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9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solidification cooling rate on microstructure and tribology characteristics of Zn-4Si alloy
1
作者 F.Akbari M.Golkaram +5 位作者 S.Beyrami G.Shirazi K.Mantashloo R.Taghiabadi M.Saghafi Yazdi I.Ansari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Metallurgy and Material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2期362-373,共12页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is work was to modify the microstructure and enhance the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of a new Zn-4Si al-loy through a high solidification cooling rate(SCR).According to the results,by increasing th...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is work was to modify the microstructure and enhance the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of a new Zn-4Si al-loy through a high solidification cooling rate(SCR).According to the results,by increasing the SCR from 2.0 to 59.5℃/s the average size of primary Si particles and that of the grains reduced from 76.1 and 3780μm to less than about 14.6 and 460μm,respectively.Augment-ing the SCR also enhanced the microstructural homogeneity,decreased the porosity content(by 50%),and increased the matrix hardness(by 36%).These microstructural changes enhanced the tribological behavior.For instance,under the applied pressure of 0.5 MPa,an in-crease in the SCR from 2.0 to 59.5℃/s decreased the wear rate and the average friction coefficient of the alloy by 57%and 23%,respect-ively.The wear mechanism was also changed from the severe delamination,adhesion,and abrasion in the slowly-cooled alloy to the mild tribolayer delamination/abrasion in the high-cooling-rate-solidified samp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inc-silicon alloy primary silicon solidification cooling rate TRIBOLOGY sliding wear
下载PDF
锌掺杂荧光硅量子点作为叶面光肥对生菜生长的影响
2
作者 孙倩 崔曦鹏 +1 位作者 叶勇 何瑜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182-190,共9页
以N-氨乙基-γ-氨丙基二甲氧基硅烷分子(DAMO)作为硅源,采用水热法合成一种高分散性、光学性能稳定的锌掺杂荧光硅量子点(Si@Zn QDs)。以Si@Zn QDs作为叶面光肥,吸收太阳光中不被植物利用的紫外光,发出能使生菜吸收进行光合作用的蓝光,... 以N-氨乙基-γ-氨丙基二甲氧基硅烷分子(DAMO)作为硅源,采用水热法合成一种高分散性、光学性能稳定的锌掺杂荧光硅量子点(Si@Zn QDs)。以Si@Zn QDs作为叶面光肥,吸收太阳光中不被植物利用的紫外光,发出能使生菜吸收进行光合作用的蓝光,提高了光能利用率。通过14 d的水培试验评估Si@Zn QDs作为叶面光肥对生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Si@Zn QDs与生菜的叶绿体(CLP)复合后,提高了希尔反应活性,当锌掺杂量达0.1%时,对生菜生长的促进效果最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干质量和鲜质量分别增加41.64%和52.20%。Si@Zn 0.1%QDs(100 mg·L^(-1))使生菜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蛋白质含量分别提高60.56%、56.37%、61.20%、49.75%和29.90%。这项工作为锌掺杂荧光硅量子点在植物光合作用中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掺杂荧光硅量子点 叶面光肥 希尔反应 光能利用率
下载PDF
改性蒙脱土/硼酸锌/硅橡胶泡沫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及热降解动力学
3
作者 刘博 冀贤 +3 位作者 王春雨 梁文昊 张馨 丁东杰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6-235,共10页
为提高硅橡胶泡沫(SRF)阻燃性能,将有机改性后的蒙脱土(MMT)和硼酸锌(ZB)作为阻燃剂添加到硅橡胶泡沫中,采用室温硫化法制备了有机改性蒙脱土(OMMT)/硼酸锌(ZB)/硅橡胶泡沫(SRF)复合材料,通过极限氧指数(LOI)、水平-垂直燃烧试验(UL-94... 为提高硅橡胶泡沫(SRF)阻燃性能,将有机改性后的蒙脱土(MMT)和硼酸锌(ZB)作为阻燃剂添加到硅橡胶泡沫中,采用室温硫化法制备了有机改性蒙脱土(OMMT)/硼酸锌(ZB)/硅橡胶泡沫(SRF)复合材料,通过极限氧指数(LOI)、水平-垂直燃烧试验(UL-94)、烟密度测试研究了SRF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通过热重-红外联用分析其热稳定性以及热解气体成分,并采用非等温法开展了复合材料热降解热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添加2wt%的OMMT和1wt%的ZB时复合材料的LOI最高达到29.5%,比纯SRF提高了11.3%;最大烟密度(MSD)和烟密度等级(SDR)较纯SRF分别降低了32.9%、34.1%,延缓了SRF复合材料的热分解进程,残炭量提高;2wt%OMMT/1wt%ZB/SRF复合材料的活化能在热解后期明显提高,说明OMMT和ZB复配可以有效协同提高SRF复合材料的阻燃抑烟性能,阻燃作用主要体现在热解第2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蒙脱土 硼酸锌 阻燃 硅橡胶泡沫 热动力学
下载PDF
SiC聚合物前驱体和Zn粉复合对Al_(2)O_(3)-C不烧滑板材料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梁保青 张志峰 +4 位作者 王全喜 尚俊利 李宏宇 赵臣瑞 赵悦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7-142,共6页
为提高Al_(2)O_(3)-C不烧滑板材料的中低温强度,首先将质量比为1∶0.15∶2.7∶0.03的蔗糖、六水合硝酸镍、正硅酸乙酯、草酸水溶液依次添加至乙醇水溶液中,经110℃干燥18 h后得到SiC聚合物前驱体,然后以板状刚玉、α-Al_(2)O_(3)微粉、... 为提高Al_(2)O_(3)-C不烧滑板材料的中低温强度,首先将质量比为1∶0.15∶2.7∶0.03的蔗糖、六水合硝酸镍、正硅酸乙酯、草酸水溶液依次添加至乙醇水溶液中,经110℃干燥18 h后得到SiC聚合物前驱体,然后以板状刚玉、α-Al_(2)O_(3)微粉、鳞片石墨为主要原料,复合添加SiC聚合物前驱体和Zn粉,在150 MPa下压制成150 mm×25 mm×25 mm的坯体试样,经180℃固化24 h后,在埋碳条件下经600、800、1000、1200和1400℃热处理3 h。研究了SiC聚合物前驱体和Zn粉复合添加对Al_(2)O_(3)-C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iC聚合物前驱体和Zn粉的最佳添加量(w)分别为4.5%和1.5%,此时Al_(2)O_(3)-C材料综合性能最优。低温时Zn粉熔融,在材料体系中形成金属结合相;中温时SiC聚合物前驱体发生热解反应及Zn粉气化的催化作用,使体系形成SiC纤维结合相;二者共同作用,赋予Al_(2)O_(3)-C不烧滑板材料较高的中低温强度,克服了现有材料使用过程中因强度过低导致的失效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_(2)O_(3)-C不烧滑板材料 SiC聚合物前驱体 Zn粉 强度 显微结构
下载PDF
硅锌肥及其施用方式对南粳46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魏晓东 宋雪梅 +7 位作者 赵凌 赵庆勇 陈涛 路凯 朱镇 黄胜东 王才林 张亚东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95-306,共12页
【目的】比较硅锌肥及其施用方式对南粳46稻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调优栽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优良食味粳稻品种南粳46为材料,倒4叶期土壤追施和孕穗期(抽穗前5~7 d)叶面喷施硅肥和锌肥,设置土壤追施硅肥(Si-B)、土壤追施锌肥(Zn... 【目的】比较硅锌肥及其施用方式对南粳46稻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调优栽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优良食味粳稻品种南粳46为材料,倒4叶期土壤追施和孕穗期(抽穗前5~7 d)叶面喷施硅肥和锌肥,设置土壤追施硅肥(Si-B)、土壤追施锌肥(Zn-B)、土壤追施硅肥+叶面喷施硅肥(Si-B+Si-L)、土壤追施锌肥+叶面喷施锌肥(Zn-B+Zn-L)、土壤追施硅肥+土壤追施锌肥(Si-B+Zn-B)、叶面喷施硅肥(Si-L)、叶面喷施锌肥(Zn-L)、叶面喷施硅肥+叶面喷施锌肥(Si-L+Zn-L)8个处理,以不施硅锌肥(CK)为对照,调查分析不同处理对南粳46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加工品质、外观品质、食味品质和香味物质2-乙酰-1-吡咯啉(2-AP)含量的影响。【结果】施用硅锌肥对南粳46均有明显的增产作用,增幅为0.8%~11.9%,增产的原因主要是增加了每穗粒数和千粒重,而对穗数和结实率没有明显影响。施用硅肥使糙米率和精米率下降,施用锌肥则使糙米率和精米率增加,施用硅肥和锌肥都可使整精米率提高,施用锌肥提高整精米率的效果比施用硅肥更明显。硅锌肥对直链淀粉含量和RVA特征值的影响随处理不同而异,但施用硅锌肥可以提高崩解值,降低消减值,使胶稠度显著增加,食味值明显提高,稻米2-AP含量显著增加,香味明显变浓。【结论】倒4叶期土壤追施硅肥与孕穗期叶面喷施锌肥相结合,既可增加南粳46的产量,又能提高整精米率和食味品质,增加香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硅肥 锌肥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铝锌硅合金镀层的耐热性研究
6
作者 李积鹏 宁培栋 +1 位作者 刘小华 姚莹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1-27,共7页
为了解决铝锌硅合金镀层在不同环境中的极限使用温度,研究镀层的耐热性,在200~500℃保温不同时间后,观察表面外观形貌变化,采用SEM和EDS分析镀层截面组织演变和元素成分变化规律。研究表明:铝锌硅合金镀层板在不超过300℃环境中,可以长... 为了解决铝锌硅合金镀层在不同环境中的极限使用温度,研究镀层的耐热性,在200~500℃保温不同时间后,观察表面外观形貌变化,采用SEM和EDS分析镀层截面组织演变和元素成分变化规律。研究表明:铝锌硅合金镀层板在不超过300℃环境中,可以长期使用,镀层组织无明显变化,可以保证镀层的耐腐蚀性能;使用环境温度超过300℃后,铝锌硅合金镀层中的Fe含量直线上升,形成Al-Zn-Fe金属化合物,镀层组织合金化,表面裂纹、鼓泡明显,导致镀层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锌硅合金镀层 耐热性 原子扩散 镀层合金化
下载PDF
机器人轮带磨削的重力补偿设计及加工工艺(特邀)
7
作者 彭纪有 郭兵 +4 位作者 王士辉 聂华海 孟变变 赵清亮 赵欢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2,共12页
机器人辅助轮带磨削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控制光学成形技术的确定性加工方法,具有成本低、柔性好、智能程度高且操作空间大的优点,因此机器人辅助轮带磨削作为一种较低成本的高精度、多自由度加工方法逐渐受到关注。文中介绍了所设计的机器... 机器人辅助轮带磨削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控制光学成形技术的确定性加工方法,具有成本低、柔性好、智能程度高且操作空间大的优点,因此机器人辅助轮带磨削作为一种较低成本的高精度、多自由度加工方法逐渐受到关注。文中介绍了所设计的机器人辅助轮带磨削系统结构及其加工原理,装置通过气动系统进行输出压力的柔顺控制。研究了任意加工姿态下机器人辅助轮带磨削中的恒力加载问题,分析了轮带磨削工具悬臂组件重力分量对其末端输出接触力的影响,建立了末端执行器的重力分量模型,并提出了基于姿态传感器的重力补偿控制方法,能够实现0~63 N范围内的恒力控制,并且最大压力波动小于1.82%,重力补偿系统的响应时间小于300 ms,实现了轮带磨削工具在任意姿态下的恒力加载。最后,根据Hertz接触理论和Preston方程完成了磨削工具在工件接触区域内的压强分布和速度分布分析,建立了轮带磨削工具的去除函数模型,并对碳化硅曲面与硫化锌非球面进行修形磨削实验,验证了装置加工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辅助加工 轮带磨削 重力补偿 去除函数 碳化硅曲面 硫化锌非球面
原文传递
高硅低杂锌资源冶炼工艺的研究及应用
8
作者 张存 刘冰冰 季常青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6-33,共8页
新疆某新建锌冶炼厂使用的原料锌精矿具有含硅高及其他杂质低的特点,由于高硅矿在锌冶炼火法系统会产生焙烧炉烧结、回转窑结圈,在湿法系统导致浸出后固液难以分离等情况,将严重影响生产系统的正常运行。基于此,分析和研究硅的存在形态... 新疆某新建锌冶炼厂使用的原料锌精矿具有含硅高及其他杂质低的特点,由于高硅矿在锌冶炼火法系统会产生焙烧炉烧结、回转窑结圈,在湿法系统导致浸出后固液难以分离等情况,将严重影响生产系统的正常运行。基于此,分析和研究硅的存在形态、冶金行为及对锌冶炼各系统的影响,考察硅对锌冶炼不同阶段(焙烧、制酸、浸出、回转窑处理)的影响及控制措施。结果表明:通过控制焙烧温度880±20℃,回转窑炉料硅钙比4∶1,浸出酸浸终点pH值0.5~1.5,并利用中浸和酸浸上清液对相应反应后液稀释1倍等措施,可防止回转窑窑尾结圈,保证冶炼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并将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精矿 冶炼 回转窑 控制措施 浸出 焙烧
下载PDF
EDTA返滴定法测定锌铝硅类合金中铝量的研究
9
作者 李合庆 孙莹 《有色矿冶》 2023年第1期60-62,66,共4页
国家标准(GB/T12689.1-2010)——锌及锌合金中铝量的测定中,方法3是采用EDTA返滴定法,分析上限仅为30%,而锌铝硅类合金中铝含量在50%~70%之间,且硅元素含量较高,样品分解方式等都与标准分析方法有很大的不同,造成产品分析时无标准分析... 国家标准(GB/T12689.1-2010)——锌及锌合金中铝量的测定中,方法3是采用EDTA返滴定法,分析上限仅为30%,而锌铝硅类合金中铝含量在50%~70%之间,且硅元素含量较高,样品分解方式等都与标准分析方法有很大的不同,造成产品分析时无标准分析方法可执行。本方法通过对样品溶解方法试验研究,并通过一系列实验数据,对铝量的分析上限扩展获得了满意的结果。相对标准偏差为0.35%~0.53%之间,加标回收率在99.85%~100.17%之间,效果良好,能够准确测定锌铝硅类合金中铝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铝硅类合金 样品分解
下载PDF
氨丙基辛基硅树脂改性硼酸锌在有机硅密封胶中的应用探究
10
作者 叶世明 朱晓雨 +2 位作者 王萌迪 张建 曾庆铭 《有机硅材料》 CAS 2023年第3期16-20,共5页
采用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与辛基三甲氧基硅烷制得氨丙基辛基硅树脂,并将其用于粉体表面处理制得改性硼酸锌。以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为基础聚合物、活性纳米碳酸钙为补强填料、添加阻燃剂、交联剂、增粘剂、催化剂等制得有机硅... 采用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与辛基三甲氧基硅烷制得氨丙基辛基硅树脂,并将其用于粉体表面处理制得改性硼酸锌。以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为基础聚合物、活性纳米碳酸钙为补强填料、添加阻燃剂、交联剂、增粘剂、催化剂等制得有机硅密封胶。研究了氨丙基辛基硅树脂对硼酸锌表面性能的影响,以及阻燃体系对有机硅密封胶阻燃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氨丙基辛基硅树脂改性后的硼酸锌活化度大幅提高,吸油量降低,在有机聚合物体系中的分散性提高。当阻燃体系采用20份氢氧化铝与20份改性硼酸锌的复配物时,有机硅密封胶综合性能良好,垂直燃烧等级为FV-0级,拉伸强度为1.18 MPa,拉断伸长率为478%,挤出性为14.8 g/min,粘接强度为1.52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硼酸锌 阻燃有机硅密封胶 氢氧化铝 氨丙基辛基硅树脂
下载PDF
湿法炼锌系统生产实践浅析
11
作者 赵红梅 符世继 叶春香 《世界有色金属》 2023年第16期8-10,共3页
本文结合湿法炼锌系统的生产实际,针对流程中杂质氟氯、钙镁等的富集,硫酸锌溶液净化喷吹锌粉生产实践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处理高硅原料存在的问题,以及在面临这一系列问题所采取的改进措施等进行了归纳总结和简要分析。
关键词 常规湿法炼锌杂质富集 喷吹锌粉 高硅原料
下载PDF
硅处理对镉锌胁迫下水稻产量及植株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9
12
作者 张翠翠 常介田 +1 位作者 高素玲 赵全志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36-941,共6页
以郑稻18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镉(Cd)、锌(Zn)污染胁迫和硅(Si)处理对水稻产量、不同生育时期植株生理特性的影响,从而揭示硅缓解Cd、Zn胁迫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水稻植株受到Cd、Zn毒害时,不同生育期植株生物量、产量、叶片叶绿... 以郑稻18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镉(Cd)、锌(Zn)污染胁迫和硅(Si)处理对水稻产量、不同生育时期植株生理特性的影响,从而揭示硅缓解Cd、Zn胁迫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水稻植株受到Cd、Zn毒害时,不同生育期植株生物量、产量、叶片叶绿素含量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显著下降,而叶片质膜透性、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过氧化物(POD)活性显著增加。施硅处理显著提高水稻植株对重金属的抗性,主要反映在植株生物量显著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显著上升,而叶片质膜透性、MDA含量、POD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降低,产量显著增加,说明硅缓解植株体内重金属毒害的代谢机制与其对抗氧化酶系统的调控作用及作物抗性的提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幼苗 生理
下载PDF
铝锌硅热浸镀液的侵蚀性及镀层结构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吕家舜 李锋 +2 位作者 文伟 张清辉 徐伟军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67-68,74,共3页
为了解热浸镀铝锌硅钢板的耐蚀机制,通过试验考察了普通低碳冷轧钢板在600℃的铝锌硅(55%Al43.4%Zn1.6%Si)热浸镀液中的失重减薄规律,利用扫描电镜及能谱仪对镀层的微观结构及微区成分进行了分析,并利用X射线物相分析技术对合金层进行... 为了解热浸镀铝锌硅钢板的耐蚀机制,通过试验考察了普通低碳冷轧钢板在600℃的铝锌硅(55%Al43.4%Zn1.6%Si)热浸镀液中的失重减薄规律,利用扫描电镜及能谱仪对镀层的微观结构及微区成分进行了分析,并利用X射线物相分析技术对合金层进行了物相分析。结果表明:钢板在镀液中的质量损失与浸镀时间大致呈线性关系;镀层主要由富铝的树枝晶、树枝晶间的铝锌共晶、针状富硅相以及合金层4个部分组成,这种独特的结构决定了铝锌硅镀层钢板具有优良的防腐蚀、耐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钢 热浸镀层 铝锌硅 性能 镀液 侵蚀性
下载PDF
高速Zn-SiO_2复合电镀 被引量:5
14
作者 吴继勋 张海冬 +2 位作者 李丽华 卢燕平 孟惠民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476-480,共5页
在实验室高速电镀装置上,研究了镀液中SiO2加入量、阴极电流密度对镀层中SiO2含量及镀层表面形貌、组织结构的影响,确定了理想的SiO2加入范围和阴极电流密度。
关键词 高速镀 二氧化硅 显微结构 电镀
下载PDF
ICP-AES法测定镀铝锌(锌铝)合金彩涂板镀层中的铝锌硅镁镧铈 被引量:7
15
作者 金献忠 丘寅 黄宗平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65-68,共4页
采用控温加热法退除涂层,用100g LNaOH溶液溶解镀层,研究了共存元素间干扰和酸度效应,建立了ICP AES法测定镀铝锌(锌铝)合金彩涂板镀层中Al、Zn、Si、Mg、La、Ce的方法,检出限(3σ)分别为19.8、2.4、6.3、0.3、4.6、7.6ng mL,相对标准... 采用控温加热法退除涂层,用100g LNaOH溶液溶解镀层,研究了共存元素间干扰和酸度效应,建立了ICP AES法测定镀铝锌(锌铝)合金彩涂板镀层中Al、Zn、Si、Mg、La、Ce的方法,检出限(3σ)分别为19.8、2.4、6.3、0.3、4.6、7.6ng mL,相对标准偏差为0.2%~0.6%,回收率为99.3%~10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彩涂板 合金镀层
下载PDF
白酒丢糟制备活性炭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蒋宏 潘帅路 +2 位作者 张良 张宿义 胡承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7-80,共4页
丢糟经碱处理后,用ZnCl2活化生产活性炭。考察了料液比、ZnCl2浓度、活化时间、活化温度对活性炭吸附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综合考虑了活性炭的吸附效果和产量,确定了较好的质量和产量的生产条件。
关键词 活性炭 酒糟 ZNCL2 脱硅
下载PDF
水性环氧富锌防腐涂料的研制 被引量:9
17
作者 陈永福 钟军 王琴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0-93,共4页
研制了一种以自乳化环氧树脂和水性胺类固化剂为基料,以锌粉、胺硅烷偶联剂等为填料和助剂的水性环氧富锌防腐涂料,并对涂层耐盐雾性、耐盐水性、耐酸碱性、不挥发物含量进行了测试。研究表明,该防腐涂料不挥发物含量高达90%以上,基本... 研制了一种以自乳化环氧树脂和水性胺类固化剂为基料,以锌粉、胺硅烷偶联剂等为填料和助剂的水性环氧富锌防腐涂料,并对涂层耐盐雾性、耐盐水性、耐酸碱性、不挥发物含量进行了测试。研究表明,该防腐涂料不挥发物含量高达90%以上,基本无溶剂挥发,环保性好,而且防腐性能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 环氧树脂 锌粉 硅烷 腐蚀
下载PDF
白酒丢糟制备活性炭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蒋宏 陈远钊 +2 位作者 张良 张宿义 胡承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97-99,101,共4页
利用丢糟,经碱处理后,用氯化锌活化生产活性炭。考察了料液比、ZnCl2浓度、活化时间、活化温度对活性炭吸附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综合考虑了活性炭的吸附效果和产量,确定了较好的质量和产量的生产条件。
关键词 综合利用 制备活性炭 酒糟 氯化锌 脱硅
下载PDF
硅衬底硫化锌薄膜发光器件的研制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松岩 曾明刚 +4 位作者 王水菊 陈谋智 蔡加法 林爱清 邓彩玲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23-726,共4页
用双舟热蒸发技术在硅衬底上制备硫化锌电致发光薄膜,用XRD、XPS技术和电致发光谱分析技术,研究该薄膜的微结构与发光特性.发现硅衬底上硫化锌薄膜与硫化锌粉末在晶体结构上存在差异,掺入的稀土元素铒呈三价,电致发光谱为Er3+的发光谱线... 用双舟热蒸发技术在硅衬底上制备硫化锌电致发光薄膜,用XRD、XPS技术和电致发光谱分析技术,研究该薄膜的微结构与发光特性.发现硅衬底上硫化锌薄膜与硫化锌粉末在晶体结构上存在差异,掺入的稀土元素铒呈三价,电致发光谱为Er3+的发光谱线,硅衬底硫化锌发光薄膜器件可与硅器件工艺兼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衬底 硫化锌薄膜 发光器件 双舟热蒸发技术 电致发光谱 半导体发光材料
下载PDF
硅锌硼配施对红壤区双季稻产量和群体发育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杨秀霞 燕辉 +4 位作者 陈仁辉 王文姿 况家瑛 商庆银 周春火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1-128,共8页
水稻是典型的喜锌、喜硅和低度需硼作物,而我国红壤区土壤中硅、硼、锌等主要中微量元素含量普遍偏低,施用硅、锌、硼对水稻生产存在重大影响。以早稻品种中嘉早17和晚稻品种H优518为试验材料,研究硅、锌、硼配施对红壤区双季稻产量和... 水稻是典型的喜锌、喜硅和低度需硼作物,而我国红壤区土壤中硅、硼、锌等主要中微量元素含量普遍偏低,施用硅、锌、硼对水稻生产存在重大影响。以早稻品种中嘉早17和晚稻品种H优518为试验材料,研究硅、锌、硼配施对红壤区双季稻产量和群体发育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处理相比,早稻季Si+Zn和Si+Zn+B处理产量分别显著增加8.6%和12.6%,晚稻季仅Si+Zn+B处理产量显著增加10.6%;早稻季Si+Zn+B处理有效穗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均显著高于CK处理(P<0.05),晚稻季仅Si+Zn和Si+Zn+B处理有效穗数显著增加;早稻和晚稻群体总颖花量与产量之间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P<0.001)。与CK处理相比,增施硅、锌、硼后各生育期分蘖数、叶面积指数、SPAD值、生物量积累均有增加的趋势,其中Si+Zn+B处理增加幅度最大。除早稻季Si处理外,早稻季和晚稻季增施硅、锌、硼肥后各处理地上部群体氮素吸收总量均显著高于对照,且Si+Zn+B处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因此,在红壤区双季稻生产中应重视硅、锌、硼等中微量元素的平衡施用,尤其是温度条件较低的早稻季更应重视这些元素的施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季稻 硅肥 锌肥 硼肥 产量 群体发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