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8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王有鹏教授治疗寒地儿童荨麻疹的临证经验
1
作者 王佳 郭峥 王有鹏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26-29,共4页
王有鹏教授基于对寒地地域特点及小儿生理病理特点认识,立足临床实践,对寒地儿童荨麻疹的诊疗具有独到见解。王有鹏教授从发病邪气、脏腑、体质三个层面总结其病因病机为风邪主导,寒、热、湿邪兼杂为患;肺脾肾三脏虚损,心肝亢盛为本;同... 王有鹏教授基于对寒地地域特点及小儿生理病理特点认识,立足临床实践,对寒地儿童荨麻疹的诊疗具有独到见解。王有鹏教授从发病邪气、脏腑、体质三个层面总结其病因病机为风邪主导,寒、热、湿邪兼杂为患;肺脾肾三脏虚损,心肝亢盛为本;同时受先天禀赋及体质因素的影响。根据寒地儿童荨麻疹发病特点将其分为风邪袭表证、湿热蕴肤证、肺脾气虚证,治疗以调和脏腑为本,祛除病邪为标,运用合方随证施治,同时兼顾调体养护,防患于未然,可取得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寒地域 荨麻疹 儿童 风邪袭表 湿热蕴肤 肺脾气虚
下载PDF
从“风”论治黄褐斑
2
作者 宗淑芳 谭建宁 +1 位作者 柏志芳 丁炜 《吉林中医药》 2024年第4期383-386,共4页
中医认为黄褐斑为机体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滞涩所致。黄褐斑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外风、内风皆会夹杂其他病理因素而致病,不同的病因在面部的色素斑表现也会有差异。从“风”论治黄褐斑,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围绕“祛风理气”... 中医认为黄褐斑为机体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滞涩所致。黄褐斑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外风、内风皆会夹杂其他病理因素而致病,不同的病因在面部的色素斑表现也会有差异。从“风”论治黄褐斑,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围绕“祛风理气”进行拟方,以“风”药引经,走皮肤肌理,调理脏腑气机,临床疗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邪 黄褐斑 脏腑
下载PDF
方志军诊治结直肠癌临床经验
3
作者 吕欣妮 尹佳钰 +3 位作者 钱丽君 金梦洁 胡灿红 方志军(指导)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第3期310-314,共5页
系统阐述方志军教授诊治结直肠癌的临证经验。方教授认为“风邪流注,气机失调”是结直肠癌的病因病机。外风侵袭,内风暗卷,内外联动,继而兼加他邪合而致病,故风邪留注为本病的核心病因;气机升降失调,生理紊乱,汇集他邪,变生成癌为本病... 系统阐述方志军教授诊治结直肠癌的临证经验。方教授认为“风邪流注,气机失调”是结直肠癌的病因病机。外风侵袭,内风暗卷,内外联动,继而兼加他邪合而致病,故风邪留注为本病的核心病因;气机升降失调,生理紊乱,汇集他邪,变生成癌为本病的关键病机。并提出“扶正祛风,调气通腑”的治疗大法,兼之明辨分期、中西汇通,做到因人制宜、综合治疗。临床可有效减缓疾病进程,提高患者生活品质。附验案1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风邪流注 气机失调 扶正祛风 调气通腑 方志军
下载PDF
从风邪论治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病
4
作者 王怡然 刘学 张伟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61-165,共5页
肺为娇脏,易受风邪侵袭,而风邪与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BPA)的发病与进展密切相关。风邪贯穿ABPA的全程,主要为风袭肺卫、风伏肺脏、风毒损络等病机表现。辨治ABPA要重视风邪,根据不同阶段的病机特点酌情配伍风药,通过益气疏风、祛风... 肺为娇脏,易受风邪侵袭,而风邪与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BPA)的发病与进展密切相关。风邪贯穿ABPA的全程,主要为风袭肺卫、风伏肺脏、风毒损络等病机表现。辨治ABPA要重视风邪,根据不同阶段的病机特点酌情配伍风药,通过益气疏风、祛风宣肺、搜风通络等治法,使表邪解、伏风去、肺络通。在ABPA外邪袭肺阶段运用益气固表疏风之品,以充盛肺气,祛风外出,固护腠理,防止内入;风伏肺脏为防治该病的关键一环,治疗上采用祛风宣肺,理气化痰,令风无所遁伏;风毒损络阶段祛风解毒,破除癥瘕,搜风通络并举,使风毒除、癥瘕破、络脉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病 风邪 风邪袭卫 风伏肺脏 风毒损络 益气疏风 祛风宣肺 搜风通络
下载PDF
从风邪论治肿瘤相关性便秘
5
作者 顾昊卿 舒鹏 《基层中医药》 2024年第2期6-11,共6页
便秘是恶性肿瘤常见的并发症及治疗不良反应,轻者继发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重者导致麻痹性肠梗阻,危及生命。现代医学常用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灌肠、缓泻药、益生菌等,流于治标,易于复发,存在一定的治疗困境。中医辨治肿瘤相关性便秘... 便秘是恶性肿瘤常见的并发症及治疗不良反应,轻者继发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重者导致麻痹性肠梗阻,危及生命。现代医学常用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灌肠、缓泻药、益生菌等,流于治标,易于复发,存在一定的治疗困境。中医辨治肿瘤相关性便秘重视整体,溯本求源,多获良效。癌瘤久积消耗正气,外科手术攻伐气血,放化疗等火毒、热邪劫伤阴液,俱令肠虚失养,易受内外风邪之扰,以致糟粕秘结。舒鹏教授认为“肠虚风结”是本病的核心病机,“宣补通降、散风宽肠”是其治疗总则。文章总结舒鹏教授治秘之辨证思路与用药主张,详述肿瘤相关性便秘从风邪论治的经验,飧于同道,以期有所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便秘 中医药 风邪
下载PDF
从风论治儿童慢性咳嗽
6
作者 张颖 韩峰 《光明中医》 2023年第14期2718-2721,共4页
儿童慢性咳嗽是指以咳嗽为主要或惟一的临床表现,病程大于4周,胸部X线片未见明显异常的一类疾病。风邪是引起儿童慢性咳嗽的重要病因,此文从中医方面对风邪与儿童慢性咳嗽的关系,风邪致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病机、论治等方面进行综述,整... 儿童慢性咳嗽是指以咳嗽为主要或惟一的临床表现,病程大于4周,胸部X线片未见明显异常的一类疾病。风邪是引起儿童慢性咳嗽的重要病因,此文从中医方面对风邪与儿童慢性咳嗽的关系,风邪致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病机、论治等方面进行综述,整理了风邪与儿童慢性咳嗽的相关文献,总结其最新的研究概况,为中医药研究与治疗儿童慢性咳嗽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咳 中医儿科学 慢性咳嗽 中医药疗法 综述
下载PDF
国医大师张震治疗过敏性疾病经验 被引量:2
7
作者 朱建平 鲁欣羽 +1 位作者 田原 田春洪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9期172-176,共5页
本文对国医大师张震教授治疗过敏性疾病经验进行总结。张老认为,风邪为过敏性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常以外风为先导,引动内风及伏风;脾与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脾健则湿无所生、统血司职、肺气实、腠理固。诊疗中将辨病与辨证结合... 本文对国医大师张震教授治疗过敏性疾病经验进行总结。张老认为,风邪为过敏性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常以外风为先导,引动内风及伏风;脾与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脾健则湿无所生、统血司职、肺气实、腠理固。诊疗中将辨病与辨证结合,互参互鉴。治疗以祛风散邪为基础,兼以健脾。发挥治疗药物对病、对证、对症的“三对应”关系,提高治疗针对性。根据不同疾病的病机特点,设立主病主方。通过病证结合-主病主方的治疗模式,可有效缓解症状、减少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邪 病证结合 专病专方 张震 名医经验
下载PDF
基于“风、痰、虚”理论辨证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新思路 被引量:2
8
作者 滑宬 何明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4期76-78,共3页
支气管哮喘是呼吸科常见疾病,属中医“哮病”范畴。古代文献多认为本病的核心病机为宿痰伏肺。何明教授在临床中发现,痰饮伏肺虽为哮病之“夙根”,但“风邪”和“脏腑虚损”是哮病重要的发病因素,更是难治性哮喘反复发作的重要原因。据... 支气管哮喘是呼吸科常见疾病,属中医“哮病”范畴。古代文献多认为本病的核心病机为宿痰伏肺。何明教授在临床中发现,痰饮伏肺虽为哮病之“夙根”,但“风邪”和“脏腑虚损”是哮病重要的发病因素,更是难治性哮喘反复发作的重要原因。据此总结出“三因”致哮的理论,提出了以“风、痰、虚”为核心的哮病辨证治疗新思路,在治疗重症、难治性哮喘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病 宿痰伏肺 风邪犯肺 脏腑虚损
下载PDF
张莹雯分期辨治三阴性乳腺癌经验 被引量:1
9
作者 李瑞洁 张莹雯 《吉林中医药》 2023年第7期771-775,共5页
三阴性乳腺是一种特殊亚型的乳腺癌,其细胞分化差,恶性程度高,治疗手段较少,治疗后易复发转移,生存期短,预后差,成为近年来研究乳腺癌的热点和难题。张莹雯认为三阴性乳腺癌以脾虚肾亏为本,肝郁气滞为核心病机,痰湿、瘀血、癌毒胶结不解... 三阴性乳腺是一种特殊亚型的乳腺癌,其细胞分化差,恶性程度高,治疗手段较少,治疗后易复发转移,生存期短,预后差,成为近年来研究乳腺癌的热点和难题。张莹雯认为三阴性乳腺癌以脾虚肾亏为本,肝郁气滞为核心病机,痰湿、瘀血、癌毒胶结不解,风邪内生,乘虚侵扰流窜,促进了三阴性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张莹雯分期分型辨治三阴性乳腺癌,疾病早期健脾补肾,增强体质,减轻不良反应;临床观察期疏肝解郁、化痰活血、清热解毒散结、益气养阴;复发转移期滋阴祛风、活血通脉、益气养血、调补肝肾,并自创“抑癌扶正平衡II号方”治疗肿瘤,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风邪内旋 分期辨治 癌毒 名医经验
下载PDF
从“风伏肾络”探讨尿毒症相关性皮肤瘙痒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文钰 张琳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599-602,679,共5页
尿毒症相关性皮肤瘙痒是慢性肾功能衰竭发展至尿毒症时期的常见并发症,绝大多数患者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后更易发生瘙痒。基于“风伏肾络”理论分析肾络在本病中致痒的纽带作用以及与瘙痒易发生部位的关系,探讨尿毒症相关性皮肤瘙痒... 尿毒症相关性皮肤瘙痒是慢性肾功能衰竭发展至尿毒症时期的常见并发症,绝大多数患者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后更易发生瘙痒。基于“风伏肾络”理论分析肾络在本病中致痒的纽带作用以及与瘙痒易发生部位的关系,探讨尿毒症相关性皮肤瘙痒的病因病机。本病病机总属本虚标实,以脾肾亏虚为本,邪气兼夹为标,涉及风邪致病、阳气不足、血液失常、他脏及肾等。病程中气血失调,津失输布,产生水湿、痰饮、瘀血、浊毒等有形病理产物,使病情反复难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伏肾络 尿毒症相关性皮肤瘙痒 肾络 风邪致病 阳气不足 血液失常 他脏及肾
下载PDF
基于临床回顾性研究的上气道咳嗽综合征证候分布特点探析
11
作者 罗景舒 马建岭 +5 位作者 史利卿 王丽云 季坤 董尚娟 范钰晗 刘智霖 《中国医药导报》 2023年第34期139-143,共5页
目的探讨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23年8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呼吸热病科就诊的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患者117例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其性别、年龄、病史及证候特征,并对高频症状、常用中药进行系统... 目的探讨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23年8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呼吸热病科就诊的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患者117例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其性别、年龄、病史及证候特征,并对高频症状、常用中药进行系统聚类。结果117例患者共159诊次,其中风邪伏肺证最多,湿热郁肺证、痰湿蕴肺证次之。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患者的中医证型与年龄有关(P<0.05),与性别、常见鼻炎疾病类型无关(P>0.05)。中医证候特征以肺系症状及风、痰、湿、热多见,系统聚类可分为3个关联结合,包括风邪伏肺证、湿热蕴肺证、痰湿蕴肺证。常用中药经系统聚类可分为行气化痰通窍、清热化湿、祛风止咳药3组。结论上气道咳嗽综合征证型以风邪伏肺证为主,湿热郁肺、痰湿蕴肺证次之;证候以风、痰、湿、热多见,临床中可据此进行针对性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 风邪伏肺证 临床研究 证候特点
下载PDF
基于“态靶结合”与“内外合邪”论治面肌痉挛
12
作者 巩祥贺 何平鸽 +6 位作者 王鑫 秦瑞 李娜 李可 李金月 尧文海 吴辉 《陕西中医》 CAS 2023年第11期1596-1598,共3页
面肌痉挛的具体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现代医学对于原发性面肌痉挛的治疗手段较为有限。中医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中医辨治本病存在连续性、动态性不足的缺点。在面肌痉挛的辨治中引入“态靶结合”理论体系,... 面肌痉挛的具体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现代医学对于原发性面肌痉挛的治疗手段较为有限。中医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中医辨治本病存在连续性、动态性不足的缺点。在面肌痉挛的辨治中引入“态靶结合”理论体系,从“态靶结合”角度分析面肌痉挛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本病具有风邪伏络、内外风邪相合的基础病态特征,以“祛风和络止痉方”为靶方进行调态打靶,运用靶药白附子、僵蚕、天南星调节风痰停滞面络的“果态”,联合耳穴调节面神经功能,多维度围绕“风邪扰络”病态,以病为经、以态为纬,提高面肌痉挛的辨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肌痉挛 态靶结合理论 内外合邪 风邪扰络 耳穴疗法
下载PDF
育龄期妇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治疗方的组方思路--全国名中医尤昭玲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研究
13
作者 文乐兮 张登山 +1 位作者 魏一苇 尤昭玲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767-770,共4页
育龄期妇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转归与预后不同于常人,故其治疗的特殊性在于既要消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的临床症状,又要防治月经不调、胎动不安等。全国名中医尤昭玲教授在充分注重女性特殊生理病理特点的基础上,创制适宜处... 育龄期妇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转归与预后不同于常人,故其治疗的特殊性在于既要消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的临床症状,又要防治月经不调、胎动不安等。全国名中医尤昭玲教授在充分注重女性特殊生理病理特点的基础上,创制适宜处在月经期、备孕期、妊娠期、产后等湖南省长沙市育龄期妇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居家治疗方剂。该方具有扶正驱邪、疏风清热的功效。其组方特点:一是扶正清热、利咽化痰,攻补兼施;二是有的放矢,固守肺卫,散清结合;三是既病防变,安抚肝胃;四是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照顾育龄期女性的特殊性;五是药入三焦,联防联守。此外,寒温药并用,使寒而不遏,温而不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育龄期妇女 扶正驱邪 疏风清热 固守肺卫 三因制宜 人参花 桑叶 尤昭玲
下载PDF
柴芩清宁胶囊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合并发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湘茹 张文 +10 位作者 张翔宇 邬鑫鑫 孙玉婷 杨红强 蒲玉婷 周爽 黄小民 李芳 韩晓彤 邵忠 方邦江 《上海医药》 CAS 2023年第1期25-29,共5页
目的 :评估柴芩清宁胶囊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合并发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的研究方法,将280例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40例。试验组予以柴芩清宁胶囊,对照组予以清开... 目的 :评估柴芩清宁胶囊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合并发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的研究方法,将280例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40例。试验组予以柴芩清宁胶囊,对照组予以清开灵胶囊,均口服给药,3次/d,疗程3 d。观察用药后体温变化、单项中医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疗效及安全性指标。结果 :经治疗,试验组自3 h后的体温低于对照组;咽痛、咳嗽、咳痰等3个中医症状积分的治疗前后差值均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均P <0.05)。两组发热症状完全消失,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柴芩清宁胶囊能缩短退热时间,改善疾病症状,提高疾病疗效,在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方面较清开灵胶囊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呼吸道感染 柴芩清宁胶囊 风温病 热在肺卫证 随机对照研究
下载PDF
基于伏风理论探析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病因病机
15
作者 蒋雪峰 张伟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3年第8期18-21,共4页
文章从伏风理论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医病因病机进行探讨,首先从风为阳气之变动探讨内风、外风的内涵,认为风邪致病的实质是机体营卫气血阴阳失衡的结果,伏风是机体内部的气血阴阳失衡状态下,欲要发作疾病,表现为风邪致病的一种状态;再... 文章从伏风理论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医病因病机进行探讨,首先从风为阳气之变动探讨内风、外风的内涵,认为风邪致病的实质是机体营卫气血阴阳失衡的结果,伏风是机体内部的气血阴阳失衡状态下,欲要发作疾病,表现为风邪致病的一种状态;再从外风留伏内潜和先天体质禀赋两种情况讨论了伏风发作的病因病机,认为伏风是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发病宿根,为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医辨证论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邪 伏邪 伏风 咳嗽变异性哮喘 体质
下载PDF
彭清华教授运用宣散退翳法治疗外伤性角膜损伤术后经验
16
作者 李江伟 姚小磊 +3 位作者 彭俊 曾令聪 朱冰瑶 彭清华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9期1627-1631,共5页
总结彭清华教授运用宣散退翳法治疗外伤性角膜损伤术后经验。彭清华教授认为外伤性角膜损伤术后病因病机以卫外不固、风热侵袭为标,气血失和、正气不足为本。治疗上强调标本结合同治,将扶正、祛邪、退翳诸法合参,确立轻清宣透以疏散风热... 总结彭清华教授运用宣散退翳法治疗外伤性角膜损伤术后经验。彭清华教授认为外伤性角膜损伤术后病因病机以卫外不固、风热侵袭为标,气血失和、正气不足为本。治疗上强调标本结合同治,将扶正、祛邪、退翳诸法合参,确立轻清宣透以疏散风热,调理气血以扶助正气,明目退翳以消散翳障的辨治思路,可改善临床症状,延缓病程进展,并注重精神调摄,预防疾病再发,取得良好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角膜损伤术后 疏散风热 调和气血 明目退翳 彭清华
下载PDF
张弘兴辨治外感咳嗽经验
17
作者 周人杰 张弘兴 《中医临床研究》 2023年第12期60-63,共4页
咳嗽是一种以咳嗽、咳痰为主要表现的常见临床证候,可见于感冒、肺炎、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多种疾病。西医目前治疗方案以镇咳、祛痰治疗为主,但疗效欠佳。历代中医医家对咳嗽的诊疗有不同的论述,提出了不同的治咳理论。张弘... 咳嗽是一种以咳嗽、咳痰为主要表现的常见临床证候,可见于感冒、肺炎、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多种疾病。西医目前治疗方案以镇咳、祛痰治疗为主,但疗效欠佳。历代中医医家对咳嗽的诊疗有不同的论述,提出了不同的治咳理论。张弘兴主任医师为山东省名中医,德州市名老中医药专家,临证经验丰富,学术思想独具特色,对于外感咳嗽有独特的理论见解,认为外感咳嗽病机以风邪为先导,夹杂寒、热、燥等邪气,侵犯肺卫,内犯五脏,且外风引动内风,肝风内动,内外相合,致肺失宣降而发为咳嗽。在咳嗽的治疗方面,张主任强调辨证分型以风邪为主,将外感咳嗽分为风寒咳嗽、风热咳嗽、风燥咳嗽、风咳四类,治疗原则以轻宣祛风为先,祛外风,更要注意平内风。针对风、寒、热、燥等邪气的偏盛,采取寒者温之,热者清之,燥者润之,祛风解痉的治疗方法,并佐以平肝祛风;组方以自拟二陈汤、桑菊饮、沙参麦冬汤、过敏煎等为主方,并在方中常配伍钩藤疏肝止咳,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为临床诊治外感咳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感咳嗽 风邪 肝风 钩藤
下载PDF
止嗽散加减治疗难治性慢性咳嗽心得体会
18
作者 胡界晴 李要远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3年第8期1525-1528,共4页
难治性慢性咳嗽以其迁延难愈的临床特点,给临床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虽然特异性神经调节剂的应用以及新型药物的研发推动了难治性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但一些病因不明的难治性慢性咳嗽的疗效仍然欠佳。中医学认为难治性慢性咳嗽以风邪... 难治性慢性咳嗽以其迁延难愈的临床特点,给临床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虽然特异性神经调节剂的应用以及新型药物的研发推动了难治性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但一些病因不明的难治性慢性咳嗽的疗效仍然欠佳。中医学认为难治性慢性咳嗽以风邪宿肺为其基本病机,内外风相引是其发病的基本形式。应用止嗽散对其治疗,宣肺降气、疏风止咳,并突出祛风止痒利咽,恰中其核心病机。临诊中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圆机活法,知常达变,随证加减,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止嗽散 难治性慢性咳嗽 心得 风邪宿肺 风咳
下载PDF
哈刚教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经验总结与分析
19
作者 于彦 杜彦云 哈刚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11期89-91,共3页
荨麻疹以风团和瘙痒为主要表现,慢性荨麻疹易反复发作,易诊难治。风团每天发作或间歇发作,持续时间>6周,属于皮炎及湿疹类皮肤病。哈刚教授治疗注重扶正以祛外邪,顾护卫气,注重脾胃。慢性荨麻疹应从寒、热、虚、实四方面辨证治疗,用... 荨麻疹以风团和瘙痒为主要表现,慢性荨麻疹易反复发作,易诊难治。风团每天发作或间歇发作,持续时间>6周,属于皮炎及湿疹类皮肤病。哈刚教授治疗注重扶正以祛外邪,顾护卫气,注重脾胃。慢性荨麻疹应从寒、热、虚、实四方面辨证治疗,用益气固表、清热凉血、收敛养阴、调和营卫之法,标本兼顾。哈教授强调治疗应托里固表,治病求本,标本同治,并对肺气不足、湿热内蕴、阴血亏虚、血热互结不同证型慢性荨麻疹辨证施治,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荨麻疹 辨证施治 散风祛邪
下载PDF
基于六经开阖枢理论从风论治荨麻疹的思路探讨
20
作者 唐永昌 吴贤波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10期1124-1128,共5页
开阖枢理论是古人根据四季阴阳转变规律,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归纳形成的理论,可追溯至《易经·系辞·上》中的通变思想。《黄帝内经·素问》中首次阐明了六经开阖枢理论,即太阳太阴开、阳明厥阴阖、少阳少阴枢。开阖枢理论详... 开阖枢理论是古人根据四季阴阳转变规律,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归纳形成的理论,可追溯至《易经·系辞·上》中的通变思想。《黄帝内经·素问》中首次阐明了六经开阖枢理论,即太阳太阴开、阳明厥阴阖、少阳少阴枢。开阖枢理论详细叙述了人体阴阳之气在六经出入离合的传变规律,在指导临床诊疗中具有重要意义。荨麻疹为临床常见的皮肤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现阶段临床治疗荨麻疹效果欠佳,中医学根据荨麻疹发病迅速、瘙痒剧烈、反复发作等特点,规范本病名称为“瘾疹”,风邪在其发病、传变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基于六经开阖枢理论及风邪特点,对荨麻疹的病因病机、经络分型和治疗进行分析,探讨六经开阖枢在荨麻疹发生、发展、治疗中的作用,为荨麻疹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荨麻疹 六经开阖枢理论 风邪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