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9,47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种类草坪对土壤微生物量和活性有机碳的影响
1
作者 左忠会 刘宪斌 +3 位作者 刘守美 李艳香 马思媛 和银建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7期71-81,共11页
人工草坪具有防止水土流失、美化环境、配置景观、提供户外休闲活动场所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等多种功能。为探究不同种类草坪对土壤微生物量和活性有机碳的影响,本研究以常见的狗牙根等6种草坪草为试验材料,设置保持自然状态和人工去杂2... 人工草坪具有防止水土流失、美化环境、配置景观、提供户外休闲活动场所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等多种功能。为探究不同种类草坪对土壤微生物量和活性有机碳的影响,本研究以常见的狗牙根等6种草坪草为试验材料,设置保持自然状态和人工去杂2个试验处理,连续管理养护5年后采集0~10 cm表层土,测定其土壤全碳和全氮含量、土壤微生物碳和氮含量、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及其转化率6组数据。结果表明,保持自然状态试验处理中野牛草、多年生黑麦草和白花三叶草3种草坪中上述6组数据均达到最大值,均值分别为50.00 g/kg、7.00 g/kg、1.90 g/kg、0.40 g/kg、5.70 g/kg和0.65/cycle;狗牙根草坪上述6组数据均最小。说明野牛草、多年生黑麦草和白花三叶草3种草坪对土壤微生物量和活性有机碳的影响较大,匍匐翦股颖和高羊茅次之,狗牙根最小。同一种试验材料,保持自然状态试验处理的上述6组数据均明显高于人工去杂试验处理的。野牛草、多年生黑麦草和白花三叶草3种草坪对上述6组数据的影响大部分达到了统计学上的显著水平。因此,草坪建设者和管理者应根据不同种类草坪草的植物学特性,结合当地气候因子和土壤条件、草坪使用目的来选择合适的草坪草,以保证草坪质量和提高草坪使用效率的同时,促进其地下土壤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坪草 土壤全碳含量 土壤全氮含量 土壤微生物碳含量 土壤微生物氮含量 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 土壤活性有机碳转化率
下载PDF
接种蚯蚓对有机茶园土壤结构及有机碳库的影响
2
作者 张香凝 史福刚 +2 位作者 李太魁 郭战玲 寇长林 《生态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4期1747-1754,共8页
为探讨接种蚯蚓对有机茶园土壤团聚体、孔隙分布及有机碳库的影响,设置375条/m^(2),250条/m^(2),125条/m^(2)三种蚯蚓投放密度,将威廉腔环蚓接种于信阳有机茶园土壤中。结果表明:接种蚯蚓能显著提升>2mm大团聚体的比例而降低<0.2... 为探讨接种蚯蚓对有机茶园土壤团聚体、孔隙分布及有机碳库的影响,设置375条/m^(2),250条/m^(2),125条/m^(2)三种蚯蚓投放密度,将威廉腔环蚓接种于信阳有机茶园土壤中。结果表明:接种蚯蚓能显著提升>2mm大团聚体的比例而降低<0.25mm粒径的微团聚体的比例;提高水稳性小团聚体(0.25mm≤d≤2mm)比例,但对水稳性大团聚体d>2mm的影响不显著;高密度蚯蚓处理平均重量直径(MWD),平均几何直径(NWD)以及分型维数(D),团聚体破坏率(PAD)显著高于其他密度处理及对照(CK)。接种蚯蚓使得结构性孔隙(土壤颗粒间和团聚体间孔隙)所占比重增加,其中以团聚体间孔隙增加最为显著,其次为颗粒间孔隙,对由粘粒及矿物层间形成的毛管孔隙分布无显著影响;随着接种密度的增加,颗粒间孔隙度变化不显著而团聚体间孔隙度的相对值和绝对值均显著增加。添加蚯蚓能显著增加土壤活性有机库总量。接种密度的增加对活性有机碳库总量影响不大,但对土壤呼吸速率提升较多,故从温室气体排放角度考虑低接种密度更合适。可见,有机茶园中少量接种蚯蚓即能达到改良土壤结构的效果,并能缓解由于采茶造成的土壤压实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蚯蚓 土壤团聚体 土壤孔径分布 土壤有机碳库 有机茶园
下载PDF
稻豆轮作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冉 李精华 +5 位作者 林生威 解添杰 范平珊 王庆 李婷玉 王帅 《热带生物学报》 2024年第2期157-164,共8页
为了研究稻豆轮作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采用常规土壤理化分析和微生物分析方法,以在海南岛东方市实施的稻-稻-稻(RRR)连作和稻-豆-稻(RSR)轮作下的土壤为研究对象,比较了水稻连作和稻豆轮作下的土壤理化性质、碳组分... 为了研究稻豆轮作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采用常规土壤理化分析和微生物分析方法,以在海南岛东方市实施的稻-稻-稻(RRR)连作和稻-豆-稻(RSR)轮作下的土壤为研究对象,比较了水稻连作和稻豆轮作下的土壤理化性质、碳组分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差异。结果显示,RSR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有效磷、速效钾、水稻产量,均高于RRR处理,说明稻豆轮作显著提高了土壤全氮、速效钾含量并降低了pH值;土壤微生物分析结果表明,RSR处理的土壤细菌ACE、Chao1和Shannon指数值比RRR处理提高了40.2%、40.3%、5.7%;土壤微生物分析结果还表明,RSR处理的土壤真菌Shannon和Simpson指数比RRR处理提高了20.1%和16.5%。土壤微生物分析结果说明,稻豆轮作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产生了显著影响。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组成与土壤有机质、速效钾、pH、热水可提取碳(HWEC)、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呈极显著(P<0.01)相关。本研究结果表明,稻豆轮作显著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促进了有机质分解、提高了磷和速效钾的有效性,从而提高了作物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作 土壤有机质 土壤养分含量 土壤团聚体 土壤微生物
下载PDF
凋落物处理对华山松人工林土壤呼吸的影响
4
作者 崔鸿侠 胡文杰 +3 位作者 潘磊 唐万鹏 黄金莲 胡琛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2期91-97,共7页
【目的】通过探讨凋落物添加和去除处理对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为人工林土壤碳库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神农架林区华山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2021年4月—2022年3月通过设置对照(CK)、凋落物去除(LR)和凋落物添加(LA)3种处理,采用Li-... 【目的】通过探讨凋落物添加和去除处理对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为人工林土壤碳库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神农架林区华山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2021年4月—2022年3月通过设置对照(CK)、凋落物去除(LR)和凋落物添加(LA)3种处理,采用Li-8100A土壤碳通量测量系统测定土壤呼吸速率和土壤温湿度,研究土壤呼吸速率对凋落物处理的响应规律。【结果】1)3种处理间的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的变化趋势一致,最大值均出现在7月,最小值均出现在2月;2)3种处理下土壤呼吸速率的年平均值为LA(2.17μmol·m^(-2)·S^(-1))>CK(1.69μmol·m^(-2)·S^(-1))>LR(1.25μmol·m^(-2)·S^(-1)),与对照相比,凋落物去除使土壤呼吸速率年均降低了26.02%,凋落物添加使土壤呼吸速率年均提高了29.48%;3)不同凋落物处理的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土壤温度分别解释了3种处理下土壤呼吸速率97.31%、99.18%和95.37%的变异。而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含水量相关性不显著(P>0.05),华山松人工林土壤呼吸速率的主要影响因子是土壤温度;4)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指数(Q10)为CK(2.98)>LR(2.91)>LA(2.88),凋落物去除和添加处理均降低了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结论】凋落物输入量的改变对土壤呼吸速率具有重要影响,且不同处理方式对土壤呼吸影响程度不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山松人工林 凋落物 土壤呼吸 土壤温度 土壤含水量
下载PDF
农牧交错区不同撂荒年限对农田土壤的影响
5
作者 黄晶 刘克思 +5 位作者 豆鹏鹏 高茜 刘程 苗正洲 任卓然 王堃 《草地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3期677-683,共7页
为研究撂荒年限对农田土壤的影响,本试验于8月植物生长旺季进行,选取未撂荒农田(CK)、撂荒7年(7a)、15年(15a)和30年(30a)的农田采集土壤样品,室内计算分析土壤理化特征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撂荒显著提高了土壤容重,降低了土壤孔隙度和... 为研究撂荒年限对农田土壤的影响,本试验于8月植物生长旺季进行,选取未撂荒农田(CK)、撂荒7年(7a)、15年(15a)和30年(30a)的农田采集土壤样品,室内计算分析土壤理化特征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撂荒显著提高了土壤容重,降低了土壤孔隙度和土壤pH。与未撂荒地对比,撂荒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全氮(Soil total nitrogen,TN)和全磷(Soil total phosphorus,TP)的含量。因此,长期撂荒对土壤养分状况具有显著改善作用。不同撂荒年限土壤含水量与土壤养分指标均呈显著正相关,长期撂荒下更少的蒸散耗水量减少了土壤水分的损失,使土壤养分得到了积累。本研究可为坝上农牧交错带撂荒地的合理规划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牧交错带 农田 撂荒年限 土壤水分 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养分
下载PDF
内蒙古平原灌区土壤固碳与养分吸附特征及秸秆还田调控
6
作者 于博 刘雅梦 +6 位作者 杨哲 王佳乐 王钰艳 郭艳 马扬 任琴 穆俊祥 《华北农学报》 CSCD 2024年第1期120-126,共7页
为内蒙古平原灌区春玉米连续高产稳产过程中秸秆培肥高产田和改良盐碱田提供理论依据。设置了玉米秸秆还田1~4 a(HT1~HT4)定位试验,以秸秆不还田作为对照(CK),测定了春播前和收获期土壤有机碳含量、全氮含量、有效氮含量、有效磷含量、... 为内蒙古平原灌区春玉米连续高产稳产过程中秸秆培肥高产田和改良盐碱田提供理论依据。设置了玉米秸秆还田1~4 a(HT1~HT4)定位试验,以秸秆不还田作为对照(CK),测定了春播前和收获期土壤有机碳含量、全氮含量、有效氮含量、有效磷含量、阳离子交换量、pH值和酸碱缓冲曲线。结果表明,HT1~HT4收获期与春播前相比土壤有机碳含量、全氮含量、有效氮含量、有效磷含量、阳离子交换量的相对变化率为1.34%~3.62%,0.20%~1.51%,-0.11%~0.78%,0.89%~6.36%,0.09%~0.41%,CK收获期与春播前相比土壤有机碳含量、全氮含量、有效氮含量、有效磷含量、阳离子交换量的相对变化率为1.57%,-0.02%,-0.45%,-0.15%,-0.05%;HT2、HT3、HT4比CK的土壤pH值显著降低;土壤对碱的缓冲能力依次为HT4>HT3>HT2>HT1>CK。综上所述,随秸秆还田年限的增加,土壤固碳能力、保肥能力和缓冲性能增大,有效抵御因施化肥等因素导致土壤pH值剧烈变化的能力增强,秸秆还田培肥改土措施显著提升了土壤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土壤有机碳 土壤养分吸附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 土壤酸碱缓冲曲线 盐碱田
下载PDF
夏闲期耕作下旱地土壤有机碳库与温度和含水量季节变化及关系研究
7
作者 薛建福 濮超 +1 位作者 祁泽伟 高志强 《核农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90-199,共10页
为明确夏闲期耕作下土壤有机碳(SOC)库与温度和含水量的季节变化及其相互关系,设置夏闲期免耕、翻耕和深松3种耕作处理,分析了黄土高原旱地麦田SOC和易氧化有机碳(POxC)含量的季节变化、土壤含水量和温度的季节变化、以及碳库与温度和... 为明确夏闲期耕作下土壤有机碳(SOC)库与温度和含水量的季节变化及其相互关系,设置夏闲期免耕、翻耕和深松3种耕作处理,分析了黄土高原旱地麦田SOC和易氧化有机碳(POxC)含量的季节变化、土壤含水量和温度的季节变化、以及碳库与温度和含水量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冬小麦生育期内,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翻耕和深松处理0~5和5~10 cm土层SOC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而POxC含量呈“降低—升高—再降低”的变化趋势;土壤质量含水量变化均呈“增加—降低—再增加”的变化趋势,而土壤温度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回归分析发现,5~10 cm土层土壤质量含水量与SOC含量呈线性关系(P<0.05),与POxC含量呈二次多项式关系(P<0.05),尤其与免耕和深松处理相比,翻耕处理拟合效果更佳。此外,0~5和5~10 cm土层土壤温度变化与SOC含量无显著相关性,而日最高温度、日平均温度和日最低温度与POxC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综上所述,不同夏闲期耕作下旱地麦田0~10 cm土层POxC含量季节变化与土壤质量含水量和温度变化密切相关,而SOC含量变化对土壤温度变化的敏感性较弱。本研究结果为旱地麦田碳库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闲期耕作 旱地小麦 土壤有机碳库 土壤温度 土壤含水量
下载PDF
不同有机物料改善富磷菜田土壤微生物结构功能和蔬菜磷素吸收利用研究
8
作者 李琳琳 石宁 王菲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14-127,共14页
【目的】碳是微生物代谢活动的优质养分和能量来源,对根际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生态功能具有重大影响。解析碳驱动微生物周转对作物吸收利用磷的影响,探索富磷土壤中磷素高效利用的绿色途径。【方法】蔬菜田间试验分别在山东东营(潮土)和... 【目的】碳是微生物代谢活动的优质养分和能量来源,对根际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生态功能具有重大影响。解析碳驱动微生物周转对作物吸收利用磷的影响,探索富磷土壤中磷素高效利用的绿色途径。【方法】蔬菜田间试验分别在山东东营(潮土)和淄博(褐土)进行,供试作物依次为番茄、西葫芦。设置不施肥对照(CK)、优化施肥(OPT)、优化施肥+腐植酸(OPT+HA)、优化施肥+蚯蚓粪(OPT+EC)、优化施肥+菌渣(OPT+MR) 5个处理。在拉秧期采集土样分析土壤碳、磷养分含量,碳、磷相关胞外酶活性以及土壤细菌群落特征。【结果】1)有机物料投入提高了番茄和西葫芦产量及磷吸收积累量。2)在OPT基础上,增施HA、EC和MR可显著提高土壤肥力和酶活性,以MR的提升效果最为显著。在东营,增施MR处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和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较OPT处理分别提高了17.46%和17.03%,土壤β-葡萄糖苷酶(β-GC)和酸性磷酸酶(ACP)活性分别显著提高了19.75%和13.12%,土壤有效磷含量显著降低了28.50%;在临淄,增施MR土壤各类碳组分含量较OPT处理均有显著提高,增幅在16.19%~54.30%,土壤β-GC活性显著提高了24.55%。3)增施EC和MR显著提高了土壤细菌群落Chao1指数和Shannon指数;增施MR显著提高了土壤中突柄杆菌(Prosthecobacter)、堆囊菌属(Sorangium)相对丰度,增施HA显著提升了土壤中Vermiphilaceae、MWH_CFBk5、Pedobacter相对丰度;增施EC的土壤中富集了Fodinicola和Phaselicystis,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结论】在优化施肥基础上,增施有机物料,尤其是菌渣,可有效提高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比例,增加土壤β-葡萄糖苷酶活性,显著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提高有益菌群丰度,增强土壤磷的活化,进而提高了蔬菜对磷的吸收和利用,降低了土壤中有效磷含量。因此,在富磷土壤上,优化施肥配合增施菌渣是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及蔬菜磷素吸收积累的可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磷土壤 土壤碳组分 土壤胞外酶活性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 Α多样性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草地地上生物量及土壤水分养分对微地形变化的响应
9
作者 崔梦莹 周荣磊 +4 位作者 郑诚 魏嘉琪 万锦枫 赵一帆 温仲明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24年第1期18-26,共9页
[目的]深入了解地形变化对草地生产力及土壤水分养分的影响,为草地生态系统地形复杂地区的生态恢复以及生产力的维持提供参考和依据,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合理利用与科学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黄土丘陵区草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 [目的]深入了解地形变化对草地生产力及土壤水分养分的影响,为草地生态系统地形复杂地区的生态恢复以及生产力的维持提供参考和依据,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合理利用与科学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黄土丘陵区草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Duncan多重比较以及Pearson相关分析等方法对6个不同微地形下的草地地上生物量及0—40 cm的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和0—100 cm的土壤水分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1)在阳坡,地上生物量随坡位的降低逐渐减少且呈极显著差异,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都随坡位的降低而减小,土壤全磷含量随坡位的降低呈“V”字形变化;在阴坡,地上生物量随坡位的降低呈现增加的趋势,土壤全磷含量随坡位降低而增大。土壤有机碳、全氮及全磷含量在不同坡向、坡位上均有显著性差异。(2)土壤有机碳、全氮及全磷含量均随土层加深而减小,其中全磷含量变化不明显;6种微地形的平均水分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加深而增加,且在大于40 cm土层上,6种微地形的土壤水分含量之间有显著差异。(3)相关性分析表明,0—20 cm土层的全磷与地上生物量呈显著负相关,20—40 cm土层的有机碳与地上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40—80 cm土层的土壤水分含量与地上生物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由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程可知,在垂直高度的表层土层中土壤有机碳、全磷及土壤水分含量的共同作用对地上生物量有一定的影响,解释度为69.4%。[结论]微地形对地上生物量及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和土壤水分含量的分布格局有显著的分配作用,在表层土层中土壤有机碳、全磷和土壤水分含量与地上生物量有显著相关性,对地上生物量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生态系统 微地形 土壤有机碳 土壤全氮 土壤全磷 土壤含水量 地上生物量
下载PDF
上海城市土壤理化性质空间分布及其对土壤污染物风险控制值的影响
10
作者 吉敏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2024年第3期327-333,共7页
为考察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对土壤中污染物的风险控制值计算结果的影响,以上海为研究区采集296个土样进行土壤理化性质参数分析,参考《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技术导则》(HJ 25.3—2019)中的方法计算不同污染物的土壤风险控制值,并与... 为考察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对土壤中污染物的风险控制值计算结果的影响,以上海为研究区采集296个土样进行土壤理化性质参数分析,参考《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技术导则》(HJ 25.3—2019)中的方法计算不同污染物的土壤风险控制值,并与《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中的风险筛选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为典型的黏性土壤特性,其土壤理化性质参数与HJ 25.3—2019推荐值有明显差异;土壤理化参数的取值主要影响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风险计算结果;以研究区实测的土壤理化参数背景值来计算25种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在第一、二类用地的土壤风险控制值,结果与GB 36600—2018的风险筛选值相比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采用Crystal Ball模型计算土壤容重(ρ_(b))、包气带土层孔隙水体积比(θ_(ws))、包气带土层孔隙空气体积比(θ_(as))和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f_(oc))对土壤风险控制值的敏感性,4个参数敏感性排序为ρ_(b)>f_(oc)>θ_(ws)>θ_(as);污染物物理性质会影响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风险控制值计算的敏感性;研究区域土壤θ_(as)、θ_(ws)与HJ 25.3—2019推荐值差异较大,是造成土壤风险控制值计算结果与GB 36600—2018的风险筛选值存在差异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土壤 土壤理化性质参数 挥发性有机污染物 土壤风险控制值
下载PDF
土壤改良剂和调理剂对设施辣椒产量及土壤性状的影响
11
作者 王薇薇 梅燚 +4 位作者 吴永成 郑佳秋 尤春 赵春来 王佳伟 《长江蔬菜》 2024年第8期26-28,共3页
研究不同土壤改良剂、调理剂用量及肥料减施处理对设施辣椒产量、果实性状、设施土壤指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用量土壤改良剂、调理剂处理的辣椒果肉厚度、单果质量和产量整体高于对照,土壤理化性状整体得到改善,综合... 研究不同土壤改良剂、调理剂用量及肥料减施处理对设施辣椒产量、果实性状、设施土壤指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用量土壤改良剂、调理剂处理的辣椒果肉厚度、单果质量和产量整体高于对照,土壤理化性状整体得到改善,综合考虑产量、果实性状和经济效益等因素,常规施肥加土壤改良剂400 kg/667 m2(T3)和常规施肥加土壤调理剂400 kg/667 m2(T5)的处理对设施辣椒增产、改善土壤性状、增加经济效益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土壤改良剂 土壤调理剂 产量 土壤指标
下载PDF
“土壤健康与土壤碳汇研究专刊”征稿
12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38-138,共1页
土壤健康对于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至关重要。健康的土壤不仅是农作物生长和食品生产的基础,也是提升土壤碳汇能力的关键。通过健康土壤培育能够促进更高效的碳循环和储存,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路径。我国是世界上农作物种... 土壤健康对于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至关重要。健康的土壤不仅是农作物生长和食品生产的基础,也是提升土壤碳汇能力的关键。通过健康土壤培育能够促进更高效的碳循环和储存,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路径。我国是世界上农作物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但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质含量 土壤健康 土壤碳汇 农作物种植面积 土壤培育 碳中和 生态系统 农作物生长
下载PDF
青海东部表层土壤碳库特征研究
13
作者 刘庆宇 马瑛 +2 位作者 程莉 田兴元 喻光建 《环境生态学》 2024年第2期16-24,共9页
通过整合青海省东部地区33 092 km^(2)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和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数据,估算了青海东部地区土壤有机碳、无机碳和全碳的总储量及平均碳密度,并分析了表层土壤碳空间分布特征和不同土壤类型、土地利用及生态系统单位... 通过整合青海省东部地区33 092 km^(2)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和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数据,估算了青海东部地区土壤有机碳、无机碳和全碳的总储量及平均碳密度,并分析了表层土壤碳空间分布特征和不同土壤类型、土地利用及生态系统单位碳密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土壤(0~20 cm)碳总储量为272.81 Mt,平均碳密度为8 243.85 t/km^(2);不同的土壤类型、土地利用和生态系统均对表层土壤碳密度及分布规律产生影响;与土壤二普数据有机碳储量对比,青海东部地区整体属于碳源区,在过去20多年里青海东部表层土壤共释放约53.21 Mt有机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碳库 土壤碳储量 表层土壤 土壤类型 青海东部
下载PDF
煤基与生物基腐植酸配施对土壤结构改良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萌萌 冯俊义 +2 位作者 黄震 郝文静 黄占斌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1期83-91,共9页
为探究煤基腐植酸与生物基腐植酸混合对土壤结构的影响并筛选出一种效果最佳的混合比例,本研究采用土壤培养方法,通过将煤基腐植酸与生物基腐植酸按不同质量比设计成复合腐植酸改良半生土,以不施腐植酸为对照(CK),分析培养10、25、50 d... 为探究煤基腐植酸与生物基腐植酸混合对土壤结构的影响并筛选出一种效果最佳的混合比例,本研究采用土壤培养方法,通过将煤基腐植酸与生物基腐植酸按不同质量比设计成复合腐植酸改良半生土,以不施腐植酸为对照(CK),分析培养10、25、50 d时复合腐植酸对土壤团聚体、孔隙度等结构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土壤各项理化指标整体改良效果表现为50 d>25 d>10 d;土壤团聚体含量、平均质量直径随煤基腐植酸含量增加而增加,单施煤基腐植酸时最佳,培养50 d时土壤团聚体含量较CK组增加116.36%,平均质量直径较CK组增加了21.80%;比较发现,培养10 d时土壤总孔隙度、田间持水量随生物基腐植酸比例增大而增加,容重随之降低,而培养25 d和50 d时,总孔隙度和田间持水量则随煤基腐植酸比例增大而增加,容重随之降低;煤基和生物基腐植酸7∶3组合最佳,50 d时该组合土壤总孔隙度和田间持水量分别较CK组增加10.46%和43.52%,容重降低8.25%。研究表明,煤基腐植酸和生物基腐植酸均可有效改善土壤结构,当混合质量比为7∶3时效果最佳。该混合比例的复合腐植酸可综合生物基腐植酸和煤基腐植酸的优点,有效改善土壤结构,为退化土壤修复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退化 煤基腐植酸 生物基腐植酸 土壤结构 土壤团聚体
下载PDF
陕西省关中地区耕地土壤属性变化趋势研究
15
作者 林小丁 窦春宇 +5 位作者 张彩云 刘力 张丽娜 杨敏 杨学云 张树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853-1862,共10页
【目的】土壤肥力显著影响作物产量,了解区域耕地土壤肥力历史变化趋势有助于指导农户施肥,以提升耕地肥力,促进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方法】利用陕西省关中地区第二次土壤普查以来40年(1980—2020年)发表的文献、土壤志等相关数据,采... 【目的】土壤肥力显著影响作物产量,了解区域耕地土壤肥力历史变化趋势有助于指导农户施肥,以提升耕地肥力,促进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方法】利用陕西省关中地区第二次土壤普查以来40年(1980—2020年)发表的文献、土壤志等相关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有效磷、全钾、速效钾、pH以及容重的变化趋势。【结果】1980—2020年,以10年为1个阶段,土壤有机质含量在4个阶段的中值依次为11.0、11.1、13.6和18.5 g/kg,整体呈显著上升趋势。土壤全氮含量在最后10年的中值为0.95 g/kg,与前3个10年相比显著提高。土壤碱解氮含量在最后10年的中值(58 mg/kg)与第一个10年(53 mg/kg)相比有提高。土壤全磷含量4个10年中值依次为0.70、0.76、0.82和1.03 g/kg,整体呈显著增加趋势。土壤有效磷含量在最后10年的中值为21.9 mg/kg,与前3个10年相比显著提高,且最后10年中80%含量数据均超过农学阈值(14 mg/kg)。土壤全钾含量4个10年中值依次为19.3、19.9、18.6和19.6 g/kg,整体变化不明显。土壤速效钾含量在2011—2020年的中值为212 mg/kg,与前3个10年含量(163、149、158 mg/kg)相比显著提高。土壤pH在最后10年的中值(7.76)与前3个10年(8.10、7.90、8.00)相比显著下降。而土壤容重4个10年中值依次为1.32、1.31、1.32和1.30 g/cm3,整体变化不明显。【结论】陕西省关中地区耕地土壤40年来化学肥力中仅全钾含量变化不明显,近10~20年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比前20年显著增加,pH显著下降;土壤容重变化不明显。今后关中地区养分管理和耕作制度需要进一步调整,以提升养分利用效率及土壤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质 土壤全氮 土壤碱解氮 土壤有效磷 土壤速效钾 土壤pH 土壤容重
下载PDF
肥料在土壤可持续利用中的作用研究
16
作者 邓炯 《农村科学实验》 2024年第1期48-50,共3页
该文研究了肥料在土壤可持续利用中的作用,认为合理施用肥料可以为作物生长提供养分及氮、磷、钾等营养元素,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性,提高土壤的肥力;可以调节土壤酸碱度,使土壤pH值保持在适... 该文研究了肥料在土壤可持续利用中的作用,认为合理施用肥料可以为作物生长提供养分及氮、磷、钾等营养元素,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性,提高土壤的肥力;可以调节土壤酸碱度,使土壤pH值保持在适宜作物生长的范围内;可以平衡土壤微生物群落,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提高土壤的生物活性;可以减少土壤污染,有效减少硝酸盐污染;合理的耕作和施肥措施可以防止土壤板结、盐碱化等。该文认为,只有科学施用肥料,才能减少土壤资源的浪费,提高土壤资源的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用肥料 土壤可持续利用 土壤污染 土壤退化 土壤资源保护 氮肥污染
下载PDF
农用地土壤污染修复法律制度的问题与对策
17
作者 黄延廷 孙薇乔 《河南农业》 2024年第7期76-76,共1页
农用地土壤污染问题危及舌尖上的安全,威胁整个生态环境的发展,这是土壤污染修复刻不容缓的关键缘由,也是治理、修复手段成为解决土壤污染问题要点的重要成因。在《土壤污染防治法》等环境污染领域立法体系下探寻现阶段农用地土壤污染... 农用地土壤污染问题危及舌尖上的安全,威胁整个生态环境的发展,这是土壤污染修复刻不容缓的关键缘由,也是治理、修复手段成为解决土壤污染问题要点的重要成因。在《土壤污染防治法》等环境污染领域立法体系下探寻现阶段农用地土壤污染治理相关法律规定的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污染问题 土壤污染修复 生态环境 土壤污染治理 土壤污染防治法 环境污染 农用地 立法体系
下载PDF
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区不同弃耕演替时期土壤质量评价
18
作者 乌云嘎 郑佳华 +7 位作者 李邵宇 邢佳庆 赵天启 乔荠瑢 张峰 张彬 王占海 赵萌莉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24年第3期548-560,共13页
本研究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以天然草地作为对照,分析了内蒙古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两种不同类型的草原(荒漠草原和典型草原)中的农田及3个不同恢复年限(5年、15年和20年)弃耕地的土壤理化性质,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土壤质量进行综合... 本研究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以天然草地作为对照,分析了内蒙古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两种不同类型的草原(荒漠草原和典型草原)中的农田及3个不同恢复年限(5年、15年和20年)弃耕地的土壤理化性质,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土壤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发现,弃耕后,土壤含水率、饱和导水率、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土壤有机碳、全磷、有效磷含量增加;土壤容重、硝态氮、铵态氮、全氮含量逐渐降低;土壤最大持水率指标在荒漠草原呈上升趋势,在典型草原下降;毛管持水率、田间持水率无显著变化(P>0.05);弃耕后,荒漠草原土壤pH降低,典型草原pH升高。基于统计分析的土壤质量得分表明,影响荒漠草原土壤质量的主要因素为土壤有机碳、非毛管孔隙度、容重、全氮,其土壤质量综合得分高低依次为天然草地>弃耕5年>弃耕20年>弃耕15年>农田,影响典型草原土壤质量的主要因子是pH、容重、饱和导水率、有机碳,其综合得分高低依次为天然草地>弃耕15年>弃耕20年>弃耕5年>农田。荒漠草原样地中,农田、弃耕地的土壤质量得分均低于平均水平,典型草原样地中弃耕15、弃耕20年、天然草地的土壤质量得分高于平均水平。由此可知,自发恢复有利于弃耕地的恢复。本研究结果表明,弃耕20年足以使典型草原弃耕地恢复至天然草地状态,但荒漠草原土壤尚未达到其最高土壤质量,需要使用更长的时间进行恢复,且针对荒漠草原与典型草原区需要制定不同的弃耕地土壤质量恢复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弃耕恢复 荒漠草原 典型草原 农田 土壤物理性质 土壤化学性质 土壤健康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河南段某输水管线土壤腐蚀性分析
19
作者 林峻 葛小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3期0001-0004,共4页
在过去的几年中,土壤腐蚀性的评估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对于输水管线等关键基础设施,了解其土壤腐蚀性对于保障安全运行至关重要。本文以南水北调中线河南段某输水管线土壤腐蚀性探测工程实例为研究对象。在研究中,通过对土壤的... 在过去的几年中,土壤腐蚀性的评估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对于输水管线等关键基础设施,了解其土壤腐蚀性对于保障安全运行至关重要。本文以南水北调中线河南段某输水管线土壤腐蚀性探测工程实例为研究对象。在研究中,通过对土壤的视电阻率、氧化还原电位、酸碱度(pH值)和极化电流密度等项目的探测,对探测成果进行了综合的分析评价。这些参数可以提供有关土壤腐蚀性的详细信息,有助于评估输水管线的腐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中线 土壤的视电阻率 土壤氧化还原电位 土壤酸碱度(pH值) 土壤极化电流密度
下载PDF
不同冬灌方式对紫花苜蓿次年生长及土壤水热的影响
20
作者 刘晋 郑和祥 +2 位作者 邬佳宾 王国帅 何锐 《节水灌溉》 2024年第2期55-61,共7页
为探寻干旱半干旱地区冬季灌水对土壤水分、温度以及翌年紫花苜蓿返青、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进而提出适宜于伊金霍洛旗地区紫花苜蓿高产的灌溉方式,采用大田试验的方法,以未冬灌小区作为对照(CK),设置地下滴灌(DI)和畦灌(BI)2种灌溉方式,... 为探寻干旱半干旱地区冬季灌水对土壤水分、温度以及翌年紫花苜蓿返青、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进而提出适宜于伊金霍洛旗地区紫花苜蓿高产的灌溉方式,采用大田试验的方法,以未冬灌小区作为对照(CK),设置地下滴灌(DI)和畦灌(BI)2种灌溉方式,灌水定额设置为30 mm,共3个试验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共9个试验小区。结果表明冬灌对次年紫花苜蓿返青时各土层土壤含水率和土层温度均有一定影响,地下滴灌和畦灌,均能提高紫花苜蓿返青前的土壤含水率、提高土壤温度、改善紫花苜蓿的越冬环境、提高紫花苜蓿的越冬率。冬灌后次年紫花苜蓿返青率较未冬灌处理小区高13.77%,且滴灌处理条件下返青率最高,有利于后期紫花苜蓿产量的提高。地下滴灌冬灌处理条件下紫花苜蓿第1茬产量最高,鲜草产量为31020 kg/hm^(2),干草产量为6150 kg/hm^(2),相对未冬灌处理分别增产23.32%、21.67%。综合考虑地下滴灌条件下冬灌对次年紫花苜蓿生长及土壤水热的影响,建议伊金霍洛旗地区紫花苜蓿在越冬期进行地下滴灌条件下的冬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冬灌 灌溉方式 地下滴灌 土壤水热 土壤水分 土壤温度 生长 产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