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6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inflammation influence on corneal surface after frontalis suspension surgery 被引量:2
1
作者 Kang Li Xin-Chun Zhang +2 位作者 Xian-Xian Cai Ya-Dan Quan Rong Lu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2018年第9期1489-1495,共7页
AIM: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frontalis muscle flap suspension on ocular surface by analyzing the clinical features and inflammatory cytokines.METHODS: A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case series. Thirty-one eyes of 25 ... AIM: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frontalis muscle flap suspension on ocular surface by analyzing the clinical features and inflammatory cytokines.METHODS: A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case series. Thirty-one eyes of 25 patients with severe congenital blepharoptosis who underwent frontalis muscle flap suspension surgery with at least 6 mo of follow-up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The main outcome measures were margin reflex distance 1(MRD_1), degree of lagophthalmos, ocular surface disease index(OSDI), fluorescein staining(Fl), tear break-up time(BUT), Schirmer I test, and inflammatory cytokine assay.RESULTS: The degrees of lagophthalmo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fter surgery. The OSDI score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1wk postoperatively and then decreased 4wk after operation. The Fl scores reflected corneal epithelial defects in sixteen patients at early stage postoperatively. The BUT and Schirmer I test values remained stable and did not show change compared to those before surgery. The inflammatory cytokines in conjunctival epithelial cells(including IL-1β, IL-6, IL-8, TNF-α, and IL-17A)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1wk after the surgery(P<0.001), then returned to the normal level at 24wk postoperatively. The levels of inflammatory cytokine IL-1β, IL-6, IL-8, TNF-α, and IL-17A elevated significantly and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OSDI and Fl scores.CONCLUSION: Frontalis muscle flap suspension surgery results in lagophthalmos in early period of post-operation and relieved after months. The elevation of inflammatory cytokines level may participate in the occurrence of corneal epithelial defects at the early postoperative st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genital blepharoptosis frontalis muscle flap suspension corneal epithelial defects INFLAMMATION
原文传递
改良式圆韧带阴道顶端悬吊术配合补中益气汤在阴式子宫全切患者术后预防阴道残端脱垂中的应用
2
作者 陈航娇 刁小兰 朱燕孜 《黑龙江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探究改良式圆韧带阴道顶端悬吊术配合补中益气汤在阴式子宫全切患者术后预防阴道残端脱垂中的应用效果。方法: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行阴式子宫全切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改良式圆韧带阴道顶端悬吊术配合补中益气汤... 目的:探究改良式圆韧带阴道顶端悬吊术配合补中益气汤在阴式子宫全切患者术后预防阴道残端脱垂中的应用效果。方法: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行阴式子宫全切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改良式圆韧带阴道顶端悬吊术配合补中益气汤治疗。两组术后6个月,对比性生活质量、盆底肌肉肌力、压力性尿失禁及阴道顶端脱垂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性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盆底肌肉肌力、压力性尿失禁及阴道顶端脱垂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式圆韧带阴道顶端悬吊术配合补中益气汤能够有效改善行阴式子宫全切术患者的性生活质量,增强盆底肌肉肌力,减轻压力性尿失禁及阴道顶端脱垂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式子宫全切 改良式圆韧带阴道顶端悬吊术 补中益气汤 性生活质量 盆底肌肉肌力 压力性尿失禁 阴道顶端脱垂
下载PDF
THE ROLE OF MUSCLE SPINDLE IN MUSCLE ATROPHY INDUCED BY SIMULATED MICROGRAVITY
3
作者 张红梅 樊小力 周继斌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SCIE CAS 2003年第1期25-29,共5页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ross section area (CSA) and the immunoreactivity of conjugated ubiquitin in soleus extrafusal and intrafusal fibers after simulated microgravity and to demonstrate the role of muscle spindle ...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ross section area (CSA) and the immunoreactivity of conjugated ubiquitin in soleus extrafusal and intrafusal fibers after simulated microgravity and to demonstrate the role of muscle spindle in muscle atrophy induced by simulated microgravity. Methods The immunohistochemical technique (ABC) and image analysis were used to assess the conjugated ubiquitin immunostaining and the cross sectional area of intrafusal and extrafusal fibers of soleus in simulated microgravity rats. Results ①Tail suspension caused a progressive loss of soleus mass. Mean fiber CSA of extrafusal fibers were (7±2)%, (21±4)% and (32±7)% smaller after 3 days, 7 days and 14 days suspension, respectively. While the CAS of intrafusal fibers (bag + chain fibers) were (14±3)% ( P < 0.05 ), (30±7)% ( P < 0.01 ) and (44±10)% ( P < 0.01 ) smaller after 3 days, 7 days and 14 days suspension. ② The immunoreactivity of conjugated ubiquitin both in extrafusal and intrafusal fibers increased after tail suspension. The immunoreactivity of intrafusal fibers increased 1 day after suspension and reached the hightest level at 3 days after tail suspension. The immunoreactivity of extrafusal fibers increased after 3 days suspension and reached the highest level after 7 days tail suspension, which was lower than that in intrafusal fibers after 3 days tail suspension. Conclusion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soleus atrophy of intrafusal fibers caused by tail suspension is earlier and more severe than that in extrafusal fib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BIQUITIN simulated MICROGRAVITY muscle ATROPHY muscle SPINDLE TAIL suspension
下载PDF
Osborne’s韧带悬吊尺神经前置术结合经皮神经肌肉电刺激在肘管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
4
作者 王蕊 田宇 +1 位作者 李文艳 王维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24期2632-2636,共5页
目的探究Osborne’s韧带悬吊尺神经前置术结合经皮神经肌肉电刺激在肘管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拟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进行Osborne’s韧带悬吊尺神经前置术治疗的肘管综合征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 目的探究Osborne’s韧带悬吊尺神经前置术结合经皮神经肌肉电刺激在肘管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拟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进行Osborne’s韧带悬吊尺神经前置术治疗的肘管综合征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手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结合经皮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术后分并指Lovett肌力分级、肘管综合征功能评分以及治疗前后肘上—肘下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水平。结果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Lovett肌力分级、肘管综合征功能评分均有改善,Lovett肌力分级4、5级患者所占比例增大,且研究组术后6个月Lovett肌力4~5级占比、肘管综合征功能评分优良占比及肘管综合征功能评分为85.00%、90.00%、(12.56±2.15)分,均高于对照组[61.57%、70.00%、(11.02±4.1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两组SCV、MCV均较术前升高,且研究组SCV分别为(47.55±6.65)、(53.66±5.46)m/s,MCV分别为(46.38±7.55)、(53.33±6.45)m/s,均高于对照组[(43.88±5.56)、(48.26±5.97)m/s以及(42.77±7.11)、(47.46±7.31)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肘管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Osborne’s韧带悬吊尺神经前置术结合经皮神经肌肉电刺激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术后尺神经肌电图SCV、MCV水平,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管综合征 Osborne’s韧带悬吊尺神经前置术 经皮神经肌肉电刺激 分并指Lovett肌力分级
下载PDF
基于Hill肌肉模型的仿袋鼠腿悬架控制特性研究
5
作者 宋勇 刘世静 +2 位作者 李占龙 孟杰 张喜清 《太原科技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403-409,共7页
为进一步改善车辆悬架的控制性能,采用仿生设计思想,提出一种基于Hill肌肉模型的仿袋鼠腿悬架(下称仿生悬架)。设计了该悬架的Fuzzy、Fuzzy-PID控制器,并采用ADAMS和Simulink联合仿真对其控制特性开展研究。研究发现:①冲击路面下,相对... 为进一步改善车辆悬架的控制性能,采用仿生设计思想,提出一种基于Hill肌肉模型的仿袋鼠腿悬架(下称仿生悬架)。设计了该悬架的Fuzzy、Fuzzy-PID控制器,并采用ADAMS和Simulink联合仿真对其控制特性开展研究。研究发现:①冲击路面下,相对于被动悬架,Fuzzy控制和Fuzzy-PID控制下的车身位移和车身加速度分别下降了54%、58%和92%、93%,悬架抗冲击性能明显改善。②随机路面下,随着路面等级和车速的增加,Fuzzy控制和Fuzzy-PID控制均可有效改善悬架的控制性能;相对于被动悬架,主动控制下的悬架表现出更加优异的缓冲隔振性能、路面适应性及稳定性;主动控制下的车身加速度传递率(8.8%~1%)呈下降趋势且数值较小,轮胎动位移(0.19~3.92)mm及其传递率(8.1%~10.5%)呈上升趋势,但数值及变化较小。③冲击路面和随机路面下,相较于Fuzzy控制,Fuzzy-PID控制下的悬架特性更优。上述结果表明,基于Hill肌肉模型的仿生悬架具有良好的控制特性,验证了该仿生思路和控制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架 Hill肌肉模型 FUZZY控制 FUZZY-PID控制 仿袋鼠腿
下载PDF
上睑下垂不同手术方式疗效比较的网状Meta分析
6
作者 盛国民 莫志洋 +4 位作者 王虹霞 李英 刘超 孙鹏飞 陈强 《精准医学杂志》 2023年第6期514-516,520,共4页
目的比较上睑下垂的3种不同手术方式(联合筋膜鞘悬吊术、额肌瓣悬吊术和提上睑肌缩短术)的临床疗效。方法从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等中英文数据库中检索联合筋膜鞘悬吊术、额肌瓣悬吊术和提上睑... 目的比较上睑下垂的3种不同手术方式(联合筋膜鞘悬吊术、额肌瓣悬吊术和提上睑肌缩短术)的临床疗效。方法从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等中英文数据库中检索联合筋膜鞘悬吊术、额肌瓣悬吊术和提上睑肌缩短术的相关文献,提取数据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共收录文献28篇,包含1816例患者。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联合筋膜鞘悬吊术的治疗效果优于额肌瓣悬吊术和提上睑肌缩短术。但额肌瓣悬吊术和提上睑肌缩短术的疗效对比无明显统计学意义。SUCRA曲线预测3种手术方式的疗效依次为联合筋膜鞘悬吊术>额肌瓣悬吊术>提上睑肌缩短术。结论在上睑下垂手术治疗的3种方式中,联合筋膜鞘悬吊术的疗效最佳,整形外科医生应结合临床实际情况综合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睑下垂 联合筋膜鞘悬吊术 额肌瓣悬吊术 提上睑肌缩短术 治疗结果 网状Meta分析
下载PDF
起源于额盖的局灶性癫痫发作的临床、电生理及影像学特征
7
作者 黎思娴 姚晨 +5 位作者 王圆庆 陈俊喜 肖小华 王波 杨花峰 蔡晓东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430-434,共5页
目的总结额盖癫痫的临床、电生理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年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功能神经科收治的5例额盖起源的局灶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例行立体定向EEG(SEEG)引导下射频热凝术,总结患者的临床表现... 目的总结额盖癫痫的临床、电生理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年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功能神经科收治的5例额盖起源的局灶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例行立体定向EEG(SEEG)引导下射频热凝术,总结患者的临床表现、电生理特征及头颅影像学表现。结果5例患者发病年龄2~17岁,病程1~20年,均每天发作,夜间多发,发作持续不足30 s,意识恢复迅速。3例表现为过度运动Ⅰ或Ⅱ型,均有以躯干为轴左右翻转的成分,其中2例有发笑,1例有恐惧表情;另外2例表现为对称性强直,均累及面部。1例有难以描述的先兆。2例有自主神经症状。5例患者EEG间歇期放电均以额区为著,仅2例有定侧价值,4例发作期以全导低波幅快节律(LVFA)起始,1例以病灶侧低频节律性尖慢复合波起始。4例进行了SEEG,发作期均以额盖及其邻近电极为著LVFA起始,均迅速传导至岛及岛盖、额叶内侧面等脑区。4例头颅MRI有阳性改变,2例为皮质发育不良可能,1例为结节性硬化,1例为软化灶改变。4例患者均进行了SEEG引导下射频热凝术,发作均减少。结论额盖癫痫主要表现为伴躯干为轴左右翻转成分的过度运动或对称性强直发作,可伴情感症状或面肌强直,先兆及自主神经症状少见。EEG定侧价值有限,SEEG提示岛及岛盖、额叶内侧面早期受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盖癫痫 躯干翻转 发笑 面部强直 立体定向EEG
下载PDF
悬吊运动训练的Neurac技术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下肢肌力、平衡能力及步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王力 杨延辉 +2 位作者 高静 董洁 张大伟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10期1379-1383,共5页
目的 探讨悬吊运动训练的神经肌肉激活(Neurac)技术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下肢肌力、平衡能力及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9月至2022年4月陕西省康复医院收治的128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 目的 探讨悬吊运动训练的神经肌肉激活(Neurac)技术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下肢肌力、平衡能力及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9月至2022年4月陕西省康复医院收治的128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使用悬吊运动训练下的Neurac技术训练,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8周后的下肢肌力Berg平衡量表(BBS)、Lindmark平衡反应评分、10 m最大步行速度(MWS)、步长和脑卒中专门化生存质量量表(SS-QOL)评分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下肢肌力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BBS评分、Lindmark平衡反应评分分别为(41.43±4.27)分、(10.01±1.3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5.80±3.61)分、(8.35±1.4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10 m MWS为(0.74±0.18) m/min,明显快于对照组的(0.60±0.14) m/min,步长为(41.54±4.27) m,明显长于对照组的(37.81±3.60) 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SS-QOL评分为(165.92±13.8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40.29±11.7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悬吊运动训练的Neurac技术有助于改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下肢肌力、平衡能力及步行功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悬吊运动训练 神经肌肉激活技术 下肢肌力 平衡能力 步行功能
下载PDF
悬吊运动配合吸气肌力量训练对卒中后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刘胜辉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2期178-180,共3页
目的探究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使用悬吊运动与吸气肌力量训练的临床价值。方法74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实行常规训练干预,实验组实行悬吊运动与吸气肌力量训练。对比两组患者平衡、步行及呼吸功能。... 目的探究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使用悬吊运动与吸气肌力量训练的临床价值。方法74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实行常规训练干预,实验组实行悬吊运动与吸气肌力量训练。对比两组患者平衡、步行及呼吸功能。结果训练后,两组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与10m步行速度均优于本组训练前,且实验组BBS评分(53.79±2.15)分与10m步行速度(50.24±1.83)m/min均优于对照组的(49.49±1.82)分、(40.21±2.12)m/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两组最大吸气压(MIP)、吸气峰流速(PIF)、用力肺活量(FVC)均优于本组训练前,且实验组MIP(74.95±2.94)cmH2O(1cmH2O=0.098kPa)、PIF(6.90±0.57)L/s、FVC(4.24±0.13)L均优于对照组的(56.04±2.70)cmH2O、(4.90±0.56)L/s、(3.21±0.12)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实行悬吊运动配合吸气肌力量训练,能有效改善平衡、步行及呼吸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吊运动 吸气肌力量 训练 脑卒中 偏瘫
下载PDF
提上睑肌缩短联合睑板部分切除与单纯改良额肌瓣悬吊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10
作者 冯蕾 刘志强 李冰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3期12-15,共4页
目的:探究提上睑肌缩短联合睑板部分切除与单纯改良额肌瓣悬吊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7月-2021年1月收治的108例(136眼)重度上睑下垂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67眼)和对照组(69... 目的:探究提上睑肌缩短联合睑板部分切除与单纯改良额肌瓣悬吊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7月-2021年1月收治的108例(136眼)重度上睑下垂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67眼)和对照组(69眼),分别54例。实验组采用提上睑肌缩短联合睑板部分切除治疗,对照组采用改良额肌瓣悬吊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术后1 d和7 d瞬目次数、上睑活动范围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术满意度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0.7%)明显高于对照组(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7 d瞬目次数显著多于术后1 d,上睑活动范围显著大于术后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1 d、术后7 d瞬目次数多于对照组,上睑活动范围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上睑缘高度对称优良率(98.1%)明显高于对照组(7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12.9%)明显低于对照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满意度(88.9%)明显高于对照组(7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改良额肌瓣悬吊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比较,提上睑肌缩短联合睑板部分切除治疗效果更好,其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对症状改善效果更好,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上睑肌缩短 睑板部分切除 改良额肌瓣悬吊术 上睑下垂 重度 效果
下载PDF
腹腔镜圆韧带阴道残端悬吊联合阴式子宫切除治疗绝经后子宫脱垂的疗效分析
11
作者 李玄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23期70-72,共3页
目的 分析绝经后子宫脱垂患者采用腹腔镜圆韧带阴道残端悬吊联合阴式子宫切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在徐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68例绝经后子宫脱垂患者(2019年1月~2022年12月)资料,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4例,阴式子宫切... 目的 分析绝经后子宫脱垂患者采用腹腔镜圆韧带阴道残端悬吊联合阴式子宫切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在徐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68例绝经后子宫脱垂患者(2019年1月~2022年12月)资料,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4例,阴式子宫切除+阴道前壁修补术治疗)、观察组(34例,腹腔镜圆韧带阴道残端悬吊+阴式子宫切除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盆底肌肌力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16.25±21.34)min较对照组的(72.75±12.35)min更长;出血量为(98.57±16.54)ml较对照组的(84.56±13.32)ml更多(P<0.05);两组患者排气、住院时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59%、23.53%,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盆底肌肌力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予以绝经后子宫脱垂患者腹腔镜圆韧带阴道残端悬吊联合阴式子宫切除治疗与单纯阴式子宫切除治疗均可发挥良好疗效,且安全性较高,但前者可更好的改善患者盆底肌肌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圆韧带阴道残端悬吊 绝经后子宫脱垂 阴式子宫切除 盆底肌
下载PDF
阴道残端圆韧带悬吊术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治疗效果
12
作者 付玉花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7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阴道残端圆韧带悬吊术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10月丰县中医医院收治的60例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的患者信息,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治疗)和试验组(30例,给予阴道... 目的:探讨阴道残端圆韧带悬吊术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10月丰县中医医院收治的60例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的患者信息,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治疗)和试验组(30例,给予阴道残端圆韧带悬吊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盆底肌功能优良率。结果:试验组术后阴道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分别为(7.91±0.28)cm、(83.06±5.87)min、(74.25±10.46)mL、(42.85±5.31)h、(6.39±2.11)d,与对照组的(7.84±0.31)cm、(82.45±4.93)min、(73.83±9.98)mL、(43.02±5.29)h、(6.47±2.05)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与对照组的23.33%相比更低,试验组盆底肌功能优良率为100.00%,较对照组的83.33%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残端圆韧带悬吊术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相关手术指标无明显改善,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盆底肌功能改善明显,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残端圆韧带悬吊术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 并发症 盆底肌功能
下载PDF
生物反馈治疗仪联合悬吊运动训练在脊髓损伤后下肢肌肉痉挛患者中的应用
13
作者 胡依依 乔琦琦 《医疗装备》 2023年第9期57-59,共3页
目的 探讨生物反馈治疗仪联合悬吊运动训练(SET)在脊髓损伤(SCI)后下肢肌肉痉挛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10月于医院就诊的78例SCI后下肢肌肉痉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9例。对照组予以SET治疗,... 目的 探讨生物反馈治疗仪联合悬吊运动训练(SET)在脊髓损伤(SCI)后下肢肌肉痉挛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10月于医院就诊的78例SCI后下肢肌肉痉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9例。对照组予以SET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生物反馈治疗仪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比较两组痉挛程度[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及综合痉挛量表(CSS)评分]、下肢运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和平衡功能[Berg平衡量表(BSS)评分]。结果 治疗后,两组MAS及C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MA及BS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物反馈治疗仪联合SET治疗SCI后下肢肌肉痉挛患者不仅能减轻下肢肌肉痉挛程度,而且能改善下肢运动及平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下肢肌肉痉挛 生物反馈治疗仪 悬吊运动训练 运动功能 平衡功能
下载PDF
腹腔镜子宫悬吊术联合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治疗子宫脱垂合并阴道前后壁膨出患者的效果
14
作者 樊燕燕 李爽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11期58-60,共3页
目的:观察腹腔镜子宫悬吊术联合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治疗子宫脱垂合并阴道前后壁膨出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该院收治的66例子宫脱垂合并阴道前后壁膨出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3例... 目的:观察腹腔镜子宫悬吊术联合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治疗子宫脱垂合并阴道前后壁膨出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该院收治的66例子宫脱垂合并阴道前后壁膨出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阴式子宫切除术联合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腹腔镜子宫悬吊术联合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阴道肌电压、阴道动态压力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阴道肌电压和阴道动态压力均高于术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导尿管留置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悬吊术联合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治疗子宫脱垂合并阴道前后壁膨出患者可提高术后阴道肌电压和阴道动态压力,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效果优于阴式子宫切除术联合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脱垂 腹腔镜子宫悬吊术 阴道前后壁修补 盆底功能 阴道肌电压 阴道动态压力 并发症
下载PDF
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悬吊训练对产后盆底松弛综合征患者盆底肌力、阴道收缩功能及血清松弛素H2水平的影响
15
作者 李婉珂 杨梦鸽 王亚飞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3年第10期1802-1805,共4页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悬吊训练对产后盆底松弛综合征患者盆底肌力、阴道收缩功能及血清松弛素H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6月期间我科收治的83例产后盆底松弛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便利抽样法分为悬吊组(n=41...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悬吊训练对产后盆底松弛综合征患者盆底肌力、阴道收缩功能及血清松弛素H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6月期间我科收治的83例产后盆底松弛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便利抽样法分为悬吊组(n=41)和电刺激组(n=42)。悬吊组采用悬吊训练,电刺激组在悬吊组基础上增加生物反馈电刺激,对比两组患者盆底肌力、阴道收缩功能以及激素水平。结果:干预4 w后,电刺激组Ⅰ类、Ⅱ类肌纤维肌力、阴道收缩肌电值、动态压力、收缩持续时间、雌二醇(Estradiol,E2)水平、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性生活量表(Pelvic organ prolapse-urinary incontinence sex scale,PISQ-12)评分明显高于悬吊组(P<0.05);电刺激组血清松弛素H2、松弛素受体(Relaxin receptor,LGR7)mRNA水平明显低于悬吊组。结论:在产后盆底松弛综合征患者中,联合应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悬吊训练治疗有助于调节患者激素水平,提升盆底肌肉肌力,增强阴道收缩功能,提高性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松弛综合征 生物反馈电刺激 盆底肌力 悬吊训练
下载PDF
上睑肌缩短术和额肌瓣悬吊术矫治先天性中度上睑下垂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雪燕 邹娟 +1 位作者 徐玲 赵建敏 《海南医学》 CAS 2013年第6期817-819,共3页
目的观察上睑肌缩短术和额肌瓣悬吊术矫治先天性中度上睑下垂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我院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108例先天性中度上睑下垂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其中56例采用上睑肌缩短术治疗(A组),52例采用额肌瓣悬吊术治疗(B... 目的观察上睑肌缩短术和额肌瓣悬吊术矫治先天性中度上睑下垂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我院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108例先天性中度上睑下垂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其中56例采用上睑肌缩短术治疗(A组),52例采用额肌瓣悬吊术治疗(B组),比较两种不同手术术式矫治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中53例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较好,有效率为94.6%,B组有效率为71.2%,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部分患者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但A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7.1%)明显低于B组(23.1%),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睑提肌缩短术是矫治先天性中度上睑下垂的良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睑肌缩短术 额肌瓣悬吊术 先天性 中度上睑下垂
下载PDF
提上睑肌腱膜瓣—额肌吻合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 被引量:13
17
作者 吴双有 林茂昌 +3 位作者 毛怡欣 王莉 吕涛 李春林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743-745,共3页
目的:观察提上睑肌腱膜瓣—额肌吻合术矫治重度上睑下垂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2例(28眼)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患者采用上睑皮肤双切口,制作提上睑肌腱膜瓣及额肌瓣,经眶膈后隧道将提上睑肌腱膜瓣于眉部辅助切口与额肌瓣吻合。结果:随访3mo... 目的:观察提上睑肌腱膜瓣—额肌吻合术矫治重度上睑下垂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2例(28眼)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患者采用上睑皮肤双切口,制作提上睑肌腱膜瓣及额肌瓣,经眶膈后隧道将提上睑肌腱膜瓣于眉部辅助切口与额肌瓣吻合。结果:随访3mo~2a。21例(27眼,96%﹚术后效果良好,1例(1眼,4%﹚轻度矫正不足。结论:该术式具有矫治效果好、术中额肌剥离范围小、损伤轻、术后重睑形成自然美观等优点。是重度上睑下垂理想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上睑肌腱膜瓣-额肌吻合术 治疗 上睑下垂 疗效观察
下载PDF
额肌腱膜悬吊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8例 被引量:15
18
作者 王文华 李春龙 李树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588-589,共2页
目的:探讨额肌腱膜悬吊术矫正重度上睑下垂的有效性。方法:8例(10眼)重度上睑下垂采用额肌腱膜悬吊术,利用额肌力量提起上睑。结果:术后上睑缘位于角膜上缘下1mm者8眼,2mm者2眼,无复发。结论:额肌腱膜悬吊术矫正重度上睑下垂效果确切。
关键词 额肌腱膜悬吊术 重度上睑下垂 额肌腱膜 肌力
下载PDF
额肌腱膜瓣悬吊术治疗儿童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曦琅 陶丽娟 +1 位作者 杨慧玲 肖志刚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978-979,共2页
目的:探讨额肌腱膜瓣悬吊术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疗效。方法:对40例上睑下垂患者行额肌腱膜悬吊术。术后随访3~15mo,观察其术后效果。结果:患者39例术后效果满意,1例术后出现倒睫行二次手术,无1例出现暴露性角膜炎。结论:额肌... 目的:探讨额肌腱膜瓣悬吊术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疗效。方法:对40例上睑下垂患者行额肌腱膜悬吊术。术后随访3~15mo,观察其术后效果。结果:患者39例术后效果满意,1例术后出现倒睫行二次手术,无1例出现暴露性角膜炎。结论:额肌腱膜悬吊术是治疗儿童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理想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肌腱膜瓣悬吊术 上睑下垂 重度
下载PDF
改良额肌瓣悬吊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6
20
作者 邢战中 吕杰 王翠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6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评估改良额肌瓣悬吊术矫治重度上睑下垂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月-2013年10月采用改良额肌瓣悬吊术治疗的39例(43眼)重度上睑下垂患者进行回顾性疗效分析,该组患者包括先天性上睑下垂34例(38眼),外伤性上睑下垂5... 目的:评估改良额肌瓣悬吊术矫治重度上睑下垂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月-2013年10月采用改良额肌瓣悬吊术治疗的39例(43眼)重度上睑下垂患者进行回顾性疗效分析,该组患者包括先天性上睑下垂34例(38眼),外伤性上睑下垂5例(5眼),评估手术效果及手术的安全性。结果:术后2年随访结果,本组矫正良好者37例(41眼),占95.3%,基本矫正2例(2眼),占4.7%,无过矫和矫正不足,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改良额肌瓣悬吊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疗效满意、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睑下垂 重度 先天性 外伤性 额肌瓣悬吊 改良术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