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制备氢氧化锆及其氧化锆含量和氧化钠含量的影响因素探究
1
作者 吴江 杨丽莎 +1 位作者 邱才华 刘国栋 《湖南有色金属》 CAS 2024年第1期68-72,共5页
将氧氯化锆和氢氧化钠作为原料采用直接沉淀法制备40%氢氧化锆,其中氢氧化锆氧化锆含量与氢氧化钠溶液浓度、氧氯化锆投料时间、氢氧化钠溶液温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密切相关。氢氧化锆中氧化钠含量与m_(氢氧化钠/氧氯化锆、洗涤情况... 将氧氯化锆和氢氧化钠作为原料采用直接沉淀法制备40%氢氧化锆,其中氢氧化锆氧化锆含量与氢氧化钠溶液浓度、氧氯化锆投料时间、氢氧化钠溶液温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密切相关。氢氧化锆中氧化钠含量与m_(氢氧化钠/氧氯化锆、洗涤情况)、反应温度密切相关,与反应时间无明显相关性。制备40%氢氧化锆氧化锆含量最佳条件为:氢氧化钠溶液浓度为32%,m_(氢氧化钠/氧氯化锆)为1.6倍,氧氯化锆投料时间为1min,氢氧化钠溶液温度为10℃,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2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锆含量 氧化钠含量 碱浓度 投料时间 氢氧化钠温度 反应温度 反应时间
下载PDF
氧化锆生产过程中放射性核素的迁移和辐射影响探讨
2
作者 胡燕 赵奎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3-158,共6页
通过对安徽某企业氧化锆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原料、产品及周边环境气溶胶中放射性核素含量进行调查研究,掌握了氧化锆生产过程中放射性核素的迁移途径以及对周边环境的辐射影响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原料中的放射性核素在生产过程中主要迁移... 通过对安徽某企业氧化锆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原料、产品及周边环境气溶胶中放射性核素含量进行调查研究,掌握了氧化锆生产过程中放射性核素的迁移途径以及对周边环境的辐射影响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原料中的放射性核素在生产过程中主要迁移至硅粉中,迁移至其他产品中的放射性核素份额较小;对周围公众的主要影响途径为吸入含放射性核素粉尘产生的内照射,所占份额约为99%。该研究结果为此类伴生放射性矿企业的辐射安全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为辐射监管部门的监管和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锆 放射性核素含量 迁移 内照射
下载PDF
锅炉烟气氧含量测量技术的优化分析研究
3
作者 张健 《山西化工》 2023年第3期67-69,共3页
目前锅炉厂多数采用氧化锆传感器来测量烟气含氧量,其长时间使用会导致堵塞,使检测精度下降。而采用PSO-LSSVM算法建立软测量模型,通过利用现有锅炉DCS系统,建立烟气含氧量软测量系统,并通过OPC技术完成Win CC和MATLAB数据的实时互换,... 目前锅炉厂多数采用氧化锆传感器来测量烟气含氧量,其长时间使用会导致堵塞,使检测精度下降。而采用PSO-LSSVM算法建立软测量模型,通过利用现有锅炉DCS系统,建立烟气含氧量软测量系统,并通过OPC技术完成Win CC和MATLAB数据的实时互换,实现烟气氧含量的在线检测。实践应用表明,实测值和软测量值的绝对误差仅在0.01~0.025范围内波动,有利于及时修整现场氧化锆传感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锆传感器 PSO-LSSVM算法 软测量 烟气含氧量
下载PDF
氧化锆陶瓷应力诱导相变增韧机理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李翔 张秀香 +2 位作者 戴姣燕 徐金富 张修庆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03-406,416,共5页
利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SPS)制备了Y-TZP氧化锆陶瓷,研究了Y-TZP氧化锆陶瓷应力诱导相变增韧机理。结果表明:氧化锆陶瓷晶粒尺寸大于临界相变尺寸时,t相会自发转化为m相,降低断裂韧性;当晶粒尺寸小于临界相变尺寸时,介稳t相可在应力诱... 利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SPS)制备了Y-TZP氧化锆陶瓷,研究了Y-TZP氧化锆陶瓷应力诱导相变增韧机理。结果表明:氧化锆陶瓷晶粒尺寸大于临界相变尺寸时,t相会自发转化为m相,降低断裂韧性;当晶粒尺寸小于临界相变尺寸时,介稳t相可在应力诱导下可以发生t相向m相转变,且晶粒尺寸越大,相变量越大,提高材料的断裂韧性。晶粒尺寸是影响应力诱导相变量的主要因素,两者呈近似线性递增关系;随着晶粒尺寸的增加,断裂韧性先减后增,近似呈抛物线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锆 应力诱导相变量 断裂韧性 晶粒尺寸 放电等离子烧结
下载PDF
烟气含氧量软测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李健 张彬文 《自动化仪表》 CAS 2016年第6期83-85,共3页
针对火电厂烟气含氧量测量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了氧化锆氧分析器运行中的主要影响因素。软测量技术为烟气含氧量提供了新的测量手段。给出了常见的烟气含氧量软测量建模方法,并且重点分析了软测量建模过程中辅助变量的选取与处理... 针对火电厂烟气含氧量测量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了氧化锆氧分析器运行中的主要影响因素。软测量技术为烟气含氧量提供了新的测量手段。给出了常见的烟气含氧量软测量建模方法,并且重点分析了软测量建模过程中辅助变量的选取与处理、样本的选择与处理、主导变量的校准以及模型的更新校正等关键技术。分析表明,尽管软测量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动态响应速度,但是现有的研究并不能完全解决直接测量结果误差大、滞后等问题。由于软测量模型以硬件测量作为参考,因此应首先考虑从硬件方面提升测量的精准度和响应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电厂 烟气含氧量 氧化锆 软测量 传感器 辅助变量 样本选择 模型校正
下载PDF
氧化锆测氧仪在锅炉节能控制中的应用
6
作者 任玉珍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9-10,共2页
采用氧化锆测氧仪连续测定锅炉烟气中的氧含量,据此控制燃烧时的空燃比,以实现合理燃烧、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的目的。
关键词 氧化锆 氧含量 锅炉 节能
下载PDF
ZrO2含量对镁锆不烧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李纪伟 周宁生 +2 位作者 白宏宇 张三华 于仁红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15,共6页
以w(MgO)=97%的电熔镁砂和W(ZrO2)=14.33%的预合成电熔镁锆料为原料,以酚醛树脂为结合剂,用400t摩擦压砖机机压成型制备了w(ZrO2)分别为0、2%、4%、6%和8%的镁锆不烧砖,研究了ZrO2含量对镁锆不烧砖的常温性能、高温强... 以w(MgO)=97%的电熔镁砂和W(ZrO2)=14.33%的预合成电熔镁锆料为原料,以酚醛树脂为结合剂,用400t摩擦压砖机机压成型制备了w(ZrO2)分别为0、2%、4%、6%和8%的镁锆不烧砖,研究了ZrO2含量对镁锆不烧砖的常温性能、高温强度、抗热震性的影响,同时还重点研究了其抗渣性能(采用回转抗渣法,渣为碱度3.6的精炼炉渣,侵蚀温度1650℃),并借助SEM和EDAX分析了部分抗渣后试样的显微结构。结果表明:(1)随着引入的ZrO2含量提高,镁锆不烧砖的常温力学性能总体呈上升趋势,w(ZrO2)由0增加到8%时,1600℃3h处理后镁锆不烧砖的高温抗折强度(1500℃下)从0.5MPa提高到2MPa。(2)引入的ZrO2改善了不烧砖的抗热震性,w(ZrO2)由0增加到8%时,试样经1000℃风冷1次后的抗折强度保持率由20%提高至70%以上。(3)ZrO2的引入可以改善镁质材料的抗渣渗透性,尤其是电熔镁锆合成料以细粉形式引入时效果更佳;但ZrO2的引入又对抗渣侵蚀性有所不利,尤其是引入w(ZrO2)达6%~8%时,会造成主晶相方镁石和c—ZrO2的热膨胀不匹配效应加剧,使材料产生较大裂纹甚至剥落,导致抗渣渗透性随之恶化。当引入的w(ZrO2)≤4%时,材料以侵蚀损毁为主,蚀损深度约12mm;而w(ZrO2)〉4%时,以渗透和剥落损毁为主,最高蚀损深度达到30mm左右。因此,综合考虑,镁锆不烧砖中ZrO2含量以4%(质量分数)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熔镁锆合成料 镁锆不烧砖 ZrO2含量 抗热震性 抗渣性
下载PDF
固体超强酸催化异丁苯酰基化反应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乔志强 吕志果 陈强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4年第8期1365-1368,共4页
制备了SO42-/ZrO2、SO42-/TiO2等一系列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并将催化剂用于以异丁苯和氯代丙酰氯为原料催化合成布洛芬中间体——对异丁基氯代苯丙酮,其中SO42-/ZrO2型固体超强酸的催化活性最高。引入一定量的氧化铝对SO42-/ZrO2固体超强... 制备了SO42-/ZrO2、SO42-/TiO2等一系列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并将催化剂用于以异丁苯和氯代丙酰氯为原料催化合成布洛芬中间体——对异丁基氯代苯丙酮,其中SO42-/ZrO2型固体超强酸的催化活性最高。引入一定量的氧化铝对SO42-/ZrO2固体超强酸进行改性,探讨了Al引入量的不同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并采用XRD、BET等方法对改性后的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Al的引入不仅增加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而且使活性四方相ZrO2更加稳定。当Al摩尔掺杂量为4%时制得的SO42-/ZrO2-Al2O3催化剂活性最高,且具有较好的重复使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超强酸 SO42- ZRO2 AL含量
下载PDF
烟气含氧量测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健 张彬文 《仪器仪表用户》 2016年第2期11-12,21,共3页
针对氧化锆分析仪测量烟气含氧量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了其测量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给出了常见的软测量建模方法以及流程图,并且重点分析了软测量建模过程中辅助变量选取、辅助变量建模与主导变量校正、样本选择以及模型校正等... 针对氧化锆分析仪测量烟气含氧量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了其测量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给出了常见的软测量建模方法以及流程图,并且重点分析了软测量建模过程中辅助变量选取、辅助变量建模与主导变量校正、样本选择以及模型校正等关键技术。分析表明,尽管软测量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动态响应速度,但是现有的研究并不能完全解决直接测量结果误差大、滞后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气含氧量 氧化锆 软测量 辅助变量 样本选择
下载PDF
ZrO_2陶瓷坯体的凝胶注模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莎莎 李林 +2 位作者 敖雯青 贺智勇 彭小艳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63-466,共4页
为了能以凝胶注模成型技术制备出成品率较高且性能优良的ZrO_2发热元件,有必要研究凝胶注模工艺对ZrO_2陶瓷坯体性能的影响。因此,以d50=3. 221μm的Y_2O_3稳定ZrO_2粉(YSZ粉)为原料制备ZrO_2料浆,研究引发剂APS用量(体积分数分别是0. 5... 为了能以凝胶注模成型技术制备出成品率较高且性能优良的ZrO_2发热元件,有必要研究凝胶注模工艺对ZrO_2陶瓷坯体性能的影响。因此,以d50=3. 221μm的Y_2O_3稳定ZrO_2粉(YSZ粉)为原料制备ZrO_2料浆,研究引发剂APS用量(体积分数分别是0. 5%、0. 7%和0. 9%)、催化剂TEMED用量(体积分数分别是0. 3%、0. 5%、0. 7%和0. 9%)和固化温度(分别是30、40、50和60℃)对料浆固化时间的影响,料浆固含量(体积分数分别为50%、51%、52%、53%和54%)对坯体干燥收缩率、体积密度和抗弯强度的影响,以及脱泡时间(分别为5、10、15和20 min)对坯体体积密度的影响,并从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适宜的凝胶注模工艺。结果表明:随着料浆固含量的增大,坯体的干燥收缩率减小,体积密度增大,但抗弯强度却逐渐降低;通过控制引发剂APS用量为0. 7%(φ)、催化剂TEMED用量为0. 5%(φ)、固化温度为50℃、脱泡时间为15 min等工艺因素,在料浆固含量为54%(φ)时可以制备出体积密度为4. 01 g·cm-3、常温耐压强度为29. 2 MPa的氧化锆坯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注模工艺 氧化锆 陶瓷坯体 固含量 抗弯强度 体积密度
下载PDF
基于氧化锆传感器的氧含量校正及接口电路设计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斌 董泽 《传感器世界》 2011年第8期30-33,5,共4页
通过对氧含量测量的现实意义的探讨,以及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氧化锆传感器相关原理的研究,介绍了一种对由氧化锆传感器测得的电压信号进行一系列数据处理,除去误差影响,计算出所需要的待测气体准确的氧体积含量步骤的方法,最后给出传感器... 通过对氧含量测量的现实意义的探讨,以及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氧化锆传感器相关原理的研究,介绍了一种对由氧化锆传感器测得的电压信号进行一系列数据处理,除去误差影响,计算出所需要的待测气体准确的氧体积含量步骤的方法,最后给出传感器与MCU接口电路的硬件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锆传感器 接口电路设计 氧含量 校正 数据处理 电压信号 误差影响 体积含量
下载PDF
颗粒级配和分散剂对ZrO2浆料流变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姜欣 李泉 +3 位作者 张宏浩 王刚 刘国齐 付建莹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69-271,共3页
为了制备高固含量、低黏度的ZrO2悬浮料浆,采用平均粒径分别为21.77、11.40和1.96μm的ZrO2粉体为原料,研究了平均粒径为21.77、11.40和1.96μm的ZrO2粉体的配比(质量比分别为8 1 1、7 1 2、6 2 2、5 2 3、4 2 4、3 3 4)、分散剂(六偏... 为了制备高固含量、低黏度的ZrO2悬浮料浆,采用平均粒径分别为21.77、11.40和1.96μm的ZrO2粉体为原料,研究了平均粒径为21.77、11.40和1.96μm的ZrO2粉体的配比(质量比分别为8 1 1、7 1 2、6 2 2、5 2 3、4 2 4、3 3 4)、分散剂(六偏磷酸钠(SHMP)、聚乙二醇600(PEG600)、聚丙烯酰胺(PAM))和固含量(质量分数分别为70%、75%、80%、85%、90%、95%)对ZrO2料浆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平均粒径分别为21.77、11.40和1.96μm的ZrO2粉体的质量比为5 2 3时,其混合粉料的堆积接近Lisa理论模型,料浆黏度最低;与六偏磷酸钠(SHMP)和聚乙二醇600(PEG600)相比,阴离子型聚电解质的聚丙烯酰胺的分散效果最佳;随着固含量的增加,料浆的黏度逐渐增大,最佳固含量为90%(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O2 颗粒级配 分散剂 固含量 流变性
下载PDF
化学机械抛光工艺参数对氧化锆陶瓷抛光速率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光灵 刘卫丽 +3 位作者 刘宇翔 孔慧 霍军朝 宋志棠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66-271,共6页
目的探究SiO_2磨料固含量、抛光垫和下压力等工艺参数对氧化锆陶瓷化学机械抛光速率的影响和作用机理。方法采用粒径为80 nm的钠型稳定型硅溶胶,氢氧化钠溶液作为pH调节剂,将硅溶胶pH调至为10。通过CP-4抛光设备进行氧化锆陶瓷抛光实验... 目的探究SiO_2磨料固含量、抛光垫和下压力等工艺参数对氧化锆陶瓷化学机械抛光速率的影响和作用机理。方法采用粒径为80 nm的钠型稳定型硅溶胶,氢氧化钠溶液作为pH调节剂,将硅溶胶pH调至为10。通过CP-4抛光设备进行氧化锆陶瓷抛光实验及摩擦系数采集,采用黏度测试仪测试不同固含量硅溶胶的黏度,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SUBA系列两种抛光垫的微观结构。结果硅溶胶固含量为37%时,抛光速率最快,达到54.3 nm/min,此时摩擦系数最小,为0.1501。随着固含量的增加,摩擦系数小幅增加,并稳定在0.1540附近。硅溶胶固含量高于37%的抛光机制是流体力学作用的结果,固含量低于37%的抛光机制是流体力学和机械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扫描电镜下观察发现,SUBA800抛光垫的孔隙尺寸比SUBA600抛光垫的孔隙尺寸小,使用前者的抛光速率快于后者,抛光速率相差10 nm/min。因为孔隙多改变了硅溶胶和抛光垫的接触机制,增大了切应力和摩擦系数,机械作用力加强,从而加快了抛光速率。摩擦系数与下压力没有关系,下压力小于3.5 psi时,抛光速率符合Preston方程。结论对氧化锆陶瓷进行化学机械抛光处理,固含量在37%时,抛光速率最快。SUBA800抛光垫相比SUBA600抛光垫,更适合氧化锆陶瓷抛光。下压力小于3.5 psi时,抛光速率符合Preston方程行为,且摩擦系数和下压力没有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机械抛光 氧化锆陶瓷 SI02 抛光机理 抛光垫 固含量
下载PDF
强碱分离EDTA络合滴定法测定铝锆炭质耐火材料中三氧化二铝 被引量:2
14
作者 晏文慧 李丽萍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24-226,共3页
试验证明,强碱分离EDTA络合滴定法测定铝锆炭质耐火材料中Al2O3时的分离碱度为5%(过加10mlNaOH溶液),在沸水浴中保温5~10min;EDTA络合条件为:煮沸3~5min,在20~70℃下滴定,六次甲基四... 试验证明,强碱分离EDTA络合滴定法测定铝锆炭质耐火材料中Al2O3时的分离碱度为5%(过加10mlNaOH溶液),在沸水浴中保温5~10min;EDTA络合条件为:煮沸3~5min,在20~70℃下滴定,六次甲基四胺缓冲溶液(pH=5.5)加入量为15ml.分析结果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DTA 耐火材料 三氧化二铝 铝锆炭质材料 测定
下载PDF
高粉尘环境下氧含量测量技术 被引量:1
15
作者 曲波 刘国文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 CAS 2019年第4期282-284,共3页
介绍氧化锆氧分析仪的工作原理和构造组成。针对氧化锆氧分析仪在重油催化装置CO锅炉上应用时出现的故障原因进行分析,进而设计了一套预处理吹扫系统。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可有效实现高粉尘、高温烟气环境中氧含量的测量。
关键词 氧含量测量 氧化锆 采样管 高粉尘 烟气预处理系统
下载PDF
钼纤维对氧化锆复相陶瓷性能影响研究
16
作者 张立保 张建华 +1 位作者 苑希平 王凯强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5-29,共5页
研究了钼纤维含量对钼纤维-氧化锆复相陶瓷性能的影响。以单斜相为主的氧化锆粉料和钼纤维为主要原料,配以氧化钇和氧化钙为辅料,改变钼纤维的含量,通过球磨、造粒等工艺制得复相陶瓷粉料,将造粒粉料干压制成试样,在1550℃温度下保温5 ... 研究了钼纤维含量对钼纤维-氧化锆复相陶瓷性能的影响。以单斜相为主的氧化锆粉料和钼纤维为主要原料,配以氧化钇和氧化钙为辅料,改变钼纤维的含量,通过球磨、造粒等工艺制得复相陶瓷粉料,将造粒粉料干压制成试样,在1550℃温度下保温5 h烧成并测定其性能。结果表明:当钼纤维含量占复合陶瓷试样总质量的2%时,在适当的烧结温度下,复合陶瓷试样力学性能和抗热震性能达到最佳,试样的体积密度为5.49 g/cm^3,显气孔率为6.20%,抗弯强度为380 MPa,既可以保证足够的界面结合力,同时也能避免纤维结团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锆复相陶瓷 钼纤维含量 热力学性能 微观形貌分析
原文传递
氧化锆氧量分析仪常见故障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亚芬 《价值工程》 2017年第1期149-151,共3页
本文重点阐述氧化锆氧量分析仪的工作原理,简要分析了氧化锆氧量分析仪常见故障的原因分析、判断与排除,简要介绍了误操作引起的故障,并针对这些故障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和防范措施。
关键词 氧化锆氧量分析仪 氧量 氧化锆探头
下载PDF
氧化锆陶瓷微珠浆料的制备 被引量:1
18
作者 石纪军 李飞龙 +2 位作者 杨圳 孙国梁 孙良良 《陶瓷》 CAS 2020年第7期18-23,共6页
笔者以3YSZ(3mol%的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为原料,制备氧化锆陶瓷微珠浆料,研究了pH值、分散剂含量、引发剂含量及加入方式、水浴温度、搅拌转速等因素对浆料性能的影响,使用数码显微镜对陶瓷微珠球形度、粒径等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 笔者以3YSZ(3mol%的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为原料,制备氧化锆陶瓷微珠浆料,研究了pH值、分散剂含量、引发剂含量及加入方式、水浴温度、搅拌转速等因素对浆料性能的影响,使用数码显微镜对陶瓷微珠球形度、粒径等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浆料固相含量为62.5%,分散剂含量为1.5%、m(AM)∶m(APS)=1∶0.2,浆料pH值为10,反应温度55~65℃,搅拌转速200 r/min时可得到致密度高、球形度好、粒径在100~300μm的氧化锆陶瓷微珠生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锆陶瓷微珠 亚毫米 固含量 生坯
下载PDF
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陶瓷的相组成和力学及热学性能的关系
19
作者 苏坚国 《中国建材科技》 1992年第5期9-14,共6页
氧化钇稳定的四方多晶氧化锆(Y-TZP)陶瓷具有优良的常温力学性能和特有的热学性能。作为高温结构陶瓷必需具备优良的高温强度和形状稳定性,因此测定了不同Y_2O_3含量的TZP陶瓷的室温强度、应力和应变,对个别样品测定了高温(1000℃)强度... 氧化钇稳定的四方多晶氧化锆(Y-TZP)陶瓷具有优良的常温力学性能和特有的热学性能。作为高温结构陶瓷必需具备优良的高温强度和形状稳定性,因此测定了不同Y_2O_3含量的TZP陶瓷的室温强度、应力和应变,对个别样品测定了高温(1000℃)强度。用X射线测定了TZP陶瓷的四方相含量。用膨胀仪测定了TZP陶瓷升温和降温过程的热应变和残余变型。并测定了经过热-冷循环后的TZP陶瓷的相组成,观察TZP陶瓷相组成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锆 相组成 陶瓷 力学性质 热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