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MCR模型的非遗影像传播现状与策略研究——以赣南客家非遗影像为例
1
作者 刘星睿 唐群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43-48,共6页
技术更迭催生非遗传播形态的变革,从口传心授到视听传播,以往曲高和寡的非遗借助数字影像与媒体平台摆脱时空掣肘,以主体共创的生产模式与多元化的内容样态,推动非遗影像的社会化传播。文章运用SMCR传播模式,以赣南客家非遗影像为研究对... 技术更迭催生非遗传播形态的变革,从口传心授到视听传播,以往曲高和寡的非遗借助数字影像与媒体平台摆脱时空掣肘,以主体共创的生产模式与多元化的内容样态,推动非遗影像的社会化传播。文章运用SMCR传播模式,以赣南客家非遗影像为研究对象,从信源、信息、信道、信宿四个层面探析赣南客家非遗影像的传播现状与传播问题,并以此提出以传承人为核心的团队建设、跨媒介叙事扩展“故事世界”、线上线下的传播渠道延展、优化用户体验与反馈机制等非遗影像传播策略,以期助推赣南客家非遗的活态传承与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影像 赣南客家 SMCR传播模式
下载PDF
非遗影像耦合旅游景区促进文化传承研究
2
作者 杜壮泉 张捧 《采写编》 2024年第3期181-183,共3页
在文旅融合的时代浪潮下,“非遗+旅游”为旅游景区带来了新生的力量,影像的数字化也为文化传承提供了新的表现方式,非遗影像与旅游景区的耦合不仅能够使文化传承有了物质依托,还能为旅游景区增添精神内涵,从而达到深度融合,实现双向赋... 在文旅融合的时代浪潮下,“非遗+旅游”为旅游景区带来了新生的力量,影像的数字化也为文化传承提供了新的表现方式,非遗影像与旅游景区的耦合不仅能够使文化传承有了物质依托,还能为旅游景区增添精神内涵,从而达到深度融合,实现双向赋能。要通过非遗影像与旅游景区耦合促进文化传承,首先就必须了解非遗影像与旅游景区耦合机制与动力。其次,分析非遗影像与旅游景区之间的联系,在形式上、本质上认识到非遗影像耦合旅游景区对于文化传承的影响和贡献。最后在技术革新、沉浸式体验、打造融合IP上为文化传承探索路径,进而为文化传承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影像 旅游景区 文化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载PDF
记忆重构与媒介仪式:非遗影像的创新特色研究
3
作者 王艳玲 沈舒一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19-24,共6页
非遗作为中国几千年历史沉淀下来的瑰宝,在信息社会当中以更多元的形式呈现在大众面前。结合非遗影像的代表形式非遗类电视节目,从建构文化记忆实现情感认同、打造媒介仪式构建符号场域、通过创新融合手段延伸传播空间三个方面入手,分... 非遗作为中国几千年历史沉淀下来的瑰宝,在信息社会当中以更多元的形式呈现在大众面前。结合非遗影像的代表形式非遗类电视节目,从建构文化记忆实现情感认同、打造媒介仪式构建符号场域、通过创新融合手段延伸传播空间三个方面入手,分析非遗类电视节目的创新特色,以此促进非遗的活态传承,强化大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认同,牢铸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影像 文化传承 文化记忆 媒介仪式 电视节目
下载PDF
非遗影像空间的民族认同 被引量:2
4
作者 张茜 夏艳萍 《文化产业》 2021年第13期66-67,共2页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综述片获奖作品集体亮相。非遗影像的空间书写,通过对文化空间的表达展现了非遗场所的当下性;通过对视听空间的选择凸显了审美意境的意向性;通过对童年空间的梳理还原了精神家园的回忆...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综述片获奖作品集体亮相。非遗影像的空间书写,通过对文化空间的表达展现了非遗场所的当下性;通过对视听空间的选择凸显了审美意境的意向性;通过对童年空间的梳理还原了精神家园的回忆性。非遗影像将形而上的民族认同内化为从物理空间到心理空间的细节表达,呈现出空间的民族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影像 空间呈现 民族认同
下载PDF
非遗影像圈层传播策略探析
5
作者 李健 曹莹 《东南传播》 2021年第2期69-71,共3页
影像载体对于非遗项目的活态传承及文化传播有着明显的优势与价值。随着数字影像技术与新兴媒体在非遗多元化保护实践中的广泛应用,文化圈层的概念也延伸到了非遗影像传播领域。基于圈层传播的视角,通过对近年来一些学者观点和典型案例... 影像载体对于非遗项目的活态传承及文化传播有着明显的优势与价值。随着数字影像技术与新兴媒体在非遗多元化保护实践中的广泛应用,文化圈层的概念也延伸到了非遗影像传播领域。基于圈层传播的视角,通过对近年来一些学者观点和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可将受众圈层对应划分为原生型、次生型和植入型,在探讨了"非遗热"背后的现实困境及认识误区之后,从良品守圈、爆品破圈、新品出位三个维度对非遗影像的创作提出策略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纪录片 非遗影像 圈层传播 传播策略
下载PDF
移动短视频时代非遗影像传播的赋能与创新 被引量:10
6
作者 冶进海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2-137,共6页
移动短视频时代的非遗影像需要与现代技术紧密结合才能获得“在场”交流感,实现更好的用户体验和黏性。这需要搭建相对专业化的媒介传播平台来解除现实物理空间的约束,实现非遗影像的审美、文化、传承、展览等功能,同时激活平台的综合... 移动短视频时代的非遗影像需要与现代技术紧密结合才能获得“在场”交流感,实现更好的用户体验和黏性。这需要搭建相对专业化的媒介传播平台来解除现实物理空间的约束,实现非遗影像的审美、文化、传承、展览等功能,同时激活平台的综合服务功能,打造产业链,将非遗影像的产出、汇聚、分发、链接、互动融为一体。在此基础上,不断拓展非遗影像的传播渠道,创新非遗影像的表达方式和话语形态,与受众保持强社交关系,由此构建多元智能的传播体系。同时,提高非遗影像参与大众文化建构的能力,使其兼具接地气和“技术范”,通过建立共性化场景或个性化场景实现与非遗相融、相加到再造,从技术层面抢占非遗影像在未来视听传播中的创新制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影像 短视频 社交媒介平台 智能化 虚拟时空
下载PDF
非遗影像化创作与传播研究--以湘西苗族蜡染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吴仪 《流行色》 2022年第8期111-113,共3页
2005年,我国明确指出,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其中影像是重要的记录方式之一。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下实现非遗影像化创作和传播,助推非遗进入广阔的文化领域,是当前以影像视频作为主要的传播媒介的社会现状下最... 2005年,我国明确指出,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其中影像是重要的记录方式之一。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下实现非遗影像化创作和传播,助推非遗进入广阔的文化领域,是当前以影像视频作为主要的传播媒介的社会现状下最好的创作和传播方式。文章以湘西苗族蜡染及其色彩作为非遗研究对象,结合笔者自身的拍摄实践经验,就现代文化市场下的非遗影像创作新形态、传播新路径进行探索,为未来非遗影像化创作与传播的研究学者和传媒人员提供建议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影像 苗族蜡染 影像创作 非遗传播
下载PDF
论新媒体语境下的非遗影像表达——以纪录短片《金陵竹刻》为例
8
作者 赵越 《视听》 2020年第9期96-97,共2页
随着科技的发展,以数字化为特征的新媒体技术为大众传播带来了更多可能,同时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创造了新的发展空间,以新媒体平台进行非遗影像的传播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个人纪录短片《金陵竹刻》为例,探讨新媒体语... 随着科技的发展,以数字化为特征的新媒体技术为大众传播带来了更多可能,同时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创造了新的发展空间,以新媒体平台进行非遗影像的传播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个人纪录短片《金陵竹刻》为例,探讨新媒体语境下非遗影像的拍摄手法与叙事策略的运用,并对其创作存在的问题加以反思,进而为非遗影像的新媒体表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非遗影像 拍摄手法 叙事策略
下载PDF
“观察电影”的方法与非遗影像的视听写作实践——以《仙居针刺无骨花灯》为例
9
作者 王磊 杜渐 《中国民族博览》 2022年第21期21-23,共3页
“观察电影”是影像民族志的书写方式之一,非遗影像志又是影像志的一种,二者具有相同的学术诉求,所以非遗影像的视听书写方式可以“观察电影”的方法形成互动,本文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的子项目《仙居... “观察电影”是影像民族志的书写方式之一,非遗影像志又是影像志的一种,二者具有相同的学术诉求,所以非遗影像的视听书写方式可以“观察电影”的方法形成互动,本文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的子项目《仙居针刺无骨花灯》为例分析非遗影像视听书写方法建构中的特征,从“观察”中的“参与”,“观察”中的“细节”,“观察”中的“叙述”,“观察”中的“感受”几个方面结合摄制过程和摄制内容进行分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察电影 非遗影像 视听写作
下载PDF
非遗影像:传统、定义及论题域
10
作者 刘广宇 《民族艺术》 2024年第1期18-25,共8页
非遗影像是用影像记录非遗、表现非遗、传播和传承非遗的文化实践活动,丰富多元的影像实践使其成为当今最为活跃的影像类型。走进异彩纷呈的非遗影像,从传统溯源入手,锚定基本定义和寻找相关论题域——与非遗保护的根本目标相一致,是解... 非遗影像是用影像记录非遗、表现非遗、传播和传承非遗的文化实践活动,丰富多元的影像实践使其成为当今最为活跃的影像类型。走进异彩纷呈的非遗影像,从传统溯源入手,锚定基本定义和寻找相关论题域——与非遗保护的根本目标相一致,是解决理论创新的唯一路径和逻辑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 非遗影像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遗保护 非遗传播
原文传递
记忆、情感与自我:媒介化时代非遗影像的三重叙事 被引量:1
11
作者 袁瑾 《民族艺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4-142,共9页
近年来,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题材的影像创作发展迅速,并屡出“爆款”,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文化现象。我们从日益加深的影像媒介化时代特征拓展开去,就会发现非遗的影像化书写,其影响不仅限于“发送者—信息—接收者”的传播回路框架中,还... 近年来,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题材的影像创作发展迅速,并屡出“爆款”,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文化现象。我们从日益加深的影像媒介化时代特征拓展开去,就会发现非遗的影像化书写,其影响不仅限于“发送者—信息—接收者”的传播回路框架中,还是一项关于非遗的视觉经验、认知模式的建构过程和社会化的开放系统。影像以具象化的视听语言对非遗客体进行有意义的结构与深描,完成了“物象”符号的建构,并以故事化的叙事方式、个体化的叙事视角加以贯穿,从而塑造着文化在公众领域被展示和感知的方式,潜移默化地改变了公众对非遗及其所代表的“过去的历史”的态度和情感。进而,借助平台与技术的优势,在大众传播领域中非遗影像的文字、声音、图像得到进一步筛选、分解与重构,被用于证实创作者的世界观和自我形象,由此也体现出影像媒介对当代非遗传承方式的结构性调整与文化维系功能的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影像 叙事 非遗影像
原文传递
非遗纪录片《阿诗玛》访谈特色分析
12
作者 周飞伶 莫若兰 《河池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95-103,共9页
论文从构境视角描述笔者全程参与的非遗纪录片《阿诗玛》摄制过程,分析片中人物访谈特色,以期为非遗影像传播提供新思维与理论依据。构境是通过一种情景剧般的话语建构,将没有被看到的遭遇呈现出来,使其意蕴向公众展开,并被理解。非遗... 论文从构境视角描述笔者全程参与的非遗纪录片《阿诗玛》摄制过程,分析片中人物访谈特色,以期为非遗影像传播提供新思维与理论依据。构境是通过一种情景剧般的话语建构,将没有被看到的遭遇呈现出来,使其意蕴向公众展开,并被理解。非遗影像是对非遗的一种构境,是为了让非遗更好地“被看见”。非遗影像通过呈现与展开“非遗人”的日常世界来构境非遗。而“非遗人”日常世界的展开主要通过人物的深度访谈实现。《阿诗玛》人物访谈具备这些特点:选择以代表性传承人为圆心而辐射出的差序格局式关系网上的系列“非遗人”为访谈对象,构境非遗在现代的断裂、承续、接洽与延展遭遇;实现人物访谈的情境化,进入“非遗人”的日常世界,与“非遗人”主体间性共在;深度访谈的提问有道、先虚后实、迎刃不避、且问且听和留白盈之,也是访谈者与受访者的互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影像 深度访谈 构境 《阿诗玛》
下载PDF
高清数字影像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邵娣 吴冰心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43-44,共2页
目前阶段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重申报轻宣传、重数量轻质量的保护模式引发了相关专家学者的一致重视,在高清数字设备、互联网日益普及的今天我们如何深入、细致的对非遗进行保护成为一个现实课题。本文从高清数字设备的使用出发... 目前阶段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重申报轻宣传、重数量轻质量的保护模式引发了相关专家学者的一致重视,在高清数字设备、互联网日益普及的今天我们如何深入、细致的对非遗进行保护成为一个现实课题。本文从高清数字设备的使用出发,探讨高清数字影像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价值,以期对高清数字设备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进行剖析以望提出相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高清数字技术 非遗影像
下载PDF
浅析新媒体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丹旭 《西部广播电视》 2022年第1期140-142,共3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影像传播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重要方式。新媒体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传播虽产生了一定影响力和效果,但仍存在棘手问题。本文通过对当下非物质文化遗...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影像传播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重要方式。新媒体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传播虽产生了一定影响力和效果,但仍存在棘手问题。本文通过对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传播中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受众、传播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梳理现阶段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传播的客观条件和问题,为下一步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传播的发展明确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影像 问题研究 传播主体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志的文本分析和田野调查——以《双林绫绢织造技艺》为例
15
作者 王磊 杜渐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第35期63-69,共7页
在“前非遗”时期,人类学家在田野中就运用影像工具记录当地的文化事项,近年来,以影音媒介为载体的文献资料逐渐受到文化部门和学界的关注,分别开展了针对不同文化事项的数字影音库建设,《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 在“前非遗”时期,人类学家在田野中就运用影像工具记录当地的文化事项,近年来,以影音媒介为载体的文献资料逐渐受到文化部门和学界的关注,分别开展了针对不同文化事项的数字影音库建设,《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项目就是围绕非遗传承人拍摄的非遗影像志集成,同时由于其文献价值的诉求,视觉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为非遗影像志的摄制提供了学术框架,所以该文从实践摄制项目经历出发,结合项目要求和学术方法,分析非遗影像志中传承群体的呈现、文化生态的呈现和内容形式的表达,从而为非遗项目的活态化发展和保护探索出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保护 影音文献 非遗影像 影视人类学 记录呈现 田野调查
下载PDF
史诗与仪式演述的影像文本生成——基于傣族创世史诗记录分析
16
作者 屈永仙 《民族艺术》 2024年第1期36-48,共13页
传统上傣族创世史诗与祭祀寨神勐神和寨心石等仪式紧密结合,但是这些仪式活动通常受限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中,且具有一定的排外性“。中国史诗百部工程”子课题“傣族世史诗·《捧尚罗》”在西双版纳录制视频,原计划获得史诗学意义... 传统上傣族创世史诗与祭祀寨神勐神和寨心石等仪式紧密结合,但是这些仪式活动通常受限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中,且具有一定的排外性“。中国史诗百部工程”子课题“傣族世史诗·《捧尚罗》”在西双版纳录制视频,原计划获得史诗学意义上的“仪式中的演述”资料,但基于具体情况只能做出相应的调整,改为“录音棚”式的演唱视频。此外,也录制了一个完整的上新房仪式及仪式中的章哈演唱,作为史诗演述与传承的背景资料。在完成课题的过程中了解到傣族史诗的独特传统以及章哈仪式演唱的法则与禁忌,也了解到以影像方式记录的史诗文本与纸质版的史诗文本必定相去甚远。随着社会的发展,创世史诗日益与仪式语境相脱离,好在有职业歌手章哈,这使得傣族创世史诗可以脱离语境转向世俗化发展和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诗百部工程 创世史诗 傣族史诗 章哈 非遗影像
原文传递
非遗记录影像中的文化内涵表达与审美意蕴呈现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晓峰 骆韬颖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7-110,共4页
近年来,随着媒介融合趋势的深化发展,非遗题材的记录影像生产已成为媒介内容竞争的热点。一方面,多元化生产模式和全媒体传播带来的社会影响,极大地促进了非遗文化的宣传、保护与发展;另一方面,在媒介竞争思维与消费逻辑主导下,缺少价... 近年来,随着媒介融合趋势的深化发展,非遗题材的记录影像生产已成为媒介内容竞争的热点。一方面,多元化生产模式和全媒体传播带来的社会影响,极大地促进了非遗文化的宣传、保护与发展;另一方面,在媒介竞争思维与消费逻辑主导下,缺少价值引导的商业表征与过度消费带来的粗制滥造与同质化,导致非遗记录影像生产与传播中文化失真、内涵模糊、文化灵韵与审美意蕴缺失等现象突出,值得重视。本文试图通过回溯非遗记录影像的历史渊源,从其核心功能、文化内涵表达与审美意蕴呈现等角度,对融合媒介背景下非遗记录影像的表达策略展开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融合 非遗记录影像 文化内涵 审美意蕴
原文传递
《爱在廊桥》:“非遗”影像的身体叙事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宝富 熊馨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69-172,共4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鲜活的传承形态的文化事项,在电影影像中经常作为故事角色所属群体的叙事背景或者审美奇观而存在,然而,在电影《爱在廊桥》之中,"非遗"影像成为人物性格塑形、社会事件发展的核心载体,而人的身体叙事...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鲜活的传承形态的文化事项,在电影影像中经常作为故事角色所属群体的叙事背景或者审美奇观而存在,然而,在电影《爱在廊桥》之中,"非遗"影像成为人物性格塑形、社会事件发展的核心载体,而人的身体叙事也体现为表现"非遗"文化的"能量域"。本文从"非遗"元素的身体诉求、"非遗"内容的身体表现以及"非遗"精神的身体力量等三个方面来研究非遗影像的身体叙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在廊桥》“非遗影像 身体叙事
原文传递
抢救人类学与影像民族志的发端 被引量:1
19
作者 朱靖江 《民族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2-80,共9页
抢救人类学诞生于19世纪中叶,是欧美各国在全球殖民统治、对土著居民采取压迫与同化政策的历史语境中,受到社会进化论的直接影响而出现的早期人类学研究范式。抢救人类学主张在土著文明消亡之前,记录其社会特征与人种特质等信息,作为人... 抢救人类学诞生于19世纪中叶,是欧美各国在全球殖民统治、对土著居民采取压迫与同化政策的历史语境中,受到社会进化论的直接影响而出现的早期人类学研究范式。抢救人类学主张在土著文明消亡之前,记录其社会特征与人种特质等信息,作为人类进化的"标本"予以收藏和研究。在抢救人类学实施过程中,刚问世不久的电影技术也成为田野调查的记录工具,由此生发了影视人类学的萌芽。尽管抢救人类学作为早期范式之一久已淡出学术视野,但在实践领域依然有着存亡绝续的文化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抢救人类学 影像民族志 文化救险 社会进化论 非遗影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