背斜为特征... 利用新近获得的地球物理资料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研究了塔里木盆地西部喀什地区的冲断构造特征。天山南缘冲断带西段 (巴什布拉克构造带 )以倾伏的短轴背斜为特征 ,东段 (乌恰—阿图什—喀什构造带 )以 3排枢纽近平行的线性背斜为特征。西昆仑北缘冲断带中褶皱相对不太发育 ,西北段 (肖尔布拉克构造带 )的前锋不是原来普遍认为的乌帕尔断层 ,而是其北部隐没在克孜勒苏河之下的一条无名逆冲断层。在乌恰以西 ,由于南天山与西昆仑相距较近 ,肖尔布拉克构造带的前锋与巴什布拉克构造带的前锋相互交切改造 ,不显示明显的早晚关系 ;在乌恰以东 ,南、北两条冲断带基本被喀什深洼陷阻隔。两个冲断带都在上新世中 晚期成型 ,第四纪以来仍受到强烈改造。西昆仑北缘冲断带主要以无序的方式扩展 ,天山南缘冲断带则主要以后展的方式扩展。冲断带的前锋断层主要是盲冲断层 ,这使得冲断带内 ,特别是南天山南缘冲断带内的背斜圈闭得以比较好地保存下来 ,对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 冲断构造 天山南缘冲断带 喀什地区
下载PDF
西昆仑甜水海地区前陆褶皱冲断带的构造样式及其演化 被引量:14
7
作者 赵冬冬 陈汉林 +5 位作者 杨树锋 沈晓华 竺国强 李继亮 张国成 肖文交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34-141,共8页
运用碰撞造山带大地构造相理论,研究了西昆仑甜水海地区三叠系的沉积特征及其构造环境,晚三叠世末羌塘陆块与塔里木板块南缘的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山弧碰撞造成的前陆褶皱冲断带的构造样式及其演化。通过对地层构造岩石组合、沉积环境及... 运用碰撞造山带大地构造相理论,研究了西昆仑甜水海地区三叠系的沉积特征及其构造环境,晚三叠世末羌塘陆块与塔里木板块南缘的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山弧碰撞造成的前陆褶皱冲断带的构造样式及其演化。通过对地层构造岩石组合、沉积环境及其变形强度特征的分析,得出该区三叠纪的沉积是一套典型的深水—半深水的复理石建造,形成于被动大陆边缘的沉积环境;其变形具有典型的前陆褶皱冲断带特征,并将褶皱冲断带按变形特征分为5个带。提出了甜水海前陆褶皱冲断带的构造演化模式:甜水海地区在三叠纪末前,是羌塘陆块北部被动大陆边缘,晚三叠世末,该陆块与北面的塔里木板块南缘山弧发生碰撞,造成被动大陆边缘沉积停止,进入前陆的逆冲、褶皱、抬升剥蚀和前陆盆地形成演化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昆仑 前陆褶皱冲断带 构造样式 甜水海地区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冲断带南段断层相关褶皱及与油气聚集的关系
8
作者 章贵松 《低渗透油气田》 2010年第1期8-12,共5页
大量露头观察和地震剖面分析表明: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冲断带南段广泛发育断层传播褶皱、断层转折褶皱和断层滑脱褶皱,但具有明显地域性分布和深浅两个构造层次。马家滩地区因分布Tc,区域性滑脱层,具有深、浅两个构造层次,主冲断层上... 大量露头观察和地震剖面分析表明: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冲断带南段广泛发育断层传播褶皱、断层转折褶皱和断层滑脱褶皱,但具有明显地域性分布和深浅两个构造层次。马家滩地区因分布Tc,区域性滑脱层,具有深、浅两个构造层次,主冲断层上盘以发育断层传播褶皱为特征,下盘则主要发育大型滑脱褶皱,并有少量地断层转折褶皱.是断层相关褶皱最为发育的地区。平凉地区因不存在Tc2区域性滑脱层,冲断席呈单一叠瓦状排列,不具有深、浅两个构造层次,露头常见小型滑脱褶皱和转折褶皱。深、浅两个层次断层相关褶皱圈闭可在各自不同的构造部位聚集油气.但深层次断层相关褶皱圈闭规模较大、构造完整、成藏条件优越,应是西缘冲断带油气勘探主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相关褶皱 分布 层次 类型 油气聚集 西缘 冲断带南段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逆冲断裂带构造特征及油气勘探方向 被引量:21
9
作者 夏义平 徐礼贵 +2 位作者 郑良合 刘万辉 吕友生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5年第5期13-19,72,共8页
对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物探资料解释研究认为:秦祁贺三叉裂谷的形成和演化,是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形成南北两大不同逆冲断裂带的主要原因。两个区域不整合面、两个滑脱面、两组断裂是油气长距离、大规模运移的主要通道。以南部逆冲断裂体系为... 对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物探资料解释研究认为:秦祁贺三叉裂谷的形成和演化,是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形成南北两大不同逆冲断裂带的主要原因。两个区域不整合面、两个滑脱面、两组断裂是油气长距离、大规模运移的主要通道。以南部逆冲断裂体系为主的四个区块,石油地质条件优越,油气资源丰富,圈闭类型多样,具有油气并举、深浅层并举、地层岩性圈闭与构造圈闭并举的有利条件,是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勘探的新领域和可能的大场面。主要勘探领域有三个:一是主滑脱面以上,各逆冲大断裂之间成排成带的中生界、上古生界构造群;二是主滑脱面以下在下古生界中形成的大型背斜构造;三是逆冲断裂带前缘带及前缘外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 逆冲断裂带 南北两个逆冲体系 不整合面 滑脱面 成藏规律 油气勘探方向
下载PDF
鄂尔多斯惠安堡逆冲断褶带式砂岩型铀矿矿化特征及成矿模式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保侠 刘坤鹏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S2期1-8,共8页
典型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产出于次造山带构造背景,且具有缓倾斜坡带的中新生代盆地。惠安堡地区大地构造背景处于鄂尔多斯盆地西缘褶断带马家滩断褶带。经典的水成铀矿理论和评价准则认为断褶带不利于后生铀成矿作用,但近几年的找矿探... 典型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产出于次造山带构造背景,且具有缓倾斜坡带的中新生代盆地。惠安堡地区大地构造背景处于鄂尔多斯盆地西缘褶断带马家滩断褶带。经典的水成铀矿理论和评价准则认为断褶带不利于后生铀成矿作用,但近几年的找矿探索证明断褶带后生铀成矿既有典型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的一些特点,也有自己的特殊性。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推覆构造带中的反冲带多见东倾的反冲断层,最东部反冲断层的上、下盘是铀矿化集中的地方。正是这些反冲断层使找矿目的层上升,接近地表与含氧含铀地下水发生水力联系,地下水得以对目的层进行更深入、更彻底的改造,形成层间氧化和铀矿化。在综合分析该区砂岩型铀矿矿化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鄂尔多斯盆地西缘"逆冲断褶带式"砂岩铀矿成矿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西缘 逆冲断褶带式 砂岩型铀矿 成矿模式
下载PDF
风险探井驿探1井钻井技术实践
11
作者 韩成福 张建卿 +3 位作者 胡祖彪 王清臣 朱明明 王浩 《石油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78-683,共6页
驿探1井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冲断带,由于该区块地层倾角大、刘家沟及石千峰组裂缝发育、地质构造复杂,因此防斜打直、防漏堵漏和井壁失稳是该井钻探施工过程中的主要技术难点。针对驿探1井上部地层狗腿度超标、断层地应力异常、井壁稳... 驿探1井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冲断带,由于该区块地层倾角大、刘家沟及石千峰组裂缝发育、地质构造复杂,因此防斜打直、防漏堵漏和井壁失稳是该井钻探施工过程中的主要技术难点。针对驿探1井上部地层狗腿度超标、断层地应力异常、井壁稳定性差、地层承压能力弱等问题,通过优化钻具组合,采用套管防磨工艺、高性能钻井液、韧性水泥护壁等技术措施,解决了钻井过程中存在的卡钻、频繁断钻具、井壁失稳等技术难题,保证了该井的安全顺利完钻,有力地促进了复杂地质构造条件下风险探井安全高效钻进技术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探井 驿探1井 钻井 大倾角地层 水泥护壁 破碎地层 地应力 西缘冲断带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石油勘探新领域、新类型及资源潜力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显阳 李士祥 +5 位作者 周新平 陈修 刘江艳 郭芪恒 魏嘉怡 廖永乐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070-2090,共21页
鄂尔多斯盆地油气资源富集,是中国目前最大的油气生产基地。随着国家能源需求持续增长,鄂尔多斯盆地成为增储上产的主力。近年来,通过地质理论创新和关键技术攻关,鄂尔多斯盆地在石油勘探新领域、新类型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和重要进展。... 鄂尔多斯盆地油气资源富集,是中国目前最大的油气生产基地。随着国家能源需求持续增长,鄂尔多斯盆地成为增储上产的主力。近年来,通过地质理论创新和关键技术攻关,鄂尔多斯盆地在石油勘探新领域、新类型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和重要进展。通过梳理页岩油、天环坳陷—西缘冲断带、三边地区(靖边—定边—安边)以及延长组下组合4大领域,分析其地质条件、勘探进展和资源潜力,取得了以下主要认识:①页岩油有望成为长庆油田6000×10^(4)t以上产量可持续发展的主力贡献者。鄂尔多斯盆地发育中生界延长组7段、延长组9段陆相页岩油和古生界乌拉力克海相页岩油,其中,延长组7段夹层型页岩油已落实规模储量40.5×10^(8)t,是目前勘探开发的主要对象;纹层型页岩油实现了战略突破,预计资源潜力为20×10^(8)t;页理型页岩油的攻关试验正稳步推进,攻关如获突破将会产生革命性影响。陕北地区延长组9段发育"李家畔页岩",页岩油风险勘探进展顺利。盆地西缘南段乌拉力克组的勘探露出苗头,开辟了古生界海相页岩油勘探新层系。②天环坳陷—西缘冲断带复杂构造区落实了新的含油富集区,形成了于家梁、环县西、平凉北3大接替领域,资源潜力超过5×10^(8)t。③三边地区多层系立体勘探取得新进展,快速建成了郝滩一体化示范区,初步评价三边地区的资源潜力为3×10^(8)t。④延长组下组合展现出较好的勘探前景,延长组9段和延长组10段甩开勘探发现了多个有利区,落实规模储量近3×10^(8)t。鄂尔多斯盆地总体处于勘探中期,仍具有较大的增储潜力,石油勘探的新领域、新类型将为油田公司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接替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新领域 新类型 页岩油 天环坳陷 西缘冲断带 三边地区 延长组下组合
原文传递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沙井子段“双楔构造”特征与勘探潜力 被引量:1
13
作者 高建荣 刘凯霞 +4 位作者 徐旺林 赵振宇 张延玲 刘俊榜 张月巧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491-1494,共4页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沙井子段为了优选天然气勘探目标,进行了构造特征研究.针对沙井子段,应用断层相关褶皱理论进行构造分析,划分了西部隆起带、中部双层构造带和东部基底卷入逆冲带,其中:西部隆起带地层向西逐渐抬升,地层分布稳定;中部崾...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沙井子段为了优选天然气勘探目标,进行了构造特征研究.针对沙井子段,应用断层相关褶皱理论进行构造分析,划分了西部隆起带、中部双层构造带和东部基底卷入逆冲带,其中:西部隆起带地层向西逐渐抬升,地层分布稳定;中部崾崄壕双层构造带,以石炭系煤层滑脱层为界,上部发育构造楔,下部为原地构造;东部四合掌地区即西缘冲断带与天环凹陷接触带发育高角度的大型基底卷入型构造,多个构造楔处在逆冲断裂的下盘,故此中部与东部的构造楔形成"双楔构造".中部构造楔定型期是晚侏罗纪,这也是主要的生排烃阶段.因此,构造楔的形成期与主生排烃期具有一定的匹配性,而且构造楔处在二叠系地层中,埋藏较深,受后期改造较弱,天然气保存条件好,勘探潜力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西缘冲断带 沙井子 双楔构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