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4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乳杆菌AR307发酵培养基优化研究
1
作者 衡利冰 夏永军 +1 位作者 艾连中 刘欣欣 《工业微生物》 CAS 2024年第1期81-86,共6页
乳酸菌因其可以增强免疫力、促进消化、降低血清胆固醇等多种生理功能而受到了广泛关注。为进一步提升发酵乳酸菌的增殖密度,本实验以植物乳杆菌AR307为试验对象,MR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采用单因素及响应面试验设计对培养基进行优化。... 乳酸菌因其可以增强免疫力、促进消化、降低血清胆固醇等多种生理功能而受到了广泛关注。为进一步提升发酵乳酸菌的增殖密度,本实验以植物乳杆菌AR307为试验对象,MR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采用单因素及响应面试验设计对培养基进行优化。研究碳源、氮源、无机盐对菌株生长的影响,以OD_(600)为评价指标确定最佳配比。结果表明:最优碳源为麦芽糖,添加量为3.5%;最优氮源为酵母浸粉、酪蛋白胨与牛肉浸出粉,比例为1∶1∶1,添加量为2.21%;最优无机盐为磷酸氢二钾,添加量为0.75%。在此优化条件下,静置发酵24 h,植物乳杆菌AR307的OD_(600)值达到了6.4,菌体密度得到了提升,为AR307工业化发酵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培养基优化 响应面
下载PDF
北虫草液体菌种培养基优化及胞外多糖抗氧化性初探
2
作者 王逸初 白妍 +3 位作者 贺晓龙 刘月芹 靳鹏飞 高小朋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针对北虫草人工栽培中菌丝液体发酵培养菌丝长速慢,产量不高的问题。研究引入了用于人工栽培的北虫草菌种(Cordyceps militaris),对其液体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并提取北虫草胞外多糖测定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单因素筛选实验及Placket... 针对北虫草人工栽培中菌丝液体发酵培养菌丝长速慢,产量不高的问题。研究引入了用于人工栽培的北虫草菌种(Cordyceps militaris),对其液体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并提取北虫草胞外多糖测定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单因素筛选实验及Plackett-Burman分析表明最佳碳源、氮源、无机盐分别为蔗糖、酵母粉、磷酸二氢钾。爬坡试验进一步得出,当蔗糖浓度为25 g·L^(-1)、酵母粉为6 g·L^(-1)、磷酸二氢钾为2 g·L^(-1)时,北虫草生物量达到较大值2.113 g·L^(-1)。最后经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和响应面法分析得出,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蔗糖26.364 g·L^(-1)、酵母粉6.699 g·L^(-1)、磷酸二氢钾2.093 g·L^(-1),此时菌丝干重达到最大值为2.314 g·L^(-1)。验证实验表明结果准确,产量提升了107.34%。对胞外多糖提取物的DPPH自由基及ABTS自由基清除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与脂质过氧化抑制率测定试验表明清除率与样品浓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虫草 发酵培养基优化 响应面法 中心组合设计 抗氧化性
下载PDF
樟芝-太子参双向液体发酵培养基优化及效应分析
3
作者 赵生月 吴小环 +4 位作者 姜春玲 张余 郑世仲 刘盛荣 叶祖云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1期75-82,共8页
【目的】有效利用太子参根须副产物资源,提高樟芝(Antrodia camphorata)菌丝产量,促进活性成分合成。【方法】以太子参根须(粉末)作为培养基组分,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影响樟芝菌丝生长的关键成分,正交试验优化培养基组成。【结果】... 【目的】有效利用太子参根须副产物资源,提高樟芝(Antrodia camphorata)菌丝产量,促进活性成分合成。【方法】以太子参根须(粉末)作为培养基组分,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影响樟芝菌丝生长的关键成分,正交试验优化培养基组成。【结果】筛选试验结果表明,葡萄糖、酵母粉、蛋白胨及KH2PO4对樟芝菌丝生长有重要影响,正交试验优化的培养基组成为:太子参6 g·L^(−1),葡萄糖10 g·L^(−1),酵母粉4 g·L^(−1),蛋白胨6 g·L^(−1),KH_(2)PO_(4)1.5g·L^(−1)。利用优化培养基深层发酵,樟芝生物量达到4.73 g·L^(−1),与对照培养基及PDB培养基相比,胞内三萜含量分别提高2.75%和24.85%,胞外多糖分别提高161.11%和113.64%;发酵液中高密度无性孢子含量达1.8×10^(7)个·mL^(-1)。【结论】太子参适合作为樟芝双向液体发酵的药性成分,可有效促进樟芝菌丝生长、活性成分合成和无性孢子形成,是太子参根须副产物资源利用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芝 太子参 正交试验 培养基优化 活性成分
下载PDF
产朊假丝酵母发酵蛋白桑的培养基优化
4
作者 侯俊豪 陈帅君 +3 位作者 吴疆 米琴娜 张熙凯 童应凯 《天津科技》 2024年第2期65-69,共5页
以蛋白桑桑叶为研究对象,利用产朊假丝酵母菌进行培养料发酵试验。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设计并实施了葡萄糖、磷酸二氢钾(KH2PO4)、硫酸铵[(NH4)_(2)SO_(4)]、硫酸镁(MgSO_(4))、蒸馏水五因素四水平的正交试验,发酵后测定了产朊假丝酵母... 以蛋白桑桑叶为研究对象,利用产朊假丝酵母菌进行培养料发酵试验。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设计并实施了葡萄糖、磷酸二氢钾(KH2PO4)、硫酸铵[(NH4)_(2)SO_(4)]、硫酸镁(MgSO_(4))、蒸馏水五因素四水平的正交试验,发酵后测定了产朊假丝酵母菌的菌数,确定了最佳的培养基配方,即1.2 g葡萄糖、0.025 g KH2PO4、0.05 g(NH4)_(2)SO_(4)、0.001 g MgSO_(4)、16 mL蒸馏水。在此培养基中,产朊假丝酵母菌能以菌数多达10.05亿/g进行生长繁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朊假丝酵母 蛋白桑 发酵 培养基优化
下载PDF
草莓茎尖组织培养育苗技术的培养基优化
5
作者 王禹 牟蕴慧 +3 位作者 侯睿宁 刘万达 谭巍 于飞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3年第8期72-77,共6页
草莓茎尖组织培养育苗技术通常采用诱导分化、增殖、生根3种培养基进行培养,工序较为繁琐,为探索出一种既可用于草莓茎尖诱导分化,也可用于增殖、生根培养步骤的通用培养基,进一步简化操作工序,以草莓“红颜”0.3 mm的茎尖为试材,生长... 草莓茎尖组织培养育苗技术通常采用诱导分化、增殖、生根3种培养基进行培养,工序较为繁琐,为探索出一种既可用于草莓茎尖诱导分化,也可用于增殖、生根培养步骤的通用培养基,进一步简化操作工序,以草莓“红颜”0.3 mm的茎尖为试材,生长激素采用6-BA、TDZ、NAA、IAA、IBA并分别设置5个不同浓度,应用L_(25)(5^(6))的正交试验,筛选出可用于茎尖诱导分化、增殖、生根培养的通用培养基为MS+6-BA 0.3 mg·L^(-1)+TDZ 0.7 mg·L^(-1)+NAA 0.1 mg·L^(-1)+IAA 0.1 mg·L^(-1)+IBA 0.3 mg·L^(-1),诱导分化率为67.2%,增殖系数为8.5,生根率为9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培养 育苗 正交试验 培养基优化
下载PDF
普鲁兰多糖产生菌出芽短梗霉的紫外诱变及其培养基优化 被引量:1
6
作者 赵廷彬 殷海松 +1 位作者 张琳 乔长晟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88-196,共9页
为进一步提高普鲁兰多糖的产量,该文以出芽短梗霉CGMCC 3337为研究对象,通过紫外诱变获得一株性状稳定的高产普鲁兰多糖突变株UV-10,普鲁兰多糖产量稳定在(75.28±0.79)g/L,在此基础上通过单因素、响应面等试验探究高产普鲁兰多糖... 为进一步提高普鲁兰多糖的产量,该文以出芽短梗霉CGMCC 3337为研究对象,通过紫外诱变获得一株性状稳定的高产普鲁兰多糖突变株UV-10,普鲁兰多糖产量稳定在(75.28±0.79)g/L,在此基础上通过单因素、响应面等试验探究高产普鲁兰多糖的最适培养基及条件。结果表明:与出发菌株相比产量提高了25.26%。通过单因素及响应面试验得到最适培养基组成:蔗糖150 g/L,牛肉粉4.17 g/L,MgSO_(4)·7H_(2)O 0.76 g/L,K_(2)HPO_(4)8.58 g/L,FeSO_(4)·7H_(2)O 0.03 g/L。优化后培养基多糖产量达到97.6 g/L,与优化前相比提高了2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芽短梗霉 普鲁兰多糖 紫外诱变 菌种筛选 培养基优化
下载PDF
金耳类酵母型菌株分离与高产胞外多糖培养基优化
7
作者 张璐 李翘楚 +2 位作者 王增利 丁强 王鸿磊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54-1160,共7页
为获得纯金耳多糖,采用担孢子弹射法分离获得金耳类酵母型菌株(EF145),通过ITS序列测定对分离的菌株进行鉴定,测定金耳多糖的抗氧化性,通过正交试验优化高产胞外多糖培养基配方。结果显示:EF145菌株的菌体呈卵圆形,大小约为(2.5~4.0)μm... 为获得纯金耳多糖,采用担孢子弹射法分离获得金耳类酵母型菌株(EF145),通过ITS序列测定对分离的菌株进行鉴定,测定金耳多糖的抗氧化性,通过正交试验优化高产胞外多糖培养基配方。结果显示:EF145菌株的菌体呈卵圆形,大小约为(2.5~4.0)μm×(2.0~4.0)μm,出芽增殖;菌落乳白色、表面凸起、光滑、湿润;其ITS序列与金耳子实体小条带一致,经Blast比对确定该菌株为金耳(Tremella aurantialba);该菌株多糖的羟自由基清除率为57.67%,超氧阴离子清除率为51.73%,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17.43%。EF145菌株培养的最佳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分别是蔗糖、酒石酸铵和磷酸二氮钾,EF-145菌株产胞外多糖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蔗糖40 g·L^(-1)、酒石酸铵7.5 g·L^(-1)、磷酸二氢钾4 g·L^(-1)、土豆浸粉3 g·L^(-1)、维生素B 10.2 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耳 类酵母型菌株 胞外多糖 培养基优化
下载PDF
木葡糖醋杆菌发酵产细菌纤维素的培养基优化及外源物质对其代谢的影响
8
作者 王凯 赵萍 +5 位作者 冯佩瑶 晋丹 高杰 汪瑞 李佳颖 刘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208-215,共8页
为了提高细菌纤维素(Bacterial Cellulose,BC)的产量,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木葡糖醋杆菌(Gluconaceto-bacterxylinus)的发酵培养基,基于优化结果探究了海藻酸钠(SA)、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羧甲基纤维素(CMC)三种外源物质对BC合成过程... 为了提高细菌纤维素(Bacterial Cellulose,BC)的产量,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木葡糖醋杆菌(Gluconaceto-bacterxylinus)的发酵培养基,基于优化结果探究了海藻酸钠(SA)、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羧甲基纤维素(CMC)三种外源物质对BC合成过程中BC产量、总糖消耗、乙酸、丙酮酸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培养基成分为葡萄糖4%、酵母浸粉1%、蛋白胨0.8%、MgSO_(4)1.9%、Na_(2)HPO_(4)0.2%、乙酸0.4%、乙醇1.6%,BC产量为5.19 g/L。外源添加SA、CMC-Na、CMC后,总糖的消耗量分别提高了29.9%、22.82%和15.73%,BC终产量分别为6.72、6.01和5.1 g/L。相较于对照组,SA和CMC-Na组丙酮酸含量的增幅分别为29.02%和16.52%,促进了丙酮酸的积累与利用,提高了BC的积累量。CMC添加组乙酸的积累量最高为4.27 g/L,这与BC产量的下降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葡糖醋杆菌 BC产量 培养基优化 代谢
下载PDF
耐酒精高产L-乳酸菌株的筛选及发酵培养基优化
9
作者 肖敏敏 邢馨月 +5 位作者 刘文光 孟祥慧 魏姗姗 张天笑 王玉华 李侠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5-143,共9页
为提高L-乳酸产量,降低L-乳酸的生产成本,该研究经过筛选、驯化获得一株耐酒精且高产L-乳酸的菌株鼠李糖乳杆菌AK-0779。使用玉米酒糟代替部分酵母粉作为菌株AK-0779发酵培养基的氮源。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对葡萄糖添加量、酵母粉添加... 为提高L-乳酸产量,降低L-乳酸的生产成本,该研究经过筛选、驯化获得一株耐酒精且高产L-乳酸的菌株鼠李糖乳杆菌AK-0779。使用玉米酒糟代替部分酵母粉作为菌株AK-0779发酵培养基的氮源。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对葡萄糖添加量、酵母粉添加量和玉米酒糟添加量进行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优化试验。结果表明,最适发酵培养基为:葡萄糖添加量9.80%,玉米酒糟添加量0.98%,酵母粉添加量1.72%,L-乳酸产量为78.91 g/L,糖酸转换率为80.52%。与酵母粉完全充当氮源产L-乳酸82.36 g/L相比,产量无显著差异,说明玉米酒糟能有效代替部分酵母粉作为发酵培养基的氮源,降低L-乳酸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李糖乳杆菌 玉米酒糟 L-乳酸 发酵培养基优化 响应面分析
下载PDF
一株盐碱绿藻的SE培养基优化
10
作者 陈凤 董宇 +3 位作者 蔡宏宇 张苏江 雷曼红 孙禹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509-2520,共12页
【目的】优化一株盐碱绿藻的SE培养基,为盐碱藻分子生物学资源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塔里木大学校园内东湖中分离纯化的一株盐碱绿藻进行培养基筛选,通过形态观察及分子鉴定,研究CaCl_(2)·2H_(2)O、KH_(2)PO_(4)、NaCl、N... 【目的】优化一株盐碱绿藻的SE培养基,为盐碱藻分子生物学资源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塔里木大学校园内东湖中分离纯化的一株盐碱绿藻进行培养基筛选,通过形态观察及分子鉴定,研究CaCl_(2)·2H_(2)O、KH_(2)PO_(4)、NaCl、NaNO_(3)、MgSO_(4)·7H_(2)O以及pH对其生长的影响,并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盐碱绿藻为椭圆形藻。CaCl_(2)·2H_(2)O最适浓度为0.050 g/L,可溶性糖为24.34%,可溶性蛋白为16.55%,总叶绿素为2.000 g/L。KH_(2)PO_(4)最适浓度为0.175 g/L,可溶性糖为10.53%,可溶性蛋白为7.7%,总叶绿素为3.607 g/L。NaCl最适浓度为0.100 g/L,可溶性糖为11.82%,可溶性蛋白为8.57%,总叶绿素为3.385 g/L。NaNO_(3)最适浓度为0.250 g/L,可溶性糖为10.64%,可溶性蛋白为6.10%,总叶绿素为2.731g/L。MgSO_(4)·7H_(2)O最适浓度为0.375 g/L,可溶性糖为12.32%,可溶性蛋白为9.9%,总叶绿素为1.790 g/L。pH最适浓度为9.0,可溶性糖为16.57%,可溶性蛋白为9.46%,总叶绿素为1.985 g/L。1号藻的序列与新颖拟绿球藻属(Pseudochlorococcum sp.)聚簇成一支亲缘关系很相近。【结论】确定了1号盐碱绿藻的分类地位以及SE培养基优化后CaCl_(2)·2H_(2)O的浓度为0.050 g/L,KH_(2)PO_(4)的浓度为0.175 g/L,NaCl的浓度为0.100 g/L,NaNO_(3)的浓度为0.250 g/L,MgSO_(4)·7H_(2)O的浓度为0.375 g/L和pH为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绿藻 18S rDNA 形态特性 培养基优化
下载PDF
黄精双向液体发酵的菌种优选及培养基优化研究
11
作者 马绪民 孙加龙 +1 位作者 韩春超 顾正位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3期336-341,共6页
目的:以黄精为药性基质,以鸡腿菇、蛹虫草、秀珍菇为发酵菌种进行发酵,筛选出最适合于黄精液体发酵的菌种并优化其液体发酵培养基。方法:以抗氧化能力为指标筛选出黄精液体发酵的最优菌种,并以生物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筛... 目的:以黄精为药性基质,以鸡腿菇、蛹虫草、秀珍菇为发酵菌种进行发酵,筛选出最适合于黄精液体发酵的菌种并优化其液体发酵培养基。方法:以抗氧化能力为指标筛选出黄精液体发酵的最优菌种,并以生物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筛选出最佳的液体发酵培养基。结果:鸡腿菇-黄精双向发酵后菌丝体得率为8.47 g/L(P<0.05),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92.15%(P<0.01),羟自由基抑制能力为78.12 U/mL,总抗氧化能力为9.37 U/mL(P<0.01)。鸡腿菇发酵黄精最佳培养基为葡萄糖0%,麸皮含量5%,黄精质量浓度10 mg/mL,土豆20%,KH2PO40.1%,MgSO_(4)0.1%。按照该条件进行发酵、验证试验,菌丝体得率为(8.06±0.20)g/L。结论:为黄精双向液体发酵的研究奠定基础,并为黄精在保健品及化妆品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 鸡腿菇 蛹虫草 秀珍菇 抗氧化 双向液体发酵 菌种优选 培养基优化
下载PDF
1株耐盐耐低温沼泽红假单胞菌的分离筛选及培养基优化
12
作者 鲁晏宏 王蕊 +4 位作者 王珺 胡婷 付维来 朱传忠 汪攀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103-108,共6页
试验旨在筛得耐盐耐低温可调水的光合细菌并进行扩培培养,为光合细菌的产业化生产及应用提供参考。试验由环境样中分离光合细菌,经耐盐性低温试验及降亚硝能力测试筛菌,采用响应面优化筛得菌株培养基。结果显示,DBNRh06在光照及黑暗条... 试验旨在筛得耐盐耐低温可调水的光合细菌并进行扩培培养,为光合细菌的产业化生产及应用提供参考。试验由环境样中分离光合细菌,经耐盐性低温试验及降亚硝能力测试筛菌,采用响应面优化筛得菌株培养基。结果显示,DBNRh06在光照及黑暗条件下培养48 h时对亚硝酸盐降解率均可达65%,在盐度为35条件下的OD660 nm值可达0.7,在15℃、120 h时对亚硝酸盐的降解率仍可达50%。利用响应面优化法优化DBNRh06得到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草酸铵2 g/L、乙酸钠1.5 g/L、酵母粉1.5 g/L。利用最优培养基配方,在30℃、1000~2000 lx光照培养96 h,得到DBNRh06的OD_(660 nm)值为0.877,与预测的最大值0.860非常接近。研究表明,筛得1株耐盐度较好且低温仍可降亚硝酸盐的沼泽红假单胞菌,为光合细菌在水产养殖业的实际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泽红假单胞菌 培养基优化 响应面优化
原文传递
1株光合细菌的分离鉴定、培养基优化及脱氮特性研究
13
作者 靳鹏 和子涵 +3 位作者 武婧玉 贾一然 张晓彤 张建新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36-143,共8页
优化光合细菌发酵培养基,并研究其产酶特性和脱氮特性,以提升光合细菌在水质改良中的效果。采用双层平板法从河南省新乡市卫河水域底泥中分离筛选出1株光合细菌,命名为WH-1,通过菌株形态学观察及16S rDNA序列分析,确定分离菌株WH-1为沼... 优化光合细菌发酵培养基,并研究其产酶特性和脱氮特性,以提升光合细菌在水质改良中的效果。采用双层平板法从河南省新乡市卫河水域底泥中分离筛选出1株光合细菌,命名为WH-1,通过菌株形态学观察及16S rDNA序列分析,确定分离菌株WH-1为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为提高培养的WH-1菌液浓度,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发酵培养基,得到最佳培养基配方:CH_(3)COONa 1.0 g/L、NH4Cl 0.5 g/L、酵母浸粉3.0 g/L、NaCl 2.0 g/L、K_(2)HPO_(4)0.2 g/L、NaHCO_(3)3.0 g/L、MgSO_(4)0.2 g/L。培养基优化之后,经流式细胞仪计数,WH-1菌液浓度达到4.37×10^(9)个/mL,较优化前增长43.33%。产酶特性试验结果显示,菌株WH-1可以产纤维素酶、淀粉酶,但不能产蛋白酶。在高质量浓度的氨氮(NH_(3)-N)、亚硝酸氮(NO_(2)^(-)-N)环境中,WH-1菌株的NH_(3)-N、NO_(2)^(-)-N降解率分别达到49.89%和31.15%。综上,成功分离出1株性能优良的光合细菌WH-1,优化了培养基组成,该菌株展现出良好的产酶性能和脱氮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细菌 培养基优化 纤维素酶 淀粉酶 氨氮 亚硝酸氮
下载PDF
一株清酒乳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培养基优化
14
作者 范洪臣 柴利平 +2 位作者 郑惠丹 韩雪 秦琦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04-210,共7页
从传统食品谷物发酵液中筛选出1株乳杆菌,通过生理生化试验与菌落和菌株形态观察以及16S rRNA测序鉴定为清酒乳杆菌。以MR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活菌数为指标,改变基础培养基组成的成分及添加量,在此基础上,通过响应面优化培养基组成。... 从传统食品谷物发酵液中筛选出1株乳杆菌,通过生理生化试验与菌落和菌株形态观察以及16S rRNA测序鉴定为清酒乳杆菌。以MR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活菌数为指标,改变基础培养基组成的成分及添加量,在此基础上,通过响应面优化培养基组成。结果表明最优培养基组成为鱼蛋白胨14.50 g/L、酵母浸粉6.50 g/L、葡萄糖28.00 g/L、柠檬酸三铵1.50 g/L、磷酸二氢钾2.00 g/L、硫酸镁0.20 g/L、硫酸锰0.12 g/L、吐温-80 1.20 mL/L,此条件下,活菌数达到3.125×10^(9) CFU/mL,相比MRS发酵培养基活菌数(1.980×10^(8) CFU/mL)提高了1 478.28%。该优化培养基具有活菌数高和经济方便的特点,为清酒乳杆菌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种筛选 清酒乳杆菌 优化培养基 菌体增殖 响应面试验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的木糖醇发酵培养基优化研究 被引量:35
15
作者 方柏山 陈宏文 +3 位作者 谢晓兰 万宁 梅余霞 胡宗定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648-650,共3页
Using genetic algorithms(GA)for medium optimization of xylitol fermentation,and coupling neural networks model for predicting xylitol concentration is introduced.The medium compose determinated by GA is as input data ... Using genetic algorithms(GA)for medium optimization of xylitol fermentation,and coupling neural networks model for predicting xylitol concentration is introduced.The medium compose determinated by GA is as input data of the neural networks,while the output data predicted by neural networks is as suitable value of GA for predicting.The optimum medium is further validated by experimentation.The good result,which save the experimental workload and charge,enhance the level of xylitol fermentation as well as reduced the medium consume is obta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糖醇 发酵 培养基优化 人工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下载PDF
一种高效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培养基优化 被引量:55
16
作者 周礼 张永奎 +2 位作者 陈晓 李万全 徐绍霞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84-588,共5页
从某自来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中筛选得到了一株稳定高效的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MBF-33,所产絮凝剂对高岭土悬浮液体系有较好的絮凝作用.通过培养基优化,对高岭土的絮凝率从81.3%提高到95%.实验结果表明:(1)适宜的单一碳源为25g·L-1葡... 从某自来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中筛选得到了一株稳定高效的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MBF-33,所产絮凝剂对高岭土悬浮液体系有较好的絮凝作用.通过培养基优化,对高岭土的絮凝率从81.3%提高到95%.实验结果表明:(1)适宜的单一碳源为25g·L-1葡萄糖;(2)复合碳源效果优于单一碳源,适宜的复合碳源为蔗糖5g·L-1,葡萄糖20g·L-1;(3)无机氮不利于该菌生长,适宜的氮源为单一有机氮,为1.5g·L-1蛋白胨;(4)0.2g·L-1的MgSO4有利于菌生长,但不利于絮凝剂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筛选 微生物絮凝剂 培养基优化
下载PDF
相思根瘤菌和解磷菌培养基优化及解磷能力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尚军红 康丽华 +2 位作者 罗玉萍 江业根 马海宾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7-182,共6页
研究绘制了相思根瘤菌MZ菌株和解磷菌217菌株在4种培养基中的OD值生长曲线,结果表明:它们都能在BSE培养基中较好的生长;对MZ根瘤菌和217解磷菌的常规培养基进行优化,获得了它们的优化培养基,进一步绘制的生长曲线证明了优化培养基更利... 研究绘制了相思根瘤菌MZ菌株和解磷菌217菌株在4种培养基中的OD值生长曲线,结果表明:它们都能在BSE培养基中较好的生长;对MZ根瘤菌和217解磷菌的常规培养基进行优化,获得了它们的优化培养基,进一步绘制的生长曲线证明了优化培养基更利于菌株的生长,且活菌数更多。217解磷能力的研究也表明:菌体数量与pH值、解磷强度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思 根瘤菌 解磷细菌 培养基优化 解磷能力
下载PDF
微生物发酵培养基优化中的现代数学统计学方法 被引量:31
18
作者 张广臣 雷虹 +1 位作者 何欣 单钰毓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0-113,共4页
发酵培养基优化已经成为现代发酵工业的研究热点。如今很多现代数学统计方法也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微生物发酵培养基的优化工作中,其中以正交试计、均匀设计、响应面优化设计、人工神经网络等最为常用。在实际优化工作中,可以根据不同的研... 发酵培养基优化已经成为现代发酵工业的研究热点。如今很多现代数学统计方法也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微生物发酵培养基的优化工作中,其中以正交试计、均匀设计、响应面优化设计、人工神经网络等最为常用。在实际优化工作中,可以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选用不同的优化设计,以达到最佳的效果。文中对这些常用现代数学统计学方法在培养基优化中的特点进行了总结,并介绍了它们之间的区别以及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对它们进行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基优化 正交设计 均匀设计 响应面设计 人工神经网络
下载PDF
红发夫酵母生产虾青素的培养基优化 被引量:17
19
作者 朱晓立 裘晖 +2 位作者 邓毛程 朱明军 梁世中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1-64,共4页
从提高虾青素产量和降低生产成本综合考虑。研究选择了混合碳源、混合氮源、柠檬酸铵((NH_4)_3C_6H_5O_7)、Na_2HPO_4、K_2HPO_4、MgSO_4·7H_2O组成培养基。正交设计优选出的培养基为混合碳源(糖蜜40%、淀粉塘60%)30 g/L、混合氮源... 从提高虾青素产量和降低生产成本综合考虑。研究选择了混合碳源、混合氮源、柠檬酸铵((NH_4)_3C_6H_5O_7)、Na_2HPO_4、K_2HPO_4、MgSO_4·7H_2O组成培养基。正交设计优选出的培养基为混合碳源(糖蜜40%、淀粉塘60%)30 g/L、混合氮源(玉米浆40%、(NH_4)_2SO_460%)7 g/L、MgSO_4·7H_2O 1.5 g/L、(NH_4)_3C_6H_5O_7 2g/L、Na_2HPO_4 2.0 g/L,用此优化培养基摇瓶培养红发夫酵母获得生物量16.92 g/L,虾青素含量903μg/g和虾青素产量15 279μ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发夫酵母 虾青素 培养基优化
下载PDF
蜡质芽孢杆菌DLSL-2发酵条件探讨及培养基优化 被引量:17
20
作者 李野 张小平 +2 位作者 张克强 孙文君 李军幸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5-49,共5页
对蜡质芽孢杆菌(Bacilluscereus)DLSL2深层液体发酵的主要影响因子温度、转速、初始pH值等进行了单因素实验探讨,确定了最佳培养条件:温度为30℃、转速为250r/min、初始pH值为7.0。并用均匀设计法对其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优化验证实... 对蜡质芽孢杆菌(Bacilluscereus)DLSL2深层液体发酵的主要影响因子温度、转速、初始pH值等进行了单因素实验探讨,确定了最佳培养条件:温度为30℃、转速为250r/min、初始pH值为7.0。并用均匀设计法对其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优化验证实验结果为7.1×109cfu/mL明显高于原发酵培养基结果3.2×109cf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质芽孢杆菌 发酵 培养基优化 均匀设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