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关节炎模型中促炎症因子及膝关节组织病理变化的研究
1
作者 王嘉鹏 吕秋波 +2 位作者 范冀缓 白晋平 林霞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3年第6期721-723,共3页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渐进性、退行性关节病变[1-3]。OA发病的具体机制尚不是十分明确,对OA的治疗只能局限于对症处理。以往观点认为OA是一种退行性疾病,其病理改变主要为关节软骨磨损、软骨下骨硬化和关节周...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渐进性、退行性关节病变[1-3]。OA发病的具体机制尚不是十分明确,对OA的治疗只能局限于对症处理。以往观点认为OA是一种退行性疾病,其病理改变主要为关节软骨磨损、软骨下骨硬化和关节周缘骨赘增生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促炎症因子 退行性关节病 对症处理 软骨下骨硬化 骨赘增生 组织病理变化 软骨磨损
下载PDF
烟粉虱感染白僵菌后的组织病理变化 被引量:7
2
作者 刘召 雷仲仁 +3 位作者 花保祯 王音 问锦曾 黄虹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2-54,共3页
病症观察表明,烟粉虱感染白僵菌96 h后虫体颜色变为深红色。组织切片观察表明,白僵菌处理后36 h,可在表皮下面观察到芽生孢子。48 h后可在体内观察到明显的菌丝段。60 h可以观察到菌丝入侵到脂肪体中,96 h发现内部组织器官病变,肌肉边... 病症观察表明,烟粉虱感染白僵菌96 h后虫体颜色变为深红色。组织切片观察表明,白僵菌处理后36 h,可在表皮下面观察到芽生孢子。48 h后可在体内观察到明显的菌丝段。60 h可以观察到菌丝入侵到脂肪体中,96 h发现内部组织器官病变,肌肉边界变得模糊不清,体内出现大量菌丝,120 h后菌丝突破体壁向外生长,132 h后形成菌丝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粉虱 白僵菌 致病性 组织病理变化
下载PDF
取食转Bt基因抗虫玉米后亚洲玉米螟幼虫中肠的组织病理变化 被引量:6
3
作者 徐艳聆 王振营 +1 位作者 何康来 白树雄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034-1038,共5页
利用透射显微镜(TEM)观察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e)幼虫取食了表达Cry1Ab杀虫蛋白的转Bt基因玉米心叶组织后中肠的组织病理变化,以探讨转Bt基因玉米对亚洲玉米螟的致病机理,为其合理、安全和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 利用透射显微镜(TEM)观察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e)幼虫取食了表达Cry1Ab杀虫蛋白的转Bt基因玉米心叶组织后中肠的组织病理变化,以探讨转Bt基因玉米对亚洲玉米螟的致病机理,为其合理、安全和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亚洲玉米螟取食Bt玉米后中肠细胞及其细胞器发生了明显的病变。取食Bt玉米12h后中肠细胞开始病变,首先微绒毛脱落、内质网开始肿胀,24h后内质网肿胀、增多,杯状细胞杯腔增大,48h后微绒毛大量脱落,细胞开始空泡化,随着取食时间的增加,细胞空泡化程度加剧,在感染前期细胞间的病变程度差异较大。微绒毛脱落、内质网肿胀断裂是在多数取食Bt玉米的亚洲玉米螟中肠细胞发生的普遍病变。由此表明,人工修饰的Cry1Ab基因导入到玉米染色体组中所表达的杀虫蛋白可使玉米螟幼虫中肠细胞发生病变,最终导致其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玉米螟 转BT基因玉米 CRY1AB杀虫蛋白 组织病理变化 透射显微镜
原文传递
转sck单价基因和cry1Ac/sck双价基因水稻对二化螟的致死效应及中肠组织病理变化观察 被引量:4
4
作者 张永军 赵红盈 +3 位作者 吴孔明 赵奎军 彭于发 郭予元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20-223,共4页
室内采用离体叶片法研究了转sck单价基因抗虫水稻86AS1和转cry1Ac/sck双价基因抗虫水稻MSB不同生育期主茎顶叶对二化螟幼虫的杀虫效果.结果发现,不同生育期的MSB对二化螟初孵幼虫表现出了很强的毒杀效果,二化螟幼虫校正死亡率在扬花期... 室内采用离体叶片法研究了转sck单价基因抗虫水稻86AS1和转cry1Ac/sck双价基因抗虫水稻MSB不同生育期主茎顶叶对二化螟幼虫的杀虫效果.结果发现,不同生育期的MSB对二化螟初孵幼虫表现出了很强的毒杀效果,二化螟幼虫校正死亡率在扬花期前均达到90%以上;扬花期和灌浆期抗虫性有所下降,校正死亡率高于80%;成熟期校正死亡率在60%以上.在整个生育期,二化螟幼虫取食86AS1主茎顶叶的校正死亡率均未超过50%.MSB对二化螟幼虫的毒杀效果明显高于86AS1.采用透射电镜观察二化螟幼虫取食转cry1Ac/sck双价基因抗虫水稻和转sck单价基因抗虫水稻主茎顶叶后中肠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发现,两种转基因水稻都能够引起二化螟幼虫中肠组织发生病理变化,但病变程度有明显差异.二化螟幼虫取食转cry1Ac/sck双价基因抗虫水稻3d,中肠组织受到严重破坏且病理变化明显;取食转sck单价基因抗虫水稻3d,幼虫中肠组织的病理变化却较缓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sck单价基因抗虫水稻 转crylAc/sck双价基因抗虫水稻 二化螟 抗虫性 组织病理变化
下载PDF
东亚飞蝗感染绿僵菌后的组织病理变化 被引量:6
5
作者 黄冬如 雷仲仁 +1 位作者 王国平 问锦曾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3-185,F002,共4页
将人工培养的绿僵菌分生孢子配制成浓度为 1× 1 0 8分生孢子 mL的孢子油剂 ,涂抹在供试东亚飞蝗Locustamigratoriamanilensis(Meyen)幼虫的腹侧部。通过组织切片研究表明 ,绿僵菌主要是从东亚飞蝗体表侵入的 ,72h后可见体腔内有... 将人工培养的绿僵菌分生孢子配制成浓度为 1× 1 0 8分生孢子 mL的孢子油剂 ,涂抹在供试东亚飞蝗Locustamigratoriamanilensis(Meyen)幼虫的腹侧部。通过组织切片研究表明 ,绿僵菌主要是从东亚飞蝗体表侵入的 ,72h后可见体腔内有菌丝和组织病变 ,侵入体内的菌丝在血腔中不断增殖 ,使得脂肪体、肌肉组织、马氏管和消化道发生病变解体。 96h后 ,肠壁细胞结构开始疏松、内膜解体。 1 2 0h后 ,多数幼虫死亡 ,消化道内外布满菌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飞蝗 组织病理变化 感染 分生孢子 人工培养 组织切片 组织病变 肌肉组织 细胞结构 绿僵菌 消化道 菌丝 脂肪体 马氏管 幼虫 侵入 解体 体表 增殖
下载PDF
大鼠断肢保存方法与血管组织病理变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吕青 周明武 +4 位作者 郑喜灿 幸超峰 温小梅 周春莲 孙志艳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3年第9期9-10,共2页
目的 观察断肢不同保存方法与断肢血管病理变化的关系。方法 选用成年标准Wistar大鼠45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只。Ⅰ组:干燥实验组;Ⅱ组:75%乙醇实验组;Ⅲ组:生理盐水实验组。每组又根据实验条件的不同分为3个实验小组,每组5只。各组... 目的 观察断肢不同保存方法与断肢血管病理变化的关系。方法 选用成年标准Wistar大鼠45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只。Ⅰ组:干燥实验组;Ⅱ组:75%乙醇实验组;Ⅲ组:生理盐水实验组。每组又根据实验条件的不同分为3个实验小组,每组5只。各组动物根据正交设计安排实验。结论 实验证实了(1)断肢保存的最佳方法是干燥、低温(0~4℃)、12h以内;(2)用生理盐水、0~4℃,36h的条件保存断肢与干燥、低温(0~4℃)、12h的条件能获得同样的保存效果,且不造成断肢血管明显的病理改变;(3)保存温度与断肢血管组织病理改变的相关性最大,高温是造成断肢血管组织病理改变的首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断肢 保存方法 实验 血管组织病理变化
下载PDF
20例海洛因成瘾死亡者组织病理变化观察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利华 冯忠堂 +3 位作者 刑豫明 赵永和 姚宏 杨润祥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1-4,共4页
对 2 0例海洛因成瘾死亡者尸体进行系统的尸体解剖研究和病理组织研究 .结果表明 :体表注射痕迹、纹身、色素沉着、消瘦和自伤疤痕常提示吸毒行为 ;各器官并发慢性感染疾病 ,主要表现为支气管肺炎、肺脓肿、慢性肝炎、肝硬化、脾淋巴结... 对 2 0例海洛因成瘾死亡者尸体进行系统的尸体解剖研究和病理组织研究 .结果表明 :体表注射痕迹、纹身、色素沉着、消瘦和自伤疤痕常提示吸毒行为 ;各器官并发慢性感染疾病 ,主要表现为支气管肺炎、肺脓肿、慢性肝炎、肝硬化、脾淋巴结及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感染性静脉炎 ,肾上腺、甲状腺呈慢性炎症改变 ,弥漫性神经细胞变性、坏死等 .研究病例中 5 0 %直接死因为海洛因过量急性中毒 ,40 %死于肺部感染性疾病 ,10 %死于外来暴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洛因成瘾者 尸体解剖 组织病理变化
下载PDF
姜黄素和γ-干扰素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病理变化及TIMP-1表达的作用 被引量:4
8
作者 王华 曾令兰 +2 位作者 陈莎燕 朱励 李淑莉 《微循环学杂志》 2009年第3期28-30,F0003,共4页
目的:观察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的表达水平,探讨姜黄素和γ-干扰素及两者联合治疗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治疗组中又分为姜黄素治疗、... 目的:观察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的表达水平,探讨姜黄素和γ-干扰素及两者联合治疗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治疗组中又分为姜黄素治疗、γ-干扰素治疗及联合治疗3个亚组,采用CCl4腹腔注射制作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各治疗组采取相应药物和剂量平行治疗4周,第10周末将各组大鼠处死,取肝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包括肝纤维化程度);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各组肝组织TIMP-1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肝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模型组大鼠肝索排列紊乱,肝细胞变性坏死,汇管区和小叶内出现局限性纤维化,部分区域出现纤维纵隔,甚至假小叶形成,纤维化分级为Ⅳ~Ⅴ级(Ⅴ级为主),TIMP-1mRNA相对表达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各治疗组肝组织病理变化明显改善,肝细胞变性坏死减少,肝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以Ⅲ级为主),TIMP-1mRNA表达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姜黄素和γ-干扰素及两者联合治疗均能减轻肝纤维化大鼠组织病理学变化并下调肝组织TIMP-1mRNA表达,改善和逆转肝纤维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MP-1表达 肝纤维化 大鼠肝脏 组织病理变化 姜黄素 Γ-干扰素 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
下载PDF
加味六君子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大鼠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8含量及肺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飞飞 张爱珍 段鹏鹏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6年第4期492-494,共3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呼吸道常见病,其特征是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气道炎症反应是其发病的主要机制之一,涉及多种炎症细胞及细胞因子,引起肺组织损伤,最终导致气流受限。目现代医学对COPD...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呼吸道常见病,其特征是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气道炎症反应是其发病的主要机制之一,涉及多种炎症细胞及细胞因子,引起肺组织损伤,最终导致气流受限。目现代医学对COPD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但较多的不良反应使其在临床应用中会遇到一些阻碍,所以寻找能代替其或者作用相仿的药物成为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六君子汤 组织病理变化 大鼠 肿瘤坏死因子 组织损伤 气道炎症反应 模型组 细胞因子 炎症细胞 代偿性肺气肿
下载PDF
鹅球虫Eimeria fulva的生活史及其感染引起的组织病理变化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梅 戴亚斌 +1 位作者 李文良 陶建平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76-378,共3页
12只10日龄雏鹅分别接种7.0×10^5~1.5×10^6个孢子化Eimeria.fulva卵囊,在接种后24~264h分期扑杀.对E.fulva的生活史及其感染引起的组织病理变化进行了动态性观察。在内生性发育过程中,E.fulva至少有2个世代的裂殖... 12只10日龄雏鹅分别接种7.0×10^5~1.5×10^6个孢子化Eimeria.fulva卵囊,在接种后24~264h分期扑杀.对E.fulva的生活史及其感染引起的组织病理变化进行了动态性观察。在内生性发育过程中,E.fulva至少有2个世代的裂殖生殖阶段,每个成熟的裂殖体含15个左右的裂殖子。接种后168h左右,虫体进入配子生殖阶段。感染后7.5d始有卵囊排出,显露期为2.5d。25C下卵囊孢子化时间为60~84h。E.fulva可寄生于整个肠道和泄殖腔的绒毛上皮、肠腺和固有膜中,引起上皮坏死、脱落以及肠壁水肿、出血和炎性细胞浸润等。病变以空肠和回肠较为严重。感染鹅严重腹泻,但不会发生死亡。研究结果表明,E.fulva对雏鹅具有中等程度的致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IMERIA fulva 生活史 组织病理变化
下载PDF
烟草感染青枯菌后的组织病理变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青平 徐建国 +1 位作者 王梅 陈五岭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1-4,共4页
病症观察表明,烟草感染青枯菌后168h叶片全部萎蔫下垂、褐变。茎部切片表明,青枯菌处理72h,个别导管内出现了染色较深的物质,髓部和皮层的部分薄壁细胞出现破损。120h后导管内染色较深的物质增多,导管堵塞程度加大。168h后局部区域的木... 病症观察表明,烟草感染青枯菌后168h叶片全部萎蔫下垂、褐变。茎部切片表明,青枯菌处理72h,个别导管内出现了染色较深的物质,髓部和皮层的部分薄壁细胞出现破损。120h后导管内染色较深的物质增多,导管堵塞程度加大。168h后局部区域的木质部和韧皮部分离。对感病植株的叶进行青枯病菌分离,结果表明:从叶中可分离出致病青枯菌,并可以导致复感植株得病继而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青枯菌 致病性 组织病理变化
下载PDF
热应激对雌鼠卵巢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于枫 徐海滨 +2 位作者 张达 侯振中 田文儒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0-91,共2页
关键词 卵巢机能减退 组织病理变化 热应激 雌鼠 排卵延迟 卵泡发育 永久性 暂时性
下载PDF
慢性肝炎患者sICAM-1与肝组织病理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月平 凌勇武 +4 位作者 周艳 高金华 章幼奕 王为家 黄松平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8期866-867,共2页
目的 评价血清sICAM - 1与慢性肝病肝组织病理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以肝活检病理诊断为金标准 ,对 116例慢性肝炎 (CH)患者血清sICAM - 1、HA和肝活检病理改变等进行检测。结果 慢性肝炎患者血清sICAM - 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 目的 评价血清sICAM - 1与慢性肝病肝组织病理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以肝活检病理诊断为金标准 ,对 116例慢性肝炎 (CH)患者血清sICAM - 1、HA和肝活检病理改变等进行检测。结果 慢性肝炎患者血清sICAM - 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且随CH轻度、CH中度、CH重度慢性重型肝炎 (CSH)、活动性肝炎肝硬化 (LC)依次升高 ,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显著相关 (P<0 .0 0 1)。结论 慢性肝炎患者血清sICAM - 1是肝组织炎症活动和肝纤维化临床辅助诊断的良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肝炎 SICAM-1 组织病理变化 相关性 肝纤维化
下载PDF
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与肝组织病理变化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3
14
作者 谢秋里 王功遂 刘梅华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23-25,共3页
目的 探讨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与慢性肝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324例慢性肝炎患者经肝脏活检行常规病理检查, 同时肝活检前一周内采血检测血清纤维化指标[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透明质酸(HA)、层... 目的 探讨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与慢性肝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324例慢性肝炎患者经肝脏活检行常规病理检查, 同时肝活检前一周内采血检测血清纤维化指标[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 探讨它们与肝脏病理的关系。结果 血清PCIII、HA、IV C水平与肝组织病理分期有相关性, PCⅢ、HA水平随纤维化分期(S1→S4) 依次升高, 各期中差异有显著性; PCⅢ水平在S0 期已有明显升高。IV C水平在肝组织病理纤维化分期各期中无差异。LN水平与肝纤维化分期无相关性。血清PCⅢ、HA、ⅣC水平与肝组织病理分级有相关性, PCⅢ、HA水平随着组织病理分级而升高,各级中差异有显著性。ⅣC水平在肝组织病理分级中有差异, 但其水平不随分级而升高。结论 血清PCIII、HA水平与肝组织病理的分级和分期的相关性较好, 是反映肝纤维化程度的良好指标, 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ⅣC、LN水平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 组织病理变化 关系探讨 Ⅲ型前胶原(PCⅢ) 组织炎症活动度 血清纤维化指标 病理纤维化分期 血清PCⅢ 常规病理检查 慢性肝炎患者 病理分级 肝纤维化程度 诊断价值 相关性 组织病理 Ⅳ-C 肝脏活检
下载PDF
马铃薯瓢虫幼虫感染绿僵菌后的组织病理变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郭艳琼 李友莲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1期39-41,107,共4页
利用组织切片对马铃薯瓢虫幼虫感染绿僵菌后的组织病理变化进行了初步观察。结果表明:在相对湿度95%与25℃的温湿度组合条件下,幼虫体表附着的孢子萌发后穿透体壁,在体腔内逐步形成菌丝体,进入体腔内的菌丝体,对寄主组织没有选择性。通... 利用组织切片对马铃薯瓢虫幼虫感染绿僵菌后的组织病理变化进行了初步观察。结果表明:在相对湿度95%与25℃的温湿度组合条件下,幼虫体表附着的孢子萌发后穿透体壁,在体腔内逐步形成菌丝体,进入体腔内的菌丝体,对寄主组织没有选择性。通常菌丝最初在侵染部位的血腔中生长,然后侵入邻近的脂肪体、肌肉,最后侵入消化道和丝腺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僵菌 马铃薯瓢虫 组织病理变化
下载PDF
早期蕈样肉芽肿紫外线治疗前后组织病理变化分析
16
作者 王涛 刘跃华 +2 位作者 郑和义 左亚刚 方凯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43-245,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蕈样肉芽肿(MF)的组织病理要点、光疗前后组织病理变化,为早期诊断以及光疗治疗提供病理上的支持。方法:收集24例经组织病理检查证实为MF患者光疗前后的48份皮损组织标本。分析光疗前后亲表皮性、角质层变化、表皮变... 目的:探讨早期蕈样肉芽肿(MF)的组织病理要点、光疗前后组织病理变化,为早期诊断以及光疗治疗提供病理上的支持。方法:收集24例经组织病理检查证实为MF患者光疗前后的48份皮损组织标本。分析光疗前后亲表皮性、角质层变化、表皮变化、炎性浸润模式、血管扩张、真皮纤维化、以及其他真皮变化。结果:治疗前后皮损组织标本的病理表现在淋巴细胞表皮Paget样分布(χ^2=4.55,P〈0.05)、Pautrier微脓肿(χ^2=10.08,P〈0.01)、真皮苔藓样浸润(χ^2=6.0,P〈0.05)及纤维化(χ^2=14.84,P〈0.01)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光疗是治疗早期MF的有效方法。光疗可以改变MF亲表皮性、真皮浸润模式、纤维化程度以及血管扩张。在组织病理上判断治疗是否有效以及描述光疗治疗早期MF病理变化时应注意亲表皮性、真皮浸润模式、纤维化程度以及血管扩张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疗 蕈样肉芽肿 组织病理变化
原文传递
老年性黄斑变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的组织病理变化研究
17
作者 李亚萍 王玲 +4 位作者 李光宇 苏冠方 孙大军 刘早霞 吴雅臻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2443-2445,共3页
目的研究老年黄斑变性(AMD)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组织病理变化特点。方法选择22例AMD病人的CNV膜,光镜和透射电镜下分析CNV膜标本中新生血管的数量、成熟程度、色素细胞的包裹、纤维组织的多少。结果对比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分期,... 目的研究老年黄斑变性(AMD)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组织病理变化特点。方法选择22例AMD病人的CNV膜,光镜和透射电镜下分析CNV膜标本中新生血管的数量、成熟程度、色素细胞的包裹、纤维组织的多少。结果对比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分期,发现活动期CNV膜:可见大量CNV,无色素性细胞和纤维组织或有少量的色素性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肥大,代谢旺盛,细胞器丰富,血管不成熟。消退期CNV膜:CNV较活动期减少,有较多的色素性细胞、少量的纤维组织,血管内皮细胞器、细胞浆较活动期减少,血管腔较宽大。静止期CNV膜:见大量的纤维组织,无CNV、或有极少的CNV,无色素性细胞;少见血管内皮细胞,见大量胶原纤维。结论AMD中CNV的ICGA不同分期具有相关的组织病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黄斑变性 脉络膜新生血管 组织病理变化
下载PDF
基于PI3K/AKT/NF-κB信号通路探讨益母草碱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脑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24
18
作者 杜帅 刘佳 +4 位作者 刘婷 李丹 房江山 马娜 孟新玲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19年第10期853-861,共9页
目的基于PI3K/AKT/NF-κB信号通路探讨益母草碱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脑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方法建立缺血性脑卒中大鼠模型,给予益母草碱,连续给药7天后,观察各组大鼠神经功能损害评分;检测大鼠脑组织中氧化应激指标含量;TTC染色法检测大... 目的基于PI3K/AKT/NF-κB信号通路探讨益母草碱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脑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方法建立缺血性脑卒中大鼠模型,给予益母草碱,连续给药7天后,观察各组大鼠神经功能损害评分;检测大鼠脑组织中氧化应激指标含量;TTC染色法检测大鼠脑梗死面积百分比;HE染色法观察大鼠脑组织皮质区和海马区病理学变化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测定大鼠脑组织内梗死侧皮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mRNA的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脑组织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核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大鼠的神经功能损害评分、一氧化氮(NO)、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含量、VEGF和Hif-1αmRNA表达、NF-κB蛋白表达明显升高,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AKT、PI3K蛋白表达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阳性对照组和益母草碱中、高剂量组大鼠的神经功能损害评分、NO、eNOS含量、VEGF和Hif-1αmRNA表达、NF-κB蛋白表达明显降低,ox-LDL、SOD含量、AKT、PI3K蛋白表达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益母草碱对实验性脑损伤大鼠具有脑保护作用,可以改善脑梗死后的神经损伤,减少脑梗死体积,降低大鼠的氧化应激反应,这些效应可能是通过PI3K/AKT/NF-κB信号通路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母草碱 缺血性脑卒中 组织病理变化 PI3K/AKT/NF-κB信号通路
下载PDF
清脑片对沙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血浆ET和CGRP含量及脑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高延玲 郝少君 +4 位作者 谢国旗 王红宇 陈维亮 孔学军 张正臣 《实用医药杂志》 2018年第1期47-50,共4页
目的观察清脑片对沙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血浆ET和CGRP含量及脑组织病理变化的实验研究。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10 min再灌注60 min,建立沙鼠脑缺血模型,观察清脑片对沙鼠血浆内皮素(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含量及脑组织海马区... 目的观察清脑片对沙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血浆ET和CGRP含量及脑组织病理变化的实验研究。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10 min再灌注60 min,建立沙鼠脑缺血模型,观察清脑片对沙鼠血浆内皮素(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含量及脑组织海马区和皮质区病理变化的影响。结果沙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复制成功。高、中剂量清脑片组可显著降低血浆中ET含量(P<0.01);可显著升高血浆中CGRP含量(P<0.01);可显著改善沙鼠脑组织海马区皮质区病理损伤(P<0.01)。结论清脑片通过降低脑缺血沙鼠血浆ET含量,升高血浆CGRP的含量,调节脑血管舒缩程度,改善微循环,这也可能是清脑片在临床上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脑片 沙鼠 再灌注模型 组织病理变化 脑络通胶囊
下载PDF
肝组织HBsAg、HBcAg与组织病理变化的关系
20
作者 何文南 张金龙 《武警医学》 CAS 1992年第3期42-43,共2页
肝组织 HBV 抗原的检测可作为乙型肝炎临床诊断,HBV 感染与复制的可靠依据。本文观察了经病理确诊的30例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 HBsAg HBcAg 的形态与分布,探讨其与肝组织病理变化的相互关系。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HBCAG 组织病理变化 乙型肝炎 组织病理 组织活检 肝穿病理 复制状态 临床诊断 病理切片检查 阳性病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