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辽宁省半干旱区乡土草生态修复能力综合评价
1
作者
李佳欢
吴昊
+3 位作者
刘英
杨季云
任百慧
白龙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245-2253,共9页
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土壤贫瘠,水土流失严重。现有研究尚未筛选出适合区域生态修复应用的草种,亟待建立科学的评价技术体系。本研究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辽西北乡土草生态修复能力综合评价模型,并对15种优势乡土草种进行生态修复能力的...
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土壤贫瘠,水土流失严重。现有研究尚未筛选出适合区域生态修复应用的草种,亟待建立科学的评价技术体系。本研究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辽西北乡土草生态修复能力综合评价模型,并对15种优势乡土草种进行生态修复能力的评价。根据专家打分结果,选择环境适应性、水土保持能力和繁殖能力作为3个一级指标,选择抗旱性、抗寒性、广布性、耐盐性、根系生物量等14个指标作为二级指标。一级指标中,环境适应性权重最高,为0.4881,水土保持能力次之,繁殖能力最低;二级指标中,抗寒性、抗旱性、生长速度、分蘖/分枝数等的权重较高。基于待评乡土草各指标的表现,带入评价模型,筛选出铁杆蒿(Artemisia stechmanniana)、野古草(Arundinella hirta)、黄背草(Themeda triandra)、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和羽茅(Achnatherum sibiricum)为较好的生态修复用草,为辽西北地区的生态修复提供了科学的草种选择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西北
乡土草
生态修复
层次分析法
综合评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辽西北半干旱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环境容量评价
被引量:
3
2
作者
冯思静
姜滢
+1 位作者
张新联
刘朝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8-25,共8页
以中国辽西北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阜新市为研究对象,对该市生态环境特点进行了分析。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生态环境容量指数法,建立了生态环境容量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权重,计算了生态环境容量现状值,并对该市当前所处的生态环境状态进行了评...
以中国辽西北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阜新市为研究对象,对该市生态环境特点进行了分析。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生态环境容量指数法,建立了生态环境容量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权重,计算了生态环境容量现状值,并对该市当前所处的生态环境状态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阜新市目前的生态环境容量评价值为0.316 7,属于生态环境容量分级标准中的第4级,说明阜新市当前的生态环境容量处于较低状态,自然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已经接近极限。这与城市多年来的煤炭开采活动密不可分。未来应关注经济开发活动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从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干旱区
煤炭资源型城市
生态环境容量
层析分析法
辽西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辽西北半干旱区沙漠化土地科学利用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赵小汎
王丹
+1 位作者
佟鑫
石浥尘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4期545-548,共4页
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在半干旱的辽西北地区,存在较为严重的土地沙漠化问题。沙漠化土地的科学利用已成为目前关注的重点之一。但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逐渐认识到,沙漠化土地不能单纯地为了治理而治理,需在土地利用的动态过程中得到不断&qu...
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在半干旱的辽西北地区,存在较为严重的土地沙漠化问题。沙漠化土地的科学利用已成为目前关注的重点之一。但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逐渐认识到,沙漠化土地不能单纯地为了治理而治理,需在土地利用的动态过程中得到不断"治理"。已有的文献大多围绕土地沙化原因和治理措施论述,而对沙漠化土地科学持续利用的模式探索较少。试图通过阐述辽西北土地雁行利用模式、土地需水利用模式、土地整理利用模式、保护性耕作利用模式和沙产业利用模式,达到在土地利用的过程中使沙化土地得以治理的目的,为"突破辽西北"战略的实施和实践提供重要的自然环境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干旱区
沙漠化
土地利用
辽西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辽西北地区发展种桑养蚕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
1
4
作者
郑冬梅
李航
+1 位作者
蔺昕
张晓林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4期268-271,共4页
探讨如何合理利用桑树的生态功能为辽西北坡地及土壤沙化地区的环境治理和经济发展服务.利用种植桑树发展三维空间立体种养模式,发展现代生态农业,保证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改善相互助益,相行不悖、走向良性的循环发展.
关键词
辽西北地区
种桑养蚕
应用前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辽西北区域综合实力评价分析
5
作者
孔凡文
田鑫
徐玉梅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CSSCI
2014年第8期943-946,共4页
从自然资源、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对外开放、生活水平、社会发展、生态环境等方面构建了辽西北区域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辽西北区域综合实力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与辽宁省其他两个区域沈阳经济区和辽宁沿海经济带...
从自然资源、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对外开放、生活水平、社会发展、生态环境等方面构建了辽西北区域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辽西北区域综合实力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与辽宁省其他两个区域沈阳经济区和辽宁沿海经济带相比,辽西北地区土地资源数量优势较明显,但经济发展实力较弱、产业结构不合理、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对外开放程度不高、地区收入水平低、社会发展有待加强、生态环境较脆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
综合实力
评价指标体系
辽西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遥感土壤湿度因子的防风固沙功能估算模型改进及应用
被引量:
1
6
作者
孟健
孙灏
+4 位作者
滕超
王思涵
王雨昕
王超群
吴瑞翔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788-2796,共9页
在生态系统防风固沙功能研究中,土壤湿度因子是重要参量之一。传统方法多使用气象站点观测的潜在蒸发量、降雨量和灌溉量等估算土壤湿度,在空间连续性和数据可利用性方面均具有较大局限。基于遥感技术在土壤湿度探测方面的发展,本研究选...
在生态系统防风固沙功能研究中,土壤湿度因子是重要参量之一。传统方法多使用气象站点观测的潜在蒸发量、降雨量和灌溉量等估算土壤湿度,在空间连续性和数据可利用性方面均具有较大局限。基于遥感技术在土壤湿度探测方面的发展,本研究选择4种土壤湿度的遥感指标(MODIS蒸散比值法、SMAP土壤湿度比值法、可见光-短波红外干旱指数法、遥感湿度指数法)对修正风蚀方程模型(RWEQ)中的土壤湿度因子的计算过程做出改进,并利用改进后的算法分析辽西北地区2001—2021年防风固沙服务的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MODIS蒸散比值法计算的土壤湿度与传统气象方法的相关性最高,二者经拟合后得到的公式可用于RWEQ模型中土壤湿度因子的计算改进。2001—2021年,辽西北地区防风固沙能力呈现北部及东部地区较强、中部及西部地区较弱的空间分布特征。经Mann-Kendall趋势检验,辽西北地区72.7%的区域防风固沙能力呈上升趋势。应用地理探测器模型进行驱动因素分析发现,防风固沙能力的变化是一个多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受土壤类型、年均风速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较大,且各驱动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对防风固沙的影响高于单因素的影响。本研究结果可为RWEQ模型估算做出改进,同时为辽西北地区长时间的生态功能形成机制与驱动力分析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风固沙
遥感土壤湿度因子
修正风蚀方程模型
辽西北地区
地理探测器模型
原文传递
辽西北风沙区典型人工防护林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特征
被引量:
5
7
作者
张岩
邓娇娇
+3 位作者
朱文旭
殷有
魏亚伟
周永斌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688-1696,共9页
运用Biolog-Eco技术对辽西北风沙区樟子松人工林、油松人工林、杨树人工林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特征进行研究,同时测定土壤化学特性,探究该地区不同树种人工防护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的代谢活性和功能特征及其与土壤化学特性的相关性。结果...
运用Biolog-Eco技术对辽西北风沙区樟子松人工林、油松人工林、杨树人工林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特征进行研究,同时测定土壤化学特性,探究该地区不同树种人工防护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的代谢活性和功能特征及其与土壤化学特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与樟子松和油松人工林相比,杨树人工林能显著提高土壤pH、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和速效磷含量,降低土壤C/N。该地区不同人工防护林的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活性差异显著,对碳源的利用能力(AWCD)依次为杨树人工林>樟子松人工林>油松人工林,杨树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的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和McIntosh指数分别为3.27、0.96和8.13,均显著高于樟子松和油松人工林(P<0.05)。不同人工防护林土壤微生物对六大碳源的利用存在差异,其中杨树人工林对六大碳源的利用率均显著高于樟子松和油松人工林(P<0.05)。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表明,针叶树种(油松和樟子松)和阔叶树种(杨树)人工林下的土壤微生物分属两个不同的功能类群,起分异作用的碳源主要包括丙酮酸甲酯、i-赤藓糖醇、2-羟基苯甲酸。土壤pH、可溶性有机碳、C/N、速效磷是影响微生物群落AWCD值、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McIntosh指数的主要因素。综上所述,该地区杨树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的代谢活性和功能多样性都优于油松人工林和樟子松人工林,应保持杨树人工林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西北风沙区
人工林
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
主成分分析
原文传递
题名
辽宁省半干旱区乡土草生态修复能力综合评价
1
作者
李佳欢
吴昊
刘英
杨季云
任百慧
白龙
机构
沈阳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出处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245-2253,共9页
基金
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子课题(2020JH1/10300006)
辽宁省教育厅项目-面上项目(LJKMZ20221053)
沈阳农业大学引进人才项目(X2021012)资助。
文摘
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土壤贫瘠,水土流失严重。现有研究尚未筛选出适合区域生态修复应用的草种,亟待建立科学的评价技术体系。本研究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辽西北乡土草生态修复能力综合评价模型,并对15种优势乡土草种进行生态修复能力的评价。根据专家打分结果,选择环境适应性、水土保持能力和繁殖能力作为3个一级指标,选择抗旱性、抗寒性、广布性、耐盐性、根系生物量等14个指标作为二级指标。一级指标中,环境适应性权重最高,为0.4881,水土保持能力次之,繁殖能力最低;二级指标中,抗寒性、抗旱性、生长速度、分蘖/分枝数等的权重较高。基于待评乡土草各指标的表现,带入评价模型,筛选出铁杆蒿(Artemisia stechmanniana)、野古草(Arundinella hirta)、黄背草(Themeda triandra)、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和羽茅(Achnatherum sibiricum)为较好的生态修复用草,为辽西北地区的生态修复提供了科学的草种选择依据。
关键词
辽西北
乡土草
生态修复
层次分析法
综合评价
Keywords
northwest
liaoning
province
Semi-arid
region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分类号
S330.31 [农业科学—作物遗传育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辽西北半干旱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环境容量评价
被引量:
3
2
作者
冯思静
姜滢
张新联
刘朝
机构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东北大学理学院
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钻井技术服务公司
出处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8-25,共8页
基金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课题"河口区大型湿地演化过程与退化机制研究:辽河河口区大型湿地生态修复关键技术与示范研究"(2012ZX07505-005)
辽宁省环保局生态功能区划建设系列课题"辽西北生态城市规划建设"
辽宁省教育厅项目(2008289)
文摘
以中国辽西北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阜新市为研究对象,对该市生态环境特点进行了分析。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生态环境容量指数法,建立了生态环境容量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权重,计算了生态环境容量现状值,并对该市当前所处的生态环境状态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阜新市目前的生态环境容量评价值为0.316 7,属于生态环境容量分级标准中的第4级,说明阜新市当前的生态环境容量处于较低状态,自然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已经接近极限。这与城市多年来的煤炭开采活动密不可分。未来应关注经济开发活动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从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半干旱区
煤炭资源型城市
生态环境容量
层析分析法
辽西北
Keywords
semi-arid
region
coal-based city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apacity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northwest
liaoning
province
分类号
X8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辽西北半干旱区沙漠化土地科学利用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赵小汎
王丹
佟鑫
石浥尘
机构
沈阳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大连市水利科学研究所
出处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4期545-548,共4页
基金
辽宁省社科联社会经济发展课题(2009lslktglx-50)
文摘
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在半干旱的辽西北地区,存在较为严重的土地沙漠化问题。沙漠化土地的科学利用已成为目前关注的重点之一。但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逐渐认识到,沙漠化土地不能单纯地为了治理而治理,需在土地利用的动态过程中得到不断"治理"。已有的文献大多围绕土地沙化原因和治理措施论述,而对沙漠化土地科学持续利用的模式探索较少。试图通过阐述辽西北土地雁行利用模式、土地需水利用模式、土地整理利用模式、保护性耕作利用模式和沙产业利用模式,达到在土地利用的过程中使沙化土地得以治理的目的,为"突破辽西北"战略的实施和实践提供重要的自然环境基础。
关键词
半干旱区
沙漠化
土地利用
辽西北
Keywords
semiarid
region
desertification
land use
northwest
of
liaoning
province
分类号
F321.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辽西北地区发展种桑养蚕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
1
4
作者
郑冬梅
李航
蔺昕
张晓林
机构
沈阳大学环境学院
沈阳大学区域污染环境生态修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4期268-271,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571085)
沈阳市科学事业费竞争选择项目
文摘
探讨如何合理利用桑树的生态功能为辽西北坡地及土壤沙化地区的环境治理和经济发展服务.利用种植桑树发展三维空间立体种养模式,发展现代生态农业,保证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改善相互助益,相行不悖、走向良性的循环发展.
关键词
辽西北地区
种桑养蚕
应用前景
Keywords
the
northwest
region
of
liaoning
province
mulberry growing and silkworm raising
application prospect
分类号
S889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辽西北区域综合实力评价分析
5
作者
孔凡文
田鑫
徐玉梅
机构
沈阳建筑大学管理学院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编辑部
出处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CSSCI
2014年第8期943-946,共4页
基金
辽宁省科学技术厅项目"辽西北区域综合实力评价与提升对策研究"(编号:2011401018)
文摘
从自然资源、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对外开放、生活水平、社会发展、生态环境等方面构建了辽西北区域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辽西北区域综合实力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与辽宁省其他两个区域沈阳经济区和辽宁沿海经济带相比,辽西北地区土地资源数量优势较明显,但经济发展实力较弱、产业结构不合理、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对外开放程度不高、地区收入水平低、社会发展有待加强、生态环境较脆弱。
关键词
区域经济
综合实力
评价指标体系
辽西北
Keywords
region
al economy
comprehensive strength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northwest
region
of
liaoning
province
分类号
X2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遥感土壤湿度因子的防风固沙功能估算模型改进及应用
被引量:
1
6
作者
孟健
孙灏
滕超
王思涵
王雨昕
王超群
吴瑞翔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
辽宁有色勘察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788-2796,共9页
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6222045)资助。
文摘
在生态系统防风固沙功能研究中,土壤湿度因子是重要参量之一。传统方法多使用气象站点观测的潜在蒸发量、降雨量和灌溉量等估算土壤湿度,在空间连续性和数据可利用性方面均具有较大局限。基于遥感技术在土壤湿度探测方面的发展,本研究选择4种土壤湿度的遥感指标(MODIS蒸散比值法、SMAP土壤湿度比值法、可见光-短波红外干旱指数法、遥感湿度指数法)对修正风蚀方程模型(RWEQ)中的土壤湿度因子的计算过程做出改进,并利用改进后的算法分析辽西北地区2001—2021年防风固沙服务的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MODIS蒸散比值法计算的土壤湿度与传统气象方法的相关性最高,二者经拟合后得到的公式可用于RWEQ模型中土壤湿度因子的计算改进。2001—2021年,辽西北地区防风固沙能力呈现北部及东部地区较强、中部及西部地区较弱的空间分布特征。经Mann-Kendall趋势检验,辽西北地区72.7%的区域防风固沙能力呈上升趋势。应用地理探测器模型进行驱动因素分析发现,防风固沙能力的变化是一个多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受土壤类型、年均风速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较大,且各驱动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对防风固沙的影响高于单因素的影响。本研究结果可为RWEQ模型估算做出改进,同时为辽西北地区长时间的生态功能形成机制与驱动力分析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防风固沙
遥感土壤湿度因子
修正风蚀方程模型
辽西北地区
地理探测器模型
Keywords
wind prevention and sand fixation
remote sensing soil moisture factor
revised wind erosion equation(RWEQ)
northwest
region
of
liaoning
province
geographic detector model
分类号
X171.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X14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S152.7 [农业科学—土壤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辽西北风沙区典型人工防护林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特征
被引量:
5
7
作者
张岩
邓娇娇
朱文旭
殷有
魏亚伟
周永斌
机构
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监测网络辽宁辽河平原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出处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688-1696,共9页
基金
林业公益行业科研专项(201404303-05)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5BAD07B30103)
+1 种基金
辽宁省农业领域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2015047)
辽宁省宜林地营林决策平台构建及示范项目(201304216)资助
文摘
运用Biolog-Eco技术对辽西北风沙区樟子松人工林、油松人工林、杨树人工林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特征进行研究,同时测定土壤化学特性,探究该地区不同树种人工防护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的代谢活性和功能特征及其与土壤化学特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与樟子松和油松人工林相比,杨树人工林能显著提高土壤pH、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和速效磷含量,降低土壤C/N。该地区不同人工防护林的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活性差异显著,对碳源的利用能力(AWCD)依次为杨树人工林>樟子松人工林>油松人工林,杨树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的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和McIntosh指数分别为3.27、0.96和8.13,均显著高于樟子松和油松人工林(P<0.05)。不同人工防护林土壤微生物对六大碳源的利用存在差异,其中杨树人工林对六大碳源的利用率均显著高于樟子松和油松人工林(P<0.05)。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表明,针叶树种(油松和樟子松)和阔叶树种(杨树)人工林下的土壤微生物分属两个不同的功能类群,起分异作用的碳源主要包括丙酮酸甲酯、i-赤藓糖醇、2-羟基苯甲酸。土壤pH、可溶性有机碳、C/N、速效磷是影响微生物群落AWCD值、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McIntosh指数的主要因素。综上所述,该地区杨树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的代谢活性和功能多样性都优于油松人工林和樟子松人工林,应保持杨树人工林种植。
关键词
辽西北风沙区
人工林
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
主成分分析
Keywords
windy-sandy region of northwest liaoning province
plantation forest
microbial community functional diversity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分类号
S714.3 [农业科学—林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辽宁省半干旱区乡土草生态修复能力综合评价
李佳欢
吴昊
刘英
杨季云
任百慧
白龙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辽西北半干旱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环境容量评价
冯思静
姜滢
张新联
刘朝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辽西北半干旱区沙漠化土地科学利用研究
赵小汎
王丹
佟鑫
石浥尘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辽西北地区发展种桑养蚕的应用前景
郑冬梅
李航
蔺昕
张晓林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辽西北区域综合实力评价分析
孔凡文
田鑫
徐玉梅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CSSCI
201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基于遥感土壤湿度因子的防风固沙功能估算模型改进及应用
孟健
孙灏
滕超
王思涵
王雨昕
王超群
吴瑞翔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
原文传递
7
辽西北风沙区典型人工防护林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特征
张岩
邓娇娇
朱文旭
殷有
魏亚伟
周永斌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5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