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Winter habitat selection of red-crowned crane (Grus japonensis)
1
作者 张洪海 杨月伟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CAS CSCD 2000年第1期44-46,共3页
This paper studied the winter habitat selection of red-crowned cranes (Grus japonensis) in Yancheng National Natural Reserve, Jiangsu Province. There were six types of habitat used by red-crowned cranes, i.e. salt-wor... This paper studied the winter habitat selection of red-crowned cranes (Grus japonensis) in Yancheng National Natural Reserve, Jiangsu Province. There were six types of habitat used by red-crowned cranes, i.e. salt-works, aquiculture ponds, reed lands, grassy tidal lands, salting wormwood lands and wheat fields. The wheat field was a new type of habitat used by red-crowned cranes. More than 70 percent of red-crowned cranes chose grassy tidal lands, salting wormwood lands, and reed lands as their most important habitats. In recent years, the distribution of red-crowned cranes moved southward gradually. Red-crowned cranes prefer artificial or semiartificial wetlands rather than original wetlands, successive distribution was broken into frag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d-crowned CRANES winter habitat habitat SELECTION
下载PDF
Shallow sub-lakes are essential for sustaining the successful wintering of waterbirds in Poyang Lake,China
2
作者 Mengjie Lu Zhen Zhang +3 位作者 Peng Chen Changxin Xu Bin Gao Luzhang Ruan 《Avian Research》 SCIE CSCD 2024年第2期219-228,共10页
For migratory waterbirds,the quality of wintering habitat is related to spring migration and successful breeding in the next year.The availability of food resources in the habitat is critical and varies within water l... For migratory waterbirds,the quality of wintering habitat is related to spring migration and successful breeding in the next year.The availability of food resources in the habitat is critical and varies within water levels.Although the water-level fluctuations in Poyang Lake have been extremely variable interannually in recent years,the wintering waterbird populations have remained relatively stable.Hence,the mechanism of maintaining the stability is worth exploring.This study aimed to compare the distribution of vegetation and herbivorous wa-terbirds in 2015-2016 and 2016-2017,focusing on three shallow sub-lakes and one main lake ar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mergence of tubers and the growth of Carex spp.provided a continuous food supply and habitat for wintering waterbirds with a gradual decline in the water level.Shallow sub-lakes supported almost all of the tuber-eating waterbirds(1.42-1.62×10^(5))and most geese(1.34-1.53×10^(6)).However,the main lake area,covered with Persicaria hydropiper,did not provide adequate and accessible food.This resulted in almost no distribution of tuber-eating waterbirds,with only a few geese congregating in early winter.Our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shallow sub-lakes under human control provided a different environment from the main lake and are key to sustaining the successful wintering of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migratory waterbirds in Poyang Lake.Therefore,we recommend refining the anthropogenic management of the shallow sub-lakes to regulate the water level to ensure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Poyang Lak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hropogenic management Carrying capacity Seasonal lake Water level wintering habitat
下载PDF
Effects of variation in food resources on foraging habitat use by wintering Hooded Cranes(Grus monacha) 被引量:8
3
作者 Meng Zheng Lizhi Zhou +1 位作者 Niannian Zhao Wenbin Xu 《Chinese Birds》 CSCD 2015年第3期186-195,共10页
Background:The ideal habitat use of waterbirds can be considered to be fixed,but current habitat use depends on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especially those of food characteristics,considered crucial to their use of habi... Background:The ideal habitat use of waterbirds can be considered to be fixed,but current habitat use depends on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especially those of food characteristics,considered crucial to their use of habitats.Understanding how waterbirds respond to variation in food availability at degraded wetland sites and change their habitat use patterns over spatial and temporal scales should direct future conservation planning.The objectiv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identify these spatial-temporal foraging habitat use patterns of Hooded Cranes(Grus monacha)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food characteristics in the severely degraded wetlands of the Shengjin and Caizi lakes along with the Yangtze River floodplain.Methods:We investigated the changes in food characteristics,relative abundance and density of Hooded Cranes in various habitat types across three winter periods from November 2012 to April 2013.We examined the effect of these winter periods and habitat types on the pattern of use by the cranes and explor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patterns and food characteristics using linear regression.Results:The food characteristics and habitat use clearly changed over spatial-temporal scales.In the early and mid-winter periods,the most abundant,accessible and frequented food resources were found in paddy fields,while in the late period the more abundant food were available in meadows,which then replaced the paddy fields.There were fewer effects of winter periods,habitat types and their interactions on habitat use patterns except for the effect of habitat types on the relative abundance,determined as a function of food abundance,but independent of food depth and sediment permeability.Conclusions:In response to the degradation and loss of lake wetlands,the cranes shifted their habitat use patterns by making tradeoffs between food abundance and accessibility over spatial-temporal scales that facilitated their survival in the mosaic of these lake wetlan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oded Crane(Grus monacha) habitat use Food characteristics winterING ECOLOGY FORAGING habitat
原文传递
湿地公园水稻田冬季水鸟分布及其栖息地特征
4
作者 刘琳琳 朱颖 +3 位作者 李欣 谢冬 王任翔 冯育青 《中国城市林业》 2024年第2期129-134,共6页
稻田是我国人工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探究冬季稻田管理模式对湿地水鸟多样性保护及栖息生境改善的重要意义,2017年12月至2018年2月及2018年11月,采用样带法对天福国家湿地公园冬季休耕蓄水区和传统稻田的水鸟种群进行调查,对比水鸟种... 稻田是我国人工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探究冬季稻田管理模式对湿地水鸟多样性保护及栖息生境改善的重要意义,2017年12月至2018年2月及2018年11月,采用样带法对天福国家湿地公园冬季休耕蓄水区和传统稻田的水鸟种群进行调查,对比水鸟种群及栖息地特征。结果表明:1)冬季休耕蓄水区记录4目7科25种水鸟,鸻鹬类占36%,鹭类占28%,雁鸭类占24%;传统稻田湿地共3目5科10种,其中鸻鹬类和鹭类分别占30%,无雁鸭类水鸟。2)冬季蓄水区水鸟多样性及物种丰富度较高,水鸟优势种群数量明显增多,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1.64)高于传统稻田(1.50),水鸟均匀度指数(0.84)低于传统稻田(1.37),相似性系数为0.51。3)冬季休耕蓄水区的水面面积、水位、食物、植被覆盖度是影响水鸟种数增多的重要因子,营巢地、停歇点也是影响冬季水鸟栖息的因素。因此,冬季稻田休耕蓄水管理的实施能够对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提升发挥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冬季休耕蓄水区 冬季水鸟 栖息地 天福国家湿地公园
下载PDF
黄河流域焦作段越冬水鸟调查及多样性研究
5
作者 张春旺 王天平 +5 位作者 冯千凤 张红嫄 王颖 胡建业 邓大军 洪军 《河南城建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09-115,共7页
为了掌握黄河流域焦作段越冬水鸟的物种组成与多样性状况,更好地保护鸟类多样性,采用样线法和样点法在两个越冬季对黄河流域焦作段湿地的四个区域(孟州市、武陟县、温县、白墙水库)进行冬季水鸟调查。共记录水鸟8目12科50种18445只,其... 为了掌握黄河流域焦作段越冬水鸟的物种组成与多样性状况,更好地保护鸟类多样性,采用样线法和样点法在两个越冬季对黄河流域焦作段湿地的四个区域(孟州市、武陟县、温县、白墙水库)进行冬季水鸟调查。共记录水鸟8目12科50种18445只,其中雁形目1科29种、鸊鷉目1科2种、鸨形目1科1种、鹤形目2科2种、鸻形目3科8种、鹳形目1科1种、鲣鸟目1科1种和鹈形目2科6种。国家Ⅰ级、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分别为3种和9种。黄河流域焦作段越冬水鸟Simpson多样性指数为0.871,Shannon-Wiener指数为2.378,Pielou均匀度指数为0.608,Margalef指数为4.989。不同区域水鸟物种多样性指数排序为温县湿地>孟州市湿地>武陟县湿地>白墙水库湿地,Pielou均匀度指数排序为温县湿地>武陟县湿地>白墙水库湿地>孟州市湿地。四个区域的越冬水鸟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2022年数据均略高于2021年数据。不同区域越冬水鸟区系分布与居留类型也有一定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冬水鸟 多样性 生境 黄河流域焦作段湿地
下载PDF
陕西长青自然保护区大熊猫冬居地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6
作者 杨柳 张麦琴 +1 位作者 张姣 周勇 《陕西林业科技》 2024年第5期55-60,共6页
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秦岭大熊猫的主要分布区之一,也是秦岭大熊猫保护的重点区域。为了解保护区大熊猫冬居地的植物群落特征,改善大熊猫的生存条件,本研究采用样地调查法和利用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均匀... 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秦岭大熊猫的主要分布区之一,也是秦岭大熊猫保护的重点区域。为了解保护区大熊猫冬居地的植物群落特征,改善大熊猫的生存条件,本研究采用样地调查法和利用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对陕西长青自然保护区大熊猫冬季栖息地的植物群落结构组成、特征以及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长青保护区大熊猫冬居地植物群落以锐齿栎林为主,其次是锐齿栎+油松林。植物群落以幼龄林木为主,径阶分布和树龄分布基本一致,平均胸径在12 cm以上,平均高度在10 m以上。锐齿栎林灌木盖度约为50%,草本盖度约为10%,草本盖度随着灌木盖度的增大而减小。在不同林分内,锐齿栎林的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都较高。冬居地多样性指数表现为亚乔木层>乔木层>草本层>灌木层,而均匀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变化大体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 冬居地 植物群落特征
下载PDF
中华秋沙鸭在河南省新县越冬情况分析
7
作者 王芳 韩中海 +3 位作者 卞卫玲 范立萍 朱全强 张伟伟 《河南林业科技》 2024年第3期51-54,共4页
为研究中华秋沙鸭在河南省新县的越冬情况,以期更好地保护中华秋沙鸭,分别于2021年1月、2022年1月和2023年1月对新县中华秋沙鸭越冬种群进行了调查。2021年1月和2023年1月分别在小潢河监测到中华秋沙鸭最大种群13只和15只,2022年1月在... 为研究中华秋沙鸭在河南省新县的越冬情况,以期更好地保护中华秋沙鸭,分别于2021年1月、2022年1月和2023年1月对新县中华秋沙鸭越冬种群进行了调查。2021年1月和2023年1月分别在小潢河监测到中华秋沙鸭最大种群13只和15只,2022年1月在石堰口水库监测到最大种群7只。中华秋沙鸭多次在小潢河流域出现10只以上越冬种群,表明生境良好的小潢河流域适宜中华秋沙鸭栖息,建议持续开展对中华秋沙鸭越冬种群及栖息地的保护与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秋沙鸭 越冬种群 栖息地 新县
下载PDF
Changes in Tree Frog (<i>Hyla savignyi</i>) Coloration in Unstable Habitats at the Southern Border of Its Distribution
8
作者 Gad Degani 《Open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s》 2022年第1期68-75,共8页
<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This study examin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ee frog</span> (<i><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Hyla</span></i>&... <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This study examin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ee frog</span> (<i><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Hyla</span></i><span> <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avignyi</span></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span></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coloring and its different seasonal habitats at the southern border of its distribu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ree frog color is affected by the dominant colors in its habitat, which vary seasonally, especially between winter and summer. Tree frog colors were various shades of green, white, brown, and black. No genetic marker was found to characterize the color. The ability of a small frog to infer its own time with the help of color changes occurring in the habitat on the southern border of its distribution, which are relatively broad, gives this species an advantage.</sp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ee Frog Hyla savignyi COLORS Genetic Marker winter Summer habitatS
下载PDF
极端洪水作用下升金湖消落带生境变化对越冬水鸟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凌晨 周立志 +2 位作者 程磊 姚简 宋昀微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7731-7745,共15页
水鸟是湿地生境质量的重要指示性动物类群,可敏感地反映湿地环境变化。浅水通江湖泊消落带具有复杂多样的生境和丰富的食物资源,是水鸟特别是越冬水鸟的重要聚集区,其食物资源的丰富度和可获得性受水文节律影响。在极端洪水作用下,消落... 水鸟是湿地生境质量的重要指示性动物类群,可敏感地反映湿地环境变化。浅水通江湖泊消落带具有复杂多样的生境和丰富的食物资源,是水鸟特别是越冬水鸟的重要聚集区,其食物资源的丰富度和可获得性受水文节律影响。在极端洪水作用下,消落带生境变化对越冬水鸟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的影响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水鸟及湿地生态学问题。选择了具有典型消落带生境的升金湖作为研究区域,对2019年(正常水位)和2020年(异常水位)两个越冬季水鸟的数量、种类进行调查统计,分析了消落带的生境变化情况对越冬水鸟群落结构的影响。2019年越冬期,记录到水鸟(50984.20±9595.71)只(n=5),隶属7目13科51种;2020年越冬期,记录到水鸟(27923.00±13808.47)只(n=5),隶属7目12科53种。整个越冬季消落带的水鸟种类略增但数量减少,2019年游禽中的优势种为豆雁,2020年游禽中的优势种增加为豆雁和斑嘴鸭,但涉禽中的优势种由白琵鹭、反嘴鹬、凤头麦鸡转变为苍鹭、大白鹭和反嘴鹬。洪水导致的草滩-水域混合区生境面积减小使湿生植物退化,可能是导致以豆雁为主的食苔草水鸟数量大幅度减少的重要原因;因湖水延迟消退,裸露的泥滩面积大幅度下降,可能致使食底栖动物水鸟数量减少;湖泊水位上升和消落带水域面积的增加,加大了食鱼水鸟的捕食难度,导致数量锐减;提供植物种子的生境缺少,使觅食种子的斑嘴鸭和绿翅鸭数量明显下降;沉水植物的适宜生境面积下降直接影响到食地下茎的水鸟分布,并致其数量减少。研究结果有利于理解升金湖消落带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为越冬水鸟的保护和湿地的管理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冬水鸟 栖息地 取食集团 消落带 空间分布 升金湖
下载PDF
北京城市公园冬季声景特征 被引量:1
10
作者 白梓彤 王成 +2 位作者 赵伊琳 孙振凯 殷鲁秦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33-339,共7页
北京地区冬季气候寒冷干燥,植被郁闭度降低,地球物理声增加,生物声减少。为探测北京冬季声景变化基本特征,根据地图“十字型”筛选10个城市公园,记录分析绿地内冬季声景的构成情况和昼夜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城市公园冬季声景中人工声较... 北京地区冬季气候寒冷干燥,植被郁闭度降低,地球物理声增加,生物声减少。为探测北京冬季声景变化基本特征,根据地图“十字型”筛选10个城市公园,记录分析绿地内冬季声景的构成情况和昼夜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城市公园冬季声景中人工声较多,生物声明显著少于其他季节,而且人工声昼间少于夜间,生物声昼间多于夜间;在公园人工声源分类中,机械电子声最多,其次是话语声,活动声最少;冬季人工声峰值普遍存在于清晨6:00–7:00时,在昼间的波动变化明显,于夜间趋于稳定,生物声峰值出现在上午8:00–9:00时,谷值出现在凌晨3:00时左右;人工声与公园面积、公园年龄和时刻变化未见显著相关性,生物声与公园面积呈显著负相关。实验发现城市公园冬季声景呈现出与其他季节声景的显著不同,生物的节律性变化导致冬季声景产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园 声景 人工声 冬季 生境
下载PDF
白龟湖自然保护区冬季鸟类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杨晓星 李少斌 +1 位作者 陈天恩 谢朝晖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0-96,I0017-I0021,共12页
鸟类是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也被认为是最好的生物指示物种。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采用样线法和样点法对白龟湖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性进行调查,共记录到鸟类94种,隶属于13目34科。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2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11... 鸟类是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也被认为是最好的生物指示物种。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采用样线法和样点法对白龟湖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性进行调查,共记录到鸟类94种,隶属于13目34科。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2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11种,河南省重点保护鸟类4种。自然保护区内鸟类Shannon-Wiener指数(H)为3.71,均匀度指数(J)为0.57,Simpson指数(D)为0.84,Margalef指数(M)为9.73,优势种为白骨顶(Fulica atra)。IUCN红色名录濒危等级中极危1种,濒危2种,近危2种,易危1种。东洋界、古北界和广布种鸟类分别为9、34和51种。冬候鸟、夏候鸟、留鸟和旅鸟分别为30、9、26和29种。不同生境中多样性指数也有所不同,H、J和D指数均以乡村农田、人工灌木丛和公园生境为较高,以湖泊、河流河汊和石滩滩涂生境为较低;但M指数以湖泊、乡村农田和河流河汊生境为较高,以公园、人工灌木丛和石滩滩涂生境为较低。此次调查不仅丰富了白龟湖自然保护区鸟类名录,而且为保护该湿地冬季鸟类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龟湖 冬季鸟类 生境 保护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地区越冬水鸟潜在适宜栖息地分布预估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小燕 周轶尘 +4 位作者 张增信 张佳敏 朱斌 田佳西 邱健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0-97,126,共9页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上最重要的水鸟越冬地之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显著改变了该地区水鸟的栖息地。以数量较多的白额雁(Anser albifrons)、小天鹅(Cygnus columbianus)以及濒危物种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上最重要的水鸟越冬地之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显著改变了该地区水鸟的栖息地。以数量较多的白额雁(Anser albifrons)、小天鹅(Cygnus columbianus)以及濒危物种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和极危物种白鹤(Grus leucogeranus)4种水鸟为代表,采用MaxEnt生态位模型和BCC-CSM2-MR全球气候模式,预估未来不同气候情景下长江中下游典型越冬水鸟的潜在适宜栖息地变化。结果表明:在1970—2000年,白额雁、白鹤、东方白鹳和小天鹅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高适生区主要位于长江干流沿岸、鄱阳湖、洞庭湖及太湖等湿地区,其中,小天鹅的潜在适宜栖息地面积分布最广,白鹤的潜在适宜栖息地面积分布最少。海拔、坡度、植被及气候因素是影响越冬水鸟分布的重要环境变量,海拔对白额雁和白鹤的影响最大,坡度对东方白鹳和小天鹅也是较为重要的影响因子。除地形和植被因子外,气温是影响白额雁的主要环境变量,而降水则是影响白鹤、东方白鹳和小天鹅的主要环境变量。在SSP2-4.5中排放情景下(SSP2-4.5代表至2100年辐射强迫稳定在4.5 W/m^(2)),越冬水鸟的总适生区面积最大,且濒危物种东方白鹳和极危物种白鹤的高适生区面积最大;在SSP5-8.5高排放情景下越冬水鸟的总适生区面积最少(SSP5-8.5代表至2100年辐射强迫达到8.5 W/m^(2)),而数量相对较多的白额雁和小天鹅的高适生区面积分布最广。总体看,SSP2-4.5中排放情景是对所有越冬水鸟最有利的,未来越冬水鸟的中、高适生区均有向东部鄱阳湖流域及长江口一带扩散的趋势,且低适生区面积将持续上升。虽然研究结果显示未来气候变化对越冬水鸟生存相对有利,但面对全球气候变暖的生态预警,应加大气候变化对水鸟栖息地的研究和保护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冬水鸟 适宜栖息地分布 气候变化 MaxEnt模型 长江中下游地区
下载PDF
取食生境对白鹤越冬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洁 黎敏灵 +4 位作者 刘继超 吴志勇 程彬彬 孔凡前 张微微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2-160,共9页
为探究人工生境与自然生境下白鹤Grus leucogeranus的行为差异及其可能对白鹤造成的影响,2021年1—2月,采用焦点动物取样法对鄱阳湖2个人工生境(藕塘、稻田)和1个自然生境(常湖池)的越冬白鹤行为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越冬期白鹤在不同... 为探究人工生境与自然生境下白鹤Grus leucogeranus的行为差异及其可能对白鹤造成的影响,2021年1—2月,采用焦点动物取样法对鄱阳湖2个人工生境(藕塘、稻田)和1个自然生境(常湖池)的越冬白鹤行为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越冬期白鹤在不同生境下均以觅食行为为主,在稻田中比例最高(94.6%),觅食频次显著高于藕塘(P<0.001);稻田中的警戒行为频次显著高于藕塘和常湖池(P<0.001;P=0.002),而藕塘和常湖池中的警戒行为频次无显著差异。白鹤在不同生境下食物的种类、营养成分、觅食方式均会影响白鹤越冬期行为及时间分配。本研究为加强越冬白鹤人工生境的保护与管理提供指导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鹤 人工生境 自然生境 越冬行为
下载PDF
高原鼠兔对高寒草甸冬季牧场中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14
作者 郑巧燕 陈昕 +4 位作者 代智蓝 李先宝 李德欢 马涛 卫万荣 《草原与草坪》 CAS CSCD 2023年第3期62-68,共7页
【目的】从小尺度的斑块状栖息地角度出发分析高原鼠兔干扰及不同干扰强度对植被覆盖区土壤有机碳(SOC)、全氮(STN)和全磷(STP)含量的影响,有助于全面理解小型食草动物对草地土壤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方法】以高原鼠兔为研究对象,测... 【目的】从小尺度的斑块状栖息地角度出发分析高原鼠兔干扰及不同干扰强度对植被覆盖区土壤有机碳(SOC)、全氮(STN)和全磷(STP)含量的影响,有助于全面理解小型食草动物对草地土壤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方法】以高原鼠兔为研究对象,测定高原鼠兔栖息地及栖息地不同植被覆盖区土壤的SOC、STN、STP含量及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的变化。【结果】与未干扰植被覆盖区相比,高原鼠兔栖息地植被覆盖区的STN含量和N∶P显著下降(P<0.05),C∶N显著增加(P<0.05),但SOC和STP含量及C∶P没有发生显著变化;STN和SOC含量、C∶P和N∶P在高原鼠兔干扰最大的核心区最低,干扰强度最小的边缘区最高;C∶N在干扰强度适中的次核心区最高,边缘区最低;而STP含量在不同干扰强度的植被覆盖区没有显著差异。【结论】高原鼠兔干扰及干扰强度会对其领地内植被覆盖区的土壤化学计量特征产生影响。高原鼠兔斑块状栖息地中土壤化学计量特征的变化可能是影响植物丰富度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鼠兔 斑块状生境 冬季牧场 生态化学计量学
下载PDF
河南民权湿地公园青头潜鸭越冬栖息地适宜性评价
15
作者 孙雪莹 张琦 +5 位作者 吴庆明 徐卓 邓文攸 NGO Thi kieu trang 徐炯 安凯滨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9-113,共5页
为了累积青头潜鸭栖息地适宜性方面的保护生物学信息,并为后续的迁地保护饲养繁育提供野外理论基础,基于最大熵(Maxent)模型,对河南民权黄河故道国家湿地公园青头潜鸭的越冬栖息地适宜性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民权湿地公园内青头... 为了累积青头潜鸭栖息地适宜性方面的保护生物学信息,并为后续的迁地保护饲养繁育提供野外理论基础,基于最大熵(Maxent)模型,对河南民权黄河故道国家湿地公园青头潜鸭的越冬栖息地适宜性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民权湿地公园内青头潜鸭适宜的越冬栖息地面积较小,仅占该区域总面积的4.66%,多集中于废弃鱼、藕塘等隐蔽性较好、食物较充足的小生境水域.应通过合理设置禁渔期、设立禁渔区、减少或杜绝人为干扰等,加强对该区域青头潜鸭的保护管理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栖息地适宜性 越冬期 潜在分布区 青头潜鸭 民权湿地公园
下载PDF
基于驱动因子分析的冬季水鸟栖息地选择研究
16
作者 练丽 韩坤涛 +5 位作者 臧莹安 黄文彬 陈聪慧 李孝恩 于冬梅 杨锡涛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3年第6期48-56,共9页
广东海丰鸟类省级自然保护区作为重要的水鸟栖息地,已被列为国际重要湿地。研究在海丰自然保护区东关联安围片区开展了冬季水鸟及生境调查,共记录到鸟类28种,含国家一级保护鸟类1种。利用典范对应分析法研究驱动冬季水鸟多样性的环境因... 广东海丰鸟类省级自然保护区作为重要的水鸟栖息地,已被列为国际重要湿地。研究在海丰自然保护区东关联安围片区开展了冬季水鸟及生境调查,共记录到鸟类28种,含国家一级保护鸟类1种。利用典范对应分析法研究驱动冬季水鸟多样性的环境因子。CCA分析表明红树林面积和滩涂面积对水鸟分布存在显著性影响,是驱动水鸟分布的主要因子;红树林面积和滩涂面积是促进涉禽类数量增加的主要因素;滩涂面积是促进鸥类数量增加的主要因素,而水产养殖塘是推动非鸥类游禽数量增加的主要因素;此外,养殖池塘水的深度和盐度与水鸟分布呈现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海丰鸟类省级自然保护区 水鸟 生境 栖息地选择
下载PDF
陕西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扭角羚冬季栖息地特征及范围动态变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郭东玲 邵建斌 张耀红 《陕西林业科技》 2023年第1期93-97,共5页
陕西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秦岭东段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也是扭角羚秦岭亚种B.t.bedfordi的模式产地和秦岭东部集中分布区。为全面准确掌握愈加明显的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陕西牛背梁保护区管护区内扭角羚冬季栖息地是否变化、... 陕西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秦岭东段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也是扭角羚秦岭亚种B.t.bedfordi的模式产地和秦岭东部集中分布区。为全面准确掌握愈加明显的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陕西牛背梁保护区管护区内扭角羚冬季栖息地是否变化、变化原因并针对性提出保护建议。2018-2019年采用样线调查法与结合红外相机定位监测相结合的方法,收集扭角羚种群冬春季实体、痕迹分布数据,对牛背梁保护区扭角羚冬栖地进行了调查,判定其冬栖地面积、分布变化,及其与海拔、距水源距离、隐蔽度生态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牛背梁地区总共有6块扭角羚冬栖地,数量与2005-2007年调查结果相同,总面积减少7.76 km^(2),降幅20.0%;扭角羚在不同生态因子各等级的出现频次差别较大,冬季主要栖息分布于秦岭主脊以南中山地带(海拔1 500~2 000 m)、距离水源较近(≤50 m)、隐蔽度高、无人为干扰或干扰强度弱的针阔叶混交林中;多活动于山坡的坡肩处,坡度相对较缓(≤10°)的半阴半阳坡;扭角羚冬季对栖息地类型、人为干扰强度、坡度等生态因子的选择存在明显差异,与其对食物及采暖的需求密切相关。从3次调查结果看,扭角羚冬栖地仍沿秦岭主脊南坡,呈斑块状、非连续性散列;栖息地的破碎化程度依然未能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背梁自然保护区 扭角羚 冬季栖息地 范围
下载PDF
全国鸟类多样性观测网络(China BON-Birds)建设进展 被引量:55
18
作者 徐海根 崔鹏 +7 位作者 朱筱佳 雍凡 伊剑锋 张文文 李佳琦 童文君 江波 蔡蕾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1,共11页
鸟类分布于多种生境,对环境变化敏感,是开展生物多样性观测的重要指示生物类群。为实施《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和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自2011年起,以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为牵头单位,联合全国... 鸟类分布于多种生境,对环境变化敏感,是开展生物多样性观测的重要指示生物类群。为实施《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和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自2011年起,以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为牵头单位,联合全国相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保护机构,开始探索建立全国鸟类观测网络。经过6 a多的努力,目前已建立涉及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38个鸟类观测样区,包括样线1 822条、样点1 343个,其中繁殖期鸟类样点253个、越冬鸟类样点1 090个,基本建成了全国鸟类多样性观测网络。截至2016年,该观测网络共记录到鸟类22目86科943种,占中国现有记录鸟类种数的68.8%。通过观测,初步掌握了全国鸟类多样性的空间分布特征;发现部分滨海越冬水鸟栖息地因围垦开发而遭受破坏,面临着严峻威胁;一些珍稀濒危物种或拥有高种群数量(≥某物种种群数量的1%)的栖息地没有被纳入到保护范围,存在保护空缺。建议加强鸟类繁殖地、停歇地和越冬地的系统性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观测网络 鸟类 保护空缺 繁殖地 越冬地 滨海湿地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丹顶鹤适宜生境变化分析 被引量:31
19
作者 舒莹 胡远满 +3 位作者 郭笃发 单凯 朱书玉 王立东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3-41,F003,共10页
以黄河三角洲生境分布图为基础 ,运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得出三个时期丹顶鹤 (Grusjaponensis)生境分布图。选取一系列的景观指数 ,通过APACK软件进行计算 ,结合土地利用动态度的概念对黄河三角洲地区 1 986~ 2 0 0 1年丹顶鹤生境的动... 以黄河三角洲生境分布图为基础 ,运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得出三个时期丹顶鹤 (Grusjaponensis)生境分布图。选取一系列的景观指数 ,通过APACK软件进行计算 ,结合土地利用动态度的概念对黄河三角洲地区 1 986~ 2 0 0 1年丹顶鹤生境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适宜丹顶鹤栖息的生境面积不断减小 ,该地区的生境破碎化程度也不断升高 ;相应的适应丹顶鹤栖息的各生境类型的面积除了轻干扰深积水鱼类苇田 (人类活动造成 )的面积增加外 ,其余大多呈减少趋势 ,总的来说丹顶鹤栖息生境质量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丹顶鹤 越冬地生境 迁徙途经地生境 变化
下载PDF
四川省巴塘县矮岩羊与斑羚冬季生境比较 被引量:17
20
作者 申定健 郑合勋 +5 位作者 王淯 格来 曾国伟 黄艺川 李开俊 唐伦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320-2330,共11页
2007年10~12月,在四川省巴塘县竹巴笼自然保护区,采用样线调查法对矮岩羊和斑羚冬季生境进行研究,利用卡方检验和Mann-WhiteyU检验分析其生境选择差异。结果表明,矮岩羊对17种生境因子有选择性,倾向选择中等以上避风性,石质或便石质活... 2007年10~12月,在四川省巴塘县竹巴笼自然保护区,采用样线调查法对矮岩羊和斑羚冬季生境进行研究,利用卡方检验和Mann-WhiteyU检验分析其生境选择差异。结果表明,矮岩羊对17种生境因子有选择性,倾向选择中等以上避风性,石质或便石质活动基底,灌丛盖度10%~40%、种数>4种、高度>100 cm,草种数>5种、高度<20 cm或>40 cm,坡度>60°的南坡或西坡,隐蔽级<30%或>60%,水源距离>500 m,裸岩距离<2m,林缘距离1000~1 500 m,1级风,海拔高度2 600~2 800 m,人为干扰距离500~1 000 m,动物干扰距离80~150 m的生境。斑羚对15种生境因子有选择性,倾向选择上坡或山脊坡位,灌丛盖度10%~40%、种数>5种、高度>100 cm,草种数4~5种、高度>40 cm,坡度>60°的南坡或东南坡,南风,隐蔽级>60%,林缘距离<1 500 m,海拔高度>2 800 m,水源距离>1 000 m,人为干扰距离>1 000 m,动物干扰距离80~150 m的生境。因子分析表明,影响矮岩羊生境选择的主要因子为人为干扰距离、海拔高度、林缘距离、水源距离、灌丛高度、隐蔽级、风级和动物干扰距离等生境因子,而影响斑羚生境选择的主要因子为人为干扰距离、海拔高度、林缘距离、水源距离、坡位、灌丛盖度、灌丛高度、隐蔽级、坡向和风向生境因子。虽然两物种在资源生态位上存在部分重叠,但在生境选择利用和空间生态位上皆存在很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岩羊 斑羚 冬季 生境选择 四川巴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